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简介和比选
结构方案的比选说明

结构方案的比选说明一、针对地基处理方案比选:地基处理总的原则:“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要求,以及所处的施工现场所处的环境条件、地质条件及水文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案”。
1、地基处理的方法及选择:(1)换填地基: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较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填法来处理软弱地基。
包括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粉煤灰地基,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用哪一种土方进行换填,这里面需要解决土方的来源和土方运输的距离,由此带来的成本要求。
2011年,我们在施工安徽铜陵涌银国际售楼处项目时,施工方在施工期间由于经验问题,造成了地基基坑超挖严重,施工方在发现超挖严重时,竟对超挖部分用土进行回填,被监理单位发现即时的进行了制止,建设单位邀请了设计方、施工方以及监理方、地质勘察方对超挖部分进行了相应处理,提出了用砂和砂石地基对超挖部分进行换填。
(2)夯实地基:夯实地基主要包括重锤夯实地基和强夯地基,即采用夯锤对地基进行反复夯击,使地基表面形成一层比较密实的硬壳层,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
这种地基处理方式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其操作成本也相对较低。
但这种地基处理方式一般只适用于周围建筑稀少的城市郊区,对于建筑物稠密的城市市区,不应采用这种方式,尤其是强夯地基。
(3)堆载预压法:堆载预压法是利用前期荷载加速地基固结,使地基在建造建筑物之前提前产生沉降,并由此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以适应建筑物荷载的施加并有效地减小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
该地基处理方案涉及到施工时间较长,对于工期有要求的,不适宜采用该种地基处理方案。
2007年,我们在施工君临紫金项目时,考虑到项目紧邻沪宁高速,车流量较大,便在项目靠高速公路一侧采用人造推土的方式人为的堆出了一个高约12米的土丘,土丘形成后,因该土丘属于杂填土堆积而成,土质较松,有出现山体滑坡的可能,对后期项目实施产生隐患,为此有部分专家参与了该土丘的实际勘察,也因此形成了多种方案,有建议对土丘进行支护设计的,有建议加大土丘坡度的,最终考虑到现场设计实际情况,以及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采用了暂时不调整该土丘,任其自然沉降的方式,通过自重缓慢沉降,达到一定的沉降稳定期后,再对该处进行建筑物的施工,该方案处理也是对后期在土丘坡面上施工的建筑物地基起到了一定的堆载预压的作用,对地基也起到了一定的强化作用。
地基处理比选方案

地基处理比选方案引言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对于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地基状况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案,因此,地基处理比选方案是一个关键的决策过程。
本文将介绍地基处理比选方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地基处理比选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地基处理比选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适应性原则:地基处理方案应该适应土壤的物理特性、地质情况和地基工程的要求。
2.经济性原则:地基处理方案应该尽可能的经济,即确保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
3.可行性原则:地基处理方案应该是可行的,在技术和经济上都能够实施。
4.安全性原则:地基处理方案应该保证施工后的地基安全可靠,能够承受设计荷载。
地基处理比选的方法地基处理比选的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通过分析各种地基处理方案的优、缺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主观评价,从而选择最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
在进行定性分析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土壤特性:考察土壤的类型、含水量、密度等特性。
例如,如果土壤属于粘土,并且含水量较高,可以选择加固处理方案。
2.工程要求:根据建筑工程的要求,确定地基处理方案的目标。
例如,如果需要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可以选择加固处理方案。
3.施工条件:考虑工程施工的条件,如施工时间、场地限制等。
例如,如果施工时间紧迫,可以选择快速施工、效果显著的地基处理方案。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对各种地基处理方案进行量化评价,从而选择最优的地基处理方案。
在进行定量分析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成本分析:根据各种地基处理方案的施工成本、维护成本等因素,进行总体经济效益评价。
可以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等方法。
