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环保整改方案【最新版】

合集下载

流域水质集中整顿工作方案

流域水质集中整顿工作方案

4流域水质集中整顿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泛着微光的桌面上,我的大脑像一台运转多年的机器,开始缓缓启动。

关于4流域水质集中整顿的工作方案,在我脑海中逐渐浮现,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

一、问题概述得承认,我国4流域的水质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工业废水、农业排放、生活污水……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让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二、整顿目标1.消除劣V类水体,确保流域内水质达到III类标准。

2.建立健全流域水质监测体系,实现实时监控。

3.提升流域内居民环保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的氛围。

三、具体措施1.工业污染源整治a.对流域内的重点污染企业进行排查,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罚。

b.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引导其采用环保工艺和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2.农业面源污染治理a.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b.实施秸秆禁烧政策,鼓励农民将秸秆还田或用作生物质能源。

c.加强对规模化养殖场的监管,确保其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3.生活污染治理a.加强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和维护,减少污水直排。

b.推广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c.增设临时污水处理设施,对流域内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

4.监测与预警a.建立流域水质监测网络,对重点区域和时段进行加密监测。

b.开发水质预警系统,对可能出现的水质恶化情况进行及时预警。

c.定期发布流域水质报告,让公众了解水质状况。

四、组织保障1.成立流域水质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

2.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

3.加强与流域内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

五、社会参与1.开展流域水质治理公益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2.鼓励民间环保组织参与治理工作,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格局。

3.设立流域水质治理基金,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六、后期评估1.定期对整顿效果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2.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流域水质持续改善。

2024年流域水环保综合治理方案(2篇)

2024年流域水环保综合治理方案(2篇)

2024年流域水环保综合治理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短期供需矛盾逐渐加剧,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

为了解决水环境问题,保护水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全面推进流域水环保综合治理工作。

二、总体目标2024年,要实现流域水环境整体改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污染达标排放,水生态恢复和保护进展显著。

三、主要任务1. 水资源管理(1)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推进跨流域统筹,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和水资源的利用率。

(2)实施水量监测和水资源总量控制制度,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机制,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2. 水污染治理(1)坚决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排污监管力度。

(2)提高污水处理率,加强对城乡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推广高效节水型厕所等技术手段,减少污水直排现象。

(3)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农田污染防治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田防渗漏工程。

3. 水生态恢复和保护(1)加强水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制定流域水生态恢复和保护目标,并建立相应的监测体系。

(2)加大湿地修复和保护力度,推动湿地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恢复和建设生态系统功能。

(3)加强河道生态修复,改善河岸带植被覆盖,恢复河流自净能力。

4. 组织实施(1)建立健全流域水环保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和职责,加强组织协调。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加强科学研究,推动水环境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水环境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四、保障措施1.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财政投入,增加流域水环保综合治理项目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环境治理项目。

2.加强人员培训。

加强对流域水环保综合治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3.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对水环境治理工程的监管,确保项目质量和效果。

流域水环保整改方案(三篇)

流域水环保整改方案(三篇)

流域水环保整改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压力日益加大,水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流域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水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因此,流域水环保整改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分析1.水污染严重:流域水体受到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水质严重退化,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2.生态系统受损:流域的湿地、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遭受巨大破坏,物种多样性下降,生态功能减弱。

3.水资源利用率低:流域水资源利用率低,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长期以来的过度开采使得水资源面临枯竭的风险。

4.水灾风险增加:流域内水文过程的改变导致水灾的频发,给居民生活和农田农作带来巨大影响。

三、整改目标根据目前流域水环境的问题,制定以下整改目标:1.实现流域范围内水质稳定提升,达到国家水质标准。

2.恢复和保护流域湿地、河流和湖泊的生态系统,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3.提高流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利用。

4.减少水灾的发生频率和水灾对居民生活和农田农作的影响。

四、整改措施1.加强监管和执法(1)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污染物排放和污水处理的考核制度。

(2)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执法力度,确保环境法律的有效执行。

2.水污染治理(1)加大中小河流和湖泊的综合治理力度,修复受污染的水体。

(2)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完善农村污水收集和处理体系,减少农村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3)强化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推动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减少工业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

