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箱混、给棉机的作用
纺纱学复习

任务1:原料选配名词解释1、配棉:纺织厂一般不用单一唛头的棉纤维纺纱,而是将几种相互搭配使用,这种方法即称为配棉。
2、主体成分:在配棉成分中有意识地安排某几个批号的某些性质接近的原棉作为主体,一般以地区为主体,也有的以长度或细度为主体。
主体原棉在配棉成分中应占70%左右。
3、分类:分类就是根据原棉的特性和各种纱线的不同要求,把适合纺制某类纱的原棉划为一类,组成该种纱线的混合棉。
4、排队:排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将同一类原棉排成几个队,把地区、性质相近的排在一个队内,以便接批使用。
5、囬花:纺纱过程中产生的包括回卷、回条、粗纱头、皮辊花、细纱断头吸棉等。
6、再用棉:包括开清棉机的车肚花(俗称统破籽),梳棉机的车肚花、斩刀花和抄针花,精梳机的落棉等,经处理后使用。
7、原棉有害疵点:原棉有害疵点是指原棉中的有害的纤维性物质。
如:带纤维耔屑、软耔表皮、索丝、棉结等。
填空题1、原棉的主要性质(工艺性质)包括长度、线密度、成熟度、强力、色泽、含水含杂等。
2、配棉的目的是保持产品质量和生产的相对稳定、合理使用原料,满足成纱质量要求、节约原料,降低成本、增加花色品种。
3、原棉分类的主要注意事项有原棉资源情况、气候条件、原棉性质差异、机台的性能。
4、原棉排队安排时应考虑的因素有主体成分、队数与混用百分比、抽调接替。
任务2:开清棉名词解释1、棉卷质量不匀率:棉卷质量不匀率指每米棉卷重量之间的差异率,用平均差系数表示。
2、正卷率:正卷率指重量符合要求的棉卷(正卷)只数占生产棉卷的总只数的百分率。
3、落棉率:落棉率指落棉重量占喂入原棉总重量的百分率。
4、落棉含杂率:落棉含杂率指落棉中含杂质的重量占落棉重量的百分率。
5、落杂率:落杂率指落棉中含杂质的重量占原棉总重量的百分率。
6、除杂效率:除杂效率指除去杂质的重量占喂入原棉中杂质的重量百分率。
7、自由打击开松:自由打击开松指纤维在自由状态下受到的打击、撕扯作用。
8、握持打击开松:握持打击开松指纤维在握持状态下受到的打击、分梳作用。
论棉箱混棉机和多仓混棉机的混棉工作1

· 25 ·
论棉箱混棉机和多仓 混棉机的混棉院 北京 100025)
文章 编号 :1002 -3348(2002)03-0025-05
1 配棉和多包抓棉 原棉的主要性质如长度 、细度 、强力 、棉
结 、短绒 、成熟度 、色泽以及含水含杂等 , 随品 种 、产地 、轧工等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原棉的 这些性质与纺纱工艺 、成纱质量有密切的关 系 , 配棉就是根据棉纱的不同用途和质量要 求 , 合理选择多种原棉搭配使用 , 充分发挥不 同原棉的特 点 , 达到 提高产 品质量 、稳定生 产 、降低成 本的目的 。 因此配 棉的目 的为 : (1)合理使用原棉 。根据不同用途棉纱对原 棉品质的不同要求 , 选配多种不同性质的原 棉组成混合棉 , 选配时 , 可以瞻前顾后 , 细水 长流 , 优棉优用 , 取长补短 , 合理利用原棉特 性 , 满足纱线的质量要求 。(2)保持生产和纱 线质量的相对稳定 。(3)节约原棉和降低成 本。
A 1 =〔M -(a -a1)dp〕/ M
B1 =BM -(b -b1)dp/M
∴dp/ M =dA/(a1 -a) dp/ M =dB(b1 -b)
积分则得 P/ M +C =∫dA/(a1 -a) P/ M +C =∫dB/ (b1 -b) …… …… (3)
将(2)式的 a 、b 代入(3)式 , 积分后得 a 的等式 :
· 27 ·
4 棉箱混棉机混棉工作的剖析 4.1 角钉帘的原棉充满程度与抓取能力 、棉 箱贮棉高度的关系
设角钉帘子通过棉箱内棉层时 , 每一小 段的行程抓取一次 , 整个行程中抓取 n 次 , 如 角钉全部充满时容纳量为 1 , 每次只抓取其 所能容纳量的 1/ K(K >1), 则经过 n 次抓取 后 , 角钉内原棉充满程度 Sn 如式(1), 图 4 所 示 。 可见 :
FT222F型棉箱给棉风机的节能改造

[ ] 张 淑 芬 . 产 粘 胶 纤 维 特 性 及 可 纺 性 能 初 探 [ ] 黑 3 同 J.