2.安全性分析:通过数学模型或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各种地基处理方案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可以使用安全系数分析、变形控制分析等方法。
3.环境影响分析:考虑各种地基处理方案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土壤污染、水源破坏等,并进行评估。
地基处理方案比选

地基处理方案比选引言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不同的地基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和耐久性。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案进行比选,以便工程师能够选择适合自己项目的最佳方案。
方案一:加固地基加固地基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案,它通过在地基中加入钢筋、混凝土或其他材料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这种方案一般适用于地基条件较差、承重能力不足的情况。
优势•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防止地基沉降或变形过大。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降低地震风险。
•施工方便快捷,不需要大规模基础改造。
缺点•施工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对于大规模的建筑项目。
•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可能影响工期。
•对现有建筑的改造较为困难。
方案二:加密地基加密地基是一种通过增加地基的承载面积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的处理方案。
它通常通过在地基中设置桩基、地下挤土桩或地下连续墙等方式实现。
优势•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地基沉降或变形的风险。
•施工周期相对较短,对工期的影响较小。
•可以在较狭窄的地基条件下进行,适用性广。
缺点•施工过程中的噪音和振动可能对周围环境和既有建筑物造成影响。
•需要进行复杂的土壤力学计算和结构设计,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
•对施工现场要求较高,特别是需要进行挖掘作业的地区。
方案三:不改造地基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地基条件较好或承载能力足够,可以考虑不改造地基的方案。
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来适应地基条件。
优势•施工成本较低,不需要进行地基改造。
•可以保持现有地基的自然特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周期短,可以减少工期。
缺点•对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要求较高,需要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
•地基条件较差或不稳定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安全风险。
•对建筑功能和使用有一定限制。
方案四:地基处理组合方案在实际项目中,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多种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例如,可以将加固地基和加密地基相结合,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与施工技术要点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与施工技术要点地基处理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土地条件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正确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并掌握相应的施工技术要点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讨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及其施工技术要点。
第一部分:地基处理的基本概念与目的地基处理是指通过改良地基的物理、化学、土力等性质,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一系列施工措施。
其目的是防止地基沉降、错位等问题,同时提高地基的工程性能。
第二部分: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1. 地基加固措施地基加固是通过在地基中加入一些材料或结构物,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常见的加固措施包括使用边坡护坡、挡土墙、悬臂墙等。
2. 地基改压措施地基改压是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来改变地基的性质,以提高承载力。
常见的改压措施包括振动法、喷射法等。
3. 地基处理与排水地基处于高含水量状态时,会导致地基的稳定性降低。
因此,地基处理与排水是提高地基工程性能的重要手段。
