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蟾蜍的解剖
蟾蜍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蟾蜍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2. 掌握蟾蜍的解剖方法;3. 了解蟾蜍的生理功能。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蟾蜍、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针、生理盐水、棉签、解剖盘、显微镜等;2.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解剖台、实验台、记录本等。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将蟾蜍放在解剖盘内,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湿润蟾蜍的皮肤,使其更容易剥离;(2)将蟾蜍放入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其整体形态,记录下主要部位。
2. 蟾蜍外部形态观察(1)头部:观察蟾蜍头部的形态,记录下眼睛、鼻孔、口裂、颌齿、舌、耳等部位;(2)躯干部:观察蟾蜍躯干部的形态,记录下四肢、背部、腹部、皮肤、脊椎等部位;(3)尾部:观察蟾蜍尾部的形态,记录下尾部长度、尾鳍等部位。
3. 蟾蜍内部结构观察(1)皮肤:观察蟾蜍皮肤的构造,记录下皮肤层次、腺体等;(2)肌肉:观察蟾蜍肌肉的分布和特点,记录下肌肉类型、起止点等;(3)骨骼:观察蟾蜍骨骼的构造,记录下骨骼类型、骨节、关节等;(4)消化系统:观察蟾蜍消化系统的组成,记录下口腔、咽、食道、胃、肠、肝脏、胆囊、胰腺等;(5)呼吸系统:观察蟾蜍呼吸系统的组成,记录下鼻腔、咽、气管、支气管、肺等;(6)循环系统:观察蟾蜍循环系统的组成,记录下心脏、血管、淋巴管等;(7)泌尿系统:观察蟾蜍泌尿系统的组成,记录下肾脏、输尿管、膀胱等;(8)生殖系统:观察蟾蜍生殖系统的组成,记录下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
4. 蟾蜍生理功能观察(1)运动:观察蟾蜍的运动方式,记录下跳跃、爬行、游泳等;(2)呼吸:观察蟾蜍的呼吸方式,记录下肺呼吸和皮肤呼吸;(3)摄食:观察蟾蜍的摄食过程,记录下捕食方式、消化过程等;(4)排泄:观察蟾蜍的排泄过程,记录下肾脏、输尿管、膀胱等器官的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蟾蜍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较为完整,各器官功能正常;2. 蟾蜍的解剖方法简单易行,操作过程顺利;3. 蟾蜍的生理功能观察结果与理论相符。
解剖蟾蜍的实验报告

解剖蟾蜍的实验报告解剖蟾蜍的实验报告一、引言蟾蜍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
由于其生活习性与人类相近,成为了许多科学研究的对象。
本实验旨在通过解剖蟾蜍,深入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为我们对这一物种的认识提供更多的细节。
二、实验方法本次实验使用的蟾蜍为实验室中饲养的成年蟾蜍。
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对实验器材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然后,将蟾蜍放置在特制的解剖盘中,用绳索固定住,以防止其在解剖过程中的移动。
接下来,我们使用解剖刀和镊子等工具,逐步剖开蟾蜍的皮肤和内脏,直至完全暴露腹部和内脏器官。
三、解剖结果1. 皮肤和骨骼系统蟾蜍的皮肤呈现出光滑而湿润的特点,具有很强的透气性。
在解剖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蟾蜍的皮肤下有一层薄薄的肌肉组织,这是蟾蜍的运动系统之一。
此外,蟾蜍的骨骼系统由一系列的骨骼组成,它们相互连接形成了蟾蜍的骨架,为其提供了支撑和保护。
2. 消化系统蟾蜍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和肝脏等器官。
我们注意到蟾蜍的口腔内有一对锐利的上颌骨和下颌骨,它们能够帮助蟾蜍捕食和咀嚼食物。
食道连接着口腔和胃,将食物从口腔传送到胃中。
胃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它通过分泌胃液来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肠道则负责吸收和消化食物中的养分。
此外,肝脏是蟾蜍体内最大的器官之一,它在消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代谢和排毒作用。
