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木人桩详解

合集下载

十八种咏春拳手部防御动作「附咏春木人桩实用功法」

十八种咏春拳手部防御动作「附咏春木人桩实用功法」

十八种咏春拳手部防御动作「附咏春木人桩实用功法」十八种咏春拳手部防御动作(图解)
咏春木人桩实用功法一百六十五法
咏春《木人桩法》创自峨眉派五梅大师,它是咏春门高级搏击拳术,对此桩的练习法,最重要的是得
到相当时日的学习才能奏效,练桩的目的,能使练习者身手灵敏,桥手坚实,此中包括拳法中的擒、拿、
挂、捎、插、抛、挤、标、顶、撞、七字。

穿桥、伏手、搭手、摊手、偷漏、撩阴虎尾,勾脚等法。

下列
为咏春木人桩实用功法一百六十五法的扫描版,点击即可放大察看。

•注:下图为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的116式木人桩法其中的一部分内容(香港版,从右往左看)。

咏春拳经:木人桩

咏春拳经:木人桩
咏春拳经:木人桩
2004-12-22 16:38:00 陈君翎 李篷
据发国时期的“我是山人”等编写的坊间武侠小说介绍,福建南少林寺有这样一条规定,凡少林弟子(当然是武僧)经过数年的习武,在准备出师前,一定要以过一条黑暗的长廊(可能会有若干盏若明若暗的青灯)与108个由机关操控的(有非凡武功)的木人搏斗,使出混身解数把木人逐一击倒(反正击倒、摔倒、扳倒均适从尊便)后,方可走出少林寺大门口。在大门口还安放一个内中烯烧木炭的铜鼎,铜鼎被子火烧得通红通红。出师弟子一见铜鼎马上龙腾虎跃上前,以最快的速度把铜鼎移开(不能慢,否则会浓度烧伤)使寺门大开。这时该名弟子就可拜别恩师大踏步走向社会,成为正宗的少林弟子了。另外,在弟子奋力移开铜鼎时,火红的铜鼎会在弟子身上烙上“少林”烙印,一条张牙舞爪的猛龙横贯弟子的前胸并向两臂内侧廷伸,这等于是少林寺向毕业弟子发放毕业证书了。真的是血和火的洗礼。据说能正式“毕业”的弟子并不多,但能正式出师的弟子几乎都有一番成就,如洪熙官、方世玉等人。至于那些无法打倒108个木人的弟子,又耐不住“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苦楚,无法正门出师,则只好从后山的下水道溜出社会,但这些人的功夫则与正门弟子相距甚远。可风,少林弟子也分三六九等,正所谓同台食饭各自修行。
在清朝道光年间,粤北南雄陈庄一位村姑陈四妹(陈宝鑫侄孙女,精咏春拳),下嫁广州丁关十二甫水果商贩伍致良。随后陈四妹把咏春拳授于夫君。伍致良日夜练咏春拳,技成后设馆招徒,人称西关“咏春良”。这是咏春拳第二次进入羊城的情况。此后咏春拳就以一雅一俗的途径在广州传播。所谓“雅”者,就是梁博流自传授咏春拳于红船粤剧戏班龙虎武师黄华宝、大花面锦、高佬忠后,咏春拳开始在戏班流传。据说西关的红船咏春武馆,保留至60年代。凡粤剧武生,皆要练此派拳法。梁博流入室弟子之一高佬忠反功夫传于女婿肖丽辛又把咏春拳传于粤剧界人士李文茂。李文茂后来组织反清起义响应太平天国运动。举事前,不少红船子弟聚集在广州西关黄沙同吉大街李从善先生家中,即粤剧庆会馆内,由李文茂亲授红船咏拳。后来李文茂率领梨园弟子打到广西亦有人练咏春。其时粤剧界中的曾三多最为有名。所谓“俗”者,就是陈四妹之夫伍至良在广州西关创立咏春武馆后,咏春拳就在西关一带的果贩车夫、茶楼三行佬等“下九流”中传播开来。这是清代道光年间的事情了,距今约170多年。至今广州西关坊间仍留存南雄咏春拳,其中姣姣者当属伍至良后夫伍庆权先生。

