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初三语文复习 古诗阅读的复习课件详解41张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复习课件(共41张PPT)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复习课件(共41张PPT)
语文·新课标(RJ)
第专题复习三┃ 典型例析
例2 改错型 病句修改。 下面两个句子都出自中学语文教材,都有问题。请你选择一 个句子作答。(两个句子都选的,只评阅前一句) (1)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 壁”。 有老师认为应该改为:“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 明之路,‘漂白了’‘四壁’。”你的看法呢? (2)他的眼神即使到美国治好后也还是不大好,走起路来有点 深一脚浅一脚。
语文·新课标(RJ)
第专题复习二┃ 典型例析 答题指导 推荐语要在把握作品整体或局部内容的基础上,从作品的思
想内容,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技巧给人带来的艺术享受、启迪 等角度出发,以较准确的、饱含情感的语言表述,激发人们的阅 读兴趣,尽可能地起到宣传推荐的效果。
语文·新课标(RJ)
第专题复习二┃ 典型例析
语文·新课标(RJ)
第专题复习二┃ 典型例析
┃典型例析┃
例1 选取下列名著中的一部,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主 人公的评价。
《鲁滨孙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 书名:__________________ 情 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 价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新课标(RJ)
第专题复习三┃ 典型例析
这个句子应该做点修改表达的意思才能清楚。请写出你修改 后的句子。
[答案] (1)原文加了“的”字后,使“漂白了的四壁”变成 了偏正短语,与“大开光明之路”动宾短语不一致,并且这个偏 正短语不能作主语“它”的谓语。“漂白了四壁”是动宾短语, 能作主语“它”的谓语,即“它大开……它漂白……”。(2)“即 使”改为“虽然”,“治好后”改为“治疗过”,“也”改为 “但”。

北京海淀区空中课堂九年级语文古典诗词阅读鉴赏专题复习—借景抒情类课件(共32张PPT)

北京海淀区空中课堂九年级语文古典诗词阅读鉴赏专题复习—借景抒情类课件(共32张PPT)

外,你读过的此类诗句还有“

”。(填出一句即可)(1分)
19年海淀二模 9.古代诗歌中常出现“月”,有时是自然之月,有时是借月感叹时光 流逝,寄托思念之情,象征哲理的启迪……下列诗句中,与“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 “月”表意相近的一项是(1分)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 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 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诗歌内容+艺术手法+诗人情感
2019年古诗阅读其他样题
19年西城一模 9.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秋天景物的诗句,除《渔家傲•秋思》中的以
2020北京海淀区空中课堂九年级语文 :古典 诗词阅 读鉴赏 专题复 习—借 景抒情 类 课件(共32张PPT)
典型例题2:考查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
8.解析:颈联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其中,对汉阳和 鹦鹉洲景色的描绘分别是“晴川”树“历历”和“芳草萋萋”,也就是灿 烂的阳光下树木葱茏,青草茂盛。这样的景色用“明丽”来形容最合适不 过了。“晴明”“明朗”等类似的表达也是可以的。
诗歌内容
2019年古诗阅读中考题
(二)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①》,完成10-11题。(共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①【蜀州】有的版本写作“蜀川”。
10.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 “ ① ”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 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 ② 之情,也表现了诗人 ③ 的人生态度。 (3分)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共41张PPT) 文言文考点讲解-学习篇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共41张PPT) 文言文考点讲解-学习篇

