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波束和声纳在大面积水域中探测水下目标物的组合方法
多波束水下精确测量方法

多波束水下精确测量方法多波束水下精确测量方法1. 引言水下环境对测量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挑战。
传统的水下测量方法常常受到水流、光线、噪声等因素的干扰,导致测量结果不够精确。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科学家们开发了多波束水下测量方法,该方法能够提供更高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2. 多波束水下测量原理多波束水下测量方法基于声纳技术,利用水中传播的声波进行测量。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从而可以利用声波的接收和发送时间来计算距离。
多波束水下测量系统通常包括多个声纳传感器和一个数据处理单元。
声纳传感器会同时发送多个声波束,这些声波束覆盖了较宽的水下区域。
当声波束遇到物体时,一部分声波会反射回传感器,通过测量声波的传播时间可以确定物体的距离。
3. 多波束水下测量方法的应用领域多波束水下测量方法在海洋科学、海洋资源勘探、水下考古、水下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1 海洋科学多波束水下测量方法可以用于测量海洋中的海底地貌、海浪、海流等参数,从而研究海洋的动态变化和生态环境。
3.2 海洋资源勘探多波束水下测量方法可以用于探测海底的油气资源、矿产资源等,通过测量地下物质的分布和厚度,提供地质勘探的数据。
3.3 水下考古多波束水下测量方法可以用于水下考古,帮助考古学家们发现和保护水下文化遗产。
通过测量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信息,研究者可以恢复和重建古代建筑、文物等。
3.4 水下工程多波束水下测量方法在水下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海底管道的安装和维修过程中,多波束水下测量方法可以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和海底地形,帮助工程师们进行设计和施工。
4. 多波束水下测量方法的优势相比传统的水下测量方法,多波束水下测量方法具有以下几个优势:4.1 高精度多波束水下测量方法能够同时测量多个声波束的传播时间,从而提供更精确的距离测量结果。
4.2 高效率多波束水下测量方法可以同时测量多个位置,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
4.3 安全性多波束水下测量方法可以远离水下危险区域进行测量,降低了人员和设备的风险。
多波束与侧扫声呐在水下探测中的应用

多波束与侧扫声呐在水下探测中的应用作者:郑晖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年第10期摘; 要:多波束探测与侧扫声呐扫测作为水下障碍物探测的2种常用技术手段各有优势。
就多波束探测技术而言,其优势在于通过获得精确的水深数据,实现水下障碍物的精准定位。
侧扫声呐在大范围快速获取地貌性质、形状判断中优势更显著。
基于此,该文以某水库救援项目为研究案例,对水下障碍物侧扫声呐扫测和多波束探测的具体应用过程进行分析。
结合这2种技术对水下地形环境、水下地貌进行描绘,可以实现高效互补,从而获得精确的水下地形数据和水底地貌影像。
关键词:多波束探测;侧扫声呐扫测;水下障碍物中图分类号:P229; ; ; ; ; ; 文献标志码:A0 引言水下障碍物探测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和前提,其能在现代化探测技术的应用下,实现水下地形及障碍物的测量,这不仅确保了水域船舶通行的安全性,而且为水下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指导。
在当前的水下探测中,多波束与侧扫声呐是2种较为有效且常用的探测方式。
从本质上讲,这2种障碍物探测方式均为条带式扫海系统,其能实现水底地形的全覆盖无遗漏扫测。
但是在实际扫测中,多波束与侧扫声呐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仍有一定差异,该文以某水库救援-测试项目为例,对多波束与侧扫声呐的实际应用要点及效果进行分析[1]。
1 系统的组成及原理1.1 多波束测深系统组成及原理1.1.1 多波束测深系统组成多波束探测系统在水下测深中得到广泛应用。