咏春拳木人桩的练习要诀

咏春拳木人桩的练习要诀

咏春拳⽊⼈桩的练习要诀叶问宗师于1949年抵港并开始传授泳春拳,但当时在⾹港并未有⽊⼈桩,以往在佛⼭的⽊⼈桩都是整⽀桩藏在地下的,⾹港的多层式⼤厦结构,不能安装;在没有⽊桩的情况下,宗师只好将桩法当作拳套⼀样教法,这种打法名为“脱⼿桩”。

直⾄20世纪50年代中期才有弟⼦想出⽤⽊横梁承托⽊⼈桩,成为横担桩;同门何联甚⾄改⽤弹妥做承托,成为弹⼸桩,后来做⽊⼈桩最多的便是古⽣。

叶问宗师⽣前所⽤过的⽊⼈桩,现在摆放于佛⼭叶问堂内以供纪念。

咏春拳⽊⼈桩乃味春拳独特的器械训练,分⼋节共116式,是功咏春拳的精华和练功所在,⽊⼈桩有三⼿⼀⾜,是练功者的假想敌,⽊⼈桩的构造和尺⼨均有严格的要求,以符合练功者的需要。

⽊⼈桩法与咏春拳套和⼋斩⼑法相辅相成,练习⽊⼈桩法,可锻炼⾝形步法的迂回变换和进退的⽅位⾓度;要达致符合法度的⽔准,拳脚腰马要进⼊合⼀的境界,练习⽊⼈桩是不⼆法门。

⽊⼈桩的锻炼分三个阶段,最先练好116式的固定桩法,然后于每节中各选⼀式,即共⼋招的实⽤动作反复磨练,称为“磨桩”;“磨桩”之后,可进⼊第三阶段,这时⽆固定形式,可把已经学到的咏春拳法⾃由在⽊⼈桩上发挥出来。

上述的其实并⾮练桩的主要⽬的,练桩最重要的是练好⾃⼰的招式动作的位置,使御敌时更加准确,以补充鹅⼿的不⾜,鹅⼿时,对⼿随意⾛动,我们只可照顾到敌我的变化,却很难练好⾃⼰的位兰,⽽⽊桩是固定的,我们借此⽽令⾃⼰的架式、⼿法更准更美。

很多⼈对⽊⼈桩有错误的看法,其⼀是打桩要⽤⼒、够劲,⽬的是练硬桥⼿。

如果真是这样,扰⽆须练桩法,随便乱敲沈可以达到⽬的;其次是以为⽊⼈桩很神秘,学会鱿天下⽆敌,故很多师傅会辟室教授,并叮嘱学习的弟⼦不可另传其他师兄弟,更会收取丰厚的开桩利是。

