以师爱激励孤儿学生进步
教师的爱让我发光发热

教师的爱让我发光发热教师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伙伴,他们用心灵的火花点燃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发光发热。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以爱和关怀塑造学生的灵魂。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爱给予我无尽的动力和勇气,让我焕发出自己的光芒。
教师的爱体现在他们对学生的关心和呵护上。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教师都会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和需要。
记得那一次,我因为家庭的变故情绪低落,总是缺乏动力去学习。
然而,我的班主任老师并没有责备我,而是静静地聆听我的心声,并给予我温暖的安慰和鼓励。
她告诉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班集体和老师会一直陪伴在我身边。
这番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点亮了我前进的方向,让我重新找到了学习的动力。
教师的爱也体现在他们对学生发展的关注上。
一位优秀的教师会发现学生的特长和潜力,并通过培养和指导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我小学时期,我对音乐特别感兴趣,但是因为没有正规的音乐培训,我一直没有机会发展。
然而,我的音乐老师发现了我的才华,并花费了很多时间指导我练习和提高。
她的关注和支持让我在音乐方面的进步飞速,最终我参加了学校的音乐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正是老师对我的关注和呵护,让我在音乐的世界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教师的爱还体现在他们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上。
在他们眼中,学生的品质和道德是至关重要的。
我的语文老师经常与我们分享一些寓言和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教育我们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之间发生了一些争吵,我的语文老师没有通过指责我们来解决问题,而是用一则故事告诉我们,争吵无法解决问题,只会伤害彼此。
她希望我们能够用宽容和理解来化解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样的教育让我明白了做一个真诚善良的人的重要性,它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师的爱的引领下,我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发光发热。
他们的爱温暖了我,鼓励了我,让我有信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善待他人,如何用爱去影响和感染别人。
幼儿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用爱播撒希望

幼儿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用爱播撒希望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家长们:大家好!我是一名幼儿教师,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对于幼儿教师师德师风的理解。
幼儿教师是一份充满爱的职业,我们的教育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品德和人格。
师德师风是幼儿教师的灵魂,它不仅体现在我们言传身教上,更体现在我们与孩子、家长和同事之间的日常交往中。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就是用爱播撒希望。
首先,爱是我们更好地倾听孩子内心的基础。
幼儿是纯真而可爱的,他们的心灵如同一片花园,充满了希望和梦想。
但是,他们也会遇到困惑和挫折,需要我们心怀爱,倾听他们的声音。
我们可以通过耐心地倾听,关注他们的情绪与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并引导他们积极面对困难,树立自信。
其次,爱是我们激发孩子求知欲望的动力。
幼儿教育的关键是引导孩子主动探索、自主学习。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善于用爱去唤起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生动有趣的教具,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爱上学习的乐趣。
最后,爱是我们与家长合作共进的纽带。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伙伴,我们应该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我们应该以爱为桥梁,与家长建立起信任和友谊的基础。
通过定期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了解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和需求,与家长分享孩子的成长情况,共同商讨教育方案,使得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加协同一致,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亲爱的家长们,我的演讲内容就是我对于幼儿教师师德师风的理解。
我相信,在爱的滋润下,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能够用爱播撒希望,将我们对于教育的热情和爱心传递给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快乐的学习中茁壮成长,拥有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这是一句古训,描述了教师的爱心如同春风雨露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灵。
在人们生活中,教师一词代表了一种特殊的职业和责任,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的责任,同时也承担着塑造未来的重任。
而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正是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责任和责任心。
教师的爱如同春风一般温暖,扶持着学生们成长。
春风轻轻拂过脸庞,温暖舒适,给人一种安心和舒适的感觉。
教师的爱也如同这春风一般,温暖着学生的心灵。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总是在一旁默默支持和鼓励,给予他们信心和勇气。
