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
饲料中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控制

3 霉菌毒素对禽畜的危害
3 . 1 对饲料营养价值及 消化利用 率的影响 霉 菌能使饲料 脂肪迅速变质 , 蛋 白质 消化率降低 , 严重降低饲料 中赖氨酸
和精氨酸水平 , 使饲料代谢 能减少 。
毒 素通常使动物 的生产性能下 降 , 抑制 免疫 机能 , 导致动物
患病 , 进而通过动物的肉 、 奶和 内脏进入人类 的食 品链 中 , 危 害人类 的健康 。 1 霉菌毒素 的大致污染状况 多种霉菌都能产生霉菌毒素 。 在 一般原料或饲料 中我们
3 . 2 对 动物 生产性 能 的影响
产毒的最适 条件 。因此 , 饲料生产中也要注意控制含水量 。 4 . 2 良好 的贮藏条件 库房要求地势高燥 , 必须保持通风 、 干燥 、 阴凉 、 定期消毒打扫 。饲料存放时 , 需用木板架撑隔饲 料, 使其底面保持干燥 。另外要控 制饲料加工过程 中的水分
和温度 , 饲料颗粒化 , 其含水量一般要增加 3 % 5 %, 因此 , 饲 料粉碎后要及 时加工处理 , 以减少 霉菌生长 的机会 。
4 . 3 使用饲料防霉剂——大茫素( 大茬素 — B )
方案一 : 3 0 k g以上 育肥 猪 , 0 . 5 %大茳素 一 B + 0 . 2 5 %奥 得 曼 A配合使用 , 用 于消除霉 菌毒素影 响 , 减 少疾病 发生 , 促
生长 , 提高 日增重和饲料 转化 率。 方案二 : 3 0 — 7 5 k g 添加 0 . 4 %大茌素 +0 . 2 %小肽素。7 5 k g 以上 : 0 . 2 %大茌素 + 0 . 2 %小肽素 。P S E 肉大幅减少 , 饲料转 换率、 日增重 、 胴体瘦 肉率和 肉品品质均有明显提 高。
饲料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检验及其解决方法

现为神经和 内分泌紊乱 、 免疫抑制 、 致癌致 畸、 肾损伤 、 肝 繁殖 卵管萎缩 , 产蛋量下降 , 产畸形蛋 ; 采食量减少 , 生产性能下降,
其干燥。 食槽及水槽也要定期消毒清洗 。
厚 12 ,  ̄ 倍 其他病 变及症状不甚明显者 , 为可疑反应 。 如皮肤不增厚, 且无局部病
变 者 , 阴性 反应 。 为 禽 类 喂 饲 试验 。 3 6月龄 母 鸡 , 选 - 每
天 喂 可疑 饲 料 2 5克 ( 6月龄 或 成 鸡 每 天
2 霉 菌毒素产 生 的条 件
霉 菌或 真菌 在 适 当的 湿 度 、 温度 、 气 和 生 长 媒 介 的条 件 氧 下 , 可产 生毒 素 。气候 多 变 、 旱 、 涝 、 虫 害 等 环 境 下 特 就 干 多 病 别 容 易使 霉 菌 侵 入 植物 , 产生 大量 霉 菌 毒 素 。 境 湿 度 > 0 , 环 7% 谷 物水 分 > 3 , 在 2 ℃左 右 , 适 合 霉 菌 生 长 。 1% 温度 4 最
T 2毒素与呕吐毒素同属雪腐镰刀菌霉烯。 一 一 2毒素是 引
起 口腔 溃 疡 因素 之 一 。其 主要 作 用 是 抑 制 蛋 白酶 的 活性 , 而 进 阻 止 蛋 白质 的合 成 与 转 化 , 肝脏 、 对 肾脏 等 不 构 成 明显 的损 害 作 用 。呕 吐 毒 素最 主要 是 引起 鸡 采 食 量 下 降 , 呕吐 毒 素 的 中毒 案 例 很 少 见 到 。 美 国 F A 对 玉 米 赤 霉 烯 酮 没有 限量 标 准 , D 其
止 . 后 沿 试 管 壁 加 人 乙醚 2 3毫 升 , 刻 在 两 种 液 体 接 触 部 然 - 片
浅谈饲料中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危害

