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9_2 溶解度 第2课时 溶解度练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9.2《溶解度》第2课时课件(共18张PPT)

观察两组溶解度曲线 图片,溶解度随温度 变化有何规律?
型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讨论:两种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列表法是以实验为基础,数据准确,但任意温度下的溶解度不 容易测定,有一定的局限性。 溶解度曲线可以直观的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走势,能查到 任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但是数据会有误差。
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S)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易溶、 可溶、微溶 、难溶
定性
(
)( ) ( )
() 0.01 1
10 20 ℃
定量
S/g
二、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溶解度数据表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表示方法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85 90 100
35. 36. 36. 36. 37. 37. 37. 38. 溶 NaCl 35.7
80360384 解
度
20. 31. 45. 63. 85.
/g KNO3 13.3 9
6
8
9
110 138 169 5
39. 39. 08
202 246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2.溶解度曲线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85 90 100
溶解度 KNO 13.320.931.645.863.985.5 110 138 169 18 202 246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S)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义,判断下列 说法是否正确
③31.6gKNO3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得到饱和溶液,所 以KNO3的溶解度为31.6g。
④在20 ℃时,1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 KNO3,所以 20 ℃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
型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讨论:两种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列表法是以实验为基础,数据准确,但任意温度下的溶解度不 容易测定,有一定的局限性。 溶解度曲线可以直观的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走势,能查到 任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但是数据会有误差。
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S)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易溶、 可溶、微溶 、难溶
定性
(
)( ) ( )
() 0.01 1
10 20 ℃
定量
S/g
二、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溶解度数据表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表示方法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85 90 100
35. 36. 36. 36. 37. 37. 37. 38. 溶 NaCl 35.7
80360384 解
度
20. 31. 45. 63. 85.
/g KNO3 13.3 9
6
8
9
110 138 169 5
39. 39. 08
202 246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2.溶解度曲线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85 90 100
溶解度 KNO 13.320.931.645.863.985.5 110 138 169 18 202 246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S)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义,判断下列 说法是否正确
③31.6gKNO3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得到饱和溶液,所 以KNO3的溶解度为31.6g。
④在20 ℃时,1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 KNO3,所以 20 ℃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
九年级化学下册《9.2 溶解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④在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 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对)
⑤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不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 和溶液。 (错)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区别、判断方法 和 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升温 加溶剂
不饱和溶液
加溶质; 溶液(降温结晶) 蒸发结晶(海水晒盐)
谢谢指导!
2.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关键看什么?
溶质是否能继续溶解
向20mL水中
实验 加入5gNaCl 再加入 再加入15mL水
步骤 搅拌
5gNaCl搅拌
搅拌
现象 全部溶解
部分溶解
溶液 是否 饱和
不饱和
饱和
全部溶解 不饱和
操作
现象
加入5gKNO3 搅拌 全部溶解
再加入5gKNO3搅 拌
加热
部分溶解 全部溶解
课题2 溶解度
第一课时 饱和溶液
一.可溶物在一定量的水中能否无限溶解呢?
实验探究1:
用量筒量取20mL水倒入小烧杯中
实验 步骤
加入5gNaCl用 玻璃棒搅拌
再加入5gNaCl 搅拌
再加入15mL水 搅拌
现象 结论
全部溶解 NaCl部分溶解
剩余NaCl 全部溶解
一定量的溶剂里,只能溶解一定量的溶质
2.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固体,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减少; B.溶液质量增大; C.固体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加.
课堂训练
3.一定温度下,从500克的饱和溶液中倒出100克
溶液,剩余的溶液里,下列数值比原溶液减少的是
①溶质的质量
②溶剂的质量
③溶液的密度
④溶液的质量
⑤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不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 和溶液。 (错)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区别、判断方法 和 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升温 加溶剂
不饱和溶液
加溶质; 溶液(降温结晶) 蒸发结晶(海水晒盐)
谢谢指导!
2.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关键看什么?
