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七月》全文详细翻译
七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七月原文、翻译及赏析七月原文、翻译及赏析想要学好一篇古文,让古文翻译成白话文是最佳的方式,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接受古文中枯燥的知识和文法,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七月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七月原文、翻译及赏析1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古诗简介《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词作。
上片从角声烽火写起,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
全词充满着乐观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情调昂扬,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以及强烈的爱国精神。
翻译秋意来到边城,声声号角哀鸣,平安烽火映照着高兴亭。
击筑高歌,站在高处把酒洒向国土,引起了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
谁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灞桥边的如烟翠柳,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应该在月下伫立,等待着我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
注释⑴秋波媚:词牌名。
双调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⑵高兴亭:亭名,在南郑(今属陕西)内城西北,正对当时在金占领区的长安南山。
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任上。
⑶角声:行军打仗用的鼓角之声。
⑷烽火:古代边防措施,于高峰处建台,镇守士卒于敌炬,白昼举烟,夜间置火,警视军民作好防御和迎敌准备。
后又有每日处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此指报前线无事的平安烽火。
高台:本处指高兴亭。
⑸筑:古代的一中弦乐器。
⑹酹(lèi)酒:把酒洒在地上的祭祀仪式。
⑺灞桥:在今陕西西安城东。
唐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为唐代长安名胜。
⑻曲江:池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
为唐代以来的游览胜地。
⑼应:应该。
人:指宋军,也包括作者。
赏析此词题中用一个“望”字把诗人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在望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片首句写秋天来到边城,鼓角声充满悲哀,一个“哀”字充分表达了词人对国土沦丧的惋惜。
中考文言文《七月》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七月》全文详细翻译本文是关于中考文言文《七月》全文详细翻译,感谢您的阅读!七月选自《诗经·豳风》七月份向下降落大火星,九月份就该发寒衣。
十一月份风呼呼响,十二月份寒风刺骨。
没有衣服没有粗布衫,怎么挨到年底!一月份修理农具,二月份下田耕地。
和我的妻子儿女一起劳动,忙得把饭带到田间地头,农官看到满心欢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份向下降落大火星,九月份就该发寒衣。
春天开始转暖,有了呜叫的黄莺。
女子提着大筐,沿着那小路走,寻找嫩桑叶。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苍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天日长长,采摘白蒿忙。
女子心中正忧伤,害怕碰上贵族家儿子同行。
七月份向下降落大火星,八月份割芦苇。
开始养蚕的月份修剪桑树,取出斧头,用来砍掉高处的长枝,摘下它上边的嫩桑叶。
七月份开始有呜叫的伯劳鸟,八月份开始纺线,有的染黑色有的染黄色。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折,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贝鸟jue),八月载绩,载玄载黄。
我染的大红色最鲜艳,给那公子哥儿做衣裳。
四月份远志开花,五月份蝉呜叫。
八月份收获,十月份落下枝叶。
十一月份捕貉子,取出狐狸皮,给公子做皮衣。
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十二月份聚集起来,继续打猎。
自己留下小野猪,把大野猪献给公堂。
五月份蝗虫切股鸣,六月份纺织娘振动翅膀叫。
七月份在野外,八月份到房檐下,九月份进到屋里,十月份蛐蛐儿钻到我的床下。
把所有的洞塞住用烟熏老鼠,堵塞北窗缝泥住门边洞。
可怜我的妻子儿女,说是为了过冬,进到这破屋居住。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人我床下。
《七月》文言文翻译

七月,古之七月,乃夏之终,秋之始。
此时,暑气渐退,凉风习习,天气转凉,草木凋零,万物由盛转衰。
然七月亦为丰收之月,五谷熟,百果香,百姓欢庆,喜气洋洋。
《七月》之诗,乃先秦之篇,载于《诗经》之中。
