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冷藏链技术问题题库
《冷库及冷藏技术应用》复习

1.食品的成分;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水、矿物质。
2.干耗现象;食品在冷藏时表面水分散失,从而造成质量减小、品质下降的现象。
3.食品中酶的催化作用;它能加速生物化学反应,但本身不起变化,也不参加到反应后的生成物中。
4.制冷剂的概念;在制冷循环中不断产生相态变化从而传递热量的物质。
5.食品的冷藏、冷却、冷冻、解冻的原理、作用、方法;利用低温保藏和加工食品的方法。
6.冷库的结构组成、分类;冷库主要由库体、制冷系统、冷却系统、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几个部分组成。
按冷库结构形式分类:土建冷库、装配式冷库、天然洞体冷库;按使用性质分类:生产性冷库、分配性冷库、零售性冷藏库;按规模大小分类:大型冷库、中型冷库、小型冷库;按冷库制冷设备选用工质分类:氨冷库、氟利昂冷库;按使用库温要求分类:冷却库、冻结库、冷藏库。
7.冷藏链的概念及组成;是指食品从收集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都处于适当低温之下,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食品的损耗。
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冷冻运输、冷冻销售。
8.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过程;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四个基本部件组成。
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系统,制冷剂在系统内循环流动,不断地发生状态变化,并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
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
9.冷库制冷系统各部件的名称、分类、作用、安装位置、工作原理;压缩机起着压缩和输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它是整个系统的心脏;节流阀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同时可以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蒸发器是吸收热量的换热设备,实现制冷取量的目的;冷凝器是输出热量的换热设备,它将制冷剂从蒸发器中吸取的热量,以及由压缩功而转换的热量一起传给冷却介质。
食品保藏原理复习参考题(答案)

1.在食品变质过程中,与变色有关的酶是、。与
质地变化有关的酶是、、。
2.食品冷藏链由、、、和
环节组成。
3. 食品干制过程中导湿性是指, 导湿温
性则是指
促使水分转_移 的现象。
4.食品真空密封包装在保藏中主要作用有
5.食品进行恒率干燥的前提条件是水分速率大于或等于
6.商业灭菌主要杀灭可能导致和的
在干燥小批食品或在食品干燥后期时,应选择915MHz的微波。(错)
48、通常认为脂质对蛋白质的稳定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脂质氧化的产物将促进 蛋白质的变性。(对)
49、切制果干块一般不需要杀虫药剂处理, 因它们总是经过硫熏处理, 以致于它 的二氧化硫含量足以预防虫害发生。 (对)
50、高温储藏会加剧高水分乳粉中蛋白质和乳糖间的反应, 以致产品的颜色、 香 味和溶解度发生不良变化。 (对)
18、酶活性冷冻冷藏中虽有显着下降, 但并不说明酶完全失活, 即低温对酶并不 起完全的抑制作用,在长期冷藏中,酶的作用仍可使食品变质。 (对)
19、在工业化的冷库中,氟利昂是最常用的制冷剂,它具有较理想的制冷性质 (错)
20、食品的储藏期是食品储藏温度的函数。 在保证食品不至于冻结的情况下, 冷 藏温度越接近冻结温度则储藏期越长。 (对)
35、脂肪使细菌的耐热性增强是通过减少细胞的含水量来达到的, 因此,增加食 品中介质中的含水量,即可部分或基本消除脂肪的热保护作用。 (对)
36、要达到同样的杀菌效果, 含蛋白质少的食品要比含蛋白质多的食品进行更大 程度的热处理才行。(错)
37、初始活菌数多之所以能增强细菌的耐热性, 原因可能是细菌的细胞分泌出较 多类似蛋白质的保护物质,以及细菌存在耐热性差异。 (对)
