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史

合集下载

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发展

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发展

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发展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由树脂基体和增强材料组成的高性能材料。

它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耐磨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

而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则是影响其性能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创新,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也在不断发展。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发展。

一、手工层叠法手工层叠法是最早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之一。

它的原理是将预先切好的增强材料层叠在一起,再用树脂浸润,最后压缩成型。

虽然这种工艺简单易行,但由于操作工艺的不稳定性,导致成品质量不稳定,且生产效率低下。

二、手工涂覆法手工涂覆法是将树脂涂覆在增强材料上,再将其压缩成型。

这种工艺虽然比手工层叠法效率高,但由于树脂涂布不均匀,导致成品质量不稳定。

三、自动化层叠法自动化层叠法是将预先切好的增强材料通过机器自动层叠,再用树脂浸润,最后压缩成型。

这种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品质量稳定等优点,但由于机器设备的成本较高,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四、自动化涂覆法自动化涂覆法是将树脂通过机器自动涂覆在增强材料上,再将其压缩成型。

这种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品质量稳定等优点,但由于机器设备的成本较高,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五、注塑成型法注塑成型法是将树脂和增强材料混合后,通过注塑机器将其注入模具中,最后压缩成型。

这种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品质量稳定等优点,但由于模具成本较高,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到自动化的演变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创新,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将会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环保化。

中国树脂基复合材料发展

中国树脂基复合材料发展

中国树脂基复合材料发展树脂基复合材料是由树脂或塑料基体和增强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组成的一种新型材料。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中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首先,中国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开始支持和促进树脂基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并扩大市场规模。

这些政策和措施为中国树脂基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其次,中国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行业在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随着科研力量的不断增强,企业在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

特别是在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领域,中国的企业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

例如,部分企业已经成功研发并应用了具有高温耐久性、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能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这些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和电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中国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行业在市场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性能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高性能材料的一种,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树脂基复合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了显著的扩大,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虽然中国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我们也需要看到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目前中国树脂基复合材料行业发展还不完善。

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中国在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化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此外,树脂基复合材料行业面临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生产所需的化学品和原材料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望未来,中国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水平将得到显著的提高。

树脂的发展历史

树脂的发展历史

树脂的发展历史树脂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塑料、涂料、粘合剂等。

树脂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代,随着人类对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树脂的应用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

古代文明时代,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树脂来制作胶合剂和涂料。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开始使用树脂来制作胶合剂,用于修复木材和建筑物。

同时,古希腊和古罗马人也使用树脂来制作涂料,使建筑物更加美观和耐久。

然而,直到19世纪才出现了现代树脂的雏形。

在这个时期,化学家开始从天然材料中提取树脂,并对其进行研究和改良。

其中,最重要的突破之一是法国化学家莫利塔尔于1839年发现了天然橡胶中的树脂成分,他将其命名为橡胶树脂,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胶黏剂和涂料领域。

20世纪初,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开始大规模合成树脂。

最早被合成的树脂之一是酚醛树脂,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热性,被广泛用于电器和机械领域。

此后,聚合物科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树脂的进一步创新。

例如,合成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特性得到了改善,使得树脂在塑料制品和复合材料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树脂的种类和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

例如,环氧树脂在建筑、航空航天和电子领域具有重要作用,聚氨酯树脂被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和弹性体材料。

此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物可降解树脂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用于替代传统的塑料材料。

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树脂的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例如,功能性树脂可以通过添加特定的功能性基团,赋予材料特殊的性能,如导电性、阻燃性等。

此外,纳米树脂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控制纳米颗粒的形状和分布,可以调控树脂的力学、光学和热学性能。

总的来说,树脂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古代文明时代到现代科技时代,树脂的应用不断演变和创新,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材料选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树脂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为人类创造更多的奇迹。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一、概述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在材料科学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的一种新型材料。

它以树脂为基体,并掺入一定量的增强材料,通过复合工艺制备而成。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耐热、耐腐蚀等优良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建筑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发展历程2.1 早期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开始研究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优化。

最早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是通过手工层叠或浸渍法制备的,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但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限制了该材料的进一步应用。

