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的描写和抒情

合集下载

记叙文表达方式

记叙文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叙述,也称为记叙,就是记载和叙述人物的经历、活动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经过。

描写,即以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入微的描写,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抒情,就是抒发、表述自己的感情。

议论,就是讲述道理,也就是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评论,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

补充记叙文中需要交代的事情。

不常用,但仍是为写人叙事服务的。

叙述和描写是记叙文最基本的、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叙述和描写的结合,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描写和叙述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天空中飘着云。

湛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如棉花一样蓬松而轻柔的云。

前一句是叙述,它告诉我们天空中有什么,有云在飘动。

而后一句就是描写,有形象、有颜色,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图呈现在我们面前,让人好像真的看见了“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因此,成功地描写,可以把客观事物描绘得有形有神,有声有色,从而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和迷人的感受。

一叙述:交代人物活动,事件发展情况。

明确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和地对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全貌有解。

使读者了解事物的全貌和来龙去脉。

点、怎么样地做了什么事情。

叙述,把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表达出来称为叙述。

学习叙述方法,主要应研究以下三个问题:①叙述的人称叙述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问题,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所历、所闻、所见,把人物经历、事件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

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我”是见证人;“我”是重要人物;“我”是主人公;“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是直接面对读者叙述,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缩短双方的距离;短处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映“我”以外的人物的思想。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记叙文是一种叙述事实经历的文体,通常涉及到具体的事件、人物和场景。

与其他文体相比,记叙文更注重客观事实的呈现和描述,但在其中抒情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抒情是指作者通过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情感来影响读者的情感。

在记叙文中,抒情可以起到多重作用。

首先,抒情可以增强读者的情感共鸣。

当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时,他们会更容易地理解和体会文章中所描述的事情,从而更深入地参与到文章的情节中来。

其次,抒情可以加深人物形象。

通过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感受,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性格、行为和决策。

这种深度的理解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故事中来,从而更加容易地接受文本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最后,抒情可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当文章中充满了情感和感受时,读者会更加容易地被吸引和打动,从而更加愿意继续阅读下去,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参与到故事中来。

总之,抒情是记叙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可以增强读者的情感共鸣,加深人物形象,以及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因此,在写作记叙文时,作者应该充分利用抒情的作用来提高文章的质量和效果。

- 1 -。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情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最基础的表达方式之一,它是通过描写情感、感受和内心体验等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心情。

在记叙文中,抒情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使文章更加感人、生动,也可以使读者更深刻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因此,记叙文中的抒情作用不可忽视。

首先,抒情可以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记叙文讲述的是故事,而故事中往往涉及到人物的情感、内心矛盾等情况。

如果在故事情节中融入一些抒情元素,可以使故事更加生动、感人。

例如:在描述某个人物离别时,可以适当加入他的内心独白,表达他的不舍和留恋。

这样,读者也会感受到这种情感,更深刻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

其次,抒情可以增加记叙文的感情深度。

有时候,故事中的事件并不一定引人注意,但是通过抒情的手法,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感受和心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描述某个人物生活遭遇的不幸,可以通过他的痛苦和悲伤来传达出来,这样可以使读者更能理解他的处境,产生更多的同情心和共鸣。

最后,抒情还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艺术感。

记叙文淡泊的叙事风格往往不能很好地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心情,而抒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文章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例如:在描述某个人物的成长过程时,通过他的心路历程和内心变化来表达他的成长和成熟,这样可以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

总的来说,抒情是记叙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使文章更
加感人、深刻,也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因此,在写记叙文时,要善于运用抒情的手法,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记叙文描写手法

记叙文描写手法

记叙文描写手法记叙文描写手法介绍如下: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

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

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阅读天地0412 0832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教学目标:理解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的关系;掌握记叙文的一般文体要求,学会处理记叙文中的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不少同学写的作文常常是“四不像”,文体杂糅,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

就其原因,在于不清楚文体的基本特征,没有掌握好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

【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之分。

表达方式是文体特征的重要表志,不同的表达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文章体裁。

也就是说,写作一篇文章,有其明确的目的,或为叙述事件过程,或为描写事物状貌,或为抒发感情,或为阐述道理,或为解说性状。

尽管在一篇文章中,五种表达手法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总有一种为主体,那一种为主体,就形成那一种文体。

