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块原理简介

合集下载

光模块1分4的原理

光模块1分4的原理

光模块1分4的原理主要涉及光的分路和合路。

在无源光网络(如EPON、GPON、BPON、FTTX、FTTH等)中,光分路器是一种重要的集成波导光功率分配器件,能够实现光信号的分路。

当光信号在单模光纤中传输时,光能量并不能完全集中在纤芯中传播,有少量光能量是通过靠近光纤包层进行传播的。

当两根光纤纤芯距离足够靠近时,一根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就可以进入另一根光纤,这就是光信号在两根光纤中得到重新的分配,这也是光分路器的工作原理。

在光模块1分4的情况下,一个1x4的光分路器可以将一路输入光信号等比分成四路输出光信号,并在四个不同的通道内进行传输。

这种分路器通常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光学波导器件组成,具有很低的插入损耗和均匀的输出功率等特点。

除了光分路器外,光模块1分4的原理还涉及到光的调制、解调、探测和传输等多个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光模块的耦合效率、传输距离、传输速率、传输格式等因素,以确保光信号的可靠传输和正确接收。

光模块的工作原理

光模块的工作原理

光模块的工作原理
光模块是一种用于光通信的装置,它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在光纤中传输。

工作原理如下:
1. 光电转换:光模块首先接收电信号,通常是由电路驱动器产生的。

这些电信号可能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电信号经过放大器后被转换成模拟信号,然后通过电流到光转换器(TIA)转换成光信号。

TIA是光模块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可以将光强度转换为电流。

2. 光发射:转换后的光信号被发送到激光二极管(LD)或者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中。

激光二极管和VCSEL都是常见的光源,它们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激光光束。

发射的光束通过电子元件控制进行调制,以便在光纤中传输数据。

3. 光接收:接收端的光模块中包含一个光探测器,通常是一个光电二极管(PD)或者光电二极管阵列(PD array)。

这些探测器用于接收经过光纤传输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光信号击中光探测器后,探测器会产生对应的电流信号。

4. 电-光转换:接收到的电流信号被转换器(TIA)转换为相应的电压信号。

然后,电压信号经过信号调理电路进行放大和整形处理,以获取准确的信号。

最后,信号被发送到相应的接收电路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解码。

这样,通过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两个过程,光模块可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和转换,从而在光通信系统中发挥作用。

光模块概述概要课件

光模块概述概要课件

传输距离
01
光模块的传输距离是指其能够传 输信号的最大距离。
02
不同的光模块针对不同的传输距 离有不同的设计和性能参数。长 距离光模块通常采用更低的速率 ,以降低信号衰减和失真。
波长
光模块的波长是指其传输光的中心波长。
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传输特性和应用场景。常用的波长有1310nm和1550nm等,适用于不同的光纤网络建设和数据传输 需求。
小型化、集成化
小型化
随着光模块需求的增加,对光模块的尺寸和重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已经出现 了多种小型化的光模块,如SFP+、QSFP+、OSFP等。
集成化
将多个光模块集成在一个封装内,可以减少光模块的体积和重量,提高设备的集成度。 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集成化的光模块,如CPO(Co-packaged optics)等。
消光比
消光比是指光模块发送信号时的光强 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
消光比是衡量光模块性能的一个重要 参数,它影响着接收端信号的识别和 误码率。消光比越大,信号质量越好 。
插入损耗
插入损耗是指由于插入光模块而引起的信号功率损失。
插入损耗越小,表示光模块的插入对信号的影响越小,信号传输质量越高。降低 插入损耗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VS
详细描述
光模块的工作原理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 号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在发送端,电 信号通过驱动电路调制激光器,产生相应 的光信号,然后通过光纤传输到接收端。 在接收端,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再通过接收电路进行解调和处理,恢复 出原始的电信号。
Part
02
光模块的应用
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长距离通信
光模块在长途和骨干网络中用于 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由于光纤的 传输损耗较低,光模块能够实现 数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的长距离

光模块基础知识

光模块基础知识

光模块基础知识光模块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装置,它是光纤通信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光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电子设备产生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到目标设备。

光模块通常由光电转换器和光电转换器组成。

光电转换器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而光电转换器则负责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光模块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特性,使得当电流通过时,产生光子,并将其转换为光信号。

光模块的电子部分通常由驱动电路和接收电路组成,它们负责控制光电转换器的工作。

光模块的主要特点是高速、高带宽和低功耗。

由于光信号的传输速度非常快,因此光模块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满足现代通信系统对数据传输速度的要求。

