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陬市镇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桃源陬镇洋洲村土地开发项目

桃源陬镇洋洲村土地开发项目
专家审查意见
1、报件齐全性
2、项目合法性
3、项目区位置和范围合理性
4、基本控制指标分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5、土地利用现状的准确性、一致性及新增耕地潜力分析的合理性
6、盘活建设用地分析的合理性
7、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合理性
8、基础条件分析的合理性
专家审查意见
9、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0、权属调整方案的合理性
桃源县陬市镇洋洲村土地开发项目
立项技术审查意见表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公顷)
建设地点(镇、村)
涉及行政
村个数
新增耕地
面积(公顷)
比例(%)
投资估算
总投资(万元)
省以上亩均投资
(元/亩)
省以上投资(万元)
地方配套(万元)
盘活建设用地情况及资金配套依据
拆迁户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户)
拆迁房屋建筑面积(m2)
腾退建设用地面积(公顷)
盘活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公顷)
地方配套资金
(万元)
土地流转情况及相关依据
流转面积(公顷)
相关依据
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及相关依据
调整面积(公顷)
种植作物
相关依据
相关合同或协议
部门资金整合情况及相关依据
投资部门
计划或已
投入资金
投资部门
计划或已
投入资金
投资部门
计划或已
投入资金
相关依据
县政府的资金承诺函
二、项目分析
耕保股
负责人签字: 日期:
财务股
负责人签字: 日期:
规划股
负责人签字: 日期:
地籍股
负责人签字: 日期:

桃源县总体规划桃源县城总体规划

桃源县总体规划桃源县城总体规划

桃源县总体规划桃源县城总体规划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桃源县城总体规划”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桃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1——2020年)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第三章城市性质与发展规摸第四章城市总体布局第五章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第六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第七章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第八章城市空间景观规划第九章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第十章城市环境保护与综合防灾规划第十一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第十二章城市远景规划第十三章规划实施措施第十四章附则桃源县县城总体规划(2001——2020)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协调桃源县县城社会经济发展,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为县城的发展建设提供技术性法规依据,特编制本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桃源县城各项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在县城城市规划区内进行的一切建设行为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3条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湖南省城市规划实施办法》、《湖南省城市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等;(3)《常德市总体规划》(2000年);(4)《桃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2001年)(5)《桃源县城总体规划》(1994年);(6)《桃源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1年)(7)《关于桃源县县城市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的批复》(湘建规[2002]37号)(8)国家、省、市等有关政策方针及桃源县发展的战略部署及措施等。

第4条规划指导思想(1)按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和滨江生态城市的目标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以适应撤县建市的需要;(2)妥善处理城市发展与旅游发展、城区建设与景区建设的关系;挖掘历史、地方文化内涵,塑造风景旅游城市的鲜明特色;(3)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思想,力求创造最适于人居的城市环境;(4)坚持城乡一体化观点,促进城乡共融、区域共同发展;(5)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点,促进资源、人口、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保障城市安全与社会安定;(6)统筹兼顾,综合部署;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立足长远发展,弹性规划,分步实施,为城市经营与建设创造条件。

桃源县城镇基准地价更新成果

桃源县城镇基准地价更新成果

桃源县城镇基准地价更新成果
桃源县国土资源局
常德桃花源土地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二00九年十一月
桃源县县城规划区商业用地基准地价内涵
桃源县县城规划区住宅用地基准地价内涵
桃源县县城规划区工业用地基准地价内涵
县城(漳江镇)
桃源县县城规划区基准地价级别范围描述
桃源县县城规划区级别基准地价表(元/m2)
桃源县县城规划区商服用地路线价格表
桃源县陬市镇、桃花源镇、漆河镇规划区商业用地基准地价内涵
注:“五通一平”是指红线外通路、通电、供水、排水、通讯,红线内土地平整。

