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系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课件-轮系

机械原理课件-轮系

2. 主 、从动轮转向关系的确定
(1)轮系中各轮几何轴线均互相平行的情况
i15 (1)3
z2 z3z5 z1z2, z3,
z2z3z5 z1z2, z3,
(2) 轮系中所有齿轮的几何轴线不都平行, 但首、尾两轮的轴线互相平行
用箭头表示各轮转向;
(3)轮系中首尾两轮几何轴线不平行的情况 其转向只能用箭头表示在图上。如图所示:
2、列出计算各基本轮系传动比的方程式; 3、找出各基本轮系之间的关系; 4、方程式联立求解,即可求得混合轮系的传动比。
§5-4 轮系的功能
一、实现分路传动:
利用轮系可以使一个 主动轴带动若干个从动轴同 时旋转,并获得不同的转速。
二、获得较大的传动比
采用周转轮系,可以在使用很 少的齿轮并且也很紧凑的条件下, 得到很大的传动比。
图5-1
§5-1 轮系的类型
2. 周转轮系:
至少有一个齿轮轴线的位置不固定,而是绕着其它定轴齿轮的轴线 做周向运动的轮系。
周转轮系举例:
图中所示为一基本型 周转轮系。它由4个活动构 件组成,它们是:两个定 轴转动的中心轮(又称太 阳轮)1和3,支承齿轮2轴 线且作定轴转动的系杆 (又称行星架或转臂)H, 轴线随系杆H而转动的行星 轮2。
五、实现换向传动:
在主轴转向不变的条件下, 可以改变从动轴的转向。
六、实现运动的分解:
差动轮系可以将一个基本构件的主 动转动按所需比例分解成另两个基本构件的不同转动。

七、实现结构紧凑的大功率传动
周转轮系常采用多个行星轮均 布的结构形式
多个行星轮共同分担载荷,可 以减少齿轮尺寸;
各齿廓啮合处的径向分力和行星 轮公转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得以平衡, 可大大改善受力状况;

定轴轮系PPT课件

定轴轮系PPT课件
1.按组成轮系的齿轮(或构件)的轴线是否 相互平行可分为:平面轮系和空间轮系
平面轮系
.
空间轮系
4
2.根据轮系运转时齿轮的轴线位置相对于机架是 否固定可分为两大类: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
轮系
定轴轮系 —— 轮系中所有齿轮的几何轴线都是 固定的
周转轮系—— 轮系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 线是绕另一个齿轮几何轴线转动的。
混合轮系:既含有定轴轮系又含有周转轮系,或包含 有几个基本周转轮系的复杂轮系。
.
6
.
7
定轴轮系
.
周转轮系
8
.
9
.
10
3
I
1
2
4
2
3
5
图 5-1 定. 轴轮系
V
11
3
O3
2
1 2
O2 O3
H O1
图 5-2 周转轮系
.
12
2 3
2
5 4
1
3
图 5-3 混合轮系
.
13
8.2 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
34
= n7
V8=V7=2 r7n7/60= m Z7n7/60
.
25
图(a)
图(b)
图(c)
.
26
2).符号表示
当两轴或齿轮的轴线平行时,可以用正号 “+”或负号“”表示两轴或齿轮的转向相同 或相反,并直接标注在传动比的公式中。例如,
iab=10,表明:轴a和b的转向相同,转速比为 10。又如,iab= 5,表明:轴a和b的转向相
反,转速比为5。
.
27
符号表示法在平行轴的轮系中经常用到。由
向,也可以采用画箭头的方法 确定。箭头方向表示齿轮(或 构件)最前点的线速度方向。 作题方法如图所示。