3. 呼吸系统蟾蜍的呼吸系统由肺和皮肤组成。
在解剖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蟾蜍的肺位于腹腔内,呈现出泡沫状的结构。
蟾蜍通过肺吸入空气,将氧气吸收到血液中,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此外,蟾蜍的皮肤也能够进行呼吸,尤其在水中生活时更为重要。
4. 循环系统蟾蜍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我们发现蟾蜍的心脏位于胸腔内,由三个心房和一个心室组成。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循环,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蟾蜍的血液呈现出红色,它通过血管系统流动,为身体提供所需的氧气和养分。
四、讨论与结论通过对蟾蜍的解剖,我们深入了解了其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
蟾蜍基本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蟾蜍基本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蟾蜍的解剖结构;2. 掌握蟾蜍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3. 观察蟾蜍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4. 探讨蟾蜍骨骼肌的兴奋收缩特性。
三、实验原理蟾蜍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动物,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与哺乳动物有相似之处,因此常用于生理学、药理学等实验研究。
本实验通过对蟾蜍进行解剖和生理实验,了解其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蟾蜍、解剖盘、解剖剪、镊子、解剖针、生理盐水、玻璃管、剪刀、刀片、酒精、烧杯、培养皿等;2. 实验仪器:显微镜、生物显微镜、电子天平、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刺激器等。
五、实验步骤1. 蟾蜍解剖(1)将蟾蜍置于解剖盘中,用解剖剪剪开蟾蜍的腹部,暴露内脏器官;(2)用解剖针分离内脏器官,观察蟾蜍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3)观察蟾蜍的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神经节等。
2. 蟾蜍反射实验(1)制备脊蛙:将蟾蜍的脊髓与脑干分离,制成脊蛙;(2)观察脊蛙的屈肌反射和伸肌反射,观察反射弧的完整性和反射活动的敏感性;(3)观察脊蛙的膝跳反射,分析反射中枢的兴奋性和抑制性。
3. 蟾蜍骨骼肌兴奋收缩实验(1)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蟾蜍的坐骨神经与腓肠肌分离,制成标本;(2)观察不同刺激强度、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分析阈水平和最大收缩;(3)观察收缩的三个时期:潜伏期、缩短期、舒张期,分析刺激频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蟾蜍解剖结果(1)消化系统:蟾蜍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2)呼吸系统:蟾蜍的呼吸系统包括皮肤、口腔、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3)循环系统:蟾蜍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血液;(4)泌尿系统:蟾蜍的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5)生殖系统:蟾蜍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睾丸、输精管、阴茎。
2. 蟾蜍反射实验结果(1)屈肌反射和伸肌反射:在适宜的刺激强度下,蟾蜍可以表现出屈肌反射和伸肌反射,反射弧完整,反射活动敏感;(2)膝跳反射:在适宜的刺激强度下,蟾蜍可以表现出膝跳反射,反射中枢兴奋性较强,抑制性较弱。
解刨蟾蜍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蟾蜍的解剖结构,熟悉蟾蜍的内部器官位置和形态。
