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数列递推公式题型归纳解析完整答案版

最新高考数列递推公式题型归纳解析完整答案版
最新高考数列递推公式题型归纳解析完整答案版

(完整版)数列的递推公式教案

数列的递推公式教案 普兰店市第六中学陈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数列递推公式定义,能根据数列递推公式求项,通过数列递推公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观察、分析、类比、试验、归纳”得出递推公式概念,体会数列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不同,探索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猜想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精神,体验探究乐趣,感受成功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认识并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重点:数列的递推定义以及应用数列的递推公式求出通项公式。 难点:数列的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关键:同本节难点。 三、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在熟悉与未知的认知冲突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运用观察、试验、联想、类比、归纳、猜想等方法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注意总结规律和知识的巩固与深化。 四、教学过程 环节1:新课引入 一老汉为感激梁山好汉除暴安良,带了些千里马要送给梁山好汉,见过宋江以后,宋江吧老汉带来的马匹的一半和另外一匹马作为回礼送给了他,老汉又去见卢俊义,把

现有的马匹全送给了他,卢俊义也把老汉送来的马匹的一半和另外一匹马作为回礼送给了老汉……… 一直送到108名好汉的最后一名段景住都是这样的,老汉下山回家时还剩下两匹马,问老汉上山时一共带了多少匹千里马? 通过这个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为生活所服务。同时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环节2:引例探究 (1)1 2 4 8 16……… (2) 1 ()1cos ()1cos cos ()]1cos cos[cos ……. (3)0 1 4 7 10 13 ……. 通过设置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分析找出这些数列从第二项(或后几项)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关系,从而引出数列的递推公式的定义,便于学生对于数列递推公式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递推公式定义: 如果已知数列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从第二项(或某一项)开始的任意一项a n 与它的前一项a n-1(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递推公式是数列一种的表示法,它包含两个部分,一是递推关系,一是初始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环节3:应用举例及练习 例1:已知数列{a n }的第1项是1,以后的各项由公式 (n ≥2)给出,写出这个给出,写出这个数列的前5项. 解:据题意可知:a 1=1, 1 11n n a a -=+2111112,1a a =+=+=3211311,22a a =+=+=4312511,33a a =+=+=5413811.55a a =+ =+=

高考数列递推公式题型归纳解析完整答案版

最新高考数列递推公式题型归纳解析完整答案版 类型1 ) (1n f a a n n +=+ 解法: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1n f a a n n =-+,利用累加法(逐差相加法)求解。 变式1.1:(2004,全国I ,个理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1}{1=a a n 中,且a 2k =a 2k -1+(-1)K , a 2k+1=a 2k +3k , 其中k=1,2,3,……. (I )求a 3, a 5; (II )求{ a n }的通项公式. 解:Θk k k a a )1(122-+=-,k k k a a 3212+=+ ∴k k k k k k a a a 3)1(312212+-+=+=-+,即k k k k a a )1(31212-+=--+ ∴)1(313-+=-a a ,2235)1(3-+=-a a …… ……k k k k a a )1(31212-+=--+ 将以上k 个式子相加,得 ]1)1[(2 1 )13(23])1()1()1[()333(22112--+-=-+???+-+-++???++=-+k k k k k a a 将11=a 代入,得1)1(21321112--+?=++k k k a , 1)1(2 1 321)1(122--+?=-+=-k k k k k a a 。 经检验11=a 也适合,∴???????--?+?--?+?=-+)(1)1(2132 1)(1)1(21321222 1 21为偶数为奇数n n a n n n n n 类型2 n n a n f a )(1=+ 解法: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 )(1 n f a a n n =+,利用累乘法(逐商相乘法)求解。 例3:已知31=a ,n n a n n a 2 31 31+-= + )1(≥n ,求n a 。 解:12 31 32231232)2(31)2(32)1(31)1(3a n n n n a n +-?+?-??????+---?+---= 3437526331348531n n n n n --= ????=---L 。 变式2.1:(2004,全国I,理15)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1321)1(32--+???+++=n n a n a a a a (n ≥2), 则{a n }的通项1 ___ n a ?=? ? 12n n =≥ 解:由已知,得n n n na a n a a a a +-+???+++=-+13211)1(32,用此式减去已知式,得

