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练习附答案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和溶液,将它们混合并搅拌均匀,会发生下列哪种情况()A.溶液变成淡黄色B.溶液变成白色浑浊C.溶液变成淡红色D.没有任何变化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浓度与溶剂的质量无关B.溶解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溶解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D.溶解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沸点与溶质的种类有关,与溶液浓度无关B.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有关,与溶质的种类无关C.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和溶质的种类都有关D.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和溶质的种类都无关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降低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降低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降低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降低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浓度相等B.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浓度无关C.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升高D.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溶液浓度升高而降低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浓度越低B.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小,溶液的浓度越低C.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浓度越高D.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小,溶液的浓度越高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升高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升高1.下列选项中,对于“10%的食盐溶液”的解释错误的是()。
A。
在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B。
中考化学复习---溶解度解答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复习---溶解度解答题练习(含答案解析)1.(2022•湖北)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丙(填“>”“<”或“=”)。
(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丙。
(3)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C (填序号)。
A.甲溶液仍是饱和溶液,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答案】(1)=;(2)丙;(3)C。
【解答】解:(1)t1℃时,甲、丙两种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甲、丙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丙。
(3)A、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晶体析出,甲、乙溶液均仍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晶体析出,但选项说法无法确定饱和溶液的质量,无法确定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的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
C、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晶体析出,甲、乙溶液是t1℃时的饱和溶液,t1℃,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2)丙;(3)C。
2.(2020•朝阳)如图,请根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t2℃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 。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提纯A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3)在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 C 。
(4)在t3℃时,将30g的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0 g。
【答案】(1)A=B>C;(2)降温结晶;(3)C;(4)70。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2)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A中混有少量B时,提纯A的方法是降温结晶;(3)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中的溶剂最少,C中的溶剂最多,降温到t1℃,不会影响溶剂质量的变化,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4)在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将30g的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只能溶解20g的晶体,所以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0g。
初三化学溶解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溶解度试题答案及解析1.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P 点表示t 2℃时完全溶解30gA 物质至少需 g 水.(2)t 2℃时等质量的A 、B 、C 三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 (序号下同) (3)现有A 、B 、C 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于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的是(4)将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 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答案】(1)100;(2)C ; (3)B;(4) B >C >A【解析】 根据ABC 的溶解度曲线可知,(1)P 点表示t 2℃时完全溶解30gA 物质至少需100g 水;(2)t 2℃时等质量的A 、B 、C 三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应该为该温度下溶解度最小的物质C ;(3)现有A 、B 、C 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于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的是B ,因为蒸发结晶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4)将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 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 >C >A ,综合起始温度和终了温度的溶解度的数值可知答案。
【考点】溶解度曲线2.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取t 2℃的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恢复至t 2℃,再降温到t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降温至t 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B .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a>b=cC .恢复至t 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一定是a>b=cD .降温至t 1℃,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a=c>b【答案】D【解析】A .由题意可知,将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析出晶体,剩余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A 说法正确;B .由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 2℃时的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是:a >b=c ,由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可知,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 >b=c ,故B说法正确; C .由于在t 2℃时的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是:a >b=c .所以,分别蒸发等量水恢复至t 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 >b=c .故C 说法正确; D .由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 、b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降温时析出晶体,得到t 1℃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由于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温时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由于t 1℃,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都大于c 在t 2℃时的溶解度,所以,降温至t 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a >b >c ,故D 说法不正确.【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3. (6分)下表是Ca(OH)2和NaOH 的溶解度数据。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6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乙物质,溶液质量可能仍为60gC.t2℃时,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甲的质量可能比乙大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B【解析】【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t1℃时,6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乙物质,全部溶解,故溶液质量是70g,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明显,故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多,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若不是饱和则有可能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B.t1℃时,甲、乙各25g加到50g水中,均得70g溶液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时,将溶剂均为100g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像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正确;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g,故B正确;C、t1℃时,溶液的饱和状态不确定,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D. 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将溶剂均为100g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正确;故选C。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溶解度》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0分)1.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B. 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C. t2℃时,等质量的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 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2.将20℃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A. 升高温度B. 加入溶剂C. 加入溶质D. 倒掉一半溶液3.60℃时,50克水中溶解55克硝酸钾恰好饱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硝酸钾的溶解度是55克B. 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C.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55克D.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4.如图所示为 A、B、C 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t1℃时,三种物质中 B 的溶解度最大B. t2℃时,取三种物质各 ag 分别放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只有 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C. 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 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D. 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5.下列关于饱和溶液和结晶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将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中加热蒸干水分可得HCl晶体B. 将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可得硝酸钾晶体C. NaCl的近饱和溶液可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得到饱和溶液D. 通过将CaO加入水中的方法可以得到CaO的饱和溶液6.如图是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碳酸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小B. 20℃时,分别向50g水中加入15g氯化钠和碳酸钠,充分溶解后都形成饱和溶液C. 升高温度可以将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D. 碳酸钠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碳酸钠晶体7.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典型练习题(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典型练习题(含解析)