龙 汀纺 织 ,9 5( : 82 . 1 9 4) 1 — 1
革 新改造 ・
F 22 T 2 F型棉 箱 给棉 风 机 的 节 能 改 造
F 0 9型 多 仓 混 棉 机 上 配 置 的 F 2 2 A2 T 2 F型 棉 箱 给 棉 风 机 的 控 制 部 分 由 F 1 5型 单 轴 流 开 棉 A0 机 电控 箱 控 制 , 3控 制 一 线 , 4 控 制 开 启 后 , 、 线 的 两 一 二
5 0 钳 口隔 距 3 5mm, 系 数 3 5 主 要 质 量 指 /, . 捻 8。 标 : 际 号 数 1 .7t , 干 C 3 7 % , 节 1 实 4 7 e 条 x V1 . 3 细 2 个 / i, 节 2 k 粗 n 5个 / m, 结 16 个 / i, 羽 日 k 棉 2 k 毛 n
去 二 线
KA l: 0 2l
L....I.:一 . J . . . . J. ...... . 一 . _ . J _
作局 部改 进 ( 图 2 其 中虚 线框 内属 F 0 9型 多 见 , A2
仓混 棉机 电路 ) 。根 据 元 件 布 置 ,A 0 F 1 5型 机 电 控 箱 内 的 端 子 7 8控 制 一 线 F 2 2 型 给 棉 风 机 , 、 T2F 端 子 5 6控 制 二 线 F 2 2 、 T 2 F型 给 棉 风 机 。5 内 接
U :P , 内 接 KA1:2 2, 内 接 U :P S, 4 CS 6 1 7 3 C 8
内接 K A1: 1 。7和 8、 和 6分 别 外 接 一 、 线 20 5 二 F 0 9型 机 电 控 箱 内 K A2 M1加 挂 的 L 32 A —2型 延 时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工艺与设备考试卷及答案模拟考试卷.doc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工艺与设备考试卷及答案模拟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l 本题答案: 6、填空题 并条机的主要牵伸型式为三上三下压力棒曲线牵伸;粗纱机的牵伸型式为三(四)罗拉双短皮圈牵伸;细纱机的牵伸型式为( )。
本题答案: 7、问答题 什么是牵伸力、握持力?牵伸过程中,牵伸不开,“出硬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影响牵伸力的因素有哪些? 本题答案: 8、单项选择题 精梳前准备工艺流程有以下三种,其中,( )工艺流程适于纺特细特纱。
A.预并条机条卷机 B.条卷机并卷机 C.预并条机条并卷联合机 本题答案: 9、填空题 并条机新型牵伸型式目前常见的有( )。
本题答案: 10、问答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精梳准备工艺有那种?有何特点?精梳准备工艺倒数应如何设置,为什么?本题答案:11、问答题合股加捻后,纱线的哪些性质会发生改变?本题答案:12、填空题钢丝圈重量用钢丝圈号数表示,以每()为标准。
本题答案:13、单项选择题加工含杂率中等的细绒棉的开清棉联合机组,现改加工含杂率低的长绒棉,打手速度应提高;打手至给棉罗拉之间的隔距应增大;尘棒间距应减小;打手至尘棒间距应()A.增大B.减小C.提高D.降低本题答案:14、填空题纺纱生产过程中的回花、回条、粗纱头、()等称回花本题答案:15、名词解释奇数原则本题答案:16、填空题为了获得较好的织物综合质量,化学短纤维的长度L(mm)和线密度(dtex )的比值一般为()左右。
双棉箱给棉机的混合原理

双棉箱给棉机的混合原理双棉箱是一种用于给棉机供给混合原料的设备。
它主要由上下两个储棉箱、输料系统、控制系统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组成。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将原料分别从两个不同储存箱中取出,通过输送系统将其混合后供给给棉机进行加工。
首先,我们来看双棉箱的组成。