食品保藏习题集(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专业术语解释1.食品品质:食品品质是指食品的食用性能及特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满足消费者要求的程度。
2.非酶褐变:非酶褐变主要有糖的焦化反应、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自动氧化1.食用方便、价格便宜等;保健食品(功能)、旅游食品(功能)、体育饮料(功能)等;包装装潢、环保材料等。
2.食品在保藏过程中,其基本成分会发生什么变化?①新鲜度下降;②褐变:分为非酶褐变和酶促褐变; ③淀粉老化; ④脂肪酸败; ⑤维生素降解。
3. 食品品质变化的原因?①食品内部原因:鲜活食品的生理变化如呼吸作用、后熟和衰老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如水分、营养成分、色素、香气等);②食品外部原因:贮藏和流通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寄生虫和鼠类的侵害、化学污染、机械损伤等。
4. 简述食品品质的动力学变化规律,并推导公式(1-29)。
食品品质的动力学变化规律是食品品质变化的速度和影响变化速度的各种因素,温度影响着食品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在一定温度下,活化能E越大,Q10越大,降低环境温度能减慢食品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和酶促反应的适度,并且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效的保持使用品质。
5. 根据食品保藏原理,举例说明食品保藏方法的分类。
①抑制食品生命活动:冷冻、高压渗透、烟熏;②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气调保藏;③无菌原理:热处理、辐射、过滤杀灭腐败微生物;④微生物发酵:乳酸发酵、醋酸发酵、酒精发酵的产物建立起抑制腐败微生物生长的环境。
第二章食品低温保藏一、专业术语解释1. 初始冻结点:一定压力下物质由液态转向固态的温度点。
2. 冻结点下降现象:溶液中溶质和水的相互作用使得溶液的饱和水蒸汽压较纯水低,也使得溶液的冻结点低于纯水的冻结点。
3. 低共熔点:溶液或食品物料冻结时在初始冻结点开始冻结,随着冻结过程的进行,水分不断地转化为冻结晶,冻结点也随之下降,这样直至所有的水分都冻结,此时的溶质和溶剂达到共同固化,这一状态点B被称为低共熔点。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概述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概述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世界冷藏链初步形成的时间在十九世纪初,我国第一次提出冷藏链概念是在()年的中国制冷学会第一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学术讨论会上以学术讨论的形式提出的。
A.1950B.1978C.1981D.1965正确答案:[C]用户答案:[C] 得分:6.002.冷藏运输的不同方式中,()运输占比高达近九成。
A.水运B.公路C.航空D.铁路正确答案:[B]用户答案:[B] 得分:6.003.猪、牛、羊等大型胴体排酸采用建筑冷却间冷却,冷却间温度0~4℃,通过冷风机降低房间内空气温度使胴体降温,屠宰()后,腿肌肉深层中心温度为0~7℃。
A.10hB.15hC.24hD.48h正确答案:[C]用户答案:[C] 得分:6.004.冰淇淋对库温要求为()。
A.-25℃B.-18℃C.-55℃D.-15℃正确答案:[A]用户答案:[A] 得分:6.005.果蔬采收后的呼吸作用会释放(),对果蔬采后的品质、成熟、耐储性、抗病性以及流通寿命产生影响。
A.O2和热量B.CO2和热量C.CO2和冷量D.O2和冷量正确答案:[B]用户答案:[B] 得分:6.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1.冷链物流作用及意义()。
A.保障食品安全B.降低食品腐损率,减少社会资源浪费C.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D.提升冷链流通发展水平,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E.满足居民消费的必要保证正确答案:[ABCDE]用户答案:[ABDE] 得分:4.002.根据国家标准《制冷术语》GB/T18517-2012对冷链的定义,易腐食品或货物需要在()等各个环节中始终保持适宜温度。