此外,光模块还具有高带宽的特点,可以同时传输多个信号,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能力。

与传统的电信号传输相比,光模块的功耗更低,能够降低通信设备的能耗。

光模块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光纤通信系统、数据中心、计算机网络等领域。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模块起到了连接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桥梁作用,实现了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在数据中心和计算机网络中,光模块用于连接服务器、交换机和路由器,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处理。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光模块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SFP光模块、QSFP光模块、CFP光模块等。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传输速率、接口类型和尺寸等方面。

例如,SFP光模块适用于传输速率较低的应用,而QSFP光模块适用于传输速率较高的应用。

光模块的选型和使用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传输距离、传输速率、接口类型和成本等。

对于长距离传输,需要选择能够支持较高传输功率和较低损耗的光模块;对于高速传输,需要选择能够支持较高传输速率的光模块;对于特定的设备接口,需要选择相应类型的光模块;同时,还要考虑成本因素,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光模块。

光模块作为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速、高带宽和低功耗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数据中心和计算机网络等领域。

在选择和使用光模块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光模块知识点总结

光模块知识点总结

光模块知识点总结光模块是一种集成光学器件和电子器件的新型器件,其应用领域涉及通信、传感、医疗、工业等多个领域。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和激光器技术的发展,光模块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需求。

本文将围绕光模块的应用、结构、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一、光模块的应用光模块在通信、传感、医疗、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通信领域,光模块主要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传输和接收。

在传感领域,光模块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光电传感,用于测量光信号的强度、频率、相位等信息。

在医疗领域,光模块可以用于激光手术、光学诊断等应用。

在工业领域,光模块可以用于激光加工、光学检测等领域。

可以说,光模块在现代科技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光模块的结构光模块由光学器件和电子器件组成,其中光学器件包括激光器、光电探测器、光纤耦合器、滤波器等,电子器件包括电路驱动、信号处理等。

激光器产生光信号,光电探测器接收光信号,光纤耦合器实现激光器与光纤的耦合,滤波器用于光信号的滤波,电路驱动用于控制激光器的工作,信号处理用于处理光电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

光模块的结构复杂,需要加工、组装和调试等多个环节才能完成一套成品。

三、光模块的工作原理光模块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光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和光纤传输的工作原理。

激光器是利用激光共振器发射激光,光电探测器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光纤传输是利用光纤的全反射特性将光信号传输到远处。

光模块的工作原理在这三个方面都有着严密的理论基础,是光模块能够正常工作的基础。

四、光模块的发展趋势随着光通信和激光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光模块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升级。

未来光模块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器件集成化,即将多个器件集成到一个芯片中,实现器件的微型化和集成化;二是器件多功能化,即实现一个器件可以实现多个功能,如同时具备激光发射和光电探测功能;三是材料先进化,即采用新型材料来提高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四是工艺精密化,即加工和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实现器件的精密加工和高质量制造。

光模块概念

光模块概念

光模块概念光模块概念1. 介绍在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领域,光模块是一种关键的设备,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在光纤传输中使用。

光模块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光模块的性能和功能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将深入探讨光模块的概念、工作原理以及其在通信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光模块的概念光模块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的设备,具有光发射和光接收的功能。

光模块由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组成,光发射器通常使用半导体激光二极管,而光接收器则使用半导体光探测器。

光模块通过这两个核心部件的配合实现电光转换和光电转换的功能。

3. 光模块的工作原理当光模块接收到电信号时,电信号首先被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调制,最后送入光发射器。

光发射器将数字信号转换成相应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

在接收端,光信号首先经过光接收器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再经过解调和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最终得到原始的电信号。

4. 光模块的重要性和应用光模块在现代通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光信号具有高速传输、低能耗和抗干扰等优势,因此光模块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设备中,包括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光纤雷达等。

在高频率交流信号传输方面,光模块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光模块的应用领域涉及到手机通信、数据中心、云计算、医疗设备等众多领域。

5. 光模块的发展趋势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光模块也在不断演进和升级。

未来的光模块将更加小型化、高速化和高可靠性。

目前已经出现了400G光模块以满足更高速率的通信需求。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兴起,对光模块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总结和回顾本文深入探讨了光模块的概念、工作原理以及其在通信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光模块作为一种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的设备,具有关键的功能和作用。

