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精讲课件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精讲课件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 30 页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9.(2017·内江)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其丝绸,就是由经济型昆虫家蚕在发育
过程中分泌的丝蛋白经人类加工编制而成。如图表示家蚕生殖发育的过程,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 B)
A.家蚕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B.家蚕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飞动的蚕蛾是成虫,能分泌丝蛋白 D.家蚕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鸟卵的结构
第 14 页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常考点突破
常考点一 无性生殖的应用
(2018·四川广安)一株苹果树上结出“国光”“红富士”等不同品种的果
实,所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
A.种子繁殖
B.压条
C.嫁接
D.扦插
第 15 页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解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 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 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 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想让一株苹果树上结出“国 光”“红富士”等不同品种的苹果,就可以使用这几种不同品种的苹果树的枝或芽 作接穗,嫁接到一株苹果树上即可。故选C。
3.(2019·攀枝花)“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描述了鸟
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哪个阶段
( A)
A.筑巢
B.求偶
C.交配
D.育雏
4.(2018·成都)下列生物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C)
A.马铃薯块茎繁殖
B.苹果的嫁接繁殖
C.豌豆的种子繁殖
D.草莓的组织培养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ppt课件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ppt课件
的环境中。 • 6、表达和交流 • 注意: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
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 则)
第2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 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结构特点.生态系统 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生态 平衡就越不易被打破;反之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生态平衡就越 容易被打破。
第5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的类型 •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现气泡) • ⑥染—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 • ⑦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对侧引流(使碘液扩散到整个标本,使染色均

植物细胞:实验制作的是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 1、细胞壁—支持、保护 •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行保护 • 3、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是生命活动
的主要场所 •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不是所有植
成了食物链(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 •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形成了食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
• (1)、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 (2)、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就越少; • (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
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 • (4)、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消费者为终点。(此消费者为
物都有叶绿体,只有叶肉细胞和幼茎中才有, 果肉细胞中没有。) • (液泡: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 • 4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课件

A. 前肢发达,有利于跳跃
B. 皮肤裸露,表面有黏液,可辅助呼吸
C. 后肢趾间有蹼,能划水
D. 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靠鳃呼吸
随堂练习
4. 2023 年 6 月 7 日,在浙江磐安县发现中国特有珍稀物种——崇安草蜥,
其躯体长度约等于成人手掌的宽度,尾巴很长,通体呈翠绿色,肚白,
背部鳞片呈颗粒状。以下不属于崇安草蜥的特征的是
新课引入
思考
青蛙和乌龟都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活动。它们属于 同一类动物吗?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02》
新知探究
新课讲授 知识点01 两栖动物
常见的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蝾螈等。
蟾蜍
大鲵
蝾螈
新课讲授 知识点01 两栖动物
青蛙的形态特点
生活环境: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也可在水中游泳。 形态结构 ①鼓膜:生在眼后,可感知声波。 ②鼻孔:呼吸时气体进出的通道。 ③四肢:前肢较短,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新课讲授
知识点01
两栖动物
青蛙的形态特点
呼吸 ①肺:结构简单,不发达,是主要的呼吸器官。 ②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 管,能够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呼吸。
新课讲授
知识点01
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随堂练习
8. (陕西延安中学月考)下列有关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 毒蛇会伤人,对人类有害无益 B. 鳖甲可以入药,治疗疾病 C. 避役能捕食危害林木的昆虫 D. 青蛙可以捕食农田害虫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精讲课件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精讲课件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特别提醒: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的出现。
第3页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考点二 生物的进化 1.生物的进化历程 (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①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 ②常用的研究方法:比较法。
第4页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2)进化的历程 ①植物进化历程:
第 19 页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在“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活动中,放在一块绿布上的红、绿、蓝、黄
四种颜色小纸片,最后剩下最多的应是( )
A.红色的
B.绿色的
C.蓝色的
D.黄色的
答案:B
第 20 页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四川中考真题精练
1.(2019·巴中)据科学检测发现,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8 . (2019· 广 元 ) 自 然 界 中 的 生 物 , 通 过 激 烈 的 ___生__存__斗__争___ , 适 应 者 存 , _不__适__应__者__被__淘__汰__掉_____,这就是自然选择。
9.(2019·成都)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目前科学家们提出了两种观 点:化学进化论和宇宙生命论。美国科学家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进行实验,结果 表明: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__有__机__小__分__子____,支持了 __化__学__进__化____论。
以上。这说明( C)A.人类由黑 Nhomakorabea猩进化而来的
B.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C.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第 21 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期末复习(7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期末复习(7张PPT)
生殖系统、循环系统
成 生 物
植物体的 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概念: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
单细胞生物 草履虫:1、观察;
2、结构:摄食(口沟)、消化(食物泡)、呼吸(表膜)、排泄(收集管和伸缩
解 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物 圈
生态系统
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有限的
异: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无

