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灭菌烘箱验证方案

合集下载

DMH系列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

DMH系列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

DMH系列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DMH系列干热灭菌柜验证案编号:VP-SB-XZ-0106-01上海百正药业有限公司目录1 概述 (1)2 验证依据 (2)3 验证流程 (3)4 验证小组人员及责任 (4)5 验证实施的必备条件 (4)6 设备技术参数一览表 (7)7 安装确认 (7)8 运行确认 (12)9 性能确认 (15)10 验证结果综合评价 (22)11 验证报告 (22)12 再验证 (23)目的:确认DMH系列干热灭菌柜的安装、运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符合生产及GMP要求。

同时确认该设备操作、维修、保养规程的可行性,并完善该设备操作、维修、保养规程。

围:注射剂车间小容量普通线DMH系列干热灭菌柜(安装位置:器具洗)的验证。

责任人:质保室部长、生产技术部部长、设备动力部副部长、岗位操作人员、设备管理员、计量管理员、检验员、QA、档案管理员。

正文:1 概述由腾飞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DMH系列干热灭菌柜用于对质量保证部所使用的耐高温的工器具进行干燥、灭菌除热源。

DMH系列干热灭菌柜采用电加热灭菌,干燥、灭菌程序基本可以分为:准备、加热、恒温干燥灭菌、冷却等几个阶段。

灭菌柜通过自身的不锈钢加热管对干燥箱腔体的空气进行加热,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干燥空气吸收被干燥物件表面的水分,进入加热通道蒸发排除,干热空气在风机作用下定向循环流动,水蒸气排出。

随着水蒸气逐渐减少,同时间隙性补充新鲜空气。

灭菌完成后,开启冷却风机,对干燥箱进行降温冷却,干燥箱的温度降至设定的温度后,设备自动停机。

灭菌柜的洁净风进口、排湿口和其干燥箱箱体都装有高温高效过滤器,以保证箱体达到A级净化要求。

该灭菌柜由箱体、加热系统、鼓风系统、排湿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电器控制系统采用人机界面温控仪控制。

2 验证依据2.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0年修订)2.3 《药品GMP指南》(2011年版)2.4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2.6 验证文件编订规程2.7 设备管理规程2.8 灭菌柜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2.10 公司验证总计划3 验证流程4 验证小组人员及责任5 验证实施的必备条件5.1 文件基础:该设备设计确认已经通过,验证所用的文件资料已具备。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1. 引言干热灭菌柜是一种常用的灭菌设备,主要用于灭菌各种耐干热的设备、器械以及一些玻璃制品等。

为了确保干热灭菌柜能够正常运行并达到灭菌的要求,需要进行验证。

本文档提供了一套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旨在帮助用户正确验证干热灭菌柜的灭菌效果。

2. 验证目的干热灭菌柜验证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灭菌柜的灭菌效果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通过验证,可以确保干热灭菌柜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可靠地灭菌,并保证被灭菌物品的安全性。

3. 验证步骤3.1. 准备工作在进行干热灭菌柜验证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准备验证仪器、器械和相关文档等。

3.1.1. 验证仪器准备•干热灭菌柜:确保干热灭菌柜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温度计:准备一支可靠的温度计,用于测量干热灭菌柜内的温度。

•记录表:准备一份验证记录表,用于记录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

3.1.2. 验证器械准备•生物指示物:选择适用于干热灭菌柜的生物指示物,并根据生物指示物的说明进行培养准备。

•包装材料:准备多种不同材质的包装材料,以评估不同材质的耐干热性能。

3.1.3. 相关文档准备•干热灭菌柜操作手册:准备干热灭菌柜的操作手册,用于参考验证过程中的操作步骤。

•标准和要求:准备干热灭菌柜验证所需的相关标准和要求文件,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3.2. 验证过程干热灭菌柜的验证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温度均匀性测试:在干热灭菌柜内的不同位置设置温度计,并记录不同位置的温度数据,以评估温度均匀性。

2.生物指示物测试:在干热灭菌柜内放置经过培养的生物指示物,并按照验证要求进行灭菌。

待灭菌完成后,将生物指示物送回实验室进行培养,观察生物指示物的生长情况,以评估灭菌效果。

3.包装材料测试:将不同材质的包装材料放置在干热灭菌柜内进行灭菌,并进行相关测试,如包装完整性测试、包装材料耐干热性能测试等。

3.3. 验证结果评估在完成验证过程后,根据验证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评估,以确定干热灭菌柜的灭菌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验证方案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验证方案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验证方案干热灭菌柜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消毒和灭菌,可以有效地杀死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

干热灭菌柜在医疗卫生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验证干热灭菌柜的验证方案也变得极其重要。