它通过光发射和光接收器的配合实现电光转换和光电转换的功能。

光模块在现代通信领域中应用广泛,包括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光纤雷达等。

光模块结构原理

光模块结构原理

光模块结构原理嘿,朋友!今天咱来聊聊光模块这神奇的玩意儿,特别是它那让人好奇的结构原理。

你想啊,光模块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魔法盒子,能让光信号在里面欢快地跳舞,然后准确无误地传递到该去的地方。

那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先瞧瞧它的“外壳”,也就是封装形式。

这就好比是给一个宝贝穿上合适的衣服,不同的封装就像不同款式的衣服,有 SFP、SFP+、QSFP 等等。

这衣服可不光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保护里面的“小心肝”,让它们能在各种环境里都稳稳当当工作。

再往里走,就是发射和接收组件啦。

发射组件就像是一个超级射手,能把电信号迅速变成光信号,然后“嗖”地一下发射出去。

这射手的本事可大了,得保证射出的光又准又强。

接收组件呢,则像是一个机灵的小捕手,能稳稳地接住传来的光信号,再把它变回电信号。

你说神奇不神奇?还有啊,驱动芯片和放大器也是光模块里的重要角色。

驱动芯片就像是一个聪明的指挥官,指挥着发射组件什么时候发力,怎么发力。

放大器呢,就像是给信号加了一把劲的大力士,让信号能跑得更远、更稳。

光模块里的控制单元就像是一个贴心的管家,时刻关注着模块的工作状态,有啥问题马上解决,保证一切都顺顺利利的。

这就好比你家里有个管家,把家里的大小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而光模块里的各种接口,就像是一扇扇连接不同世界的门。

只有门开对了,光信号才能进进出出,不出差错。

你说这光模块的结构原理是不是很有意思?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小宇宙,每个部分都各司其职,共同努力,让光信号能在里面畅通无阻地穿梭。

总之,光模块的结构原理虽然复杂,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巧妙的设计和精准的配合,我们才能在网络世界里畅游无阻,享受快速又稳定的通信。

怎么样,现在是不是对光模块有了更深的认识呢?。

光模块基础知识

光模块基础知识

光模块基础知识光模块是一种集成光电子器件,通过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或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实现光纤通信的传输和接收功能。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模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光模块的组成光模块由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1. 光发射器:光发射器采用半导体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半导体激光器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器件,通过电流注入产生激光。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器件,通过电流注入产生非激光光源。

2. 光接收器:光接收器采用光电二极管或光电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通过光照射产生电流。

光电探测器是一种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通过光照射产生光电流。

二、光模块的工作原理光模块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在发送端,电信号通过光发射器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接收端;在接收端,光信号通过光接收器转换为电信号。

1. 发送端工作原理:电信号通过驱动电路控制光发射器,驱动电路将电信号转换为适合光发射器工作的电流或电压信号,进而激励光发射器发出相应的光信号。

光信号经过光纤传输到接收端。

2. 接收端工作原理: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接收端后,经过光接收器转换为电信号。

光接收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流或电压信号,并通过电路进行放大和处理,得到与原始电信号相对应的信号。

三、光模块的特性和参数光模块的特性和参数会直接影响到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1. 速率:光模块的速率指的是在光纤通信中传输的数据速率,通常以Gbps(千兆位每秒)为单位。

速率越高,传输的数据容量越大。

2. 波长:光模块的波长是指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时的波长。

常见的波长有850nm、1310nm和1550nm等。

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的损耗和传输距离也会有所不同。

3. 传输距离:光模块的传输距离是指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的最大距离。

传输距离受到光纤损耗、光发射功率和光接收灵敏度等因素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模工作原理介
块简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1 引用的文档和参考标准说明 (2)
2 缩写说明 (2)
3 正文 (2)
摘要
以SFP光模块为例,介绍光模块内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关键词
SFP光模块
1引用的文档和参考标准说明
2缩写说明
SFP: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小型化可插拔
3正文
光模块是我们群路科都要用到的PHY层的器件,虽然封装,速率,传输距离有所不同,但是其内部组成基本是一致的。

SFP收发合一Transceiver因其小型化,热插拔方便,支持SFF8472标准,模拟量读取方便(IIC读取),且检测精度高(+/-2dBm以内)而逐渐成为运用的主流,下面就以SFP光模块为例,介绍其内部的组成和相关的工作原理。

