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材分析本框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的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的第二框,教材内容抽象中包括着具体,通过具体的事例,如“网络军事泄密”、“以爱国为由进行打砸”等,引导学生了解熟悉保护国家利益的方式,使学生易于明白得。
从而知道国家利益至上,进而学会自觉保护国家利益。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国家利益至上;2、明白为了国家利益要舍弃乃至捐躯个人利益;3、了解保护国家利益的方式;4、正确处置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进程与方式目标】通过选取学生身旁的事例、生活现象等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自觉保护国家利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2、形成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
【教学难点】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
1、教师预备:搜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预备:预习教材,搜集保护国家利益的典型事例。
一、导入新课(展现图片和材料)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父亲何力1984年在中印边境界域原始丛林留影;右图为儿子何宇恒2016年6月16日在拉萨市留影。
父亲何力1983年入伍进藏,在位于中印边境的解放军某团三连从戎3年。
何宇恒2021年研究生毕业入警进藏,在边境一线工作。
西藏公安边防总队有这么一群“父子兵”:数十年前父辈们远离亲人,翻山越岭来到西藏守卫边疆,他们渐渐老去,接踵离开了曾经战斗过的雪域高原;现在,他们年轻的小孩长大成人,接过父辈们的接力棒。
1、试探:“接力棒”指的是什么2、“父子兵”带给咱们哪些启发教师总结:他们的孩子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以国家利益为重,心怀爱国之情,以行动保护国家利益。
咱们要向他们学习,尽力保护国家利益。
今天咱们就学习如何保护国家利益。
◆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二、新课教学目标导学一:树立保护国家利益的意识(一)国家利益至上的要求活动一:顺手拍有讲究(展现教材P91“运用你的体会”材料)“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句出自《论语里仁》的名言,一笔一划、端端正正地写在尖峰哨所的营房里。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这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道德品质。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活动探究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国家利益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对国家利益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不清,容易受到眼前利益的影响,缺乏为国家利益奋斗的精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道德品质。
3.增强学生的国家利益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情境体验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引出国家利益至上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八课第2课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第2课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学习目标】1.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学会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能够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学习重点】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学习难点】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979年3月,坐落在广西十万大山深处的尖峰岭国防民兵哨所诞生。
作为村民兵营副营长和支前模范的陆之方临危受命,成为哨所第一任哨长。
3年后,患上严重风湿病的陆之方走不动了。
陆兰廷接过父亲手中的枪,成为尖峰岭哨所第二任哨长,一干就是14年。
1996年,陆兰廷工作调动,陆兰军接替哥哥任第三任哨长。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陆兰军深情地说:“是祖国养育了我,那么为她奉献一生又算得了什么呢?哪怕有一天我会老死在自己的岗哨上,我问问自己的心,它会说这是值得的。
”你如何评价陆之方一家两代人守卫祖国边疆的事迹?与同学分享你所知道的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先进人物的事迹,谈谈你的感受。
自主预习梳理新知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长远的利益,有时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
我们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3.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4.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活动(一)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1.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91探究与分享“网络泄密”事例,探讨:我们应该从以上事例中吸取什么教训?2.学生分享教材《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国防法》相关条款,增强保密意识和防范意识。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教案

教学重点
怎样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教学难点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
课前:完成新课预习与同步训练填空部分
发布任务
自主学习
发布自主学习题目
任务:自主预习并且完成自主学习的题目
收集学情
二次备课
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调整课程内容
学生通过代入角色,思考回答: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要理性爱国。
通过反面案例,引起学生代入自身角色了解分析行为,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会正确树立爱国情感
教师截取2016年奥运会的两个镜头,邀请同学们思考问题:中国女排在训练中是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面对巴西弄错中国国旗,我们怎么捍卫国家利益。并分别介绍了我们应该如何捍卫国家利益的三个途径: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无私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课堂: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环节名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通过播放“战狼”的片段视频,并提问学生:战狼影片中,其他国家的武装势力为什么不敢向中国人开枪,而要为中国人让道放行?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问题:因为我们国家强大,有实力。。。。。。
用视频吸引学生兴趣,并为本框题的学习做铺垫
新课讲授
国家利益至上
学生思考,并回答。
让学生通过分析相关案例,了解我们该如何正确捍卫国家利益
群学活动
教师播放视频,进一步提问学生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学生观看视频,讨论后上台展示
深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有利于运用本节课知识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疑惑,不断巩固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学习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使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国家利益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界限,容易受到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诱惑,忽视国家利益。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爱国主义情操。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树立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观念。
