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 实验专题18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重要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高中生物重要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高中生物重要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方法: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置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或一天。

处理完毕就可以扦插了。

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沾蘸法: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预实验: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实验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实验设计的几项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只有溶液的浓度不同);等量原则(控制无关变量,即除溶液的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重复原则(每一浓度处理3~5段枝条);对照原则(相互对照、空白对照);科学性原则分子与细胞细胞的分子组成: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细胞的结构:细胞学说;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细胞的代谢: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酶活性的调节;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细胞呼吸及其应用。

细胞信号转导: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转导;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遗传与变异遗传的细胞基础:细胞的减数分裂;配子的形成过程;受精过程。

遗传的分子基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的调控。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基因的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连锁互换规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伴性遗传。

生物的变异: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结构: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基本结构。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植物的生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及其应用。

人体及动物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摘要:本实验采用一年生的且带有一两片嫩叶的扶桑枝条为实验,通过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两类生长素类似物处理,观察其生根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的是:用200ppm的萘乙酸(NAA)溶液和400ppm的吲哚乙酸(IAA)的作用效果比其他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更显著的,生长更快。

关键词: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扶桑插条、生根数扶桑是中国名花,又名朱槿,原产我国南部。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霜.不耐阴,宜在阳光充足、通风的场所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最好,。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类似,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生根状况。

本实验是通过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两类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扶桑枝条,现做实验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扶桑扦插枝条(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7个大小大致相同的小矿泉水瓶1.2实验方法:1.剪取扶桑嫩枝:剪取8~15cm长度大致相同的扶桑嫩枝,共剪取28枝备用。

2.处理扶桑嫩枝:处理已剪取好的扶桑枝条:留下枝条顶部的1-2片嫩叶;基部切口与水平面成45°角的斜面。

3.配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和吲哚乙酸溶液:根据需要配制浓度分别为:200ppm400ppm,600ppm的萘乙酸溶液各50ml和浓度分别为200ppm,400ppm,600ppm的吲哚乙酸溶液各50ml。

4.将处理后的枝条用70%的工业酒精擦拭其基部后,每4根枝条为一组,分别浸泡在各50ml的200ppm、400ppm、600ppm的萘乙酸溶液, 200ppm、400ppm、600ppm的吲哚乙酸溶液,以及空白组(蒸馏水)中各24小时。

5.将7个小矿泉水瓶装适量的自来水作为培养液,水瓶外用黑色塑料袋包起来,贴上标签并把枝条移至对应的矿泉水瓶中。

6.将植物置于适宜的生长环境中,每隔2天换一次水.7.观察枝条的现象并记录数据2实验结果(1)本实验是从2011年11月10日做的,扶桑枝条培养到17号开始有白点现象,到11月21日出现根,实验记录如下:(2)12月18日图片200萘乙酸(NAA) 400萘乙酸(NAA) 600萘乙酸(NAA)200吲哚乙酸 400吲哚乙酸 600吲哚乙酸蒸馏水3.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实验讨论⑴实验结果分析:从扶桑嫩枝的长势来看, NAA的最适浓度为200ppm,此浓度培养的枝条生根较多较长。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每日一题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每日一题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典例在线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B.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C.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D.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地生根【参考答案】A且需要处理插条的基部,C正确;插条上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更有利于生根,D正确解题必备“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的4个注意点(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因变量为不同浓度下的生根数量,两者之间会出现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关系,而其他因素如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温度等都是无关变量,实验中的处理都采用等量性原则。

(2)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为了保证实验设计的严谨性,还需要设置重复实验和一定的对照实验,预实验时需要设置清水的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时可不设置空白对照。

另外,在配制溶液时,浓度梯度要小,组别要多。

(3)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

例如沾蘸法是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蘸一下(约 5 s),深约1。

5 cm即可,千万不能将整个枝条泡入其中;浸泡法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

由于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4)在确定了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后,可在此范围内利用更小梯度的系列溶液获得更精确的最适浓度范围。

学霸推荐1.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鹊,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进行扦插,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幼嫩枝条相对来说可能更容易生根B.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与促进生根效果成正比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D.一般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2.某兴趣小组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注:a1、a234下列叙述与该实验不相符的是A.a4浓度的2,4-D抑制生根B.组別1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C.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在a1与a2之间D.2,4—D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插条的状况、芽的数量、2,4—D的浓度等B.该实验还可用生根的平均长度作为观察指标C.生长素类似物2,4-D浓度为800 mg/L时,抑制插条生根D.该实验可确定400 mg/L是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答案1.【答案】B的促进效果可能相同,B错误;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配制时最好戴手套和口罩,实验结束后也应妥善处理废液,C正确;距离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的位置,对应两个浓度的作用效果相同,D正确。

