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风湿病

合集下载

风湿免疫内科学知识点

风湿免疫内科学知识点

风湿免疫内科学知识点风湿免疫内科学是内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风湿病和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

本文将对风湿免疫内科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介绍,包括风湿病的分类、常见病症、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等。

一、风湿病的分类风湿病是指一类以关节、骨骼、肌肉、肌腱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常见的风湿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

这些疾病虽然症状不尽相同,但它们都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

1. 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对称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关节红肿、关节活动受限等。

疼痛和肿胀的关节常常伴随着晨僵现象,即患者早晨起床时关节活动受限,需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才能缓解。

类风湿关节炎容易并发血管炎、肺炎、心包炎等风湿病相关并发症。

2. 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以多系统、多器官为累及的自身免疫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皮疹、关节痛、疲劳、肾脏病变等。

皮疹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症状之一,可表现为蝶形红斑、荨麻疹样皮疹等。

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还容易出现血小板减少、贫血等血液系统异常。

3. 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脊柱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病,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僵硬、弯曲等。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不仅限于脊柱,还可能累及其他关节,如髋关节、肩关节等。

二、常见病症的诊断方法风湿免疫内科学在对风湿病进行诊断时,依靠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来判断。

以下是常见病症的一些诊断方法:1. 关节炎的诊断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等关节炎病症的诊断,执业医师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此外,血液检查也是判定关节炎的重要手段,可通过检查血液中风湿因子、抗 CCP 抗体等来辅助诊断。

2. 皮肤表现的诊断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皮肤表现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同时视情况可能会进行皮肤活检等实验室检查,以确定疾病的诊断。

风湿病的中医治疗如何通过调理内分泌功能

风湿病的中医治疗如何通过调理内分泌功能

风湿病的中医治疗如何通过调理内分泌功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风湿病是一种常见且令人困扰的疾病。

许多患者在寻求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中医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风湿病的发生与发展与人体的内分泌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调理内分泌功能,可以有效地缓解风湿病的症状,甚至达到治愈的效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风湿病。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

常见的风湿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给患者带来了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等诸多不适。

那么,中医是如何看待风湿病与内分泌功能之间的关系呢?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内分泌系统在中医理论中并没有明确的对应概念,但可以从脏腑功能的角度来理解。

肾主生殖、生长发育,与内分泌系统中的性腺轴功能密切相关;脾主运化,参与体内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类似于内分泌系统中的代谢调节功能;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对情志和神经内分泌调节有一定的作用。

当这些脏腑功能失调时,就可能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从而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津液代谢,使得风寒湿邪等外邪易于侵袭,引发风湿病。

中医治疗风湿病时,调理内分泌功能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风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比如,对于肾阳不足的患者,可能会使用温补肾阳的药物,如肉桂、附子、杜仲等,以增强肾脏的功能,调节性腺轴的平衡;对于脾虚湿盛的患者,常用健脾祛湿的中药,如白术、茯苓、薏苡仁等,改善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体内代谢的正常进行;对于肝郁气滞的患者,则会选用疏肝理气的药物,如柴胡、郁金、青皮等,缓解情志因素对内分泌的影响。

针灸疗法在风湿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影响脏腑的功能。

风湿性疾病的名词解释

风湿性疾病的名词解释

风湿性疾病的名词解释风湿性疾病是一类以关节、韧带、肌肉以及其他结缔组织的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群。

这些疾病通常会导致关节疼痛、活动障碍以及其他系统的多种不适。

在临床上,风湿性疾病被广泛分为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几种主要类型。

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主要特征是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障碍。

患者往往会发现受累的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关节变形和功能丧失。

这种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尤其是女性。

类风湿关节炎与风湿关节炎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更常见于中老年女性。

患者除了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全身疲乏、发热、食欲减退等全身性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可累及多个关节,并且往往是对称性的,即同时发生在肢体两侧的相同部位。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脊柱痛、骨质增生和关节强直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

它通常以腰背部的疼痛和僵硬为首发症状,早晨起床后酷似“板条状”硬化的感觉。

强直性脊柱炎也可能累及骨盆和胸延髓,导致患者的活动范围日益受限。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对全身多个器官产生影响,其中包括皮肤、关节、肾脏、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

患者常表现出多系统症状,如疲劳、皮疹、关节痛和黏膜溃疡等。

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还可能导致免疫功能紊乱,使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类型的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硬皮病、脂肪性坏死性肌炎等。

干燥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眼睛和口腔的干涩,常伴有关节痛和疲劳感。

硬皮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结缔组织病,主要特征是皮肤发生硬化和纤维化,严重者可能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