轮系中传动方向的判断课件

轮系中传动方向的判断课件
总结词:简单明了
详细描述:定义法是最基本的判断方法,只需要根据定义进行判断,无 需其他辅助工具或方法。
标箭头法
标箭头法:在轮系中,对每个齿轮都标注一个箭头,表示其转动方向。根据齿轮之间的啮合 关系,判断出各齿轮的转动方向,从而确定整个轮系的传动方向。
总结词:直观易懂
详细描述:标箭头法通过直观的箭头表示齿轮的转动方向,易于理解和操作。适用于简单的 轮系,但对于复杂的轮系可能不够准确。
齿轮打滑问题
总结词
齿轮打滑是指齿轮在传动过程中出现 相对滑动,导致传动失效或效率降低。
详细描述
齿轮打滑通常是由于润滑不足、载荷 过大或齿面磨损引起的。为了解决齿 轮打滑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 加润滑、减轻载荷、更换磨损的齿轮 或调整齿轮的安装精度。
齿轮噪音问题
总结词
齿轮噪音是指齿轮传动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可能影响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和对设备的听觉损伤。
机械制造
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传动 系统,如机床、纺织机械 等。
船舶推进
大型船舶的推进系统通常 采用齿轮传动,以实现高 效的动力传递和方向调整。
02
轮系中传动方向的判断方 法
定义法
定义法:根据齿轮传动方向的判定定义来判断。在轮系中,对于主动轮, 其转动方向由主动轮的轴向力方向决定;对于从动轮,其转动方向由从 动轮的切向力方向决定。
0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轮系中传动方向的实例分 析
汽车变速器中的轮系传动方向判断
总结词
汽车变速器中的轮系传动方向判断是轮系中传动方向判断的重要实例之一。
详细描述
汽车变速器中的轮系由多个齿轮组成,通过判断各齿轮的旋转方向,可以确定 整个轮系的传动方向。例如,在手动变速器中,可以通过观察各档位的齿轮旋 转方向来判断变速器的传动方向。

电子课件-《机械基础(第六版)》-A02-3658 6第六章 轮系

电子课件-《机械基础(第六版)》-A02-3658 6第六章  轮系

三、实训设备及工具
单级齿轮减速器一台 钳工工作台 活扳手 手锤 旋具 其他钳工拆装工具
1.分析结构,拟定拆卸步骤
(1)单级齿轮减速器主要由箱体和箱盖, 齿轮轴、输出轴及其上的齿轮、轴承、定 位套等零件组成 (2)拆卸时,先拆卸箱盖及其上零件,然 后拆卸齿轮轴组件和输出轴组件等
2.拆卸箱盖
(1)拆卸减速器前,首先要观察减速器 的外部结构,分析其上各零件的作用
机械基础
第六章 轮 系
第六章 轮 系
§6—1 轮系分类及其应用特点 §6—2 定轴轮系传动比及计算 §6—3 实训环节——减速器的拆装
第六章 轮 系
为满足机器的功能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所采 用的多对相互啮合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轮系
三级齿轮减速器
第六章 轮 系
§6—1 轮系分类及其应用特点
一、轮系的分类
第六章 轮 系
§6—2 定轴轮系传动比及计算
一、定轴轮系中各轮转向的判断
若外啮合齿轮的对数是偶 数,则首轮与末轮的转向相 同;若为奇数,则转向相反
若轮系中含有锥齿轮、蜗轮蜗杆或齿轮齿 条时,只能用标注箭头的方法判断旋向
二、传动比
1.传动路线分析
运动和动力由轴 Ⅰ经轴Ⅱ传到轴

例1 分析轮系的传动路线,并判断轴Ⅵ的旋向 解
(2)用手锤轻轻敲击定位 销的低端,拆下定位销
(3)用活扳手将箱体与箱盖 上的连接螺栓上的螺母拆下
(4)将箱盖及其上零件拆下
(5)观察箱体内各零部件的结构及位置
3.拆卸齿轮轴和输出轴
(1)将齿轮轴和输 出轴及轴上零件随轴 一起从箱体中取出
(2)拆卸齿轮轴和输 出轴上的零件
4.装配减速器
(1)将零件清洗、擦拭干净 (2)将齿轮轴和输出轴上的零件安装好 (3)将透盖安装到箱体上 (4)安装齿轮轴组件和输出轴组件,调整位置