植物生理学实验---扦插

植物生理学实验---扦插

实验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插条不定根发生的影响一、目的:开展直无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插条不定根发生的研究二、原理: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类、生长延缓剂等)处理插条,可以促进细胞恢复生长分裂能力,诱导根原基,错金不定根的生长;容易生根的植物经处理后,发根提早,成活率提高,对木本植物进行插条处理,可提高生根率。

移栽的幼苗被生长剂处理后,移栽后的成活率提高,根深苗壮。

本实验通过测定植物生长的重要生理指标—根的活力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以了解生长调节剂促进不定根发生的作用。

三、器材与试剂:1、仪器:电子天平、烘箱、分光光度计2、试剂:1000mg/L吲哚丁酸(称取100mg吲哚丁酸,加90%乙醇0.2mL溶解,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1000mg/L多效唑溶液(称取2g5%多效唑原粉,加水定容至100mL),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

3、实验材料:各种植物材料。

四、实验设计:1、考虑选用生长素类、多效唑或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乙烯、油菜素内酯、水杨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改变各施用药剂浓度的大小、处理插条的时间与处理方法,证实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插条不定根发生的影响。

2、选用各种植物材料(注意考虑材料的年龄、取材部位),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以了解其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与插条的种类及生理的关系。

3、用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植物插条,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光照、温度、湿度、培养基质等),观察不定根发生的情况。

4、研究在上述条件下,不定根发生过程中根系活力及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以认识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原因。

五、实验步骤:1、按照设计,配制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一般为500mg/L或1000mg/L),然后稀释成3~5个浓度,如100mg/L、200mg/L、300mg/L。

实验情况记录区:2、从室外取非洲蓬琪菊或其他植物材料,注意插枝的生理状态(如果植物材料是灌木,需要注意取材的枝条部位)。

从茎端或枝条上端向下10-15cm处剪去植株地下部分,去除花,保留1-2片叶片(如归叶片面积很大,可以保留半片叶)。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2.进一步培养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
实验原理
植物插条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对植物插条的生 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 理其影响程度亦不同。其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 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提出问题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或NAA,促进插 条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 作出假设
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可以使杨或月季插条基部的 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 不定根。 预测实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后(约3~5 d),用适宜浓度的2,4-D 或NAA处理过的插条基部和树皮皮孔处(插条下 1/3处) 出现白色根原体,此后逐渐长出大量不定根;而用较 低浓度、较高浓度或清水处理的枝条长出极少量的不 定根或不生根。
实验步骤
(1)制作插条。 (2)分组处理:将插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药物 浓度、浸泡时间等可多组。如可分别在 NAA中浸泡1、2、 4、8、12、24 h等)。 (3)进行实验: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 保持温度(25~30 ℃)。 (4)小组分工,观察记录:前三天每天都要观察记录 各小组实验材料的生根情况。自行设计记录表格,记录 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枝条生根情况,如生根 条数,最长与最短根的长度等。(浓度适宜的生长素类 似物处理后,在绿色树皮的皮孔处长有白色幼根;时间 长一些会在枝条下端斜面树皮与木质部之间长有白色根 原体)。每隔2~3 d记录也可。
探究性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小结
观察 现象 提出 问题 作出 假设 实验 验证
设计实验 方案阶段 实 验 原 理 材 料 选 实验 步骤 观察并 记录实 验结果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可以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

在园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于植物繁殖和生长调控等方面。

这些化合物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调节植物的生长节律和形态特征,并增强植物对环境胁迫的适应能力。

扦插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植物繁殖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将植物的茎、叶或根等部分插入培养基中,使其生长出新的根系。

扦插技术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扦插枝条的生根能力。

因此,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般来说,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分为植物激素和非激素两类。

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生长素拮抗剂等,这些物质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非激素类调节剂主要包括磷酸盐、天然产物和合成物质等。

生长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可以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增加植物组织的生长量。

生长素在扦插过程中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的快速生根。

一些研究发现,在添加适量的生长素后,扦插枝条的生根率和生根数量都有明显的提高。

此外,提高生长素浓度也可以加快扦插枝条的生根速度。

赤霉素是一种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激素,它可以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展,改变植物的形态特征。

