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发展趋势
紫外线吸收剂研究进展

紫外线吸收剂研究进展紫外线吸收剂的研究进展摘要:紫外线吸收剂是一类可防止太阳光或其他人造紫外光引起聚合物降解的物质。
2 - (2′- 羟基) 苯并三唑、2 - 羟基二苯酮、水杨酸酯等可用作紫外线吸收剂,本文综述了其合成和应用的情况,该类产品的改性使之性能更好,可用于一些工程塑料中。
关键词: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二苯酮随着紫外线辐射量的增加和短波化,其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的危害和影响。
保护人体避免过量和紫外线辐射,减少高分子材料光老化现象已经成为当今许多行业开发新产品的目标之一。
高分子材料在生产和加工时,一般均需添加紫外线稳定吸收剂和其它添加剂。
尤其是汽车零件、建筑材料等领域对耐候性、抗氧化性、耐热性等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在医药、食品包装等领域则要求稳定剂不仅无毒,而且不向药物和食品中迁移。
此外,塑料地毯、人造草坪、合成纤维制品等在经雨淋或洗涤时稳定剂要求不被抽出。
再者,对塑料添加剂在加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也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为此工业界近年来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适应工业的发展。
随着高分子材料制品户外应用领域的扩大,稳定剂(尤其是光稳定剂) 在整个聚合物助剂中的地位愈加突出。
寻求高效、卫生、廉价和满足苛刻加工与应用条件的稳定剂新品种、新结构始终是工业界所追求的目标。
综观国内外开发和研究现状,作为光稳定剂的主要品种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开发和研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征。
1 紫外线吸收剂的作用机理紫外线吸收剂所以能吸收紫外光是由于该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共轭π电子体系的结构与能够进行氢原子移动的结构两部分所致。
也有的只有前一部分的情况。
紫外线吸收剂其结构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邻位羟基苯基取代基,这类化合物中由邻位羟基与氮原子或氧原子形成一螯合环,在吸收紫外线后,氢键断裂发生分子异构,分子内结构发生热振动,氢键破坏,螯合环打开,分子内结构发生变化,这样就将有害的紫外光变为无害的热能放出,从而保护了材料,对于常用的二苯酮和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来说,上述机理可用下式表示:二苯酮、苯并三唑在这个过程中,分子内所形成的螯合环是其具有紫外线功能的关键,打开此环的能量敏感范围正好为290~400 nm 波长的紫外线能量范围。
2024年二苯甲酮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二苯甲酮市场发展现状引言二苯甲酮(Benzophenone)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光敏剂、紫外吸收剂、光聚合剂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二苯甲酮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应用领域、市场竞争情况等。
市场规模二苯甲酮市场在过去几年内持续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2019年二苯甲酮全球市场规模达到X万吨,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这主要受到二苯甲酮在不同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所推动。
应用领域光敏剂行业二苯甲酮在光敏剂行业中广泛用于印刷、油墨、制版等领域。
光敏剂是一种能吸收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的物质,二苯甲酮作为光敏剂的一种,具有高效的能量转换性能和较长的寿命,被广泛应用于光敏剂市场。
紫外吸收剂行业二苯甲酮是一种优良的紫外吸收剂,可以有效吸收紫外线,并转化为无害的热能,从而保护产品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因此,二苯甲酮在化妆品、塑料、涂料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作为紫外吸收剂。
光聚合剂行业二苯甲酮在光聚合剂行业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光聚合剂是一种利用光能引发聚合反应的物质,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固化。
二苯甲酮在光聚合剂中可作为引发剂,通过吸收光能来引发聚合反应,从而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市场竞争情况二苯甲酮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ABC公司、DEF公司和GHI公司等。
这些厂商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价格竞争等方面展开竞争。
此外,市场还存在一些中小型企业,通过开发特殊规格和应用领域来寻找市场的细分空间。