文科数学2010-2018高考真题分类专题六 数列 第十七讲 递推数列与数列求和答案

专题六数列 第十七讲 递推数列与数列求和 答案部分 1.C 【解析】∵113 n n a a +=-,∴{}n a 是等比数列 又243a =-,∴14a =,∴()1010101413313113 S -????-- ? ? ?????==-+ ,故选C . 2.D 【解析】【法1】有题设知 21a a -=1,① 32a a +=3 ② 43a a -=5 ③ 54a a +=7,65a a -=9, 76a a +=11,87a a -=13,98a a +=15,109a a -=17,1110a a +=19,121121a a -=, …… ∴②-①得13a a +=2,③+②得42a a +=8,同理可得57a a +=2,68a a +=24,911a a +=2,1012a a +=40,…, ∴13a a +,57a a +,911a a +,…,是各项均为2的常数列,24a a +,68a a +,1012a a +,… 是首项为8,公差为16的等差数列, ∴{n a }的前60项和为1 1521581615142 ?+?+???=1830. 【法2】可证明: 14142434443424241616n n n n n n n n n n b a a a a a a a a b +++++---=+++=++++=+ 11234151514 1010151618302 b a a a a S ?=+++=?=?+ ?= 【法3】不妨设11a =,得23572,1a a a a ====???=,466,10a a ==,所以当n 为奇数时,1n a =,当n 为偶数时,构成以2a 为首项,以4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得 601830S = 3.A 【解析】法一:分别求出前10项相加即可得出结论; 法二:12349103a a a a a a +=+=???=+=,故1210a a a ++???+=3515?=.故选A. 4.6【解析】∵112,2n n a a a +==,∴数列{}n a 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在高考中数学表格题分类解析

在高考中数学表格题分类解析 近年来,涉及表格类的试题经常出现在全国各地的高考和模拟试题中,它们不仅情境新颖,而且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充分体现了表格的工具性和数学的适用性。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根据所学知识在新情景中吸收、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实例对表格在高中数学试题中的应用作一些分析和归纳,期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一、在题设中直接以表格反映条件 例1 下表给出了x 与x 10的七组对应值: 假设上表数据中,有且仅有一组是错误的,它是第________组。 思路:由上表可知第六组一定正确,由此判断第一、三组都是正确的(因为它们不可 能全错)由第一组正确得到第五组也正确,剩下第二、四、七组必有一组错的,若第二组正确,推出第四、七组都是错的,因此第二组是错的。 评注:这是一题以指对数互化和对数的运算法则为背景的表格信息题,要求要能根据 表中信息找到突破口,进行推理和假设,作出正确判断。此类问题对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例2 二次函数x c bx ax y (2++=∈R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则不等式ax 2+bx+c>0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 思路一:由表格可知,原函数图象过三点(-1,-4)、(0,-6)、(1,-6), 由()()4112-=+-+-c b a ①,6002 -=+?+?c b a ② 6112-=+?+?c b a ③,解得6,1,1-=-==c b a ,∴不等式ax 2+bx+c>0的解集是{x|x<-2或x>3} 思路二:由表格可知,方程02 =++c bx ax 的两根为3,2-,再由函数值的变化规律 可知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上,∴不等式ax 2+bx+c>0的解集是{x|x<-2或x>3}。 评注:上述两种解法都是合理选用了表格中的信息,分别从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两 方面处理了问题。特别是思路二,不需要计算就能得到答案,如果信息选择不当,会导致运算相对繁琐。 例3 ) (t f y =是某港口水的深度y (米)关于时间t (时)的函数,其中240≤≤t .下表是该港口某一天从0时至24时记录的时间t 与水深y 的关系: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知识框架 111111(2)(2)(1)( 1)()22()n n n n n n m p q n n n n a q n a a a q a a d n a a n d n n n S a a na d a a a a m n p q --=≥=?? ←???-=≥?? =+-??-?=+=+??+=++=+??两个基等比数列的定义本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数列数列的分类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函数角度理解 的概念数列的递推关系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1111(1)(1) 11(1)() n n n n m p q a a q a q q q q S na q a a a a m n p q ---=≠--===+=+???? ? ???????????????? ??? ???????????? ???? ????????????? ?????? ? ?? ?? ?? ?? ??? ????????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性质公式法分组求和错位相减求和数列裂项求和求和倒序相加求和累加累积 归纳猜想证明分期付款数列的应用其他??????? ? ? 掌握了数列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性质,掌握了典型题型的解法和数学思想法的应用,就有可能在高考中顺利地解决数列问题。 一、典型题的技巧解法 1、求通项公式 (1)观察法。(2)由递推公式求通项。 对于由递推公式所确定的数列的求解,通常可通过对递推公式的变换转化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 (1)递推式为a n+1=a n +d 及a n+1=qa n (d ,q 为常数) 例1、 已知{a n }满足a n+1=a n +2,而且a 1=1。求a n 。 例1、解 ∵a n+1-a n =2为常数 ∴{a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a n =1+2(n-1) 即a n =2n-1 例2、已知{}n a 满足11 2 n n a a +=,而12a =,求n a =? (2)递推式为a n+1=a n +f (n ) 例3、已知{}n a 中112a = ,121 41 n n a a n +=+-,求n a . 解: 由已知可知)12)(12(11-+= -+n n a a n n )1 21 121(21+--=n n 令n=1,2,…,(n-1),代入得(n-1)个等式累加,即(a 2-a 1)+(a 3-a 2)+…+(a n -a n-1) 2 43 4)1211(211--= --+=n n n a a n ★ 说明 只要和f (1)+f (2)+…+f (n-1)是可求的,就可以由a n+1=a n +f (n )以n=1,2,…,(n-1)代 入,可得n-1个等式累加而求a n 。 (3)递推式为a n+1=pa n +q (p ,q 为常数) 例4、{}n a 中,11a =,对于n >1(n ∈N )有132n n a a -=+,求n a . 解法一: 由已知递推式得a n+1=3a n +2,a n =3a n-1+2。两式相减:a n+1-a n =3(a n -a n-1) 因此数列{a n+1-a n }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其首项为a 2-a 1=(3×1+2)-1=4 ∴a n+1-a n =4·3n-1 ∵a n+1=3a n +2 ∴3a n +2-a n =4·3n-1 即 a n =2·3n-1 -1 解法二: 上法得{a n+1-a n }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于是有:a 2-a 1=4,a 3-a 2=4·3,a 4-a 3=4·32,…,a n -a n-1=4·3n-2 , 把n-1个等式累加得: ∴an=2·3n-1-1 (4)递推式为a n+1=p a n +q n (p ,q 为常数) )(3211-+-= -n n n n b b b b 由上题的解法,得:n n b )32(23-= ∴n n n n n b a )31(2)21(32-== (5)递推式为21n n n a pa qa ++=+