从设备结构单元来看,其包含测深设备、定位设备、罗经运动传感器、声速剖面仪和辅助设备5 个单元[2]。
其中探测设备多波束换能器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数据分辨率。
差分GNSS接收机是全系统的定位装置,其在障碍物定位测量中发挥着控制测量的作用。
在多波束测深作业中,罗经运动传感器能实现测量船实时姿态及航向数据的有效采集。
声速剖面仪用来测量海区的声速剖面数据,用于校正声速曲线。
潮位信息将实测水深值换算成与国家高程系统同一的高程数据。
高分辨率多波束声纳系统海底目标物检测技术

几年前面世的新一代超高分辨率多波束测深系
统, 相较 于前一 代产 品 , 有如 下关键 技术 升 级 : 测量 分辨 率提 高 ( 波束 角达 到 0 . 5 。 ) ; 更 丰 富 的
水体 测量 功 能 ; 更完 善 的实 时姿态 补偿 功 能 ; 更 丰 富 的测 量模 式 ( 比如 水体 测 量 功 能 、 侧 扫声 纳 功 能 , 片 段测 量 ( S n i p p e t ) 功 能 等 ) , 可 以快 速 探 测 到 水 中 目标 物 。
中图分类号 : P 2 2 9 . 1 文 献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 3 0 4 4 ( 2 0 1 4 ) 0 5 — 0 0 6 2 — 0 3
1 引 言
结合 S e a B a t 7 1 2 5 高分辨率 多波束测深 系统在 实 际 管道 检 测 中 的 应 用 实 例 , 介 绍 相 关 的 检 测 技 术 及
并 且可 以提 供 比其 他 测量 方式更 高精 度 的 目标 位置 信 息 。除 了超 高分 辨 率 水 深 数 据 , 这 些 多 波束 测 深 系 统 同时提 供水 体测 量 数 据 , 更 丰 富 的反应 整 个 水
在 条件 允 许 的情 况 下 , 测 量船 位 于被 测 管道 正
成果 。
随着 海 洋 资 源 开 发 及 海 洋 工 程 建 设 的方 兴 未 艾, 众 多 的海 底管 道 ( 输油 、 输气 、 输 水 等管 道 ) 在 海
洋 生产 过程 中扮 演着 重要 的角 色 。然 而 , 由于海流 、
2 超 高分 辨率 多波 束 测 深 系统 特 性 及 管 线检 测 技
第3 4卷 第 5期
海洋测绘技术中的声纳测量方法与原理

海洋测绘技术中的声纳测量方法与原理海洋测绘技术是一项涉及海底地形、海洋资源、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技术。
其中,声纳测量方法在海洋测绘中占据重要地位。
声纳是一种利用声波传播和反射的原理进行测距和测量的技术,通过声纳测量方法,可以获取海洋中的地形、物体分布和水下结构等信息。
声纳测量方法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和反射进行测量。
声波是一种横波,通过水中的传播,可以被水下物体反射回来。
根据声波的传播速度和返回时间,可以计算出目标物体与声纳器之间的距离。
在声纳测量中,通常会使用低频声纳器,因为低频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穿透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海藻等干扰物,有效测量水下地形。
在声纳测量中,首先需要安装声纳器设备。
声纳器通常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发射器负责发射声波信号,接收器负责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
发射器发出的声波信号在水中传播,碰到水下物体时会发生反射,反射的声波信号被接收器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
接收器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数据传输线路传输到控制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声纳测量方法通常采用的是单点测量方式,即通过声纳设备在海洋中不同位置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声波在水中传播时会因为水温、盐度和压力的不同而发生折射和衰减。
因此,在数据处理中需要对声波的传播速度进行修正,以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除了单点测量外,声纳测量方法还可以进行多波束测量。