细胞中的物质 无机物:水、氧、无机盐等
活 细胞的
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
生活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细胞通过 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分裂产生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物 在
光合作用 有机物的
实质: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
放氧气。
光能
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叶绿体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生 制造者
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物 圈
和碳—氧 作用 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平衡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实质: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套PPT课件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套PPT课件

植物
动物
真菌
细菌
按生活环境分类:
陆 生 生 物
水 生 生 物






作物
家禽
家畜 宠物
小结: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
按 形态结构特点 分为 按照 生活环境 分为 按照 用途 分为
植物 动物 其他生物
陆生生物 水生生物
作物 家畜 家禽 宠物
D 1.下列哪项不属于调查?
A 人口普查 B 森林资源调查 C 水资源抽样调查 D 仔细观察牛并拍照 2.以下是小明在校园调查时记录的生物名称:狗尾草、火炬
阴暗(纸板) 明亮(玻璃板)
④实施探究方案:(制作记录表格:)
平均值 环境 1min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 暗 明
⑤得到结果、分析结果:(取平均值)
⑥得出结论: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里,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做完实验后,要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 的自然环境!)
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C )
A.土壤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5、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 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
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B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海拔高度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C )
A、合作
3.调节气候,提供丰 富的海产品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下去。枯叶蝶竹节

变色龙
2.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 退耕还林(草) 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沙地种植植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笔记 PPT课件 图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笔记 PPT课件 图文
壁__薄___ 液泡_大___
输导组 织
细胞 较_长__
功能
分裂、分化形成 其他组织
保护
储藏营养 物质
运输
机械 组织
细胞壁 _增__厚__
支撑、 保护
分布
根尖的_分_生__区__、 根、茎、
芽的生长点、茎 叶的
内的形成层
_表__皮___等
根、茎、 叶、花、 果实、种 子
茎、叶的 茎、叶柄、
叶__脉__
多数在潮湿 陆地
不 同

没有根、茎、 叶分化,有 有茎、叶、根, 有根、茎、叶
构 的属于单细 茎中无导管
输导组织发达

相同 都没有花、果实、种子,靠孢子繁殖
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环境污染的指示植物!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水中
生活环境
少数阴湿处
阴湿的陆上 阴湿的陆上, 少数生活水中
形态特征
①有单细胞的, ①植株矮小, 有多细胞的; 一般有茎叶, ②没有根、茎、 但没有输导组 叶的分化; 织;
绅胞分裂绅胞生长绅胞数目增多绅胞体积增大绅胞核一分为二绅胞质分为二份中央形成新的绅胞膜呾绅胞壁染色体复制均分实质过程19四大组细的对比组细名称构成绅胞主要功能上皮组细肌肉组细神经组细结缔组细保护皮肤上皮呾分泌小肠腺上皮收缩舒张产生呾传导兴奋连接保护疏松结缔组细组细营养血液上皮绅胞神经绅胞多种绅胞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体上皮组细
4.意义:细胞分裂过程中,其中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平 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一棵小树是怎样由小长大的?
细胞分裂
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核一分为二
过程 细胞质分为二份
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实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全套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全套ppt课件
3.调节气候,提供丰 富的海产品
地 球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岩石圈的表面


大气圈的底部
的 大

生物圈的范围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1、动植物种类较为 繁多,生态系统结 构较为复杂,自动 调节能力较强。
2、调节气候。森林 在涵养水源、保持 水土方面起着重要 作用,有“绿色水 库”、“地球之肺” 之称。
B、食物网
C、捕食
D、
竞争
7、在培养蘑菇的C 培养基上发现长出了霉菌,蘑菇和霉
菌的关系是 ( ) A.互利共生 B.种内斗争 C.竞争关系 D.寄生关系
8、下列属于生物间合作关系的是( B )
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一群麻雀一起去觅食 C.两只狗为争骨头而争斗 D. 小鸟为占巢区而在周围鸣叫
9. 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
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C )
A.土壤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5、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 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
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B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海拔高度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C )
A、合作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身边有各种各样 的事物,大家能不能说出什么是生物?
大家可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举出一 些事物,并说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 物?
一、什么是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叶无叶脉

