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中的作用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33116投稿邮箱:sjzxyx999@·医学影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刘岩¹,冯俊峰²,孟建华¹,苏利国¹,张会勇¹,王志海¹(1.邯郸市第二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1;2.邯郸市第三医院/邯郸市眼科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1)0 引言当下,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国肝脏肿瘤患者发病率明显提升,尤其我国是世界上乙肝患者最多的国家,大家所共知的乙肝病变三部曲“乙肝-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
对于肝脏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 )是目前而言对活体组织内的水分子微观活动成像唯一检出方法,利用这种特性在肝脏肿瘤鉴别应用[1-3]。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6 例肝脏占位患者进行研究。
男性61 例,女性25 例,年龄32-78岁,平均58.4岁。
86 例患者单发病例53 例、多发病例33 例,共154个病灶进行分析,其中,肝细胞癌24 例、肝胆管细胞癌6 例、肝转移瘤17 例、肝血管瘤19 例、肝囊肿15 例、肝脓肿5 例,以上病例均行手术、穿刺活检病理或影像学诊断证实。
1.2 方法。
设备机型:飞利浦1.5 TAchica 超导磁共振,体部12单元像控阵线圈。
患者检查前8 h 禁食进水,扫描前训练呼吸及憋气。
扫描参数及范围:患者仰卧位、头先进,范围膈顶至肝脏下缘。
行轴位脂肪抑制T 1WI 、T 2WI 平扫,层厚6 mm ,层间距2 mm 。
T 1WI 采用TFE-IP 序列,TR :4500 ms ,TE :3.8 ms ,FOV :42×37 mm ,为层厚3 mm ,层间距0 mm 的容积扫描。
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标准

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标准以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标准为标题的文章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其肝转移是晚期疾病常见的现象。
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手术切除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手术适应症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的适应症是肝转移灶较少、局限、无肝外转移、体力状况良好的患者。
一般来说,肝转移灶的数量不应超过3个,最大直径不应超过5厘米。
此外,患者的肝功能和全身状况也需要符合手术的要求。
二、手术前准备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分期、肝功能评估、术前营养支持等。
病情分期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来确定,以确定肝转移的数量和位置。
肝功能评估主要通过血液检查,包括肝功能指标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术前营养支持可以通过静脉或口服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三、手术切除范围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肝转移灶的切除和肝门区淋巴结清扫。
肝转移灶的切除应尽可能地彻底,避免残留病灶。
肝门区淋巴结清扫可以减少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提高手术的疗效。
四、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数量来确定。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对于局部较大的肝转移灶,开腹手术可以更好地探查和切除;而对于局部较小的肝转移灶,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时间。
五、手术后处理手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护,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术后感染、出血、胆汁漏等。
术后早期的恢复主要包括疼痛控制、饮食调理和肠道功能恢复。
术后远期的恢复则需要患者进行规范化的随访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复发或转移。
六、手术切除的疗效评价手术切除的疗效主要通过肝转移复发的情况来进行评价。
一般来说,手术切除后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可以达到40%至70%。
然而,手术切除并不是对所有患者都适用,对于转移较多或肝功能较差的患者,手术切除的疗效可能较差。
七、手术切除的风险手术切除的风险主要包括手术相关并发症和术后肝功能不全。
CT与MRI在直肠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

[ J ]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 0 0 6 , 1 4 : 2 3 3 2 2 3 3 6 .
[ 7 ] 吴利 忠, 丁小 龙 , 钱海珊 , 等. 多层螺旋 C T 在 诊 断 外 科 急 腹 症 病因中的使用价值[ J ] . 现 代 医 学 影像 学 , 2 0 0 3 , 1 2 : 5 2 — 5 5 .