4.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培养学生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认识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树立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观念。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2.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
进而引出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
案例可以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可以是现代社会的典型事例。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初中道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能够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能够主动为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贡献力量。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不同人表现出的国家利益观念和行为,逐步形成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要做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在思想上必须有维护国家利益意识,在行动上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二、教材分析(一)课标依据本框题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法律与秩序”。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懂得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二)内容分析本框题属于统编八年级上册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的第二框题,从思想和行为两个角度,引导学生明确如何真正做到以国家利益为重。
教材首先通过典型材料分析,为学生提供榜样和示范,确立本框学习的情感基调。
之后,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与探讨,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对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
最后,材料升华到英雄模范事迹,引导学生明确在行动上要始终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必要时牺牲自己的一切,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三)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捍卫国家利益。
教学难点:捍卫国家利益三、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于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能够开始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分析国家和社会现象。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优质教案

第2课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知识目标1.知道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要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2.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关系。
3.维护国家利益的具体做法。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能够帮助我们树立起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2.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
3.明白捍卫国家利益的一些具体做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更加热爱祖国,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2.通过学习,初步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爱国的紧迫性。
3.通过学习能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爱国要理性、务实。
4.通过学习,树立大局观念,有自觉做到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意识和决心。
重点1.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意识。
2.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二者关系。
难点1.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教师准备:感动中国人物黄旭华在央视最后一次演讲视频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一、情景导入,场景激趣播放歌曲《说句心里话》这首军歌唱出了兵哥哥们的心声,唱出了军人的使命和职责。
军人们为维护国家利益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维护的就是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它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具有至高无上的特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维护国家利益最终受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
那么我们该怎样维护国家利益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故事拓展】南宋年间,金兵南侵,朝廷腐败,岳飞、辛弃疾率兵抗战,演出了一幕幕爱国主义正剧。
晚清时期,当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外国列强争相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大门的紧急关头,魏源、林则徐、严复等率先觉醒,主张“睁眼看世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害避趋之”,试图变革维新;谭嗣同在“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慷慨赴死,希望以死唤醒国人;抗日战争时期有著名的“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解放战争中有董存瑞,抗美援朝中有黄继光,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英雄模范人物更是层出不穷,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他们都是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第2课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能够主动为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贡献力量知识目标知道要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能力目标学会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不同人表现出的国家利益观念和行为;形成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
教学难点: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和图片)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父亲何力1984年在中印边境地区原始丛林留影;右图为儿子何宇恒2016年6月16日在拉萨市留影。
父亲何力1983年入伍进藏,在位于中印边境的解放军某团三连当兵3年。
何宇恒2014年研究生毕业入警进藏,在边境一线工作。
西藏公安边防总队有这么一群“父子兵”:数十年前父辈们远离亲人,翻山越岭来到西藏守卫边疆,他们渐渐老去,相继离开了曾经战斗过的雪域高原;如今,他们年轻的孩子长大成人,接过父辈们的接力棒。
“接力棒”指的是什么?“父子兵”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教师总结:接力棒是指以国家利益为重,心怀爱国之情,以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努力维护国家利益。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第2课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一)国家利益至上的要求设计意图:聚焦网络安全,旨在教育学生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在平时网络交往活动中提高警惕,提高辨别能力,避免因自己的疏忽大意而给国外情报机构以可乘之机,泄露国家秘密,损害国家利益。