脂肪性坏死性肌炎则是一种罕见的病理性骨折和肌肉坏死的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表现为肌肉疼痛、无力和皮肤溃疡。

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是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导致了炎症的发生。

虽然这些疾病不能完全治愈,但目前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常见病四季药膳一类风湿

常见病四季药膳一类风湿

常见病四季药膳一类风湿【摘要】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病,常见于四季。

本文从药膳的角度探讨了一类风湿的调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首先介绍了风湿病的症状表现,包括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等。

接着分析了风湿病的原因,如寒湿侵袭、气血不畅等。

药膳调理方法包括选择适宜的食材,如桂圆、莲子等,搭配熬制合适的汤煲。

文章提醒了风湿病患者在饮食上要避免寒凉食物,注意保暖和适当运动。

最后总结了药膳在治疗风湿病中的作用,强调预防胜于治疗的重要性。

通过食疗调理,可以有效缓解风湿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常见病、四季药膳、一类风湿、病症、原因分析、药膳调理方法、注意事项、预防、小结1. 引言1.1 常见病四季药膳一类风湿概述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

在四季轮回中,风湿病的发作往往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药膳调理在预防和治疗风湿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风湿病是一类以关节、软组织和脏器慢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特征的疾病,常见的病症包括关节疼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

风湿病的发作与气候湿度、寒暑变化、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四季轮回中需要特别注意调理。

药膳是一种中医治疗方法,通过食疗调理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对风湿病,不同季节需要采用不同的药膳配方来调理身体,以达到平和气血、活络关节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药膳疗法需要结合个人体质和症状进行调配,以确保达到最佳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风湿病的关键是做好保暖工作,保持适度的运动量,避免受凉受潮,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定期调理身体,加强营养,均衡饮食也是预防风湿病的措施之一。

通过药膳调理,可以提升身体的抵抗力,减少风湿病的发作频率,提高生活质量。

2. 正文2.1 常见病四季药膳一类风湿病症表现1. 关节疼痛:患者常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特别是在清晨或长时间休息后,关节更容易感到不适。

2. 晨僵:患者早晨起床时常感到整个身体或特定关节僵硬,活动不便,需要较长时间的渐进性运动才能缓解。

常见的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和治疗

常见的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和治疗

常见的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和治疗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是指一类由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些疾病会导致关节、肌肉、骨骼、内脏器官和血管等受到损伤。

常见的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本文将对这些疾病及其治疗进行探讨。

一、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痛、关节肿胀和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它通常发生在手、腕、肘、膝和踝关节等处。

该疾病的确切原因尚未清楚,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和免疫系统异常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目前,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消炎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关节炎痛和炎症反应。

非药物治疗方面,物理疗法如热敷、康复训练和关节保护等也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和改善关节功能。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它可以影响皮肤、关节、肾脏、肺、心脏等多个器官。

SLE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面部皮疹、关节痛、疲劳和肾功能异常等。

治疗SLE的策略是控制炎症反应并预防或减轻器官受损。

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疟药等。

对于SLE相关的肾脏病变,可能需要采用免疫抑制剂和肾替代治疗。

此外,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随访,接受心理和生活方式管理的支持。

三、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炎和全身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RA通常会导致双侧、对称性的关节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此外,RA还可能引起全身症状,如疲劳、烦躁和食欲不振等。