一些研究发现,添加适量的赤霉素可以提高扦插枝条的生根能力。

赤霉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细胞的延伸和生长有关。

细胞分裂素是一类促进细胞分裂的激素,它可以促进植物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扦插枝条在生根过程中,细胞的分裂是必不可少的。

一些研究发现,添加适量的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的根尖细胞分裂和生根发育。

脱落酸是一种抑制植物生长的激素,它可以抑制细胞的分裂和延伸,减缓植物的生长速度。

扦插枝条在生根过程中,适量的脱落酸可以抑制顶端细胞的分裂和延伸,从而促进侧根的生长和发育。

除了激素类的生长调节剂,一些非激素类的物质也可以影响扦插枝条的生根。

磷酸盐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养分之一,它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发育。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以期达到促进植物生长的目的。

实验材料:1.需要生根的扦插枝条,如绿萼榕、长春花等;2.生长调节剂,如激素类:生根粉、生根水等;3.枝条修剪刀或手术刀;4.浸泡盘或小瓶子等用于浸泡扦插枝条的容器;5.培养土或珍珠岩等用于扦插枝条生根的基质;6.木杆或针等用于扎孔的工具;7.洁净的玻璃器皿和蒸馏水。

实验步骤:1.选取与粗径、长相均匀的健康无病虫害的植物扦插枝条;2.利用枝条修剪刀或手术刀将枝条修剪成合适长度(约10-15厘米);3.在枝条的基部(约3-5厘米处)扎一个直径约0.5-1厘米的孔;4.准备生长调节剂,按照产品说明书的配方或浓度将其溶解于蒸馏水中;5.将扦插枝条的基部浸泡在生长调节剂中,时间根据不同产品而定,一般为15-30分钟;6.准备好浸泡盘或小瓶子,将扦插枝条插入基质中,注意保持枝条的稳定;7.安置扦插枝条的容器到适当的环境中,如温室或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8.定期给扦插枝条进行浇水、通风和光照,以保持基质的湿度和营养供应;9.观察记录扦插枝条的生长情况,包括根的出现和生长速度;10.根据观察结果,分析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实验结果及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控制组(即未处理生长调节剂的枝条)和实验组(即处理过生长调节剂的枝条)之间的差异。

如果实验组的扦插枝条生根速度更快、根部更发达,可以判断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起到促进作用。

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细胞质膜的通透性:生长调节剂能够渗透细胞质膜,提高细胞透湿性,增强扦插枝条吸水和营养物质吸收的能力,促进根的生长。

2.促进细胞分裂与伸长:生长调节剂可以刺激细胞分裂活性,增加细胞数量,同时促进细胞的伸长,使扦插枝条快速生根。

3.激活内源物质:一些生长调节剂能够激活植物内源激素的合成和释放,进一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实验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并找出适合扦插枝条生根的最佳浓度。

实验材料和设备:1.扦插枝条:选择生长健康的枝条,长度约为10~15厘米,无病虫害和伤痕。

2.植物生长调节剂:例如生根粉、生根液等。

3.培养基:使用含有植物营养元素的培养基。

4.培养盒或花盆:用来栽培扦插枝条的容器。

5.秤、量筒、注射器等实验用具。

实验步骤:1.准备扦插枝条:选择健康的枝条,用利刀进行切割,在枝条上方剪掉叶片,使其长度适宜(约10~15厘米)。

2.准备植物生长调节剂:根据实验设计的不同浓度,准备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

3.培养基制备:按照培养基的要求,配制好含有植物营养元素的培养基,并装入培养盒或花盆中。

4.扦插枝条处理:将扦插枝条的切口或底端浸泡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中,浸泡时间约30分钟,然后插入培养基中。

5.培养:将装有扦插枝条的培养盒或花盆放置于适当的环境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6.观察和记录: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扦插枝条是否生长根系和生长情况,并进行数据记录和照相等操作。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生长率曲线和根数曲线。

根据曲线的趋势和生长情况,确定适合扦插枝条生根的最佳浓度。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有促进作用,但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可能对生根产生负面影响。

在本次实验中,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最佳浓度为X(根据实验结果确定)。

此外,还可以对其他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进行探究,进一步完善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刀具伤害和化学品接触。

2.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实验条件,保持相同的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

3.实验中的测量和记录应该准确进行,避免误差。

4.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用具,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5.实验过程中如有任何异常情况发生,应及时处理和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生物复习实验专题18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
条生根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2.进一步培养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1、植物插条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其影响程度亦不同。

其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思考题1:什么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处理插条方法:
(1)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

(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2)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三、探究活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参考案例如下:
(一)提出问题: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或NAA,促进扦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思考题2:什么是生长素类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出假设:
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可以使杨或月季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