附能 力 最 强 . 济 回报 最 好 . 安 全 经 最
目前 市 场 上 除 了通 过 吸附 去 毒 的
主 要 是 引起 鸡 采 食 量 下 降 22 任 何 低 剂 量 的 霉 菌 毒 素 在 饲 料 - 中存 在 . 是 有 害 的 都 23 霉 菌 毒 素 没 有 免 疫 原 性 . 要 指 . 不 望 因 为低 剂量 霉 菌 毒 素 的 长 时 间 饲 喂
降 、 畸 形 蛋 、 食 量 减 少 、 产 性 能 产 采 生 下 降 、饲 料 报 酬 低 、种 蛋 的孵 化 率 降 低 、 蛋 率增 高 、 雏 增 多 毛 弱
谷物水 分大于1%. 度2℃左右 . 3 温 4 最
变 某 些 霉 菌 毒 素 的分 子 结 构 .但 改 变 后 的产 物 还 没 有 资 料 证 明就 是 绝 对 安 全 的 . 恰 相 反 . 资 料 证 明它 们 可 能 恰 有
严 重 损 害 淋 巴系 统 .对 提 高 家 禽 的 生
吐毒素 、 马毒素 、 米赤 霉烯酮 、 富 玉 麦
角 毒 境 对 它 的 活 性 影
响是 最 大 的 酶法 活菌 法 . 能 可 以 改 可
霉 菌 毒 素 产 生 的 条 件 :霉 菌 或 真 菌 在 适 当 的温 度 、 度 、 湿 氧气 和生 长媒 介( 物 ) 底 的条 件 下 . 可 产 生 毒 素 . 就 气 候 多 变 、 旱 、 涝 、 虫 害 等 灾 年 特 干 多 病 别 容 易 使 霉 菌侵 入 植 物 ( 米 等 ) 产 玉 . 生 大 量 霉 菌 毒 素 。 境 湿 度 大 于7 %. 环 0
功 能 . 现 为 神 经 和 内分 泌 紊 乱 、 疫 表 免 抑 制 、 癌 致 畸 、 肾损 伤 、 殖 障 碍 致 肝 繁 灯 .霉 菌 毒 素 对 产 蛋 鸡 的 影 响 集 中表
饲料霉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饲料霉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1、霉菌对饲料的危害饲料或原料受霉菌污染后,霉菌大量繁殖,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消耗较高,导致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降低。
霉变可导致饲料产生极难闻的气味,适口性明显下降,畜禽出现采食量降低或拒绝进食的情况。
此外,霉变还会释放大量热量,导致饲料温度升高,其他各类霉菌的繁殖速度明显加快,饲料的储存质量有所下降。
2、霉变饲料对畜禽的危害饲料霉变可导致饲料中呕吐毒素、曲霉毒素等大量积存,畜禽食用受污染的饲料常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下降、免疫力降低、生长性能受到抑制等情况,甚至会导致畜禽中毒死亡。
若10%左右的饲料出现霉变,肉鸡食用后极易出现白痢或呼吸闲难等情况,鸡群的健康水平及抗病能力降低;若40%的饲料出现霉变,则会对肉鸡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干扰,导致其生长受限或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黄曲霉毒素在饲料中的大量积存,畜禽食用会对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脂肪的正常代谢循环产生影响,导致畜禽的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功能受限。
3、霉菌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饲料霉变不仅会对食用畜禽的正常生长产生影响,还会在食物链中不断循环积累,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如人在日常饮食中摄入了大量被霉菌污染的蛋、肉、奶等产品,可造成肝脏、肾脏病变或免疫功能降低。
黄曲霉毒素是导致人类癌症疾病发生的重要源头,属于一类致癌物,在霉变的花生、谷物、大米等的积存量均较高,其中较为常见的黄曲霉毒素类型为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B1经哺乳动物肝脏代谢后,可产出黄曲霉毒素M1。
黄曲霉毒素M1属于羟基化代谢产物,在畜禽的肝脏组织、乳汁、蛋类等产物中均可存在,以乳汁中含量较高具有极强的致癌性及致毒性。
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左右,是砒霜的20倍,是敌敌畏的30倍,尤其对哺乳动物基因毒性极强,极易造成DNA 损伤。
因此,对乳制品黄曲霉毒素M1检测标准要求含量不可超过0.5 μg/kg。
二、防止饲料霉变的措施1 、严格控制饲料原料质量。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广泛分布在饲料中。
它对家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具有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1. 影响生长发育黄曲霉毒素会影响家禽的生长和发育,使其体重增长缓慢,骨骼畸形,毛色变黯淡,运动能力下降,身体抵抗力减弱,导致家禽易患疾病。
2. 损害消化道健康黄曲霉毒素会损害家禽的消化道健康,引起消化不良,腹泻和腹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死亡。
3. 增加疾病发生率黄曲霉毒素使家禽体内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影响其免疫功能,使其易感染各种病原微生物,增加疾病发生率,严重影响家禽养殖业的发展。
二、黄曲霉毒素防治措施1. 严格落实流程控制要加强饲料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控制环节,严格落实流程控制。
保持饲料储存环境干燥、通风、清洁,防止霉菌繁殖。
2. 选择优质饲料要选择无霉、低霉、优质的饲料,尽量避免使用发霉、变质、污染的饲料。
3. 保证水源安全饮用水对家禽的生产健康也有重要影响。
要保证饮用水源的安全,防止水源污染和交叉感染。
4. 给家禽添加饲料添加剂可给家禽添加一定的饲料添加剂,如复合酶制剂、益生菌等,提高家禽消化道的健康状况,减少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5. 进行监测和检测要进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问题的批次。
同时,家禽身体状况的监测也很重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总之,黄曲霉毒素对家禽产业的影响十分严重,防治工作不能掉以轻心。
只有加强监测检测、严格落实控制措施,并加强科学喂养管理,才能更好地保障家禽的健康和安全,增加养殖效益。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