溶解度
(3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20℃时,向10 g某物质的溶液中放入5 g该物质,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
12.6 g滤液,则原溶液一定是()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稀溶液
D.无法判断
2.在30℃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5 g,在60℃时20 g水中最多能溶解B物质10 g,则()
A.A的溶解度比B大
B.B的溶解度比A大
C.二者的溶解度相等
D.无法比较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B.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是31.6 g,则100 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 g
C.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D.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4.某温度时,将KCl的饱和溶液70 g,蒸干后得到20 g KCl固体,则该温度时KCl的溶解度为()
A.8.0 g
B.28.6 g
C.40.0 g
D.71.4 g
5.某学生在实验室里分别进行如下实验,最终能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是()
A.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取出30 mL
的不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60℃
B.将20℃的KNO
3
C.将20℃的KNO
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60℃
3
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混合
D.将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KNO
3
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所获信息不正确的是()
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甲所示。
初三化学物质的溶解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物质的溶解度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后,发生了改变的量是( )A.溶质质量B.溶液质量C.溶解度D.溶质质量分数【答案】BD【解析】分析向饱和溶液中加水稀释后对溶液的影响。
A、加水稀释,溶剂质量增加,对溶质质量没有影响,因此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B、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加水后溶液中溶剂质量增加,所以溶液质量也会增加;C、物质的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100g水所能溶解溶质的最大值,与溶剂的多少无关,因此加水稀释不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加水后溶液质量增大而溶质质量不变,因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
故选BD【考点】本题考查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点评:饱和溶液加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的组成和状态都发生了改变。
2.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溶剂⑥蒸发水,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⑥【答案】D【解析】饱和溶液是指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能再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而不饱和溶液则是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因此,向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以使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对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故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故选②③⑥,D【考点】本题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点评: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都可以把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但改变温度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时却要具体分析溶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3.下列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是( )A.食盐B.熟石灰C.硝酸钠D.硫酸铜【答案】B【解析】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的一般规律是: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只有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故选B。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温度(℃)
t1
t2
KNO3的溶解度(g/100g水)
60
90
A.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
B.甲、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答案】B
【解析】
【分析】
D.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1℃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变成不饱和溶液,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X、Y的溶解度从t1℃升温至t2℃时,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t1℃时X、Y溶解度相等,它们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分别将t1℃X、Y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相同温度时,X的溶解度不一定大于Y的溶解度,错误;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减少,错误。故选B。
11.NaOH、Na2CO3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结℃
40℃
20℃
40℃
水
109g
129g
21.8g
49g
酒精
17.3g
40g
不溶
不溶
A.图表示Na2CO3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曲线
B.将CO2通入所得NaOH的酒精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C.40℃时,将50gNaOH投入到100g酒精中,形成饱和溶液
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c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练习三
一、选择题
1.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B.加入溶质
C.降低温度D.倒出一部分溶液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水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冰水混合物是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是纯净物,不饱和溶液是混合物
D.矿泉水是溶液
3.同一温度下,从100 mL饱和食盐水中取出1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变稀B.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仍为饱和溶液D.以上均不对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打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逸出
B.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C.喝下汽水感到有气味冲到鼻腔
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5.测定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时所用溶液必须是( )
A.浓溶液B.稀溶液
C.饱和溶液D.不饱和溶液
6.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无关的是( )
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种类
C.溶液的多少D.温度的高低
7.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10 g,则t℃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饱和溶液间的质量比为( )
A.1∶9∶10 B.1∶10∶11
C.9∶1∶10 D.10∶1∶11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 ℃时20 g某物质溶解在100 g水里形成溶液,则20 ℃时某物质的溶解度是20 g B.20 ℃时20 g某物质溶于水制成饱和溶液,则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 g
C.20 g某物质在100 g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 g
D.20 ℃时100 g水里最多只能溶解20 g某物质,则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 g 9.影响固体在水中溶解度大小的外界条件是( )
A.加入水的多少B.加入溶质的多少
C.是否进行震荡和搅拌D.温度的变化
10.含有碳酸钠的湖泊在冬季结冰时,湖底常有碳酸钠晶体析出,这是因为( )
A.碳酸钠难溶于水B.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D.温度变化对碳酸钠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二、填空题
1.夏天把一盆冷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段时间,盆边会出现一些小气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汽水瓶打开瓶盖时,有大量气泡从瓶中逸出,这是因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下图所示,四圆分别表示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集合,A、B、C、D集合分别表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如________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_______,如________等;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如________等.
4.0 ℃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这说明在0 ℃,当氧气的压力为________时,________水中最多可溶解________的氧气.
5.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_.
(2)t2℃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______.
(3)t2℃时,100 g水中加入20 g a物质,溶液不饱和,为使其饱和,可再加入a物质________g,或使其温度降到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B 2.D 3.C 4.A 5.C 6.C 7.B 8.D 9.D 10.B
二、1.温度升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气压减小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2.A.饱和浓溶液 B.饱和稀溶液 C.不饱和稀溶液 D.不饱和浓溶液
3.增大硝酸钾不变食盐减小熟石灰
4.101 kPa 1体积0.049体积
5.(1)a、b (2)b和c (3)60 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