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 溶解度 同步练习题一(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测试:溶解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测试:溶解度

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 10.2溶解度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 g 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B. 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D. ④→⑤可析出 53.9 g KNO3晶体2.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图。

现有60 ℃含l00g水的澄清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容器底部无固体)降温到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有固体析出B. 溶液变为不饱和C. 溶液仍饱和D. 溶质质量分数变小3.通常情况下,下列哪些方法能够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度()①溶解时不断搅拌;②把大颗粒的固体碾成粉末;③增加水的用量;④溶解时给物质加热;⑤减少水的用量.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4.(2017•益阳)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由50℃降为3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 aB.b C. cD. a和b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1℃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等B. t2℃时25g甲加入50g水中,形成75g溶液C.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 甲、乙两种物质,都可以采用降温方法使接近饱和的额溶液变为饱和溶液6.下图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种物质都属于易溶物质B. 碳酸钠的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C. 降温结晶可除去氯化钠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D. 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7.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比a物质的溶解度大C.M点表示在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升高温度可以将a、b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8.下列关于石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 饱和石灰水是浓溶液B.饱和石灰水是纯净物C. 澄清石灰水一定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D. 加热饱和石灰水有沉淀产生,溶液变浑浊9.下列操作不能加快溶解速率的是()A. 升高温度B. 加溶剂C. 搅拌D. 粉碎固体10.下列操作通常能加速固体的溶解,又能改变其溶解度的是()A. 搅拌B. 振荡C. 加热D. 把固体研碎11.若要加快某固体物质的溶解速度而不影响实验效果,则下列方法不适宜的是()A. 不断搅拌B. 加热C. 将固体粉碎D. 加溶剂12.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高于20℃以后,B的溶解度比C大B. 10℃时,C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C. 20℃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35℃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二、填空题13.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 20 40 60 80溶解度/gKNO313.3 31.6 63.9 110 169NaCl 35.7 36.0 36.6 37.3 38.4Ca(OH)20.173 0.165 0.121 0.116 0.094(1)随温度升高,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根据上表推断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 ;(3)取KNO3、NaCl两种固体各36g分别放入20℃时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20℃时有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烧杯B中溶解的物质________ .14.小红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1)从你能想到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①________ ,你的预测________;因素②________ ,你的预测________ ;(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你要设计探究的因素为________ ,________ .15.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⑴当4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________。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 9.2 溶解度 同步练习卷 包含答案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 9.2 溶解度  同步练习卷  包含答案

9.2 溶解度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C.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会析出晶体D.溶液中溶质只能有一种2.在室温为20℃时,将1.5g某物质溶于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属于()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3.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C.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D.结晶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二.填空题4.结晶方法有两种: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硝酸钾晶体用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通常用的方法.5.结晶的方法有和.6.为加快白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加入更多白糖 B.加入更多水 C.用热水溶解 D.7.把硝酸钾加入到一杯冷水中,欲使硝酸钾快速溶解的方法有:;.8.在如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铵固体,片刻后,U型管中左侧液面将(填“上升”、“下降”或“不变”)9.如图,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片刻后,U型管右侧液面将,试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10.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小试管和U形管中均有适量水,现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固体。

请回答:(1)可现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说明(任答一条);(2)U形管中,a、b液面变化情况是(填字母序号)。

A.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B.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11.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等质量的水,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 g、15 g、10 g、5 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完成下列问题:(1)在A、B、C、D四个烧杯中,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中盛的一定不是饱和溶液;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对盛有一定是饱和溶液的烧杯加热,随着温度升高,先变成不饱和(2)若固体是KNO3溶液的是.(3)在一定温度下,往A、B中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A中固体能否全部溶解?.12.溶质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6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乙物质,溶液质量可能仍为60gC.t2℃时,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甲的质量可能比乙大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B【解析】【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t1℃时,6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乙物质,全部溶解,故溶液质量是70g,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明显,故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多,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若不是饱和则有可能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B.t1℃时,甲、乙各25g加到50g水中,均得70g溶液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时,将溶剂均为100g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像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正确;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g,故B正确;C、t1℃时,溶液的饱和状态不确定,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D. 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将溶剂均为100g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正确;故选C。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溶解度》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0分)1.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B. 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C. t2℃时,等质量的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 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2.将20℃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A. 升高温度B. 加入溶剂C. 加入溶质D. 倒掉一半溶液3.60℃时,50克水中溶解55克硝酸钾恰好饱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硝酸钾的溶解度是55克B. 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C.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55克D.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4.如图所示为 A、B、C 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t1℃时,三种物质中 B 的溶解度最大B. t2℃时,取三种物质各 ag 分别放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只有 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C. 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 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D. 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5.下列关于饱和溶液和结晶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将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中加热蒸干水分可得HCl晶体B. 将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可得硝酸钾晶体C. NaCl的近饱和溶液可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得到饱和溶液D. 通过将CaO加入水中的方法可以得到CaO的饱和溶液6.如图是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碳酸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小B. 20℃时,分别向50g水中加入15g氯化钠和碳酸钠,充分溶解后都形成饱和溶液C. 升高温度可以将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D. 碳酸钠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碳酸钠晶体7.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同步测试: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同步测试: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2课时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是一种混合物,各部分性质相同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C.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D.20 ℃,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则20 ℃时100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 g2.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NaOH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见表)。