养猪场使用的饲料在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霉变后产生的霉菌毒素不仅污染饲料、降低营养价值,还会引起猪产生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出现中毒、腹泻、生长和繁殖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猪的生产。
本文简要介绍了霉菌和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以及对霉菌毒素中毒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猪的绿色、健康养殖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霉菌与霉菌毒素霉菌也叫丝状真菌,即“发霉的真菌”。
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的肉眼可见,呈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就是霉菌。
有些霉菌是有益菌,可用于制作酱料、酶制剂或酿酒的原料,但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文│武玉华(山东省沂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有些霉菌在谷物(玉米、小麦、高粱、棉籽等)或饲料上生长繁殖,会产生二次代谢产物,对生猪健康有害,这就是霉菌毒素。
1.霉菌的种类。
按生活习性分,霉菌可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两种。
田间霉菌主要包括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镰孢菌属(梭霉菌属),谷物收获前即可感染。
阴冷、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这类菌的生长繁殖,但遇干旱、高温等应激因素时,也容易繁殖,如玉米收获前遇到干旱气候、高温高热、虫害、收获时机械损伤等,均可诱使田间霉菌感染。
仓储霉菌主要以曲霉菌属和青霉菌属为主,如遇适宜条件,在仓储环境中会生长繁殖。
收获后的玉米储存在仓库中,温度合适时,玉米粒继续呼吸产生水分,湿度增加,促进霉菌生长繁殖;春秋季节,冷暖空气交替,有利于仓库内水分的转移和冷凝,湿度增加,一些受损的破粒、粉碎的谷物易感染霉菌;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贮存饲料,短时间内就会感染霉菌。
2.常见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
(1)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
饲喂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肝受损会加剧维生素A、E 的缺乏,降低猪的免疫性能,导致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以及流感、支原体肺养殖顾问Consultant63☆2021年第9期炎等易感多发;并可在猪的肝、肾、肌肉、血液中测出极微量的毒素。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极具危害的毒素,它会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保障动物的健康。
本文将就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黄曲霉毒素的危害1. 对动物的直接危害黄曲霉毒素是一种高度毒性的真菌毒素,它会对动物的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得动物的生长受到限制,甚至出现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一旦饲料中含有较高水平的黄曲霉毒素,动物就可能出现中毒症状,甚至引发严重的疾病,对畜禽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
2. 对人类的间接危害除了对动物造成直接危害外,黄曲霉毒素还会通过动物食物链传递到人类体内,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长期摄入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或食品,可能会引发肝癌、肾损伤等严重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1. 选择优质原料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所以在选料时,应尽量选择质量好、无霉变的玉米、豆饼等原料,避免使用霉变、变质的饲料原料。
2. 保持饲料库房的清洁饲料库房是存放饲料的重要场所,必须保持干燥、通风,并且经常进行清洁消毒,避免灰尘、霉菌等微生物的滋生,从而降低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3. 加强饲料加工与存储管理在饲料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加工工艺,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导致黄曲霉毒素的生成。
同时在饲料储存过程中,要做好防潮、防霉等工作,避免饲料受潮发霉而造成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4. 定期检测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为了及时了解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情况,可以委托专业实验室进行定期的检测分析,确保饲料符合相关标准,保障动物健康。
5. 科学添加黄曲霉毒素吸附剂可以合理添加一些黄曲霉毒素吸附剂,如活性炭、膨润土等,在饲料中起到吸附黄曲霉毒素的作用,降低毒素的危害。
6. 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养殖场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要加强对饲养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降低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
饲料中霉菌毒素检测技术

紫外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串联质谱 需柱前化学衍生 荧光检测需柱前 化学衍生
甲醇-水
甲醇-水 甲醇-水
免疫亲和柱
免疫亲和柱 免疫亲和柱 SAX净化柱
四、HPLC法在饲料霉菌检测中的应用
2、免疫亲和柱净化原理
加入待净化样本 洗涤干扰物 洗脱目标物
四、HPLC法在饲料霉菌检测中的应用
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 酶联免疫吸附法 薄层色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胶体金法 荧光光度法 免疫层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 薄层色谱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曲霉毒素
NY/T 2071-2011 NY/T 2550-2014 NY/T 2549-2014 NY/T 2548-2014 DB37/T 2617-2014 GB/T 28716-2012
四、HPLC法在饲料霉菌检测中的应用
1、HPLC法检测霉菌毒素的关键点比较
霉菌毒素 名称
黄曲霉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提取液
甲醇-水 乙腈-水 水
净化
免疫亲和柱 多功能净化柱 免疫亲和柱 免疫亲和柱
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串联质谱 荧光检测器 串联质谱
备注
荧光检测需柱前 光化学衍生
脱氧雪腐镰刀菌 烯醇(呕吐毒素) 赭曲霉毒素A
•
•
加洗液不要溢出微孔,防止交叉污染
拍板用力适当,看不到明显液体为宜
三、ELISA法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2、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续)
(5)显色 • • • • 加显色液要快速准确 回形振荡混匀,消除气泡 严格按照说明书控制温度、时间及避光要求 防止微孔内液体挥发,加以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