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审核方法

统计方法分层法

2.分层法(https://www.360docs.net/doc/4513895657.html,) 大家知道,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搜集到的质量数据往往带有综合性。为了能真实地反映产品质量波动的实质原因和变化规律,就必须对质量数据进行适当归类和整理。 分层(stratification)法又叫分类法、分组法。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搜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统计数据加以归类、整理和汇总的一种方法。 分层的原则是使同一层资助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差别尽可能大,否则就起不到归类汇总的作用。分层的目的不同,分层的标志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分层可采用以下标志: (1)人员——可按年龄、工级和性别等分层。 (2)机器——可按设备类型、新旧程度、不同的生产线和工夹具类型等分层。 (3)材料——可按产是、批号、制造厂、规格成分等分层。 (4)方法——可按不同的工艺要求、操作参数、操作方法、生产速度等分层。 (5)测量——可按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人员、测量取样方法和环境条件等分层。 (6)时间——可按不同的班次、日期等分层。 (7)环境——可按照明度、清洁度、温度、湿度等分层。 (8)其他——可按地区、使用条件、缺陷部位、缺陷内容等分层。 分层方法很多,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也可以在质量管理活动中不断创新,创造出新的分层标志。 分层法的应用程序是: (1)收集数据。 (2)将采集到的数据根据目的不同选择分层标志。 (3)分层。 (4)按层归类。 (5)画分层归类图。 例1某装配厂的气缸体与气缸盖之间经常发生漏油。经调查50套产品后发现,一是由于三个操作者在涂粘结剂时,操作方法不同;二是所使用的气缸垫是由两个制造厂所提供的。在用分层法分析漏油原因时采用:①按操作者分层(表2-1);②按气缸生产厂家分层(表2-2)。 表2-1 按操作者分层 操作者漏油不漏油漏油率(%) 王师傅李师傅张师傅6 3 10 13 9 9 32 25 53 共计19 31 38 表2-2 按供应方分层 供应厂漏油不漏油漏油率(%) A厂B 厂9 10 14 17 39 37 共计19 31 38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抽样方法教案分层抽样

抽样方法(3) 分层抽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 (2)掌握分层抽样的一般步骤; (3)区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并选择适当正确的方法进行抽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分层抽样,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统计学知识的研究,感知数学知识中“估计 与“精确”性的矛盾统一,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4、重点与难点: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定义,灵活应用分层抽样抽取样本,并恰当的选择三种抽样方 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抽样问题。 教学设想: 【创设情景】 假设某地区有高中生2400人,初中生10900人,小学生11000人,此地 教育部门为了了解本地区中小学的近视情况及其形成原因,要从本地区的 小学生中抽取1%的学生进行调查,你认为应当怎样抽取样本? 【探究新知】 一、分层抽样的定义。 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分层抽样。 【说明】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应用分层抽样应遵循以下要求: (1)分层:将相似的个体归人一类,即为一层,分层要求每层的各个个体互不交叉,即遵循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 (2)分层抽样为保证每个个体等可能入样,需遵循在各层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每层样本数量与每层个体数量的比与这层个体数量与总体容量的比相等。 二、分层抽样的步骤: (1)分层:按某种特征将总体分成若干部分。 (2)按比例确定每层抽取个体的个数。 (3)各层分别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 (4)综合每层抽样,组成样本。 【说明】 (1)分层需遵循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 (2)抽取比例由每层个体占总体的比例确定。

抽样检验方法

抽样检验方法 1 、抽样检验的来源 2 、抽样检验的定义 3 、抽样检验的分类 4 、抽样检验和全检的区别 5 、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6 、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简介 7 、一次正常抽样方案使用简介 附录一、样本大小字码表 附录二、一次正常抽样方案表 1.抽样检验的来源 二次世界大战刚开始时,美国迫切需要把平时产业转变成战时产业,造成了大量的军需品的生产和检验,但当时检查员又非常缺乏,同时军需品不可能进行全检,故不得不采取经济又适用的抽检方法,在此背景之下就产生了抽样检验标准: MIL —STD —105A 。 (1945年产生,1950年正式发布) 2.抽样检验的定义 从群体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样本,经过检验、试验或测量以后,以其结果与判定基准作比较,然后利用统计方法,判定此群体是合格还是不合格的检验过程,称之为抽样检验。 3.抽样检验的分类 按抽样检验的方式可分为如下四类: 一、标准型抽样检验 是在同时考虑生产方和顾客风险的情况下,对孤立批所进行的一种抽案,以判断群体的合格与不合格为目的。 二、挑选型抽样检验 对按一定抽样方案拒收的产品,不是一退了之,而是对不合格批采取全数检验,退全检后的不良品并要求退换。 三、调整型抽样检验 根据以往交验批的信息,按一定的转换规则,对检验方案的宽严程度进行调整的一种抽样 不良品 X >C 拒收 X ≦C 允收