其实,桩并不神秘,其作⽤是什么呢?⼤家都知道咏春拳的⼀个重要环节是黐⼿,须勤练,但有时想黐⼿却找不着对⼿,就可找桩当对⼿,所谓“⽆师⽆对⼿,对镜与桩求”。

在表⾯上看来,跟⼈练习黐⼿较跟桩好,因⼈会动,有反应;桩则不会动,没有反应,但其实打桩亦有其优点,就是位五。

咏春木人桩制作

咏春木人桩制作

木人桩制作:咏春的木人桩的尺寸,应当灵活掌握,以符合自己为要求。

桩身直径约27-30厘米。

量一量自己的腰就知道了。

桩手长度等于自己出子午锤握拳时拳面到肘尖长度。

桩手前部直径等于自己手腕直径。

桩手后部直径等于前臂近肘处直径。

上面两支桩手的八字角度等同于自己双手同时归肘,出标准内摊(左手上,右手下)所形成的角度。

最上一支桩手离地尺寸等于自己心窝中心点离地尺寸。

第二支桩手离地尺寸等于右臂出标准内摊时肘部离地尺寸作为桩手榫口中心点。

第三支桩手前端离地尺寸为右手出标准底锤时拳面离地尺寸,置于中线位置垂直伸出。

桩脚角度为一腿伸直站立,另一腿出中撩阴时微曲形状,桩脚上端之下部与桩身接触处离地为起撩阴之腿的股关节位离地尺寸。

如果采用会阴离地尺寸,可能会比较低了点。

桩身上部包棉尺寸可采用自己扎钳阳马(高桩少少)时头部至颈部的一段长度。

可于自己鼻子高度的位置加一条三厘米的分色带,以明确要害位置。

习惯攻击此区,因为搏击时这个高度一定是敌面门三角区位,包括下巴。

如果定得太低,会是颈的位置,或者会打不中。

做桩要做活桩,不要做死桩。

如果自己想训练与自己身形相称的对手放对,则按此尺寸做桩。

如想打高一个级别,则所有数据乘以1.06,为一级,乘以1.1为二级。

一般能打高一级已足够。

桩身采用坚硬的实木做为合适,比较长久,也适合于家居格调。

桩手可采用两种形式,首先采用软身少少的木材,如杉木等,榫口误差(即保留松位)可适当放大少少,约3毫米左右,初上桩时不至于手桥太伤。

第二可采用坚硬的实木,榫口位误差缩小到1.5毫米左右。

桩手不赞成包棉,因会增大桩手直径,令自己练时失形。

角度的确定,可采用15进制,因360度的圆周等分24分,即24个节气位,是从古到今都在采用的形式。

先用三维软件按自己测定的数据制作一支桩试试,从各个角度看看比例会否太过疏或密,肥或瘦,对比从网络上下载的师傅级人马的木人桩,适当加以调整。

不要太教条。

咏春拳木人桩

咏春拳木人桩

咏春拳木人桩
著名演员甄子丹与王志鹏打木桩
木人桩
介绍:木人桩是咏春其中一套器械练习方式,是咏春拳独有的训练拳脚、手法、身法的器械。

相传是红船上的咏春祖先前辈因无对手练习及红船上地方夹窄而设计出来的自我练习方法。

木人桩是咏春拳徒手搏手训练系统中最后一套训练方式,亦集小念头、寻桥、标指的手法、步法、腿法融合于一身,“木人桩法”主要锻炼平时较少用或较难用其它方法锻炼的打人技术。

木人桩共有一百零八个动作,又称一百零八式木人桩法。

锻炼另一种反应,熟练补救自己在步法或手法上已产生的错误(错手),快速改变迂为直地打人取胜。

锻炼脚法,主要有八种实用脚法应用于不同方向,例如中线正身脚,侧身踢腿,踩腿等。

锻炼败形(失形)身法补救,例如被拖失稳劣势下运用。

咏春少用擒拿手(包括错骨),对练难用真力。

攻击要害,例如头部,使动作有拍子节奏感。

还可锻炼消打同时的时间性,角度方向以及其它等等。

咏春拳木人桩是怎样的?

咏春拳木人桩是怎样的?

咏春拳木人桩是怎样的?叶问木人桩法咏春木人桩几乎可说是咏春拳的代名词。

木人桩是很著名,但常常被误解的,它被认为是要真正掌握咏春这门功夫的最有作用的工具。

林文学(Gary Lam)师傅,一位黄淳梁咏春行家,描述木人桩是作为咏春拳练习者精益求精达到高层次技能必不可少的。

我们练习木人桩的目标是练咏春拳本身的目标是一样,那即是整合和调和一个人所有的训练成为协调和灵活的咏春功夫概念和技能的表现。

黄淳梁师傅常说受控于咏春是一种错误,咏春只是一个名称,而不是某种教条。

要真正掌握咏春拳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不要把咏春看作一个静态的和僵化的习武方法,而是作为使我们能够发展和探索概念和技能一种形式,这也是所有最高层次武术的表现。

练咏春拳的一个崇高目标是超越咏春拳的外观和形式,用一种自然的和不先设定的方式自由地表现出咏春本质。

木人桩训练是理解和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其中一个重要步骤。

木人桩的构造有三只手臂,一条腿和桩的躯干代表对手的身体。

传统的木人桩是安装在墙壁上或植入地里。

这提供了一个练习对对手内外门角度做动作的稳定三维(3D)表面。

传统的套路有108个动作,在扩充之后现在拥有120式。

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咏春不是一个静态的武术,它总是寻求改善,发展和创新。

如从咏春拳老师应用的经验而来的创新。

例如林师傅的老师黄淳梁师傅根据多年的比武经验,和获得咏春宗师叶问赞同之后,作出了一些修改。

林师傅表示掌握咏春拳技术及应用需要四个基本素质。

林师傅认为这四个素质在作为掌握许多事物,不仅在练习武术上,极为重要。

Mitch师兄,一个220磅(约100公斤)健美运动员和林师傅资深学生,当被问及他在学习什么样的咏春,他回答:「可怕的咏春拳」。

咏春拳在这个层面是这四个特质合在一起的产物而做出的一个协调一体动作。

这四个素质是:1.准2.稳3.快4.劲为了达到最高水平的能力和有朝一日成为林文学咏春拳系的毕业生,学生必须要具有这些素质。

木人桩提供了加强和汇集掌握这四个特质的机会。

咏春拳木人桩怎么做

咏春拳木人桩怎么做

咏春拳木人桩怎么做
一、咏春拳木人桩怎么做二、练习咏春拳的好处三、练武不当造成的影响
咏春拳木人桩怎么做1、咏春拳木人桩怎么做
木人桩是咏春门高级搏击术,木人桩是模仿人体做的,它假设一个人从不同角度的攻击。