上下两个储棉箱分别用于存放两种不同的原料,并且每个储棉箱都配有卸料系统,用于将原料从箱体中取出。
卸料系统主要包括进给器、传送带以及出料口等组成部分。
进给器通过控制系统的信号,将原料送至传送带上,然后传送带将原料送至出料口,最后将原料输送到混合系统中。
其次,双棉箱还配备了混合系统,用于将两种不同的原料混合。
混合系统由混合器、控制阀和输送管道等组成。
当需要进行混合时,控制系统会发出信号,控制阀切换工作状态,使得两种原料依次经过输送管道,进入混合器中进行充分混合。
混合器通常采用搅拌方式,通过旋转或搅拌器的作用,将两种原料充分混合,以达到均匀混合的目的。
最后,混合后的原料通过输送系统供给给棉机进行加工。
输送系统主要由输送带、输送管道以及控制系统等组成。
输送带将混合后的原料从混合器中送至输出口,然后通过输送管道将原料输送至棉机的进料口。
同时,控制系统会根据棉机的工作状态和生产需要,精确控制原料的供给量和速度,以保证棉机能够获得恰当的原料供给,保证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总结起来,双棉箱给棉机的混合原理主要是通过两个不同的储棉箱,将不同的原料分别取出,经过输送系统输送到混合器中进行混合。
混合后的原料再通过输送系统供给给棉机进行加工。
通过精确控制系统的作用,可以实现两种原料的混合比例和供给量的精确控制,从而满足棉机对于混合原料的要求,保证棉机的正常运行和加工效率。
双棉箱给棉机的混合原理在纺织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纺织品加工提供了便利和高效率。
纺纱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理工大学

第一章测试1.纺纱过程涉及九大基本作用,其中是匀净类作用有?()A:梳理B:除杂C:牵伸D:混合答案:BD2.纺纱过程中,两个相邻工序之间需要依赖作用连接起来?()A:匀整B:加捻C:并和D:卷装答案:D3.清梳联是指将哪两个工序通过中间连接装置组成在一起的装备组,取消成卷的一种工艺路线()A:混合B:除杂C:开清棉D:梳棉答案:CD4.对于纺纱过程而言,以下四种作用中,哪一个工序对成纱不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
()A:除杂作用B:开松作用C:牵伸作用D:梳理作用答案:A5.纺纱用的纤维原料主要有天然纤维及化学纤维两大类。
因此,长期实践的结果,形成了棉纺、毛纺、绢纺、麻纺、化纤纺等专门的纺纱系统。
()A:错B:对答案:A第二章测试1.混纺纱的混纺比是指。
()A:标准回潮率时的混纺比B: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比C:实际回潮率时的混纺比D:干重时的混纺比答案:D2.混纺纱的断裂强力与有关。
()A:混纺纱中各纤维成分的断裂伸长率差异B:混纺纱中各纤维成分的混纺比C:混纺纱中各纤维成分的强力差异D:混纺纱中各纤维成分的热收缩性答案:ABC3.化学纤维选配的内容主要包括。
()A:选配化学短纤维的强伸度B:确定混纺比例C:选择纤维品种D:选配化学短纤维的长度、细度答案:ABCD4.在分类排队配棉时,为了保持质量稳定,一般排5~6队,队数多不便管理,少则易造成波动,每队混用比<25%。
()。
A:错B:对答案:B5.多种纤维混合后混料的断裂强力值,可以用各组分纤维相应指标的重量百分率加权平均计算()。
A:错B:对答案:A第三章测试1.环行抓棉机,抓棉打手锯齿刀片的排列方式是。
()A:由内到外随机排列B:由内到外均匀排列C:由内到外逐渐变稀D:由内到外逐渐变密答案:D2.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有。
()A:开松机件的角钉、梳针、刀片、锯齿等的配置B:开松机件之间的隔距C:开松机件的形式D:开松机件的速度答案:ABCD3.开清棉工序对纤维除杂的效果,可以用以下五个指标进行评价,其中被称为绝对落杂率。