3.生态修复与保护(1)加大湿地保护力度,修复受损湿地,增强湿地的生态功能。

(2)加强河流和湖泊的管理与保护,合理规划河道和湖泊的利用,保持水体健康和生态平衡。

(3)大力发展河流和湖泊的湿地生态旅游,增加流域居民的收入来源,提高湿地的管理和保护意识。

流域水环保整改方案

流域水环保整改方案

流域水环保整改方案流域水环境保护是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水污染治理、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修复和社会参与四个方面,提出流域水环保整改方案。

一、水污染治理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流域水污染防治法规政策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划定水污染责任区域,并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和处罚制度。

2. 加强监测和排污许可制度建立完善的水污染监测网络,实施严格的排污许可制度,减少非法排污行为。

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监管,推动其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3. 推动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加大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机制,确保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同时,推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减少农村污水对水体的污染。

4.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广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加强农药、化肥的管理和使用规范,减少农业对水体的污染。

5.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对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采取污染物减排、回收利用和清洁生产等措施,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

二、水资源管理1. 制定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优化配置,确保各类水资源供需平衡。

2.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水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强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推动水资源的多功能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 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水源地环境保护和管理,控制水源地污染源的排放,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

加大对湿地和河流等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力度。

三、水生态修复1. 修复湿地和河流生态系统加大对湿地和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力度,保护湿地和河流的生态功能,恢复湿地和河流的自净能力。

2. 引入生物修复技术研发和应用生物修复技术,如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加速水体富营养化的修复过程,提高水体的水质。

3. 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修复退化的土壤,减少土壤流失,改善水域的水土条件,提高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24流域水环保整改方案

2024流域水环保整改方案

2024流域水环保整改方案日期:____年引言:流域是指一个区域内的所有水文系统所形成的综合体,是水资源调控的基本单位。

然而,目前我国的一些流域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____流域水环保整改方案。

该方案旨在加强流域水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一、问题分析1. 水污染严重:流域内的水源受到了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污水等多种污染源的影响,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系统,使得水质恶化。

2. 水资源紧张:一些流域地区由于长期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供应不足,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3. 水土流失加剧: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严重影响了农田生产能力和土地可持续利用。

4. 生态系统破坏:流域内的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功能丧失,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态服务功能。

二、整改目标1. 水质改善:通过减少污染源、改善水处理设施和加强监管等措施,使流域内的水源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的水质标准。

2. 水资源合理利用:通过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调控和节约用水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3. 水土保持:加强流域内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土地的水土流失,增加农田生产能力,保护土地资源。

4. 生态环境恢复:加强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恢复生物多样性,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功能。

三、整改措施1. 加强污染源控制:(1)加强工业排污许可管理,强化监督和核查,对违法排污行为严厉处罚。

(2)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管理,提倡有机农业,推广农田苗圃和植被覆盖等措施。

(3)改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增加处理能力,确保城市污水的有效处理和排放。

2. 加强水资源管理:(1)制定流域水资源总量控制制度,合理确定各流域的水资源利用规模,防止过度开采。

(2)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用水定额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024年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2024年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为了推动我国水环境治理工作,实现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2024年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正式出台。

该方案明确了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工作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关键措施,为我国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一、总体目标2024年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对我国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确保水环境质量达到或维持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水质标准。

通过整治工作,有效解决流域内的水污染、水生态破坏等突出问题,提高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点任务1.水质改善:针对流域内水质超标、污染物排放过多的情况,采取控制污染源、治理水体等措施,推动水质得到改善。

侧重于主要河流、湖泊等重点水体,加大对水质恶化较为严重的流域的整治力度。

2.污染源治理:加强对各类污染源的治理控制工作,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

依法依规对污染源进行监管,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确保污染源减排目标的实现。

3.水生态修复:通过开展水生态修复工程,重建植被、恢复湿地等手段,增强流域内的生态功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加强对河道、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促进水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4.水资源管理:加强对流域内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实施严格的水资源调控政策,保障流域内的水资源供应和生态需求。

推动建立健全水资源使用权制度,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5.综合治理:打破各部门之间的界限,做好流域综合整治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

强化流域内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形成科学、有效的整体治理方案,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关键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明确责任分工,统筹协调各部门合作,确保任务的落实。

成立专门的整治领导小组,加强对整治工作的计划制定、指导监督,设立流域整治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