机械设计基础完美第五章轮系PPT课件

机械设计基础完美第五章轮系PPT课件
三、偕波齿轮传动
36
第六节 几种特殊的行星传动简介
37
第六节 几种特殊的行星传动简介
• 四、活齿传动
• 随着原动机和工作机向着多样化方向的发展,对 传动装置的性能要求也日益苛刻。为了适应这一 要求,除对齿轮、蜗杆蜗轮等传统的传动装置作 大量的研究和改进外,近20多年来人们还研究出 了多种新型传动装置如谐波传动、摆线针轮传动 等。这些传动都成功地应用于许多行业的各种机 械装置中。
须相等。
20
• 3、邻接条件 • 确定齿轮齿数时,必须保证相邻两行星齿轮的齿
顶圆之间有一定间隙,如图所示,即满足以下不 等式
• 4、装配条件 • 为了保证各行星齿轮能能均匀的分布在两中心轮
之间,并且与两中心轮啮合良好而没有错位现象, 即在行星轮数目确定后齿数的选择应满足装配条 件。
21
22
第四节 混合轮系及其传动比
9
第二节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 当主动轮1和最末从动轮K的轴线平行时,两轮 转向的同异可用传动比的正负表达。两轮转向相同 时,传动比为“+”;两轮转向相反时,传动比为“-”。 因此,平行二轴间的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 为:
10
第二节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
11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三节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周转轮系中行星轮的运动不是绕固定轴线的 简单转动(包括自转和公转),所以周转轮系各 构件间的传动比就不能直接用定轴轮系的方法来 计算了。
16
第三节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17
第三节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18
第三节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19
第三节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 齿数的确定 • 确定齿数的条件 • 在选择行星齿轮传动的齿数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 1、传动比条件 • 齿数的选择首先应保证实现给定传动比的要求。 • 2、同心条件 • 为了保证正确的啮合,各对啮合齿轮的中心距必

定轴轮系的类型及其应用课件

定轴轮系的类型及其应用课件
定轴轮系的类型及其 应用课件
• 定轴轮系概述
• 定轴轮系的参数计算 • 定轴轮系的维护与保养
01
定轴轮系概述
定轴轮系的定义
定轴轮系是指由一系 列固定轴线上的齿轮 组成的传动系统。
这些轴线在空间中构 成一条路径,称为传 动轴线。
每个齿轮的轴线都固 定,并与相邻的轴线 平行或相交。
定轴轮系的组成
承受较大载荷
蜗轮蜗杆定轴轮系可以承受较大的 载荷,适用于传递大功率的动力。
链传动定轴轮系的应用
传递运动
链传动定轴轮系可以将一个轴上的旋 转运动传递到另一个轴上,同时也可 以改变旋转方向。
适应较大距离
承受较大载荷
链传动定轴轮系可以承受较大的载荷, 适用于传递大功率的动力。
链传动定轴轮系可以适应较大的距离, 适用于需要较长传动距离的场合。
平行轴定轴轮系:各齿轮的轴线相互平行,齿轮的旋转轴线与主轴线共 线。这种类型的定轴轮系适用于传递动力或改变转速的场合。
交错轴定轴轮系:各齿轮的轴线相互交错,齿轮的旋转轴线与主轴线不 共线。这种类型的定轴轮系适用于需要改变旋转方向或旋转角度的场合。
圆锥齿轮定轴轮系
圆锥齿轮定轴轮系由一系列圆锥齿轮按一定传动比啮合而成。圆锥齿轮具有较大的 传动比和较高的承载能力,适用于传递大功率、大扭矩的场合。
定轴轮系的应用
圆柱齿轮定轴轮系的应用
01
02
03
传递运动
圆柱齿轮定轴轮系可以将 一个轴上的旋转运动传递 到另一个轴上。
改变转速
通过改变齿轮的齿数和转 速比,可以改变输出轴的 转速。
改变方向
通过使用正齿轮或斜齿轮, 可以改变旋转方向。
圆锥齿轮定轴轮系的应用
传递运动