纺纱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纺纱的基本原理:棉包(立体)→棉卷(平面)→棉条(线)→纱(线)棉纺纱线系统普梳系统: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精梳系统: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废纺系统:开清棉→梳棉(→粗纱)→细纱第二章纤维原料初加工与选配一轧棉作用:籽棉→皮棉分离纤维与棉籽方法:1锯齿轧棉2皮辊轧棉二含糖棉处理方法:1喷水给湿法(使糖分水解)2气蒸法(高温加速水解)3水洗法4酶化法(使糖分水解)5防黏助剂法(隔离、平滑、减少摩擦)常用棉纺回用原料回花:碎棉卷、碎棉条、碎棉网、粗纱头、皮辊花、断头吸棉等再用棉:清花统破籽、梳棉抄斩花、精梳落棉等下脚:统破籽处理后的落杂、细捻筒摇的回丝等优质考虑:棉纱:单纱强力变异系数CV值,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值,条干均匀度,1克纱内棉结粒数,1克纱的棉结杂质粒数棉线:单纱强力变异系数CV值,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值,1克纱内棉结粒数,1克纱的棉结杂质粒数配棉:棉纺厂将几种唛头,地区或批号的原棉按比例搭配使用的方法配棉依据(不要质量过剩):纱线特数(越细越好)质量标准:成纱强力:长,细,短绒少成纱条件:细,短绒少,杂疵少成纱结杂:成熟度好,有害疵点少,短绒少成纱质量不匀率:设备,工艺产品用途配棉方法:(1)传统配棉方法—分类排队法(先分类,后排队)分类:根据原棉的性质和各种纱线的不同要求,把适纺某种特数和用途的纱线的原棉挑选出来划分为一类,将原棉划分为若干类注意:不用品种的不同要求:不质量过剩原棉库存和到棉趋势气候条件加工机台性能及各品种目前质量混合棉中各成分性质差异(品级差异<2级,长度差异<4mm,细度差异500~800公支,含水率<2%,含杂率<2%)排队:将同一类原棉分成几个队,把地区,性质相近的原棉排在一个队内,当一批原棉用完时,将同一队内另一批原棉接替上去(n队原棉同时混用,同队原棉互相接批)注意:1主体成分:以性质(长度或细度)接近的某几批原棉为主体(主体占70%左右,避免双峰)2队数适当:5 ~6队较好3同队中批间性质差异要小,邻批差异应更小4勤调少调5交叉抵补6避免同一天有两个批号同时接批(2)计算机配棉第三节原料的混合方法方法:包混:纤维内纺纱性能差异不大条混:主要含杂差异大两步混合法第三章开清棉 opening and cleaning/blowing第一节概述任务:棉包(立体)→棉卷(平面)开松:压紧纤维块→小棉束除杂:去50%~60%杂质,尤其是大杂质混合:按配棉比例混合均匀:成卷:制成定重定长的均匀棉卷,或向多台梳棉机输出棉流二开清棉机主要分类:抓棉机械:自动抓棉机等混、给棉机械:多仓混棉机,自动混棉机等开松除杂机械:豪猪开棉机等清棉成卷机械:单打手成卷机第二节抓棉机械 plucker一作用:抓取原料并喂给前方机台,产生开松、混合作用二形式及工艺过程:形式:环形式:A002D,FA002往复式:FA006,FA009锯齿刀片数由里向外由稀到密分三组(9,12,15)抓棉打手:打手轴、隔盘、锯齿刀片、端盘组成三抓棉机开松作用影响因素1 打手锯齿数及打手数量多2 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1~6mm3 抓棉打手回转速度高:740~900r/min4 抓棉小车下降动程和运行速度:动程大,速度高,产量高,开松差(勤抓,少抓)5 小车运行效率:=(测定时间内小车运行时间/测定时间内成卷机运行时间)*100%四抓棉混合作用影响因素1 应“勤抓,少抓”,“两大一小”:小车运行速度高,运转效率高,下降动程小(为混合)2 棉包排列:(1)多包取用:往复式排包更多(2)棉包排列原则:同种原棉应:环形式:圈向分散,径向错开往复式:纵向分散,横向错开3 严格上包操作管理第三节混、给棉机 Blender/Mixer