数列的递推公式练习

数列的递推公式练习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课时作业5数列的递推公式(选学)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课堂训练 1.在数列{a n}中,a1=,a n=(-1)n·2a n-1(n≥2),则a5=() A.- C.- 【答案】 B 【解析】由a n=(-1)n·2a n-1知a2=,a3=-2a2=-,a4=2a3=-,a5=-2a4=. 2.某数列第一项为1,并且对所有n≥2,n∈N,数列的前n项之积为 n2,则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A.a n=2n-1 B.a n=n2 C.a n=D.a n= 【答案】 C 【解析】∵a1·a2·a3·…·a n=n2,a1·a2·a3·…·a n-1=(n-1)2,∴两式相除,得a n=. 3.已知数列{a n}满足:a4n-3=1,a4n-1=0,a2n=a n,n∈N+,则a2009= ________,a2014=________. 【答案】10 【解析】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 ∵2009=4×503-3,∴a2009=1, ∵2014=2×1007,∴a2014=a1007,

又1007=4×252-1,∴a1007=a4×252-1=0. 4.已知数列{a n},a1=0,a n+1=,写出数列的前4项,并归纳出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析】a1=0,a2==,a3===,a4===. 直接观察可以发现,把a3=写成a3=, 这样可知a n=(n≥2,n∈N+). 当n=1时,=0=a1, 所以a n=(n∈N+).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已知数列{a n}满足:a1=-,a n=1-(n≥2),则a4=() C.- 【答案】 C 【解析】∵a1=-,a n=1-(n≥2), ∴a2=1-=1-=5, a3=1-=1-=, a4=1-=1-=1-=-. 2.数列{a n}满足a1=,a n=-(n≥2,n∈N+),则a2013=() B.- C.3 D.-3 【答案】 A