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教师都是学生最坚实的后盾,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给予学生温暖和关怀,帮助他们顺利成长,茁壮成长。
教师的爱如同化雨一般滋润,培育着学生的未来。
雨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大地的滋养之物。
教师的爱也如同化雨一般,滋润和培育着学生。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为学生擘画未来的蓝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是教师们如雨一般的滋润,才使得学生们茁壮成长,不断积累,开花结果。
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句话还表达了教师的谦逊和无私。
春风化雨,无声无息,却能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教师的爱也是如此,他们的奉献和努力常常是默默无闻,却能为学生的成长带来无限的希望和憧憬。
他们把自己的劳动和心血全部倾注到学生身上,只求学生成才,而不求回报。
他们默默奉献,不图名利,只愿学生健康成长,茁壮成才,这种教师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无数学生,激励着他们不断追求进步和梦想。
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无疑是对教师这个群体的最真实的写照和赞美。
教师是社会的栋梁和未来的希望,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无私奉献,为学生的成长播下一粒粒美好的种子。
在这个特殊的职业中,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勤奋,为学生带来视野的拓展和未来的希望。
他们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者和指导者,也是学生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师德演讲稿用爱心为孩子铺设成功路

教师师德演讲稿用爱心为孩子铺设成功路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地向大家演讲,演讲的题目是《用爱心为孩子铺设成功路》。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最基本的职责就是要对孩子们心怀爱心。
爱是教育的灵魂,它能让我们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乐此不疲。
我们要用爱心去感染孩子,用爱心去呵护孩子,用爱心去关心孩子。
只有心怀爱心,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关注孩子的成长,热爱孩子的一切。
只有爱心和关爱,才能让孩子们从我们的教育中获得力量和成长。
其次,我们要用爱心去引导孩子们走向成功。
孩子们是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成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为每个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全面的发展机会。
我们要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我们要用我们的爱心去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修养。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更成功。
同时,我们要用爱心去为孩子们铺设成功路。
我们要给予他们全方位的培养和关注,不仅注重他们的认知能力,更要关注他们的品德修养和身心健康。
我们要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们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用爱心去为孩子们指引方向,帮助他们规划未来,做好自己的人生选则。
我们要用爱心去陪伴他们,给予他们无私的支持和力量,让他们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不断奋斗,最终走向成功。
最后,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用爱心去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孩子们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他们常常会模仿和学习身边的人。
我们要以身作则,用我们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孩子们,给他们树立正确的行为和道德标准。
我们要以谦虚、责任、正直、爱心为原则,用我们的行动去告诉孩子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美好的。
让“师爱”成为“三生”前行的动力

让“师爱”成为“三生”前行的动力发表时间:2016-10-26T16:36:33.95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9月第254期作者:顾延峰[导读] 要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最关健的是师爱。
吉林省白山市第二十一中学134300我常常提醒自己,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时刻怀着一颗对学生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全部的“师爱”走上讲台,让学生在“师爱”的作用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这个念头是我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也更是我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师德修养。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由此可见,在教师的教育生涯中,师爱是多么的重要啊!“师爱”即“师魂”。
要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最关健的是师爱。
如果爱是动力,是源泉,那么师爱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更是教育者成功的秘诀!失去了这份爱,教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价值,失去了意义。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师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严爱优等生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学生的一种内心渴望。
教师只要真诚真心地付出爱,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更容易打动学生。