2. 掌握蟾蜍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蟾蜍一只2. 实验器材:解剖盘、解剖剪、镊子、解剖针、解剖刀、解剖镜、解剖盐水、生理盐水、解剖胶、剪刀、手术刀、注射器、解剖针、解剖图谱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蟾蜍放入解剖盘中,用解剖剪剪开蟾蜍的皮肤,暴露出肌肉层。
(2)用解剖剪剪开肌肉层,暴露出内脏器官。
2. 解剖蟾蜍(1)头部解剖:观察头部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包括脑、眼、鼻、耳、口腔等。
(2)颈部解剖:观察颈部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包括甲状腺、甲状旁腺、咽、食管等。
(3)胸部解剖:观察胸部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包括心脏、肺、胸腺等。
(4)腹部解剖:观察腹部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包括肝脏、胃、肠、胰腺、脾、肾脏等。
(5)四肢解剖:观察四肢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包括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
3. 内脏器官的观察(1)心脏:观察心脏的位置、形态、颜色和结构,区分心房和心室。
(2)肺:观察肺的位置、形态、颜色和结构,了解肺的通气功能。
(3)肝脏:观察肝脏的位置、形态、颜色和结构,了解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
(4)胃:观察胃的位置、形态、颜色和结构,了解胃的消化功能。
(5)肠:观察肠的位置、形态、颜色和结构,了解肠的消化吸收功能。
(6)肾脏:观察肾脏的位置、形态、颜色和结构,了解肾脏的排泄功能。
4. 收尾工作(1)将蟾蜍内脏器官分类整理,用解剖胶固定。
(2)将蟾蜍解剖图谱贴在解剖盘上,对照图谱进行观察。
(3)填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1. 蟾蜍头部各器官位置和形态清晰,包括脑、眼、鼻、耳、口腔等。
2. 蟾蜍颈部各器官位置和形态明显,包括甲状腺、甲状旁腺、咽、食管等。
3. 蟾蜍胸部各器官位置和形态明显,包括心脏、肺、胸腺等。
4. 蟾蜍腹部各器官位置和形态明显,包括肝脏、胃、肠、胰腺、脾、肾脏等。
蟾蜍解剖实验(讲义)

蟾蜍的解剖一、目的与要求1、认识蟾蜍的内部结构,从而了解两栖纲动物的一般特征;2、学习解剖动物的方法,进而了解动物体各器官系统的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二、材料与用具活蟾蜍、蟾蜍皮肤横切制片、解剖蜡盘、手术刀、中、小镊子、解剖针、玻璃针、大、小剪刀、骨剪、棉花、棉线、镜头纸、显微镜。
三、实验操作及观察(一) 外形观察取活体蟾蜍(Bufo bufo)观察,蟾蜍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体表皮肤裸露,具有疣状突起。
1.头部:具有一对大而突出的眼,具有上、下眼睑及瞬膜;眼前有成对的外鼻孔,鼻孔具有鼻瓣;眼后有鼓膜;鼓膜背侧隆起为耳腺(毒腺)(图70)。
2.躯干:颈部不明显,躯干背腹扁。
3.四肢:前肢四指,雄蟾蜍第1~3指基部有黑色椭圆形婚疣,交配时用于抱雌,后肢五趾;后肢比前肢长,适于跳跃。
处死之前可观察蟾蜍背侧两腿基部有一对后淋巴心在微微跳动(图71),淋巴心属淋巴系统。
(二) 处死:1. 穿刺法,即用解剖针从蟾蜍的枕骨大孔插入,破坏其延脑致死。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左手执蟾蜍,以左手食指与中指夹住蟾蜍两前肢,用第四指与小指夹住两后肢,拇指在二毒腺之间(即头与脊柱交界处)按压可感知该处有一凹陷,即枕骨大孔,然后用拇指按住头,右手执解剖针由此孔插入3~4mm后,将针尖向前插入颅腔,并用针搅动破坏其脑,然后将针抽回, 再由枕骨大孔处向后插入脊柱神经管,并搅动破坏脊髓,直到后肢僵直,而后又下垂瘫软为止。
如一次未能处死,重复以上过程。
2. 麻醉过量法处死。
配置10 g/L MS-222(鱼安宁)的水溶液,将蟾蜍放入其中10-15分钟即可麻醉致死。
(三) 内部解剖及观察将蟾蜍处死后放在解剖蜡盘中,用剪刀沿腹壁中线稍偏右侧剪开腹壁,向前剪至肩带,向两侧拉开体壁,用大头针固定在蜡盘上,观察如下主要器官系统(图72)。
1.循环系统:(1) 心脏:位于体腔的前端,肝的腹面,被包围在具有两层囊壁的围心囊中,与体腔完全隔离。
心脏可分为以下四部分:①心室:一个,圆锥形,壁较厚。
青蛙(蟾蜍)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实验 12 青蛙(蟾蜍)的外形和内部解剖一、实验目的:通过对青蛙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进一步了解两栖动物对水陆两栖生活的适应,并通过实验解剖,掌握解剖技术。