第三部分: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要点1. 地质勘察与分析在选择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以了解地层情况和地质特征。
通过地质分析,确定地基处理方法的类型和施工要求。
2. 工程需求与经济效益根据工程需求和经济效益,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要综合考虑工程投资、改造周期、施工难度等因素,确保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3. 施工技术要点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各自的施工要点,例如,对于土体改压的施工,需要注重施工设备的选用、施工速度和施工时间的控制等。
第四部分:地基处理方法的施工技术要点1. 激励剂和激励技术激励剂是指用于改善地基土体性质的材料,例如,水泥、石灰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激励剂,并掌握相应的激励技术,以确保激励效果和施工安全。
2. 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根据地基处理方法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
例如,在地基挖掘和加固过程中,可以采用机械挖掘或人工挖掘等方式。
工程地基处理方案设计的比选

工程地基处理方案设计的比选摘要:在做地基处理设计时,应该从工程质量、工期要求、投资控制等各方面分析比较,来确定更为经济、合理、有效地基处理方法。
本文通过了强夯,CFG 桩两种地基处理方式进行技术设计,做了简单比较。
关键词:地基处理;强夯;CFG 桩;质量;合理Abstract: when doing ground treatment design from project quality, schedule requirements, investment control, to determine the more economical, reasonable, effective ground treatment methods. In this paper, dynamic compaction, the CFG pile two kinds of ground-based approach to technology design, do a simple comparison.Keywords: ground treatment; dynamic compaction; CFG pile; quality; reasonable.中国分类号:TU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前言目前地基的处理措施有很多方法。
有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CFG 桩复合地基等多种处理方式。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它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加水拌和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桩、桩间土和褥垫层共同构成复合地基。
海堤地基处理方法的比选

海堤地基处理方法的比选海堤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爆炸挤淤法、排水板法、砼薄壁筒桩复合地基法以及钻孔灌注桩、水泥搅拌桩、振冲碎石桩等方法,但是钻孔灌注桩、水泥搅拌桩及振冲碎石桩大面积处理地基成本高,一般只在特殊条件下采用,不具备普遍性。
本文以浙江省台州市某港区围垦工程为例,通过爆炸挤淤法、排水板法和砼薄壁筒桩复合地基法三种海堤地基处理方法比选,说明各地基处理方法的优劣。
1.爆炸挤淤法地基处理型式爆炸挤淤法是通过爆破挤淤置换地基中一定深度内强度极低的软土层,使得地基土中可压缩层大大减少,其优点是工后沉降较小,施工进度快。
但是该地基处理方法石方用量大。
近年来,随着爆破挤淤置换技术的发展,置换效果大大提高。
在石料储量足够、运距较近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海堤堤顶高程6.20m,防浪墙顶高程7.0m,堤顶宽度6.0m,堤高10.2m~18.2m。
海堤迎潮面3.0m高程处设3.0m宽消浪平台,平台上部为反弧形挡墙,下部以1:1.8斜坡至0.0m高程的护脚平台,护脚平台宽为3.0m,堤脚设大石块护脚。
海堤迎潮面反弧挡墙采用C30埋石砼结构,消浪平台和消浪斜坡安放单重1t的C30砼四脚空心块。
护脚平台及平台至-1.0m高程斜坡表面采用厚80cm的C30细骨料砼灌砌块石护面,堤脚采用大石块保护,表面大石块单重≮500kg。
海堤内侧在4.0m高程处设3.0m宽平台,平台以上以1:1.5斜坡与堤顶衔接,斜坡采用干砌块石护面,平台以下以1:1.5斜坡至涂面,表面采用大石块理砌。
海堤爆炸挤淤至高程-23.50m左右,底宽2 9 m,控制最大腰宽57m。
海堤每延米建筑工程投资10.99万元。
2.排水板法地基处理型式排水板法是利用在软土地基中打设竖向的排水板,大大缩短地基排水时间,加速地基固结速率,从而快速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目前GPS定位系统辅助水下敷设土工织物及打设排水板在围垦工程和防波堤工程中已应用较多,其打设精度和进度可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道路工程中各种软基处理方案比选

厚 度 为 04 ~ 43 . 0 . m。 0
冻 结 法 、 结 法 、 筒 法 、 偏 法 烧 套 纠
5粗砂④。 ) 灰黄色, 饱和, 松散, 稍密, 粗砂含量 6 %, 0
收 稿 日期 : 0 8 0 — 6 20—6 2
s f s si m un c pa r o tba e n i i lwo ks
L in i a J
1 软基 处理 方法 简介
下 面就 以某 工程 为实 例 . 不 同 的地基 处 理方 案 对
进 行 比选 。 2 工 程 概 况 及 地 质 条 件
2 1 工 程 概 况 .
