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1号线客流量统计表
上海地铁客流统计..

0737 0738 0734 0733 0727 0732 0751 0739 0740 0750 0729 0745 0741 0735 0749 0736 0730 0747 0746 0742 0752 0753 0743 0728 0748 0731 0744 0721 0722 0723 0724 0725 0726
六号线
车站
金桥路 巨峰路 博兴路 五莲路 德平路 源深体育中心 民生路 云山路 浦电路 航津路 上南路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东明路 北洋泾路 蓝村路 临沂新村 高青路 世纪大道 东靖路 灵岩南路 外高桥保税区北站 华夏西路 高科西路 外高桥保税区南站 港城路 五洲大道 洲海路 济阳路
0638 0641 0639 0640 0636 0633 0634 0637 0631 0646 0623 0629 0626 0635 0630 0628 0625 0632 0642 0622 0647 0624 0627 0645 0648 0643 0644 0621
五号线
车站 月日均进 站
0509 0505 0501 0507 0510 0508 0511 0503 0513 0502 0512
车站代码
东川路 颛桥 莘庄 北桥 金平路 剑川路 华宁路 银都路 闵行开发区 春申路 文井路
12931 10514 8931 8066 7218 6457 6555 5387 4157 3981 2104
2015年1月-4月上海地铁每日全网客流数据

2015年1月1日685.5万2月1日585.8万3月1日585.6万4月1日948.96万1月2日644.1万2月2日847.7万3月2日839.5万4月2日937.1万1月3日609.6万2月3日853.1万3月3日837.5万4月3日992.8万1月4日794.1万2月4日858.4万3月4日837.5万4月4日717.1万1月5日838.2万2月5日858.7万3月5日828.6万4月5日648.4万1月6日812.3万2月6日880.3万3月6日916.8万4月6日580万1月7日831.7万2月7日660.4万3月7日726.1万4月7日893.35万1月8日845万2月8日605.6万3月8日621.5万4月8日934.6万1月9日895.2万2月9日847.8万3月9日892万4月9日933.1万1月10日643.8万2月10日856.35万3月10日899.9万4月10日1006.7万1月11日587万2月11日845.3万3月11日917.3万4月11日793.4万1月12日856.4万2月12日822.1万3月12日920.9万4月12日722万1月13日846.6万2月13日816.1万3月13日993.6万4月13日926.9万1月14日802.9万2月14日576.7万3月14日736.9万4月14日915.2万1月15日855.9万2月15日598.8万3月15日647.2万4月15日948.5万1月16日907.9万2月16日604.7万3月16日911.3万4月16日937.3万1月17日647.1万2月17日488.5万3月17日928.4万4月17日1002.4万1月18日593万2月18日274.8万3月18日931.7万4月18日769.97万1月19日868.5万2月19日379.7万3月19日938.7万4月19日677.5万1月20日868.6万2月20日370.2万3月20日981.85万4月20日910.4万1月21日870.6万2月21日352.9万3月21日783.8万4月21日945.2万1月22日862.4万2月22日424.3万3月22日734.5万4月22日959.4万1月23日907.4万2月23日433.2万3月23日931.4万4月23日952.5万1月24日668.9万2月24日449.4万3月24日942.8万4月24日1004.6万1月25日584.8万2月25日584.3万3月25日952万4月25日797.1万1月26日855.4万2月26日694.3万3月26日940.76万4月26日724.4万1月27日849.9万2月27日695.1万3月27日964.3万4月27日932.6万1月28日840.3万2月28日683.8万3月28日815.9万4月28日939.3万1月29日832.3万3月29日749.3万4月29日932.4万1月30日883.3万3月30日900.7万4月30日1028.7万1月31日667.7万3月31日959.1万注:1.4月30日一141二177三63四94五16六43七80八106九93十87十一73十二20十三18十六15。
上海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_AFC_系统的历史回眸

目前上海轨道交通已把投资、 正常、安全运营 6 年。
AFC 系统总联调和上海地铁 AFC
建设和运营三方合到一起。上海地
目前上海地铁每天的客流量已 系统运营管理等方面,不断总结经
殷锡金: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通号分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上海 200233
2 MODERN URBAN TRANSIT 5 / 2005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上海地铁 1 号、2 号线 AFC 系 时刻 2 种票价。在调价之前,为确保
有:上海地铁 1 号、2 号线、磁悬浮 统是我国轨道交通历史上第一个开 安全,不得不在一些车站客流高峰
线路、轨道交通 3 号线( 明珠线一 通使用的自动售检票系统,也是我 时采用限量发售车票的方法,以控
期)、轨道交通5号线(莘闵线)和地铁 国轨道交通首先采用非接触式智能 制进站客流量。
道交通将形成网络化管理和运营的 过 203 万人次(其中上海地铁 1 号、
新局面。
2 号线当日的客流量为 175.6 万人
上海市轨道交通 A F C 系统目 次)。2002 年,地铁 1 号、2 号线客
1 上海市轨道交通 AFC 系统
前指上海地铁1 号和 2 号线 AFC系 流高峰期间列车间隔时间已缩短到 统工程(29 个车站)、轨道交通 3 号 3 min 左右。由于缺车辆,上海地铁
AFC 系统的特点,决定分两步走 : 发行纪念磁卡230万张,商业广告磁 本高”的论点也不攻自破。与上海地
第一步,利用“列车故障模式”条款, 卡 60 万张。储值磁卡给上海地铁带 铁每年在磁卡上所取得的巨大的经
即当发生列车故障之后,乘客所使 来 600 多万元不用支付利息的流动 济效益相比,区区的磁卡系统投资
价是 1 元 / 张 ,可 循 环 使 用 按 5 0 0 KEN(票)在 AFC 系统流通中流失 问题,但是一次性单程纸质磁卡的
上海地铁1号线空气质量现状调查