治疗RA的目标是控制关节炎痛、减轻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并减少关节破坏。

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消炎药、糖皮质激素和疾病改变抗风湿药等。

对于严重的RA患者,可能需要采用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

此外,康复训练和关节保护也是重要的治疗措施。

风湿骨病常见病症及用药

风湿骨病常见病症及用药
风湿骨病常见病症及用药
乐山逢春药品专业系列课程
目录
一、关节炎 二、骨质增生 三、痛风 四、腰肌劳损 五、腰椎间盘突出 六、肩周炎 七、骨质疏松
第一节 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
一、概述:风寒湿邪侵蚀关节、肌肉、经络引起的疼痛,酸冷,肿胀,麻木的症状。
二、治疗用药:祛风除湿类中成药+止痛药+外用药+激素(必要时)
第二节 骨质增生
一、概述:又名增生性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病等, 是泛指的退行性骨关节疾病。该病为一古老的疾病,人类在从事生产及生活活动 中,负重关节,特别是承受压力最大的部份易发生关节软骨损伤性变化,关节变 形及关节边缘的骨质增生,引起骨质增生症。 二、症状: 1、发病多在中年以后,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 2、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早期表现为关节疼痛和僵硬,开始活动时明显,活动后 减轻,活动多时加重,休息后缓解。
痛风
三、治疗用药: 1、急性期:痛风舒片+秋水仙碱+碳酸氢钠片+止痛药(双氯芬酸钠)+强 的松(必要时) 2、慢性期:立加利仙或别嘌醇或非布司他片 四、建议顾客:限食高蛋白食物及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豆类、鱼虾、 波菜、蟹等),严格戒酒,多饮水,每日在2000ml以上,利于尿酸排泄及 防止损害肾脏,多吃碱性食品。 保健品推荐:螺旋藻(碱化尿酸)
第五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20-40岁青壮年,50岁左右高精尖不少见,男多于 女,突出部位多在腰椎4-5或腰椎5-骶椎1之间,腰椎3-4间者较少,是导致腰腿痛常 见原因之一。 二、症状: 1、发病多在中年人,常有腰部慢性损伤史。 2、多主诉先发生腰痛,后逐渐向臀部及下肢放射,多为单侧,双侧较少。 3、弯腰活动受限,症状时轻时重,咳嗽、喷嚏、行走着力弯腰时症状加重,休息后 可缓解,可反复发作。 三、治疗用药: 1、用药:口服颈腰康、腰痛宁、伸筋片、藤黄健骨丸/片等+镇痛药+外用膏药或擦 剂 2、物理疗法:牵引及按摩及选用护腰 四、建议患者:卧床休息,严格卧硬板床。 五、保健品推荐:钙、固之源、氨糖软骨素片、B族等。

风湿病的健康教育

风湿病的健康教育

风湿病的健康教育风湿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常见于关节和其他结缔组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和管理风湿病,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风湿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和自我管理等方面,旨在向患者和公众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

一、风湿病的概述风湿病是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慢性炎症、关节痛和肿胀等症状。

常见类型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被认为起重要作用。

二、风湿病的主要症状风湿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红斑和疲劳等。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

了解和及时应对这些症状对于控制风湿病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风湿病的复杂性和治疗方法风湿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治疗需要综合干预,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和手术等手段。

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这些药物能够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并减少关节损伤。

除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和康复来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四、风湿病的自我管理和预防风湿病的自我管理对于患者的长期康复和疾病控制至关重要。

自我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对于控制风湿病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患者应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避免过度摄入含脂肪和糖分的食物。

2. 适度运动:对于风湿病患者来说,适度的运动可以缓解症状、增强关节灵活性和强度,减少关节僵硬。

运动可以选择低冲击性的活动,如游泳、瑜伽等。

3. 定期随访:患者应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和随访,及时了解疾病的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

4. 支持和理解:风湿病是一种长期的疾病,患者需要家人和社会的支持和理解。

建立支持群体和参与相关社交活动可以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

五、风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建议除了以上的自我管理方案,风湿病患者还可以通过以下改变生活方式来改善病情和生活质量:1. 睡眠充足:保持足够的睡眠对于风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有助于缓解炎症和疲劳。

常见风湿骨病中西医病名对照表

常见风湿骨病中西医病名对照表

常见风湿骨病中西医病名对照表西医病名中医病名1 风湿热行痹、热痹2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痹、热痹3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寒痹、着痹4 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心痹5 类风湿性关节炎历节、白虎历节风、痛痹、顽痹、尪痹、瘘痹(后期)6 系统性红斑狼疮周痹(周身之痹)、常伴内脏痹(心痹、肝痹、肺痹、脾痹、肾痹、肠痹、胞痹、三焦痹)7 盘状红斑狼疮蝴蝶丹、阴阳毒、赤丹等8 硬皮病皮痹、肠痹、食痹9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肌痹、肌肤痹、瘘症10 干燥综合症燥痹、燥病11 结节性多动脉炎脉痹、血痹12 多发性大动脉炎脉痹、无脉痹13 早期闭塞性脉管炎脉痹14 末梢血管炎血痹、脉痹15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混合痹、复合痹16 成人斯蒂尔病寒热痹、热痹17 结节性红斑风雪痹、瓜藤缠、湿毒流注、梅核火丹18 白塞病孤惑19 银屑病性关节炎银屑病20 肠病性关节炎肠痹21 骨关节炎肘痹膝痹22 颈椎病颈肩风23 腰椎肥大性关节炎腰腿痛、腿股风、环跳风24 腰关节肥大性关节炎着痹、骨痹、腰痛、鹤膝风25 手指退行性关节炎鸡爪风26 跟骨骨刺增生症足跟风27 髋关节肥大性关节炎环跳风28 膝骨关节炎骨痹、鹤膝风29 膝关节滑囊炎鹤膝风30 多发性肋软骨炎软肋痹31 强直性脊柱炎龟背风、肾痹、骨痹、竹节风32 慢性纤维织炎着痹、腰痹、肾着33 肌腱炎筋痹34 痛风痛风35 痛风性关节炎痛痹、热痹、着痹、冻烂疮36 大骨节病骨痹、历节37 脂膜炎恶核肿、丹毒、痰核、冻烂疮38 巨细胞动脉炎脉痹、偏头痛39 雷诺综合症、红斑性肢痛症脉痹、血痹40 骨质疏松症骨瘘、骨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风湿病
1、关节痛和关节炎
关节痛(arthralgia)和关节炎(arthritis)时关节是最常累及的组织,受累后的症状为疼痛、有的伴有肿胀。