方案。适用于连续生产批的检验,一般分为:(1)正常检验; (2)加严检验; (3)放宽检验。 四、链式抽样检验 从检验批中抽出很小的样本,并规定样本中不允许有不合格。适用于费用高、批量小及客观条件不允许抽取较多产品的情况。 4.抽样检验和全检的区别 一、抽样检验和全检的适用场合 抽样检验并非任何场合都适用,有些可以做抽样检验,有些必须进行全检。这主要依据检验群体的性质、数量、体积大小或检验所产生的经费或者检验方式而定。但全检不一定就比抽检好。 (1) 适用于抽样检验的场合 ——属于破坏性试验,如材料强度。 ——检验群体数量非常多,如螺丝。 ——检验群体体积非常大,如原棉。 ——产品属于连续的物品,如纱绒。 (2) 适用于全数检验的场合 ——检验很快,且费用少,如灯泡点火检验。 ——产品必须全数良品,如手表、照像机等。 ——产品中只要有少许不良品,就会严重影响人身或财产安。 全,如高压气筒。 二、抽样检验与全检的优劣比较 (1) 优点 ——抽检费用远比全检少。 ——抽检数少,可较详细。 ——判断为不合格则全批退货,可加强供货商的质量管理。 (2) 缺点 ——虽然判定为合格,也难免存在一些不良品。 ——可能把不合格批误判为合格批,也可能把合格批误判为 不合格批。 5.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一、检验群体(N) 、检验批(Lot) 一般来说,一个生产批即为一个检验批。但若批量很大、连续生产、周期较长,且过程在受控状态下,可以将一个生产批分成若干检验批,但一个检验批不可能包含多个生产批,也不能随意组合检验批。 二、单位产品 通常将用来检验群体中的每个样品单位称为“单位产品”,对大多数产品而言,一个产品就是一个单位产品,但对流程性材料,以其包装容器为一个单位产品,对纺织品则以长度(米、匹等)为单位产品。 三、单位产品质量 质量特性可分为计量型和计数型两种。计量型特性是可通过测量仪器测试的,如轴承的尺寸、钢的含碳量等。计数型特性是离散的,如铸件的汽孔数、纺织品上的疵点数等。 四、样本(n) 从群体(检验批)中随机抽取部份的单位产品称之为样本。 五、合格判定数(C) 作为判定群体是否合格的基准不良数称为合格判定数。 六、缺点

分段和分层方法

分段与分层方法 划分段落得方法 分段,就是指理清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思想而把有关内容按一定得方式组合在一起得各个部分,即逻辑段落,又叫意义段落。 分段没有绝对得标准,但却有一个基本得要求:能够体现作者行文得思路,能展现课文题旨得脉络。这个“思路"与“脉络”,就就是作者写作时构思顺序与写作步骤,同学们在学习课文时,如何才能正确地把握作者得构思顺序与写作步骤呢?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划清段落呢?首先要掌握分段得步骤,其次要选择正确得分段方法。 一、分段得步骤 分段得步骤,可概括为四个字,即“读、想、归、查。”“读”就就是通读全文,理清作者行文得思路与展现课文题旨得脉络,这就是分段得关键。“想"就就是想每个自然段得主要内容;“归”就就是把内容一或关系密切得自然段归并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义段;“查”就就是先把各段段意与全文中心联系起来,查瞧就是否吻合,再把各段段意连起来瞧就是否构成一个严谨得整体. 二。分段得方法 分段得方法有纵向分段法与横向分段法两种。 要想掌握这两种方法,首先要搞清“纵向式结构”与“横向式结构”这两个概念.所谓“纵向式结构”就是指按照事物发生、发展得先后顺序安排得文章结构。记叙文(记事得)大多属于纵向式结构,“横向式结构”就就是把要记叙与说明得内容分成几个横面,从几个方面并列展开得文章结构。说明文多就是这种结构形式。 (一)纵向分段法,遵循“纵向式结构"分段得方法,叫纵向分段法. 一般包括如下两种: 1、按事情发展得顺序分段,这一种在记叙文就是多见得。 2、按时间得先后顺序分段. 一般得记叙文其事件得发展或以时间得先后为明显标志,或以地点得转换得先后为明显标志。因此,分段时要抓住课文得时间词与方位名词作为划分意义段得重要依据.以时间先后为序安排材料得记叙文,可用抓时间词得方法分段。事件得发生、发展往往就是

抽样检验方法

产品质量检验方法介绍 一、产品质量检验通常可分成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两种方法。 1.全数检验是对一批产品中的每一件产品逐一进行检验,挑出不合格品后,认为其余全都是合格品。 全数检验适用于: a.当生产过程不能保证产品批达到预先规定的质量水平时,应采取100%检验; b.当批产品不合格品率太大时,采用全检可以提高检验后的批质量; c.因错漏检可能造成重大事故或人身伤亡事故对下道工序以及消费者、使用者造成重大损失时,应采取100%检验; d.检验效果高于检验费用时,应采取100%检验。 e.生产批量很少的大型机电设备产品 2.抽样检验是从一批交验的产品(总体)中,随机抽取适量的产品样本进行质量检验,然后把检验结果与判定标准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该产品是否合格或需再进行抽检后裁决的一种质量检验方法。 抽样检验适用如下场合: a.产品批量较大时; b.检验项目多或检验较复杂; c.检验带有破坏性或损伤性时,例如电视机的寿命试验、材料产品的强度试验等; e.单位产品检验费用高或花费工时多时; 二、抽样检查方法的分类 目前,已经形成了很多具有不同特性的抽样检查方案和体系,大致可按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1.按产品质量指标特性分类 衡量产品质量的特征量称为产品的质量指标。(质量的定义:是由一组固有的特性组成,并且这些固有特性是以满足顾客及其它相关方所要求的能力加以表述) 质量指标可以按其测量特性分为计量指标和计数指标两类。计量指标是指如材料的纯度、加工件的尺寸、钢的化学成分、产品的寿命等定量数据指标。计数指标又可分为计件指标和计点指标两种,前者以不合格品的件数来衡量,后者则指产品中的缺陷数,如一平方米布料上的外观疵点个数,一个铸件上的气泡和砂眼个数等等。 1).按质量指标分类,产品质量检验的抽样检查方法也分成计数抽检和计量抽检方法两类。