答题方法
学习类文言文一般情况下有两种:
记叙类:知悉主人公的学习方法, 论述类:理解文意,明确论
明确学习态度
述对象,分析论证过程
熟悉主人公的求学经历,是
找出作者的论述对象以
借书、抄书而读,还是不断求师, 及关于该论点的分论点和论
刻苦学习。再找出有关主人公读 据,分析相关语句体现出何
书经历的关键性语句,了解其运 种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针对训练】
钱文端苦学
钱文端公幼贫甚,隆冬早起读书。灶无宿薪,汲井水盥①手,肤
为之坼②。未弱冠依人京师,佣书糊口,冬无裘,入市以三百钱买皮
袖,自缀于袍,钞纂益力。逾数年旋里,课两弟,读书于南楼,去梯
级,缒③绳送饮食,岁除始一下楼。如是者二年,学大进,遂以文字
邀异遇,高官大年,席宠累代。高庙南巡,公扶杖迎銮,御制诗至有
数数往来,濙怪其频举,所借书咨询悉记忆。濙大喜曰:“吾架 上书不下万卷,不能举付汝,汝当就吾舍读。”因命其子福②同 室而学,三年遂尽其书。
(选自《戒庵老人漫笔》,有删改) 【注释】①杨濙(yínɡ):元末隐士。②福:杨福。
刘畅将本文和《送东阳马生序》一起上传至古文论坛,两文中主 人公的学习态度引发了网友讨论,请你将留言补充完整。
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
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尊师方式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 获有所闻……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赏析》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赏析》课件
,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赏析古诗词。
03
古诗词鉴赏方法
读懂诗意,把握情感
总结词
理解诗意是鉴赏古诗词的基础,需要仔细阅 读诗句,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详细描述
在鉴赏古诗词时,首先要读懂每一句诗的意 思,理解整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可以通过查 阅资料、结合背景等方式来深入理解诗意。 同时,要注意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诗 歌的主题和思想。
语言与风格
总结词
语言与风格是古诗词的又一重要特征,通过对语言的运用和风格的把握,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详细描述
古诗词的语言精练、含蓄、富有韵律感,通过语言的运用,形成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考生在中考古诗词赏析中需 要关注语言的特点和风格,理解诗人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表达技巧与手法
总结词
古诗词的分类与题材
总结词
了解古诗词的分类与题材有助于把握不同类型古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详细描述
古诗词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格律、字数、内容等。常见的题材包 括山水田园、边塞战争、羁旅思乡等。不同类型的古诗词在风格、意境和表达 手法上都有所不同。
古诗词的韵律与平仄
总结词
掌握古诗词的韵律与平仄是欣赏和创作古诗词的重要基础。
常见题型与解题技巧
总结词
对中考古诗词常见题型进行分类,并 针对每种题型提供解题技巧和策略。
详细描述
将中考古诗词常见题型分为意象分析 、意境描绘、情感把握、名句欣赏等 几类,针对每种题型提供相应的解题 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答题效率 和准确性。
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
总结词
提供多套中考古诗词模拟试题,并附有详细的答案解 析,供学生练习和提高。
详细描述
古诗词讲究韵律和平仄,即语言的节奏和声调。韵律是指诗词的音节和声韵,平 仄则是指声调的分类和搭配。通过掌握韵律和平仄,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词的音韵美。

【中考语文】初三年中考复习古诗词赏析课件(57张PPT)

【中考语文】初三年中考复习古诗词赏析课件(57张PPT)

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请你说说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对 应表达了曹操怎样的情怀?
诗中洪波巨浪的大海和充满生机的海岛 融注了曹操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 壮志。
描写画面类题型的解答
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 莲—爱的象征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 古诗 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 红豆—爱情或相思
(3)动物类
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鱼—快乐自由 孤雁—孤独、思乡 鸿鹄、雄鹰—理想追求 蝉—悲凉、高洁 青鸟—信使 (4)其它羌笛—凄切(征人思乡)
把握情感类题型的解答
从题眼入手 从关键诗句入手 从作家的相关背景入手 从意象的象征义入手 从诗歌的题材入手
•诗歌的题目 因为有的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 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如李白的《送孟 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杜甫的《春夜喜雨》、张养浩的《山坡 羊 潼关怀古》、朱熹的《观书有感》 等。
诗歌的主旨句即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 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议论性或抒情性 的句子。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 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朱熹《观书有 感》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活水来”,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不 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 诗中都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都可以说 是诗中的主旨句。抓住主旨句,可以迅 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中心内容。
总结
写景:春夏秋冬 抒情:思乡、亲情、友情、爱 情、伤时、怀古、爱国之情 叙事:人、事 说理:人生 治国 抱负 理想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 7上 6. 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 7上 6. 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
上一页 下一页
4. 从《穿井得一人》中 ,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生活中为获得真知真见,避免道听途说,应该怎 么做?与同学讨论一下。
《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可 轻信传闻,更不能盲目传播,说话要说明白,不 要产生歧义。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调 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应有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不轻信、不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上一页 下一页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 论·察传》,出于春秋时期宋国的一个典故, 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劳 力,即不用再派人去提水。可有人道听途说, 以为挖井真得了个大活人,于是当作奇事来传 播。更有许多人盲目轻信,不去思索这件事的 真假,于是越传越奇,越传知道的人越多,最 终谣言传遍全国。
上一页 下一页
优化训练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待,等到)其家穿井,告(告诉)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有闻(听说)而传(传播) 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讲述)之, 闻(使知道)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应答,回答)曰:“得(得到)一人之 使(使唤),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 (像这样),不若(不如)无闻也。
上一页 下一页
二、 文章主旨 这则寓言通过记叙宋国有户人家打井节省
了一个人的劳动力,而被误传为从井中挖出了 一个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 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 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上一页 下一页
三、 结构图解
上一页 下一页
四、 写作特色 文章语言幽默风趣。故事中因对话里有一
(得到)(A.传播/老师传授的知识;B.使知道/听说;
C.助词,的/代词,这件事)
上一页 下一页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阅读指导PPT优秀课件下载(18张)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阅读指导PPT优秀课件下载(18张)