活动一:随手拍有讲究(多媒体展示材料)一名军事发烧友在成都某军用机场附近用手机拍下一张军机照片,发到互联网上。
这位发烧友做梦也想不到,这一不经意的举动竟然为美国情报部门提供了一个投入巨资也没有挖到的军事机密——正在试验中的中国歼-20隐身战斗机。
媒体评论称,这名发烧友“随手一拍胜过了美国一年耗资800亿美元的情报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坚持国家
利益至上》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案
课题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学生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懂得维护国家的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知识目标: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知道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及
其重要性,懂得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重点
正确把握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
难点
正确把握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我的祖国》,导入新课
思考: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这首歌唱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表达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们要向志愿军学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看视频听歌曲感悟
引入新课“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感受志愿军的爱国主义感情
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P91——P96页课本,并解决问题:
思考:社会为什么会对这样的“爱国”行为提出批评?这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要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活动——材料分析
材料一:萨德入韩后,从2月28日下午开始,乐天中国官网开始陷入瘫痪。
乐天方面说,专家经查判断,官网瘫痪为黑客发起病毒攻击所致。
2月27日和28日,乐天中国官网的流量骤增至平时的10至25倍。
乐天有关负责人称,目前可发现部分网民对乐天官网的个别攻击行为,但尚无有组织的攻击或抵制。
材料二:一个女主播走进了一家乐天玛特超市做直播,毁坏了很多商品,视频中她捏碎了方便面,偷吃零食,偷喝饮料,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
最后她走出超市,还在门口竖出中指,并做出呸的动作。
思考:1、你如何评价网民对乐天官网的攻击和这位女主播的行为?
2、我们应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小结: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应该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
同时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
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目标二:捍卫国家利益
播放视频《这位将军在国家和个人利益之间选择了祖国》
思考:1、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2、视频告诉我们当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怎么做?
小结:虽然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完全相同。
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长远的利益,有时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活动——探究与分享
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在国家遭遇战争时,毅然转学物理,以求科学救国。
当知道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立即放弃美国的高薪待遇回到母校任教。
面对重返美国的机会,毫不犹豫的放弃。
思考:1、结合以上案例,说说钱伟长是如何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的。
2、钱伟长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播放视频《致敬每一位为中华民族存亡而壮烈牺牲的中国军人》
思考: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悟?
小结: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要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它们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知识拓展——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思考:请列举几个为国家牺牲的英雄
小结:李大钊、刘胡兰、邱少云、黄继光、孔繁森等。
为了国家利益,有时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播放视频《缉毒警察牺牲向英雄致敬!》
思考:1、缉毒警察贾巴伍各的牺牲对谁的影响最大?
2、你从贾巴伍各式的中国警察身上感受到一种什么精神?
小结: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和平发展时期,一批批优秀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私
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教学目标二: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活动—材料分析
材料:11月18日,中国U20国家青年选拔队在德国开始了第一场比赛,比赛只进行了20分钟,中国队的刘越受伤离场,然后所有的球员都离开了场地,裁判员也离开了场地。
为何?因为现场有人举起了带有政治倾向的旗帜,中国队向赛会组委会表示了抗议:“如果旗帜不离开比赛场地,他们将拒绝比赛。
”
思考:你如何看待中国队“罢赛”的行为?
小结:他们的行为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与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巩固提升:活动——设计调查问卷
近年来,出现一些威胁中国和平稳定、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现象。
例如,个别国家的渔船在中国领海内非法作业,个别国家和军舰擅自闯入中国领海,等等。
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国防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学校团支部准备在学生中开展国防意识调查,请你帮忙设计一份“国防知多少”调查问卷。
学生看书思考问题
学生看图片思考问题学生看视频思考问题
读法律规定
看视频思考问题
学生读材料思考问题学生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读材料思考问题学生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大声朗读碑文看视频思考问题
学生读材料思考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制作调查问卷
初步感知本课知识要点
感受英雄的情怀,感悟英雄爱国主义情感,初步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明确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明确法律对维护国家利益的规定
明确要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了解作为中学生应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知道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进一步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理解在革命战争时期,无数人民英雄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
感悟英雄的情怀,树立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理解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理解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做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利益至上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明确了个人要勇于维护国家利益,不仅仅需要放弃,更需要牺牲。
我们要养成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心中长存国家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