“三通一平”是指红线外通路、通电、通讯,红线内场地平整。

桃源县陬市镇、桃花源镇、漆河镇规划区住宅用地基准地价内涵
注:“五通一平”是指红线外通路、通电、供水、排水、通讯,红线内土地平整。

“三通一平”是指红线外通路、通电、通讯,红线内场地平整。

桃源县陬市镇、桃花源镇、漆河镇规划区工业用地基准地价内涵
注:“五通一平”是指红线外通路、通电、供水、排水、通讯,红线内土地平整。

“三通一平”是指红线外通路、通电、通讯,红线内场地平整。

陬市镇
陬市镇规划区基准地价级别范围描述
桃源县陬市镇规划区级别基准地价表(元/m2)
桃花源镇
桃花源镇规划区基准地价级别范围描述
桃源县桃花源镇规划区级别基准地价表(元/m2)
漆河镇
漆河镇规划区基准地价级别范围描述
桃源县漆河镇规划区级别基准地价表(元/m2)。

基础资料汇编

基础资料汇编

第一部分陬市镇域现状调查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地理位置以及行政区划陬市镇地处桃源县东北,总面积平方公里。

东邻河洑镇并与木塘垸乡隔河相望,西接漆河镇、南与枫树乡相靠、北与架桥镇接壤。

镇域面积平方公里,辖鸬鹚洲新村、新茶庵村、三里铺村、团结路村、长乐村、酒铺村、小马山村、福德山村、畬田村、神仙桥村、青龙村、高湾村、观音桥村、洋洲村,共计个行政村,上街、下街、解放街、兴盛街、李家洲、万家嘴个社区居委会,共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

表陬市镇社区及行政村简况第二节自然条件、工程地质陬市镇域范围内地貌特征为北部丘陵、南部平原。

镇域内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2、水文陬市境内沅水河,全长公里,年平均流量为亿沅水最高水位,常年水位(黄海高程),年总蓄水量万,其他小塘只,年平均蓄水量为万。

全镇可利用地下水万。

镇域内主要的河流有沅江、陬溪、新河。

有座小(Ⅰ)型水库,座小(Ⅱ)型水库。

表陬市镇主要河流情况一览表、气象陬市镇为中亚热带向亚热带过渡地段,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冷热四季分明,干湿两季明显,常年盛行东北风。

历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为℃,最低气温℃。

年平均日照时数小时左右,年降水量—。

全年降雨量毫,日最大降雨量毫,全年日照小时。

4、地形、地貌陬市镇地势北高南低,小马山最高。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农牧业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己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石灰矿、石料和白土矿。

()农牧业资源耕地面积万亩。

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红薯为主,年,粮食生产吨,人均千克,其中水稻吨。

主要经济作物有柑桔、棉花、油菜、油茶。

年柑桔种植面积万亩,产量吨;棉花种植面积万亩,产量吨,。

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万亩,产量吨,其中油菜吨,油茶吨;蔬菜种植面积万亩。

畜牧业以生猪、蛋鸡为主。

年生猪饲养量万头,年末存栏万头;家禽年饲养量万羽。

年生产肉类吨,禽蛋吨;畜牧业总产值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截至年末,累计造林万亩,其中用材林万亩,经济林万亩,林木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万立方。

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公示为积极推进我市新型城市化进程,更好地引导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局组织开展了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修编工作。

2010年2月,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9-2030)经省建设厅审查批准。

3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总体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完成了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的成果草案。

为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适应我市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城乡规划法》相关要求,现将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草案)予以公示,以更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一、公示内容(详见附件)二、公示时间2010年3月26日——2010年4月26日三、公示意见反馈方式1、信件寄往“常德市规划局总工办”,信封上请注明“城市总体规划公示意见”;2、拨打电话至常德市规划局总工办。