机械原理课件-轮系

机械原理课件-轮系

i1K

n1 nK

轮1至轮K间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轮1至轮K间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5 1)
如右图所
示轮系由7
个齿轮组
成,形成4
对齿轮啮
合。已知
各轮齿数,
传 动 比 i15 为:
i15

n1 n5
i12i23i3'4i4'5

n1 n2
n2 n3
n3' n4
n4' n5

轮系传动比————轮系中首、末两构件的角速度之比。计算时,要 确定其传动比的大小和首末两构件的转向关系。
定轴轮系各轮的相对转向用画箭头方法在图中表示,箭头方向表 明齿轮可见齿面圆周速度方向,如图所示。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该轮系中各齿轮副传动比的连乘积;也等 于各对啮合齿轮中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与各对啮合齿轮中主动轮 齿数的连乘积之比。即

n1 nH
1 z2z3 z1 z2'
1 101 99 100 100
1 10000
iH1

1 i1H
10000
传动比iH1为正,表示行星架H与齿轮1转向相同。 该例说明行星轮系可以用少数几个齿轮获得很大的传动比。但要 注意,这种类型的行星轮系传动,减速比愈大,其机械效率 愈低。一般不宜用来传递大功率。如将其用作增速传动(即齿 轮1低速输入,行星架H高速输出),则可能产生自锁。
§5-3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一、周转轮系的组成
如图所示为一常见的周转轮系,它由中心轮(太阳轮)1、3、 行星轮2和行星架(又称系杆或转臂)H组成。
周转轮系中,中心轮1、3和行星架H均绕固定轴线转动,称

轮系PPT课件

轮系PPT课件

40 60 1.78 30 45
1 3
n1与n3转向相同, n1=300, n3=100
n1 nH 300 n3 nH 100
n1与n3转向相反, n1=-100, n3=300
nH 1.78 nH
nH
n1 nH 300 nH
n3 第H32页/1共0406页 H
171.94 r / min
iH1=1/i1H=10000
Z1
结论:系杆转10000圈时,轮1同向转1圈。
Z’2 Z3
又若 Z1=100, z2=101, z2’=100, z3=100,
i1H=1-iH1H=1-101/100
=-1/100, iH1=-100
结论:系杆转100圈时,轮1反向转1圈。
返回
第31页/共46页
例:
16
第16页/共46页
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主、从动轮的转向关系的确定
(1)、轴线互相平行的轮系 1
外啮合——“-” 2
内啮合——“+”
1
i 1n
1 n
(1)m
所有从动轮齿数的2连乘积 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
m-外啮合齿轮的对数 第17页/共46页
(2).空间定轴轮系
1
锥齿轮
蜗杆传动
右旋蜗杆
以右手握住蜗杆,四指指 向蜗杆的转向,则拇指向的相 反方向为啮合点处蜗轮的线速 度方向。
图示圆锥齿轮组成的轮系中,已知:z1=30,z2=40, z2’=45, z3=
60, n1=300 r/min, n3=100 r/min,试求n1与n3转向相同及n1与n3转
向相反时nH 的大小及方向。
解:判别转向: (转化轮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3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6)周转轮系中带有锥齿轮时,公式右边不能用(-1)m判断正、 负号,只能用画虚箭头的方法判断。
i1H3nn13H H
n1nH n3nH
z2z3 z1z2'
3
2'
2
H
1
20
§3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例-2 在图示行星轮系中,各轮齿数
z1=27,z2=17,z3=61。n1=6000 r/min ,求传动
iiii n nn nn nn n 1
2 2
1
3 '44 5 2
2 3
3 ' 4
5 4 z z1 2 z z2 3 z z3 4 ' z z4 5 '
i 15
n1 n5
转 化 前
转 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后
17
§3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三、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构件
原有转速
齿轮 1
n1
在转化轮系中的转速 (即相对于行星架 H 的转速)
n 1H= n 1-n H
齿轮 2
n2
n 2H= n 2-n H
齿轮 3
n3
n 3H= n 3-n H
机架 4
n4= 0
n 4H= n 4-n H
行星架 H
14
§3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2、 据基本构件不同分类
2K-H型
3K型
15
§3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思路: 把动轴齿轮 定轴齿轮
套用定轴轮系传动比 公式
方法:反转法
2
1H
3
给整个轮系加上一个-nH, 则H相对固定. 原周转轮系 假想的定轴轮系 原周转轮系的转化轮系
nH
2
nH H
3
1
16
§3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nH
n HH= n H -n H= 0
该转化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
n nn n zzzz zz i1 H3n n1 3 H H