2005年高考全国试题分类解析(数列部分)

数列部分 选择题 1. (广东卷)已知数列满足,,….若,则(B) (A)(B)3(C)4(D)5 (福建卷)3.已知等差数列中,的值是( A ) A.15 B.30 C.31 D.64 3. (湖南卷)已知数列满足,则= (B ) A.0 B. C. D. 4. (湖南卷)已知数列{log2(a n-1)}(n∈N*)为等差数列,且a1= 3,a2=5,则 = (C) A.2 B. C.1 D. 5. (湖南卷)设f0(x)=sinx,f1(x)=f0′(x),f2(x)=f1′(x),…,f n+1(x)=f n′ (x),n∈N,则f2005(x)=(C) A.sinx B.-sinx C.cos x D.-cosx 6.(江苏卷)在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中,首项a1=3,前三项 和为21,则a3+ a4+ a5=(C ) ( A ) 33 ( B ) 72 ( C ) 84 ( D )189 7. (全国卷II) 如果数列是等差数列,则(B ) (A) (B) (C) (D) 8. (全国卷II) 11如果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差数列,公差,则(B) (A) (B) (C) (D) 9.(山东卷)是首项=1,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如果=2005,则序号等 于(C ) (A)667 (B)668 (C)669 (D)670 10. (上海)16.用n个不同的实数a1,a2,┄a n可得n!个不同的排列,每个排 列为一行写成 1 2 3 一个n!行的数阵.对第i行a i1,a i2,┄a in,记b i=- a i1+2a i2-3 a i3+┄+(-1)n na in, 1 3 2 i=1,2,3, ┄,n!.用1,2,3可你数阵如右,由于此数阵中每一列各数之和都 2 1 3 是12,所以,b1+b2+┄+b6=-12+212-312=-24.那么,在用1,2,3,4,5形成 2 3 1 的数阵中, b1+b2+┄+b120等于

递推数列通项公式求法(教案)讲解学习

递推数列通项公式求 法(教案)

由递推数列求通项公式 马鞍中学 --- 李群花 一、课题:由递推数列求通项公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根据递推公式求出数列中的项,并能运用累加、累乘、待定系数等方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过程与方法: ①复习回顾所学过的通项公式的求法,对比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区别认识到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重要性,引出课题。 ②对比等差数列的推导总结出叠加法的试用题型。 ③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叠乘法及待定系数法的相关题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数列的递推公式的分析和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 ②通过对数列递推公式问题的分析和探究,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 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③通过互助合作、自主探究等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认真参与、积极交流的主体意识。 三、教学重点:根据数列的递推关系式求通项公式。 四、教学难点:解题过程中方法的正确选择。 五、教学课型,课时:复习课 1课时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七、教学方法:激励——讨论——发现——归纳——总结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通项公式的定义及其重要作用 2、学过的通项公式的几种求法 3、区别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从而引入课题 (二)新知探究: 问题1: 在数列{a n }中 a 1=1,a n -a n-1=2n-1(n ≥ 2),求数列{a n } 的通项公式。 活动:通过分析发现形式类似等差数列,故想到用叠加法去求解。教师引导学生细致讲解整个解题过程。 总结:类型1:)(1n f a a n n =-+,利用叠加法(逐差相加法)求解。 问题2:例2在数列{a n }中 a 1=1, (n ≥ 2),求数列{a n } 的通项公式。 方法归纳:利用叠乘法求数列通项 活动:类比类型1推导过程,让学生分组讨论研究相关解题方案。 练习2设{a n }是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且(n+1)a n 2+1 –na n 2 +a n+1a n =0, n n n a a 21 =-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99067