feeder一作用:混合或均匀给棉;扯松,除杂二多仓混棉机(一)FA022型多仓混棉机混合方式:“直铺横取”实现时间差混合时间差混合:同包原棉同时喂入,不同时输出;不同仓原棉不同时喂入,同时输出影响混合时间差的因数:①光电管高度②换仓气压③仓数6~10(二)FA028型多仓混棉机(三)FA025型多仓混棉机作用:混合,扯松混合方式:各仓原棉同时喂入,因输出路程差异而不同时输出,以产生时间差混合三自动混棉机(一)A006BS型自动混棉机工艺过程(二)混合作用混合方式:“平铺直取”时间差混合:同层原棉同时喂入,不同时输出;不同层原棉不同时喂入,同时输出(三)开松除杂作用1 开松方式:扯松2 除杂特点:除较大杂质,磁铁装置,除铁杂四棉箱给棉机 A092AST型 FA046型(一)主要作用1 均匀给棉2 第二棉箱:滚翻混合(二)均匀作用影响因素θ1 光电管开关2 摇板开车角(α)和摆动角(θ),摆动角5~10度αβ(关车角)3 均棉罗拉~角钉帘隔距4 均棉罗拉~角钉帘速比5 振动板的振动频率第四节开松除杂机械 Opening Machinery一作用:开松、除杂/自由打击/握持打击二 FA104系列六滚筒开棉机 Step Opener(一)工艺过程(二)开松及除杂特点1 开松方式:自由打击,棉块在未被机件握持的自由状态下接受打击/作用缓和,纤维损伤较少,杂质不易碎裂2 除杂特点:杂落面大,除杂效率高,适合于棉,除较大杂3 除杂指数:(1)原棉含杂率=原棉中杂质质量/原棉重量*100%(2)落棉率=落棉重量/喂入原棉重量*100%(3)落棉含杂率=落棉中杂质质量/落棉重量*100%(4)落棉含纤率=落棉中纤维重量/落棉重量*100%=1-落棉含杂率(5)落杂率=落棉中杂质重量/喂入原棉重量*100%(6)除杂效率=落棉中杂质重量/喂入原棉中杂质重量*100%=落杂率/原棉含杂率*100% (三)开松及除杂作用的影响因素1 滚筒速度(高,开松除杂增加)2 滚筒~尘棒隔距(进口大,中间小,出口大)3 尘棒间的隔距与尘棒根数4 滚筒个数5 产量6 通道应光洁防止挂“门帘”7 落棉清除周期8 气流情况9 重力除杂装置(附加)三 FA106系列豪猪开棉机 Porcupine Opener(一)工艺过程(二)开松作用方式开松方式:握持打击,棉层在给面罗拉的握持下缓慢喂入,接受打击,作用较自由打击剧烈,纤维损伤及杂质碎裂较多(三)开松及除杂作用的影响因素1 打手形式(1)豪猪打手:打击力大,落棉多,但纤维损伤较大,分离较弱,适用于棉(FA1060)(2)锯齿刀片打手:以梳代打,纤维分离好,落棉含杂率较高(3)梳针滚筒:梳理、落棉少,适于化纤2 打手速度3 打手~给棉罗拉的隔距:小则开松强4 尘棒间隔距尘棒安装角:工作面与顶点处打手径向间的角度θ(40~18度)尘棒间隔距:尘棒顶面与底面的交线到相邻尘棒工作面的距离,可改变θ来调节,θ↓则隔距↑5 打手与尘棒间隔距6 打手~剥棉刀隔距7 运转管理:及时移出落棉,做好清洁,防止落棉倒吸入通道挂花8 气流控制产生原因:打手回转,前方凝棉器吸引补风路线:后上进风Q1,后下进风Q2,前进风Q3,侧进风Q4平衡方程:Q1+ Q2+ Q3+ Q4=前方凝棉器吸风量Q前方吸风量一定时:后上进风↑、前进风↑,后下进风↓、侧进风↓→落棉↑后下进风↑、侧进风↑,后上进风↓、前进风↓→落棉↓死箱:主要落杂区活箱:主要回收区纺化纤采用全活箱:↓落棉,防噎车加工化纤时封闭部分尘棒减少落棉尘棒糊塞现象(30分钟后)9 防止噎车四轴流开棉机 Axi-Flo Cleaner(一)单轴流开棉机作用过程开松方式:自由打击除杂效率(二)双轴流开棉机五混开棉机(混合、开松、除杂)六气流喷口除杂七 FA109三刺辊开棉机开松:以梳代打,开松细致八 FA151型除杂微尘机 Dust Cleaner九除金属及重杂质装置(一)FA121型除金属杂质装置(二)JMJ(三)桥式吸特杂装置(四)TF30重物分离器(五)重杂分离机第五节清棉机械 Scutching Machinery作用:更细致的开松,除细小杂质,制成符合要求的均匀棉卷或棉流一 FA141型单打手成卷机工艺流程 Lapper二开松除杂机构与作用(一)综合打手(二)开松除杂作用影响因素1 打手形式2打手机械状态3 打手转速 800~1000r/min4 打手~天平罗拉的隔距 7~10mm5打手~尘棒隔距进口8~10mm,出口16~18mm6 尘棒隔距 5~8mm7 产量8 气流补入情况三天平调节装置(一)工作原理:通过天平罗拉与天平杆的棉层变厚时,铁炮皮带向主动铁炮小直径处移动,天平罗拉转速变慢,反之,棉层变薄时,天平罗拉转速变快,使单位时间内的喂棉量保持一致,减少变化四尘笼和风机棉卷横向不匀影响因素(凝棉通道的横向负压分布)1 