(三)预测实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后(约3~5 d),用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处理过的插条基部和树皮皮孔处(插条下1/3处)出现白色根原体,此后逐渐长出大量不定根;而用较低浓度、较高浓度或清水处理的枝条长出极少量的不定根或不生根。

(四)方法步骤:
1.选择生长素类似物:2,4—D或a-萘乙酸(NAA)等。

2.配制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分别配成0.2、0.4、 0.6、0.8、1、2、3、4、5 mg/mL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分别放入小磨口瓶,及时贴上相应标签。

3.制作插条:以1年生苗木为最好(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并将插条随机分成等量10组并编号为1~10组。

4.处理插条:用配制的上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浸泡1~9组插条,用蒸馏水浸泡第10组插条。

处理一天。

5.培养插条: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

6.观察记录:观察记录各小组实验材料的生根情况,如生根条数,最长与最短根的长度等。

(五)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按照小组分工认真进行观察,实事求是地对实验前、实验中(包括课内、课外)和实验后插条生根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整理数据,绘制成表格或图形。

最后分析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测是否一致,得出探究实验的结论。

不要求实验结果都一致,但要求有分析研究。

(六)表达与交流
实验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写出自己个性化的实验报告,向小组和全班汇报探究过程和结果、经验、教训或体会,包括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收获。

思考题3:在上述实验步骤设计中,你认为应该考虑哪些与本实验相关的其他因素?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练习:
1.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 )
A.促进月季插枝生根 B.棉花的保蕾保铃
C.人工培育无籽辣椒 D.促进香蕉成熟
2.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

其原因是( )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2,4—D浓度(mg/L) 0 5 10 15 20 25 30 35 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0 13.5 26.2 46.5 53.6 53.7 43.0 30.2 A.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15 mg/L
4.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1)分析上图内容,你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含量极少且提取困难,农业生产上常常使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如α-奈乙酸(NAA)、2,4—D、生根粉等。

某学生研究小组拟在实验室探究2,4—D 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请你参考上图反映的规律,选用下面提供的材料用具(数量不限),补充完成实验步骤。

(提示:可以用水培法栽培植物)
材料用具:盆栽植株,2,4—D,清水,500ml的烧杯,米尺,等等。

实验步骤:
①取5只烧杯,分别编成1、2、3、4、5号。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绿豆种子萌发初期的生长主要是胚轴的伸长。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一个农科所获得了一种复合肥料,他们想探究这种复合肥料溶液在什么浓度范围对绿豆萌发初期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大。

请你利用下列材料,参与他们的实验设计。

材料:做好标记的大号培养皿若干个、刚萌发出一小段胚轴的绿豆种子若干组(10粒/组)、复合肥料颗粒、蒸馏水、脱脂棉、直尺等
实验步骤:
最后,将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
思考题1、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思考题2、人工合成的具有与生长素(IAA)相似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

思考题3、(1)各组插条的培养条件(如温度)要一样:处理时间要一样;
(2)要设置重复组。

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
(3)设置对照组。

清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对比,目的是探究2,4—D或α-萘乙酸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课堂练习:
1.D 2.D 3.B
4.(1)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不一样,根最为敏感,芽次之,茎最不敏感;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也不一样,适宜浓度为促进生长,过高浓度则抑制生长。

(2)实验步骤:
②配置浓度分别为10-12、10-11、10-10、10-9、10-8mol/L的2,4—D溶液,分别装入5只烧杯中。

(溶液浓度要有五个,不一定跟答案完全一样,但要围绕图中的最适浓度10-10设置梯度)
③从同一植株上剪下长势相同的等长植物枝条若干,平均分成五组,分别插入5只烧杯中。

(要表示出每个烧杯中有不止一根枝条)。

④定期测量,记下这些枝条上根的总数量和总长度(或只测总长度)。

5.
(1)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复合肥料溶液。

(确定自变量)
(2)分别测量已萌发绿豆胚轴的长度,并计算各组的平均值,记录下来。

(确定因变量,前测,收集、处理数据)
(3)将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复合肥料溶液浸润过的脱脂棉,铺在不同的培养皿中,再将几组已萌发的绿豆分别放入其中。

另外设置一个用蒸馏水代替复合肥料溶液处理的对照组。

(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4)将上述装置放在温度等外界环境条件适宜且相同的地方培养。

(控制无关变量)
(5)几天后,再次测量绿豆胚轴的长度,计算各组平均值,记录下来。

(后测,收集、处理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