市场前景与挑战二苯甲酮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随着各行业对高性能添加剂的需求不断增加,二苯甲酮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化合物,将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然而,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要求的提高等,这将对市场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结论二苯甲酮市场在过去几年内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主要受到其在光敏剂、紫外吸收剂和光聚合剂等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推动。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形势日益激烈。
然而,市场前景较为乐观,随着各行业对高性能添加剂的需求增加,二苯甲酮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发展。
织物的抗紫外线涂层应用研究

织物的抗紫外线涂层应用研究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紫外线的危害日益重视,而织物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抗紫外线性能的提升变得至关重要。
抗紫外线涂层技术的出现为织物的防护功能带来了新的突破,本文将对织物的抗紫外线涂层应用展开深入研究。
一、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紫外线是太阳辐射中的一部分,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 UVA(波长 320 400 纳米)、UVB(波长 280 320 纳米)和 UVC(波长200 280 纳米)。
其中,UVC 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对人体影响较小。
然而,UVA 和 UVB 却能够穿透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皮肤会出现晒伤、晒黑、色斑等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皮肤癌。
此外,紫外线还会对眼睛造成损害,引发角膜炎、白内障等疾病。
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如儿童和老年人,紫外线的危害更为显著。
二、织物抗紫外线的原理织物本身具有一定的紫外线防护能力,这主要取决于其纤维的种类、织物的组织结构和颜色等因素。
然而,普通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往往有限,难以满足人们在强烈阳光下的防护需求。
抗紫外线涂层的作用原理主要有两种:吸收和反射。
吸收型涂层能够将紫外线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减少紫外线的透过;反射型涂层则通过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反射膜,将紫外线反射回去,降低其穿透率。
三、抗紫外线涂层的种类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抗紫外线涂层主要包括无机涂层、有机涂层和复合涂层。
无机涂层通常以金属氧化物为主要成分,如氧化锌、二氧化钛等。
这些金属氧化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紫外线吸收能力,能够有效地阻挡紫外线。
但无机涂层的颜色往往较单一,且可能会影响织物的手感。
有机涂层主要由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组成,如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等。
有机涂层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透明度,能够保持织物的原有性能,但耐久性相对较差,容易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失效。
复合涂层则是将无机和有机成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涂层的综合性能。
高分子材料的抗紫外线性能提升

高分子材料的抗紫外线性能提升在当今的材料科学领域,高分子材料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成为了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紫外线的存在对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高分子材料在紫外线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研究其抗紫外线性能的提升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分子材料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导致其性能下降。
例如,紫外线能够引发高分子材料的化学键断裂,使其分子量降低,力学性能变差;同时,紫外线还会导致材料的颜色变化、表面老化、脆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其外观和使用寿命。
为了提升高分子材料的抗紫外线性能,目前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一、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是一类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或无害低能辐射的物质。
常见的紫外线吸收剂包括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等。
这些吸收剂能够在高分子材料中均匀分散,当紫外线照射到材料表面时,吸收剂分子能够迅速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并通过分子内的能量转换将其消耗掉,从而减少紫外线对高分子材料的损害。