电话:联系人:王莉、钟晨附件:1、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文本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文本(草案)2010年3月项目名称: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委托方(甲方):常德市规划局承担方(乙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事业法人代码:—0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第(081001)编制阶段:总体规划成果送审单位:常德市政府项目送审专用章: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与住房研究所主管所长:卢华翔,高级城市规划师主管主任工:李秋实,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编制人员名单:项目负责人:屈伸,城市规划师李慧轩,城市规划师项目参加人:徐素敏,高级工程师伍速锋,工程师,博士刘明喆,工程师刘海龙,工程师张黎明,助理城市规划师陈明,助理城市规划师余猛,助理城市规划师,博士北京大学参加人员:曹广忠,副教授江艺东,硕士研究生袁文旭,硕士研究生白晓,硕士研究生陈义勇,硕士研究生边雪,本科生任帅,本科生李沁,本科生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11. 项目概况 12. 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2城市发展目标 2城市发展策略 3第二部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3. 市域人口发展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34. 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45. 市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56. 市域城乡统筹发展 77. 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 78. 市域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89. 市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1010.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111. 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14第三部分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1712. 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 17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 17城市规模 1713. 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 1814.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 18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18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18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19中心城区用地构成 1915. 中心城区居住用地与住房建设规划 2016. 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21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21行政办公用地 21商业金融业用地 21文化娱乐用地 22体育用地 22医疗卫生用地 23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2317. 中心城区工业与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23工业用地 23仓储物流用地 2418. 中心城区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 24绿地系统规划 24景观系统规划 2519. 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2620.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27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 27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27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30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32停车系统规划 34慢行系统规划 3521. 中心城区市政与公用基础设施规划 36给水工程规划 36排水工程规划 37雨水系统规划 38供电工程规划 38通信邮政工程规划 39燃气工程规划 40环境卫生规划 4122. 中心城区公共安全规划 42防洪排涝规划 42抗震减灾规划 43消防规划 44人防规划 4523. 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4624. 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4825. 中心城区城乡统筹与村镇建设 49镇规划指引 49乡村规划指引 49第四部分规划实施 5026. 空间管制与建设指引 50市域空间管制 50市域分区规划指引 51中心城区“四区”划定 51中心城区“四线”划定 52中心城区城市用地强度管制及分片区指引 5527. 建设时序与远景发展构想 5628. 政策建议和实施保障 58表格 1常德市新型城市化目标指标体系一览表 60表格 2常德经济、社会、生态发展评价指标表 60 表格 3常德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表 62表格 4常德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表 62表格 5常德市国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63表格 6常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表 69表格 7市域生态功能区划 69表格 8中心城区“四区”划定一览表 70表格 9中心城区四区划定面积 70表格 10中心城区城乡用地汇总表(2030年) 70表格 11中心城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30年) 71 表格 13中心城区主次道路规划一览表 71 表格 14 中心城区道路规划主要断面一览表 75第一部分总则1. 项目概况第1条项目背景为了贯彻国家和湖南省关于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坚持建设两型社会和新型城市化的要求,协调城市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间的矛盾、应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的新要求,常德市人民政府提出对1999年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强拆风险评估报告

强拆风险评估报告

强拆风险评估报告柳叶大道西延线桃源段观音桥村东林一组文正保等3户不履行拆迁义务实施司法强拆社会风险评估报告桃源县陬市镇人民政府5月8日目录1、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报告2、中共桃源县委专题会议纪要3、桃源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4、桃源县人民政府县长办公会议纪要5、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柳叶大道西延线征收土地批文6、征收土地公告7、征收土地红线图8、工程施工边线图9、桃源县陬市城镇建设总体规划10、拆迁户房屋拆迁安置方案一、重大事项社会隐定风险评估报告填报单位;陬市镇人民政府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申请表呈报单位(盖章):陬市镇人民政府填表时间: 5月1日注:此表一式两份,一份留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份呈报单位留底。

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案一、评估对象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柳叶大道西延线源段建设房屋拆迁项目内容:征地拆迁涉及区域:陬市镇长乐村、观音桥村、高湾村,司法强拆涉及观音桥村东林一组涉及群众情况(人/户):3户。

文正保户4人,杜和平户4人,高永付户2人拟用地情况:涉及资金情况:55万元经济、社会效益预计:柳叶大道西延线总投资17.85亿元,其中桃源段5.4公里投入约6亿元。

柳叶大道西延线工程项目的建成,将有利于较好地发挥常德市城区的带动效应,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对于陬市卫星城镇建设以及桃源县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产总值及税收预计:二、不稳定因素预估(可能引发会么样的不稳定因素,涉及的人员、数量、激烈程度,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等方面);1、文正保等3户拒不签订房屋拆迁补偿协议;2、可能引起上访;3、会出现正面冲突;4、后续工程压力较大。