谈谈几种典型的抽样方法(案例)

谈谈几种典型的抽样方法(案例) 学院:经济学院 班级: 08经41 学号: 08084004 姓名:毛雪晨 日期: 2011年10月20日

摘要:本文以抽样方法为中心,主要阐述几种常见的抽样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以及配额抽样,探讨了各种抽样方法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等。 关键词:抽样调查,应用,缺点。

导语: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抽样调查是建立在随机原则基础上,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概率估计原理,应用所的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例如,从某地区全部职工当中随机抽取部分职工,以家庭为单位按月调查取得有关收入、支出等方面的资料,并依据这些资料推断出全区职工的收支情况,这就是一种抽样调查。从调查方法上来看,它是属于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又与一般调查不同,它不只停留于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而且还要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据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从而提高统计的认识能力。因此,抽样调查的理论和方法在统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抽样方法: 一. 简单随机抽样 一般,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的具体作法有:直接抽选法,抽签法,随机数法。 直接抽选法例如某项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市职工收入状况进行研究,该市有职工56,000名,抽取5,000名职工进行调查,他们的年平均收入为10,000元,据此推断全市职工年收入为8,000--12,000元之间。 抽签法又称“抓阄法”。它是先将调查总体的每个单位编号,然后采用随机的方法任意抽取号码,直到抽足样本。在这里选取一个案例说明,如要在10个人中选取3个人作为代表,先把总体中的10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3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3的样本。这就是抽签法,与直接抽样法类似。 另一个经常被采用的方法是随机数法,即利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计算

来料抽样检验方案讲解学习

来料抽样检验方案 1、目的 为规范本企业来料检验,以确保来料检验有据可循,判定有依据,特制定此方案。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种物料的入库 3、检验方案 3.1检验方案设计说明。 3.1.1对于检验后可能对来料品质有所影响的在能保证来料品质的前提下可不适用于此方案,只抽查少量样品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作出判断。比如ps料的塑料杯身检验一次就可能多一次刮花损伤的几率。 3.1.2对某些材料,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采用试做的方法进行检验。比如锡线,果冻胶。 3.1.3对连续供货、工艺条件成熟、产品质量稳定或者每月供货统计表里显示良率达到100%的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可采用放松检验标准;但是对于累计多次来料不良或者被投诉过的供应商必须加严抽查。(放宽、加严抽查请参照GB/T 2828.1-2003正常、加严检验一次抽查方案) 3.1.4检验项目及要求详见相关的检验作业指导书。 3.2.1检验方案说明。 3.2.1.1来料数量≤50时,采用全检方式,合格品入库,不合格品退货。 3.2.1.2来料数量>50时,采用GB/T 2828.1-2003加严检验一次方案。 3.2.2抽样方案设计因素。 3.2.2.1检验项目及要求:详见相关的检验作业指导书。

3.2.2.2不合格品分类: (具体详细请参照《来料检验缺点项目一览表》里面的详细划分和严重等级划分标准)3.2.2.3几个主要素如下: (1)检查水平:GB/T 2828.1-2003中的加严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2)合格质量水平:严重不良品(major)AQL=1.0;轻微不良品(minor)AQL=2.5。(3)批量构成:以供应商单次送检量或者仓库开举送检报告中的量为一批次。 3.2.3抽样检验方案。 (1)抽验方案,见附件GB/T 2828.1-2003 (2)说明:

分层审核计划表

分层审核方案欢迎大家评审 过程分层审核(layered process audit)实施方案(试运行) 1 进行分层审核的目的: 1.1 确保始终严格遵守和执行标准,提高制造质量,并通过领导层和操作工之间言传身 教的互动来加强彼此间的相互理解认知。 1.2 通过言传身教的互动方式,使各级管理者都参与到支持操作工的活动中。 https://www.360docs.net/doc/4513895657.html,, o m# }6 u7 g4 a/ l, _ -质量-spc ,six sigma,ts16949,msa,fmea--(20万质量人注册)7 c/ b+ a4 ^6 y/ p, h: y y; w- l; e( r% k 4 b% m 5 q8 a- g4 t - }* 1.3 通过识别和控制高风险/重要的过程要素,确保高水平的过程控制。 1.4 通过作业准备过程来确保既定标准的正确实施。 1.5 识别持续改进的机会,提供 一个有效跟踪的流程。 1.6 验证下一层次的过程分层审核是否稳健实施。 2 适用范围:**,**、 **。(试行,效果好的话可以扩展产品)。 3 成立分层审核团 队,任命审核组长: a组由管理者代表、生产副总、生产管理处处长组成,生产副总任审核组组长; o1 e+ g3 v; l# ]4 h 六西格玛品质论坛3 h, d8 u& d& x https://www.360docs.net/doc/4513895657.html,4 t# b \. b% z- ]+ ]( s 5 }, e/ u6 m+ x( l + {. g4 `1 k3 f- k, t p0 y& k b组由车间主任、体系工程师组成、质量处处长组成,车间主任任审核组组长; c组由车间班长、质量工程师、工艺员组成,车间班长任审核组组长。 4 职责 4.1 生产管理处组织实施分层过程审核,负责编制“年度过程分层审核计划及跟踪表”、 “管理层(b、c组)月度过程分层审核实施计划”,并下发至各组。每周组织召开一次评估 会议。 4.2 a 组必须每周检查确认b组是否完成了每天的验证,必须每月进行一次分层审核; 4.3 b组必须每天验证确认c组是否完成了审核,每周进行一次过程分层审核; 六西格玛品质论坛) }4 ^+ z5 r: l q 六西格玛品质论坛. f& z6 c3 w0 b! k% x https://www.360docs.net/doc/4513895657.html,6 f* f* v& m# ~ https://www.360docs.net/doc/4513895657.html,- ?, k& ?2 h: n4 h w# p y/ v7 s 4.4 c组按照“月度过程分层审核实施计划及跟踪表”进行审核。 5 审核频次: a 组必须每月进行一次分层审核;b组必须每周进行一次过程分层审核;c组高风险项目 必须最少每班审核一次,一般项目每天审核一次。 6 编制审核检查表: 质量处*负责编制分层审核检查表。“过程分层审核检查表”由3个部分组成: 1)工位 问题,基本的检查项目,适用于所有工位。 2)质量关注点,依据质量反馈、过程知识和问题解决所制定的,针对具体工位的特定检 查内容。 3)生产系统问题,基本的检查项目,适用于所有工位。 必须在“过程分层审核检查表”中注明在过程分层审核过程中进行确认的高风险项目,

分层抽样技术方案

贵阳市花溪区孟关林场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分层抽样技术方案 为保证孟关林场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质量,按照《贵阳市花溪区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的要求,依据《贵州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以及贵阳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结合我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总体划分和细班调查精度要求 (一)依据《贵阳市花溪区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要求,国有孟关林场辖区范围内的森林资源作副总体,对区划有蓄积的有林地、 疏林地细班,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控制副总体蓄积精度,在95%可 靠性条件下,精度达90%以上。 (二)细班调查采用卫星遥感影像图进行现地勾绘,采用角规辅助样地结合目测调查进行蓄积调查,细班调查精度达B级,即平均胸径误差不大 于10%,平均高度误差不大于10%,细班面积误差不大于5%,每公顷 蓄积误差不大于20%,其它调查因子的调查精度详见《细则》(P71页)。(三)细班调查范围:林场经营管理的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一环”、“二环”林带;绿色通道树种、面积、株数;库、河流域森林面积、蓄积 等。 二、调查内容 1、查清林场林业用地面积及使用权属; 2、查清林场森林、林木蓄积和权属; 3、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和林种区划; 4、对森林生物量进行调查; 5、森林、林木生长量和消耗量及消耗结构; 6、森林更新状况; 7、森林生态环境,森林景观资源; 8、石漠化类型、成因及坡度大于或等于25度坡耕地面积和分布; 三、总体蓄积抽样调查技术方案 根据《贵阳市花溪区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要求,孟关林场进

分层行分层抽样控制蓄积精度,分层抽样精度≥90%。 (一)、分层抽样精度标准 分层抽样精度≥90%。分层对象:有蓄积的有疏林地细班。 (二)、分层因子 本次调查以细班调查的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大小来分层。分层的依据是:细班调查的平均每公顷蓄积最大、最小区间;细班调查蓄积稳定情况;细班调查蓄积变动情况;总体林相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划分3层。 孟关林场细班调查的平均每公顷蓄积最小值为9.2m 3/hm 2、最大值为301.6 m 3/hm 2;根据总体林相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将孟关林场分层抽样层数划分为3层,其中每公顷蓄积小于等于100 m 3为第一层,每公顷蓄积在100.1 m 3—200.0 m 3为第二层,每公顷蓄积大于200 m 3为第三层。 (三)、分层抽样样地数及各层样地数的确定 1.分层抽样样地数的确定 B X W E S W t n h h h h ?= ∑∑2 2 2 2) .(. 式中:n —分层抽样样本单元数 t —可靠性指标,取1.96 W h —第h 层权重 S h —第h 层预估标准差 c —变动系数(近似计算): B x c ??-= 6 )((单位面积蓄积)最小 最大单位面积蓄积 E —允许误差 h X —第h 层平均公顷蓄积 B —安全系数,取1.2。 根据以上公式和孟关林场小班数据表,通过计算得: 第Ⅰ层: 21110.4777,61.88,30.81 h h w X hm S === 第Ⅱ层:

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 产品质量检验通常可分成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两种方法。 全数检验是对一批产品中的每一件产品逐一进行检验,挑出不合格品后,认为其余全都是合格品。这种质量检验方法虽然适用于生产批量很少的大型机电设备产品,但大多数生产批量较大的产品,如电子元器件产品就很不适用。产品产量大,检验项目多或检验较复杂时,进行全数检验势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仍难免出现错检和漏检现象。而当质量捡验具有破坏性时,例如电视机的寿命试验、材料产品的强度试验等,全数检验更是不可能的。 抽样检验是从一批交验的产品(总体)中,随机抽取适量的产品样本进行质量检验,然后把检验结果与判定标准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该产品是否合格或需再进行抽检后裁决的一种质量检验方法。 过去,一般采用百分比抽样检验方法。我国也一直沿用原苏联40年代采用的百分比抽样检验方法。这种检验方法认为样本与总体一直是成比例的,因此,把抽查样本数与检查批总体数保持一个固定的比值如5%,0.5%等。可是,实际上却存在着大批严、小批宽的不合理性,也就是说,即使质量相同的产品,因检查批数量多少不同却受到不同的处理,而且随着检查批总体数量的增多,即使按一定的百分比抽样,样本数也是相当大的,不能体现抽样检验在经济性方面的优点。因此,这种抽样检验方法已被逐步淘汰。 人们经过对百分比抽样检验方法的研究,获知百分比抽样检验方法不合理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按数理统计科学方法去设计抽样方案。因此,逐步研究和设计了一系列建立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科学基础上的各种统计抽样检验或统计抽样检查方案,并制订成标准抽样检查方案。1949年,美

国科学家道奇和罗米格首先发表了《一次抽样与二次抽样检查表》;1950年美国军用标准MIL-STD—105D是世界上有代表性的计数抽样检查方法标准;日本先后制定了JIS Z9002,JIS Z9015等一系列抽样检查方法标准;英国、加拿大等国也相继制订了抽检方法标准;ISO和IEC又分别制订了抽样检查方法国际标准,如ISO2859、IEC410等。实践证明,上述抽样检查方法标准应用于产品质量检验时,虽然也存在着误判的可能,即通常所说的存在着生产方风险和使用方风险,但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抽样检查方案,把这种误判的风险控制在人们要求的范围之内,符合社会生产使用的客观实际需要,因此,很快地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推行,取代了原先的不合理的百分比抽样检验方法。 我国至今已制定的抽样方法标准有: GB1011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GB13393 抽样检查导则 GB6378不合格品率的计量抽样检查程序及图表(对应于ISO3951) GB8051 计数型序贯抽样检验方案(适用于检验费用昂贵的生产上连续批产品抽样检查) GB8052 单水平和多水平计数连续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输送带上移动产品的检查) GB8053 不合格品率的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查程序及表 GB8054 平均值的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查程序及表 GB13262 不合格品率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极查程序及抽样表 GB13263 跳批计数抽样检查及程序 GB13264 不合格品率的小批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及抽样表 GB13546 挑选型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及抽样表

产品抽样方法指南

产品抽样方法指南 抽样方法分类: 大宗原料(一般是袋装)、常规袋装原料(一般为化工原料)、箱装(维生素、药物等)、桶装(固体、液体原料)、微量原料(小包); 1大宗原料取样方法 大宗原料:玉米、小麦、碎米、面粉、豆粕、棉、菜粕、花生粕、膨化大豆、发酵豆粕、鱼粉、肉(骨)粉、次粉、麸皮、油糠、米糠粕、统糠、DDGS、石粉、沸石粉。(1)取样批确定:一车确定为一批。如果是船或车皮在一天内运完的按到货的前中后分成三批。 (2)预验收:在车上进行,去掉雨布后,车上的四个面按两条对角线方式进行布点抽样检查物料是否有结块、发热、霉变、打湿、掺假等不符合质量的现象,并根据检查情况通知原料保管员是否卸货或卸货时要进行挑选等。预验收的样品不作检测。 (3)如果是在预验收时决定挑选卸货的原料则采取100%取样方式(每一包均取到:按单包方式取样判别。)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分开码放并统计数量。 (4)检测取样:在卸货时进行取样,取样点数及位置确定(每个小垛都取到,每个小垛的对立的两个侧面上,以对角线沿路线间包用扦样器取样)。 (5)单包取样方法(平敞的单包,扦样器从一个角沿对角线方向扦进包的对角,此时扦样器的开口方向应向下。) (6)旋转:扦样器扦进包装袋以后,不急于抽出,必须缓慢地原地旋转180度,让扦样器盛满样品后再匀速抽出。 (7)回扦样感观检查:扦样器回抽出来后要检查样品的颜色及细度。 (8)扦样器卸样至样品袋:用手或其他硬质物件轻敲扦样器手持部位让扦样器内的物料滑落至样品袋内。(注意,进入样品袋的样先不用混合,并在边取样边查看每扦样的感观是否有不一致的情况) (9)按第四步中的方向及布点扦样完后,在样品袋上用记号笔标记清楚:样品名称、车号、样品来源、来样日期。如有到货通知单号也一起标上。 卸货过程中的取样量一般比较大,此时应按四分法将样品进行缩样。 2常规袋装原料抽样 (1)取样批确定:每家供方进货产品,以每天的供货量为一批。 (2)包装标识检查:取样前先检查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号”、“生产地址”、“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净含量”等是否标识清楚。 (3)取样点数及位置确定:(可见的三个面上,以对角线沿路线间包用扦样器取样)