在选择紫外线吸收剂时,需要考虑其吸收波长范围、稳定性、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等因素。
不同类型的高分子材料可能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紫外线吸收剂,以达到最佳的抗紫外线效果。
二、添加光稳定剂光稳定剂是一类能够抑制或减缓高分子材料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氧化反应的物质。
常见的光稳定剂包括受阻胺类光稳定剂(HALS)等。
HALS 能够捕获自由基,终止光氧化反应的链式进程,从而保护高分子材料不受紫外线的破坏。
光稳定剂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除了捕获自由基外,还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发挥作用,如分解过氧化物、猝灭单线态氧等。
与紫外线吸收剂相比,光稳定剂的作用往往更加持久和稳定。
三、采用高分子材料的共混改性通过将具有良好抗紫外线性能的高分子材料与需要改性的高分子材料进行共混,可以显著提高共混物的抗紫外线性能。
例如,将聚碳酸酯(PC)与具有良好紫外线稳定性的聚苯乙烯(PS)共混,可以有效提高 PC 的抗紫外线能力。
UV紫外线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2)

紫外线吸收剂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水体环境的影响魏晋萍(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900)摘要: 紫外线吸收剂广泛应用于防紫外织物[1]、高分子材料光稳剂、化妆品等, 不仅可以保护人体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也可以避免染料和高分子材料等因紫外线而破坏高分子结构。
本文综述了几类主要的紫外线吸收剂的种类、吸收机理、及最新研究动态, 讨论了使用紫外线吸收剂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及其废水处理工艺。
关键词: 紫外线吸收剂种类; 吸收机理;研究动态;废水处理1引言紫外线吸收剂是一类能够强烈地选择吸收高能量紫外光并进行能量转换, 以热能或无害的低辐射形式将能量释放或消耗的物质紫外线吸收剂[2]。
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
上世纪20年代以来, 由于碳氟系溶剂和氟利昂的大量使用[3], 地球大气层中臭氧层遭到严重的破坏, 使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不断增加。
紫外线是波长180~400nm 的电磁波, 适量的紫外线辐射具有杀菌作用, 并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有利于人体健康, 但在烈日持续照射下, 人体皮肤会失去抵御功能, 易发生灼伤[4]。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还会诱发皮肤病(如皮炎、色素干皮症), 甚至皮肤癌, 促进白内障的生成并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
因此, 为了保护人体避免过量紫外辐射, 纺织品防紫外线整理已迫在眉睫[5]。
2 紫外线吸收剂的种类对于防紫外线面料、汽车面料, 以及各种产业用纺织品, 紫外线吸收剂都尤为重要。
紫外线吸收剂可以改善聚酯和聚酰胺纤维在高温条件下的耐日晒色牢度, 也可以提高聚酯纤维的稳定性。
在聚酰胺类织物上, 紫外线吸收剂经常与抗老化剂共同使用。
紫外线吸收剂用于羊毛上, 不但可以提高染色牢度和物理性能, 而且有助于延缓羊毛的光致褪色和光致泛黄现象。
其他产品还有紫外线猝灭剂和紫外线稳定剂。
紫外线猝灭剂是吸收紫外线并转化为无害的热能; 紫外线稳定剂聚焦于高分子链降解反应的某一部分, 避免失控反应的发生。
紫外线稳定剂的功能包括捕获自由基和分解过氧化氢。
光稳定剂

光稳定剂国内光稳定剂产业发展现状1.产能与消费光稳定剂属于耐候性稳定助剂,旨在通过屏蔽、吸收紫外线或猝灭紫外线激发的激发态分子能量、捕获自由基等方式达到抑制光氧化降解,延长制品寿命之目的。
目前市售的品种主要包括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三嗪类等紫外线吸收剂,镍盐类激发态猝灭剂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等。
光稳定剂多用于户外制品,农用塑料大棚膜是国内最大的光稳定剂消费市场。
从结构来看,受阻胺光稳定剂的产耗量最大,以622、944为代表的聚合型受阻胺光稳定剂品种已经成为农膜用光稳定剂的支柱产品(表12一表15)。
值得注意的是,以苯并三唑类和二苯甲酮类为代表的紫外线吸收剂产能迅速增加,并已走出国门,出口创汇。
表明我国光稳定剂行业的产品结构趋向合理。
2.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在受阻胺品种开发方面,继第一代低分子量品种GW—540、GW—770和第二代聚合型高分子量品种622、944之后,第三代、第四代复合型和反应型品种783、628研发成功,预示着我国受阻胺光稳定剂正在接近国外先进水平。
在紫外线吸收剂领域,苯井三唑类新品种UV-329(UV—5411)、三嗪类高效紫外线吸收剂UV—425(UV-1164)和全新结构的五色高效紫外线吸收剂UV-419、光稳定剂GW-461l以及应用于工程塑料的新型紫外线吸收剂UV-418开始应市,这无疑极大地丰富了国内光稳定剂市场的品种和结构。
展望未来,光稳定剂的市场前景十分诱人,根据国家轻工总会的发展规划,2005年国内仅农膜行业对光稳定剂的需求量就将达到2 000吨以上,加上其他方面需求,2005年、2010年我国光稳定剂需求量将分别超过2 500吨和5 000吨。
结合国内光稳定剂发展现状和世界光稳定剂的发展趋势,确定今后我国光稳定剂行业的发展方向如下:①加强光稳定剂的基础研究,创新开发具有提高产品光、热稳定耐久性、耐水解及耐油性,降低挥发性、毒性,改善与聚合物的相容性的新结构和新品种,②加大受阻胺光稳定剂中间体的国产化力度,尽快实现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品种的国产化;③强化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具有专用化、功能化的复合型光稳定剂品种。