除尘室背压,风机速度及打手速度的配合2 上尘笼吸风量>下尘笼3 通道应光洁,防止挂花五紧压罗拉及棉卷加压装置(一)紧压罗拉加压装置(二)棉卷加压制动装置(三)气动加压系统六防黏装置与措施(一)凹凸罗拉(二)夹粗纱(三)紧压罗拉加热(95~105℃)适合合成纤维,丙纶温度稍低(四)渐增加压(五)重定量短定长七自动落卷装置八 A076C型成卷机传动与工艺计算(一)传动系统(二)计算第六节开清棉机械的联接与联动一开清棉机械的联接开清棉联合机组:主机+凝棉器+配棉器+梳棉管道+控制系统(一)凝棉器结构:尘笼+风机+剥棉打手作用:主机间原料输送、排除短绒和细杂风机:产生输棉动力尘笼:实现棉气分离,且可去除杂质打手:从尘笼上剥离棉层(二)配棉器 distributor组成:配棉头+进棉头作用:将棉流均匀分配到2或3台棉箱给棉机(三)输棉管道1 输送风速(悬浮速度/腾空速度)原棉输送10~12 m/s,落棉输送13~14 m/s2 棉气比(被输送的棉块质量与输送棉块所需空气的质量之比)3 管道截面形状4 管径(输棉管250~300mm<除尘管径500mm左右)5 输送管路系统阻力6 系统阻力平衡7 除尘系统与输棉二开清棉机械的联动(一)联动装置的作用1 控制开关车顺序2 控制整个给棉运动3 保障工作安全第七节开清棉机械的排列组合一组合的目的和意义开清棉联动机的组合:新厂设计或老厂改造时,根据生产品种,选用合适类型和数量的单机,合理安排其前后次序和连接方式等二组合要求1 遵循组合工艺原则:多包取用,粗细抓取,成分准确,混合充分,打梳结合,早落少碎,减少损伤,防火防爆,棉卷均匀,结构良好2 合理配置开清点数量,以适应不同原料的含杂3 合理选择打手形式和打击方式4 配置一定数量的棉箱机械5 合理设置间道装置6 尽量选用高效能单机7 安置除金属杂质装置三组合实例第四章梳棉 Carding第一节概述一梳棉工序的任务1 梳理:分离纤维成单纤维状态2 除杂:除去细小杂质及带纤维籽屑3 均匀、混合:实现单纤维间的混合,并使输出品均匀4 成条:制成棉条(生条 card sliver)*纺纱的“心脏”二梳棉机的工艺流程第二节两针面间的作用原理一两针面间的三种基本作用梳棉机的作用实质上由两个针面之间产生,两针面间产生作用的三个条件:1 两针面各有一定的针齿密度2 两针面间有较小间距3 两针面间有相对运动(一)分梳作用条件:两针面针齿相互平行配置,彼此针尖迎着针尖相对运动1 梳理:梳理纤维尾端2 转移3 纤维束分解4 纤维断裂(二)剥取作用条件:两针面针齿交叉配置,V A>V B,则A针面从B针面上剥取纤维(三)提升作用条件:两针面针齿相互平行配置,彼此针背迎着针背相对运动二梳棉机各机件间的作用方式锡林~盖板:分输锡林~刺辊:剥去锡林~道夫:分梳三“四快一准”刺辊,锡林,盖板,道夫,针齿锋利,隔距准确第三节给面刺辊部分一主要作用握持,喂给,分梳,除杂二 A186C型梳棉机给面刺辊部分的机构1 棉卷架与棉卷罗拉2 给棉板和给棉罗拉(Ф70mm)给棉板工作长度:给棉板前沿斜面长度L,L越长则适纺纤维长度越长3 刺辊(Ф250mm,铁胎+包覆锯条)要求:元整度,同心度,动平衡等4 除尘刀(厚12mm,宽80mm,刀角30°)5 小漏底作用:托持纤维,引导气流形式:入口导流板+两根尘棒+网眼板(网眼Ф4mm)弦长175.6mm(纺棉) 200mm(纺化纤)三给棉刺辊部分的分梳作用分梳方式:握持分梳(70%~80%的棉束被分解成单纤维状态)分梳效果:棉束重量百分率,短绒率影响分梳效果的因素:(一)给棉罗拉表面形式(1)握持均匀,有弹性,不打滑传统:直线沟槽罗拉(2)给棉钳口加压量及握持均匀情况转速↑,定量大,纤维与罗拉摩擦系数小,加压量应↑应防止罗拉弯曲等造成棉层加压两边大,中间小(3)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L PL P:给棉板与刺辊隔距点以上的给棉板工作面长度L1与给棉板鼻尖宽度a之和 L P=a+L1 Lm-纤维主体长度L P>Lm时,纤维损伤少,棉束↑L P<Lm时,纤维损伤多,棉束↓L