SFP内部结构图
SFP光模块的内部结构:
由上图可见,光模块主要部分是由光发射组件,激光驱动器,光接收组件(L16.2光模块光接收部分使用APD接收机,还需要升压电路),限幅放大器和控制器组成的。

驱动芯片和限幅放大器一般都支持从155Mb/s到2.67Gb/s多速率。

速率不同,传输距离不同的光模块有很多只是前端光组件的差别,高速率SFP光模块BOM成本的90%都集中在光组件上。

由上图还可以看出,为了保证上电顺序,SFP光模块的金手指部分的长度是不一样的,最长的是信号地,其次是电源,最短的是信号,这样在插拔的时候就保证了地-电源-信号的顺序。

光发射组件 TOSA(Transmiter Optical Sub-Assembly):
常用的光发射组件由两大类,一类是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封装的TOSA,一类是采用半导体激光二极
管LD封装的TOSA。

前者谱线宽,耦合效率低(虽然LED可以发出几毫瓦的光功率,但是方向性差,能耦合到光纤中用于传输的部分只占1%-2%),但是价格低,使用寿命长,在低速短距的情况下还是有少量的运用,常用于百兆以太网多模光纤中短距离的数据传输,波长一般是1300nm。

我们接触到的光模块一般都是采用的激光二极管。

激光器的种类
1.VCSEL激光器(垂直表面腔发射激光器):850nm波长,用于千兆以太网多模光纤短距传输,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大量使用该类型的光模块,传输光板不会用到,不详细介绍
2.FP和DFB激光器
二者的区别在于输出光特性的不同,FP激光器是多纵模激光器MLM,能够产生包含有若干离散波长的光,除了中心波长的主模外,其他波长的次模也具有较高的幅度,而且主模和次模也处于动态的竞争当中,不过频带范围十分狭窄。

DFB激光器是单纵模激光器SLM,主模光功率占到整个发光功率的99%以上,其他少量的次模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这两种不同类型激光器的光模块,用光谱仪测试其谱宽的时候方法是不一样的。

FP激光器光模块,测试其发送侧的谱宽是测试RMS谱宽
DFB激光器光模块,测试其发送侧的谱宽是测试-20dB的谱宽,而且要求测试边模抑制比。

目前在我们所使用的光模块中,155M,622M模块发射波长为1310nm,采用的都是FP激光器,1550nm 波长采用的是DFB激光器。

2.5G除了2Km 即I-16使用FP激光器外,其他都是使用的DFB激光器。

激光二极管的谐振腔有两个反射镜面,它们是半透明的。

它们的作用一方面构成谐振腔保证光子在其中往复运动以激射出新的光子,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光子从反射镜透射出去即发光。

前镜面透射出去的光谓之主光,通过与光纤的耦合发送光纤当中变成有用的传输。

而后反射镜面幅射出去的光谓之副
光又叫背向光。

TOSA将此背向光转换为背光电流,利用它可以来监控光源器件发光功率的大小。

上图为温度升高情况下,激光器输入电流和输出光功率的变化情况
当激光器腔中的光学增益超过腔体端反射面的损耗时,激光器就会激射出相干的光信号,临界时激光器中的电流称为阈值电流(Ith)。

随着温度升高激光器腔体中的光学增益会降低,由于腔体内光学增益降低,激光器就需要更大的注入电流来获得相干光输出,结果激光器的阈值电流就升高了。

由上图可见,由于阈值电流的升高,导致了输出光功率的降低,如果要保持光功率不变的话,则驱动器必须要输出的更大的偏置电流。

为了补偿激光器阈值的变化,需要采用“自动功率控制(APC)”电路,APC电路监测激光器背光电流,通过调节激光器的偏置电流来保持背光电流的稳定。

一般来说,背光电流与平均光功率之间的比例关系是线性的,因此通过保持背光电流的稳定,使得激光器的平均光功率保持恒定。

由上图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激光器输入电流和输出光功率的特性曲线的斜率会变小,也就是说激光器光电转换的效率降低了。

我们知道,消光比Er=10×lg[P1/P0](dB),其中,P1、P0分别代表数字逻辑信号“1”和“0”时激光器的输出光功率,P1-P0表示调制之后光信号的幅度。

假定输出光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转换斜率的降低,会引起输出光信号消光比的降低,反映到眼图上,眼图的张开度会变小。