打桩可练习擒,拿,捎,插,抛,挤,标,顶,撞,穿桥,伏手,搭手,摊手,偷漏,撩阴虎尾脚,勾脚等咏春技法,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成品木人桩一般是用樟木和水曲柳木做的。

个人自己制作最好选择杉树,硬度形态都比较适合而且比较好找
2、木人桩的简介
木人桩是咏春拳独有的训练拳脚、手法、身法的器械。

木人桩是将小念头、寻桥、彪指三套永春拳的攻法手法、步法、腿法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模拟练习,它充分体现了永春拳的实路意识与技击方法。

通过练习木人桩。

可将永春拳的所有手法脚法揉合到自由搏击中去。

拳论有云:化桥觅对手,有师更需求;无师无对手,镜与桩中求。

《咏春拳木人桩》是关于介绍木人桩练习技巧的专著。

3、咏春拳练木人桩的秘诀
准“字诀常见一些习武者,功力颇深,却无法战胜对手。

为何?关键是准确度不高,任凭你猛冲猛打,也只是招招落空而已。

迅”字诀。

曾有一位功高德深的武林老前辈在晚年总结自己一生的习武心得,仅仅概括为一个字,即“迅”。

许多人不以为然,而真正有悟性、有实践的习武者则会视之为无上心法!各门各派的武功,特色各异,但讲究速度,却是共通的道理。

咏春拳木人桩打法

咏春拳木人桩打法

1.左问手摆桩式(图001)动作:以正身二字钳羊马姿势面对木人桩,左手问手在前,置于左桩手之上,右手护手在后,护住中线。

此咏春拳木人桩作用:人体中线、内外门与木人桩桩手、桩身、桩腿一一对应,以桩为敌。

2.右高位铲颐手、右攀颐手(图002至图003)动作:略向左转身,左问手变持手,向后拉左桩手;同时,右手自两桩手之间向上穿出,以高位铲颈手击中木桩“颈部”;随即,右手继续向桩后穿出,进而,右手攀住桩颈,左手拉左桩手,配合左转马,以斜45度角向后下方回拉。

此咏春拳木人桩作用:锻炼穿桥发力打颈技术与错手补救技术。

3.右膀手(图004)动作:右手收回变为膀手,自上而下击中左桩手,同时,左手变护手护身。

此咏春拳木人桩作用:强化侧身膀手的卸力、线位与角度。

4.右摊手、左横掌(图005)动作:迅速向右转体,配合右圈步进马,右脚穿人桩腿之下;同时,右手变摊手击中左桩手.左手变横掌击中桩身侧面。

此咏春拳木人桩作用:锻炼圈步进马与破桥封马技术。

5.上下耕手(图006)动作:继续向右转体成侧身马姿势,左摊手击中左桩手,右耕手击中低桩手。

此咏春拳木人桩作用:锻炼圈步侧进马.强化耕打之力.6.膀摊手(又名“捆手”,图007)动作:左手变低膀手,击中低桩手,右手变摊手击中右桩手。

此咏春拳木人桩作用:强化捆手卸力技术。

7.左摊手、右横掌(图008)动作:迅速向左转体,配合左圈步进马,左脚穿人桩腿之下;同时,左手变摊手击中右桩手,右手变横掌击中桩身侧面。

此咏春拳木人桩作用:强化圈步进马与破桥封马技术。

8.上下耕手(图009)动作:继续向左转体成侧身马姿势,右摊手击中右桩手,左耕手击中低桩手。

此咏春拳木人桩作用:锻炼圈步侧进马,强化耕打之力。

9.右圈手、左摊手(图010)动作:瞬间向右转马,右手圈右桩手,左手变摊手向上穿出,击中左桩手。

此咏春拳木人桩作用:锻炼转马圈打之力。

10.左窒手、右正掌(图011)动作:继续向左转马,恢复正身马姿势.左手变为窒手,向后发力回带左桩手,同时.右手变正掌击中桩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春木人桩详解咏春拳木人桩功咏春拳简介咏春拳本是一门简约精深的武学,但由于种种原因而鲜为人知。