2.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财政支出,确保整治资金的到位和有效使用。

2024年流域水环保综合治理方案

2024年流域水环保综合治理方案

2024年流域水环保综合治理方案的目标是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确保水环境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良好状态。

本方案将综合运用政策法规、科技创新、社会参与和经济手段等多种手段,采取防治结合、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提升流域水环境质量。

一、政策法规1.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流域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2.推进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根据流域的特点和水生态系统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水环境质量标准,指导流域水环境的管理和保护。

3.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责任追究机制。

加强对水污染源的监管,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违法乱纪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

4.开展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

将水资源税改革扩大到全国范围,加大对水资源的征税力度,引导合理利用水资源。

二、科技创新1.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增加对水环境治理技术的研发资金,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推动水环境治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2.提升水环境监测和管理水平。

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地下水、地表水和生态水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水环境问题。

3.开展水资源利用和再生利用技术研究。

加强对中水、海水淡化、膜技术等水资源利用和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4.推动绿色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加大对绿色节能环保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力度,促进其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三、社会参与1.加强水环境治理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水环境治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水环境治理的关注和参与度。

2.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水环境治理。

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水环境治理工作,促进社会共治。

3.建立完善的投诉举报机制。

建立投诉举报平台,及时接受并处理公众对水环境问题的投诉举报,加强公众监督。

四、经济手段1.对水资源浪费行为进行限制和处罚。

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加大对水资源浪费行为的惩罚力度,鼓励节水行为。

2024年流域水环保整改方案

2024年流域水环保整改方案

2024年流域水环保整改方案____年流域水环保整改方案一、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全球水资源面临严峻挑战。

在我国,流域水环境受到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等多种因素影响,已经出现了水量不足、水质恶化等问题。

因此,在____年,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整改流域水环境问题,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二、整改目标1. 提高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水资源供应的可持续性;2. 改善流域水质,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安全;3. 减少流域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4. 落实流域水环境保护责任,加强流域管理和治理。

三、整改措施(一)提高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1. 加强水资源调度和管理,推动建立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机制;2.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设施;3. 鼓励工业企业加强用水定额管理,推动清洁生产;4. 减少人民群众的浪费用水行为,开展节水宣传教育;5. 加大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力度,建立动态调控机制。

(二)改善流域水质1.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农田污水处理技术;2. 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实施企业污水达标排放;3. 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护力度;4. 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控制农化品使用和农膜等农业污染物的排放;5. 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建立水源地保护红线;6. 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的全面治理。

(三)减少流域水污染1. 加强流域非点源污染治理,推广农业生态工程和生态修复技术;2. 强化湖泊、河流和水库的综合治理,恢复水体水质;3. 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建立监测和追溯机制;4. 推进城市雨水和污水分流治理,推广雨水收集和利用;5. 加大农村人畜污染治理力度,推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四)落实流域水环境保护责任1. 加强流域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订;2. 加强流域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流域管理机构设置;3. 建立健全流域水环境保护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法监管力度;4. 推动流域内各地区、各部门加强合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5. 加大对流域水环境保护科技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力度;6. 开展流域水环境保护专项巡查和督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流域水环保整改方案根据市有关会议精神及要求,结合我区直湖港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及面临的问题,特编制完善《区直湖港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XX—XX)》如下:一、总体目标根据市委、市政府对直湖港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任务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削减内外源水污染负荷,逐步恢复水体自净能力,促进直湖港水质不断好转。

二、重点工作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直湖港段水质逐年好转,但由于存在上游来水影响、排水不畅、环境污染负荷仍较重、部分地区污染治理不到位等问题,距离整治目标尚有一定差距。

针对以上问题,XX年,区直湖港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各项任务按时序推进到位,已完成5个项目,投资9654万元,完成计划投资6470万元的149.2%;XX年度计划完成5大工程、共12个项目,计划投资6860万元;XX年度计划完成5大工程、共10个项目,计划投资6915万元(具体工程项目见附件2)。

(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程根据国家及省、市产业政策,结合区城市化建设推进要求,组织实施直湖港流域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程,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关停、淘汰违法违规落后企业,落实沿河有关企业向工业集中区搬迁工作。

