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替代疗法结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状的影响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替代疗法对激素水平的影响

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替代疗法对激素水平的影响

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替代疗法对激素水平的影响围绝经期俗称女性更年期,时间发生在女性绝经前后时间段,此时期由于雌性激素减少容易产生由于自主神经功能为主并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疾病。

在当前城市生活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围绝经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容易产生一些临床表现症状,较为突出的为泌尿生殖道疾病、骨折疏松症、心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等。

在日常生活中可见更年期女性情绪与心理状态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

为了保持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水平,当前临床广泛应用了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女性激素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围绝经期女性综合征发生的原因围绝经期容易出现卵巢功能衰竭现象,主要的诱发因素包括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手术因素等。

临床研究得出女性机体往往存在多个雌激素受体,分布在多个不同的部位之中。

卵巢所分泌的雌激素与人体生理功能存在一定的关系,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有所衰竭,此时雌激素分泌有所减少,容易诱发临床中的一系列相关反应。

围绝经期是从生育能力旺盛过渡至老年的一个关键时期,此时期女性身体与情绪容易产生一定的变化。

生活中可见很多更年期女性脾气变化无常、暴躁、易怒,爱胡思乱想、偶见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等。

二、雌激素对女性的作用雌激素在临床治疗中也被称之为女性激素,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生理作用。

能够促进女性生殖器官以及第二性征的发育与保持,促进子宫内膜增生。

对人体脂肪代谢具有良好的调节效果,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以此保护心脏,具有预防冠心病的使用效果。

对人体大脑神经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体脑部神经细胞生长,对脑退化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能够显著改善女性记忆力衰退的现象。

雌激素能够促进女性子宫发育,使得子宫内膜增生。

对人体下丘脑与垂体激素分泌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有利于维持人体内部正常的骨质,同时减缓牙齿、皮肤与眼睛等部位老化。

围绝经期女性体内激素产生一定的变化,在绝经4-5年时,女性月经周期容易紊乱,原因主要是卵巢卵泡储备有所减少,窦状卵泡数量减少,影响了下丘脑垂体与卵巢激素的平衡状态。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围绝经期抑郁对照观察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围绝经期抑郁对照观察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围绝经期抑郁对照观察李文【摘要】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激素对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和单用组.合用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替勃龙,单用组给予替勃龙,用Montgomery and Asberg抑郁量表(MADRS)和Kupperman绝经指数(KMI)对患者进行治疗8周观察.结果:完成研究43例,其中合用组22例,单用组21例.合用组有效率90.9%,对照组有效率71.4%.合用组治疗1周后MADRS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而单用组到第2周与治疗前有差异.治疗第2周时,两组之间M.ADR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这种差异一直持续到8周末.在KMI改善方面,两组在治疗第1周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到第2周时,合用组与单用组间KMI评分差异有显著性,这种差异一直持续到8周末.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用雌激素能够在治疗1周内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和KMI,并且能够持续改善患者的症状,这种疗效优于单用雌激素治疗.【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020)001【总页数】3页(P29-31)【关键词】围绝经期抑郁;艾司西酞普兰;激素替代疗法【作者】李文【作者单位】100020,北京朝阳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围绝经期抑郁患者多就诊于妇产科,治疗主要采用激素替代(HRT)控制内分泌紊乱。

我们对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进行比较研究,探索治疗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的方法。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为我院 2008年 4月至 2008年 9月在临床心理科或妇科就诊的患者共 50例,最后完成43例。

其中单用替勃龙治疗(单用组)21例,年龄45~60岁,平均(48.3±3.5)岁,平均病程 11个月~5年,平均3.2年。

替勃龙与艾司西酞普兰合用(合用组)22例 ,年龄 46~59岁 ,平均年龄(49.3±6.1)岁,病程8个月~6年,平均 3.6年,两组以上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

