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共47张PPT)

的原则
仰望星空,我 们感到自身的 渺小与人类的 渺小。探索宇 宙的真理吸引 着一代又一代 人前赴后继。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1. 什么是真理?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什么?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 为什么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材料二:中世纪欧洲神学思想处于统治地位,统治阶级推崇神学,认为上帝创造了地球、月亮等万事万物,“君权神授” (4)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再次升华:科学开发利用沙漠为人类造福。 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1792—1856)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
1、真理一定有用,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 2、真理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是正确的, 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3、不能以“有用性”来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 真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启示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二、真理的属性
1.真理的最基本属性-----客观性(记忆)
①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②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的正确认识如此匮乏?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 ————无限变化
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延续 认识的基础(实践)——不断发展
人类认 识无限 发展
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 构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3. 认识具有上升性
①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 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前进或 螺旋式上升 ②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真理”是客观的, 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权力.地位) 为转移.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对同一个事物只能产生一种正确 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
探究四:三角形的内角和任何情况下都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秀ppt课件

复习巩固:
错题解惑
英国的罗伦兹教授用计算机模拟天气预报实验 时,仅仅是输入的两个数据相差了一个小小数 值,其结果却大相径庭:一个是晴空万里,一 个是倾盆大雨。这种细微的误差造成巨大差异 的结果会反复重演,真所谓“差之毫厘,谬以 千里”。这一事实表明
A.真理和谬误是截然对立的 B.真理和谬误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C.真理超出自己的适用范围就会转化为谬误 D.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不能转化为真 理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如果我们死了,请大家不必大惊小怪,就把它当成一件普通 事。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一种冒险事业,我们希望不要影响整个计划 和进程,探索太空是值得冒生命危险的。”
——1967年1月,“阿波罗1号”飞船在发射前的模拟 演习中突遭火灾,美国宇航员宇航员维尔基尔·格里森等 3人不幸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在.2实在践实中践追中求追和求发和展发真展理真优理秀pp(t共课32件张PPT)
疑惑点展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在.2实在践实中践追中求追和求发和展发真展理真优理秀pp(t共课32件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在.2实在践实中践追中求追和求发和展发真展理真优理秀pp(t共课32件张PPT)
自主探究p47-48: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的条件性: 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2、真理的具体性:不断发展与完善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 地的实际.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
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指主观认识符 合当时的实际.
超出历史条件、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就成为谬误 。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错题解惑
英国的罗伦兹教授用计算机模拟天气预报实验 时,仅仅是输入的两个数据相差了一个小小数 值,其结果却大相径庭:一个是晴空万里,一 个是倾盆大雨。这种细微的误差造成巨大差异 的结果会反复重演,真所谓“差之毫厘,谬以 千里”。这一事实表明
A.真理和谬误是截然对立的 B.真理和谬误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C.真理超出自己的适用范围就会转化为谬误 D.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不能转化为真 理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如果我们死了,请大家不必大惊小怪,就把它当成一件普通 事。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一种冒险事业,我们希望不要影响整个计划 和进程,探索太空是值得冒生命危险的。”
——1967年1月,“阿波罗1号”飞船在发射前的模拟 演习中突遭火灾,美国宇航员宇航员维尔基尔·格里森等 3人不幸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在.2实在践实中践追中求追和求发和展发真展理真优理秀pp(t共课32件张PPT)
疑惑点展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在.2实在践实中践追中求追和求发和展发真展理真优理秀pp(t共课32件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在.2实在践实中践追中求追和求发和展发真展理真优理秀pp(t共课32件张PPT)
自主探究p47-48: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的条件性: 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2、真理的具体性:不断发展与完善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 地的实际.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
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指主观认识符 合当时的实际.
超出历史条件、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就成为谬误 。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ppt课件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 ————无限变 化 认识的主体(人类) ——世代延续 认识的基础(实践)——不断发展
人类认 识无限 发 展
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 构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探究五:
认识发展的大致趋势应该是怎样的?
