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课件:第七课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共46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11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11日星 期三2021/8/112021/8/112021/8/11
探究导学 1.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联 系之中,而不是孤立地存在着。 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用主观臆造的联系来代替事物本身的联系,是唯 心主义的表现。我们要把普遍联系的原理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 础上。 3.联系具有条件性:任何具体事物中的种种联系,都是 有条件的,总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又在一定条件下发展、灭 亡。
【例 2】 1968 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
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
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
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
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②联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9:46:20 A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112021/8/112021/8/11Aug-2111- 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8/112021/8/112021/8/11Wednesday, August 11, 2021
政治必修Ⅳ人教新课标3-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23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间接联系
唇亡齿寒。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时势造英雄。
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无风不起浪。
虚心使人进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因果联系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知识总结】
原理 内容
方法论
注意问题
联系 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
是普 遍的
事物联系着②每一事物内 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相 互联系③世界是一个普遍
材料二:忌面主对观治随理意雾性霾这一难题,我国一方面努力协调政府各 部门、各层级的工作,同时吸收外国的成功经验,把政府、科研单 位和企业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治理,科研单位和广大企业开发了多种 脱硫、脱硝以及低排放发动机等实用减排设备和技术,为有效治理 大气污染提供技术保障。
两则材料告诉我们什么?应该怎么做联?系是客观的。调整原 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议一议
联系是客观的,是否 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 能为力呢?
(2)联系的客观性
②联系的客观性的基本要求(方法论) : 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
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 无能为力,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 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注意: 1、改变事物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条件与形式,并 不是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固有的联系。 2、当人们试图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时,只有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内 容(包括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才能成功。否则,任何建立新的 具体联系的尝试,都会失败。
①联系客观性的含义: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分为: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得到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二、【课前预习】结合评测联系进行课前预习,把握预设情景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唇齿相依》思考回答:1、唇齿是什么样的联系?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中的城门和池鱼是怎么联系上的?3、世界上有没有孤立的事物?学生活动:(小组回答)简单总结,得出结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和周围其他的事物有一定的联系。
所以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二)讲授新课: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联系呢?请同学们从课本中把它找出来。
(1)联系的含义学生活动:谈一谈我们身边有哪些联系?能否找到一事物和周围的事物没有联系的呢?在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联系以后,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探讨联系有什么特点呢?首先咱们先简单把这一框浏览一下,看看课本中总共讲到了联系的几个特点?课前咱们也已经把学案发到了每个同学的手中,并且根据联系的特点把同学们分成了三组,下面咱们就由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来展示自己的讨论研究成果。
(2)联系的特点:1、普遍性(学生使用的素材)材料一:图片:工农业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生态系统中各部分的相互关系材料二:《蝴蝶效应》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材料三:《原理与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①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事物内部)②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事物之间)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整个世界)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教师进行总结提问: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联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doc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讨论: 1、典故中唇和齿是一种什么联系? 2 2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 池鱼、水、城门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城门失火池鱼 3 3 、世界上有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唇亡齿寒联系联系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什么是联系?(内部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外部联系)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事物内部事物之间整个世界横向联系纵向联系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1、联系的普遍性二、联系的特征(特点)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工业依赖农业提供粮食、原材料和市场等,农业又依赖工业提供化肥、农药、机器和日用品。
生态系统的联系合作探究: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那是否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联系的条件性注意:普遍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世界上没有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事物。
但是,世界上每一具体联系又都是有条件的。
例:只有具备了氧气、水、适当的温度等必要条件,地球上的生命才能存在和发展起来。
知识小结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问题合作探究情感升华我的收获:(联系的普遍性)求学的道路上并不孤单,有父母的牵挂期盼、老师的教育教导、同学的朝夕相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沙尘暴漫天浮尘扬沙笼罩下的北京城思考: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影响和改变生态平衡,但人为什么又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说明了什么?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 2 、联系的客观性自在事物的联系(人类产生前就存在)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实践而形成)都是客观的议一议 1. 有人把 8 视为吉利的数字,而把 4 视为不祥的数字,应如何对待这一现象?生活中类似现象还有哪些?要求:把握事物的联系,不能主观臆造客观上不存在的联系。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 第3课 第1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设疑激趣 | 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 | 释疑解惑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框题小结 | 知识体系
对点精练 | 素养达成
同步提升
思想政治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配人教版
设疑激趣 | 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 | 释疑解惑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框题小结 | 知识体系
对点精练 | 素养达成
同步提升
思想政治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4.联系的多样性 (1)含义: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2)表现: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 __外__部__联__系__、本质 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 ___偶__然___联系等。 (3)联系的多样性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
设疑激趣 | 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 | 释疑解惑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框题小结 | 知识体系
对点精练 | 素养达成
同步提升
思想政治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深化理解
辨析: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提示:错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 关系,但二者不能等同,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更加突出和强调了系统内部 结构及其要素的优化组合。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思想政治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1.了解联系的含义,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2.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识记整体和部分的含义、系统的含义和特征。 4.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第7课 第1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 课件(共57张PPT)