溶质是否能继续溶解
向20mL水中
实验 加入5gNaCl 再加入 再加入15mL水
步骤 搅拌
5gNaCl搅拌
搅拌
现象 全部溶解
部分溶解
溶液 是否 饱和
不饱和
饱和
全部溶解 不饱和
操作
现象
加入5gKNO3 搅拌 全部溶解
再加入5gKNO3搅 拌
加热
部分溶解 全部溶解
课题2 溶解度
第一课时 饱和溶液
一.可溶物在一定量的水中能否无限溶解呢?
实验探究1:
用量筒量取20mL水倒入小烧杯中
实验 步骤
加入5gNaCl用 玻璃棒搅拌
再加入5gNaCl 搅拌
再加入15mL水 搅拌
现象 结论
全部溶解 NaCl部分溶解
剩余NaCl 全部溶解
一定量的溶剂里,只能溶解一定量的溶质
2.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固体,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减少; B.溶液质量增大; C.固体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加.
课堂训练
3.一定温度下,从500克的饱和溶液中倒出100克
溶液,剩余的溶液里,下列数值比原溶液减少的是
①溶质的质量
②溶剂的质量
③溶液的密度
④溶液的质量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溶解度》-课件

2.把600C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冷却到100C,有氯化 铵晶体析出,剩余溶液是:C A.浓溶液 B.稀溶液 C.饱和溶液 D.不饱和溶液 3、在一定温度下,向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 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为_1_0_0_克。
4、“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 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则说 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这句话是否正 确? 错误
问:“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 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溶
质多”这句话对不对? 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
间可相互转化
D、在提到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时,一定要指明 温度
二、溶解度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 思考:如何判断糖和食盐的溶解性?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较大吗? 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较小吗?
5、浓溶液与稀溶液
在同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较多的溶液——浓溶液;
含溶质较少的溶液——稀溶液 不同的溶质: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 溶液。
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 溶液浓。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影响因素
(2)
四
一定温度 100g溶剂(一般指水)
温度
要 素
达到饱和
溶质、溶剂 本身的性质
单位: 克
讨论:
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 的含义
温度 溶质的 质量
溶剂的 饱和溶液
质量
的质量
200c 31.6g
100g
131.6g
4、“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 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则说 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这句话是否正 确? 错误
问:“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 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溶
质多”这句话对不对? 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
间可相互转化
D、在提到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时,一定要指明 温度
二、溶解度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 思考:如何判断糖和食盐的溶解性?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较大吗? 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较小吗?
5、浓溶液与稀溶液
在同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较多的溶液——浓溶液;
含溶质较少的溶液——稀溶液 不同的溶质: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 溶液。
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 溶液浓。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影响因素
(2)
四
一定温度 100g溶剂(一般指水)
温度
要 素
达到饱和
溶质、溶剂 本身的性质
单位: 克
讨论:
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 的含义
温度 溶质的 质量
溶剂的 饱和溶液
质量
的质量
200c 31.6g
100g
131.6g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测出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9-1
【思考】P36的列表法所表示溶解度还不是很直观, 不能表示某物质在任意温度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示 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向。能否寻找另一种表 示方法?
是10克。
(X)未指明是否饱和
(4) 20℃时, 100克水最多可溶解36克氯化钠, 则20℃时氯化钠的溶
解度为36。
(X) 没有单位:克
(5) 20℃时, NaCl的溶解度为36g.在20℃时,将40gNaCl固体,放 入100g水中,充分搅动,只溶解了36g.
正确
3、固体溶解度的意义:例:氯化钠在20℃是的溶解度是 36g。
40
50
60
温度/0C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37.5 37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只有在温度确定、溶剂的量也确定的条件下才能作出
比较。
比较的标准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说明: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二、溶解度
1、固体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 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用符号S表示
难溶
0.01-1
微溶
1-10
可溶
>10
易溶
注: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的尺度。
难(不)溶 微溶 可溶
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溶解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度
/g 100
90
. .
硝
.酸
钾
(2)溶解度曲线
80 70
.