认识具有上升性
①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的前进或者螺旋的上升 ②真理不会停止,真理在不断向前发展
下 雨 好 不好?
人的主观因 素会影响人 们的认识 为什么对同 一对象有不 同的看法?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 形成理念:真理 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 是客观的,真理 只有一个,真理 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 面前人人平等。 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 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 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 你能解决“辩 者大乎?”一儿曰:“日初 日” 问题吗?大 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 思想家、教育 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 家孔子为何 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 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不能决也”? 难道真理不止 一个?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 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年里,人们一直 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随着航海事业的 发展和人们对于球面认识的不断深入,这一定理的局 限性逐渐暴露出来。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 形成理念: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斯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随 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 之和大于180度。由此,人们关于空间的观念发生了 革命性的转变。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有用的观念 就是真理 ◇探究一(1)詹姆士关 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 里? (2)在人们对事物的认 识中,什么样的结论 能够被称为真理 ?
6.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质课件)

②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
复才能完成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
注意:材料中反映认识呈阶段性特征或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都 可以体现反复性
月球的复
具体实践
杂多变
水平限制
材料一: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
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 ”。而月
失败的实践说明 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 往往要经过“时间---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实现。
要求我们做到: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遗传学反复的历程: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1893年时 比自己大10个月的表姐埃玛结 婚。婚后15年生下6男4女。大 女儿一直多病,10岁就夭折了; 四女儿身体多病过早去世;二 女儿和两个儿子终生不育;三 女儿因生理缺陷终身未嫁;其 他四个儿子也长年多病。
这说明认识有什么特点?
认识具有反复性
2、认识具有无限性
原因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 无限变化
认识的主体:人类 认识的基础:实践
世代延续 不断发展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 ≠循环往复
注意:真理可以不断超越自身,但是不能推翻已有真理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不是意味着它是一种圆圈式的 循环往复?如果不是,那么,它的发展趋势又是怎么样的?
想一想: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
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 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社会实践
真理 最基 本的 属性 是客 观性
政治: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新人教必修4)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 180度,这是几何之 父——古希腊数学家欧 几里得(约公元前330275年)提出的定理。 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 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 条件下都适用真理。但 是,随着航海事业的发 展和人们对球面认识的 不断深入,这一定理的 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
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 巴切夫斯基(1792—— 1856)提出,在凹曲面上, 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
谈一谈毛泽东思 想成为党的指导 思想以后是如何 进一步的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 要 思想 ┅┅?
毛泽东思想 “三个代表”重
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的历程说明了什么?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 :无限变化 认识的主体(人类) 认识的基础(实践) :世代延续 :不断发展
(3)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认识具有上升性
波浪式的前进
认识发展 的总趋势
螺旋式的上升
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
在实践 中追求 和发展 真理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真理是具体 的有条件的 真理都是具体的 真理与谬误相伴 追求真理是 一个过程 反复性 无限性 上升性
伟大的长征精神将永 远鼓舞着我们在社会主义 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地追求、 丰富和发展真理!
结合教材的有关知识,思考中国 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发展真理 的曲折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
(1)认识具有反复性
思考:为什么认识具有反复性?
(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总要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客观条件:具体的实践水平,特别是社会实 践所达到的广度与深度的制约。 主观条件:受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 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限制。 (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 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共43张ppt)

◈这是不是意味着人们对同一对象有多个真理?
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 依靠客观的实践。
——毛泽东
◈又该怎样理解“真相只有一个”?
三 真理只有一个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 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 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03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阅读与思考
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是充满挫折和挑战,伴随失败与牺 牲的过程。
1996年2月1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新研制的长 征三号火箭刚一升空就倾斜失控,22秒后撞山爆炸,星箭俱毁, 造成6人死亡,57人受伤。
2014年2月,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出现故障。在 此表明人类在探月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极其艰难的。
◈为什么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
一 认识具有反复性 1.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01 主体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 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 制。
02 客体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并不可怕,关键 是要认识和改正错误!