二、实验材料:活体青蛙(蟾蜍)、提前一周用自来水冲洗过的浸制青蛙(蟾蜍)、以及青蛙(蟾蜍)的脑和脊髓的浸制标本。
三、实验器具与药品:解剖盘、解剖剪刀、解剖镊子、解剖针、大头针、标本瓶、玻璃管,脱脂棉等。
乙醚四、实验步骤:(注:蛙头或蟾蜍头留下备用)1.活青蛙(蟾蜍)的麻醉和处死方法:a把活青蛙(蟾蜍)置于盛有乙醚棉球的标本瓶内,盖上盖子,经过10分钟后,青蛙被麻醉;b用解剖针破坏脑髓:左手握住青蛙使其背面向上,右手用解剖针从枕骨大孔刺入颅腔,将针左右摇动,破坏脑;向后插入椎管搅动,破坏脊髓。
2.观察青蛙(蟾蜍)的外部形态:a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
b头部有一对复眼,只对活动的物体敏感,而对不活动的物体视而不见。
青蛙c头部呈三角形,减小在水中游泳的阻力。
d身体上的皮肤柔软、湿滑,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能辅助呼吸;冬眠的青蛙几乎全靠皮肤呼吸。
e青蛙的四肢:前肢短小,后肢强大,且后肢趾间有蹼,有利于在水中游泳;后肢还有利于在潮湿的陆地上跳跃;f头部眼睛的后下方还有一对中耳---鼓膜g身体后端的背侧有一个孔---泄殖腔孔。
3.青蛙的内部解剖:(用福尔马林浸制过的青蛙标本):首先把青蛙的腹面向上放于解剖盘(蜡盘)中,用大头针把青蛙(蟾蜍)的四肢固定在蜡盘上。
用解剖剪刀和解剖镊子从青蛙(蟾蜍)的腹部后端剪一横口,然后在把腹部的皮肤挑起向前剪,分开腹部左右两侧的皮肤,用打头针固定,露出了青蛙腹部的肌肉。
注意:剪肌肉的时候不要沿腹白线剪,应在腹白线的左或右剪,因为腹白线处有青蛙的腹部大静脉;同时剪刀尖应向上挑起剪,避免损伤内脏器官。
a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心脏有两心房和一心室组成,另外还有一个静脉窦,一个动脉干,动脉干分出三支:颈动脉弓、体动脉弓和肺皮动脉弓。
生理解剖蟾蜍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生理解剖蟾蜍实习,了解蟾蜍的解剖结构,掌握蟾蜍各器官系统的位置、形态和功能,为后续生物学、生理学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XX学院生理解剖实验室四、实习内容1.蟾蜍外部形态观察蟾蜍身体呈椭圆形,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
头部扁平,吻端尖,眼大而突出,耳后腺明显。
躯干部较宽,皮肤粗糙,全身密布大小不等的疣状突起。
四肢粗短,指(趾)端有吸盘,善于吸附。
2.蟾蜍内部解剖(1)头部解剖头部主要器官包括大脑、小脑、眼、耳、鼻、舌、咽、喉、食道等。
1)大脑:位于颅腔内,分为大脑皮层、白质和基底神经节。
大脑皮层负责处理感觉和运动信息。
2)小脑:位于颅腔后部,负责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3)眼:蟾蜍眼睛较大,具有较好的视觉功能。
眼球由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组成。
4)耳:蟾蜍有外耳和内耳。
外耳负责收集声波,内耳负责听觉和平衡。
5)鼻:蟾蜍鼻腔内有嗅觉器官,负责嗅觉功能。
6)舌:蟾蜍舌较大,呈舌状,用于捕食。
7)咽、喉、食道:蟾蜍的咽部与喉部相连,食道连接咽部和胃。
(2)躯干部解剖躯干部主要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脾、胃、肠、肾脏、生殖器官等。
1)心脏:蟾蜍心脏为两心房、两心室,负责血液循环。
2)肺:蟾蜍肺为薄壁结构,位于胸腔内,负责呼吸功能。
3)肝、脾:蟾蜍肝、脾位于腹腔内,分别负责代谢和免疫。
4)胃、肠:蟾蜍胃位于腹腔内,分为胃底、胃体和胃窦。
肠分为小肠和大肠,负责消化和吸收。
5)肾脏:蟾蜍肾脏位于腹腔后部,负责排泄代谢废物。
6)生殖器官:蟾蜍生殖器官包括卵巢、睾丸、输卵管、输精管、子宫、阴道等,负责生殖功能。
(3)四肢解剖四肢主要由骨骼、肌肉和血管组成,负责运动和支撑。
1)骨骼:蟾蜍骨骼包括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2)肌肉:蟾蜍肌肉分为骨骼肌和平滑肌,负责运动。
3)血管:蟾蜍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负责血液循环。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生理解剖蟾蜍实习,我对蟾蜍的解剖结构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蟾蜍脊髓破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蟾蜍脊髓的解剖结构。
2. 学习脊髓破坏实验的操作方法。
3. 探讨脊髓破坏对蟾蜍生理功能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 蟾蜍1只2. 无菌生理盐水3. 生理盐水浸湿的棉球4. 玻璃棒5. 纱布6. 刀片7. 显微镜8. 记录本三、实验步骤1. 将蟾蜍放在实验台上,用纱布包裹蟾蜍下半身,使其腹部朝上。