分层审核管理实施办法

XXXX有限公司质量体系 第三层次文件 XXXX有限公司 分层审核管理实施办法 文件编号:QP/BW804-01 受控编号: 版序:C/0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3年5月10日发布2013年5月15日执行

一、目的: 使各级管理者都参与到支持操作工的活动中,通过言传身教的互动方式,确保始终严格遵守和执行标准,提高产品制造质量;通过识别和控制高风险/重要的过程要素,确保高水平的过程控制;通过作业准备过程来确保既定标准的正确实施并寻求和识别持续改进的机会。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以下过程:装配区域、制造工位、发运/收料区、所有操作、其他辅助职能,尤其是关键重要工序工位。 三、定义: 分层审核:通过对组成生产运作过程各个要素的运行状态,是否符合策划的质量计划的检查,确认其符合性和有效性的程度,以便寻求过程的改进机会,是一种基于全员参与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由组织中各级人员按照预先计划的频次定期参与评审并回顾整改为基础的标准化的评审过程,用以确保制造过程受控并加强精益制造理念。 四、成立分层审核团队,任命审核组长: A组由制造总监或者生产管理者代表、调度处长组成,制造总监任审核组组长; B组由车间主任、质管处长或者质检处长、质改工程师或者质检工程师组成,车间主任任审核组组长; C组由车间班长和质检组长、车间质检员和工艺员组成,车间班长任审核组组长。 五、职责: 5.1 质检处负责编制《过程分层审核计划》和《过程分层审核检查表》,报质量总监批准后下发至调度处组织实施。 5.2 调度处负责组织实施过程分层审核,将《过程分层审核计划》和《过程分层审核检查表》转发至各审核组。每周组织召开一次评估会议。 5.3 A 组必须每周检查确认B组是否完成了每天的验证,必须每月进行一次分层审核。 5.4 B组必须每天验证确认C组是否完成了审核,每周进行一次过程分层审核。 5.5 C组按照《过程分层审核日班检查表》进行审核。 六、审核频次: A 组必须每月进行一次分层审核; B组必须每周进行一次过程分层审核;

谈谈几种典型的抽样方法

谈谈几种典型的抽样方法(案例) 摘要:本文以抽样方法为中心,主要阐述几种常见的抽样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以及配额抽样,探讨了各种抽样方法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以 及各自的优缺点等。 关键词:抽样调查,应用,缺点。 导语: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显然,

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抽样调查是建立在随机原则基础上,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概率估计原理,应用所的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例如,从某地区全部职工当中随机抽取部分职工,以家庭为单位按月调查取得有关收入、支出等方面的资料,并依据这些资料推断出全区职工的收支情况,这就是一种抽样调查。从调查方法上来看,它是属于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又与一般调查不同,它不只停留于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而且还要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据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从而提高统计的认识能力。因此,抽样调查的理论和方法在统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抽样方法: 一. 简单随机抽样 一般,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的具体作法有:直接抽选法,抽签法,随机数法。 直接抽选法例如某项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市职工收入状况进行研究,该市有职工56,000名,抽取5,000名职工进行调查,他们的年平均收入为10,000元,据此推断全市职工年收入为8,000--12,000元之间。 抽签法又称“抓阄法”。它是先将调查总体的每个单位编号,然后采用随机的方法任意抽取号码,直到抽足样本。在这里选取一个案例说明,如要在10个人中选取3个人作为代表,先把总体中的10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3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3的样本。这就是抽签法,与直接抽样法类似。 另一个经常被采用的方法是随机数法,即利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计算 当然,随机抽样也有不足之处,它只适用于总体单位数量有限的情况,否则

管理层分层审核检查表

时 间序号 KPI 指标一 26272829303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 2 3 4562789101112131415-3161718-519其他工作20二123121未穿工作服-1 -1-1-12请假交接工作未到位,未将更新的招聘启事给同事莫-1代做6S 检查不到位,喷粉班未检查直接打分-1 没有更新看板,派车混乱-1 派车单不经主管签字直接派车(去往中基)-1 迟到14分钟-1请假新入职人员薪资确定,每月2日前 员工厂牌的制作,包含厂牌封面,完成率 90%,每月发放二次转正人员跟踪及系统录入 入职资料完整率100%,录入系统时间节点员工入职三天内 表单号: 一般检查项 日期每周汇总公司人员招聘及缺口情况人员初选面试完成率95%(或参与用人部门面试)考勤及薪资层级:管理层编 制: 线别:审 核:五菱公司产品的对接工作 标准薪绩效劳动合同管 理 部 分 层 审 核 检 查 表 招聘及录用岗前培训完成率100% 每月28日前完成上月请假、加班单据的录入 点检项目 年 月根据要求审核请假单、加班单 及时汇报车辆管理异常情况 续签劳动合同的及时率及完整率 100%根据派工单派车、更新《公务用车目视化管理》板 按要求于每月12日前完成当月车辆油费、里程的录入 岗前培训完成率100% 确保当月转正人员均列入绩效考核 车辆安排每日关注重点关注项 每日人员动态变化 每日车辆动态变化 第三方审核问题点及其整改情况跟踪; 新员工集中培训完成率100%(每月二次) 新员工劳动合同签订完整率、及时率 100%每月6日前完成当月绩效考核 对工作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改进方案。 对所负责工作进行总结,次月工作计划 备注:1、本表由岗位人员自查(频率为: 1次/每日)、主管抽查(频率为:2次/每周);2、符合打“√”,不符合打“X ”并开具<纠正预防行动计划表>,及时整改。每 月 报招聘及时率(暂不定)签署 签署