60 50
. 40 . 30 . . 20
.A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几 种 物 质 的 溶 解 度 曲 线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溶
解 200
度 190
找一(克)
180 170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203.9g蔗糖,溶液达到饱和。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g蔗糖。
从溶解度可以获得的信息
• 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S=36克
在 _2_0_℃时,食盐(氯化钠)在1_0__0__ 克 水里达到饱和____ 时溶解了36____克。
此时的溶液一定是_饱__和___溶液。 该溶液的质量为__1_3_6_克____。溶液中食盐
钾搅拌 加热
冷却
加入一定量的 水
现象 溶解
不能全部溶解
固体又溶解
析出晶体
晶体又溶解了
结论 溶液不饱和
溶液饱和
温度升高,溶液 变为不饱和 温度降低,溶液 又变为饱和 增加溶剂的量,溶 液变为不饱和
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 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 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或者说:在20ºC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最多 能溶解21.5克。
以下说法是否正确?由此说明在描述物 质的溶解度时应注意什么? ⑴20℃时,10gNaCl完全溶于100g水中, 则20℃时NaCl的溶解度是10g。 ⑵20℃时,30gNaCl溶于水中形成饱和食 盐水,则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0g。 ⑶20g某物质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 液,则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⑷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达 到饱和,则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
/g 100
90
. .
硝
.酸
钾
(2)溶解度曲线
80 70
.
60 50
. 40 . 30 . . 20
.A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几 种 物 质 的 溶 解 度 曲 线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溶
解 200
度 190
找一(克)
180 170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203.9g蔗糖,溶液达到饱和。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g蔗糖。
从溶解度可以获得的信息
• 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S=36克
在 _2_0_℃时,食盐(氯化钠)在1_0__0__ 克 水里达到饱和____ 时溶解了36____克。
此时的溶液一定是_饱__和___溶液。 该溶液的质量为__1_3_6_克____。溶液中食盐
钾搅拌 加热
冷却
加入一定量的 水
现象 溶解
不能全部溶解
固体又溶解
析出晶体
晶体又溶解了
结论 溶液不饱和
溶液饱和
温度升高,溶液 变为不饱和 温度降低,溶液 又变为饱和 增加溶剂的量,溶 液变为不饱和
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 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 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或者说:在20ºC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最多 能溶解21.5克。
以下说法是否正确?由此说明在描述物 质的溶解度时应注意什么? ⑴20℃时,10gNaCl完全溶于100g水中, 则20℃时NaCl的溶解度是10g。 ⑵20℃时,30gNaCl溶于水中形成饱和食 盐水,则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0g。 ⑶20g某物质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 液,则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⑷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达 到饱和,则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
9.2溶解度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表示的意义
曲线上的点 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点
两曲线的交点 两物质在该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随温 线
度变化的规律
曲线以上的区域 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面
曲线以下的区域 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知识全解
气体的溶解度:在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 的气体体积。
谢谢观看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NaCl 的饱和溶液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再溶解 NaCl B.在一定温度下,饱和的 NaCl 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C.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 KNO3 溶液中加入 KNO3 晶体,溶液质量变大 D.加入某物质后不发生溶解的溶液一定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再加入 3 g 硝酸钾,搅拌 硝酸钾全部溶解
温度升高后硝酸钾溶解能力升高
静置,冷却
硝酸钾有剩余 温度降低后硝酸钾溶解能力下降
(且剩余量较第二步多)
知识全解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 ①对于大多数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强的物质
②对于少数如氢氧化钙等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强的物质
知识全解
思考:如何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 保持温度和溶剂的量不变,继续加入该溶质: 若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若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Fra bibliotek知识全解
实验内容 加入 3 g 硝酸钾,搅拌
现象 硝酸钾全部溶解
在增加溶剂或分升析高温度的情况下, 3饱g和硝溶酸钾液能可全以部变溶成解不在饱10和m溶L 水液中
再加入 3 g 硝酸钾,搅拌
硝酸钾有剩余 6 g 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在10 mL 水中
曲线上的点 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点