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 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毛泽东
突破: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02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凸面
平面
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 依靠客观的实践。
——毛泽东
◈又该怎样理解“真相只有一个”?
三 真理只有一个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 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 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03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阅读与思考
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是充满挫折和挑战,伴随失败与牺 牲的过程。
1996年2月1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新研制的长 征三号火箭刚一升空就倾斜失控,22秒后撞山爆炸,星箭俱毁, 造成6人死亡,57人受伤。
2014年2月,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出现故障。在 此表明人类在探月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极其艰难的。
◈为什么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
一 认识具有反复性 1.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01 主体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 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 制。
02 客体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并不可怕,关键 是要认识和改正错误!
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 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毛泽东
突破: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02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凸面
平面
高中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PPT课件

从哲学上说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本质上 是什么? 推测,猜想,是人的认识
• 为什么卡逊对于世界一片赞叹之声 的DDT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
立场、观点、方法,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 认识水平不同。 DDT的生产厂家呢?深受疟疾之害的人们呢?
蕾切尔· 卡逊Rachel Carson
1907.5.27—1964.4.14 • 1962年得到著名的生物学家、 化学家、病理学家的帮助,她掌 握了许多由于杀虫剂、除草剂的 过量使用,造成野生生物死亡的 证据,但她以更文学化的、更生 动的方式写了出来,出版了《寂 静的春天》 。
1948年 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双对氯苯基三氯 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一九四五年,瑞士的化学家穆勒 (Paul Mueller) 发明合成了DDT 。 DDT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始大量地以喷雾方式用于对抗黄热病、 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虫媒传染病。特别是在全球抗疟疾运动中, DDT可谓居功至伟。
DDT的波折历程发展到今天,我们对它 的认识是不是又回到了起点?
(3)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认识具有上升性
①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 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前进或 螺旋式上升 ②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 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 原理和方法论归纳
原理
1.真理是客观的 2.真理是具体的 有条件的 3.追求真理 是一个过程 方法论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要正确对待错误 树立起追求真理 的坚定信念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南非也在缺少美国资金资 助和环保组织的压力下停止使用DDT。结果南非仅 一个省的疟疾患者数量便从8000人迅速上升至4.2 万人,死亡340人。与之相邻的一个省经历了一次 疟疾大爆发,至少造成了10万人死亡。 • 2000年《自然》药物学分册刊登了一篇由英美 两国科学家共同撰写的文章指出,目前全世界有5 亿疟疾患者,每年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其中绝大 多数是地处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儿童。他们用了 一个比喻:这个数字相当于每天都有7架坐满儿童的 波音747失事。为此,他们呼吁在发展中国家重新 使用DDT。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ppt课件

哥白尼
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符合客观实际 实践检验是正确的
“宇宙无限,没有中心”这一观点是真理,不以人
的意志(包括权力、地位等)为转移。
【探究二】 2、 判断:下面这些话是不是真理?
(1)万有引力规律是不是真理 (2)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上帝创造人”是真理吗 (5)星座决定命运是真理
1、含义:
在 实 践
一、
真
(1)客观性—基本属性
理 2、特点(2)具体的
要坚持真理
中 追
(3)有条件的
要发现和发展真理
求 和 发 展
二、 追求 真理 是一个
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具有无限性
真 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
理
要不断追求真理
【探究一】 1、阅读教材P47第一个方框中的内容,并思考 其中的探究问题 (1)什么样的认识能够被称为真理? (2)为什么对同一个事物人们会产生真理和谬 误之分?对同一事物的认识,谬误有几个?真 理有几个? (3)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以及我们时常说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见仁见智”和“公说 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观点正确吗?如何评 价这两种观点? (4)“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说明了真理有什么 特点?