动 静脉 有无 血栓 外 , 因肠 系 膜 血 管 各 分 支起 始 部 位 相 对 固定而 易 于识 别 , 可借助 c T 动 脉 血 管 造 影 还
可判 断 有无 肠 系膜扭 转 和受 累范 围 。
参考文献 :
[ 1 ] 刘 建东 , 李建国 , 陈丽 , 等. 螺旋 CT在 常 见 急 腹 症 病 因 诊 断 和 处 理中的价值[ J ] . 中国 当 代 医 药 , 2 0 1 0 , 1 7 : 6 8 7 0 . [ 2 ] 季敏 , 乔 中伟 , 帕米 尔 , 等. 急诊 疑 似 阑尾 炎 VC T 平 扫 与 术 后
[ 9 ] 石 磊, 张 自力 . 1 6 层 C T 对 胃肠 急 腹 症 的 诊 断 价 值 [ J ] . 中 国 中
医 药 咨讯 , 2 O 1 1 , 3 : 3 9 — 4 0 .
[ 1 0 ] 陈平 , 吴发银 , 周超 , 等. 非 外 伤 性 急 腹 症 的多 层 螺 旋 CT与 超
病 理 诊 断 对 照准 确 性 研 究 及 影 像 学 特 征 [ J ] . 中 国 循证 儿 科 杂
志, 2 0 1 0 , 5 : 4 3 6 — 4 4 1 .
[ 8 ] 吴 利忠 , 丁小 龙 , 李 梅, 等. 多层 螺 旋 C T 在 胃肠 道 破 裂 穿 穿 孔
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在诊治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

结 直 肠 癌 是 常 见 的 消 化 道 恶 性 肿 瘤 ,术 后 复 发 率 高 达
5 %. 见转 移 部 位 为 肝 脏 (0 0 )肺 (5 3 % ) 骨 0 常 4 % 5 % 、 2 %~0 、 和 脑 。对 于 结 直 肠 癌 肝转 移 患 者 , 术 是 目前 唯 一 有 效 的 治 手 疗 措 施 . 将 5年 生 存 率 提 高 至 约 4 %t 以往 多采 用 检 测 可 0 ” 。
一
P T检 测 到 了所 有 病 灶 ( E 敏感 性 l( , 异 性 9 % )而 C 【) 特 ) % l , T 将 5例 患 者 误 诊 为 孤 立 性 肝 转 移 ,且 漏 诊 4例 肝 外 转 移 灶
( 敏感 性 4 % 。 异 性 9 % ) k l 特 l 。O u等 研 究 发 现 F GP T 的 D —E 对诊 断 结 直 肠 癌 肝 转 移 的敏 感 性 为 10 、特 异 性 为 8 % , 0% 8 而C T分别 为 3 % 和 9 %。一 项 关 于 F G P T对 胃肠 道癌 8 7 D —E
癌 胚 抗 原 fE )行 B超 、T和 结 肠 镜 检 查 等 对 结 直 肠 癌 术 CA、 C
后 患 者 进行 随访 。 发 现 孤立 性 肝 转 移 灶 , 如 还需 行 胸 腹 部 C T
检查以判断是否存在肝外病灶和评估手术 的可行性。但是 ,
尽 管 已采 取 上 述 一 系 列 措 施 .仍 有 不 少 具 手 术 适 应 证 的 患 者 因在 术 中 发 现其 他 转 移 灶 而 终 止 手术 嘲 事 实上 ,0 的患 。 6% 者术 后 短 期 内又 复 发 ,提 示 这 些 患 者 术 前 就 可 能 存 在 肝 外 病 灶 。传 统 的 肝 转 移 监 测 方 法 有 其 局 限 性 , 而 12脱 氧 .一 7一 - 2 氟 代一 一 萄 糖 (F2d oy2f ooD g cs, F G)正 电 D葡 一一ex一一ur— .l oe l u D 一 子 发 射 断 层 成 像 术 (oio msintm gah . E 可 提 p srne i o orp y P T) t s o
CT与MRI在直肠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 邹秋容

CT与MRI在直肠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邹秋容发表时间:2019-05-20T14:36:13.1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3期作者:邹秋容[导读] 在直肠癌分期诊断中,T1-T3期中,MRI与CT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但两种诊断手段在T4分期中均具有相同应用价值。
(湖南省湘西士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湖南湘西 416000)摘要:目的探讨MRI与CT在直肠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病理确诊直肠癌患者54例,安排其同时接受MRI与CT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CT分期准确率为70.37%(37/54),MRl分期准确率为85.19%(46/54);MRI在T1-2、T3分期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CT;(P<0.05);T4期诊断中,MRI与CT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均达到了100%(P>0.05)。
结论在直肠癌分期诊断中,T1-T3期中,MRI与CT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但两种诊断手段在T4分期中均具有相同应用价值。
关键词:直肠癌;分期诊断;CT;MRI直肠癌作为一种临床中非常常见的消化道系统恶性肿瘤疾病,其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我非常显著的逐年递增趋势[1]。
在直肠癌治疗中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针对不同分期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为此,提高直肠癌的分期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拟定有重要作用。
CT与MRI 作为两种直肠癌常用诊断方法,各自有着不同的优势与不足,故关于两者的对比研究较多[2]。
本研究同样基于直肠癌患者术前检查基础上,对CT与MRl分期诊断准确性进行对比,旨在为直肠癌分期诊断提供更好的诊断手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诊的直肠癌患者中选取54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其中女性21例,男性33例,患者年龄为46岁-65岁,平均年龄为(56.25±3.25)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便血、大便不畅、腹部疼痛等。