1、释放( 氧 ),维 持生物圈的碳—氧平 衡; 对生物圈和人 2、可作鱼类的 类的作用 ( 饵料 ) 3、可供( 食用 )和 ( 药用 )。
1、可作为监测 1.可(食用) ( 空气污染 ) 2.卷柏、贯众可( 药用) 程度的指示植 3.满江红可做 物。 (绿肥和饲料 ) 4.有些古代的蕨类植物 是( 成碳)植物。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结缔组织
分裂 分化
保护和分泌 收缩和舒张 产生传导兴奋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植 物 体 的 结 构 层 次
分生组织 —分裂 保护组织 —保护 植物的主要组织 营养组织 —营养 输导组织 —运输物质 植物体的 营养器官:根、茎、叶 六大器官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显微镜视野中的污点可能存在的部位是:目镜、物镜、
玻片标本。 2、植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
★果汁的汁液来自液泡中的细胞液
3、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二、细胞的生活 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细胞中的物质 无机物(不含碳):水、无机盐、氧 有机物(含碳):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 (2)细胞膜的作用: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中的能量转换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贮藏化学能)
叶绿体 光 线粒体
有机物(贮藏化学能) 二氧化碳+水+能量
★叶绿体、线粒体都是能量转换器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1)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DNA上有特定遗传功能的基因片段。 (3)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4)每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 (人体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 (5)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物质是能量和信息的载体)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观察细胞的结构 1、练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放大的倍数=目镜×物镜放大的倍数 ★对光:一对物镜二对遮光器三对反光镜 ★视野的亮度与物镜放大倍数、反光镜、光圈有关
(低倍物镜、凹面镜、大光圈视野亮度大)
★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太阳虫、钟虫(鱼饵)
单 细 胞 生 物
生殖遗传
疟原虫、小瓜虫、变形虫
第一章绿色植物的种类 一、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
藻类植物
生活环境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ຫໍສະໝຸດ 阴湿的陆上, 少数生活水中
大多在水中 无 无 无 无
潮湿的陆地 假根 有茎无导管

形 态 结 构
根 茎(有导管) 叶(有叶脉) 有

叶 输导组 织
染色体 DNA 基因
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体的长大包括: 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 细胞分裂 ——细胞数目增倍 (2)细胞分裂 概念: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意义:细胞分裂过程中,其中的遗传物质(染色体) 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过程: 细胞核先一分为二,细胞质分为两份,在原细胞的 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植物细胞)于是一 个细胞分为两个细胞。
5、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有: 森林生态系统
(有“绿色水库”之称,乔木、攀爬类动物居多)
草原生态系统
(干旱,草本植物、挖洞和快速奔跑类动物多,畜牧业发达)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河流、湖泊、池塘等,芦苇、水藻、水草、睡莲等,青鱼、草 鱼、 鲢鱼、鳙鱼“四大家鱼”等)
(2)组成
生产者: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生物部分 消费者: 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
★生产者、消费者之间因为形成食物链(食物网), 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 流动的。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但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 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 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 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二、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
1、种子的结构
相同点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胚都由 胚芽 、 胚轴 、 胚根
有种皮和 胚
不同点
子叶 两 片,营养物质贮在 。 子叶 里,无 胚乳 。 子叶 一 片,营养物质贮存 在 胚乳 里,有 胚乳 。
2、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生存基本条件:营养物质、 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 空间。 3、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 (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植物可以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 ★探究实验采用对照实验,要求各个因素只有 一个不同(变量),其它因素相同。 4、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 的统一整体。
三、细胞通过生长、分裂、分化形成生物体
1、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2、组织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
3、不同的组织(两种以上)按一定次序构成,
且能完成一定的功能的结构是器官。
4、多个器官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构成系统。
5、人体、动物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人 体 的 结 构 层 次
人体的四大组织
一、认识生物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是科学探究 常用的方法之一。 2、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向上可达约10千米,向下可深入 10千米左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 石圈的表面。(水生生物绝大部分集中在向下150米 内)
分化 分裂
6、
常见种类: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形态: 倒立的鞋型 1. 纤毛 运动 2.表膜 呼吸 3. 口沟 摄食 4. 食物泡 消化吸收 草履虫
结构 及作 用 5. 胞肛 排出残渣 伸缩泡. 收集管 收集排出废物 6. 7. 细胞核 8.细胞质 有益 与人类关系 有害
酵母菌(发酵)、草履虫(净化污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