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精神抑郁症疗效观察

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精神抑郁症疗效观察

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精神抑郁症疗效观察
徐秋霞;杨娟;王改玲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
【年(卷),期】2009(006)033
【摘要】目的观察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精神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01年月10月至2007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有精神抑郁症状而无服用醋酸甲羟孕酮复合胶囊禁忌证者,根据改良围绝经期症状评分表进行评分,其中精神抑郁程度按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确定其抑郁程度,根据病情用药,观察疗效.结果围绝经期精神抑郁症患者,用醋酸甲羟孕酮复合胶囊及/或常规剂量抗精神抑郁药物治疗,疗效肯定.结论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的逐渐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开始出现与绝经相关的内分泌、生物学改变的一系列症状,影响着妇女的健康,其中以更年期的精神抑郁症影响最大,单纯用抗精神抑郁药治疗或单纯替代治疗效果往往不太明显,而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总页数】1页(P51)
【作者】徐秋霞;杨娟;王改玲
【作者单位】473000,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妇幼保健院;473000,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妇幼保健院;473000,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妇幼保健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围绝经期综合征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丛爱芳;董晓萍
2.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糖尿病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李祥芬;高文芳;李相宜;张玲;张海燕
3.雌激素替代治疗与雌雄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SHBG水平的影响 [J], 王燕;李萍
4.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尤青
5.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J], 侯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病带来 的生理上 的痛苦 以外 ,还会产生心理上的不 良影响 , 出现不 同程度 的抑 郁症状 。 抑郁症 在 C D 患者 中相 当常见 ,S h n OP c a e等进行 了

[ 中华 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C P 学组 . O D 治指南 . 1 】 O D C P 诊 中华
d prs in i a in s w ih c o i bsr c ie p mo r e eso n p te t t hr n c o tu tv u l na y
dsaeJ. r s c it ,2 0 ,5 ()6 —7 . i s[ Mod JP y har e 】 y 0 4 81:5 0
加黄体 酮胶囊 1 0 5 mg,每 天一次 。两 组均给 药 3个疗程 ,
根据 临床反馈酌 情微调 用药剂量 ,同时配合适 当的心理 疏 导 、饮食 调理和 作息 时间调理 等。
1 3 效果 评价 .
采用更年期症状 评分( p e ma Ku p r n改 良
评分法 ) 评价更年期症状 改善情况 。采用汉密尔顿抑 郁量 表
[ 张静 . 5 】 抑郁症状可作为 C P 患者病死率的预测 因素之一【 . OD J中 】 华医学信息导 报, 0 8 3 4 :1 2 0 ,2 ( )l . 2
( : 01 0— 6 收稿 21— 9 2) ( 发稿鳊辑 :白兰芳)
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结核和呼吸杂志 ,2 0 ,3 ()8 7 0 7 0 1:-1 .
[】 S h n 2 c a e RE, o d ufP Din e 1P e ae c n W o rf G, n o A, ta .rv ln e a d
rs fc o sf e esves ik a t r ord prsi ymp o n p ro t c r n c t ms i es nswih h o i

用西酞普兰对80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用西酞普兰对80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用西酞普兰对80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胡邵仑【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年(卷),期】2016(014)012【摘要】目的:探讨用西酞普兰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60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我们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将这160例患者分为米氮平组与西酞普兰组,每组各有80例患者。

我院为米氮平组患者使用米氮平进行治疗,为西酞普兰组患者使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及治疗的效果。