2023年紫外线吸收剂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紫外线吸收剂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紫外线吸收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防晒和护肤产品中的化学物质。
它可以吸收或反射紫外线,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该行业市场的现状如下:一、市场概况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防晒和护肤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推动了紫外线吸收剂行业的发展。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2019年全球紫外线吸收剂市场规模超过20亿美元,并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二、市场驱动因素1. 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意识增强:人们对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疾病,如皮肤癌、皮肤晒伤等的认识逐渐加深,提高了防晒和护肤产品的需求。
2. 防晒产品消费升级:消费者对防晒产品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能有效阻隔紫外线,还要求产品具有补水保湿、抗氧化等多重功能,促进了紫外线吸收剂行业的创新和升级。
3. 舒适性的追求:紫外线吸收剂的研发不仅要追求高效防护,还要追求产品的舒适性,如使用感好、不油腻、不刺激皮肤等,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舒适性的追求。
三、市场竞争态势1. 市场主要竞争企业:紫外线吸收剂市场存在着很多竞争企业,如巴斯夫、拜耳、丽鹏、阿克苏诺贝尔等,它们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2. 产品创新能力:企业在研发新产品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并且不断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技术含量,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
3. 品牌影响力:一些大型企业具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而中小型企业则需要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力度。
四、市场前景1. 市场增长潜力:随着人们对防晒和护肤意识的增强,紫外线吸收剂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
预计未来几年该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并且在一些新兴市场如亚洲和南美洲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紫外线吸收剂产品将不断涌现,为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同时,技术上的突破还可以提高产品的效能和舒适性,提高市场竞争力。
3.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防晒乳液、防护霜等产品的广泛应用,紫外线吸收剂的应用范围将逐渐扩大,这将进一步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和舒适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户外活动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纺织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抗紫外线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情况。
一、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紫外线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 UVA(波长 320 400nm)、UVB(波长 280 320nm)和 UVC(波长 200 280nm)。
其中,UVC 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对人体影响较小。
而 UVB 能导致皮肤晒伤、红斑等,长期暴露还可能引发皮肤癌。
UVA 穿透力更强,能深入皮肤真皮层,导致皮肤老化、皱纹产生以及黑色素沉积。
二、纺织品抗紫外线的原理纺织品能够阻挡紫外线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吸收紫外线:某些纤维材料或添加的紫外线吸收剂能够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或其他无害形式。
2、反射紫外线:通过特殊的纤维结构或后整理工艺,使纺织品表面能够反射部分紫外线,减少其穿透。
3、散射紫外线:纤维之间的空隙和织物的结构能够使紫外线发生散射,降低其直接穿透的强度。
三、抗紫外线整理技术的分类1、物理整理法物理整理法主要包括增加织物的厚度、紧密度和覆盖度。
例如,使用较厚的织物、高密度的编织结构或者多层织物叠加,可以减少紫外线的透过。
然而,这种方法往往会增加织物的重量和成本,同时可能影响其透气性和舒适性。