若追究其心念根源可通佛理,若体会其攻防窍要可通兵法,亦通棋道。

咏春拳,实为禅武合一的优秀拳种。

咏春拳初级套路小念头虽称初级,但若功至化境亦可达到佛家所谓坐照的程度,即神思不动,万象都一目了然,周匝虚实变化能尽归掌控。

咏春拳中级套路寻桥表面上是通过接触对方桥手来判断对手并做出应对,名为寻桥,实则寻道。

咏春拳高级套路标指在《拳经理诀》中亦称此类出手为摽手,可见标指不少于三种内涵,其一为“挥之使去”,其二为“伶俐迅捷的出手”,其三为“方向指引”。

标指,无论从技击还是理念都是小念头与寻桥的延续。

咏春拳木人桩法咏春拳除此三个套路之外还有一套木人桩法更为绝妙。

练咏春拳木人桩法按由浅入深的层次划分,可分成九个阶段,这九个阶段分别为:黐桩炼形、通形审势、组形破势、群形一统、弹桥寸手、劲破桩门、融己通桩、禅桩虚化、借假修真。

当今时代能练成弹桥寸手的并不多见,若能融己通桩更是古今罕有。

但凡练到劲破桩门阶段的,除非不出手,一但出手必定声名鹊起。

咏春拳木人桩功练习者戒骄戒躁按部就班的去练习,不要急于求成,一下子学完全套套路,对每招每势都缺少考究,待练过一段时间之后感觉木人桩功不过如此,于是与高深功夫失之交臂练习咏春拳木人桩功需要有一定的小念头、寻桥、标指套路基础,并对咏春拳线位、角度、四门等拳理有所了解之后。

限篇幅所限本文重点探讨木人桩功的练习,而不过多的去作拳理及套路方面的阐述。

现将这九个阶段的练习方法、练成效果等分述如下第一阶段黐桩炼形黐桩炼形的意思就是通过向木人桩施展咏春拳招势来练就咏春拳每手的形。

咏春拳出手一般包括耕、拦、摊、膀、枕、问、伏、标、冲(指日字冲拳)九手,我们可以称这九手为咏春拳入门九手,这九手属于咏春拳的基本形。

由于日字冲拳的外形较接近寻常出手,所以平常所说的咏春八手不包括冲拳。

一般咏春八手包括耕、拦、摊、膀、困、问、伏、圈。

困与圈这两手是由双手配合完成的,困手一般由双拦手组成,圈手一般由双耕手组成,主要取其意会,外形则不一而足。

咏春拳形还包括缠、撞、挂、漏、粘、摸、荡、捋等,这些手法已经不单纯为手法,不仅需双手配合使,还需配以身法,如耕拦手、摊膀手等。

咏春拳练习者若未经过黐桩炼形这一阶段,咏春拳入门九手即不能成形,虽然可以摆出九手的模样也很容易被打散,造成一动则不像咏春拳中任何一手的情况。

如果经过了黐桩炼形的练习并有所成之后,无论在何种情况,只要一出手均符合咏春拳形,习练者总能不必思考随性出手即能根据对手的招势而施用最佳的咏春拳形。

黐桩炼形这四个字重点在第一个字上,这个“黐(读chi)”字本意是“粘离”,在这里包括两项咏春拳技术要领,第一项是对手臂的要求,第二项是对腰马的要求。

当手臂已成基本形的时候,触外力即用腰马化力,即可以保持原来的基本形,同时给自己留出变形的时空(时间与空间)。

黐桩炼形是咏春拳木人桩功的必经阶段,也是入门阶段。

即使练习者已经记住了整套116势木人桩法,但未经历逐势去炼形也不算是咏春拳木人桩法入门了。

黐桩炼形是咏春拳木人桩功不可跨越的基础阶段。

咏春拳习练者上手木人桩法不必急于记忆木人桩法套路,而应先一手一手的体会每一手施在木人桩上之后的感觉及形状,以使心念、形体与木人桩(对手)相融合。

黐桩炼形的练法是从头开始依次练习116势木人桩法中的每一势,练每一势时可以重复几次,用心揣摩,不是追求每一势之间的连贯,而是把心念放在每一势施展时的感觉和形状上,且不要用力。