验证干热灭菌柜的验证方案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虑和计划,以确保消毒效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验证干热灭菌柜的验证方案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验证对象首先,需要确定需要验证的干热灭菌柜的型号和制造商。

验证干热灭菌柜时通常选择一个标准设备或生产设备进行测试,这有助于消除其他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从而得出准确的数据。

2. 确定检测参数验证干热灭菌柜时,需要确定检测参数,以测试干热灭菌柜的灭菌效果。

这些参数通常包括温度、时间和湿度等。

这些参数会影响灭菌效果,并有可能因干热灭菌柜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 确定测试方法需要确定测试方法和程序,以确认验证方案的质量和可靠性。

测试方法应与所要验证的干热灭菌柜的用途和环境相适应,并应根据相关标准或指南进行设计。

4. 编写验证方案报告在完成验证干热灭菌柜的验证方案后,需要编写一份验证方案报告。

该报告应包括验证目标、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和结论等。

编写这份报告可以帮助记录和呈现验证数据,并提供对测试结果的详细解释。

为了保证验证干热灭菌柜的验证方案的有效性和一致性,下面提供一些具体的步骤:1. 设计验证方案在设计验证方案之前,需了解干热灭菌柜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情况,以便精确定义要验证的参数和测试方法。

需要考虑验证设备的灭菌目标和目的,以及设备制造商和运营人员提供的相关信息。

2. 选择验证对象根据设计的验证方案,选择合适的干热灭菌柜进行测试。

选择合适的设备应考虑验证参数、验证方法、测试设备和验证场地等。

3. 展开测试在测试期间,需要严格按照验证方案进行操作。

测试过程中,需要认真记录测试数据,包括温度、湿度、灭菌时间和结果等。

测试数据应提供详细的时间和说明,以便进行评估。

4. 评估结果经过测试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干热灭菌器验证方案

干热灭菌器验证方案

干热灭菌器验证方案一、引言干热灭菌器是一种常用的灭菌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实验室和制药工厂等场所。

为了确保干热灭菌器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以达到灭菌的目的,需要进行验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干热灭菌器验证方案,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灭菌标准和要求。

二、验证目的本次干热灭菌器的验证旨在确认设备的灭菌性能和工作稳定性,以验证设备是否能够有效地消除细菌和病毒,确保灭菌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验证方法1.设备选型: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干热灭菌器设备,并确保设备的灭菌性能符合要求。

2.安装和校验:按照设备的安装和操作指南进行安装,并进行校验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3.温度均匀性验证:使用温度传感器布置在干热灭菌器中不同位置,进行多点温度监测,验证设备的温度分布均匀性。

4.灭菌周期验证:使用含有菌液的验证器械,按照设备的工作程序进行灭菌操作,并对验证器械进行培养实验,验证灭菌效果。

5.无菌包验证:使用含有无菌指示剂的无菌包,在灭菌操作完成后进行验证,确认指示剂颜色变化符合要求,以确认灭菌过程的有效性。

6.运行稳定性验证: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连续进行多次灭菌操作,监测并记录温度、压力等参数,以评估设备的稳定性。

四、验证依据1.国家相关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如GB26373-2010《医疗器械干热灭菌器》中的相关要求进行验证。

2.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技术资料:参考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技术资料,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点,以指导验证工作的进行。

五、验证记录在验证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以下信息:1.设备信息:记录干热灭菌器的型号、序列号、安装日期等设备相关信息。

2.温度均匀性验证记录:记录不同位置的温度监测结果,包括测量时间、温度值等。

3.灭菌周期验证记录:记录验证器械的处理情况,包括灭菌时间、温度、压力等参数,以及培养实验结果。

4.无菌包验证记录:记录无菌包的验证结果,包括指示剂颜色变化情况,以及验证时间等。

5.运行稳定性验证记录:记录多次连续灭菌操作的温度、压力等参数。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