多波束测量是利用多个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同时进行测量,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多波束测量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声波信号,获得更详细的地形信息和物体分布信息。
同时,多波束测量还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减少数据处理的工作量。
在海洋测绘中,声纳测量方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声纳测量可以用于海底地形的测量和绘制海底地形图,可以用于水下工程的勘测和设计,可以用于海洋资源的探测和开发,还可以用于海洋环境的监测和保护。
声纳测量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将为海洋测绘技术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数据。
多波束声纳波束形成算法

多波束声纳波束形成算法多波束声纳波束形成算法是现代声纳技术的一项核心技术,它基于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等多种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声纳探测的精度和准确度,是水下探测、海底勘探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
下面我们将围绕多波束声纳波束形成算法展开详细介绍。
一、多波束声纳原理多波束声纳是指利用一组多个不同方向的声束,同时扫描某一区域,获取该区域内每一点的信号信息,再通过波束合成技术,将这些信号相加得到一幅具有更高精度和准确度的声纳图像。
多波束声纳的波束方向角度与信号相位和半波长有关,通常需通过解析复杂的三维声场来计算。
二、多波束声纳波束形成算法多波束声纳波束形成算法的核心是波束形成理论,波束形成是采用一组传感器(声呐阵列)接收到的多个信号,经过信号处理、脉冲压缩等方式,得到指向某个方向的波束信号的一个过程。
多波束声纳波束形成算法是通过改变波束的方向角和宽度,进而优化声纳探测效果和探测距离的一种技术。
下面是多波束声纳波束形成算法的几个重要步骤:1. 阵列设计:多波束声纳的性能与阵列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等都有关系。
在阵列设计时需要考虑管道尺寸、声波频段、扫描范围等因素,选取合适的阵列设计方案。
2. 采集声纳数据:采集声纳数据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信号源和散发机,通过声传感器采集回波信号。
可分为调制信号或无调制信号两种,需要根据具体场景进行选择。
3. 信号处理:处理采集到的回波信号,消除噪声干扰,压缩信号,得到多个波束信号。
4. 波束形成:将多个波束信号加权叠加,得到更准确和精细的目标信号。
通常采用哈达马变换、平均化处理、最大熵滤波算法等进行波束形成。
5. 显示结果:将波束形成后的结果以图形展示出来,帮助探测人员更直观的了解声纳探测结果。
三、多波束声纳波束形成算法的应用多波束声纳波束形成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水下探测、海底勘探、海洋资源调查等领域。
在水下探测方面,多波束声纳波束形成算法可以提高探测的精度和准确度,帮助探测人员更准确地判断和识别目标信号,从而更好的实现探测。
应用侧扫声呐的海底目标探测技术研究

应用侧扫声呐的海底目标探测技术研究作者:温志坚何志敏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22期摘要:本文基于笔者从事侧扫声呐应用的工作经验,以海底目标探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侧扫声呐与多波束测深系统配合进行海底目标探测的相关思路何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给出了探测流程和结果评价,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侧扫声呐海底目标探测多波束测深中图分类号:P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8(a)-0028-02多波束测深系统以条带测量的方式,可以对海底进行100%的全覆盖测量,每个条带的覆盖宽度可以达到水深的数倍。
应用这种高新技术,不仅可以获得高精度的水深地形数据,还可以同时获得类似侧扫声纳测量的海底声像图,为人们提供了直观的海底形态;侧扫声纳的出现为海底探测提供了完整的海底声学图像,用于获得海底形态,并对海底物质的纹理特征进行定性的描述。