咏春拳练习者在练习这个阶段时,是否已经完成了本阶段的练习,练习者自己完全能够体会到。

咏春拳师父也能看得出来。

练习者与师父都觉得已经过了这个阶段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练习,如果觉得没过这个阶段就应该继续练习,直到过了这个阶段为止。

笔者建议,无论是未接触木人桩的初学者,还是已经打过木人桩的练习者,都不防按以上所说自检一下,达到了当然好,如果还未达到就息心下意,认真练习。

一般练习者只要持之以恒,坚持每日练习,一月左右就应该可以通过这个阶段。

第二阶段通形审势通形审势的意思是通过体会形与形之间交互变化击打木人桩时的感觉,来明白木人桩由于人心念的变化而产生的势。

在练习通形审势时,需要先了解如下一些理论。

任何动作某一时刻的定形均可称之为定势。

武术套路中,每逢典型的动作转化都是需我们苦心钻研的重要的定势。

当定势对外有了影响时就是势。

势是一种能量的积累,随时都可以转化为能。

势有门户,有虚实,有斜正,可守可攻。

势,有形。

有形则有破绽。

有门户则可入可出,有虚实则可避可击,有斜正则可因其斜正而破之。

中国功夫往往后发先至,后发制人,皆因见势分形,因势破势。

我们必以有素之大静涵养出超绝的观察力,见其势即知其阴阳虚实。

观察力需要持之以恒的培养,不但可以见形知势,见势分形,还可以以意察势而知其气之虚实。

实际上,势本身就是气。

势可作场,场可生气,故势本身就是气。

世间熙熙攘攘的人群,千姿百态的飞禽走兽,恒古不易的春秋交叠,瞬息万变的雨雪风云,阅尽沧桑的河流山川,魂牵梦萦的缕缕情思,花开花谢,草木枯荣……皆可谓天下之势。

既然世间诸物,触目皆势,或听或感,凡身之所到之处或精神意识所到之处皆可见势分形,皆可因形知势。

咏春拳木人桩虽然只有三只桩手一只桩脚,但不同桩手之间的组合加之练习者从不同位置以不同的攻击手法出手,造成木人桩千变万化的势。

咏春拳木人桩功练习者必须充分理解木人桩千变万化的势。

解了木人桩的势等同于理解了自己出手的势。

通形审势作为本阶段的练功方法是唯一可以深入理解木人桩势的基本方法。

通形审势重点在“通”字,强调形与形之间的转换,比如由攀颈手变为膀手。

在本阶段强调的已经不是出单势的感觉,而是变势时木人桩对练习者的影响。

由攀颈手变为膀手为一“通”,由膀手变为摊手横掌又为一“通”。

通形审势的练习要领是每两势一组反复练习,且不必用力。

直到咏春拳木人桩功练习者能充分理解自己通形审势时木人桩还给自己的势。

当出攀颈手时,木人桩的势是伸出一条手臂挺着脖子的模样。

当出膀手时木人桩的势是伸出一条手臂弓步向前的模样。

当练习者由攀颈手变换为膀手,感觉上,木人桩也做出了相对应的变化。

咏春拳练习者掌握这种变化即是审势,能够完全掌握这种变化的势即是本阶段成功的标志。

通形审势阶段咏春拳练习者的提高是内在的,功成之后会感觉自己换形之时手臂可以紧贴木人桩。

在外形来看,咏春拳练习者手足的运动轨迹没有丝毫多余路线。

人的势是在静止时理解的,木人桩的势只有通过相对运动才能充分理解,所以要通形审势。

通形审势需在黐桩炼形之后,以通形审势的练习要领坚持修炼月余方可。

或者把木人桩套路中的各势两两组合,每一组合反复练习成百上千次,即可成功。

第三阶段组形破势组形破势就是咏春拳练习者把几势木人桩法组合起来向木人桩出手,达到进破木人桩桩势的效果。

当咏春拳练习者随性向木人桩出手时,心念与手臂游走于木人桩桥手之间丝毫也没有阻滞的感觉,并能接连不断且有节奏的向木人桩发出攻击,即为已经破了桩势。

用之于桩是这种效果,虽然以人为对手时,对手的桥手是动的,但若已经经过了组形破势的练习,用之于人也是一样的效果。

破势的前提是审势。