2.2 工艺改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者们开发了更高效、更稳定的制备工艺,如压缩成型、注射成型和浸渍成型等。

这些新的制备方法大大提高了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为其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三、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优势3.1 轻质高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由轻质增强材料与高性能树脂基体组成,具有较低的密度和优异的机械性能。

相比传统金属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比强度和比刚度更高,能够大幅减少结构的自重。

3.2 耐热耐腐蚀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能够在高温环境下稳定工作。

同时,树脂基复合材料也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抵抗酸、碱等腐蚀物质的侵蚀,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

3.3 界面改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经过改性处理后,能够提升材料的性能。

界面改性可以增加增强材料与基体之间的黏合力,减少界面的剥离和裂纹扩展,提高材料的整体性能。

3.4 结构多样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不同的结构形式,满足复杂工程结构的要求。

通过改变增强材料的形状、层数和取向等参数,可以实现对材料性能的精确调控。

四、应用领域4.1 航空航天由于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在飞机制造中,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减轻飞机自重,提高燃油经济性和运载能力。

同时,它还可以用于导弹、卫星等宇航器件的制造,提高整体性能。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同时也能在,在基建、兵器、医疗器械、体育休闲 用品等领域都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
➢ 航天应用: 1.军机应用 2.民机应用
发展与应用——航空航天上的应用
➢ 航空应用 1.卫星及空间站的结构材料和部件 2.导弹用结构材料 3.运载火箭用结构材料
发展与应用——在能源、汽车及其他工业部门的应用
对于未来的汽车工业,碳纤维复合材料将成为汽车 制造的主流材料。将在汽车发动机汽缸,机械驱动轴, 车体板和其他部件得到发展和应用。
发展与应用
高性能环氧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在各种飞机上, 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应:
第三阶段:
应用于受力不大的 应用于承力大的结 应用于复杂受力结
构件,如各类操作 构件,如安定面、 构,如机身、中央
面、副翼、口盖、 全动平尾和主受力 翼盒等。
阻力板等。
结构机翼等。
发展与应用——航空航天上的应用
• 碳纤维、碳化硅纤维等高性能增强材料的出现,并使用高性能 20世纪70年 树脂、金属与陶瓷为基体,制成先进复合材料ACM