利用侧扫声纳和多波束测深系统能够探测海底地形、地貌、障碍物的特点,侧扫声纳和多波束测深系统在大陆架测量、港口疏浚、渔业捕捞、水利和生态监测、海底电缆探测、油气管道布设路径地形测绘以及轮船锚泊海区检测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两者都是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必需的仪器设备。
在水深测量精度、定位精度、声像图分辨率等方面两者又各有独特的优点,如果将两者综合起来加以应用,可有效增强不同观测数据的互补性,提高工程质量。
本文以EdgeTech 4200FS型侧扫声纳和SimradEM 1002型多波束测深系统为例来说明其在海洋目标探测中的综合应用。
1 侧扫声纳和多波束测深系统的特点多波束测深系统与侧扫声纳都是实现海底全覆盖扫测的水声设备,都能够获得几倍于水深的覆盖范围。
它们具有相似的工作原理,以一定的角度倾斜向海底发射声波脉冲,接收海底反向散射回波,从海底反向散射回波中提取所需要的海底几何信息。
由于接收波束形式的不同以及对所接收回波信号处理方式的不同,多波束测深仪通过接收波束形成技术能够实现空间精确定向,利用回波信号的某些特征参量进行回波时延检测以确定回波往返时间,从而确定斜距以获取精确的水深数据,绘制出海底地形图。
浅谈侧扫声呐结合多波束对水下物体进行探测的方法

浅谈侧扫声呐结合多波束对水下物体进行探测的方法发表时间:2020-11-30T15:32:22.11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作者:王德江[导读] 摘要:侧扫声呐是水下物体探测的一种常见的方法,多波束扫测也是水下物体探测的一种常见方法。
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摘要:侧扫声呐是水下物体探测的一种常见的方法,多波束扫测也是水下物体探测的一种常见方法。
本文通过在大面积水下不明物体位置探测时采用侧扫声呐结合多波束进行探测,两钟常见的探测方法相结合后,优点显而易见,可以准确、高效的完成水下物体的探测。
关键词:侧扫声呐;多波束;水下物体探测1、研究背景受湛江海事局的委托,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对湛江港龙腾航道与斗龙航道交汇处不明碍航物进行探测。
本次水下不明物体扫测范围为3.5KM*5KM,最后要明确探测范围内是否存在不明碍航物,如果存在不明碍航物需要提供该碍航物的准确坐标及附近最浅水深。
2、测量设备图2-1 KLEIN4900侧扫声呐系统图2-2 R2SONIC2024多波束测深系统3、实际案例的数据采集及处理3.1测线布设:根据规范要求,侧扫声呐按3.5*5公里范围内,按实地间距100米布设测线,测线总长共计约300公里。
多波束测线按海图水深减去探头吃水的2.5倍间距布设测深线,间距为实地15—50米,测线总长共计约700公里。
3.2船配改正:测量船体坐标系以姿态传感器为坐标原点;X轴:垂直船艏方向,指向船右舷为正;Y轴:沿船艏方向,指向船艏为正;Z轴:铅垂方向,向下为正。
3.3多波束校准:按照既定的校准方案,在海图上大约10m深的水域附近进行了系统校准。
校准的顺序为定位时延(Latency)、横摇偏差(Roll)、纵摇偏差(Pitch)、艏向偏差(Yaw)。
定位时延和纵摇偏差的校准在航道外平坦斜坡上进行,以不同的速度行驶,采集数据时使用等角波束模式;横摇偏差的校准在海底平坦且水深较大的地方,使用等距波束模式正反向行驶,船速保证前进方向的波束交迭≥100%;艏向偏差的校准在浅水有明显障碍物的两边布置两条相邻测线使用等距波束模式进行,相邻的线有稍大于15%的覆盖率。
多波束和侧扫声纳系统在海底目标探测中的应用

多波束和侧扫声纳系统在海底目标探测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海洋资源的日益开发,海底目标的探测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介绍了多波束和侧扫声纳系统在海底目标探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测量原理、系统组成和关键技术。
以南海某海域为例,采用多波束系统探测了海底目标的几何形态、面积、体积、深度等信息,并用侧扫声纳系统获取了目标的声学图像,对两种方式获取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多波束和侧扫声纳系统在海底目标探测中的优缺点。
结果表明:侧扫声纳系统更适合于海底目标探测,但侧扫声纳系统在浅海环境下的探测深度和分辨率远不及多波束系统;多波束声呐系统可以对海底目标进行三维立体成像,但存在一定的测量盲区。