诗中描写七月之景,言七月之人事,感慨人生之短暂,抒发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原文如下: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七月流火,指七月天气炎热,火焰如流,形容酷热难耐。
萑苇,一种植物,生于水边,此时已枯萎,预示着夏日的结束。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九月肃霜,指九月霜降,天气转凉,霜降于地,万物凋零。
涤场,清理田间,准备秋收。
蟋蟀在堂,熠熠其光。
蟋蟀在堂,指蟋蟀在屋檐下鸣叫,声音清脆,如同熠熠生辉的灯火。
此句描绘七月之景,生动形象。
纳于瓶罂,实如蓬瀛。
纳于瓶罂,将美酒装入瓶中,如同蓬莱、瀛洲仙境一般。
此句形容七月之美酒,香气四溢,令人陶醉。
七月之月,清辉如洗,月色皎洁。
此时,文人墨客,或吟诗作赋,或饮酒赏月,以抒发胸中豪情。
七月之水,清澈见底,鱼翔浅底。
此时,渔夫撒网,捕鱼为生,百姓安居乐业。
七月之田,稻谷金黄,丰收在望。
此时,农夫辛勤劳作,期盼五谷丰登,以供家人食用。
七月之市,繁华热闹,商贾云集。
此时,百姓交易,买卖繁荣,欢声笑语,共享丰收之喜悦。
七月,古之名月,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在这美好的七月,人们珍惜当下,感恩生活,期待未来。
译文如下:七月天气炎热,八月植物枯萎。
七月天气炎热,九月霜降,十月清理田间。
蟋蟀在屋檐下鸣叫,如同熠熠生辉的灯火。
将美酒装入瓶中,香气四溢,如同蓬莱、瀛洲仙境。
七月之月,清辉如洗,月色皎洁。
七月之水,清澈见底,鱼翔浅底。
七月之田,稻谷金黄,丰收在望。
七月之市,繁华热闹,商贾云集。
七月,古之名月,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在这美好的七月,人们珍惜当下,感恩生活,期待未来。
七月原文及翻译

七月原文及翻译七月是《诗经》中的一首诗。
是一首先秦时代的华夏族民歌。
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七月原文及翻译!七月原文及翻译七月作者:佚名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
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注释①流:落下。
火:星名,又称大火。
②授衣:叫妇女缝制冬衣。
③一之日:周历一月,夏历十一月。
以下类推。
觱(bi)发:寒风吹起。
④栗烈:寒气袭人。
⑤褐(he):粗布衣服。
(6)卒岁:终岁,年底.(7)于:为,修理。
耜(si):古代的一种农具。
(8)举趾:抬足,这里指下地种田。
(9)馌(ye):往田里送饭。
南亩;南边的田地。
(10)田畯:(jun):农官。
喜:请吃酒菜。
(11)载阳;天气开始暖和。
(12)仓庚:黄鹏。
(13)懿筐:深筐。
(14)遵:沿着。
微行:小路。
(15)蘩:白蒿。
祁祁:人多的样子。
(16)公子:诸侯的女儿。
归:出嫁。
(17)萑(huan)苇:芦苇。
七月用文言文翻译

七月,乃孟秋之始,天地间阴阳交泰,万物皆处于成长之期。
古人有云:“七月流火,八月蟋蟀。
”言七月之炎热,如流火般炽热,蟋蟀亦鸣于庭。
此时,农民们纷纷收割庄稼,以备冬日之需。
七月七日,乃七夕节。
牛郎织女相会之夜,传说中,织女跨银河与牛郎相会。
世人以乞巧、赏月、祈愿等方式庆祝此节。
古人有诗云:“牵牛织女渡河桥,月满西楼泪满袍。
”表达了对牛郎织女美好爱情的向往。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亦称鬼节。
古人认为,七月十五是鬼魂游荡人间之时,故有放河灯、烧纸钱、祭祀祖先等习俗。
民间传说,中元节之夜,放河灯可以照亮鬼魂归途,使其免受恶鬼侵害。
七月二十三日,为地藏王菩萨圣诞。
地藏王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世人以烧香拜佛、放生等方式祈求菩萨保佑,消灾解难。
七月,气候炎热,人们亦需注意养生。
古人有云:“七月不食冰,八月不食瓜。
”言七月不宜食用冰冷食物,以免伤及脾胃。
此时,宜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西瓜等。
七月,亦为夏季尾声,气温逐渐下降。
古人有诗云:“七月半,秋气寒。
”言七月末,秋意渐浓。
此时,人们应适时添衣,以防感冒。
七月,还有诸多民间传说与习俗。
如七月十四,有地方传说为“鬼节”,人们纷纷在家中贴门神、放鞭炮,以驱赶恶鬼。
七月二十,有地方传说为“蚊虫夜行日”,夜晚不宜出门,以免被蚊虫叮咬。
总之,七月,乃一年之中至关重要的月份。
农事繁忙,习俗众多,民间传说丰富。
在这个月份里,人们既要忙于农事,又要庆祝节日,祈求平安。
如今,七月已渐行渐远,但那些美好的习俗与传说,仍流传在民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月,盛夏之际,炎炎烈日,万物生长。
农人辛勤耕耘,忙于收割;学子潜心苦读,为求功名。
七月,亦为民间传说与习俗的集中体现,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
虽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但七月之美,将永远留存在人们的心中。
七月文言文翻译

原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饷彼南亩。
田畯至止,以异我事。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十一月蟋蟀在堂。
十二月蟋蟀在屋。
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归曰归。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翻译:
七月之时,火星逐渐西移,九月之时,人们开始准备冬衣。
第一日,寒风凛冽,第二日,天气更加严寒。
没有衣裳,没有粗布,如何度过这个冬天?