知识框架 111111(2)(2)(1)(1)()22()n n n n n n m p q n n n n a q n a a a q a a d n a a n d n n n S a a na d a a a a m n p q --=≥=?? ←???-=≥?? =+-??-?=+=+??+=++=+??两个基等比数列的定义本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数列数列的分类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函数角度理解 的概念数列的递推关系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1111(1)(1) 11(1)() n n n n m p q a a q a q q q q S na q a a a a m n p q ---=≠--===+=+???? ? ???????????????? ??? ???????????? ???? ????????????? ?????? ? ?? ?? ?? ?? ???????????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性质公式法分组求和错位相减求和数列裂项求和求和倒序相加求和累加累积归纳猜想证明分期付款数列的应用其他??????? ? ? 掌握了数列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性质,掌握了典型题型的解法和数学思想法的应用,就有可能在高考中顺利地解决数列问题。 一、典型题的技巧解法 1、求通项公式 (1)观察法。(2)由递推公式求通项。 对于由递推公式所确定的数列的求解,通常可通过对递推公式的变换转化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 (1)递推式为a n+1=a n +d 及a n+1=qa n (d ,q 为常数) 例1、 已知{a n }满足a n+1=a n +2,而且a 1=1。求a n 。 例1、解 ∵a n+1-a n =2为常数 ∴{a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a n =1+2(n-1) 即a n =2n-1 例2、已知{}n a 满足11 2 n n a a +=,而12a =,求n a = (2)递推式为a n+1=a n +f (n ) 例3、已知{}n a 中112a = ,12141 n n a a n +=+-,求n a . 解: 由已知可知)12)(12(11-+= -+n n a a n n )1 21 121(21+--=n n 令n=1,2,…,(n-1),代入得(n-1)个等式累加,即(a 2-a 1)+(a 3-a 2)+…

必修5--数列知识点总结及题型归纳

数列 一、数列的概念 (1)数列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2)通项公式的定义: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 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如:①:1 ,2 ,3 ,4, 5 ,… ②:5 14131211,,,,… (3)数列的函数特征与图象表示: 4 5 6 7 8 9 序号:1 2 3 4 5 6 项 :4 5 6 7 8 9 (4)数列分类:①按数列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②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 系分:单调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例:下列的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 (1)1,2,3,4,5,6,… (2)10, 9, 8, 7, 6, 5, … (3) 1, 0, 1, 0, 1, 0, … (4)a, a, a, a, a,… (5)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的关系:11(1)(2)n n n S n a S S n -=?=?-?≥ 例: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22+=n s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二、等差数列 题型一、等差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用递推公式表示为1(2)n n a a d n --=≥或1(1)n n a a d n +-=≥。 例:等差数列12-=n a n ,=--1n n a a 题型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n a a n d =+-; 等差数列(通常可称为A P 数列)的单调性:d 0>为递增数列,0d =为常数列,0d < 为递减数列。 例:1.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124971 16a a a a ,则,==+等于( ) A .15 B .30 C .31 D .64 2.{}n a 是首项11a =,公差3d =的等差数列,如果2005n a =,则序号n 等于 (A )667 (B )668 (C )669 (D )670 题型三、等差中项的概念: 定义: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其中2 a b A +=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二B版必修5素材 预习学案 2.1.2数列的递推公式(选学)

预习导航 1.体会递推公式是数列的一种表示方法. 2.理解递推公式的概念及含义,能够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3.掌握由一些简单的递推公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1.数列的递推公式 如果已知数列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从第二项(或某一项)开始的任一项a n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名师点拨:(1)与所有的数列不一定都有通项公式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递推公式. (2)递推公式也是给出数列的一种重要方法.事实上,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一样,都是关于n 的恒等式,我们可用符合要求的正整数依次去替换n ,从而可以求出数列的各项. 【做一做1】 数列2,4,6,8,10,…的递推公式是( ) A .a n =a n -1+2(n ≥2) B .a n =2a n -1(n ≥2) C .a n =a n -1+2,a 1=2(n ≥2) D .a n =2a n -1,a 1=2(n ≥2) 答案:C 2.通项公式与递推公式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联系 通项公式 项a n 是序号n 的函数式a n =f (n ) 都是给出数列的方法,可 求出数列中任意一项 递推公式 已知a 1(或前几项)及相邻项(或相邻几项) 间的关系式 但并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递推公式.例如\r(2)精确到1,0.1,0.01,0.001,…的不足近似值排列成一列数:1,1.4,1.41,1.414,…就没有递推公式. 【做一做2-1】 已知在数列{a n }中,a 1=2,a n =a n -1+2(n ≥2),则{a n }的通项公式是 ( ) A .3n B .2n C .n D .n 2 答案:B 【做一做2-2】 在数列{a n }中,a 1=1,a 2=2,且a n +1-a n =1+(-1)n (n ≥2),则a 10=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a 10-a 9=1+(-1)9,a 9-a 8=1+(-1)8,a 8-a 7=1+(-1)7,…,a 3