XX年,完成“三高两低”企业整治10家,区政府补贴80万元。

XX年计划实施“三高两低”企业整治8家,区政府补贴60万元;XX年计划实施“三高两低”企业整治6家,区政府补贴45万元(具体企业名单见附件3)。

(二)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工程目前,我区直湖港流域已建成钱惠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环保水务有限公司(洛社厂、杨市厂)、永达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杨市电镀园)和阳山镇陆区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等5家污水处理厂,均已正常运行并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工作重点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循环试点示范企业和生态型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大控源截污力度,对片区内工业企业的排放冷却水、冶金酸洗循环终水等工业废水按照“零排放”要求进行重点治理;加强对沿河工业污染源监管和限期治理力度,严肃查处各类偷排、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巩固和提升河道治理成果;加强各污水处理厂的能力建设和运维管理,确保尾水达标排放和污泥安全处置。

1.节水型企业创建。

XX年,完成创建节水型企业5家,投资200万元;XX年计划投资30万元,完成创建节水型企业1家(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XX年计划再投资30万元,完成创建节水型企业1家。

2.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为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控制污染物排放,减轻末端治理的压力,根据省规划要求,在XX年之前完成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36家。

截至XX年底已累计完成34家。

XX年计划完成6家,投资1000万元;XX年计划再完成6家,投资1000万元(具体企业名单见附件3)。

3.工业企业污水综合治理。

截至XX年底,已完成直湖港段沿线所有直排口封堵,完成省规划要求的88家企业限期治理任务,并对其中70余家企业进行了回头看;完成13家工业企业提标改造,投资650万元;将11家企业原直排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投资550万元;对年排放化学需氧量5吨以上的19家工业企业排污口全部安装自动监控装置,投资100万元。

XX年计划投资1000万元,完成32家工业企业生产废水综合治理,确保排水达标区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水质、水量符合接管条件的重点污染企业的生产废水接管率和集中处理率达到90%(具体企业名单见附件4)。

排水达标区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157家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全部实现接管(具体企业名单见附件5);XX年计划完成162家工业企业污水综合治理,确保排水达标区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水质、水量符合接管条件的所有工业企业的污水接管率和集中处理率达到90%。

(三)生活污染治理工程据统计,截至XX年底,区直湖港流域生活污水未治理村庄约500余个,核定桃林产业主导自然村208个,剩余需治理村庄约300个,计划通过“推进城市化建设,做好直湖港流域边远村庄搬迁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排水达标区建设和农村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彻底解决农村生活污染问题。

1.边远村庄搬迁整治。

XX年,区直湖港流域计划完成搬迁村庄100个;XX年计划完成搬迁村庄100个。

2.排水达标区建设。

根据《区控源截污暨排水达标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要求,XX年上半年完成片区内集镇建成区全部75个块区的建设,完成村庄生活污水接管13个(具体名单见附件6),预计五月底前完成。

为进一步扩大管网覆盖范围,推进排水达标区建设向直湖港及其主要支流河道两侧偏远地区延伸,确保流域内村镇及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应接尽接。

XX年下半年,计划完成64个拓展片区建设;XX年计划再完成65个拓展片区建设。

3.边远村庄生活污水点源处理。

XX年,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处理”的原则,采取微动力、少管网、低成本、易维护的生态处理模式,完成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56处,投资1294万元。

XX年计划投资1125万元,完成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38处(具体名单见附件7);XX年,结合片区内排水达标区建设及搬迁整治工作,完成片区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四)农业生产污染治理工程1.种植业污染控制工程。

一是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布局。

进一步缩减粮油作物比重,扩大经济林果等经济作物比重,控制区域内高耗肥作物总量。

二是推广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根据不同的作物种类,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严格控制盲目施肥。

加快水蜜桃、蔬菜等经济作物专用有机肥、配方肥的研发。

三是大力推广有机肥。

改善用肥结构,大力推广使用农家肥、商品有机肥等有机肥料,严格控制化肥的用量。

XX年完成节水高效灌溉2800亩,推广商品有机肥4000吨、2万亩次;土壤取样化验400个,测土配方施肥57237亩,病虫害综合防治57237亩,投资1640万元。

XX年计划完成测土配方施肥5万亩,推广商品有机肥4000吨,病虫害综合防治5万亩,实施范围:洛社镇京杭运河以南、阳山镇、钱桥街道。

到XX年,实现种植业氨氮、总磷排放总量在XX年基础上削减30%。

2.尾水综合循环利用工程。

规模养殖场(户)实施养殖尾水循环利用工程,池塘尾水全部排入生态沟、渠中,通过人工种植的各种水生植物、湿地实现土壤拦截、沉淀,经过一定净化后再经进水渠注入池塘,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使养殖尾水不排入外河。