第三日,开始耕作,第四日,开始劳作。
带着妻子和孩子,到田里去劳作。
农夫来了,他们改变了我们的工作。
十月,蟋蟀钻入我的床下,十一月,蟋蟀在堂屋中。
十二月,蟋蟀在屋檐下。
六月,莎鸡振动翅膀,七月,莎鸡在野外,八月,莎鸡在屋檐下,九月,莎鸡在门户旁,十月,蟋蟀钻入我的床下。
堵住洞口,熏走老鼠,封闭门窗。
唉,我的妻子和孩子,说回家吧,说回家吧。
希望与你白头偕老,但老去却让我心生怨恨。
此篇《七月》通过对七月时节的描写,反映了古代农民的艰辛生活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中通过对比四季的变化,表达了人们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庭、生活的深深眷恋。
这首诗以其朴实无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佳作。
中考文言文《秋声赋》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秋声赋》全文详细翻译秋声赋作者:欧阳修夜里,欧阳子正在读书,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不禁悚然而听,惊道:“奇怪!”这声音初听时淅淅沥沥,潇潇飒飒,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在物体上,鏦鏦铮铮,犹如金属相击。
再听,又似奔赴战场的军队正衔枚疾进,没有号令,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于是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
”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空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
四下里并没有人声,那声音来自树林中间。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日:“异哉!”初淅沥以潇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纵纵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
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我恍然叹道:“哦,原采这是秋天的风声呀,真令人感伤,它怎么就来了呢?秋天总是这样的:它的色调凄清惨淡,云气消失,烟霭飘散;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远,日色晶明;它的气候清冷萧瑟,悲风凛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冷落苍凉,川流寂静,山林空旷。
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时而呼啸激昂。
秋风未起时,绿草如毯,丰美繁茂,树木葱茏,令人神怡。
然而它一旦来临,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
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一种肃杀之气的余烈。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
“秋天是刑官行刑的季节,它在时令上属阴;秋天又象征着用兵,它在五行中属金。
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义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
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
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代表西方的一种声音,而七月的音律是‘夷则’。
《中考文言文《入蜀记》(节选)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入蜀记》(节选)全文详细翻译》入蜀记作者:陆游(七月)十四日,傍晚,天晴。
打开船舱中向南的窗,观看河山风光。
姑熟溪中有很多鱼,不时冲开水面跃出来,夕阳照映溪水,如同银刀一样。
垂竿钓鱼、拉网捕鱼的人满眼都是,因为这缘故,鱼价很低,家僮差役们每天都吃得饱饱的。
当地的人说,这溪水很肥,适于鱼的生长。
等到我唱了这溪水,觉得水味道真根甜,难道当真是因为水肥的缘故吗?溪的东南许多山峰像青黑色的颜料染过一样,原来是青山啊。
(七月)十四日,晚,晴。
开南窗观溪山。
