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东华大学服装结构设计基础与制图知识讲义全

东华大学服装结构设计基础与制图知识讲义全

东华大学服装结构设计基础及制图知识讲义服装结构设计基础服装结构与人体构成衣服的构成是在深刻理解与掌握着装人的不同体型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人体体型特征:人体可分为头、躯干、上肢、下肢四个部分。

其中躯干包括颈、胸、腹、背和臀等部分;上肢包括肩、上臂、肘、前臂、腕和手等部分;下肢包括胯骨、大腿、膝、小腿、踝和足等部分。

骨骼、关节、肌肉共同构成人体的外部体型特征。

这里,可以从人体表面开始观察,了解骨骼构造及产生运动的肌肉等,再涉及到衣服接触皮肤的移动等有关人体的各个问题,逐渐联想到衣服构成。

骨骼是构成人体基架的支柱,各部位比例、基础形状等均由骨骼决定。

人体骨骼的端点或突出点称为骨点,是认识人体形态特征及人体测量的重要标志。

人体的运动是在关节部位进行的,关节是骨骼运动的枢纽,肌肉附于骨骼与关节之上,人体靠肌肉的收缩牵动产生动作。

肌肉是人体体表的决定因素,肌肉发育良好,体型丰满、优美。

关节的屈曲旋转,肌肉的舒张收缩等会引起形体角度的大幅度变化,体表要靠皮肤来调节。

皮肤在运动中拉伸、收缩,在服装上通过材料及制版来补充适应。

皮肤与衣服的接触在人体运动时形成明显的抵抗力,这是因为皮肤的伸缩状态和衣服素材的伸缩差,产生了“牵带”等的关系而感觉不适。

皮肤随着人体的运动而移动、伸展,并根据位置的不同,差异很大。

如靠近铜体的正中线附近,前后面的移动程度都很小,而腋下这一块,从腹部到背部的斜向部分,是移动最强烈的地方。

J:料I招列使提人町(2)叩人体由于骨骼、肌肉、脂肪等的突起与陷落作用,形成了凹凸不平的复合曲面,一般有球面(凸面)和双曲面(凹面)。

根据人体体表的起伏交界、人体前后分界及人体对称性等基本特征,可以构成人体体表的结构线。

为了做出合体、舒适的衣服来,就要测量着装人体。

要正确地测出尺寸来,就必须正确地定出人体的计测点。

这些点一般多选在骨骼的端点、突起点和肌肉的沟槽等部位,主要计测点如下图:、人体比例:人体比例是服装结构设计最基本的依据。

品牌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品牌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品牌服装设计教学大纲(服装设计方向)(176学时)课程名称:《品牌服装设计》参考教材:《品牌服装设计》刘晓刚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服装商品企划学》李俊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出版《现代展示艺术设计》李喻军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出版开课部门:服装系学时:总176(理论12学时,实训154学时)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职业标准:服装设计师助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服装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服装类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

课程设置是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包括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助理、服装陈列师等。

本课程的实施需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版型、设计和制作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开发项目,以品牌服装为主线,以品牌服装设计为核心内容,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教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奠定了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保证综合实训以及毕业设计能够顺利完成。

《品牌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是以培养服装行业高级实用人才为目标,要有一定的岗位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通过对品牌服装设计基础的学习,可以将掌握的服装设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分运用到市场设计实践中去,也可以熟悉和掌握品牌企业的运做方式以及业内动态,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提高,对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投入企业的岗位角色,担当起产品设计的重任。

三、教学内容课业一:目标品牌市场调研工作任务——对已有目标市场进行调研与市场分析。

确定新产品的设计方向。

学习目标——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应该能够根据新产品设计开发任务书,在规定时间内制定详细完整的调研计划、合理分配调研任务、确定采取什么调研方法、及如何按计划实施调研,并对获得的调研信息的进一步分析比较。

培养调研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调研中出现的意外情况的应对能力。

培养团队的沟通与合作精神。

新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大纲

新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课教学大纲一、课程内容与任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我校的重点及骨干专业,而服装设计课是本专业的重点专业课程。