关键词:多波束;侧扫声纳;数据处理;海底目标引言:多波束和侧扫声纳系统作为目前最常用的声呐设备,具有探测精度高、工作效率高、探测范围广、可多方位同时探测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海洋调查、海洋测绘、海洋环境监测等领域。
根据测量目的不同,多波束系统主要分为全波束声呐和侧扫声呐两类。
侧扫声呐系统工作时由侧扫声纳探头从海底发射声波,到达海底后通过换能器接收声波信号,并通过图像处理方法得到海底目标的三维成像信息。
全波束声呐系统则可以同时探测多个目标。
一、海底目标探测方法在水下目标探测中,通常使用换能器、多波束和侧扫声纳等设备,其中多波束声纳可同时探测多个目标,它通过发射和接收多个波束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并对目标进行三维成像。
侧扫声纳是利用海底的回波信号进行目标探测,它能实现对海底地形地貌的高分辨率和高精度探测。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海底目标的特点,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应用于海底目标探测。
先用侧扫声纳对海底区域进行扫描测量,然后利用多波束声纳系统获取多个波束的三维数据。
数据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文件包括原始数据文件、高精度航迹文件、坐标系文件和测深图像文件等。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利用多波束系统获取某一区域的多个波束数据点,然后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得到海底地形地貌和海底目标的三维图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波束和声纳在大面积水域中探测水下目标物的组合方法
摘要:侧扫声纳是目前水下探测的一种重要探测工具,有很高的探测效率和分辨率,但是定位精度差;而多波束则以高效率、高精度、高分辨率证明了它的优越性。
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侧扫声纳和多波束在大面积水域中探测水下目标物的方法,并对两者的扫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充分利用多波束和声纳的扫测数据结果,可有效增强观测数据的互补性,如此既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又可以使扫测结果达到最优。
关键词:侧扫声纳;多波束;水下目标物;精度;分辨率
1 引言
多波束测深系统主要用于水下地形测量,应用这种高新技术,不仅可以获得高精度的水下地形数据,还可以为人们提供直观的水下三维图和类似侧扫声纳的声像图。
侧扫声纳的出现为水下目标物探测提供了完整的水下声学图像,用于获得水下地形形态[1]。
侧扫声纳和多波束测深系统都是能够实现全覆盖扫测得探测设备,能够获得几倍于水深的探测范围。
在水深测量精度、定位精度、声像图分辨率等方面两者又各有优点。
所以在多次的工程实践中,我们发现利用声纳和多波束同时来完成探测工作,可有效增强不同观测数据的互补性,将扫测结果达到最优化,提高工程质量。
本文就声纳和多波束探测时的实际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在工作实践中,侧扫声纳采用由美国EdgeTech公司生产的EdgeTech 4200MP 型双频侧扫声纳,该系统将EdgeTech的全频谱和多脉冲技术集成与一体,是高科技数字双模式高分辨率侧扫声纳系统;多波束采用Sionc 2024型测深仪,工作频率为300kHZ,最大量程为500米。
波束个数为256个,垂直航迹方向的波束大小为0.5°,沿着航迹方向的波束大小为1.0°。
2 侧扫声纳和多波束的工作原理
这两种设备均是采用向水底发射声波脉冲,并接收声波传至水底目标物后反射和散射的回波,从反射和散射的回波信息中提取我们所需要的几何信息。
(a)多波束设备连接图(b)侧扫声纳设备连接图
图1 多波束和侧扫声纳设备连接示意图
由于它们接收波束的形式不同以及对回波的处理方式的不同,多波束测深仪通过接收回波信号能够实现空间精确定向,利用声波在传播途中所消耗的时间来确定斜距,而每一束波束都有一个固有的波束角,从而确定斜距可以得到精确地
水深信息,绘制水下地形图[2]。
侧扫声纳根据水底目标物反射的回波的强度、次数、时间间隔换算到仪器记录器中目标物影像的长短、黑度变化,从而得到水底扫侧声像图,这种声像图只能通过目标的阴影长度等参数来估计目标物的高度和大小,所以要求声像图判读者的经验比较高。