上海地铁1号线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摘要通过对上海地铁1号线的基础调研,分析了上海地铁1号线空气质量状况,对各站点空气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提高地铁空气质量的措施,以为提高地铁空气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1号线;空气质量;现状;措施;上海随着上海市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及城市规模的扩大,地铁1号线作为上海的第1条地铁线路,以运量大、速度快、准时的优势成为上海轨道交通最为繁忙、最重要的大动脉。
近年来,上海地铁1号线客流量高居不下,人们置身于地铁微环境内的时间比以往更长,地铁内的空气质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健康。
然而目前我国对地铁内微环境的研究较少。
因此,笔者对上海地铁1号线的空气质量问题经初步调研并进行分析,以为地铁建设、环境保护、卫生防疫提供依据和建议。
1上海地铁1号线空气质量调研结果分析1.1调研概况此次调研主要采取问卷形式,对1号线28个站点的乘客随机抽取调查对象,共发出500份问卷,回收率100%。
1.2空气质量综合分析对地铁1号线的空气质量,有43.8%的乘客认为处于中等水平,有23.6%和19.6%的乘客分别认为处于及格和良好水平,只有2.4%的乘客认为空气质量为优,有10.6%的乘客认为1号线空气环境不过关,须引起关注。
在地铁行车内部,有31.3%的乘客感觉行走时缺氧,27.3%的乘客感觉有臭味,还有14.5%的乘客闻到有装修的味道。
对于空气质量的现状乘客认为主要是人多所致,其次是空调通风系统差。
前者与地铁1号线的巨大客流有关。
据统计,地铁1号线日均进站客流量为:85.94万人次(2007年)、102.63万人次(2008年)、106.22万人次(2009年)、117.24万人次(2010年),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
针对问卷中的调查问题:假如地铁发生意外,哪种状况最混乱、最难处理,乘客中19.7%(比例最大)认为是被踩踏事件,说明地铁内客流量大影响了地铁内的环境安全;而调查中有10.6%的乘客认为是传染病影响,如非典型肺炎;9.4%的乘客认为是毒气影响。
上海轨道交通早高峰通勤数据分析

上海轨道交通早高峰通勤数据分析报告每天清晨,数以百万计的上海人搭乘地铁,短短数小时内完成了从居住到工作的大规模迁徙。
每张票的刷卡进出都是一个数据点,汇聚成为亿万数据的背后,是城市人口的流动和城市运转的机理。
复旦大学数据研究中心选取了上海轨交早高峰7-9点的数据进行分析,用大数据清晰呈现上海轨交通勤的全貌。
一、上海轨交早高峰通勤概况可以看出,在工作日早高峰(7-9点),两个小时内上海轨交进站达110万人次,出站达95万人次,进站人次比出站人次多出15万,表明早高峰期间的进站压力略大于出站。
在早高峰同一时间段内(7-9点),工作日进站人次110万,周末进站人次40万,工作日进站人次是周末的倍。
对比整个上午(6-12点)的数据,工作日早高峰进站人次占整个上午的60%,而周末早高峰进站人次仅占整个上午的40%。
这表明在工作日,早高峰的客流量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集中程度均远远高于周末。
二、各时段进出站人次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工作日的进站人次从上午6:00起逐渐攀升,至7:30-7:59、8:00-8:29达到顶峰,半小时内分别进站32万人次及35万人次,8:30之后进站人数逐渐回落。
而出站人数在上午8:30之前始终低于进站人数,7:30-7:59进站出站净流入达到最大为14万人次,8:00-8:29进站出站差距缩小。
8:30-9:00出站人次达到顶峰,半小内出站高达39万人次,出站人次首度超过进站,净流出达到14万人次。
9:00之后出站人数急剧下降,表明大多数人通勤到达时间在9点以前。
出站顶峰8:30-9:00比进站顶峰7:30-7:59和8:00-8:29延后小时,表明大多数人日常地铁通勤时间在单程小时之间。
上图为周末上午(6-12点)各时段进出站人次对比。
与工作日相比,周末进出站的变化趋势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形态。
进出站人次从上午6:00起缓步攀升,进站人次至8:00-8:29达到顶峰为万人次,出站人次至8:30至8:59达到顶峰为12万人次,仅相当于工作日同时间段的1/3不到。
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客流量统计表