在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中所做的工作:1、按规定办理了征地手续,发布了征收集体土地公告;2、依据省、市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充分考虑价格上涨因素,比照陬市镇范围内的房屋拆迁行情,经县委常委会议和县政府常务会研究,较大幅度提高了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3、县国土资源局对房屋拆迁的实物量重复进行了核实,拆迁户已基本无异议;认真进行了政策宣传,绝大多数群众理解、支持项目建设;由于文正保、杜和平、高永付拒绝签订房屋拆迁补偿协议,县国土资源局依据土地法律法规对该3户下达了限期交房腾地的决定,并支付房屋拆迁补偿款;4、陬市镇党委政府落实了干部包保责任,多次上门做工作;5、按相关规定已支付土地、青苗和房屋拆迁补偿款。

桃源县理公港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桃源县理公港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桃源县理公港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桃源县理公港镇人民政府二O一O年十一月桃源县理公港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第一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 9 目录第二节城乡建设用地控制 ................................................................ 9 前言 .. (2)第三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落实 ...................................................... 10 第一章总则 (2)第四节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 10 第一节规划目的...................................................................... . (2)第五节土地整治安排 ......................................................................11 第二节规划目的...................................................................... . (2)第七章村级土地利用控制 ................................ 12 第三节规划任务...................................................................... . (2)第一节落实上级规划下达指标 (12)第三节规划依据...................................................................... . (2)第二节村级土地利用控制措施 ...................................................... 12 第四节规划期限和范围 ....................................................................3第八章规划实施措施 .................................... 13 第五节规划效力与规划调整 (3)第一节强化规划实施的行政管理 ............................................... 13 第一节镇域概况...................................................................... . (4)第二节健全规划实施的经济政策 ................................................ 13 第二节土地资源现状 ..................................................................... (4)第三节加强规划实施的法规监督 ................................................ 13 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 (5)第二节第四节提高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 ................................13 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5)第五节扩大规划实施的舆论监督 ................................................ 13 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 ..................................................................... (5)第三节土地利用目标 ..................................................................... ... 5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6)第一节农用地结构调整 ....................................................................6第二节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6)第三节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6)第五章土地用途分区及建设用地管制 (7)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的依据及类型 (7)第二节土地用途区及管制规则 (7)第三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8)第六章土地利用规划安排 (9)I桃源县理公港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前言第一章总则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第一节规划目的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臵土地资源~既要保护耕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提高地、又要保障建设用地~加强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管理~协调部门用地政府运用国土资源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保证各行业合理用地需求~促进土地矛盾~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街道改造项目计划书

街道改造项目计划书

街道改造项目计划书篇一:道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道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心提示:道路改造项目投资环境分析,道路改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道路改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道路改造行业竞争格局分析,道路改造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道路改造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道路改造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道路改造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道路改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专业编写:道路改造项目建议书道路改造项目申请报告道路改造项目环评报告道路改造项目商业计划书道路改造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道路改造项目节能评估报告道路改造项目规划设计咨询道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道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

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

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源县陬市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一、概况与历史1、概况桃源县域位于湘西北的沅江中下游,四邻与沅陵、、安化、石门、临澧、慈利、等县、市相接,是武陵雪峰两大山脉的交汇处。

陬市镇位于桃源县城东北20公里,东临武陵区河伏镇、鼎城区,境有四大河流之一沅水流经,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发达。

2010年底陬市镇土地面积104.5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0390亩。

全镇总户籍人口57434人,其中镇户籍人口约3万人。

2、历史陬市镇有近500年的文明史,明嘉靖年间初步形成集市。

清朝时代,由于经济不断发展,成为“一邑巨镇”,称“陬溪市”。

“陬”即“角落”之意,“溪”指今五桂村至观音桥进入沅水的一条溪流,因陬市镇建于此(以观音桥为中心),所以取名为陬溪市。

陬市在历史上是桃源县的第一大商业重镇。

清末,因沅水陬市地段有三洲分流(洋洲、芦池洲、家洲),面宽流缓,、和湘西木商竹帮来到陬溪,把持沅水一带码头经营竹木运销业务,使陬溪发展成为省最大的竹木集散市场,有市民数千户。