本课程以服装画人体、服装款式图、服装色彩、服装画技法及系列装设计为主要教学内容。

其任务是使学生在两年时间内掌握服装设计理念,服装画绘画技法,并能够独立完成不同风格的系列装设计作品。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服装设计课各种专业知识及技法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喜欢和热爱本专业;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服装款式图的画法知识目标:使学生形成立体概念,学习各种类型、不同角度的服装款式图的描绘方法,掌握不同款式、不同面料质感的款式图线条的具体画法。

技能目标:能进行各种服装造型款式的描绘。

掌握不同款式、不同面料质感的款式图线条的具体画法。

从而提高服装款式造型能力。

德育目标:热爱生活,掌握一技之长。

用知识,技能丰富自己的生活,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创造美的生活。

教法与学法:1.教法:运用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结合课件演示大量图片讲解,结合黑板演示如何描绘不同风格的服装款式图。

2.学法:采用先临摹后默画的方法掌握服装款式图的描绘。

结合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教学内容理论:1、服装设计的概论(1)服装设计基础知识(2)服装设计与设计师(3)服装设计与服装产品2、服装款式图的绘制(1)服装造型基础知识(2)服装造型与廓形变化(3)服装造型与结构变化(4)服装款式图部件及整体设计(不同款式、不同角度、不同面料质感)(5)服装款式图衣纹及衣褶的描绘实践:画各种领型,袖型,衣袋,及完整的服装款式图。

各20款要求:比例准确,画面整洁,构图合理(二)服装人体造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形成立体概念,学习不同角度不同动态的服装人体的描绘,人体局部细节的描绘,学习不同绘画风格服装人体的表现技法及人体着装规律。

品牌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品牌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品牌服装设计教学大纲(服装设计方向)(176学时)课程名称:《品牌服装设计》参考教材:《品牌服装设计》刘晓刚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服装商品企划学》李俊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出版《现代展示艺术设计》李喻军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出版开课部门:服装系学时:总176(理论12学时,实训154学时)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职业标准:服装设计师助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服装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服装类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

课程设置是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包括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助理、服装陈列师等。

本课程的实施需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版型、设计和制作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开发项目,以品牌服装为主线,以品牌服装设计为核心内容,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教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奠定了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保证综合实训以及毕业设计能够顺利完成。

《品牌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是以培养服装行业高级实用人才为目标,要有一定的岗位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通过对品牌服装设计基础的学习,可以将掌握的服装设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分运用到市场设计实践中去,也可以熟悉和掌握品牌企业的运做方式以及业内动态,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提高,对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投入企业的岗位角色,担当起产品设计的重任。

三、教学内容课业一:目标品牌市场调研工作任务——对已有目标市场进行调研与市场分析。

确定新产品的设计方向。

学习目标——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应该能够根据新产品设计开发任务书,在规定时间内制定详细完整的调研计划、合理分配调研任务、确定采取什么调研方法、及如何按计划实施调研,并对获得的调研信息的进一步分析比较。

培养调研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调研中出现的意外情况的应对能力。

培养团队的沟通与合作精神。

《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技术方法和技能规范,掌握对材料的应用等
工艺特性,以及对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

2.通过从服装造型设计、服装形式法则的变化规律、服装的结构分类与设计等方面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服装设计意识、服装艺术素养和服装艺术的鉴赏能力。

3.能够熟练运用服装设计的各项技术技巧进行创作。

4.了解中小学艺术教育规律和要求,以及服装设计教育的独特性,掌握服装设计教学的方法。

5.能结合实际需要,将服装设计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审美情趣,弘扬个性生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1.
1.建议教材
韩静张松鹤编著.《服装设计》,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年6月版
2.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袁仄等编著.《服装设计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版
刘晓刚等编著.《时装设计艺术》,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潘公凯卢辅圣编著.《染织与服装设计》,上海书画出版,2003年4月版
《世界时装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版
《时装设计:过程、创新与实践》[英]凯瑟琳•麦凯维等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