A.原料生产B.加工C.运输D.贮藏E.销售正确答案:[ABCDE]用户答案:[ABCDE] 得分:10.003.冷链物流中心规划设计首先应明确园区的:战略定位、运营模式、主要功能、建设规模等,冷库设计关键技术有()。
食品冷冻冷藏 考题范围

预冷可减少果蔬水分蒸发,可以降低微生物体内各种酶系统的活性,从而抑制微生物活动,减少腐烂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已形成的浸染组织的进一步发展,较好地保持果蔬的鲜度
5.水分的蒸发和干耗现象的形成
在空气介质中冷却无包装或无保护膜的食品,如肉、禽、蛋、水果、蔬菜时,食品在冷却过程中向外散发热量的同时,还向外蒸发水分,造成食品的失水干耗(dehydration or drying)。对于采用能透过水蒸气包装材料包装的食品,这种食品失水干耗将会不同程度地发生
8.食品冷却方法和装置:真空冷却、差压式冷却、通风冷却、冷水冷却、碎冰冷却
9.食品与周围冷却介质之间的温度差,对热交换的速度有决定性影响且成正比,温度差越大,热交换就进行得越强烈
第三章 食品的冻结
1.将食品中所含的水分大部分转变成冰的过程,称为食品的冻结。食品冻结的原理就是将食品的温度降低到其冻结点以下,使微生物无法进行生命活动、生物化学反应速度减慢,达到食品能在低温下长期贮藏的目的。食品的水分为结合水(Bound water)和自由水( Free water )食品冰晶开始出现的温度为食品的冻结点
食品解冻装置在食品解冻装置性能的要求包括:解冻速度快、操作成本低、根据解冻状态可调整
3.真空解冻的优点包括:食品表面不受高温介质影响,而且解冻快解冻中减少或避免了食品的氧化变质、食品解冻后汁液流失少
真空解冻的缺点包括:解冻食品外观不佳、成本高
第六章
1.当鱼类捕获后的生化变化包括:活鱼期、僵硬前期、僵硬期、自溶期、腐败期。
6、影响微生物低温下活性降低的因素包括?
温度、降温速率、水分存在状态
第三章食品的冷却
1.食品冷却的目的就是快速排出食品内部的热量,使食品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上附近(一般为0~8℃),从而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抑制食品中酶的分解作用,使食品的良好品质及新鲜度得以很好地保持,延长食品的保藏保质期
冷链物流配送考核试卷

C.互联网技术
D.人工智能技术
14.以下哪个城市不是我国冷链物流的重要节点城市?()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成都
15.冷链物流中,以下哪个环节最容易造成食品污染?()
A.储存
B.配送
C.采集
D.加工
16.以下哪种食品包装材料不适用于冷链物流?()
A.纸箱
B.塑料袋
C.保鲜膜
D.铁罐
D.降低食品损耗
2.以下哪些是冷链物流中常用的温控设备?()
A.冷藏箱
B.冷冻柜
C.空调
D.温湿度计
3.冷链物流在食品配送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原则?()
A.及时性
B.安全性
C.经济性
D.灵活性
4.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冷链物流的成本?()
A.运输距离
B.能源价格
C.设备投资
D.人员工资
5.冷链物流中,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追溯食品来源?()
6.__________是衡量冷链物流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7.在冷链物流中,__________技术常用于实时监控食品的温度变化。
8.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影响冷链物流成本的两大主要因素。
9.我国负责冷链物流监管的政府部门是__________。
10.为了提高冷链物流服务质量,应优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环节。
B.高温条件下保持食品新鲜的物流活动
C.普通物流活动中采用冷藏车辆运输
D.只涉及冷冻食品的物流活动
2.以下哪项不是冷链物流的主要环节?()
A.采集
B.储存
C.配送
D.加工
3.冷链物流的温度范围一பைடு நூலகம்是在多少度之间?()
食品物流试题及答案