对于光模块而言,在温度变化过程中,除了要保持输出光功率的稳定,同时也要保持消光比的稳定。

保持消光比的稳定就是要增加调制电流,最常用的做法是查表法,利用控制器内部的数字可调电位器(电阻器)来保持消光比。

在数字电位器内置有受温度控制的电阻值表,电阻值作为温度的函数,存储在非易失存储器中,温度范围从-45°C~+95°C,步长为2°C。

使用芯片内集成的温度传感器,这种电阻的阻值就可以随温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

数字电位器是设置成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电阻值,将其连接在驱动器的“调制电流设定端”,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控制器根据测得的温度值查表,不断减小电位器的电阻值,使得调制电流增大,这样,消光比的变化将会得到补偿。

保持消光比,还有一种方法就是K因子补偿法,激光器的驱动器中加入“K-因子”补偿特性,它是在激光器偏置电流增大的同时,按比例增大调制电流。

过程如下:为保持平均光功率稳定,偏置电流是由APC电路控制的,随着偏置电流提高,电路提取偏置电流的一部分用以调节调制电流。

这样,总的调制电流等于原有调制电流加上偏置电流乘以一个因子K。

这个K因子可以通过驱动器芯片外接的电阻来设定,由于调制电流能随着偏置电流增大而增大,于是当激光器温度发生变化或者激光器老化时,消光比能够得到补偿。

光模块发射部分电路
上图是一个典型的查表法的控制电路,在控制器中,H0和H1是控制器自带的两个数字电位器,H0用于控制调制电流,H1用于控制偏置电流。

APC功能是驱动器内部集成的,但是其补偿能力在-40到85度这么宽的范围内往往有限,所以用H1实现粗调,驱动器内的APC实现比较精确的自动调整。

这两个数字电位器均使用查表法。

具体的电阻值是光模块厂商根据TOSA的特性摸索出来设定的,往往对于不同厂家或者不同批次的TOSA,都要重新修正该电阻值。

MON1用于检测偏置电流的值,MON2用于检测输出光功率,MON3一般用于接收光功率的检测。

这些测量的值都可以通过IIC总线读取相应的寄存器获得,使用方便,精度高,绝大部分厂家能够保证精度控制在2dBm以内,可以有效避免目前一些单板模拟量检测不准这个问题。

从上图也可以看出,光模块的工作原理还是比较简单的,除了保持稳定的光功率和消光比之外,就是要做好驱动器到激光器之间的RC匹配(上图没有画出,在经过串行的10欧姆电阻后,一般都需要加RC电路到地),光模块光口指标的好坏都是由这些RC来决定的。

光接收组件ROSA(Receiver Optical Sub-Assembly):
ROSA里面封装了光检测二极管和互阻放大器TIA
光检测二极管有PIN管和APD雪崩二极管两类。

APD光二极管具有倍增效应,能使在同样大小光的作用下产生比PIN光二极管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光电流,相当于起了一种光放大作用(实际上不是真正的光放大),因此能大大提高光接收机的灵敏度(比PIN光接收机提高约10dB以上),但是APD的倍增效应会使耦合进ROSA的噪声也会同时被放大,影响接收机的灵敏度,因此对采用APD作为接收机的光模块需要处理好滤波等问题。

对于接收机,光功率高于过载点或者低于灵敏度,均可能会出现误码或者LOF。

PIN管的过载点为-3dBm(一般能达到0dBm),APD为-9dBm(一般能达到-5dBm),对于APD接收机,因为其过载功率低,如果接收功率过大的话,可能会照成击穿损坏。

在我们使用的光模块中,除了L16.1和L16.2使用APD 接收机的光模块外,其余都是采用PIN管接收机。

光模块接收部分电路
Transceiver的接收侧,比较简单。

对于2.5G输出,有些厂商是CML输出,有些厂商是LVPECL输出,需要注意其Datasheet。

附:SFP光模块使用的参考电路
1.SFP模块决大部分厂家都采用内部交流耦合,模块内部也做好了上下拉匹配,所以靠近光模块这一侧不需要加匹配。

2.对于MOD_DEF0(光模块在位),MOD_DEF1(IIC Clock),MOD_DEF0(IIC Data),LOS(和SFF定义相反,高为无
光输入,低为正常。

SFF 是Signal Detect,SD高表示有光信号,低表示无光信号),Tx_Fault(发送失效)都必须要在用户侧的上拉。

3.当SFP检测到异常情况引发保护关断后,Tx_Fault变高,无光输出,必须要用Tx_Disable信号对其
进行复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