XX年投资30万元,完成1家尾水综合循环利用工程示范;XX年计划完成阳山镇尹城水产养殖场尾水综合循环利用工程建设(建设面积850亩),投资210万元;XX年计划再完成1家尾水综合循环利用工程,投资30万元,水产规模养殖50%实现尾水处理或循环利用。

3.畜禽养殖污染控制工程。

片区内现有畜禽规模养殖户83户,其中生猪77户、家禽6户,已进行全面整治。

XX年完成关闭规模养殖场2家,8家规模养殖场实现废弃物综合治理,投资30万元。

XX年计划完成2个生态健康养殖示范点建设,分别为洛社镇保健村的奔马养殖场(存栏生猪400头)、阳山镇尹城村臧岳清养猪场(存栏生猪184头),启动关闭市南洋农畜业有限公司,XX年关闭到位。

XX年继续加强对直湖港流域所有畜禽养殖场(户)的监管、督查,杜绝偷排污水现象;80%畜禽规模养殖场(户)污染完成治理整改;畜禽粪尿综合利用率达85%。

(五)河道内源污染治理1.河道生态清淤。

推进实施直湖港及支流河道轮浚工作,有效降低河道内源污染负荷,确保规划区内河道畅通,恢复和提高直湖港及其河网的引排能力,并使水体充分交换,增强水体,复氧能力和自净能力。

XX年计划实施支河轮浚机制,清淤6条,完成土方9万方,投资50万元。

XX年继续实施支河轮浚机制,计划7条河道疏浚,逐步恢复水体自净能力。

2.河岸带植被修复。

全面推进直湖港及支流河道两侧河岸带植被修复及生态护坡建设工程。

对直湖港、锡溧运河河岸带两侧50米范围建设生态防护林带,强化绿化和环境功能;对直湖港支流河网岸线进行生态化改造,通过堤防改造、植物配置,提高水陆交换能力,基本恢复河道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

XX年完成生态防护林建设350亩,投资180万元。

XX年计划投资75万元,在洛社镇冯巷浜、桃园村,钱桥街道洋溪河,建设生态防护林50亩。

XX年计划投资150万元,在直湖港两侧因地制宜,营建水源净化林200亩。

3.河道生态修复。

XX年计划实施支河生态修复3000平方米,投资200万元。

重点实施钱桥街道的井亭河、洋溪河、大张巷河和阳山镇的察亭浜等河道生态修复工程。

XX年计划继续实施直湖港及其支河生态修复,逐步恢复直湖港流域水体自净能力。

4.新沟河排水通道畅通工程。

抓紧衔接并落实新沟河拓浚延伸及河道生态修复工程,XX年做好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切实加强对区直湖港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政府专门成立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1)。

洛社镇、钱桥街道和阳山镇要高度重视,继续把直湖港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作为重要工作内容,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各项重点工作,明确目标、时限及责任人,限期完成。

(二)加强部门联动,开展全面整治。

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责,坚持定期协商,加强协调配合,多措并举改善直湖港水质。

区发改局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区经信局要切实发挥在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的职能作用,督促和指导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加速落后产能退出;区建设局要加大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力度,结合区城市化建设搬迁整治工作,解决好农村生活污染问题;区水利农机局要加大直湖港及支流河道生态清淤力度,清除河道内源污染,合理有效沟通水系,促进水体流动,恢复水体自净能力;区农林局要加强农业生产各项污染的综合治理,削减氨氮、总磷排放总量;区环保局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加强挂牌督办、公开道歉、环境问题后督察等行政执法手段,完善片区内工业点源污染的治理,确保片区内污水处理厂尾水达标排放;区城管局要加快推进市政污水管网和排水达标区建设向直湖港两侧边远村庄的延伸拓展,进一步强化排水许可管理。

(三)加强检查考核,严肃责任追究。

为确保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中各项重点工程能够按时有序推进并达到预期目标,各镇(街道)、各职能部门要定期汇报各项重点工程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区直湖港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对各镇(街道)、各部门相关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追究相关政府、部门及责任人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