P≈Lm时,分梳较好,纤维损伤不显著(4)刺辊与给棉板隔距隔距大,分梳效果差(0.18~0.30mm,7~12%英寸)(二)刺辊分梳方面1 刺辊转速n T:600~1000r/min 转速高,分梳强,纤维损伤大;纤维长,则转速应降低,产量低时,转速可低2 刺辊锯齿规格①锯齿工作角а小:锯齿穿刺分梳能力强,但不利于杂质的抛落,过小时还会造成刺辊返花,棉结增多②锯齿密度(纵向密度,横向密度)锯齿密度大:分梳强,纤维损伤大,落杂少,向锡林转移差*高齿密可配置低转速以减少纤维损伤,且大工作角配置大齿密,小齿密配小工作角以兼顾分梳,落棉与转移③齿尖厚度厚型:0.4mm 中薄型:0.2~0.3mm 薄型:0.2mm以下薄型穿刺能力强,分梳效果好,纤维损伤少,磁辊落棉率低,且落棉含杂率高,但薄齿强度低,易轧伤,倒齿④锯齿总高H和齿高h齿高h小:齿强度、刚度高,纤维转向锡林转移好,但h应与棉层厚度相适应,一般2.7~4.0mm间总高H根据基部高度d(1.5~1.6mm)和h而定,5.60~5.85之间随着梳棉机产量的不断增加,刺辊锯齿有向薄齿高密的发展趋势,以便在不过度提高刺辊转速的情况下提高穿刺能力,保证分梳质量⑤齿间角(三)产量(适当降低,有好处)四刺辊部分的除杂作用刺辊车肚是梳棉机主要除杂区,可去除棉卷杂质的50%~60%(一)气流附面层原理气流附面层:高速运动物体的表面因空气分子的粘滞与摩擦而形成的气流层附面层特点:1 在一定范围内,离形成点越远,附面层厚度越厚2 距离主体愈近,气流速度越大,并接近于运动物体表面速度;愈远则速度越小(二)A186C型梳棉机刺辊周围气流及除杂机理刺辊附面层中:外层杂质多,内层纤维多,切割附面层,即可除杂保纤落杂区划分:第一落杂区:给棉板至除尘刀(给棉板隔距点)第二落杂区:除尘刀至小漏底入口小漏底落杂区:小漏底区域(二)影响A186C梳棉机刺辊部分除杂的因素1 刺辊速度提高,除杂增强2 锯条规格:如增大锯齿工作角,落棉增加3 除尘刀工艺:高低,角度,隔距①高低:除尘刀刀尖与机框水平面间的垂直距离;有高刀,平刀,低刀工艺,常在±6mm范围,除尘刀低,则第一落杂区长,落棉多②角度:除尘刀刀背预与机框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过小则刀背易积尘杂,过大则第二区回收过多。
纺纱学 习题答案 (2)

《纺纱学》作业第一章原料选配1、何为配棉?其目的要求是什么?选配原棉时一般注意哪些原则?根据成纱质量的要求和原棉的性能特点,将各种不同成分的原棉搭配使用,称为配棉。
配棉的目的P21配棉的原则P222、配棉中的分类排队是什么意思?达到什么目的?P228、涤/粘混纺时的设计干重混比为65/35,若涤纶和粘纤的实际回潮率分别为0.4%和13%,求涤/粘混纺时的湿重混比?P28第二章开清棉10、开松与除杂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通常如何完成?开清棉工序的任务将原棉或各种短纤维加工成纱需经过一系列纺纱过程,开清棉工序是纺纱工艺过程的第一道工序。
本工序的开清联合机完成下列任务:1、开松将棉包中压紧的块状纤维开松成小棉块或小棉束。
2、除杂清除原料中的大部分尘杂、疵点和部分短绒。
3、混和将各种原料按配棉比例充分混和。
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一定长度且均匀的棉卷,供下道工序使用。
当采用清梳联时,则输出棉流到梳棉工序各台梳棉机的储棉箱中。
为完成开松、除杂、混和、均匀成卷四大作用,开清棉联合机由各种作用的单机组合成,按作用特点一般分为四类机械:1、抓棉机械——抓棉机从棉包或化纤包中抓取棉束和棉块喂给前方机械,在抓取的同时也有开松、混和作用。
2、混棉机械——本类机械有自动混棉机、多仓混棉机、双棉箱给棉机等,它们的作用是将输出的原料充分混和,并有开松和除杂作用。
3、开棉机械——此类机械简称开棉机,型式有多种,其主要作用是利用打手进行开松,在原料松解的情况下利用尘棒除杂。
4、清棉机械——此机械通过较细致的打手机件进一步的开松和除杂,并利用均匀成卷机构制成均匀的棉卷。
15、以FA106豪猪开棉机为例,说明开松机的开松、除杂过程及气流的分布规律和作用。
(1)豪猪打手:由打手轴、圆盘和刀片组成。
圆盘:19个,沿轴向均匀分布,间距为54 mm。