3 两种设备共同扫测
3.1 作业方法
采用的作业方式是:利用单波束对测区进行水深检测,同时使用侧扫声纳对测区进行全覆盖扫测(粗扫),经判读声像图发现可疑水下目标物后,可以粗略确定目标物的性质、大小、范围。
然后采用多波束对可疑水下目标物进行加密扫测(精扫)。
由于多波束系统中心波束密、脚印小、精度高,边缘波束较疏、脚印大、精度低,所以在多波束扫测时要求船速控制在5节左右,波束开角不应大于130°,扫测结果经过三维可视化处理后可以与声纳扫测判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侧扫声纳和多波束在工程项目中组合利用,可以进一步验证水下目标物存在与否,并确定目标物的大小、高度等属性。
在大面积水域的扫测作业中,而又不需要得到全覆盖扫测的水深时,没有必要采用多波束对整个测区进行全覆盖扫测。
只需针对声纳扫测发现的可疑水下目标物进行多波束全覆盖扫测即可,这种作业方法即可以提高扫测效率、节约成本、增强两者观测数据的互补性,又可以将扫测结果达到最优、保证扫测质量。
3.2 实例对比分析
在某港口规划锚地扫测中,采用了上述作业方法,在2#规划锚地扫测结果中,对在12米左右的水深所探测到的一系列目标并进行可视化处理后的结果,如图2所示。
(a)声纳扫测影像图(b)多波束扫测图像
图2同一位置水下目标探测实例对比
图2(a)是水下目标物的部分声纳影像图,根据声纳影像图中白色影子的长度和相关资料分析研究,最终确定该目标组为抛泥堆(锚地在原抛泥区旁)。
图2(b)是多波束经过可视化处理后得到的三维立体影像图,通过此图可以确定该目标物的顶端标高和位置以及周边水深分布情况。
在该港口5#锚地扫测过程中,在水深25米左右探测到一根废弃的油管,如图3所示。
(a)声纳扫测影像图(b)多波束扫测图像图
图3 同一水下目标探测实例对比
图3中所示的目标物先经声纳扫测判读,同样后经多波束精扫,得到了该目标物的准确位置和目标物顶端标高等几何信息,为锚地建设使用提供了准确的水下信息。
通过以上两组实例对比分析后可以看出,侧扫声纳扫测就如同一台摄影机在水下拍照成像,且影像清晰、分辨率高。
而多波束则不同,它要通过构建DTM 数字模型,然后根据DTM数字模型生成三维地貌图,从而能够直观的显示水下地形细微的变化和目标物的形态特征。
3.3 精度
在大面积水下勘测工作中,测量定位一般采用DGPS或者RTK的方式,DGPS 定位精度可以到达亚米级,RTK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
在进行的测量实践中,定位系统均采用Trimble 332型DGPS定位仪,本次使用的多波束系统已通过同步采集DGPS的ZDA(Time and Date)数据和1 PPS(pulsepersecond)数据,将多波束系统时间同步到DGPS内部时钟,确保了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测深与定位时间同步,因此说多波束测得水下目标物的定位及测深精度很高。
同时为了提高侧扫声纳的目标物定位精度,测量前反复量取Layback值,尽量缩小拖鱼和定位仪之间的距离偏差。
另外,在多波束测量船上安装了高精度的OCTANS光线罗经(集姿态和罗经与一体),它可以随时矫正船姿,并经过声速、潮汐和测深杆吃水的改正,可获的精确地水深数据;而侧扫声纳在水下受船速、航向、流速和流向的影响很大,且不能进行潮汐的改正,故无法获取高精度的水深数据。
从多次扫测结果表明:多波束的定位和测深精度均要高于侧扫声纳。
4 结束语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多波束在测量过程中定位精度高、分辨率高、测深精度高、可视化程度强,但其工作效率和适用的范围不如侧扫声纳广泛;侧扫声纳在扫测工作中虽然定位精度不高、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但是其距水底的高度容易控制、具有很高的分辨率、扫测宽度比较宽,且能够区分目标物的底质特征。
有上可见,侧扫声纳和多波束具有很好的互补性,既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又可以将扫测结果达到最优。
在小面积水域测量中,利用多波束进行全覆盖扫测,就可以得到精确的水深数据,测量成本也不会太高;而对于大面积水域域扫测时,建议采用本文的扫测方法可以很大程度的显现侧扫声纳的优势,并可以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质
量。
参考文献:
[1] 唐秋华,等.多波束海底声像图的形成及应用研究[J].海洋测绘,2004,(5):9-12.
[2] 李家彪,等.多波束勘测原理技术与方法[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