70年代~现 在
• 美国全部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一架八座商用飞机--里尔芳 2100号;采用大量先进复合材料制成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波音-767大型客机上使用了先进复合材料作为主承力结构
环氧树脂基体:粘附力强、收缩 性低、化学稳定性、价格较低, 但韧性不足,耐湿热性差。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简介——树脂基体
树脂基体的重要性能有:使用温度、强度、刚度、耐疲劳性、韧性和耐湿热老化等。
目前发展高性能树脂基体主要方向是:
1)新型高温型树脂基体,使用温度在300 ℃以上; 2)高韧性的树脂基体,如冲击后压缩强度(CAI)>300 MPa 的树脂基 体; 3)适用于低成本的液体成型工艺(如RTM 成型工艺)的树脂基体; 4)能满足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的新型树脂基体,如具有透波和吸波功 能的树脂基体。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4 我国树脂基复合材料发展前景
近50年来,树脂基复合材料良好的发 展和应用前景决定了人们将继续重视发展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十一五” 期间,我国将致力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型和谐社会的建设,将通过实施以自主创 新为核心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突破制 约我国发展的资源、能源短缺问题,使我 国经济建设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 道。
3.2 国内现状
我国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起始于1958 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生产技术、产品 种类、生产规模等方面迈过了由小到大的 台阶,产量已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 其市场分布为: 建筑40%,管罐24%,工业 器材12%,交通6%,船艇4%,其他14%。 与世界市场分布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复 合材料在汽车、航空、体育器材等领域所 占比重较低,表明中国复合材料市场在上 述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建筑行业发展和使用树脂基复合材料,
对减轻建筑物自重、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 能、改革建筑设计、加速施工进度、降低 造价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等都十分有利,是 实现建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在采暖通风、给水、排水及污水处理
工程中,已大量使用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品, 如冷却塔、管道、板材、栅板、风机、叶 片及整体成型的采暖通风制品,工程上应 用的中央空调系统中的通风厨、送风管、 排气管、防腐风机罩,以及各种规格的给 水玻璃钢管、高位水箱、化粪池、防腐及 污水处理设备等。
2.3 汽车工业
当今汽车工业的主体技术正步入转型 换代的新时期,轻量化、智能化、节能、 安全和环保是主要的发展方向。汽车技术 的发展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质汽 车材料是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和 物质基础。
汽车上应用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减轻 自重,降低油耗,从而提高运载能力。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m 0工zo厂 oo、 8 — , L zzo
先 进树脂基复 料f 有比 合材 } I 于具 强度和比 高、 设计性强、 刚度 可 抗疲劳断 裂性能好、 耐腐 蚀、结构尺寸稳定性好以及便于大面积整体成型的独特优点, 还有特殊的电磁性能和吸波 隐身的 作用, 经 已 在航空航 天等高科技 域得 领 到了广泛 应用。
复 合 材 料 技术 本 身 正 向着 技 术综
制造 成 本 过 高是 制 约 复 合 材 料 扩
合 化 、功 能多 样 化 和智 能 结 构 化 方 向 发展 , 的研 究和 应 用往 往 涉 及 设 计 、 它
材 料 、 造 、 试 、 用 和 维 护 等 诸 多 制 测 使 专业 技 术 领 域 。其 发 展 应 用上 任 何 成
研 究 和应 用 得 到进 一 步 发展 。 圈
o r I ● 4 Wol Pa ∞ 21V 1 d 鲥 0 o 8 o1 0 lN 2
术 ,发 展 自动 切 割 下 料 、 自动 铺 带 、 自动 钻 铆 等 技 术 。先 进 的 AT P设 备
可铺 叠 7 . 16 4 6 2~ 5 . mm 的 专 用 碳 纤
而 易 见 的 ,因 此 ,要 继 续 重 视 发展 热
塑 性 复合 材 料 ,使 热塑 性 复 合 材料 的
有 限 的 人力 、 力 和 物力 , 较 短 的 时 财 在
间 内完成 繁 重 的研 制 任务 。
30 a 4 MP ,较适 合 于 民航 机 采 用 。 高性 能 纤 维 和 高韧 性 树 脂 的应 用
可提 高 先进 复合 材 料 的 各 种综 合性 能 和 放 宽 设 计 许 用 值 ,从 而 可 将 减 重 效
fr Af r a it ) 术 ,真 正实 现 复 o f d bl y 技 o i 合材 料 的优化 应 用 ,从 而大 大 提 高 复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高性能、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已经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体育器材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对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本文将总结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期为推动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在文章的结构上,本文首先将对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定义、分类及特点进行阐述,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接着,文章将回顾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特点和成就。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重点探讨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体育器材等。

文章还将关注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如成本、性能优化、环保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文章将展望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前景,探讨其在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和创新点。

通过对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和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二、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的层压复合材料到高性能、多功能复合材料的演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该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和进展。

树脂体系的创新:树脂作为复合材料的基体,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

传统的树脂体系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虽然在很多领域有广泛应用,但随着性能要求的提升,新型树脂体系如聚酰亚胺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等逐渐崭露头角。

这些新型树脂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更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以及更好的机械性能,为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增强材料的多样化:增强材料是复合材料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种类和性能直接影响着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史
树脂基复合材料(Resin Matrix Composite)也称纤维增强塑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是目前技术比较成熟且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复合材料。

这种材料是用短切的或连续纤维及其织物增强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基体,经复合而成。

以玻璃纤维作为增强相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了产业,在我国俗称玻璃钢。

树脂基复合材料于1932年在美国出现,1940年以手糊成型制成了玻璃纤维增强聚酯的军用飞机的雷达罩,其后不久,美国莱特空军发展中心设计制造了一架以玻璃纤维增强树脂为机身和机翼的飞机,并于1944年3月在莱特-帕特空军基地试飞成功。

从此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开始受到军界和工程界的注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种材料迅速扩展到民用,风靡一时,发展很快。