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3年)

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3年)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3年)【引言】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尤为突出。
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晚期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之一,影响患者预后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为了指导医生更好地处理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治疗,特制定本指南。
【概述】本指南以综合循证医学理念为基础,结合大量的临床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旨在提供规范化的诊断和综合治疗策略。
【诊断】1. 影像学检查1.1 乙状结肠镜检查:通过乙状结肠镜对结直肠癌进行组织活检,以确诊病情。
1.2 腹部超声和CT扫描:用于评估肝转移的位置、数量和大小,并与其他影像学结果进行比较。
1.3 核磁共振成像(MRI):对于含铁血黄素的病灶检测敏感,可用于进一步评估肝脏的转移病灶。
2. 肿瘤标志物检测2.1 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结直肠癌患者常常有一定水平的AFP和CEA升高。
2.2 其他标志物如CA19-9、CA242等的检测也可辅助诊断。
3. 组织学检查3.1 组织学形态学:病理学家根据病灶的异型性以及组织学表型等特征,提供肝转移的诊断依据。
【综合治疗】1. 外科手术1.1 肝转移手术: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合并肝脏局限病灶的患者,外科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1.2 辅助治疗:对于无法实施肝转移手术的患者,化疗和放疗等辅助治疗措施可降低肝转移病灶的负荷,提高手术可行性。
2. 化学治疗2.1 毒副作用监测:在化疗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以及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
2.2 靶向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个体化选择靶向治疗药物,以提高疗效。
3. 放射治疗3.1 肝转移放射治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放射治疗可作为有效的补充治疗手段。
3.2 放射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应密切监测患者在放射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及时处理。
4. 靶向治疗4.1 分子靶点的筛选:根据患者的分子生物学特征,选择合适的靶向治疗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多参数3D_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及相关临床危险因素的分析

146·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2月 第22卷 第2期 总第172期【通讯作者】马宜传,男,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影像诊断。
E-mail:***************Multi-parametric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FEB. 2024, Vol.22, No.2 Total No.172 e-THRIVE+序列(即T1WI 增强):TR=620ms,TE=20ms,矩阵:280×336,层厚:3mm;MRI增强对比剂使用顺磁性造影剂Gd-DTPA,用量为0.1mL/kg,常规静脉团注。
1.4 图像分割运用Radcloud平台在标准化扫描方案采集的T2WI、DWI、T1WI C+图像上由对患者临床信息设盲的放射科医师手动逐层勾画病灶获得3D感兴趣区容积(volumn of interest,VOI),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置于病灶最大层面,注意经放大处理避开病灶周围气体、坏死及周围脂肪部分(图1A-1D)。
由高级放射科医师审查勾画轮廓,若差异≥5%,则由更为资深的放射科医师来决定肿瘤边界。
1.5 特征筛选、降维处理、模型构建 用Radcloud平台从 MR 图像中共提取共4227个定量成像特征,分为三组。
一阶统计由378个描述符通过常用和基本指标定量描绘 MR 图像内体素强度的分布。
基于形状和尺寸的特征包含42个反映区域形状和尺寸的三维特征。
纹理特征则根据灰度游程长度和灰度共生纹理矩阵计算,共1575个,以量化区域异质性差异。
采用方差阈值(threshold=0.9)、Select K Best(threshold=0.01)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cv=3, max_iter=1000) 三种方法以减少冗余特征,行进一步特征选择及数据降维。
多参数MRI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多参数MRI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随着MRI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参数MRI(mpMRI)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mpMRI为医生提供了更为全面、准确的影像信息,能够显著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度发病率和死亡率。
临床上,CT和MRI是常用的肿瘤影像学检查方法。
然而,单一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结果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导致误诊率高。