刀片:每个圆盘上12个,共计228个。
(2)尘棒:分布在打手的3/4圆周上,共计68根,分四组安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混和作用blending action 两种混和方式:一种是“横铺直取、夹层混和”; 另一种是翻滚混和。 棉铺直取、夹层混和sandwich blend 凝棉器输出的棉层经摆斗逐层“横铺”在输棉帘上 ,角钉帘“直取”不同棉层中的纤维。这种“横铺 直取”可使角钉帘在同一时间内抓取的棉堆包含 各种成分的原料,其混和作用的程度取决于棉 堆的铺层数和每层棉堆所包含的原料成分数。 摆斗摆动快,输棉帘线速度慢,则棉堆包含的 层数多,混和作用好。
抓棉小车回转(直行)速度快,单位时间抓取不 同成分愈多,则棉堆每层包含的原料成分愈多, 混和作用愈好。 混棉比斜板的倾角:过大棉箱中的存棉量减少, 不利于混和。混棉比斜板的作用是保证多种成分 组成的棉堆不被破坏,便于角钉帘抓取全部成分 。当输棉帘的速度加快时,应使混棉比斜板的倾 角增大。一般混棉比斜板的倾角一般在22.5°~ 40°范围内调节。 翻滚混和 水平帘将棉堆向前输送,角钉帘抓取原棉引起纤 维在棉箱内翻滚,从而达到混和的目的。
剥棉打手的结构: 刀片剥棉打手除杂作用较强,而皮翼打手的 剥棉作用强,但对棉块的打击作用弱,剥棉 打手下落棉较少,除杂作用较弱。 剥棉打手stripping beater的速度: 影响棉块对尘格的撞击力。转速过低使落棉 减少,除杂作用降低;转速过高易出现返花 ,形成束丝和棉结。一般采用400~600rpm。 尘棒grid bar间隔距: 尘棒的隔距(是杂质下落的通道)要大于棉 籽长径方向的尺寸,使棉籽等大杂质可以充 分下落。此处隔距一般配置为10~13mm。
3、除杂作用cleaning action 发生部位: 主要部位在剥棉打手~尘格部分。其次部位有 : 在角钉帘下尘格(漏底)处。 凝棉器尘笼网孔有吸去部分细杂。 下出棉方式的出棉部分吸铁装置也能吸除部分 铁杂。 棉箱机械除杂要求:应使棉籽、籽棉等大而易 碎的杂质尽量除去即“早落少碎” ;坚硬的铁杂更 应及早地去除,以免损伤机件和发生火灾。 影响除杂作用的主要因素:
角钉倾角:影响抓取效率。角钉倾角小,角钉刺于 并抓取棉块的力大(与角钉倾角的余弦值成正比) ,角钉刺于棉块时的摩擦阻力(与角钉倾角的正弦 值成正比)小,有利于扯松且能减少角钉的损伤。 但角钉倾角过小,角钉与帘子间的容积减少,容纤 量减少。角钉倾角一般采用30°至50°。 靠近抓棉机的棉箱如自动混棉机加工的棉块大,而 靠近清棉机的棉箱加工的棉块较小,因此角钉密度 应该逐渐加密,角钉倾角也应逐渐减小。 隔距gauge 主要是均棉罗拉~角钉帘间的隔距和压棉帘~角钉 帘间的隔距。它们的隔距小,角钉刺于棉块深,开 松效果好,且过大的棉块不易通过,有利于出棉均 匀稳定,但隔距过小使产量降低。
角钉帘~均棉罗拉间:自动混棉机采用40~80mm ;双棉箱给棉机采用0~40mm。 角钉帘~压棉帘间:A006BS、A006CS型棉箱采 用60~80mm。 速度 均棉罗拉速度增加,角钉帘单位时间内带出的原 料受均棉罗拉打击的次数多,对棉块的扯松作用 增强; 角钉帘线速度增加,角钉帘单位时间带过的棉量 多,产量增加,但角钉帘上单位长度棉量受均棉 罗拉的打击次数减少了,使扯松作用减弱。但角 钉帘与压棉帘间的扯松作用有所加强(因两者相 对速度增加)。因此,总的来说,角钉帘的线速 度对产量的影响较大而对扯松作用的影响较小。
翻滚混和的特点: 因角钉对性状差异大的松、紧棉块具有不同的抓取 能力,因此在刚开车时,松而且粘附力大的原料易 被角钉抓取,破坏了混棉的比例; 当原料翻滚剧烈时,极易产生束丝和棉团且混和效 果不佳。 2、松作用garnetting action 影响扯松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角钉规格spike specification 角针粗细和密度:被加工的棉块大,角钉应粗、密 度要稀,如果密度密,则棉块易浮于钉面影响抓取 。但密度过稀,会减弱扯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