分层审核计划表范文

分层审核计划表范文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轿车车桥配件厂 文件编号:CL/质 001-xx文控编号:001 版本:A/0 修改日期:xx.3.18 分层审核细则 1 目的 规定工厂实施分层审核的方法和要求,确保符合公司分层审核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厂所有车间、班组。 3 职责: 3.1 质量保证科负责工厂分层审核的实施和管理。

3.2 各车间负责分层审核的具体实施工作。 4 规定 4.1 分层审核包括过程控制审核和防误防错验证审核。 过程控制审核主要以车间为主,实施三级分层审核,即车间主任、车间现场工程师、班组。 防误防错验证审核主要以制造工程科为主,车间三级分层审核为辅。 4.2 制定分层审核计划 4.2.1 各车间组织制定分层审核计划(见D1),质量保证科制定过程审核计划,制造工程科制定工艺纪律检查计划和防误防错验证审核计划。 4.2.2 各车间的分层审核计划以月或周的周期制定,各车间可根据具体情况以实施作为分层审核计划表,即分层审核实施计划表,周期原则上不能超过一个月,如,审核周期内未能进行审核的产品或工

序需在审核周期实施表中说明,同时,需在下一个周期内进行审核。各车间审核周期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改变,如需改变需报质量保证科备案。 4.3 审核频次 4.3.1 质保科、制造工程科科长每月一次。 4.3.2 车间主任:每月至少二次。 4.3.3 车间现场工程师:每周至少一次。 4.3.4 班组长:每班一次。 4.3.5 质量保证科:每月至少一次,以过程审核为主;同时,每月现场分层审核抽查不得少于一次,覆盖工厂各车间。 4.3.6 制造工程科:每月至少一次,以工艺纪律检查为主,包括防错装置的审核,覆盖工厂各车间。 4.3.7 顾客抱怨的信息需分层审核一次。(相关科室和车间共同进行)

分层抽样方法-高中数学知识点讲解

分层抽样方法 1.分层抽样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 1.定义:当已知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了使样本更客观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常将总体按不同的特点分成层次比较分明的几部分,然后按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进行抽样,这种抽样叫做分层抽样,其中所分的各部分叫“层”. 2.三种抽样方法比较 类别共同点各自特点相互联系适用范围 简单随机抽样抽样过程中每个从总体中逐个抽总体中的个体数 个体被抽取的概取较少 率是相同的 系统抽样将总体均匀分成在起始部分抽样总体中的个体数 几个部分,按事时采用简单随机较多 先确定的规则在抽样 各部分抽取 分层抽样将总体分成几各层抽样时采用总体由差异明显 层,分层进行抽简单随机抽样或的几部分组成 取系统抽样 【解题方法点拨】 分层抽样方法操作步骤: (1)分层: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部分; (2)确定比例:计算各层的个体数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 (3)确定各层应抽取的样本容量; (4)在每一层进行抽样(各层分别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综合每层抽样,组成样本. 【命题方向】 (1)区分分层抽样方法 例:某交高三年级有男生 500 人,女生 400 人,为了解该年级学生的健康情况,从男生中任意抽取 25 人,从女生中任意抽取 20 人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是() 1/ 2

A.简单随机抽样法B.抽签法C.随机数表法D.分层抽样法 分析:若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经常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 解答:总体由男生和女生组成,比例为 500:400=5:4,所抽取的比例也是 5:4. 故选D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抽样方法,属基本题. (2)求抽取样本数 例 1:某校高三一班有学生 54 人,二班有学生 42 人,现在要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两个班抽出 16 人参加军训表演,则一班和二班分别被抽取的人数是() A.8,8 B.10,6 C.9,7 D.12,4 分析:先计算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再用每层的个体数乘以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即得到该层应抽取的个体数. 16 解答: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等于 54+42=1 6 ,54 × 1 6= 9,42 × 1 6= 7. 故从一班抽出 9 人,从二班抽出 7 人,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分层抽样的定义和方法,用每层的个体数乘以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等于该层应抽取的个体数. 例 2:某单位有职工 750 人,其中青年职工 350 人,中年职工 250 人,老年职工 150 人,为了解该单位职工的健康 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样本,若样本中的青年职工为 7 人,则样本容量为() A.35 B.25 C.15 D.7 分析:先计算青年职工所占的比例,再根据青年职工抽取的人数计算样本容量即可. 解答:青年职工、中年职工、老年职工三层之比为 7:5:3, 7 7 所以样本容量为 15 = 15.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分层抽样的定义和方法,求出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用个体的总数乘以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就得到样本容量n 的值. 2/ 2