虽然我们已经经过了第二阶段通形审势的练习,但审势是一项需终生提高而没有止境的技艺。

人骑在自行车上是一种势,正常骑车,若维持不倒则必由动而变。

若动而不变,以恒定的动力不改变方向,自行车的平稳必不长久,瞬间就会倾倒。

所以破势的方法为改变势的两个要素动力和方向中的任意一个。

身之为人,行走于繁华闹市或乡间,每日所见之人无数。

所见之人,每一举手投足之间都由无穷多势相连而成,每一势皆有虚实斜正,皆可循门入户拆招破势。

每见武者目光犀利,常使人心惊胆颤,皆因其眼光所到之处均是吾身攻则必守之处。

组形破势阶段,咏春拳木人桩功习练者出手有了节奏感,如同篮球高手排皮球,每几次一拍,清清楚楚。

组形破势的练习要领是,根据自己对咏春拳木人桩套路中各势以及由于心念变化而生木人桩势的理解,在木人桩未及变势的时段内,自己的接连几势的变化所组成的相续的各势为一组,反复练习。

用劲以弹动桩手或桩脚为限,不必撼动桩身。

例如:可以把攀颈手、膀手、摊手横掌连成一组,因为练习者连续打出这三势时可以看作木人桩完全未动,即木人桩是一势。

当由摊手横掌变为退步耕拦手时就不符合本阶段组形的要求了,因为退步耕拦手时,已经用到了木人桩的下桩手,即木人桩已经变势出手。

再例如:托手伏手、伏手直掌、膀手、摊手横掌四势可以连成一组练习。

连成一组的各势,在练习时必须以提高出手速度为练习目标,需要达到若以人为对手时,对手未及变势,我们已经完成了一组攻击。

因此在对手已经反应过来变势出手时,咏春拳练习者立即使用了另外一种组形,再次发起进攻。

咏春拳木人桩功习练者需认真揣摩116势木人桩法中的各组形形势,每种组形经过成百上千次练习,即可成功破势。

咏春拳木人桩功练到组形破势阶段就已经济身于高手行列,虽然出手未必有劲,对对手杀伤力不强,但听劲与感应已非寻常武术爱好者或一般体育人可比,此时的咏春拳练习者的桥手可以如水一样无孔不入,风雨不透。

第四阶段群形一统群形一统的意思是能将116势木人桩套路一势不漏且毫无间断的向木人桩出手。

本阶段的练习要领是注意各组形之间的衔接,尤其是套路中的各种起腿,都需留心,反复不断的练习整个木人桩法套路。

用劲以弹动桩手或桩脚为限,不必撼动桩身。

咏春拳木人桩功练习者可以用黑布蒙住双眼,在完全看不到木人桩的情况下,向木人桩出手,能够准确无误,并且与可以看到一样,即告成功。

蒙住双眼打桩并不难,只要练过些时日木人桩功的练习者都能轻松做到,难点在于毫无间断。

毫无间断的意思是在一势接连上势时中间没有停顿,也无须外加任何过渡,各桩势之间本身即是过渡势。

本阶段看似练形,实则为练气。

咏春拳木人桩功练习者只需接连不断的向木人桩出手,不用大力,注意连贯,集中精神,不必在意呼吸,一任自然,久而久之,外呼吸与出手相合拍,自然而然的进行练气。

本阶段需要练习者完成成百上千次木人桩法套路练习,方可大功告成。

咏春拳木人桩功练习者到群形一统的阶段就已经突破了咏春拳功夫提升的第一道瓶颈,由形的修炼转为气的修炼。

第五阶段弹桥寸手在练习弹桥寸手之前须先了解木人桩结构与咏春拳拳理之间的关系。

咏春拳木人桩的结构有如下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咏春拳木人桩的桩手、桩脚与桩身之间的安装配合为大间隙配合。

如果木人桩的桩手、桩脚与桩身之间的安装配合为紧配合,我们称之为死桩。

笔者曾反复向一位木匠师傅强调在制作木人桩时,桩手、桩脚与桩身之间一定要大间隙配合。

木匠师傅说:“我知道,这种结构人打上去不会受伤!”笔者微笑着称是。

实际上,这种结构不仅不会使人受伤,咏春拳寸劲的培养也可以由于这种结构而得到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