数列的递推公式练习

课时作业5 数列的递推公式(选学)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课堂训练 1.在数列{a n }中,a 1=1 3,a n =(-1)n ·2a n -1(n ≥2),则a 5=( ) A .-16 3 C .-83 【答案】 B 【解析】 由a n =(-1)n ·2a n -1知a 2=23,a 3=-2a 2=-4 3,a 4=2a 3 =-83,a 5=-2a 4=163. 2.某数列第一项为1,并且对所有n ≥2,n ∈N ,数列的前n 项之积为n 2,则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 A .a n =2n -1 B .a n =n 2 C .a n =n 2 n -12 D .a n =n +12 n 2 【答案】 C 【解析】 ∵a 1·a 2·a 3·…·a n =n 2,a 1·a 2·a 3·…·a n -1=(n -1)2,∴两式相除,得a n =n 2 n -12 . 3.已知数列{a n }满足:a 4n -3=1,a 4n -1=0,a 2n =a n ,n ∈N +,则a 2 009=________,a 2 014=________. 【答案】 1 0 【解析】 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

∵2 009=4×503-3,∴a 2 009=1, ∵2 014=2×1 007,∴a 2 014=a 1 007, 又1 007=4×252-1,∴a 1 007=a 4×252-1=0. 4.已知数列{a n },a 1=0,a n +1=1+a n 3-a n ,写出数列的前4项,并归 纳出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析】 a 1=0,a 2=1+a 13-a 1=13,a 3=1+a 23-a 2=1+13 3-13=1 2,a 4=1+a 33-a 3 =1+12 3-12 =3 5. 直接观察可以发现,把a 3=12写成a 3=2 4, 这样可知a n =n -1 n +1(n ≥2,n ∈N +). 当n =1时,1-1 1+1=0=a 1, 所以a n =n -1 n +1 (n ∈N +).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4,a n =1-1 a n -1(n ≥2),则a 4=( ) C .-14 【答案】 C

高中数列题型大全

高中数列题型大全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高中数学:《递推数列》经典题型全面解析 类型1 )(1n f a a n n +=+ 解法: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1n f a a n n =-+,利用累加法(逐差相加法)求解。 例:已知数列{}n a 满足211= a ,n n a a n n ++=+211,求n a 。 类型2 n n a n f a )(1=+ 解法: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 )(1n f a a n n =+,利用累乘法(逐商相乘法)求解。 例:已知数列{}n a 满足321= a ,n n a n n a 11+=+,求n a 。 例:已知31=a ,n n a n n a 2 3131+-=+ )1(≥n ,求n a 。 类型3 q pa a n n +=+1(其中p ,q 均为常数,)0)1((≠-p pq )。 例:已知数列{}n a 中,11=a ,321+=+n n a a ,求n a . 变式:递推式:()n f pa a n n +=+1。解法:只需构造数列{}n b ,消去()n f 带来的差异. 类型4 n n n q pa a +=+1(其中p ,q 均为常数,)0)1)(1((≠--q p pq )。 (1n n n a pa rq +=+,其中p ,q, r 均为常数) 。 例:已知数列{}n a 中,651=a ,11)2 1(31+++=n n n a a ,求n a 。 类型5 递推公式为n n n qa pa a +=++12(其中p ,q 均为常数)。 解法一(待定系数——迭加法):数列{}n a : ),0(025312N n n a a a n n n ∈≥=+-++, b a a a ==2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解法二(特征根法):数列{}n a :),0(025312N n n a a a n n n ∈≥=+-++, b a a a ==21,的特征方程是:02532=+-x x 。

2020版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4.2递推数列及数列求和的综合问题学案(理)