食品物流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食品物流中,以下哪一项不是食品冷链物流的特点?A. 温度控制B. 湿度控制C. 快速运输D. 长期储存答案:D2. 在食品物流过程中,以下哪种技术不适用于食品的追溯?A. RFID技术B. 条形码技术C. 人工智能D. 云计算答案:C3. 食品物流中,以下哪种包装材料不适宜用于食品包装?A. 聚乙烯B. 聚氯乙烯C. 聚丙烯D. 聚苯乙烯答案:B4. 食品物流中,以下哪种运输方式不适合长途运输?A. 铁路运输B. 公路运输C. 航空运输D. 海运答案:C5. 食品物流中,以下哪种措施不是食品保鲜的方法?A. 真空包装B. 冷藏运输C. 化学添加剂D. 氧气富集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食品物流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食品的保质期?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包装材料答案:ABCD2. 在食品物流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物流效率?A. 优化运输路线B. 采用自动化设备C. 增加运输车辆D. 实施库存管理答案:ABD3. 食品物流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食品的安全性?A. 运输过程中的污染B. 储存条件不当C. 包装破损D. 食品过期答案:ABCD4. 在食品物流中,以下哪些技术可以提高食品的追溯性?A. 区块链技术B. 大数据分析C. 物联网技术D. 人工智能答案:ABC5. 食品物流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食品损耗?A. 改进包装设计B. 优化运输方式C. 采用冷藏技术D. 提高物流速度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食品物流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主要是指食品从仓库到消费者手中的最后一段距离。
(对)2. 食品物流中的冷链物流是指在食品运输过程中,始终保持食品处于冷冻状态。
(错)3. 食品物流中,采用真空包装可以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对)4. 食品物流中,采用航空运输可以显著提高物流速度,但成本较高。
食品保鲜选择题

选择题(不定项选择)1.不同食品气调贮藏所需的气体成分也不相同,选择时要注意考虑的因素是()A、微生物在产品上的生长能力B、食品对O2和CO2的耐受力 C、食品色泽稳定性的要求 D都不是2.食品气调保鲜中常用包装材料有()A、PEB、PETC、PP/PVCD、PDF聚乙烯(PE)、聚酯(PET)、聚苯烯(PP)聚氯乙烯(PVC)薄膜等3.食品货架期的内容包括()•A食品的微生物货架期B食品的化学货架期C食品的感官货架期4.冷藏库按设计温度分类,可以分为()A、高温冷藏库B、中温冷藏库C、低温冷藏库D、超低温冷藏库5.下列水果属于跃变型果实的有()A、苹果B、葡萄C、荔枝D、菠萝6.荔枝果实衰老与劣变的相关因素有()A、呼吸作用B、乙烯作用C、膜脂过氧化 D以上都是7.植物激素间存在各种相互作用()A增效作用,B促进作用,C配合作用,D拮抗作用。
8.常用的涂膜方法()A 浸涂法B 刷涂法 C喷涂法 D以上都是9.高压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包括()A高压杀菌 B调整食品质构 C改善乳制品及肉制品的质量D改善冷藏、冷冻食品的贮藏特性 E有助于新产品的开发10食品冷却保鲜的方法主要有()A、冷风冷却B、冷水冷却C、碎冰冷却D、真空冷却选择题1. ABC2.ABC3.ABC D4.AC5.A6. ABC D7. ABCD8. ABCD9. ABCDE 10.ABCD11.栅栏因子共同防腐作用的内在统一称作栅栏技术。