(1)记叙性文章以叙述为主,夹杂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分写人与记事两大类;(2)抒情性文章以抒情为主,夹杂记叙、议论、说明,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重在抒发情感;(3)议论性文章以议论说理为主,辅之以叙述、说明、抒情,重在阐述道理,表明立场、观点。

(4)说明性文章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要求科学准确、客观明晰。

【记叙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写好记叙文要注意恰当选取有关人物、事件或场景。

选材注意有三:真实、典型、新颖。

具体写作时的操作要领:1、明确记叙六要素:时、地、人、事,起因、经过、结果。

2、有条有理、线索分明,中心明确、详略得当,用恰当的议论抒情点题。

3、叙事要简洁,情节要集中,情感要真挚,结构要紧凑,人物不宜过多过杂,善用修辞。

【记叙文中的抒情与议论】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

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时在记叙中也夹一些抒情和议论。

1、抒情:记叙中的抒情是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

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记叙文的5种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5种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5种表达方式
1、记叙:介绍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

2、描写:是对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与刻画,以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内心感受和思想感情。

3、抒情: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

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4、议论:记叙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对所记事物发表意见,进行议论。

有时以叙为主,偶发议论:有时边叙边议。

5、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特征。

应该注意的是,记叙文中的说明,。

记叙文之5种常见表达方式

记叙文之5种常见表达方式

【拔高】隐形的翅膀①她出生时就没有双臂。

懂事后,她问父母:“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胳膊和双手,可以拿饼干吃,拿玩具玩,而我却没有呢?”②母亲强作笑脸,告诉她说:“因为你是上帝派到凡间的天使,但是你来时把翅膀落在天堂了。

”她很高兴:“有一天我要把翅膀拿回来,那样我不但能拿饼干和玩具,还会飞了。

”③7岁上学前,母亲请医生为她安装了一对精致的假肢。

那天,母亲对她说:“我的小天使,你的这双翅膀真是太完美了。

”但她却感觉到,这双冷冰冰的东西并不是自己的那双翅膀。

在学校里,缺少双臂的她,成了同伴们取笑的对象。

假肢不但弥补不了自卑,反而让她深切意识到自己的残疾。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越来越感觉到残疾的可怕:洗脸、梳头、吃饭、穿衣服……她觉得自己是一只被牵着线的木偶,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依赖父母。

④课余时间,同学们最大的乐趣是荡秋千,而她只能站在远处痴痴地看着那些孩子们在空中飞舞着,欢笑着。

只有他们走完后,她才偷偷坐到秋千上,忘情地荡起来。

这个时候,她会闭上眼睛,听耳边掠过的风声,想象自己找回了失去的双臂,像天使一样在操场上空飞翔。

⑤14岁那年的夏天,父母带她乘船到夏威夷度假。

⑥每天,她站在甲板上,任两截空飘飘的衣袖随风飞舞,每当看到海鸥在风浪中自由飞翔,她都情不自禁地叹息:“如果我有一双翅膀多好,哪怕只飞一秒钟。

”⑦“孩子,其实你也有一双翅膀的!”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她循声看到了一位黑皮肤的老人,吃了一惊,因为这位老人没有双腿,整个身体就固定在一个带着轮子的木板车上。

此刻,老人用双手熟练地驱动着木板车,在甲板上自由来去,她看呆了。

她了解到,老人是十年前从非洲大陆出发的,如今已经游遍了世界五大洲的70多个国家,而支撑他“走”遍世界的,就是一双手。

“孩子记住,那双翅膀,就隐藏在你的心里。

”船靠岸那天,老人的临别赠言让她整颗心一下子飘荡起来。

⑧她开始练习用双脚做事。

她用脚夹着钢笔练习写字、梳头、剥口香糖,为了让双脚保持柔韧有力,她每天通过走路和游泳的方式来锻炼。

记叙文有哪些表现手法

记叙文有哪些表现手法

记叙文有哪些表现手法记叙文有哪些表现手法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记叙文有哪些表现手法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顺叙倒叙插叙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笔虚实结合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动静结合动静相衬大手笔层递深化主旨以小见大点面结合主次远近通感白描绘声绘色等)③选材剪材;④结构技巧:过渡、呼应等。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社会自然环境的描写等。

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

因此,分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意图和情感,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二、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等。

3、结构技巧:承上启下、悬念、首尾呼应、虚实结合、前后照应、铺陈、铺张、铺垫等。

不同文体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的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体的表现技巧: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等。