品味作者的情感
送你一个方法
1.注意标题。 2.体会关键词。 3.分析具体诗句。
4.了解背景。
实战练兵
品味作者情感
从标题入手,体会情感 送元二使安西 (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抒发了作者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 情。
上一页
下一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81、我不是来龙飞享福的,但,我是为幸福而来龙飞的! 82、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83、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84、不想当老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85、志存高远虽励志,脚踏实地才是金。 86、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 87、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 88、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8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9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91、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92、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93、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94、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95、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96、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97、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98、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99、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10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鉴赏课件演示文稿ppt(共75张PPT)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鉴赏课件演示文稿ppt(共75张PPT)
(2)“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 得江面广阔浩渺;同时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 春意正浓的景象。
五、指点迷津
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
一是抓住关键词、句;
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 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 三是鉴赏诗歌最重要的是抓住景与情下功夫。
问: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作简要赏析。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 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2分)
[答案: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友
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是品行高洁、坚贞不屈的形象化 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
六、题型点击
1、情境赏析题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问:本诗颈联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答案:表现了诗人与主人开怀畅饮、愉快交 谈的情景]
四、牛刀小试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___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


(2)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欢乐积极向上;青山,行 舟,绿水,和风,白帆,红日,归雁。
(2)语言特色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委婉含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鹤楼》 近代学者俞陛云先生在《诗境浅说》一书中评价这首诗“其佳
处在托想之空灵,寄情之高远也”。结合诗句内容,说说 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
这个题干理解的难点在于“托想空灵,寄情高远”,“托想”是“寄托意想”, “空灵”的意思是“灵活而不可捉摸”。但是我们有可能就被题干难住了,怎 么办?还是要回到对诗人、对这首诗的了解中来。崔颢具有盛唐诗人共有的浪 漫气质。作者登高怀远,思念故乡,思绪始终在飞旋,既驰骋于天人之际,又 追求于现实之中,这正是盛唐诗人浪漫情绪的抒发。从这首诗来看,作者写了 登上黄鹤楼所联想到的仙人曾经乘黄鹤经过此地的有关传说,“黄鹤一去不复 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细读则有仙人乘鹤而去,只余悠悠白云,给人天地无穷 之感,堪称“托想之空灵”。“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 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 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所见的天地苍茫、烟波浩渺之 景物,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可谓“寄情之高远”。
如我们知道了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 特别关心百姓疾苦,再结合“安史之乱”的背景就 不难理解诗歌《春望》抒发的是“忧国伤时,念家 悲己”之情。
3. 把握意象。
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把握意象,是 鉴赏诗词语言和形式、评价诗词情感和内容的基本前提。常 见的有送别类意象,比如杨柳、长亭、酒等等;思乡类意象, 比如月亮、鸿雁等;愁苦类意象,比如梧桐、芭蕉、猿猴、 杜鹃、斜阳等。
的孤单冷寂,是王湾行舟于江水之上“乡书何处达,③ ”
的殷殷期盼,是范仲淹驰骋于塞外边关“④ , ”的
悲慨吟唱……漂泊异乡的游子们,仿佛不约而同地都有着一种
思乡情结,这是割不断的精神命脉,因而成为诗歌中常见的题
材。(诗6分歌)中的
形象
大雁
诗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表达的情感 ①
中“山坡羊”是曲牌名。 特点: 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另一方面,元代社会使
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 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 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 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 谁不见钱亲”的世风,较多使用口语。比如《山坡羊•潼 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样口语化的句 子容易被世人理解。
一、基本常识
(一)古诗分类: 1.【按格式分】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曲 ⑴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
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题材
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如《诗经》《木兰诗》《观沧海》《行路难》。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比较自由。
⑵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 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 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二)赏析方法
1.从诗题和诗歌类别判断其特点,帮助理解 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比如《天净沙·秋思》,“秋思”就显露出作 者思念家乡的情感。比如《使至塞上》,从诗题可 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就要注意品读诗中边塞的景 物特点和诗人的情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送别诗,我 们就可以关注诗中作者对王昌龄的关切之心的体现。
杜甫青年时候创作的《望岳》,从诗题看是一首写景抒情 诗,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就要关注景物特点和作者情感。比如 “阴阳割昏晓”,写的是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 的阴、阳面。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 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特点。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作者的情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 山小”两句,写诗人并不满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览盛景的 心情。此联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气势, 也表现出诗人的伟大志向。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 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 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 (或长律)。
(3)词
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按照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
(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3.对写法的感悟品析
下面是李白的同题材作品《咏赤壁》,与杜牧的《赤壁》比较 有什么不同?请任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咏赤壁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这种与课外古诗比较阅读的题出现的不多,我们可以注意分 析课外诗中“扫地空”“烈火张天”“破曹公”这样的词句,可 以读出对周瑜的赞美,看出是写吴军战胜曹军的场面。而杜牧的 《赤壁》体现了杜牧的历史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 二乔”——他认为历史人物的成败荣辱有一定偶然性。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课内古诗的思想感情老师课上都会讲 到,个别讲不到大家自己也可以查找 到资料。如果是没有见过的课外古诗 我们怎么分析情感呢?就要像老师前 面所讲,从诗歌题目、类别和意象等 方面去思考。
阅读这首诗,任选其中一联,具体说说你对“古风存” 的理解。
建议:从“古风”入手,了解到指的是淳朴的民风, 再看在每联中的体现。比如:首联写出淳朴的民风。 农家酒味虽薄,但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 字,表现了丰收之年农家待客倾其所有的盛情。这联 诗句,表达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之意。
阅读画线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观 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 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这道题还是以考查理解诗意为主。图 1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图 中的江面十分开阔,能表现“潮平两岸阔” 的景象;图中的船帆高高悬挂,能表现 “风正一帆悬”的景象。(共3分。选图 1,1分;能看出“江面”和“船帆”的区 别,各1分。选图2,不得分)
2.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2019年海淀期末试题《游山西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你读出了哪些情感?