常见的栅栏因子有( ABCD )等A、温度B、pHC、AwD、Eh12.作为食用防腐剂要求具备的条件为( ABCD )A、本身应该经过充分的毒理学鉴定,证明在使用限量范围内对人体无害;B、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也不应影响食品的质量及风味;C、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也不应影响食品的质量及风味;D、使用过程中不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明显伤害;13.冻干食品的特点有( ABCD )A、可以保留新鲜产品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B、制品不失原有的固体骨架结构,保持物料原有的形态;C、具有理想的速溶性和快速复水性,食用简单方便;D、与速冻制品相比,免除了储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耗费很高的冷藏链E、脱水不彻底,重量轻,保存期长14. 食品的质量主要包括:( ABC )A、营养质量 B 、感官质量 C、卫生质量 D、蛋白质量15.采前因素对果蔬耐贮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BC )A、果蔬种类和品种B、自然环境条件C、农业技术条件D、以上都不是16.化学保鲜剂按保鲜剂机理可分以下类( ABD )A、防腐剂B、杀菌剂C、食品添加剂D、抗氧化剂17食品保鲜的机理类型有(ABCD)A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B抑制变质因素的活动达到食品保藏目的的方法C运用发酵原理的食品保藏方法D利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18.果蔬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很多植物激素的影响,其中促进果蔬成熟的激素是(C)A、生长素和乙烯B、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C、乙烯D、细胞分裂素19.果蔬采收后要进行防腐、包装、打蜡处理,目的是(C)A、抑制微生物活动B、保鲜C、抑制微生物活动和保鲜 D以上都是20.果胶物质是果蔬中重要的营养物质,果胶酸存在于(C)A、未成熟的果实中B、成熟的果实中C、衰老的果实中 D以上都是21.影响果蔬呼吸强度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是(C)A、贮藏方式B、气体成分C、温度 D以上都是22.气调贮藏是通过降低氧气的浓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抑制果蔬的呼吸强度,延长贮藏寿命,不会(C)A、抑制叶绿素的分解B、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C、促进淀粉和糖之间的相互转化 D以上都是23.涂膜可以保持果蔬的新鲜状态,增加光泽,改善外观品质,提高商品价值,延长贮藏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食品冷藏链领域中,超低温是什么概念?将冷间温度低于-30°C 的冷库界定为“超低温”冷库。
超低温:低于4k (-269°C )的制冷温度 超低温制冷系统有哪些形式?它们的应用情况如何?1.R22/R23复叠式(最为常见)优势:蒸发温度在较大范围内可调;技术成熟,运行安全不足:初期投资成本高;高温区采用HCFCs 类物质,2030年将被完全取代;融霜过程导致库温波动大,影响藏品质量。
2.R717/R23复叠式(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优势:成本低不足:高低温级流量悬殊大,设备不好配备3.R717/R744(在商业、工业制冷领域已得到成功运用)不足:受CO 2凝固点限制,蒸发温度不可低于-55°C什么是冷藏链?易腐食品从生产到消费之间的所有环节,即从原料(采摘、捕捞、收购等环节),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流通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合适的低温条件,以保证易腐食品的品质,尽量减少食品的损耗,这种连续的低温环节称为冷藏链。
为什么需要冷藏链?1.国内消费市场上的肉、蛋、奶、鱼、水果、蔬菜等易腐产品需求量迅速增加,消费者对生鲜食品新鲜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当今世界食品保鲜行业一直把建立完整的食品冷藏链作为易腐食品保险的重要手段。
3.确保易腐食品的安全。
什么是货架期?1993年,国际食品科学技术会的定义:食品经过加工和包装后,在确定贮藏条件下,产品的保持时间;在这个期限内食品必须是安全的,且保持期望的感官的物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特性和功能性,同时与标签上的营养信息一致。