1946年纤维缠绕成型技术在美国出现,为纤维缠绕压力容器的制造提供了技术贮备。

1949年研究成功玻璃纤维预混料并制出了表面光洁,尺寸、形状准确的复合材料模压件。

1950年真空袋和压力袋成型工艺研究成功,并制成直升飞机的螺旋桨。

60年代在美国利用纤维缠绕技术,制造出北极星、土星等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壳体,为航天技术开辟了轻质高强结构的最佳途径。

在此期间,玻璃纤维-聚酯树脂喷射成型技术得到了应用,使手糊工艺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1961年片状模塑料(Sheet Molding Compound, 简称SMC)在法国问世,利用这种技术可制出大幅面表面光洁,尺寸、形状稳定的制品,如汽车、船的壳体以及卫生洁具等大型制件,从而更扩大了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1963年前后在美、法、日等国先后开发了高产量、大幅宽、连续生产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材生产线,使复合材料制品形成了规模化生产。

拉挤成型工艺的研究始于50年代,60年代中期实现了连续化生产,在70年代拉挤技术又有了重大的突破,近年来发展更快。

除圆棒状制品外,还能生产管、箱形、槽形、工字形等复杂截面的型材,并还有环向缠绕纤维以增加型材的侧向强度。

目前拉挤工艺生产的制品断面可达76cm×20cm。

在70年代树脂反应注射成型(Reaction Injection Molding, 简称RIM)和增强树脂反应注射成型(Reinforced Reaction Injection Molding, 简称RRIM)两种
技术研究成功,进一步改善了手糊工艺,使产品两面光洁,现已大量用于卫生洁具和汽车的零件生产。

1972年美国PPG公司研究成功热塑性片状模型料成型技术,1975年投入生产。

这种复合材料最大特点是改变了热固性基体复合材料生产周期长、废料不能回收问题,并能充分利用塑料加工的技术和设备,因而发展得很快。

制造管状构件的工艺除缠绕成型外,80年代又发展了离心浇铸成型法,英国曾使用这种工艺生产10m长的复合材料电线杆、大口径受外压的管道等。

从上述可知,新生产工艺的不断出现推动着聚合物复合材料工业的发展。

进入20世纪70年代,对复合材料的研究发迹了仅仅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的局面,人们一方面不断开辟玻纤-树脂复合材料的新用途,同时也发现,这类复合材料的比刚度要求很高的尖端技术的要求,因而开发了一批如碳纤维、碳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高密度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增强材料,并使用高性能树脂、金属与陶瓷为基体,制成先进复合材料(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 简称ACM)。

这种先进复合材料具有比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更好的性能,是用于飞机、火箭、卫星、飞船等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理想材料。

自从先进复合材料投入应用以来,有三件值得一提的成果。

第一件是美国全部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一架八座商用飞机--里尔芳2100号,并试飞成功,这架飞机仅重567kg,它以结构小巧重量轻而称奇于世。

第二件是采用大量先进复合材料制成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这架航天飞机用碳纤维/环氧树脂制成18.2m、宽4.6m的主货舱门,用凯芙拉纤维/环氧树脂制造各种压力容器,用硼/铝复合材料制造主机身隔框和翼梁,用碳/碳复合材料制造发动机的喷管和喉衬,发动机组的传力架全用硼纤维增强钛合金复合材料制成,被覆在整个机身上的防热瓦片是耐高温的陶瓷基复合材料。

在这架代表近代最尖端技术成果的航天收音机上使用了树脂、金属和陶瓷基复合材料。

第三件是在波音-767大型客机上使用了先进复合材料作为主承力结构,这架可载80人的客运飞机使用碳纤维、有机纤维、玻璃纤维增强树脂以及各种混杂纤维的复合材料制造了机翼前缘、压力容器、引擎罩等构件,不仅使收音机结构重量减轻,还提高了飞机的各种飞行性能。

复合材料在这几个飞行器上的成功应用,表明了复合材料的良好性能和技术的成熟,这对于复合材料在重要工程结构上的应用是一个极大的推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