关节痛是许多自身免疫性风湿病(又名结缔组织病)共有症状,也是一个致人不安的症状,有必要探索其原发病而予以治疗,同时必需给予镇痛药对症治疗。

在病因(如外伤)或原发病未能控制时亦应给以镇痛药治疗。

2、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累及多个关节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

其主要症状为对称性的小关节晨僵,肿痛,功能障碍,部分病人伴有低热、乏力、血管炎等。

本病应在早期就进行合理治疗,否则必致骨破坏、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3、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反应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SLE特征性的皮肤黏膜损害是蝶形红斑,光敏感、脱发、盘状红斑和口鼻黏膜溃疡等。

SLE常出现对称性多关节疼痛、肿胀,通常不引起骨质破坏。

50%~70%的SLE出现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 LN),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尿红细胞增多,晚期肾功能不全,它对预后影响大。

此外,还有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lupus NPSLE) 或侵害呼吸系统、心脏、肠系膜等。

4、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和骶髂关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炎性腰背痛或僵硬,部分患者可有外周关节炎、
肌腱端炎、眼炎等表现。

该病主要累及青壮年,疾病晚期出现脊柱强直、畸形和功能受限。

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与HLA-B27强相关。

确切病因不清楚。

AS 的治疗包括教育、休息、适度的体能锻炼、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物理治疗。

5、银屑病关节炎
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银屑病中有约10% - 30%患者的关节可以受累。

所受累的关节部位有远端指(趾)间关节、脊柱、骶髂关节等,其轻重不一;部分患者可出现难以控制的、甚至残毁型的关节炎,导致严重残疾。

6、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皮肌炎(dematomyositis)均属非化脓性炎性肌病,有的尚伴有特征性皮肤改变的自身免疫病。

它们都以对称性的近端肌无力,血清肌酶升高,肌电图出现肌源性损害(炎症和坏死) 为其临床特征。

常可累及肺脏。

多发性肌炎指无皮肤损害的肌炎,伴有Gottron型皮疹的肌炎则称皮肌炎。

7、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是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亦可累及其他组织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异常的免疫反应造成了干燥综合征患者泪腺和唾液腺的破坏和功能异常,出现眼干、口干等症状。

许多患者的异常免疫反应还累及血液、肝、肾、肺等重要脏器,造成血细胞减少、小胆管炎、肾小管酸中毒、肺间质病变,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大约5%的患者可最终发展成为淋巴瘤。

8、系统性硬化症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是以皮肤组织间质和血管纤维化为基本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病。

疾病早期出现皮肤肿胀性反应,随后出现显著的皮肤的肿胀、硬化(失去弹性),继以萎缩。

组织间质的纤维化也发生在心、肺、肾、胃肠道等
内脏器官,造成其功能障碍。

系统性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进展速度变化较大,对治疗的反应一般较差,脏器受累者预后很差。

9、韦格纳肉芽肿
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 WG)是以毛细血管、微小动静脉受累为主的系统性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其典型临床特征为三联征,即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肺)及肾脏病变。

在不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平均存活期为5个月,其82%的病人在1年内死亡;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联合治疗可明显地改善本病的预后。

10、风湿热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是上呼吸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关节、心脏、皮肤,神经系统、血管等。

心肌炎的反复发作可导致风湿性心脏病。

本病多见于青少年。

前驱症状表现为发热、咽痛、颌下淋巴结肿大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2~6周后出现典型表现如游走性多发性大关节炎、心肌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

11、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最常见的关节病。

好发于中年以后的慢性关节炎,其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多累及负重关节如膝,髋,颈、腰椎以及手的小关节。

本病起病缓慢,症状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关节痛、晨僵(短暂),肿胀,受累关节骨性肥大、骨擦音及功能障碍,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关节腔积液,重症患者出现关节畸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