影响货架期的因素?1.产品内部因素(包括微生物数量、酶类和生化反应)2.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温度、相对湿度、PH 值、压力和辐射等)3.包装材料与包装形式什么是食品冷藏链?它是如何分类的?农产品冷藏链是在二十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一项系统工程。
由①冷冻加工 ②冷冻贮藏 ③冷藏运输 ④冷冻销售组成分类:⎪⎪⎭⎪⎪⎬⎫⎪⎪⎩⎪⎪⎨⎧︒︒︒︒︒︒(名贵水产品保藏)超低温冷藏链长)(新鲜、保质期比冷却冰鲜冷藏链)(营养、风味不利保持冻结冷藏链(新鲜、保质期短)冷却冷藏链C C C C 55-~33-5-~025-~18-10~0 概述我国食品冷藏链的现状,以及建设冷藏链的意义。
我国食品冷藏链的发展处于较低的水平,冷藏链物流及设施设备建设落后且严重不足,食品物流中低温 物流的比例一直很低。
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吃的健康、吃得科学的观念逐渐被大多数 人所接受。
目前中国已有冷藏容量仅占货物需求的30%。
(缺乏基础设施,出口链低,未具规模的零售业)。
意义:提高食品品质和食品结构的优化;充分利用食品资源,减少腐败变质损失。
简述食品冷藏链发展的趋势。
尽快形成完善的食品冷藏链工业体系,进一步提高食品冷藏链设备水平,加快现代化低温物流中心建设步 伐,并与国际接轨。
(食品物流市场大,冷冻食品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冷链运输的容量有限, 冷链运输是冷藏链中的重要环节,冷藏运输将快速发展。
)冷藏链运输的作用1.改善某地食品供应结构,极大丰富人民的生活水平。
2.促进名特优产品的集约化生产与加工3.单一产品大宗运输,减少运输成本 4大宗产品出口创汇何谓冷库?冷库(cold storage)又称冷藏库,是加工、贮存产品的场所类别,以调节市场供应。
广义来说,冷库是用人工制冷的方法让固定的空间达到规定的温度便于贮藏物品的建筑物,以机械制冷的方式,使库内保持一定的温湿度,以储存食品、工业原料、生物制品和药品等对温湿度有特殊要求的商品的仓库。
冷库含冷库建筑和制冷机房,冷库建筑是用人工制冷的方法,对易腐食品进行冷加工或冷藏的建筑物,以供调节淡、旺季,保证市场供应,执行出口任务和做长期储备之用。
什么是制冷?制造并保存(维持)一个人工环境,更广义的理解是制造并保存一个特定的温度范围的过程或方法,是一种制取保存温度的专有技术。
人工制冷是借助于一种专门装置(系统),消耗一定的外界能量,迫使热量从温度较低的被冷却物体,转移给温度较高的周围介质,得到人们所需的各种低温。
制冷可分为两部分:制造“冷”;是制冷专业人员利用制冷机械,辅助设备,专用管道,阀门等组成制冷装置、系统来完成制造“冷”的使命。
保存“冷”;用不同一般民用建筑的专用建筑,界定一个空间来“储存”或“保存”是制冷装置、系统制造出来的“冷。
”鱼体死后发生了哪几个阶段的变化?死后僵硬:鱼体死后放置一段,肌肉收缩变硬,缺乏弹性,用手指按压,指印不易凹下;手握鱼头,鱼尾不会下弯;口紧闭,鳃盖紧合,整个躯体挺直,此时的鱼体进入僵硬状态自溶作用:鱼体在僵硬以后,又开始逐渐软化,失去弹性。
这是鱼体内所含各种酶类对鱼体自行分解的结果。
这种变化称为自溶作用,也称自己消化作用。
腐败过程:鱼类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鱼体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及其它含氮物质被分解为氨、三甲胺、吲哚、组胺、硫化氢等低级产物,使鱼体产生具有腐败特征的臭味,这种过程称为腐败。
水产品的新鲜度的鉴定有哪些方法?(1)感官检验法:利用人的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来鉴别水产品品质优劣的一种检验方法。
通常从鱼类眼球、鳃部、肌肉、体表、腹部以及水煮试验等方面进行评价(2)物理检测法:主要是根据鱼体僵硬情况及体表的物理化学、光学的变化来评价水产品鲜度的一类方法。
目前常用的有僵硬指数法和激光照眼法。
(3)化学检测法:根据水产品在保鲜过程中所发生的生物化学变化评价其鲜度的一类方法,也是一类相对可靠、应用最多的水产品鲜度评价方法,可通过测定水产品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K值、三甲胺(TMA-N)、硫代巴比妥酸(TBA)、pH值等含量来评价水产品的鲜度。
(4)微生物法:是通过储藏保鲜过程中细菌总数来评价水产品鲜度的一种方法。