道 路 工 程 中各 种 软 基 处 理 方 案 比选
李 健
( 门市 政 工 程 公 司 , 建 厦 门 3 10 ) 厦 福 6 0 4
摘
要 : 程 软 基 处 理 效 果 的 好 坏 是 影 响 工 程 质 量 重 要 的 因 素 之 一 , 此 以 具 体 工 程 为 例 , 方 案 选 择 和 技 术 经 济 指 标 工 因 从
两 方 面 对 各 种 软 基处 理方 法进 行 分 析 , 总 结 出各 方 案 的优 缺 点 。 并
关 键 词 : 政工 程 ; 基 处 理 ; 缺 点 市 软 优
中 图分 类 号 : 1 . U4 61 文 献标 志码 : B
De l t ep u e n i u e f h c e ei a i u i d f a h t l s sa d m n s so es h m v ro sk n so wi h t n
作者 简 介 : 健(9 0 )男 , 李 17 一 , 福建龙岩人 , 的施工工作。
地基处理方法选择方案

地基处理方法选择方案地基处理方法是指在建设工程中为了保证地基的稳定和承载能力,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技术手段。
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对于工程的品质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方案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
一、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标准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应该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 地质环境:包括地层特征、土壤类型和地下水位等。
例如,对于软土地基,常采用加固土体的方法,如灌注桩和深层加固等。
对于岩石地基,可以考虑采取爆破或锤击破碎等方式处理。
2. 工程承载力要求:根据工程所需要承受的荷载及土壤的承载力来确定选择的地基处理方法。
若土壤的承载力不够,可采用土体加固的方法,如预应力锚杆、搅拌桩等。
3. 工程周期和经济成本: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各不相同。
根据工程的进度和经济预算来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二、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根据处理原理和方法的不同,地基处理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加固土体方法:主要是通过改善土体的力学性质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加固土体方法有灌注桩、搅拌桩、挤密法等。
2. 地基排水方法:主要是通过排水来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壤的含水量,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例如,常用的地基排水方法有水平排水井、立管排水井等。
3. 地基改良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手段,改良土壤的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例如,常见的地基改良方法有混合土工法、碱激发固化法等。
4. 地基加固方法:主要是通过在地基内外增加加固物体,使其与地基形成整体,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例如,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有预应力锚杆、锚索等。
三、地基处理方法的具体选择综合考虑地质环境、工程承载力要求、工程周期和经济成本等因素,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地基处理方法的组合:1. 对于软土地基,可以首先采用挖土加填的方式进行夯实,然后使用灌注桩加固地基以提高承载能力。
2. 对于含有较高含水量的地基,可以先进行地基排水,将地下水位降低到较低水平,然后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加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00
以上总投资均不含路基填方土方。
备注
直径0.4m,桩 长18.0m,间 距1.6m,正方 形布置
质量相对不易 控制,工期 3~5个月。
1900
水泥土搅 拌桩(湿 法)
直径0.5m,桩 长18.0m,间 距1.0m,正方 形布置
质量不易控 制,工期3~5 个月。
2000
管桩法
直径0.4m,桩 长18.0m,间 距1.6m,正方 形布置