②,③。
思念或祝愿

④ ,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
伤春 惆怅
4.理解性默写
《次北固山下》 这首诗描写了长江的风光。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
多含“江”(长江)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 “ ① ”和“ ② ”。(每句诗中允许有 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复习建议】这类题需要我们平时多按照前面老师说的 归类方法复习,横向比较,不能只背单首诗。这样才能 在考场上迅速反应、节省考试时间。否则单首诗背的熟 练,没有归类总结的话,考场上出现这种题型可能需要 很久才能想出来。
【建议】做这类题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具体”,可以 从修辞的角度,从意象的特点、构成的画面共同分析 作者情感的变化和抒情的方法。
【答案示例】大雁北归,诗人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传达出 诗人压抑苦闷的心情。诗人极目远眺,黄沙莽莽,无边无际, 孤烟升腾,落日浑圆,面对塞外苍茫、雄浑的景象,诗人感 到既惊奇而又愉快,心胸也豁然开朗了。
3.对写法的感悟品析
答案示例:李诗宏观地描写了曹军战船灰飞 烟灭的战争场面,客观述说了吴 军大胜曹军的历史。杜诗从细节 入手,将折戟沉沙的结局展现在 读者面前,不仅把硝烟弥漫的战 争胜负表现得如此含蓄,还进一 步提出了个人的独到见解。
《使至塞上》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具体说说诗人是怎样借边关的景 色来抒发内心情感的。
这道题既考到了对诗作内容的理解,又 考到重点词句的作用和写法,所以在复 习的时候要全面,要逐句落实,关注重 点词。从前两年的中考题看,这也是考 查的重点。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按内容分】 (1)边塞诗:使至塞上、渔家傲、雁门太守行 (2)田园诗:游山西村 (3)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羁旅诗:次北固山下、使至塞上、天净沙·秋思 (5)怀古诗:赤壁 (6)酬和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战争诗:木兰诗、雁门太守行、渔家傲 (8)抒情诗:关雎、蒹葭、黄鹤楼、钱塘湖春行、望岳、登
一般而言,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说依 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比如《杜少府之任蜀州》。
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 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 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
边塞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 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
4.理解性默写
【我2国01古8年代海诗淀歌期常末常】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情感,如“柳”含有
中“国惜的别文、人留们恋,”一之旦意远,离故故有土“,渭总城会朝涌雨起浥对轻家尘乡,亲客人舍的青思青念柳之色
情新。”这的份诗思句念。,是崔颢在暮色苍茫中“①

”的喟
然下长面叹是,一是位马同致学远整《理天的净古沙诗·词秋知思识》卡中片“,夕请阳你西帮下他,补②充完整。”
古诗阅读的复习
古诗阅读是从2018年初三期末考试 开始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虽然新,但是 异彩纷呈。
下面从古诗词常识、考试题型和复 习建议、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义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 的欣赏品位。
三、注意事项
(一)尽量采用权威的解读。
比如对于《使至塞上》中颈联“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赏析,有的网站这样描述:一道景 色,悲壮,苍凉,孤寂,寥廓。烟虽直,却是势单 力孤;日虽圆,却是行将落山,这分明是一分临近 黄昏的伤感惋惜……总之是负面情绪,不管看到什 么都能勾起自己悲伤的心绪。有同学就把“孤寂伤 感”作为自己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