溪中绝多鱼,时裂水面跃出,斜日映之,有如银刀。
垂钓挽罟者弥望,以故价甚贱,僮使辈日皆餍饫。
土人云,此溪水肥,宜鱼。
及饮之,水味果甘,岂信以肥故多鱼邪?溪东南数峰如黛,盖青山也。
(八月)十四日,(船从富池出发西行)拂晓,下雨。
经过一座小石山,(这座山)笔直得像从山顶一刀削去一半,跟余姚江边的蜀山很相似。
行船在江上,遇到一木筏,宽十多丈,长五十多丈。
(八月)十四日,晓,雨。
过一小石山,自顶直削去半,与余姚江滨之蜀山绝相类。
抛大江,遇一木筏,广十余丈,长五十余丈。
上面有三四十户人家,妻子儿女鸡狗以及舂米的臼、碓都有。
中间有相往来的通道,还有神祠,这是向来没有见过的。
驾船的人说,这还是小的呢,大的可在竹筏上铺上土作菜田,或开酒店,大得却不再能开进小水湾,只在大江中行进罢了。
这天刮逆风,(纤夫)用力拉船,从天亮到日落才走了十五六里。
船在刘官矶停泊,这里古代蕲州边界。
子侄等辈上岸,回来后说:“发现一条小路,(从小路)到山后面,有一个小湖,面积很大,莲子菱角很多,沿湖有很多木芙蕖,几户人家在夕阳中,芦苇篱笆、茅屋房舍,仿佛是一个幽雅的地方,而且寂静得没有人声。
有很大的梨,想买它,但没法买到。
湖中有轻快的小船采菱角,叫他们也没有人答应。
想要再看个究竟,恰好看见路旁设有打捉野兽的工具,怀疑有虎狼,于走不敢再向前走了。
”刘官矾,传说走蜀汉昭烈帝刘备到吴国去,曾在这里拢船上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七月》全文详细翻译
本文是关于中考文言文《七月》全文详细翻译,感谢您的阅读!
七月
选自《诗经·豳风》
七月份向下降落大火星,九月份就该发寒衣。
十一月份风呼呼响,十二月份寒风刺骨。
没有衣服没有粗布衫,怎么挨到年底!一月份修理农具,二月份下田耕地。
和我的妻子儿女一起劳动,忙得把饭带到田间地头,农官看到满心欢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份向下降落大火星,九月份就该发寒衣。
春天开始转暖,有了呜叫的黄莺。
女子提着大筐,沿着那小路走,寻找嫩桑叶。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苍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天日长长,采摘白蒿忙。
女子心中正忧伤,害怕碰上贵族家儿子同行。
七月份向下降落大火星,八月份割芦苇。
开始养蚕的月份修剪桑树,取出斧头,用来砍掉高处的长枝,摘下它上边的嫩桑叶。
七月份开始有呜叫的伯劳鸟,八月份开始纺线,有的染黑色有的染黄色。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折,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贝鸟jue),八月载绩,载玄载黄。
我染的大红色最鲜艳,给那公子哥儿做衣裳。
四月份远志开花,
五月份蝉呜叫。
八月份收获,十月份落下枝叶。
十一月份捕貉子,取出狐狸皮,给公子做皮衣。
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十二月份聚集起来,继续打猎。
自己留下小野猪,把大野猪献给公堂。
五月份蝗虫切股鸣,六月份纺织娘振动翅膀叫。
七月份在野外,八月份到房檐下,九月份进到屋里,十月份蛐蛐儿钻到我的床下。
把所有的洞塞住用烟熏老鼠,堵塞北窗缝泥住门边洞。
可怜我的妻子儿女,说是为了过冬,进到这破屋居住。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人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瑾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吃郁李和葡萄,七月份烹煮冬葵和豆子。
八月份去敲枣,十月份收稻子。
用来酿造春酒,以便延年益寿。
七月份吃瓜,八月份摘胡芦,九月份采麻子。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采苦菜砍臭椿柴火,给我这个农夫做饭吃。
九月份修好打谷场,十月份收庄稼。
黍子高梁先后熟,然后是谷子麻子豆子小麦。
可怜我这个农夫,我的庄稼刚收拾好,又要去干公堂的事。
采荼采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谬,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白天割茅草,晚上搓绳子。
急急忙忙上到房顶修缮,又要开始播种各种作物。
十二月份破冰嘭嘭响,一月份收入到冰窖。
二月份的早晨,提上羔羊祭上韭菜。
九月份肃条起霜,十月份清扫打谷场。
两樽酒作为款待,宰杀羔羊。
登上公堂,看他们正举起那犀牛酒杯,互相祝福长生不老。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