mpMRI可以通过整合多种技术手段,例如T2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等,从多个角度对结直肠癌进行全面分析,提高结直肠癌的鉴别诊断准确性和分期定量信息的获取。
T2加权成像是mpMRI中最常用的序列之一。
T2加权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DWI可以测量水分子的自由扩散性,它通常用来评估病变的细胞构成、细胞密度和病变的侵袭性。
DCE-MRI可以显示动脉的供血和静脉的回流情况,根据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的程度和情况,可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
mpMRI在结直肠癌的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具有突出的优势,在与肛门距离非常近的病变,通过传统的肛门指诊、结肠镜手段等手段难以检测到,这时借助mpMRI便可以更加高效的发现病变。
同时,对于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T1 N0期结直肠癌以低信号表现,而mpMRI可以通过评估病变的弥散性和动态增强成像的灌注度对病变的治疗方案进行选定。
总之,mpMRI是一种更全面、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手段,结直肠癌患者可以通过该检查获取更全面的诊断信息,评估病变的恶性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设计及随访。
在临床实践中,来源于mpMRI的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方案已被广泛采用,成为治疗结直肠癌的重要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I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中的作用尽管近来在化疗药上取的了很多进步,但是对于转移性的结直肠癌治疗预后仍然很差,就过去20年而言,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灶进行手术切除为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它显著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同时术后的患者显示出了长期的治疗效果,而CT,PET,MRI在探查大的肝转移瘤上有相似的敏感性,然而MRI 更擅于探知厘米级以下的肝转移灶,特别是与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结合时效果更显著[1]。
标签:结直肠癌;肝转移;MRI;诊断1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告显示,结直肠癌占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3位、死亡率第4位,中国人口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4.21例/10万和6.15例/10万,在沿海大中城市已成为消化道最常见的新发恶性肿瘤[2]。
在初诊时,大约20%~25%的患者已经出现转移,即使接受了根治性治疗的患者,最终也有约1/3出现复发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
否能完整切除肝转移灶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可能获得潜在治愈的唯一机会。
未经手术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0.5%,而初始即可手术完全切除,或经新辅助化疗后获得手术机会并能完整切除的,5年无病生存率可达到30%~50%。
然而,仅15%~20%的患者在确诊时可有根治性切除机会,绝大部分患者出于多种因素因丧失手术机会[4]。
随着肝脏手术技术、术前辅助检查及围手术期整体支持的发展,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可切除标准放宽,在维持足够剩余肝脏体积的前提下,达到R0切除即可,现阶段适合肝切除的患者己由原来的10%~20%扩大至30%[5]。
2 MRI在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不同方向凸显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水和脂肪质子成分不同形态。
对比CT,MRI产生低分辨率影像这倾向于人工,但对于增加软组织对比有好处。
典型的肝MRI中,依次结合T1加权(T1W),T2加权(T2W)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可以获得先于和晚于注射静脉内绑定对比剂(GBCA)。
相比肝实质在造影前T1W影像表现,结直肠癌肝转移典型表现为低信号(高信号),在T2W为高信号,且在DWI序列为高信号。
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肝转移病灶典型表现为具有增强的不规则边缘的血流稀少区[6]。
在过去几十年里,在肝脏MRI上的主要进步包括接近MDCT的分辨率的高分辨率容积成像,缩短扫描时间的并行成像,高静电磁场强度(3.0T vs.1.5T),DWI的进步,以及肝特异性对比剂[7-10]。
與传统MR相比,现代MR成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成像时间大幅度地减短,如梯度回波、快速自旋转回波、小角度激发、半傅立叶采集单次击发快速成像等。
采用呼吸门控技术明显地减少了呼吸运动伪影。
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病灶的检出率明显提高,而且在鉴别与干燥良性病变时减少了假阳性的出现,敏感度得到大幅提升,利用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MRA)也可以很好地显示门脉瘤栓[11]。
近年来,对MRI造影剂的研究越来越广泛,逐渐开始研究具有组织或器官靶向的造影剂,可应用于全身所有器官和组织的检查。
在肝脏肿瘤中应用的对比剂主要如下:①细胞特异性对比剂,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因而能被肝细胞摄取。