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客流量统计表
海地铁1号线途径徐家汇、人民广场、淮海路三大城市最繁华商圈及商务CBD。
他是上海的第一条地铁,
亦为上海轨道交通最为繁忙、最重要的大动脉,由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1.一号线客流量情况:
共设有28个站点
线路日客流1,550,000人次
早晚高峰期以及节假日高峰期客流量可刷新历史客记录
2.其乘客特征如下:
乘客偏向于年轻化,尤以25-34岁特征最明显;且以都市高学历、高收入白领群体为主
3.以下为客流量统计表:
上
更多详情请访问媒力·中国官网:。
2023年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情况统计汇总表

2023年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情况统计汇总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成为了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
2023年,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情况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发展。
下面就来看一下2023年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情况的统计汇总表:1. 北京市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情况稳步发展,2023年新增了若干条地铁线路,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车辆更新和设施升级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出行体验。
2. 上海市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23年继续积极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新增了多条线路,并投入使用了高科技设备,提升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3. 广州市广州市轨道交通规模逐渐扩大,2023年新开通了多条线路,投入使用了更加智能化的乘车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4. 深圳市深圳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23年新增了多条地铁线路,对车辆进行了更新换代,并实施了多项便民措施,让乘客感受到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
5. 成都市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2023年投入使用了几条新线路,扩大了覆盖范围,同时对原有线路进行了设施升级和运营优化,提高了服务水平。
6. 武汉市武汉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也在不断完善,2023年新增了若干条地铁线路,提升了运营频次,缩短了乘车间隔,为市民提供了更加高效的出行选择。
7. 杭州市杭州市轨道交通在2023年继续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新增了几条线路,引入了智能化系统和绿色出行理念,为市民提供了更加环保、舒适的出行方式。
2023年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情况整体都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不断引入科技和创新理念,提高服务水平,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快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第二篇示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规模的增长,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凸显。
2019年1月中国主要城市地铁客运量月度总结篇

数说獅/ Data3、客流強度方面经初步测算,内地年每日平均客流强度为1.31 万乘次/公里,港台年每日平均客流强度为2.25 万乘次/公里,全国年每日平均客流强度为1.39 万乘次/公里。
年日均客流强度超过3.0万乘次 /公里仅有香港一家,此外年日均客流强度超过2.0万乘次/公里还有西安、台北、广州3家。
客流强度为轨道交通运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 重要的体现指标之一(另外一个是平均票价),香港地铁作为全球为数不多能盈利的轨道交通企 业之一,从其客流强度指标之高可见一斑。
4、排名2018年客流及其客流强度排名涉及4项主要指 标,分明为年日均客运量、年日均客流增长幅度、年末运营里程、年平均日客流强度,分别列出了 各家在全国与所在区域(内地或港台)的排名。
年日均客运量北京为全国与内地双第一,香港为 港台第一;年日均客流增长幅度合肥为全国与内 地双第一,桃园为港台第一;年末运营里程上海为全国与内地双第一,香港为港台第一;年平均 日客流强度香港为全国与港台双第一,西安为内 地第一。
5、综述总体而言,内地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兴未艾,运营里程与客流增长仍将长期处在较大的动态变化过程中。
据初步统计,2019年内地将有温州、济南、兰州等5个城市(未计有轨、云轨等)加 入“城轨”大家庭,内地将开通新线(或延长段)共计53条(实际中个别线路或有滞后)。
此外客流数据研宄表明,线网规模较大、轨道出 行通达性好、开通历史更久、运营成熟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香港等,工作日客流远高于休 息日,说明有刚性需求的通勤客流比例高,乘客 对地铁的依赖程度高;相反,线网规模不大、轨 道出行通达性不够好、开通历史不够长、运营不 够成熟的城市,比如苏州、郑州、南宁等,表现 为以休闲观光为主的休息日客流远高于以通勤为 主的工作日客流,说明其刚性需求仍有大的培育 空间。
■2019年1月中国主要城市地铁客运量月度总结篇文/阿牛本月度总结仅包含中国内地主要城市的版本,本月包含32座城市(佛山数据列入广州)中的30个,其中 温州是本月23日首次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城市,其也成为中国内地第33座、全中国(含港台)第37 座开通城市轨道交通(不含有轨电车、云轨等)的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地铁1号线客流量统计表
海地铁1号线途径徐家汇、人民广场、淮海路三大城市最繁华商圈及商务CBD。
他是上海的第一条地铁,
亦为上海轨道交通最为繁忙、最重要的大动脉,由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1.一号线客流量情况:
共设有28个站点
线路日客流1,550,000人次
早晚高峰期以及节假日高峰期客流量可刷新历史客记录
2.其乘客特征如下:
乘客偏向于年轻化,尤以25-34岁特征最明显;且以都市高学历、高收入白领群体为主
3.以下为客流量统计表:
上
更多详情请访问媒力·中国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