作
基
探
究 报说:“是齐国人,盗窃犯。”楚王对着晏子说:“齐国人都是惯于偷
攻
重 难
东西的吧?”晏子站起来说:“我听说,橘子长在淮南就结出橘子,移
课 时
分
知 识
到淮北就长成枳实,叶子虽很相似,果实的味道却大不相同。这是什么
层 作
整
理 巧
原因呢?因为水土的差异。老百姓长在齐国,从来不会偷东西,到了楚
业
调
用 国却会偷盗,请问:这是不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盗呢?”
返
首
页
·
20
·
·
自 主
[探究总结]
预
素
习 探
1.全面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养 达
新 知
标
·
(1)事物之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世界 固
合
双
作 探
上找不到同周围事物毫无联系的、孤立存在的事物。
基
究
攻 重
(2)事物内部: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着 课
难
时
的。
知
分 层
识
作
整 理
主
预 习
素
白自我组装成螺旋状的蛋白长丝”说明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 养
探
达
新 知
建立新的联系,“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 标
·
固
合
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说明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 双
作 探 究
审选项 事物的联系;③表述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与自在事物的联系都是多
基
攻 重 难
达
新 知
标
·
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精品

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
哲学上的联系与具体联系有什么区别?
物质与具体物质的关系
?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哲学上讲的联系是对万事万物具体联系的 抽象与概括,是一种抽象联系。 它与具体联系的关系是体表现。简单地说就是一般与个别或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三、联系的客观性
消灭联系,否则就会受到惩罚。联系的客观 性要求我们,
是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呢?
思考:
• 1.青藏铁路的修建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 2.青藏铁路的通车,是否说明联系是可以创造 的呢?
• 3.事物联系是客观的与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联 系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是否矛盾?为什么?
• 青藏铁路的修建,将结束西藏自治区不通铁 路的历史,进一步改善青藏高原的交通条件 和投资环境, 促进西藏资源开发和经济快速 发展。对加强内地与西藏的联系,促进藏族 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造福 沿线人民,将发挥重要作用。
误区警示
2.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是矛盾的
①两者不矛盾。 ②对联系问题我们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又要坚持辩证 法。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必须以坚持事物的客观性为前提。 ③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 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不是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 的客观联系。如果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任何新 的具体联系都不可能建立。
一、1.联系是普遍的
自然界 食物链的存在,生动地体现了生物之间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其实,不只是在 客观世界 整个 人类社会 相互联系的 生物界,在整个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任 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 世界 统一整体 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人的思维 主观世界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课件

唯物辩证 法既是科学的 世界观,又是 指导我们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重要思想 方法。
蝴 蝶 效 应
第七课 唯物辩导航
1、什么是联系?哲学上的联系和具体联系的关系? 2、联系的普遍性的表现?方法论?举例? 3、联系的客观性?方法论?
判断: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直接联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间接联系
唇亡齿寒。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时势造英雄。
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无风不起浪。
虚心使人进步。
因果联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那是否意 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联系的含义 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
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二、联系的特点 1.联系的普遍性 2.联系的客观性 3.联系的多样性
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 动变化的统一整体。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 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 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 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而对立 统一规律为核心。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 是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 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注意:联系是有条件的
3.联系的多样性
原因:由于事物的多样性,联系具有多样性。
方法论: (1)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 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2)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
的》教学设计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得到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二、【课前预习】结合评测联系进行课前预习,把握预设情景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唇齿相依》思考回答:1、唇齿是什么样的联系?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中的城门和池鱼是怎么联系上的?
3、世界上有没有孤立的事物?学生活动:(小组回答)简单总结,得出结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和周围其他的事物有一定的联系。
所以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二)讲授新课: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联系呢?请同学们从课本中把它找出来。
(1)联系的含义学生活动:谈一谈我们身边有哪些联系?能否找到一事物和周围的事物没有联系的呢?在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联系以后,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探讨联系有什么特点呢?首先咱们先简单把这一框浏览一下,看看课本中总共讲到了联系的
几个特点?课前咱们也已经把学案发到了每个同学的手中,并且根据联系的特点把同学们分成了三组,下面咱们就由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来展示自己的讨论研究成果。
(2)联系的特点: 1、普遍性(学生使用的素材)材料一:图片:工农业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生态系统中各部分的相互关系材料二:《蝴蝶效应》气象学家洛伦兹 1963 年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材料三:《原理与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①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事物内部)②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事物之间)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整个世界)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教师进行总结提问: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联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那么能不能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呢?引导思考:美国大西洋彼岸的一块石头和同学有没有联系?师生小结:联系是普遍的,并不是指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而是说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
2、客观性(学案中供学生使用的素材)材料一:《地球在变暖》原因:砍伐树木、破坏草皮、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氧化氮等,引起了全球变暖。
专家预测,从现在开始到 2100 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 摄氏度至 4 摄氏度,海平面升高幅度是 18 厘米至 59厘米,而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至少有 90%要归咎于人类活动。
我们不愿全球气候变暖,不愿自然灾害增多,可它发生了,这说明联系具有什么特点呢?材料二:现象一:有人把8视为吉利的数字,而把4视为不祥的数字。
现象二: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材料三: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教师总结提问:
【提出问题】既然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那么面对事物的联系,比如全球变暖,人们是不是无能为力了呢?(4)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例证】:我国目前兴建的四大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长江大桥等都是人们建立的新的联系的表现。
3、多样性(学案中供学生使用的素材)材料一:据有关材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 1 平方米的土壤失去耕种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以使 600 吨水受到污染,而这 600 吨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等重金属物质就会渗进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影响到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和植物,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并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
材料二:与联系有关的成语,分析分别属于哪种联系?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唇亡齿寒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时势造英雄;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风不起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材料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
方法论: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
教师总结提问:
【提出问题】:联系具有多样性,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有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这些联系对事物发展作用一样吗?学生回答:不一样的。
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和次要的联系只能促进和延缓事物的发展,而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主要的联系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
四、【课堂练习】(附)当堂思考,小组代表回答,教师进行评价总结五、【板书设计】:(一)联系的含义(二)联系的特点
联系的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①原理②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