效果验证标准和要求
01
02
03
04
温度分布测试
设备内部的温度分布应均匀, 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微生物挑战试验
在一定时间内,干热灭菌柜应 能够杀死一定数量的微生物,
达到预期的灭菌效果。
残留水分
设备内部应无残留水分或仅有 微量残留水分。
空气循环
设备内的空气循环应充分,以 保证灭菌效果。
效果验证数据记录和报告
维修手册
设备的维修手册应包括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拆卸和 装配步骤、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等详细信息。在需要进 行维修时,应先了解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按照 维修手册的指导进行操作。
THANKS
感谢观看
准备实验样品
选择合适的实验样品,并准备充足,确保实验可以顺利 进行。
进行实验
按照验证计划中的步骤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 据和观察结果。
数据分析和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处理,以评估干热灭菌柜 的性能。
编写报告
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写验证报告,总结实验结 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程序验证标准和要求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处理 ,以评估干热灭菌柜的性能。
03
报告编写
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写验证 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并提出改进建 议。报告中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 程、实验结果、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04
干热灭菌效果验证
效果验证流程
确定验证目的
确认干热灭菌柜的灭菌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确定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根据上述数据和分析结果,得出干热灭菌柜是否符合预定的性 能标准的结论。
报告提交和发布
报告内容
01
包括验证提交对象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验证方案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验证方案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验证方案XXXXX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Validation 编号:XXXX验证方案批准验证小组名单目录引言 (5)1 概述 (5)2 本公司设备编号及位置 (5)3 主要技术参数 (5)4 验证目的 (5)5 安装图 (7)安装确认 (8)1 文件资料 (9)2 主机安装 (10)2.1 检查并确认设备的材质符合GMP要求 (10)2.2 检查并确认机器无外观缺陷和损坏 (10)2.3 确认主机已安装稳固 (10)2.4 确认主机与控制柜、计算机系统连接正确 (11)2.5 确认设备安装位置有充分的回转空间和维修空间 (11) 2.6 检查设备安装与天花板界面密封良好 (11)2.7 检查可拆卸的工作部件应易于拆卸、安装 (12)2.8 确认设备的外观及内腔尺寸符合合同要求 (12)2.9 确认设备的送风系统及排风系统符合设计要求 (12)3 辅助设备安装 (13)3.1 检查并确认主电源电压为380VAC (13)3.2 检查并确认PLC电源电压为24VPC (13)3.3 冷却水 (13)3.4 压缩空气 (14)4. 仪器仪表空气处理系统的确认 (15)4.1 压力表 (15)4.2 温度探头 (16)4.3 高效过滤器 (17)4.4 风口过滤器 (18)4.5 安全温度计的校验 (19)运行确认 (20)密封门的开关与安全温度计的连接 (21)紧急停机功能检查 (22)温度控制器及温度记录仪误差试验 (23)空载热分布试验 (25)负载热分布试验 (28)热穿透试验 (31)空气中及灭菌容器内尘埃粒子检测试验 (34)性能确认 (36)生物指示剂验证试验 (37)细菌内毒素灭活验证 (38)验证结论及评价 (39)验证报告批准书 (40)引言1概述设备名称:XXXXX 生产厂家:XXXXX设备型号:XXXXX 出厂日期:XXXXX 97箱体体积:XXXXX 系列号:XXXXX本灭菌柜是适合于能耐受高温但不容易被蒸汽穿透物品的通用灭菌、除热原设备。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验证方案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验证方案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验证方案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

这可是个大工程,涉及到微生物的安全性,所以咱们得认真对待。

下面,我就用我的经验,给大家详细梳理一下整个验证过程。

咱们得明确一下验证的目的。

简单来说,就是确保干热灭菌柜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达到预期的灭菌效果。

这个预期效果,就是杀死99.9999%的微生物。

咱们就开始一步步地进行验证。

一、准备工作1.确定验证范围:这个范围包括干热灭菌柜的性能、灭菌参数、操作流程等。

2.收集资料:包括干热灭菌柜的技术参数、说明书、操作规程等。

3.选择验证方法:根据灭菌柜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验证方法,如生物指示剂法、化学指示剂法等。

4.准备验证工具:包括生物指示剂、化学指示剂、温度计、计时器等。

二、验证过程1.验证干热灭菌柜的性能(1)空载试验:在灭菌柜内放入生物指示剂,按照规定的灭菌参数进行灭菌。

灭菌结束后,取出生物指示剂,观察其生长情况。

若生物指示剂全部死亡,说明灭菌柜性能良好。

(2)负载试验:在灭菌柜内放入实际物品,如器械、敷料等,同时放入生物指示剂。

按照规定的灭菌参数进行灭菌。

灭菌结束后,取出生物指示剂和实际物品,观察生物指示剂生长情况,检查实际物品是否达到灭菌要求。

2.验证灭菌参数(1)温度验证:使用温度计测量灭菌柜内各点的温度,确保温度符合规定。

(2)时间验证:使用计时器测量灭菌时间,确保时间符合规定。

3.验证操作流程(1)操作人员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悉干热灭菌柜的操作流程,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操作流程执行: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灭菌操作,确保操作过程无误。