民国时期,镇区街道沿沅水呈带状发展,分成上、下两段(街);后陬溪之名渐演变为陬市,曾有“小”的美誉。

1943年冬(民国32年),陬市镇被日本侵略军焚毁,居民逃避他乡。

抗日战争胜利后,因竹木运销业空前兴旺,镇区迅速恢复。

解放后,1952年建成解放街,从此集市贸易十分兴旺。

在陬市经营的竹木商48家,登记注册的工商户3000多户。

1956年全镇社会销售总额1.2亿元,随着至桃源、至慈利公路陬市交汇,陬市成为水陆交通枢纽,镇区迅速沿公路线扩展。

70年代,一批县属和市属工业企业相继在陬市兴建,使陬市桥港以东迅速成为工业区。

80年代以来,人民政府依靠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利用公路运输优势,提供多种方便条件发展传统工商业。

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房屋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街道总长7641米。

全镇共辖6个居委会,14个村,户籍总人口57434人,其中镇户籍人口约3万人。

2009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0.57亿元,工业产值10.67亿元,农业总产值7.0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27万元,人均纯收入4094元。

是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市的卫星镇。

近年来,陬市镇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据本镇资源特点,以建立特色基地为依托,以点带面,拉动全镇的农业经济向更科学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一是发挥粮食和棉花生产区的优势,将品种更新换代,建立了优质晚稻核心生产基地,鼓励推广发展优质高产稻,种植优质早稻2.5万多亩,优质中晚稻4.2万多亩,二是放手发展畜牧业,以三江禽业为依托,培植扩大养殖基地规模。

三江禽业公司成立于1998年,现有固定资产200万元,有国先进的全自动孵化机10台,可孵化种鸡300万羽,下设种鸡场两个,占地30余亩,商品鸡饲养分场一个占地60余亩,可饲养商品鸡50万羽,该公司利用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定期进行信息、技术、防治等培训,帮助群众发展养鸡。

至目前,养鸡大户已发展到13个村,3000余户,养鸡年产值可突破3000万元。

三是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巩固和扩大特色示基地围。

其中以鸬鹚洲新村、新茶庵村等村为中心的蔬菜基地面积达12000亩;以鸬鹚洲新村、团结路村为辐射的苗木基地面积已达4000亩;以新茶庵村、鸬鹚洲新村为中心的优质棉基地面积已达6000亩;以观音桥村为中心的休闲农业基地正在形成。

共辖14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

具体如下表:表1 陬市镇社区及行政村概况二、自然情况1、地形地貌地处湘西山地向洞庭湖过渡的滨湖地带,地势一般在37—45米(黄海高程)之间。

表2 镇地貌构成一览表2、气候陬市镇为中亚热带向亚热带过渡地段,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冷热四季分明,干湿两季明显,常年盛行东北风 。

历年平均气温17℃,最高气温为40℃,最低气温-15℃。

年平均日照时数1400小时左右年降水量1135—1291mm 。

全年降雨量1291.2毫米,日最大降雨量124.5毫米,全年日照1427.2小时。

3、水文水能资源概况:陬市境沅水河,全长8.5公里,年平均流量为10.2 亿m3沅水最高水位43.81米,常年水位36.5米(黄海高程),,1座小(Ⅰ)型水库,3 座小(Ⅱ)型水库;年总蓄水量198.52万 m3,其他小塘1500只,年平均蓄水量为1500 万m3。

全镇可利用地下水 480万m3。

表3 镇水资源情况一览表表4 镇主要河流情况一览表4、土地资源陬市镇土地利用情况见表5。

表5 镇土地利用情况一览表5、森林资源陬市镇林种主要为经济林,面积为2.84万亩,占林地总面积比例的62.6%,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6 林种情况一览表三、社会经济情况(一) 人口1、镇域人口2010年末总户籍人口57434人。

表7 镇域人口历年变动情况2、镇区人口陬市镇辖6个社区居委会和14个村民委员会,21939户,户籍人口57434人,总面积104.59平方公里。

其中镇区含6个社区居委会,53个居民小组,7个村民委员会的全部或部分村民,48个农村小组,含未落常住经商、参工参运人员,城区12757户。

(二) 经济2010年全年一、二、三产业共实现生产总值26.7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3.87亿元,同比增长30%,规模企业产值13.3亿元,同比增长28%;引进县外资金2500万元,同比增长33%;财政总收入1036.17万元,同比增长9%;农业总产值8.48亿元,同比增长20%;粮食总产量3.84万吨,较上年增长4.9%。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13万元,同比增加15%。