第2讲 递推数列及数列求和的综合问题 考点1 由递推关系式求通项公式 (1)累加法:形如a n +1=a n +f (n ),利用a n =a 1+(a 2-a 1)+(a 3-a 2)+…+(a n -a n -1),求其通项公式. (2)累积法:形如 a n +1a n =f (n )≠0,利用a n =a 1·a 2a 1·a 3a 2·…·a n a n -1 ,求其通项公式. (3)待定系数法:形如a n +1=pa n +q (其中p ,q 均为常数,pq (p -1)≠0),先用待定系数法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a n +1-t =p (a n -t ),其中t =q 1-p ,再转化为等比数列求解. (4)构造法:形如a n +1=pa n +q n (其中p ,q 均为常数,pq (p -1)≠0),先在原递推公式两边同除以q n +1 ,得 a n +1q n +1=p q ·a n q n +1q ,构造新数列{ b n }? ? ???其中b n =a n q n ,得b n +1=p q ·b n +1q ,接下来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例1] 根据下列条件,确定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1)a 1=2,a n +1=a n +n +1; (2)a 1=1,a n = n -1 n a n -1(n ≥2); (3)a 1=1,a n +1=3a n +2. 【解析】 (1)由题意得,当n ≥2时, a n =a 1+(a 2-a 1)+(a 3-a 2)+…+(a n -a n -1) =2+(2+3+…+n )=2+(n -1)(2+n )2=n (n +1) 2+1. 又a 1=2=1×(1+1) 2+1,符合上式, 因此a n = n (n +1) 2 +1. (2)∵a n =n -1 n a n -1(n ≥2), ∴a n -1= n -2n -1a n -2,…,a 2=1 2 a 1. 以上(n -1)个式子相乘得 a n =a 1·12·23·…·n -1n =a 1n =1 n . 当n =1时,a 1=1,上式也成立.

全国卷历年高考函数与导数真题归类分析(含答案)

全国卷历年高考函数与导数真题归类分析(含答案) (2015年-2018年共11套) 函数与导数小题(共23小题) 一、函数奇偶性与周期性 1.(2015年1卷13)若函数f (x ) =ln(x x 为偶函数,则a= 【解析】由题知ln(y x = 是奇函数,所以ln(ln(x x +- =2 2 ln()ln 0a x x a +-==,解得a =1.考点:函数的奇偶性 2.(2018年2卷11)已知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满足 .若 , 则 A. B. 0 C. 2 D. 50 解:因为是定义域为 的奇函数,且 , 所以, 因此, 因为 ,所以, ,从而 ,选C. 3.(2016年2卷12)已知函数()()R f x x ∈满足()()2f x f x -=-,若函数1 x y x += 与()y f x =图像的交点为()11x y ,,()22x y ,,?,()m m x y ,,则()1 m i i i x y =+=∑( ) (A )0 (B )m (C )2m (D )4m 【解析】由()()2f x f x =-得()f x 关于()01, 对称,而11 1x y x x +==+也关于()01,对称, ∴对于每一组对称点'0i i x x += '=2i i y y +,∴()1 1 1 022 m m m i i i i i i i m x y x y m ===+=+=+? =∑∑∑,故选B . 二、函数、方程与不等式 4.(2015年2卷5)设函数21 1log (2),1,()2,1, x x x f x x -+-

常见递推数列通项公式求法(教案)

问题 1:已知数列{a } , a 1 = 1 , a n +1 = n + 2 ,求{a n }的通项公式。 2 常见递推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一、课题:常见递推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二、教学目标 (1)会根据递推公式求出数列中的项,并能运用叠加法、叠乘法、待定系数 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 根据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总结出叠加法的基本题型,引导学生分 组合作并讨论完成叠乘法及待定系数法的基本题型。 (3)通过互助合作、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 好思维习惯,以及积极交流的主体意识。 三、教学重点:根据数列的递推关系式求通项公式。 四、教学难点:解题过程中方法的正确选择。 五、教学课时: 1 课时 六、教学手段:黑板,粉笔 七、教学方法: 激励——讨论——发现——归纳——总结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通项公式的定义及其重要作用 2、区别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从而引入课题 (二)新知探究: a n 变式: 已知数列 {a n } , a 1 = 1 , a n +1 = a n + 2n ,求{a n }的通项公式。 活动 1:通过分析发现形式类似等差数列,故想到用叠加法去求解。教师引导学 生细致讲解整个解题过程。 解:由条件知: a n +1 - a = 2n n 分别令 n = 1,2,3,? ? ? ? ??,(n - 1) ,代入上式得 (n - 1) 个 等式叠加之, 即 (a 2 - a 1 ) + (a 3 - a 2 ) + (a 4 - a 3 ) + ? ? ? ? ? ? +(a n - a n -1 ) = 2 + 2 ? 2 + 2 ? 3 + 2 ? (n - 2) + 2 ? (n - 1) 所以 a - a = (n - 1)[2 + 2 ? (n - 1)] n 1 a = 1,∴ a = n 2 - n + 1 1 n