2、化学整理法(1)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是一类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能量转化为热能等形式的化合物。
它们可以通过浸渍、涂层等方式与纺织品结合。
常见的紫外线吸收剂包括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等。
这些吸收剂在吸收紫外线后,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消耗紫外线的能量。
(2)紫外线反射剂如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锌、二氧化钛等),它们能够将紫外线反射回去,减少其进入织物内部。
这些反射剂通常以纳米粒子的形式存在,通过后整理工艺附着在纺织品表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兵[11]等开发的紫外线吸收剂 UV- 1009 就是 一个新型稳定剂, 它是使氰脲酸与环氧氯丙烷反 应制成相应的三环氧基化合物, 再使之与十八酸 和 2, 4- 二羟基二苯甲酮反应制成 UV- 1009, 其反 应可用下式表示:
关键词 二苯甲酮 紫外线吸收剂 光稳定剂
The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Tr end of Benzophenone Der ivatives Ultr aviolent Absor ber
Ning Pei- sen Wang Ke- chang Ding Zhu- ming
分 解 温 度 /℃ 256.6 265.1 299.3 339.2
分 解 区 间 /℃ 159.6 ̄283.0 162.9 ̄290.0 208.2 ̄328.6 229.2 ̄379.4
以上结果表明, UV- 1009 的保光性良好, 但此 化合物合成路线长, 工业化尚须时日。
2 引入反应性基团[13]
西北大学[12]进行了普通二苯甲酮紫外线吸收剂
与 UV- 1009 的热分解性能试验, 有关数据列于表 5。
表 5 不同二苯甲酮类 UVA 剂的热稳定性 Tab.5 The heat stabilities of different benzophenones UVAs
光稳定剂名称 UV- 0
UV- 327 UV- 531 UV- 1009
时 间 /a
UV- B
I/%
ΔE
UV- 531
I/%
ΔE
0
78
-
80.5
-
0.5
-
3.7
-
3.3
1
72.5
5.8
73.5
5.8
从表 3 中可以看出, 曝晒 1 年后添加 UV- B 的 样 品 的 透 光 率 为 72.5%, 色 差 为 5.8, 添 加 UV- 531 的相应值为 73.5%和 5.8, 说明 UV- B 与 UV- 531 的防老化效果基本相同。
Keywor ds: benzophenone; light stabilizer; ultraviolent absorber
纵观国内外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 UVA) 开发和研究现状, 除进行 UV- 9, UV- 531 等主要品 种的合成研究[1]外, 该类产品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和 特点, 即: 高相对分子质量化( 包括单体型和聚合 型) 、聚合物键合化( 包 括 反 应 性 光 稳 定 剂 的 共 聚 和接枝) 和多功能化等。
常 用 的 二 苯 酮 类 紫 外 线 吸 收 剂 UV- 0、UV- 9 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小, 存在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 不好或在高分子材料加工过程中易挥发, 在制品 中有迁移、喷霜、结晶等缺点, 从 而 使 材 料 性 能 达
不到预期效果, 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日本 Adeka Argus 公司[4]用甲醛作为连结剂,
表 2 含不同二苯甲酮类 UVA 的 PVC 膜浸渍试验前后的
紫外线吸收率
Tab.2 The absorbtion efficiencies of PVC films with
different benzophenone UVA before
and after the soaking tests
项目 浸 渍 前 /% 浸 渍 后 /% 吸收保留率%
1 高相对分子质量化
塑料加工一般在较高温度( 200 ̄300 ℃) 下 进 行, 这时塑料添加剂会不同程度地挥发, 一方面污 染环境, 影响操作工人的健康, 另一方面还提高了 成本。增加塑料助剂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解决该问 题的重要途径, 这也是助剂工业一直研究的课题。 1.1 小分子连结低相对分子质量二苯甲酮法
紫外线吸收剂 UV- B 是由 UV- 0 与苄氯反应 制成, 提高了相对分子质量, 改进了性能, 其工艺 简单、成本低( 约为 UV- 531 的 3/5) , 无污染。20 世 纪 70 年代先后在日本和美国投入生产。日本住友 ( Sumitomo) 化学公司的商品名为 Sumisorb 120, 共 同药品( Kyodo- yokukin) 公司商品名为 Viosorb120, 湘南化学( Syonan) 公司的商品名为 Asl 26。
( Tianjin Synthetic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300220)
Abstr act: The present condition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benzophenone absorbe(UVA) were re- viewed,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tendancy is for the absorbers to be high moleaular weight, multifuction and reactivity. Some ones of it were commercial and for use in plastics industry.