农民人均纯收入4503元,同比增长10%。

陬市镇工业门类齐全,有化工、食品、纺织、建材、造船、高新技术、印刷、饲料等38个行业,工业产品580多种,民营企业75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14家,包括湘鲁万福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桃源县大华机械厂、桃源县佳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桃源县德威造船有限责任公司、牛力水泥股份分公司等。

全镇现共有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2100多户,从业人员12000余人。

全年产值近3亿元。

四、村镇建设表8 陬市镇现状建成区用地平衡表1、教育机构情况全镇有中学2所,小学4所,幼儿园7所,其中桃源县第三中学是市名优学校,座落在陬市城区,师资力量雄厚,每年向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6000多人。

表9 陬市主要学校情况一览表2、医疗机构情况全镇共有两所医院,桃源县第二人民医院和沅水局医院。

桃源县第二人民医院(陬市医院),床位110,共有医护人员200多人,其中有技术职称的100多人,高中级医务人员50多人,且医疗设施齐全。

获省爱婴医院、县百姓放心医院称号。

3.文物古迹情况表10 文物古迹调查表4、对外运输情况陬市交通、通讯、能源、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迅速,省道S306、S226,新建的石陬公路从东西、东北、南北贯穿全镇,常高速公路在陬市镇高湾建有大的互通。

沅水城区段可停泊5000吨船舶,日吞吐量为1500吨。

5、镇区现有道路情况陬市镇现有路113.4公里,总道路面积761200平方米,其中镇区街道13.4公里,面积147200平方米,城区普通沥青路面1.6公里,面积7350平方米。

砼路面11.8公里,面积139850平方米。

乡村白色路面72公里,面积34900平方米。

沥青和砼路面28公里,面积265000平方米。

城镇道路总体是棋盘放射型,已建成道路16条,其中42---56米路面主干道4条,28---34米次干道2条,12---18米支干道10条。

表11 现状道路设施一览表6.加油站、停车场表12 加油站一览表陬市镇停车场,能停上百辆长途客车。

7.给水全镇目前有自来水厂一座,日供水规模为1.0万吨,城镇供水3万人,日生活用水量5600吨,日工业用水量2400吨,供水主管长度为38km,年销售水量220万吨,自备水源0.12万吨。

取水源在沅江地表水,取水口没有污染。

8、排水情况全镇排水实行雨污合流制,日排水量为0.7万吨,排水率为85%,排水管网长度为18km,街道主排水道有1.2米×1.8米涵道、Φ100、Φ800、Φ600、Φ500涵管几种,排水明渠为14km,年污水排放量210万吨,其中生活污水170万吨,工业污水40万吨,污水在东风闸口直接排放到沅江,无污水处理厂。

9、电力设施情况变电站名称:陬市镇变电站陬市镇现有110KV变电站一座,有变压器210台,容量为33860KVA10、电信设施情况现有固定用户12000户,移动用户2.6万户,实现宽带上网,全镇现已有10000多互联网用户。

陬市有线电视台拥有有线电视用户10000多户,全镇14个村已有11个村开通有线电视。

表13 镇域邮电设施一览表11、环保环卫设施(1)、陬市镇目前在畬田村和塞水村租用山间冲地约20亩作为垃圾填埋场,清运距离7公里。

每年需场地租用费和道路维护费4.6万元。

(2)、城区有垃圾围14个(急需维修9个),省道沿线17个。

环卫所有斗车14台,其中10台需更换,清扫以后运到垃圾围或垃圾临时堆放点。

城区日产垃圾约40吨,每天用16型小型铲车一辆装车,约7吨的东风金刚翻斗车2台清运4车左右,还不含洋洲村、家洲社区、和部分企业单位的垃圾。

环卫所没有垃圾清运车和洒水车,垃圾以承包清运的方式拖运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附表陬市镇主要社会经济调查表陬市镇主要社会经济调查表1(2010年)陬市镇主要社会经济调查表2(2010年)陬市镇主要社会经济调查表3(2010年)陬市镇主要社会经济调查表4(2010年)陬市镇主要社会经济调查表5(2010年)陬市镇区主要公共服务设施表6(2010年)设施、市场等主要商业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