基础立体裁剪教学大纲

基础立体裁剪教学大纲

《基础立体裁剪》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6DL064406课程名称:基础立体裁剪英文名称:56总学时数/学分:56 / 3(其中理论学时:16 ,课内实验学时:,课内实践学时:40 )一、概要(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一门必须课程。

在授课过程中,利用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共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督促学生按照教学计划掌握对应知识点。

(二)教材及授课对象教材:张祖芳著,《服装立体裁剪基础编》,东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第2版),授课对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三)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任主要任务目标是:使学生在设计、材料、裁剪和制作等环节的研究中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设计及制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该课程要求学生在服装设计中能够熟练运用立体裁剪的方法进行服装设计、裁剪制作。

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服装设计者必须具备的业务素质之一。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①了解服装立裁的概念与目的,以及服装立裁的发展趋势;②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方法;③对服装立裁的方法要素和技能要素有深刻的认识掌握;④并能熟练应用到实践中。

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以及对物体进行系统、连贯思维的能力,把握好特定空间的想象范围,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②实践过程中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让学生结合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③服装立体裁剪的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中注重基本理论知识和设计技能训练的结合。

通过基础理论与技能训练的综合培养,结合实际的服装立裁实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全方位的参与研究和探索,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乐观的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②培养学生设计意识,让学生体验实践操作过程带来的无限乐趣,使学生能从生活中发现服装立裁技法的实用性。

从而提高学生对服装立体裁剪的学习兴趣。

(四)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五)教学建议女装纸样设计变化丰富,在教学过程中应平面和立体结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服装平面和立体间的相互转化。

东华大学男装结构

东华大学男装结构
要点:* 实际领高应根据αb及领窝开深形状制定 * 领下口的基础线l 切线的确定与领座与领窝的相互关系确定 4. 翻立领制图 领座的制图方法与单立领同 翻立领的制图方法
9
要点:翻立领在长度、宽度上应加上里外层松量 外口的形状可根据设计图任意设计
10
教 学 衣领侧倾角对领座或立领的影响。 重 点 与 难 点
结构图
21
教 学 结合特定款式,正确消除实际浮余量,处理好衣身平衡,并能将衣袖、衣领与衣身 重 结构恰当地组合起来。 点 与 难 点 课 堂 讨 较宽松风格衣身+翻立领+较宽松直身袖 1:1 制图 论 与 练 习 参 考 资 料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在袖窿处,主要用于衬衫类;第三种为前浮余量部分下放在
前衣身 WL 下,部分放在前衣身的撇胸处,主要用于茄克、中山装类。
男装后浮余量的大小的理论值=B*/40 − 0.4cm=1.8cm 男装对后浮余量


的消除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为后浮余量通过肩背处的分割线消除, 堂
用于衬衫、茄克等肩背处有分割线的服装;第二种为后浮余量全部或
教学
4
时数
第一章 男装结构设计概述 第一节 男性的体型特点与测量 介绍人体的结构特点;测量工具;人体上基准点的位置;需要测量的 人体尺寸等。
时间分配






(3)


2
成年男子体形特征 男女人体在胸部上的差异: 男体胸部为盆状体,—般不作对准BP的省,而运用撇胸或工艺方法消 除前浮; 肩部差异:女体﹤3 个头宽 男体=3个头宽, 男体肩斜≥女体肩斜=22°; 第二节 男装国家号型标准 体型的分类(B﹡﹣W﹡):男体为Y体(22~17㎝)A体(16~12㎝)B体 (11~7 ㎝)C体(6~2 ㎝); 前后腰节差:男(前腰节-后腰节)=﹣1.5㎝,女(前腰节-后腰节) =1㎝。

服装设计专题(二)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专题(二)课程教学大纲
2. Problem analysis: Be able to identify, express and analyze complex design problems through documentary researches taking advantage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heories of fashion and accessories design.
Chinese
Prerequisites
Fabric pattern design
Student Outcomes
(Special Training Ability)
1. Design knowledge: Master solid basic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be able to apply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heories of fashion and accessories design to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in design practices.
4. Research: Be able to do researches on complex design problems based on basic principles of fashion and accessories design by scientific methods, including design experiments,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phenomenon, regional culture and art trend, to form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results during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organiza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