古诗词的表现技巧:赋比兴、用典、衬托、对比、渲染、托物言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欲扬先抑、联想、想像、语序倒置具体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以乐衬哀,渲染,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开篇,点题,首尾呼应,讽刺.以声(动)衬静,对比·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例文引路
珍藏的记忆
时间像清澈的河水,载着悠悠的笑声流去;岁月如乐章里 的音符,奏着一首动听的歌,随风飞入记忆的粉盒。那个难忘的 微笑,永远陪伴在我的身边。 不知是什么原因,从上学开始,我就是那种坐在“最后一 排的人”。也许是我的相貌平平,也许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渐 渐地我的性格也失去了学龄前的活泼可爱,变得越来越内向。坐 在教室那个被人遗忘的角落的我,久而久之,就被一种自卑心理 笼罩起来,与老师形成了一层深深的隔膜,我的40分钟总是在漫 长的等待中结束。 二年级时,我们班要换一位新班主任,同学们便都在期待中 静候着老师的出现。上课铃响后,一位身穿白裙,满面春风的大 姐姐走进了教室。她自我介绍说:“大家好!我叫潘琳,是你们 新来的班主任。我想,虽然我们现在才刚认识,可我会慢慢了解 你们每个人的,一定会成为你们的好朋友……”
记得那天学的是古诗《画》,整节课我都沉浸在兴奋中。快 下课时,潘老师说:“同学们,这首诗好背吗?”大家不约而同 地回答:“好背。”的确,不知怎么的,我也能背下来了。老师 又问:“哪位同学愿意背一背?”唰——教室里一下子举起了十 几只手,我也慢慢地把手举了起来,可马上又放下来了。没想到 这个举动竟然被潘老师看到了,只见她对我微笑了一下,好像在 说:“不用怕,大胆举手吧!”于是我便坚定地又举起了手,并 流畅地完成了背诵。潘老师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同学们也热情地 鼓掌。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那一刻,我真的读懂了老师的微 笑! 从此,我好像变了个人似的,课堂上经常有我回答问题的声 音,活动中也有我的身影。我开始爱笑,成绩也直线上升……一 切的一切,与以前简直是天壤之别。我知道,这都是因为有了潘 老师那甜美的微笑,因为这微笑中有鼓励,更有期待。 流逝的时间啊,你可以带走许多美好的事物,可你却载不走潘 老师那甜美的微笑!
【名师点评】一个鼓励和期待的微笑,让 一个内向胆小的学生恢复了活力,变得积极向 上。文章注重描写,前有铺垫,后有烘托,前 后对比,突出了老师的微笑;同时首尾呼应, 结构严谨。事情虽小却情感真挚。
四、板书设计
描写 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 直接抒情 抒情 心理描写 场面描写 细节描写突出重点和中心
间接抒情传达心境 (要求贴切自然,水到渠成)
写作
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
学习目标
1.明确记叙文中描写和抒情的作用。 2.学会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进行描写和抒情。
二、写作导航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也需要在记叙中适当地加入描写和抒 情。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事物存在与变 化的具体状态作精彩的描绘和摹写,使记叙内容丰富,人物形象 鲜明、丰满,景物意境鲜明。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如写令人感 动的事,就可以采用适当的心理描写,强调“感动”;写印象深 刻的事,则要交代清楚印象深刻的原因,就可能用到场面描写, 将印象深刻的场景展现给读者。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想使人 物鲜活、传神,描写也是必不可少的。写景状物的记叙文,则要 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手法,将记叙的景和物 呈现在读者面前。描写必须以观察为基础,并且观察要细致,不 仅要把事物的一般性状了解清楚,还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或进行动态描写,或采用静态描写。或二者结合。需要注意的是 ,在记叙中描写,要服从文章中心的需要,做到抓住特点,突出 重点,恰到好处。
抒情就是作者借助文字抒发情感,表露爱憎。 具有点名题旨,升华中心的作用。所或结尾,即使 是在文章的中间,也应放在中间段落的开头或结尾 。在记叙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叙述、描写或议论进 行抒情。注意这里的议论,是作者的主观感情的抒 发,不需要像一般的议论文中的议论一样有论点、 论据和论证,它仅仅是一个判断,一种认定,起升 华中心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抒情要力求贴切自 然,水到渠成,做到情缘事而发,情由感而生。切 不可突兀生硬,更不能无病呻吟。
谢谢!
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