通过分析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解度都有影响B.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C.40 ℃,40 g NaOH溶解在100 g酒精中达到饱和D.将等质量40 ℃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 ℃,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多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4.在2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5.5 g,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8 g,现将30 g氯化铵和30 g碳酸氢钠同时加入20 ℃时的100 g水中,充分搅拌,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20 ℃时,两种物质相比,碳酸氢钠的溶解能力较小B.未溶解的固体一定是碳酸氢钠C.形成的溶液是20 ℃时氯化铵的饱和溶液D.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5.右图是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B.t2℃时,KN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等C.t3℃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除去NH4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NO3D.NH4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于KNO36.根据下列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图回答问题。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典型练习题(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典型练习题(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典型练习题(含解析)
溶解度
(3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20℃时,向10 g某物质的溶液中放入5 g该物质,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
12.6 g滤液,则原溶液一定是()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稀溶液
D.无法判断
2.在30℃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5 g,在60℃时20 g水中最多能溶解B物质10 g,则()
A.A的溶解度比B大
B.B的溶解度比A大
C.二者的溶解度相等
D.无法比较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B.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是31.6 g,则100 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 g
C.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D.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4.某温度时,将KCl的饱和溶液70 g,蒸干后得到20 g KCl固体,则该温度时KCl的溶解度为()
A.8.0 g
B.28.6 g
C.40.0 g
D.71.4 g
5.某学生在实验室里分别进行如下实验,最终能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是()
A.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取出30 mL
的不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60℃
B.将20℃的KNO
3
C.将20℃的KNO
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60℃
3
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混合
D.将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KNO
3
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所获信息不正确的是()
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甲所示。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单选题1.a 、b 、c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 的饱和溶液由t 2℃降温到t 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 .将a 的溶液由t 2℃降温到t 1℃,一定有晶体析出C .t 2℃时,50g 的a 溶于50g 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D .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2.20℃时,15 g A 与 30 g 水混合正好形成饱和溶液,40℃时,20 g 水最多能溶解 5 g B 物质,则 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 .S A >SB B .S A <S BC .S A =S BD .无法确定3.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A B C DX 酸性氧化物 溶液 浓溶液 游离态Y 非金属氧化物 乳浊液 饱和溶液 化合态 A .A B .B C .C D .D4.下列有关氯化钠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氯化钠溶液是由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组成的各部分组成完全相同的混合物B .只要水分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氯化钠就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C .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溶解过程中没有热量转化D .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可继续溶解少量的硝酸钾固体5.下列操作不能加快溶解速率的是A .升高温度B .加溶剂C .搅拌D .粉碎固体6.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C.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20℃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一定会析出晶体D.将20%的氯化钠溶液倒出一半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10%8.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D.t2℃时,将甲、乙各14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再缓慢降温,甲首先达到饱和状态9.下图为A、B、C 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6.如图所示,分别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KNO3,充分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t1
t2
KNO3的溶解度(g/100g水)
60
90
A.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
B.甲、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答案】B
【解析】
【分析】
D.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1℃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变成不饱和溶液,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X、Y的溶解度从t1℃升温至t2℃时,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t1℃时X、Y溶解度相等,它们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分别将t1℃X、Y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相同温度时,X的溶解度不一定大于Y的溶解度,错误;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减少,错误。故选B。
11.NaOH、Na2CO3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结℃
40℃
20℃
40℃

109g
129g
21.8g
49g
酒精
17.3g
40g
不溶
不溶
A.图表示Na2CO3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曲线
B.将CO2通入所得NaOH的酒精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C.40℃时,将50gNaOH投入到100g酒精中,形成饱和溶液
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c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同步练习题一(含答案)九年级化学溶解度同步练习题一(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同步练习题
课内四基达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B.100克水溶解了36克食盐达到饱和,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C.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D.20℃时,100克食盐溶液中含有36克食盐,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2.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4克,其含义是( )
A.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氯酸钾7.4克
C.把7.4克氯酸钾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制成饱和溶液
D.7.4克氯酸钾可以溶解在100克水里。