(2)检验真理的标准 ——社会实践
客观的
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注: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探究三】 阅读教材第47页第二个方框中的内容,探究下 列问题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 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 适用的真理。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球面认识的不断深 入,这一定理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 巴切夫斯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随后德国 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由 此,人们关于空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1年 4月21日, 美国成功 发射并返 回世界上 首架航天 飞机哥伦 比亚号, 使可重复 使用的天 地往返系 统梦想成 真。
1986年 1月28 日:美 国挑战 者号航 天飞机 升空72 秒后爆 炸,包 括一名 教师在 内的7 名美国 宇航勇 士丧生
。里根总统曾说,在冒险扩大人类活动领域
1976年发射的宇 宙飞船在火星表面 着陆,在火星土壤 中发现了奇特的化 学元素,1996年美 国宇航局的“火星 全球调查者号” 发射,并让科学家 们意识到火星表面 下可能有水。
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会发展吗? 为什么?
2.认识具有无限性 原因
为什么呢?
认识的对象是变化的物质世界 认识的主体人是世代延续的 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当谷物播种完毕,接连五个小时下 雨,这雨对谷物有益吗? 当已经积涝成灾,天还下倾盆大雨, 这雨对庄稼是有益的吗? 离开一定的条件,不好判断一种认 识是不是真理。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都有自己的使用范围——真理的条件性
在19 世纪的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 资本主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规律时,曾经得出 过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一个国家 内首先取得胜利,只能在大多数国家,至少在欧 洲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才能胜利。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到了20 世纪初期,列宁又得出一个与此相 反的新结论: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切资本主义国 家内同时取得胜利,而可能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 家中获得胜利。(帝国主义阶段)
C.地震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并无规律可循
D.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到地震 的发生
2.“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 下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 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恩格 斯的这段话说明( )
A.由于条件的限制,人们在每一层次上的正确 认识在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B.人们认识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客 观条件本身 C.人们并不能使每次获得的认识都是正确的 D.人们在每一次对事物的认识上都具有终极的 意义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火星,是太阳 系第四颗大行 星,从地球上 望去,火星犹 如一个巨大的 火球。人类对 这个红色星球 充满了巨大的 好奇和无限的 遐思……
目前,美国的 两个火星探测 器仍在火星轨 道工作;另外, 欧洲发射 了 “火星快车” 探测器。
人类的对火星的探索早 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 了。1965年美国的宇宙 飞船拍摄照片显示火星表 面是一片坑坑洼洼的贫瘠 荒地。1969年美国同时 派两艘飞船去探测火星. 拍下了100多张照片,并 对火星上的大气及其表面 进行了分析。
真理
谬误
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2. 形式主观,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 乃是真理的根本属性。 因为: 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 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 主观意志;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
2、不断发展与完善——真理的具体性
毛泽东同志指出:“正确的东西 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 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 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 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当某一 种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遍地抛弃,某 一种真理被人类普遍地接受的时候, 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错误意见作 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不会完结。这是 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 义发展的规律。”
3. 我们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的前进或者螺旋的上升 (2)真理不会停止,真理在不断向前发展 (3)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习题:
1.去年的印度洋海啸波及东南亚10多个 国家,引发巨大灾难,但目前,人们还不能 进行准确的预测( ) A.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的认识能力 是有限的,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认识 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的过程中,这类痛苦事件在所难免,可是 “未来不属于怯懦者,未来属于勇者”。
哥伦比亚号失事后,我们应该怎 么看待航天技术呢?
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自己的挫折呢? 我们对航天(地球月球认识)能不能 一步到位?
三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 认识具有反复性
原因: 认识的主体受各种条件制约 认识的客体是复杂变化 的
实践
提问: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真理是:
因为“有用”而“真”, 还是因为“真”才“有用”?
前面一种观点是典型的实 用主义观点.
一、真理是客观的
1、人的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 误之分.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 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