高中数学第2章统计2.1抽样方法2.1.3分层抽样互动课堂学案苏教版必修3

2.1.3 分层抽样 互动课堂 疏导引导 1.分层抽样 (1)分层抽样适用于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个部分组成的情况,即层与层之间有明显区别,而层内个体间差异较小,每层中所抽取的个体数可按各层个体在总体上所占比例抽取.分层抽样要求对总体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明确分层的界限和数目,只要分层恰当,一般说来抽样结果就比简单随机抽样更能反映总体情况. (2)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与系统抽样的联系:将总体分成几层,分层抽取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的步骤 ①将总体按一定的标准(分层的标准由题意来确定)分层; ②计算各层的个体数与总体的个体的比; ③按各层中个体数占总体的比确定各层应抽取的样本容量; ④在每一层进行抽样,抽样时根据各层中个体的个数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个体数较少时用简单随机抽样,当个体数较多时可采用系统抽样. (4)分层抽样的优点是,使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而且在各层抽样时,又可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抽样法.因此,分层抽样应用也比较广泛. (5)分层抽样的公平性 分层抽样中,由于各部分抽取的个体数与这一部分个体数的比等于样本容量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所以在分层抽样时,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几率都是相等的. 案例1 一个单位有职工160人,其中有业务人员112人,管理人员16人,后勤服务人员32人,为了了解职工的某种情况,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并写出过程. 【探究】分层抽样中各层抽取的个体数依各层个体数之比来分配,确定各层抽取的个体数之后,可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在各层中抽取个体. 解法一:三部分所含个体数之比为112∶16∶32=7∶1∶2,设三部分抽个体数为7x,x,2x,则由7x+x+2x=20得x=2.故业务人员、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抽取的个体数分别为14,2和4. 对112名业务人员按系统抽样分成14个部分,其中每个部分包括8个个体,对每个部分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个体.若将160名人员依次编号为1,2,3,…,160.那么在1—112名业务人员中第一部分的个体编号为1—8.从中随机取一个号码,如它是4号,那么可以从第4号起,按系统抽样法每隔8个抽取1个号码,这样得到112名业务人员被抽出的14个号码依次为4,12,20,28,36,44,52,60,68,76,84,92,100,108. 同样可抽出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号码分别为 116,124和132,140,148,156. 将以上各层抽出的个体合并起来,就得到容量为20的样本. 解法二:由160÷20=8,所以可在各层中人员按8∶1的比例抽取,又因为160÷8=2,112÷8=14,32÷8=4,所以管理人员2人,后勤服务人员4人,业务人员14人.以下同方法一. 规律总结弄清三种抽样方法的实质,是灵活选用抽样方法的前提和基础.本题抓住了“分层抽样中各层抽取个体数依各层个体数之比来分配”这一分层抽样的特点,首先确定了各层应该抽取的个体数,之后可采用系统抽样或简单随机抽样来完成抽样过程.解决此例的关键在

分层审核细则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轿车车桥配件厂 文件编号:CL/质001-2011 文控编号:001 版本:A/0修改日期:2011318 分层审核细则

1 目的规定工厂实施分层审核的方法和要求,确保符合公司分层审核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厂所有车间、班组。 3 职责: 3.1 质量保证科负责工厂分层审核的实施和管理。 3.2 各车间负责分层审核的具体实施工作。 4 规定 4.1 分层审核包括过程控制审核和防误防错验证审核。过程控制审核主要以车间为主,实施三级分层审核,即车间主任、车间现场工程师、班组。 防误防错验证审核主要以制造工程科为主,车间三级分层审核为辅。 4.2 制定分层审核计划 421各车间组织制定分层审核计划(见D1),质量保证科制定过程 审核计划,制造工程科制定工艺纪律检查计划和防误防错验证审核计划。 4.2.2 各车间的分层审核计划以月或周的周期制定,各车间可根据具体情况以实施作为分层审核计划表,即分层审核实施计划表,周期原则上不能超过一个月,如,审核周期内未能进行审核的产品或工序需在审核周期实施表中说明,同时,需在下一个周期内进行审核。各车间审核周期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改变,如需改变需报质量保证科备案。 4.3 审核频次 4.3.1 质保科、制造工程科科长每月一次。

4.3.2 车间主任:每月至少二次。 4.3.3 车间现场工程师:每周至少一次。 4.3.4 班组长:每班一次。 4.3.5 质量保证科: 每月至少一次,以过程审核为主;同时,每月现场分层审核抽查不得少于一次,覆盖工厂各车间。 4.3.6 制造工程科:每月至少一次,以工艺纪律检查为主,包括防错装置的审核,覆盖工厂各车间。 4.3.7 顾客抱怨的信息需分层审核一次。(相关科室和车间共同进行) 4.3.8 5M1E 的变化需分层审核一次;(车间自审为主,车间提出相关科室需配合开展) 4.4 制定分层审核检查表 4.4.1 各车间层次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制定分层审核检查表(见 D2,但不限于),检查表应包括过程控制审核和防误防错验证审核。 4.4.2 分层审核检查表是一份动态文件,可由分层审核各层次人员定期进行更新。 4.4.3 审核检查表包括(不限于)过程的所有要素进行定期地评审,主要以 5M1E为主。 4.5 审核的范围 4.5.1 班组长原则上每周审核的范围必须全覆盖班组所有工序、所有产品。 4.5.2 现场工程师原则上每月审核的范围必须全覆盖管辖的所有工序、所有产品。 4.5.3 车间主任每月审核的范围必须全覆盖车间所有的班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