两曲线的交点 两物质在该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随温 线
度变化的规律
曲线以上的区域 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面
曲线以下的区域 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知识全解
气体的溶解度:在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 的气体体积。
谢谢观看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NaCl 的饱和溶液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再溶解 NaCl B.在一定温度下,饱和的 NaCl 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C.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 KNO3 溶液中加入 KNO3 晶体,溶液质量变大 D.加入某物质后不发生溶解的溶液一定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再加入 3 g 硝酸钾,搅拌 硝酸钾全部溶解
温度升高后硝酸钾溶解能力升高
静置,冷却
硝酸钾有剩余 温度降低后硝酸钾溶解能力下降
(且剩余量较第二步多)
知识全解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 ①对于大多数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强的物质
②对于少数如氢氧化钙等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强的物质
知识全解
思考:如何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 保持温度和溶剂的量不变,继续加入该溶质: 若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若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Fra bibliotek知识全解
实验内容 加入 3 g 硝酸钾,搅拌
现象 硝酸钾全部溶解
在增加溶剂或分升析高温度的情况下, 3饱g和硝溶酸钾液能可全以部变溶成解不在饱10和m溶L 水液中
再加入 3 g 硝酸钾,搅拌
硝酸钾有剩余 6 g 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在10 mL 水中
9.2.2 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人教版)

2. 夏季,鱼虾养殖池内常设置一些水泵,把 水喷向空中,从化学角度分析,喷水的目的。
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氧气溶解
课堂练习
3.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 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将甲和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2℃时,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不给出溶液的质量,无法比较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
极少数物质溶解 度随温度升高反而 减小(如氢氧化钙)
思考:什么叫气体的溶解度?
该气体的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 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请解释下面这句话的含义: 在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
在压强以101kPa和温度为0℃时,1体积 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0.024体积的氮气
课题2 溶解度
第二课时 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
比赛:定量比较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能力。
思考1:你能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大小吗?
NaCl
KNO3
10℃
40℃
不能,温度不相同
思考2:你能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大小吗?
NaCl
KNO3
20℃ 50g
20℃ 100g
不能,溶剂的量不相同
思考4:你能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大小吗?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压强 随着压强的增大, 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温度
随着温度的升高, 气体的溶解度减 小
打开可乐盖时有气体冒出
打开瓶塞,压强减小, CO2溶解度减小,从水 中逸出
畅饮可乐后会打嗝
饮料进入体内,温度升 高,CO2溶解度减小, 从体内逸出
课堂练习
1. 在闷热的夏天,池塘里的鱼大多浮在水面 上,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夏天水温高,水中溶解的氧气少,鱼就浮在水面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9.2《溶解度》课件(共25张PPT)

(2)其它条件相同,KNO3在水中和KNO3在酒质精中的
溶
溶剂性
解度不同,影响溶解度是因素是__质________
(3)其它条件相同,KNO3在20°C时的溶解度与温在度 30°C的溶解度不同,影响溶解度是因素是
_______
43、、物质溶解性的分类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溶解/g
(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体物质
(2)蒸发溶剂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对大多数溶液来说:
降温或减溶剂、加溶质
不饱和溶液
升温.加溶剂.
饱和溶液
对Ca(OH)2溶液来说:
升温. 减溶剂、加溶质
不饱和石灰水
3、20°C时硝酸铵的溶解度是190克。
20°C时,在100克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 溶解NH4NO3的质量是190克。
2 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
探究小实验:
(1)其它条件相同,KNO3在水中的溶解度与NaCl在水 中的溶解度不同,影响溶解度是因素是_溶__质__性_____
5、饱不饱和与浓稀的关系:
⑴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⑵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 饱和比不饱和溶液浓
小测验
1、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升温 加溶剂
2、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多数)
降温 蒸发溶剂 加溶质
3、检验溶液是否饱和:
(1)水中溶有一定量的空气(2)加热使水的温度升高,溶解在 水中的空气的溶解度减小,空气从水中逸出,就会有气泡
3、阴雨天,鱼塘里的鱼为什么成群的把头浮出水面呼吸? (1)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2)阴雨天温度高,气压低,溶解 在水中的氧气的溶解度减小,鱼缺氧就会把头浮出水面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