鱼体在死后僵直阶段细菌繁殖缓慢,而到自溶阶段后期因含氮物质分解增多,细菌繁殖很快,因此测出的细菌数多少,大致反映了鱼体的新鲜度。
(5)其他测定法:除上述方法外,目前已经开发出一些通过仪器设备快速测定水产品鲜度的方法,如气味浓度测量仪法、传感器测定法(K值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胺类传感器),这类方法具有用样量少、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等特点。
水产品保鲜的主要方法有哪些?低温:冷藏、冰温、微冻、冻藏气调MAP:CO2 O2 N2三种气体比例混合化学保鲜:化学保鲜剂、生物保鲜剂其他保鲜:超高压保险、辐照保鲜、复合保鲜简要说明冰温技术的概念及其优点。
冰温是指从0°C以下至食品冰点以上的温度区域,冰温的机理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将食品的温度控制在冰温带内以维持其细胞的活体状态;二是当食品的冰点较高时,人为加入一些有机或无机物,使其冰点降低,扩大其冰温带。
优点:①不破坏细胞②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及各种酶的活性受到抑制③呼吸活性低,保鲜期得以延长④能够提高水果、蔬菜的品质。
其中的第四个优点是冷藏及气调贮藏方法都不具有的优点,原因是生物细胞在冰温胁迫条件下,为了防止冻结和过多失水,由糖、高级醇、蛋白质组成的不冻液随即形成。
这种不冻液与各种农产品的品质、风味有着密切的关系。
简要说明冰温冷藏库的特点。
冰温冷藏设备与普通的冷藏设备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冰温库温控精度高,必须保证库温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
普通的装配式冷库实际库温为t+2~3°C(t设定为库温),最大温度波动为5°C左右,而冰温库内温度为t+0.5°C,温度波动为1°C。
冰温库可以在原有的装配式冷库的基础上进行改装,即在库内安装翅片蓄冷壁、铝翅片风道隔板、库顶风道和循环送风机。
改装吼得冰温库由于蓄冷壁的作用,即使蒸发器除霜,库内的温度波动也很小;实验表明,在停电或之制冷机组故障时,冰温库也比普通冷库温度回升的慢。
MAP与CA的概念,二者的区别MAP贮藏:最初在气调系统中建立起预定调节气体浓度,贮藏过程中不受人为调整,靠食品的呼吸作用降低氧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从而改变食品周围环境气体组分来延长食品保鲜期的方法。
CA贮藏:利用人工调节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将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调节到适宜果蔬等食品贮藏的比例的降氧方法。
MAP的组分是可变的,CA的组分是恒定的,MAP常用于食品贮藏,CA常用于大宗农产品的气调库贮藏。
气调保鲜中常采用哪几种气体?在气调保鲜中主要起什么作用?N2,CO2,O2;CO2可抑制好氧菌的生长繁殖,O2可抑制厌氧菌的生长繁殖,维持果蔬的富氧呼吸及鲜度,保持肉的色泽。
N2为填充气体造成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食品中的酶:果蔬中的酶活性较强,在没有微生物的情况下也能发生分解反映水分含量:食品中的水分合适时,微生物能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分解食品成分酶类,使食品成分分解而产生腐败变质。
渗透压:大多数微生物能在低渗透压下生长,不能在高渗透压下生长PH值:大多数细菌适合在PH为7.0左右的环境下生长,当食品在PH5.0以下腐败菌不易生长,但是霉菌与酵母对PH下降的抵抗力较强。
在PH=1.5的食品中仍能看到黑曲霉的生长。
食品的完整性:微生物可以从食品破溃处入侵,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温度:大多数食品在37度左右生长良好空气:微生物按与氧的需要与否,分为需氧,厌氧,兼性厌氧微生物三类。
不同微生物影响食品的腐败变质的类型不同微生物侵染光照:阳光照射可提高温度,有利于微生物生长,促进油脂酸败。
简述涂膜保鲜技术的特点发挥气调作用;保水防蔫,改善外观品质,提高食品的商品价值。
;具有一定的抑菌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表皮的机械损伤;可发挥保鲜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