因此肝细胞特异性对提高肝脏肿瘤的检出率有较大价值。
肝胆对比剂和肝细胞受体对比剂,Gd-EOB-DTPA(伽岛二钠或轧塞酸二钠,拜耳健康制药,韦恩,新泽西)和Gd-BOPTA(莫迪司,Bracco诊疗中心,普林斯顿,新泽西)是两种肝脏特异性对比剂且它们经胆道和肾脏排泄,这与传统仅经肾脏排泄的造影剂如Gd-DTPA(马根维显,拜耳健康制药)相反。
由于Gd-EOB-DTPA和Gd-BOPTA,延迟肝内胆管期T1加权像可以获得此时正常肝细胞相对于肝转移灶呈明显高信号,而这种显影并不会保留对比剂。
DWI结合Gd-EOB-DTPA MRI对小的肝脏转移灶产生很高的敏感度[6]。
②网状内皮系统对比剂超顺磁性氧化铁为典型的微粒对比剂,从血液中清除主要由肝脏的肝、脾的网状内皮系统进行。
因此可以作为以网状内皮系统为靶器官的对比剂应用于肝,脾和淋巴结成像。
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作为特异性MR对比剂在肝脏小病灶的检出方面有较显著的优势。
与传统MRI造影剂不同的是,SPIO是一种负性造影剂,正常肝组织网状内皮系统中的Kuffer细胞,具有吞噬SPIO的能力。
SPIO可造成肝脏局部磁场的不均衡,从而缩短T2时间,使肝脏信号下降。
而转移瘤则不具备吞噬SPIO的能力,表现为低信号背景中的高信号结节,肿瘤与肝实质信号比C/N显著增大,有利于提高转移瘤的检出率。
肝脏的局灶结节增生、某些腺瘤、肝细胞肝癌也表现出不同的吞噬SPIO的能力,可与转移瘤鉴别。
特异性造影剂MRI造影剂增强,可较US、传统CT发现更多的病灶,对于直径5~10 mm的病灶,SPIO增强扫描病灶检出率高于平扫MRI约28%[12]。
有研究从多种MRI造影剂中选择两种进行比较,MnDPDP增强MRI与铁羧葡胺增强MRI对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价值的比较上显示:两种造影剂下的增强MRI有相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13]。
可以预见目前各种特异性造影剂在增加病灶检出率方面均有突出贡献。
3 与B超、螺旋CT及FDG PET相比,MRI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中更具优势3.1有研究对TCEUS(经腹超声)和钆贝酸二葡甲胺(Gd-BOPTA)增强MRI进行对比,敏感度分别为87%和1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者的PVP值与准确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ICEUS(术中超声)和钆贝酸二葡甲胺(Gd-BOPTA)增强MRI则无论在敏感度值还是准确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经腹以及术中增强超声对于已行钆贝酸二葡甲胺(Gd-BOPTA)增强肝脏术前评估的结直肠癌患者无显著的附加价值[14]。
3.2在一项比较MnDPDP增强MRI、平扫MRI、增强CT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灶的诊断价值研究中,以术中B超发现的病灶总数为最终参考,首先在分别比较三种检查手段发现病灶的个数时,MnDPDP增强MRI发现的病灶数占总数的90%,增强CT发现的病灶数占总数的71%,平扫MRI发现的病灶数占总数的72%。
可以看出MnDPDP增强MRI对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平扫MRI及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次在按每个患者进行逐个比较时,MnDPDP增强MRI对诊断患者是否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准确率亦同时高于平扫MRI及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MnDPDP增强MRI相比于增强CT在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上更具敏感性和特异性[15]。
3.3在一项在68位接受了双模式检查的患者中[16]进行比较结合Gd-EOB-DTPA与MRI和结合PET与CECT差异,MRI对比PET-CECT显出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对于<1cm的病灶。
一项类似的研究比较了加入Gd-EOB-DTPA的MRI与PET-CT(无对比剂)也显示了MRI具有更高的敏感性[17]。
结论:FDG-PET和MRI在探测大的肝脏转移病灶拥有差不多的敏感度。
可是,MR在探测厘米级以下的肝脏转移灶相对于FDG-PET更好,特别是结合DWI和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时。
同时给出推荐:MRI是评估前期未接受治疗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的一线成像检查手段,FDG PET可作为二线检查手段。
4 结语结直肠癌作为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的一种恶性肿瘤,且出现肝转移的概率极高,对其如何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极其重要,这将决定手术時机及手术方式选择,同时决定患者的预后,MRI的发展,特别是在特异性造影剂的辅助下,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早期检出率显著提高,这给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也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辅助诊断手段中奠定了地位。