我们都知道,在班级里,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有一些表现好的孩子,无论是在老师眼中,还是在同学的眼里,他们都是天之骄子,伴随他们的是赞许的目光和激励的话语。
可是我认为,如果这些孩子不经历挫折教育的话,他们就好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旦遇到风霜就会失去活力,甚至是失去生命力。
所以,我认为在必要的时候,也要适当地批评他们,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使他们也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从而完善自己,使自身变得更优秀,也更坚强。
所以对于优等生的这种严厉,也是师爱的一种体现。
二、博爱中等生在教育活动中,中等生往往成为被忽视的群体,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中等生对老师缺乏感情以致于敬而远之。
因此在我们的工作中要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和培养,他们对于“师爱”的需求同样重要。
帮扶学生成长案例

用爱滋润稚嫩的心灵爱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既是对教育事业本身的热爱,也是对学生的热爱。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
关爱,即关心爱护学生,犹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着来自不同家庭、性格各异的孩子,确实得花费不少的心思。
但只要有爱与责任,一定能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心来融化一切。
曾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全部同学都在做课堂练习时,我观察到一名女同学的神态有点不对劲,做作业有点偷偷摸摸的样子,我没做声,和平时一样慢慢地从她的后面走到了她的身边,才发现她在做数学作业。
为了不伤害她的自尊心,我当时并没有戳穿她。
我当作什么事也发生一样,若无其事地走到讲台前,再仔细观察,那位同学还在聚精会神地做数学作业。
为了提醒她,这一次我有意咳嗽一声从正面走向了她,她听到咳嗽声,“唰”一下用语文练习本盖住了数学书。
当她看到我注意她时,脸一下子红了起来并迅速地低下了头,立即做起了语文练习。
我还是没说一句话,慢慢地从她身边走了过去。
这一情况只有她的同桌和我知道。
课后,这位同学找到我,承认了错误。
她非常感激我并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戳穿她和批评她。
这样无声的教育真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以后的课堂上,我看到她在学习上劲头比以前更足了,学习比以前也更自觉了。
四十分钟的课堂练习,都能专心致志、踊跃发言,作业质量明显提高,并且能主动向好同学学习,有问题时能主动和同学交流后者请教老师,她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在期末考试中也取得了良好成绩。
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学生犯了错误,不一定是指责、批评才是唯一的解决方法,有时无声的批评教育要比有声的批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必要时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件事让我清晰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用爱心去拥抱学生,少一些埋怨、指责和训斥,多一些理解、鼓励和赞扬,给予他们最平等而又博大无私的爱,学生才有可能出自内心地、主动地和老师交朋友,我们才能得到他们的尊敬和信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和洞察他们的需要,有的放矢去引导和帮助他们,从而达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1. 引言1.1 师恩如山,师爱如春风化雨师恩如山,师爱如春风化雨,这句话道尽了师生之间那份深厚的情感。
师恩如山,是指老师给予学生的教诲和帮助如同高山般坚实稳固,让学生能够倚靠、依赖;而师爱如春风化雨,则是说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呵护就像春天的风和雨一样温暖而不觉,完全是出自内心的。
师爱如春风化雨,意味着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渗透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不离不弃、绵绵不绝。
师恩如山,师爱如春风化雨,这句至理名言正是教育工作者们始终秉持的核心理念。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位老师都在默默地付出着,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去影响学生的成长。
师恩如山,是老师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学生指点迷津,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师爱如春风化雨,是老师们用自己的关爱和关怀呵护学生,让他们在充满爱意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师恩如山,师爱如春风化雨,这种无私、深沉的教育情怀,已经成为每一个教育人士的信仰和追求。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师生之间的感情变得更加亲密而牢固,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温暖和力量。
师恩如山,师爱如春风化雨,让我们向每一位伟大的教师致敬,感恩他们给予我们的教诲和爱护。
2. 正文2.1 师爱如春风,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师爱如春风,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师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化解学生心中的困惑与迷茫,为他们带来安慰与勇气。
在师爱的呵护下,学生们感受到了无条件的爱与关怀,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滋养与慰藉。
师爱如春风,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在师生之间建立起的深厚情感,让学生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再感到孤单和迷茫。
师爱是一种陪伴和引导,是一种无私奉献和付出。
对于学生而言,师爱就是一座灯塔,照亮了他们前行的方向。
师爱如春风,像是一剂魔法药,能够治愈学生心灵上的创伤和痛苦。
在师爱的温暖下,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去爱和被爱,如何去珍惜和感恩。
师爱如春风,让学生们在黑暗的时刻找到了光明,让他们在困难的路途上找到了坚强的力量。
教师因爱而伟大,生命因爱而美丽——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31Email :jiaoyuluntan@真正踏入教师这个行业,已经快一年了。