1

H11
3H
2 1
3 3
2
1
2
1H
3
18
§3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1、转化轮系传动比的通用计算公式:
iGHKnnKHHG
nG nH nK nH
右旋
9
§2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2、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各对啮合齿轮的传动比为:
i n z i n z 12 1 2
n z n z 2
1
23
2
3
3
2
i n z i n z 3'4 3' 4
4 5
n z n z 4
3'
4 5
5 4
双链齿轮: n3=n3´,n4=n4,
一、周转轮系的结构组成

行星轮
自转 公转
行星架H (转臂或系杆)支撑行星轮 成 太阳轮 :与行星轮啮合
机架
行星架 太阳轮
基 本 构 件
绕同一轴线回转
13
§3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二、周转轮系的类型 1:按自由度分类








F=3n-2pl-PH =34-2 4-2=2
F= 3n-2pl-PH = 33-23-2=1
6 3


转化轮系中由G至K各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转化轮系中由G至K各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2、应用上式时应注意:
1)G轮、K轮、转臂H三构件轴线平行。 2)代入nG 、nH 、nK时,应同时代入正、负号。
3)iGKH≠iGK
4)等式右边的正、负号按转化机构正确判断。 5) iGHK 为正号的周转轮系称为正号机构; 反之称为负号机构。
3
定轴轮系
4
周转轮系
动轴齿轮2
称为行星轮
自转 公转
5
复合轮系
6
§2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一、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大小 转向关系
轮系的传动比
i首



首 末

n首 n末
图中所示定轴轮系其传动比为:
i nn 15
1 1
5
5
图1
7
§2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1、一对齿轮的传动比
1
一对圆柱齿轮传动比:
z2
i1212
n1 n2
z2 z1
z1 z2
z1
(外啮合)
2
(内啮合)
1
一对空间齿轮
i1 212
n1 n2
z2 z1
2
两轮转向在图上画箭头表示
8
§2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锥齿轮:
蜗轮蜗杆转向关系:
左(右)手法则:
蜗杆右(左)旋用右(左)手, 四指握向蜗杆转向,母指反向 表示蜗轮啮合点的速度方向。
定轴轮系
概述 轮系传动比计算
退出系统
复合轮系
轮系的应用
总目录
1
§1 概述
一:轮系
行 星
有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
轮 系
组成的传动系统






齿












2
§1 概述
二、轮系的类型
由齿轮轴线位置是否固定:
定轴轮系

周转轮系

复合轮系
无动轴齿轮 至少有一个动轴齿轮
定轴+周转 或几个周转轮系的组合
2)若各轮轴线不平行(轮系中有锥齿轮或蜗杆传 动)时,只能用画箭头的方法判断其转向关系。 ※ 齿轮2称为惰轮或过桥齿轮:能改变齿轮的转向。
11
§2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例题:图示的定轴轮系中,已知z1=15, z2=25, z2′=z4=14,
z3=24, z4′=20, z5=24, z6=40,z7=2, z8=60;若n1=800 r/min, 求传 动比 i18、蜗轮8的转速和转向。 解:
13 z2z3z4z5 z1z2z3' z4'
10
§2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3、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公式
i1K
1 K
从 从11 K K轮 轮所 所有 有主 从动 动轮 轮齿 齿数 数之 之积 积
在应用上式时请注意: 1)若各轮轴线平行,可用(-1)m来判断首轮和末轮 转向关系,m_外啮合齿轮的次数;也可用画箭头的方 法判断。
比i1H和转臂的转速nH 、及行星轮转速n2 。
nn nn zz 解: i1H3nn12H H
1 3
H
H
3 1
n1 nH 0 nH

61 27
i nn 1H
1 H
126713.36
设n1转向为正,则
n in H 1H 163.206001840r/min 正号表示nH和n1转向相同。
i nn nn zz 由
H
12
1 2
H
H
2 1
6n0200118844001277
n24776r/min负号表示n2和n1转向相反。
i18
n1 n8

z2 z3 z4 z5 z6 z8 z z z z z z 1 2' 3 4' 5 7
25 14 40 60 100 15 14 20 2
n n 8
1

800 100
r /min 8 r / min
i18
各轮转向如图所示。
12
§3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