2. 用刀片在蟾蜍背部中央纵向切开皮肤,长约2-3厘米。
3. 用玻璃棒轻轻挑起皮肤,暴露出脊椎骨。
4. 沿着脊椎骨两侧,用刀片小心地剥离肌肉组织,暴露出脊髓。
5. 用玻璃棒轻轻推动脊髓,观察其外观和质地。
6. 用刀片轻轻切断脊髓,注意不要损伤周围的神经和血管。
7. 观察脊髓切断后的蟾蜍生理反应,包括运动、呼吸、心跳等。
8. 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的棉球擦拭蟾蜍伤口,用纱布包扎。
9. 将蟾蜍放在实验台上,观察其生理反应持续的时间。
10. 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四、实验结果1. 蟾蜍脊髓解剖结构:脊髓呈乳白色,质地柔软,表面光滑。
2. 脊髓破坏后,蟾蜍出现以下生理反应:a. 运动障碍:蟾蜍四肢无力,不能自主活动。
b. 呼吸减慢:蟾蜍呼吸频率明显降低。
c. 心跳减慢:蟾蜍心跳频率明显降低。
3. 脊髓破坏后,蟾蜍生理反应持续约10-15分钟。
五、实验讨论1.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传递神经冲动,调节蟾蜍的运动、呼吸、心跳等生理功能。
2. 本实验中,切断蟾蜍脊髓后,其生理功能受到影响,表现为运动、呼吸、心跳减慢或停止。
3. 脊髓破坏实验有助于我们了解脊髓在蟾蜍生理功能中的作用,为研究神经系统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蟾蜍脊髓破坏实验的操作方法,了解了脊髓在蟾蜍生理功能中的作用。
2. 实验结果表明,脊髓破坏会导致蟾蜍运动、呼吸、心跳等功能受到影响,为研究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3.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伤害蟾蜍。
注:本实验仅作为教学实验,实验过程中需遵循动物实验伦理,确保蟾蜍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人道对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沿腹中线偏左剪 开腹壁。剥离腹静脉。
5.2消化系统 5.3呼吸系统
肺皮呼吸:皮肤、 口腔、鼻腔、喉气管 室、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移开消化管,观察 ① 泌尿器官:肾脏、输 尿管、膀胱、泄殖 腔。 ② 生殖系统: ♂--白色精巢、输精小 管、输精管、脂肪体; ♀--黄色或黑色卵巢、 输卵管、子宫、泄殖腔、 脂肪体。
5.4 泄殖系统
5.5 循环系统 动脉圆锥、腹静脉
四、 作业与思考
绘制蟾蜍的泄殖系统 蟾蜍是怎样进行咽式呼吸的? 两栖动物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哪些
方面表现出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静待数分钟后,将蛙放在水盆内或桌面 上,观察蛙的姿势和运动、游泳动作。
比较手术前后蛙的姿势和运动。内耳迷 路有何功能?
3常用的双毁髓处死法
观察外形后将蟾蜍处 死,用左手食指按压 其头部前端,右手自 两眼间的中线向后划, 触到凹陷的枕骨大孔, 将解剖针从枕骨大孔 插入搅动毁脑,再拇 指按背部使头前俯, 向后搅动毁脊髓,直 到蟾蜍后肢及肌肉完 全松弛。
4后淋巴心的观察
处死后先背 面向上置于 蜡盘中,剪 开尾杆骨前 端的皮肤, 掀开可见在 尾杆骨末端 两侧有一对 后淋巴心。
5内部结构观察
5.1肌肉系统
腹面朝上置于蜡盘中, 用大头针将其四肢固定,
左手持镊子夹起后腿基 部、泄殖腔孔稍前方的 皮肤,右手持剪剪开一 切口,沿腹中线偏左向 前剪开皮肤,直至下颌 前端。
实验四 蟾蜍的解剖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蟾蜍的内部解剖和观察,了解两栖动
物消化、呼吸、泄殖系统的形态结构及特点; 2. 掌握一般的解剖技术。
二、实验内容
1. 两人1只蟾蜍,先观察外部形态。 2. 处死后解剖,观察内部结构。 3. 观察示范标本:骨骼系统、神经系统
三、 操作步骤 1. 观察外形:体区、皮肤
2破坏一侧迷路对行为的效应
将蛙放在桌面上和水盆中 观察正常姿势运动。
破坏一侧迷路 用纱布包 住蛙躯干部腹面向上握于 左手中,掀开下颌用左手 拇指压住。右手持手术刀 在颅底口腔粘膜作一横切 口,分开粘膜,即可看到 “十”字形的副蝶骨。迷 路即位于副蝶骨横突的左 右两旁(图)。
迷路手术观察
用手术刀削去一侧横突的骨质,可看粟 粒大小的白点,即内耳囊。将解剖针刺 人耳囊2-3mm ,转动针尖搅毁迷路,注 意勿刺得太深,以免损伤中枢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