质量可控制, 工期3~5个 月。
范围和优缺点见表2。深层地基处理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
以联合使用。
表2:武汉地区常用的深层地基加固方法比较表
地基加固方法 适用范围
优点
缺点
水泥土搅拌桩 (干法和湿 法)
软弱土厚度在 20m以内可使 用湿法、软弱 土厚度在15m 以内可使用干 法。
机械和施工队 伍较多,可以 缩短工期。
当软弱土厚度超过 8m时,施工质量不 宜保证;质量监控 手段不精密,桩身 强度有所限制。
地基处理简介和比选 1. 地基处理方法简介
按照加固深浅分类,淤泥和淤泥质土等软弱土地基加固方
法可以分为浅层加固方法和深层加固方法。
浅层加固可采用抛石挤淤法、清淤换填法、土工聚合物
法、石灰桩法和木桩等,浅层加固深度可达到3-5米。当地基
加固深度在2m以内时宜采用清淤换填法;当地基加固深度在4m
以上时宜采用石灰桩法。浅层地基加固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
深层加固方法主要有深层搅拌法、排水固结法、冻结法、
电动硅化法、水泥灌浆法、振动沉模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高
性能水泥土桩和高压喷射注浆法等。较常用的有深层搅拌法如
水泥土搅拌法、排水固结法如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CFG
桩法和管桩法等,振动沉模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和高性能水泥
土桩正在推广使用。武汉地区常用的深层地基加固方法的适用
造价低,工期 短,可与吹填 工程同步实 施。
高真空击密法为专 利技术,施工单位 不普遍;武汉四新 地区是否适用有待 论证。
2. 地基处理方案及比选
清幽路淤泥和淤泥质土等软弱土厚度10m~18m,路堤填方
平均4.5m,地基处理宽度29m~44m,长度572m,地基处理面
积约21000m2。
高真空击密法因工程地质原因不宜采用。
当淤泥和淤泥质 能够提高地基承 造价较高,质量
石灰桩法
土等软弱土厚度 载力特征值,减 相对较难控制,
在5m以内可采 小地基沉降。 需要熟练施工队
用。
伍。
木桩
当淤泥和淤泥质 土等软弱土厚度 在5m以内可采 用。
能够提高地基承 载力特征值,减 小地基沉降。
通常应联合抛石 挤淤或土工聚合 物法使用,木材 来源有一定限 制。
低。
管桩法
深厚软弱土。
质量易控制, 工期短
造价高。
LCG桩法或 CFG桩法
深厚软弱土。
桩身强度高, 质量较易控 制。
当软弱土为淤泥和 淤泥质土时充盈系 数很大,造价提 高。
钉形水泥土双 向搅拌桩
深厚软弱土。
桩身强度较 高,质量较易 控制。
为专利技术。
高真空击密法 或插塑料排水 板+低能量夯 击法
10m以内软弱 土,且有渗透 系数相对较高 的覆盖层。
水泥土搅拌桩干法质量难以控制、堆载预压法工期长、旋
喷桩造价高不宜采用。
可以采用的地基处理方式有: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管
桩法、低标号素混凝土桩(LCG桩)、水泥土搅拌桩法(湿
法)和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这五种地基处理方案的技术经
济比较如表3所示。
表3:五种地基处理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表
地基加固 方法
技术方案
旋喷桩法
深厚软弱土。
桩身强度较 高,施工机械 高度在3m以 内,易适应场 地环境。
造价较高,表层泥 浆不利于环保。
真空预压法
适宜大面积施 工,处理后沉 对施工要求较高,
(真空-堆载 深厚软弱土。 。
堆载预压法
处理后沉降均 深厚软弱土。 匀,造价较 工期长。
技术、工期比 经济比较
较
(总投资,
万元)
真空-堆载 联合预压 法
质量可控制,
工期10~12个
740
月。
钉形水泥 土双向搅 拌桩
桩长18.0m, 变直径,上端 3.0m为1.0m, 下端15.0m均 为0.6m,间距 1.8m,正方形 布置
质量相对易控 制,工期3~5 个月。
1200
LCG桩法 或CFG桩 法
抛石挤淤法
当淤泥和淤泥质 土等软弱土厚度 在5m以内可采 用。
能够使抛石面以 上的回填土更易 压实,能提高地 基承载力特征 值。
对减小地基沉降 效果不显著,工 程量不易控制。
土工聚合物法
当淤泥和淤泥质 土等软弱土厚度 在3m以内可采 用。
不需挖土,可缩 短施工工期,能 够减小地基不均 匀沉降。
对减小地基总沉 降和提高地基承 载力特征值效果 不显著,当对沉 降要求较高时不 宜采用或应结合 其它方式采用。
点见表1。
表1:浅层地基加固方法比较表
地基加固方法 适用范围
优点
缺点
清淤换填法
当淤泥和淤泥质 土等软弱土厚度 在3m以内宜采 用,超过3m时 可结合抛石挤淤 法和土工聚合物 法使用。
能够显著提高地 基承载力特征 值,减小地基沉 降。
需要用外来土置 换软弱土,当土 方量较大且不宜 改良使用时会浪 费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