从报考“特岗”教师到成为一名真正的汉语教师,我的心里有过无数次的矛盾,我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吗?我能从心底喜欢学生们吗?无数个想法无法让我选择这个行业。
但是,我的专业是“师范教育”我还能选别的吗?就这样,我从此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我从心里爱上了这个行业,爱上了我的学生。
人民教师有两层深刻的含义,第一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第二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要做到这两个要求,必须做一个关注学生精神成长、又能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示范者的“人师”。
高尚的师德即具有“爱心”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爱自己的学生,才能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以及做人的真谛。
苏霍姆林斯基将教师热爱学生视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当教师主动接近学生,一次次待以真情实意时,感情的河流就不仅朝着一个方向流动了,学生受到感动、感染,就自然而然缩小了师生间感情的距离,产生了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可信赖的人,愿意向他们吐露真情,自觉地接受教育和劝告,学生对教师愈加信赖,教师的要求就愈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刚到学校报到时,看到全校有很少学生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惊慌,以前是听别人说过农村学生少。
但是,当我亲眼看到这一切的时候,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他们没有城里孩子们穿得好,没有城里孩子们的视力范围广,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孔雀。
后来接了一年级的汉语课,心里又产生了一种恐惧,一年级学生什么都不懂。
学好汉语关键是打好拼音基础,我一个没有经验的老师怎么能教好他们,让我犯了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师爱激励孤儿学生进步
前一段参加了绩效班主任培训,培训的内容是关于班级的管理,班主任水平的提高,积极心理学的应用等几方面的知识,感触很多,特别是对于特教的我们,该怎么做呢?一个班级肯定既有好生,又有差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而且在我们这所特殊的学校,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千万不能因为他们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照顾。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孤儿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特殊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
在高中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对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学生。
在班集体,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孤儿孩子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能把一颗颗孤独的心连接在一起。
反之,班主任的漠不关心、任其自由发展,将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会强化大部分学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达不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班主任对孤儿教育工作难度则加强了。
怎样让孤儿孩子感受到班主任关心他们呢?安排座位,我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我激
励学生踊跃发言,经常采用讨论式教学,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教课中,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各种活动,争取让每个人都露他一小手,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
父母的过早离去对他们的心理影响很大,必须经常与他们真心交谈,能让他们心动,能让他们把真心话说给你听,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
二、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
与正常学生相比,孤儿孩子的自尊心更强。
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谅解和信任。
因此,一旦他们犯错,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切忌动不动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教育工作的难度。
以前的郑琪同学,平时很不爱说话,已经是高中生了,怎么还能这样呢,我就开始接近他,和他聊天、开玩笑,一个学期过去了,别的老师和我说,你班的小琪怎么像变了个人似的,爱说话了,爱回答问题了,现在他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阳光的孩子。
高考的时候,徐鹏得了水痘,我冒着被传染的危险,坐车和他坐在一起,和他大侃特侃,我要让他们知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会和他们在一起的,因为我是他们的亲人,毕业的时候,徐鹏痛哭流涕的对我说“要不是你陪着我,我一定会坚持不住的,也就没有今天的好事了,谢谢你”我也流泪了,但我高兴。
曾听年长的教师说过,毕业后的学生往往是当时成绩差的、表现
不好的更有礼貌,毕业后仍会回母校探望老师。
而优秀生在路上遇见,却视而不见。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前者在学生时代属于“与众不同”者,在对他们的教育问题上,教师以爱心、耐心、诚心相待,以浓浓的师爱激励他们成长,老师的这份爱心永远藏于他们心中,他们感谢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教育。
作为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们,对孤儿学生多一份爱,少一份斥责,一定会取得好的收效。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孤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