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降低,且西酞普兰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米氮平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西酞普兰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7.50%)明显高于米氮平组患者(61.25%),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用西酞普兰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77-78)【作者】胡邵仑【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市脑科医院门诊部湖南邵阳 4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相关文献】1.艾司西酞普兰联合MECT治疗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J], 马莉;伍力;吴昊2.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J], 权明霞3.帕金森合并抑郁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效果观察 [J], 吕燕;熊生杰;杨未平4.帕金森合并抑郁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效果观察 [J], 吕燕;熊生杰;杨未平;;;5.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J], 徐学兵;姜静;白红娟;田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围绝经期抑郁激素替代疗法的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抑郁激素替代疗法的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抑郁激素替代疗法的研究进展
吴南顺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
【年(卷),期】2016(013)006
【摘要】围绝经期抑郁症是指首发于围绝经期的抑郁症,目前具体病理生理机制不明,但与围绝经期卵巢激素水平的波动有关.因此,激素替代疗法可能是通过激素稳定效应,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本文旨在概述目前关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当前研究证据表明,激素替代疗法,尤其是经皮雌二醇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有一定疗效,但仅针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早期女性.
【总页数】5页(P38-42)
【作者】吴南顺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妇产科,重庆400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59
【相关文献】
1.雌激素替代疗法及心理干预结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 [J], 王海燕;那万秋
2.雌激素替代疗法及心理放松疗法结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状的影响 [J], 周会
3.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J], 程爱英
4.围绝经期女性抑郁非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 [J], 张凤芝;李漫漫;白桦
5.围绝经期抑郁症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关系的研究进展 [J], 王洪雪;高杰;崔艳艳;王志鑫;王杰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艾司西酞普兰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艾司西酞普兰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艾司西酞普兰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案及其效果差异。

方法:特选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我院提供诊疗服务的抑郁症患者86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

基于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

三组患者均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并基于初始剂量划分为三组,A、B、C三组初始剂量分别为5、10、20mg/d。

对比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B、C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当且均显著优于A组,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5。

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显著,其中10mg/d的初始用药剂量不仅疗效高且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不同用药方式;抑郁症;临床疗效抑郁症属于临床中发生率非常高的精神类病症,其基本特征在于患者长时间处于沉闷的心境,并且会衍生意志活动减弱、思维迟缓以及认知障碍等病症,部分严重患者还会出现幻觉、妄想等表现,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

艾司西酞普兰属于抑郁症的有效治疗药物,其能够实现对症状的有效控制,但是在临床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药物用量的选择与调整仍然属于重点研究话题[2]-[3]。

对此,为了进一步保障抑郁症综合治疗效果,本文简要分析艾司西酞普兰用于抑郁症患者的用药方式及其效果。

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特选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我院提供诊疗服务的抑郁症患者86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

基于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

A组患者28例,男女分别13例、15例,年龄(43.25±3.52)岁,病程(1.02±0.13)年;B组患者28例,男女分别14例、14例,年龄(42.35±3.28)岁,病程(1.01±0.10)年;C组患者30例,男女分别14例、16例,年龄(43.80±2.90)岁,病程(1.03±0.08)年。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围绝经期抑郁发作的临床效果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围绝经期抑郁发作的临床效果
河南医学研究 2019年 10月第 28卷第 19期 HENANMEDICALRESEARCH Oct.2019,Vol.28,No.19
·3535·
者文化程度、心理素质等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研究所 得结果并不全面,还应在未来进行前瞻性、多中心、长 时间的研究进一步分析。
综上所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普遍较 差,可能受患者年龄、透析时间、合并基础疾病、血清指 标表达等因素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
【摘要】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围绝经期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 2015年 8月至 2018年 6月于郑 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治疗的围绝经期抑郁发作患者 115例,患者围绝经期 24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总评分≥20 分、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总评分≥7分,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 A组(40例)、B组(38例)、C组(37 例),分别给予口服 10、15、20mg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 3组治疗前、治疗 4周末、治疗 8周末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3组HAMD-24总评分、HAMA-14总评分及阻滞、躯体性焦虑因子评分于治疗 4、8周末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组阻滞因子、躯体性焦虑因子评分高于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 治疗 4周末谷丙转氨酶(ALT)水平高于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 8周末血糖(GLU)水平高于 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 围绝经期伴焦虑特征抑郁发作患者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轻微。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围绝经期;抑郁发作;焦虑 【中图分类号】 R588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9.19.0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雌激素替代疗法结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
状的影响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选择雌激素替代疗法(HRT)结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患者88例并随机
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研究组患者增加采用HRT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抑郁症患者的治
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93.18%,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临床选择HRT结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明
显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关键词】雌激素替代疗法;艾司西酞普兰;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155-02
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多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焦虑不安等症状,另外
也多合并有内分泌功能障碍以及出现神经功能紊乱的情况,使围绝经期妇女生活
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从2014年05月~2015年03月为了研究有效方法缓解此类
患者的抑郁症状,我们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HRT)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的方法进
行干预,观察抑郁症状缓解程度,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88例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46岁~57岁,平均年龄为(49.45±5.12)岁;患者的HAMD-17评分为(26.32±5.23)分;研究组患者的年龄为47岁~59岁,平均年龄为(49.35±5.45)岁;患者的HAMD-17评分为(26.15±5.35)分;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控制起始剂量为10毫克/天,用药1周后,将药物剂量增加,20毫克/天,患者的用药时间为8周[1]。