3.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现有一瓶t℃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下面对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一定是浓溶液
B.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晶体不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D.在t℃时加入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4.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 )
A.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
B.相应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
C.相应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最多能溶解溶质的质量
D.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溶质的质量
5.20℃时,50克水中溶解18克食盐达到饱和,则20℃时,NaCl的溶解度是( )
A.18
B.18克
C.36
D.36克
6.下列做法能改变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 )
A.升高温度
B.增加溶质
C.增加溶剂
D.增大压强
7.t℃时,某固体溶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为a克,将其全部蒸干,得到b克该溶质,则此固体物质在t℃时的溶解度为( )
A.克
B.克
C.克
D.克
8.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在20℃时将20克食盐放入到5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40%
B.33.3%
C.36%
D.26.5%
9.20℃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若再加入20克该物质或蒸发掉40克水都可以成为饱和溶液,那么该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是( )
10.30℃时KClO3的溶解度为10g,424g KClO3溶液中加入10g KClO3和6g 水恰好达到饱和,原溶液中含溶剂为( )
A.200g
B.400g
C.390.8g
D.394g
11.25℃时,5克水最多能溶解物质A 2克,20℃时,25克水最多能溶解物质B 10克.如果在2 4℃的相同温度下,A与B的溶解度(SA和SB)的关系是( )
A.SA>SB
B.SA=SB
C.SA<SB
D.无法比较
12.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t℃的KNO3溶液100克蒸发掉2.5克水,析出2克晶体,再蒸发5 克水,又析出5克晶体,则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是( )
A.7.5克
B.80克
C.90.3克
D.100克
13.在20℃时,ag某物质完全溶解后制得密度为d的饱和溶液Vml,则在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
A. g
B. g
C. g
D.g
14.将某物质溶液蒸发50g水后,温度降到t℃,析出8g该物质晶体(不含结晶水);再蒸发50g 水,仍保持t℃,又析出10g晶体,那么原溶液欲达到t℃时的饱和
A.蒸发掉10g水
B.加入2g该物质
C.蒸发掉15g水
D.加入8g该物质
15.t℃时,Mg某物质A的饱和溶液,A溶解的量一定达到了最大值W,该物质在t℃时溶解度可表示为( )
A.g
B. g
C. g
D.g
16.某温度下,对于某固体溶质的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B.
C. D.
17.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如;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如;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如。

18.影响溶解度的因素: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19.在20℃时,1.5克某固体最多能配制成6.5克饱和溶液.求20℃时该物质的溶
20.已知硝酸钾在30℃时的溶解度为45.8克,求在30℃时配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需要水和硝酸钾各多少克?
能力素质提高:
1.20℃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10克,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B 物质15克.则A、B 两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 )
A.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小
B.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大
C.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D.A、B两物质的溶解度无法比较
2.20℃时,在wg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ng水,该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 )
A.100(w-n)/ng
B.100(w-n)/(w-n)g
C.100(w-n)/wg
D.100(n-w)/ng
3.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t℃的硝酸钾溶液蒸发2.5克水析出2克晶体,再蒸发5克水析出5 克晶体,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
4.某溶质不含结晶水,将一定质量的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从60℃降到20℃时,溶液保持不变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浓度
D.溶剂的质量
5.某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0,则此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

6.已知50℃时NH4Cl的溶解度为50g,现配制50℃时NH4Cl饱和溶液48g,需水和NH4Cl各多少克?
渗透拓展创新:
NaNO3在各种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80
溶解度/g 80 88 96 104 114 124 148
在60℃时将66gNaNO3固体和75g水混合后新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若要使
中考真题演练:
1.KNO3在60℃时的溶解度为110g,该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某温度下的质量分数相同的两份KNO3溶液100g,甲学生把其中一份蒸发掉2.5g水后恢复到原温度,析出2g晶体;乙学生把另一份溶液蒸发掉5g水后,恢复到原温度,析出4.5g晶体,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

知识验证实验:
要使二氧化碳的溶解增大,一般可采用降低温度和增加压强方法。

请分析原因,并举出实例。

参考答案
课内四基达标
1.C
2.A
3.B
4.C
5.D
6.A
7.C
8.D
9.B 10.D 11.D 12.D 13.C 14.AB 15 .A 16.D
17.增大硝酸钾食盐减小熟石灰
18.①溶质的性质②溶剂的性质③温度
19.30克 20.68.6克
能力素质提高
1.B
2.A
3.B
4.D
5.19.45克
6.水32g NH4Cl 16g
渗透拓展创新
①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加入溶质x则=x=27g
②温度不变,蒸发溶剂为y,则=y=21 .8g
③降温,设温度降到t℃,此时NaNO3溶解度为z,则=z=88g,故降温到20℃中考真题演练
1. 11∶10∶21
2.100g
知识验证实验
易溶;微溶;难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