通过 Mannich 反应把两个 UV- 9 分子结合为一个 大分子。此产品的商品名称为 Mark LA- 51。可用 于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通用塑料。
收稿日期: 2007- 11- 26
8
塑料助剂
2008 年第 2 期( 总第 68 期)
美 国 General Electric 公 司[5]用 甲 醛 为 结 合 剂 把 2 个分子 4, 6- 二苯甲酰基间苯二酚连结成 1 个 大分子, 其结构如下:
日本 Furukawa Electric 公 司[6]用 1 个 间 二 氯 甲基苯分子与 2 个分子 UV- 0 分子缩合制成下列 高相对分子质量稳定剂:
江 苏 镇 江 树 脂 厂[8]和 江 苏 金 益 集 团 公 司 [9]都 对 该产品进行了研究并批量生产。该产品的分子中 含有一个苄基, 它是一个疏水性很强的基团, 其挥 发性和耐水性、抗迁移性较好。在 PVC 薄膜中分 别添加 0.3%的 UV- 0、UV- 9、UV- B, 进行水抽出试 验, 测定浸渍前后膜对紫外线的吸收率和吸收保 留率, 结果列于表 2。
为比较其性能, 使 4, 6- 间苯二甲酰基间苯二 酚( Ⅰ) , 其双分子物( Ⅱ) 和常用的苯并三唑紫外 线吸收剂 UV- 360 ( 系由 2 个 UV- 329 分成构成) ( Ⅲ) 3 种化合物进行热失重试验, 测定各个化合物 失重 10%, 20%, 50%时的温度, 结果列于表 1。
UV- 531 时试样脆化、变黄。Ciba Specialty 公司[7]将 二苯酮分子用长链的聚烷氧基桥连结起来制成高 相对分子质量稳定剂 , 可用于油墨、塑 料 、橡 胶 等 高分子材料。 1.2 引入其他基团( 或枝链)
将( B) 和常用的 UV- 531, UV- 5411( 苯并三唑 类紫外线吸收剂) 添加到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 中, 制成涂料薄膜并进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 测定 膜的黄色指数( YI) , 结果列于表 4。
从 表 4 中 可 以 看 出 , 添 加 UV- 531 和 UV-
10
塑料助剂
2008 年第 2 期( 总第 68 期)
General Electric 公司[10]在 UV- 0 的两个苯环 上接上 2 个支链制成 1 个中间体, 使之与腈基丙 烯酰氯反应生成高相对分子质量稳定剂。
5411 的 涂 料 经 1 008 h 老 化 后 黄 色 指 数 分 别 为 9.2 和 8.0, 而添加化合物( B) 的黄变指数仅为 0.8, 说 明 其 耐 老 化 性 能 明 显 优 于 传 统 的 UV- 531 和 UV- 5411。
该产品的合成反应为:
表 1 不同 UVA 的热失重温度
Tab.1 The thermogravity losses of different UVAs ℃
失 重 率 /%
Ⅰ
Ⅱ
Ⅲ
10
250
379
374
20
267
402
400
50
275
535
430
从表 1 中看出, 化合物( Ⅱ) 在 热 失 重 50%时 的温度为 535 ℃, 比 UV- 360 高出很多, 增加相对 分子质量的作用是显著的。
UV- 5411 1.0
(B)
1.4
168 h 2.3 2.4 0.2
504 h 7.3 6.2 0.2
840 h 8.8 7.4 0.5
1 008 h 9.2 8.0 0.8
为测定此化合物的挥发性, 使前述膜在 125 ℃下加热, 测定在相同时间的稳定剂的残留率, 结 果表明当加热 24 h 时, UV- 531 和 UV- 5411 残留 率仅为 61%和 42%, 而新化合物( B) 则高达 95%, 表明其优异的耐热性。据称, 此化合物可用于 PC 的防紫外线涂料, 经长期老化也可使其保持高度 透明状态。 1.3 其他方法
2008 年第 2 期( 总第 68 期)
塑料助剂
7
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发展趋势
宁培森 王克昌 丁著明
( 天津合成材料研究所, 天津, 300220)
摘 要 综述了二苯酮类紫外线吸收剂( UVA) 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指出该领域正向高相对分子 质量化、多功能化和反应性化方向发展, 其中一些品种已工业化并业用于塑料加工工业。
表 4 添加不同二苯甲酮类 UVAs 的甲基丙烯酸酯曝晒后 的黄色指数变化
Tab.4 The YI change of methyacrylate films containing different benzophenones UVAs after expo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