参考文献:[1]Wang Xi shan.Interpretations of the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by ESMO[J].Chinese Journal of Colorectal Diseases(Electronic Editom),2014,3(1):9-11.[2]赫捷,赵平,陈万青.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M].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12:29.[3]Van Cutsem E,Nord linger B,Adam R,et al.Towards a pan-European consensus o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Eur[J].Cancer,2006,42(14):2212-2221.[4]Xu J,Qin X,Wang J,et al.Chinese guide 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hepatic metastasis of colorectal cancer[J].Cancer Res Clin Oncol,2011,137(9):1379-1396.[5]Spolverato G,Ejaz A,Azad N,et al.surgery for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The evolution of determining prognosis[J].World Gastrointest Oncol,2013,5(12):207-221.[6]Timothy L.Franke,Richard Kinh Gian Do,William R.Jarnagin.Preoperative imaging for hepatic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metastasis[J].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2013,22(7):828-834.[7]Erturk SM,Alberich-Bayarri A,Herrmann KA,et e of 3.0-T MR imaging for evaluation of the abdomen[J].Radiographics,2009,29(6):1547-1563.[8]Taouli B,Koh DM.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of the liver[J].Radiology,2010,254(1):47-66.[9]Seale MK,Catalano OA,Saini S,et al.Hepatobiliary-specific MR contrast agents:role in imaging the liver and biliary tree[J].Radiographics,2009,29(6):1725-1748.[10]Goodwin MD,Dobson JE,Sirlin CB,et al.Diagnostic Challe nges and Pitfalls in MR Imaging with Hepatocyte-specific Contrast Agents[J].Radiographics,2011,31(6):1547-1668.[11]Zhang Xiao Peng,Niu Xiao Min.The progress of Imaging to diagnosis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J].Journal of Practical Oneology V oi,2003,1 8(2):93-94.[12]Yuan He Lin,Huang Gui Lin.The progr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iver metastases of colorectal cancer[J].Journal of Nongken Medicine,2012,34(4):606-607:350-354.[13]Hyoung Jung Ki,Kyoung Won Kim,Jae Ho Byun,et al .Comparison of Mangafodipir Trisodium-and Ferucarbotran-Enhanced MRI for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epatic Metastases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J].American Roentgen Ray Society[J].JR,2006,186:1050-1066.[14]N.Kartalis,T.B.Brismar,L.Mihocsa,B.Isaksson.The added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undergoning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wtth extensive gadobenate dimeglumine liver MRI[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Radiology ,2011,34(6):606-607.[15]Carlo Bartolozzi,Francescamaria Donati etc.Detection of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trial comparing unenhanced MRI,MnDPDP-enhanced MRI,and spiral CT[J].Springer-Verlag,2003,9:14-20.[16]Seo HJ,Kim MJ,Lee JD,etc.Gadoxetate disodium-enhanced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 versus contrast-enhanced 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for the detection of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J].Invest Radiol,2011,46(9):548-555.[17]Donati OF,Reiner CS,Hany TF,et al.18F-FDG-PET and MRI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cies of the liver and pancreas.Accura cy of retrospective multimodality image registration by using the CT-component of PET/CT[J].Nuklearmedizin,2010,49(3):106-114.編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