简单数列递推题型

简单的递推数列 类型一 )(1n f a a n n +=+ 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1n f a a n n =-+,利用迭加法求解 1.已知数列{}n a 中,* 111,3,1N n a a a n n n ∈+==-+,则n a = 2.在数列{}n a 中,12a =, 11ln(1)n n a a n +=++,则n a = 类型二 n n a n f a ?=+)(1 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1 n f a a n n =+,利用累乘法求解 1.已知数列{}n a 满足321=a ,n n a n n a 11+=+,则n a = 2.已知31=a ,n n a n n a 2 3131+-=+ )1(≥n ,则n a = 类型三 周期型解法:由递推式计算出前几项,寻找周期 1.已知数列}{n a 满足)(1 33,0*11N n a a a a n n n ∈+-= =+,则2014a =( ) A .0 B .3- C .3 D . 2 3 2.已知数列}{n a 满足=??-+==+52012111,11,2a a a a a a a n n n Λ则 类型四. q pa a n n +=+1(其中q p ,均为常数,)0)1((≠-p pq 1.已知数列{}n a 中,11=a ,231+=+n n a a ,则n a = 2.在数列{}n a 中,若111,23(1)n n a a a n +==+≥,则n a = 3.已知数列{}n a 满足* 111,21().n n a a a n N +==+∈则n a =

(长春市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质量监测(二)理科数学)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 10a >且 659 11 a a =,当n S 取最大值时,n 的值为 A. 9 B. 10 C. 11 D. 12 (辽宁省沈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数 学(理)试题)设等差数列{}n a 满足 27a =,43a =,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使得n S 0>最大的自然数n 是( ) A .9 B.10 C.11 D.12 (辽宁省沈阳市2016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数 学(理)试题)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1a =,123n n a S +=+,则4S =____________.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7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数学(理)试题)等差数列{}n a 中, 365,S 36,a ==则9S = ( ) A. 17 B. 19 C. 81 D. 100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6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数学(理)试题)设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其前n 项和n S 满足21 =346 n n n S a a +-(),则=n a .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榜罗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理)试题)已知数列{a n }是递增等比数列,a 2=2,a 4﹣a 3=4,则此数列的公比q=( ) A .﹣1 B .2 C .﹣1或2 D .﹣2或1 (甘肃省张掖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数学(理科)试题)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564718a a a a +=,则3132310log log log a a a +++=L A .5 B .9 C .3log 45 D .10

高考数列专题复习(精典版知识点+大题分类+选择题+答案详解)

文科数列专题复习 一、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1.基本量的思想: 常设首项、(公差)比为基本量,借助于消元思想及解方程组思想等。转化为“基本量”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联系 1)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则数列}{n a a 是等比数列,公比为d a ,其中a 是常数,d 是{}n a 的公差。(a>0且a ≠1); 2)若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且0n a >,则数列{}log a n a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log a q ,其中a 是常数且0,1a a >≠,q 是{}n a 的公比。 3)若{}n a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则{}n a 是非零常数数列。 3.等差与等比数列的比较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定义 常数)为(}{1d a a P A a n n n =-??+ 常数) 为(}{1q a a P G a n n n =? ?+ 通项公 式 n a =1a +(n-1)d=k a +(n-k )d=dn+1a -d k n k n n q a q a a --==11 求和公 式 n d a n d d n n na a a n s n n )2(22) 1(2)(1211-+=-+=+= ??? ??≠--=--==)1(11)1()1(111 q q q a a q q a q na s n n n 中项 公式 A= 2 b a + 推广:2n a =m n m n a a +-+ ab G =2。 推广:m n m n n a a a +-?=2 性质 1 若m+n=p+q 则 q p n m a a a a +=+ 若m+n=p+q ,则q p n m a a a a =。 2 若}{n k 成A.P (其中N k n ∈)则}{n k a 也为A.P 。 若}{n k 成等比数列 (其中N k n ∈),则}{n k a 成等比数列。 3 .n n n n n s s s s s 232,,-- 成等差数列。 n n n n n s s s s s 232,,--成等比数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