三、验证结果评价1.生物指示剂法:若生物指示剂全部死亡,说明灭菌效果达到预期。

2.化学指示剂法:若化学指示剂变色,说明灭菌效果达到预期。

3.温度和时间验证:若温度和时间符合规定,说明灭菌柜性能稳定。

四、验证结论1.干热灭菌柜性能良好,能够达到预期的灭菌效果。

2.灭菌参数和时间符合规定,操作流程正确。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干热灭菌)验证方案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干热灭菌)验证方案
2.3.2 满载热分布: 将待干热灭菌的器具装入烘箱,按空载试验的方法进行测试。 满载热分布温度(℃)记录附后。
2.3.3微生物挑战性验证 (1)生物指示剂试验:设定灭菌温度180℃,将待干热灭菌的器具装入 烘箱,将三支枯草黑色变种芽孢生物指示剂(菌片)置于培养皿内,放 在烘箱的上、中、下层不同部位。开启烘箱进行试验,共进行三次。将 三次满载试验的枯草黑色变种芽孢生物指示剂,按无菌操作法转移至培 养液内,置37℃培养箱培养48小时,若为红色澄清液体,则需继续培养 至7天,仍不变色,则为阴性;若变为黄色混浊液体,则为阳性。检查 结果见附件1。 (2)细菌内毒素试验:设定灭菌温度250℃,将待干热灭菌的器具装入 烘箱,将三支内毒素工作标准品(1000个单位/瓶),放在烘箱的上、 中、下层不同部位。开启烘箱进行试验,共进行三次。细菌内毒素至少 下降不少于三个对数单位,取瓶中内毒素测试应不大于0.25EU/ml。检 查结果见附件2。
1.4 培训:在验证前,依据验证小组通过的方案,对参加验证人员培
训,明确分工。
培训记录
培训内容
日 期
签 名
化验室洁净区的管理制度
DHG-9246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使用、 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指导原则
灭菌法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干热灭菌)验 证方案 验证方案
4
1.2
设备主要技术参
数………………………………………………………………………4
1.3
人员分
工…………………………………………………………………………………
4
1.4

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热灭菌烘箱验证
方案
小容量注射剂车间04线
GM100-I型干热灭菌烘箱确认方案
1.概述
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所使用的干热灭菌烘箱是由常州市震华干燥设备有限公司制造的,设备由干热灭菌箱体、密封门、烘盘、空气过滤系统,管路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该设备以电能为热源,可长期在250℃温度下工作,为灭菌效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工作温度有程序设定,或根据客户要求采用PLC电脑控制,无纸自动记录仪及打印机,对腔室温度进行自动记录。

新风补充口和排风口装有高效过滤器装置,保证了进入有效工作空间的热风达到A级洁净要求。

该设备的上次验证时间为11月,验证结果符合GMP要求;由于验证时间到期,根据再验证周期,特进行本次再验证。

本次验证内容包括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运行确认主要确认设备在运行期间是否平稳正常,密封门系统、灭菌箱密封状态、计时器、急停断电等各项功能是否符合认可标准。

性能确认主要包括确认空载热分布、满载热分布结果是否符合标准,确认灭菌后物品的细菌内毒
素是否符合标准,确认微生物挑战试验是否符合标准。

从而来证明干热灭菌烘箱是否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并具有可靠性和重现性。

2.验证目的
经过对干热灭菌烘箱的运行确认、性能确认,证明干热灭菌烘箱是否具有可靠性和重现性。

3.适用范围
适用于GM100-I型干热灭菌烘箱的再验证。

4.验证依据
4.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修订)
4.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指南》()
4.3《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4.4《中国药典》(二部)
4.5设备说明书及其验证资料
5.前提条件
有关仪器、仪表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6. 验证小组成员及其工作职责
7.参与验证部门的职责
验证委员会职责:负责审批验证方案;负责协调各部门验证工作,确保验证工作顺利实施;负责审核验证原始记录、验证数据、验证图谱等资料;负责审批验证报告;负责签发验证证书。

生产部门职责:组织、协调验证工作实施,确保验证进度;指导进行设备安装确认、运行确认及性能确认;组织制定设备标准操作维修保养规程、清洁操作规程等。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QA及QC检测项目的取样方法及检测方法的制定,并负责相关验证取样及检测工作;负责验证资料的归档工作。

8.验证的范围
本次验证涉及设备的使用情况回顾、风险评估、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等项目。

9.设备使用情况历史回顾
该设备在本次再验证周期内,共运行了256次,在使用期间运行平稳、正常,各项设置参数没有发生更改和飘移,设备没有经过大修、没有出现影响产品质量的异常情况、没有更换过主要配件等对设备性能影响较大的情况。

10.风险评估
10.1目的:为了能确定上次验证范围和方法是否仍具有有效性和合理性,再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本次验证的范围、程度和再验证项目。

10.2风险评估标准:
根据风险的性质将风险分为3类:1.风险的可能性;2.风险的严重性;3.风险的可检测性。

将风险进一步划分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