研究组患者增加
采用HRT治疗的方法,每天选择雌激素(1片)进行治疗,将28天的治疗定为1
个周期,共对患者进行2个周期的治疗[2]。

1.3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患者HAMD-17量表减分率不小于75%;显著进步:患者HAMD-17
量表减分率在50%与75%之间;进步:患者HAMD-17量表减分率在25%与50%之间;无效:患者HAMD-17量表减分率小于25%[4]。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选择χ2检验,以P<0.05为存在明
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见下表。

表两组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组别 n 显著进步进步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 44 17 23 4 90.91
研究组 44 21 20 3 93.18
P >0.05
3.讨论
围绝经期主要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因为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出
现了紊乱以及生殖系统出现了萎缩的情况后,患者表现出的一种精神以及躯体症状。

围绝经期女性多数比较敏感,因身体的各种不适,或者在其他外界因素的影
响下,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严重者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艾司西酞普兰作为一种新型抗抑郁药物,可以将突出间隙5-羟色胺浓度有效
增加,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但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精神运动不会造成影
响[5-6]。

HRT能够减轻围绝经期妇女的焦虑和敌对情绪,缓解患者负性心理情绪
的压力,增加正性情感。

有研究表明,其对轻度抑郁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中重度
抑郁的治疗效果还缺乏有力依据。

雌激素替代疗法能够将患者的血管症状有效改善,将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有效降低,避免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7],维护围绝
经期妇女的健康。

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临床是比较常见的,采取雌激素替代疗法进行治疗的优
势在于,能够从本质上完成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疾病缓解,但多数情况不能
对患者实现“根治”的效果。

从临床上来分析,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使用雌激素替
代疗法治疗时,选择的剂量,应该以最小剂量比较合适。

该疗法在显效后,应尽
快的选择其他的有效方法实施治疗,长期对患者实施雌激素替代治疗,并不是较
好的选择。

同时,在临床用药剂量的调整中,应逐步的减量,根据患者的临床表
现来决定,也可以尝试应用间断给药的方法,避免患者出现药物的依赖性。

同时
研究显示雌激素能使子宫内膜增生,有诱发子宫内膜癌危险,使用时必须加用孕
激素以对抗子宫内膜增生,保护子宫内膜,以免诱发子宫内膜癌[8]。

本研究发现HRT结合艾司西酞普兰能够改善围绝经期抑郁患者的激素水平,
有效缓解患者的各种症状,但是长期大剂量使用HRT易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
故而采用HRT治疗时要慎重,要尽可能快的找到适合的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而
且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

同时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的发生不
单由生物因素引起,同时有社会、心理原因[9],故而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加
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不断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文.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围绝经期抑郁对照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01):29-31.
[2]马素慧,窦娜,陈长香等.八段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康复效果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25):2864-2865.
[3]张晓东,王强.氟西汀治疗围绝经期抑郁对照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8):121.
[4]吴小立,韩自力,钟智勇等.围绝经期女性情绪障碍影响因素的综合探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03):599-602.
[5]李林,姜云,徐金贵等.五行音乐合中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11(12):2758-2760.
[6]吴文涛,魏钦令,文飞等.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03(04):372+492.
[7]刘重阳,胡国华,姚升.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对照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09,10(11):1059-1060.
[8] 张庆云,王继伟,余金明.坤泰胶囊与雌激素治疗绝经综合征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荟萃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43):78-81.
[9]唐晓艳畅更年期抑郁症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对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7):243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