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及常见问题的处理
全科医生新生儿家庭访视(三)

全科医生新生儿家庭访视(三)作者:施萍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第03期全科医生进行新生儿家庭访视时,为新生儿家长提供喂养咨询和指导,提供科学喂养知识,是保障儿童良好营养状态和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措施。
母乳喂养指导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含有全面充足的营养,是生后6个月内婴儿的最佳食品。
母乳中脂肪、蛋白质和乳糖比例适宜,有助于婴儿消化吸收,并且不增加婴儿肾脏的负担。
母乳乳清蛋白中富含抗感染因子,可保护婴儿免于感染。
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有利于钙的吸收。
初乳是母亲分娩后最初几天内产生的母乳,黏稠,颜色发黄或清亮,比成熟乳含有更多的蛋白质。
初乳中含有大量分泌型IgA及白细胞,可为婴儿提供被动免疫,提高婴儿的抗感染能力。
初乳有助于婴儿胎便的排出,可预防病理性黄疸。
初乳含有生长因子,有助于婴儿肠腔发育,预防婴儿发生过敏或不耐受。
初乳富含维生素A,可以减少婴儿发生严重感染的危险。
母乳喂养有利于母子间亲子关系的建立,使婴儿具有安全感。
母乳喂养还可促进母亲产后机体的康复。
生后第2年,母乳仍然是儿童能量和高质量营养素的重要来源,可提供儿童每天所需能量的40%以及相当比例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应鼓励母乳喂养至儿童2岁。
母乳喂养的方法婴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喂哺母乳。
正常分娩的新生儿可以在脐带结扎后的半小时内开奶,早开奶可通过婴儿吸吮促进母亲乳汁的分泌。
孩子出生后6个月内,应坚持纯母乳喂养,即除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和药物滴剂或糖浆外,只给婴儿喂母乳,不给其他任何液体和固体食物。
不能忽视初乳的重要作用。
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以便使婴儿能吃到富含蛋白质及水分的前奶和富含脂肪、乳糖及其他营养素的后奶。
母乳喂养应该坚持按需喂养的原则,6个月以前母乳喂养≥8次/日(一般一昼夜应≥8次);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不必喂水,以免婴儿因喝水减少摄乳量。
正确的喂奶姿势是成功进行母乳喂养的重要因素,母亲哺乳时抱婴儿的要点: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婴儿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新生儿访视流程

新生儿访视流程新生儿访视流程新生儿访视是指医务人员对诞生后的婴儿进行健康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这是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旨在及早发觉和处理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确保婴儿能够健康成长。
下面将介绍一下新生儿访视的流程。
1. 婴儿基本信息登记:在开头访视之前,医务人员会先进行一系列的登记工作,包括记录婴儿的姓名、性别、诞生日期、诞生体重和身长等基本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评估和跟进特别重要。
2. 家族史和孕期史询问:医务人员会询问父母关于家族史和孕期史的问题。
家族史可以供应有关某些遗传疾病或家族病史的重要信息。
而孕期史则包括妈妈的孕期健康状况、妊娠期间的疾病或药物使用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评估婴儿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
3. 体格检查:医务人员会对婴儿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
这包括测量婴儿的体重、身长和头围,检查婴儿的皮肤、头发、眼睛、耳朵、鼻子和口腔等器官的健康状况。
医务人员还会观看婴儿的肢体活动和姿态,检查婴儿的心脏和肺部的听诊,以及检查腹部和生殖器官等。
这些检查旨在确保婴儿的器官和身体发育正常。
4. 神经发育评估:医务人员会评估婴儿的神经发育状况。
他们会观看婴儿的反应、留意力和触觉反射等。
医务人员还会检查婴儿的脊柱、四肢和关节的敏捷性,以确保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正常。
5. 养分和喂养评估:医务人员会询问父母关于婴儿的喂养方式和养分摄入状况。
他们会评估婴儿的体重增长和喂养频率,以确保婴儿获得足够的养分。
6. 预防接种:新生儿访视还包括对婴儿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
医务人员会核对婴儿的疫苗接种记录,并依据婴儿的年龄和国家的预防接种方案进行接种。
7. 家长教育和建议:在访视的医务人员会向父母供应关于婴儿护理、喂养、平安和成长发育的教育和建议。
这些建议旨在关心父母更好地照看和爱护婴儿的健康。
新生儿访视是确保婴儿健康的重要环节。
通过全面的体格检查、神经发育评估、养分和喂养评估,以及预防接种和家长教育,医务人员可以早期发觉和处理潜在问题,为婴儿的健康成长供应支持和指导。
新生儿访视

医生可以向家长提供喂养、护理和发展的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宝宝,促进其 发育。
早期发现并处理问题
新生儿访视过程中,医生会检查 宝宝的体重、体温、呼吸、心肺 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早发现任何
异常情况。
如果在访视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 ,医生会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 施,避免问题恶化,保障宝宝的
新生儿访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新生儿访视的重要性 • 新生儿访视的内容 • 新生儿常见问题及处理 • 新生儿访视的频率和时间安排 • 新生儿访视的注意事项
01
新生儿访视的重要性
促进新生儿健康
定期进行新生儿访视,可以确保宝宝得到及时的医疗护理和健康指导,有助于促进 宝宝的健康成长。
脐带
医生会检查新生儿的脐带是否正 常脱落,有无红肿、渗血等情况 ,并指导家长如何正确护理脐带 。
喂养指导
母乳
医生会指导母乳喂养的姿势、频率和持续时间,解答关于母乳不足、乳腺炎等 问题。
配方奶
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医生会提供关于奶粉选择、冲泡方法及喂奶量的建议。
睡眠和哭闹管理
睡眠
医生会了解新生儿的睡眠习惯,如睡眠时间、睡眠环境等,并给出改善睡眠质量 的建议。
哭闹
医生会指导家长如何识别和处理宝宝的哭闹,了解宝宝的需求和不适,促进宝宝 的情感发展。
疫苗接种咨询
• 医生会根据新生儿的免疫接种计划,向家长提供关于疫苗接种 的时间、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反应等信息,解答家长的疑虑。
03
新生儿常见问题及处理
黄疸
总结词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皮肤和巩膜黄染, 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
产后访视和新生儿访视

常见问题的处理
产后便秘:鼓励下床运动,多次蔬菜水果。 痔疮:适当多吃纤维素含量较多的蔬菜,保持大便 通畅。 会阴伤口愈合不良:保持外阴清洁,鼓励下床活动, 促进分秘物及恶露排出,指导合理饮食,促进伤口愈 合。 母乳喂养困难:如因为乳腺管阻塞并有疼痛肿块, 乳汁不足而引起喂养困难,可以通过热敷和按摩使乳 管通畅,增加母乳次数,指导哺乳方法等进行处理。
病理性黄疸: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
每天多喂多排大小 便,适当的给宝宝 照太阳光。
母乳性黄疸:大约1%母乳喂养可发生母乳
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可达20mg/dl,于4-12 周后下降。
脐部护理
脐部有分泌物提示有轻 微感染;若出现脐部红肿, 有黄色分泌物说明脐部发 炎。
处理: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最重要。 用75%的酒精消毒。 脐根出现红肿或分泌物带 有臭味应即刻送医院就诊。
产后访视和新生儿访视
产后家庭访视
目的:
做好产褥期保健,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 理指导,促使产妇顺利康复、新生健康成长。
时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接到分娩医院发出的产
妇分娩信息后,先联系产妇,得知产妇和新生儿出 院后,要在出院后七天内到家中进行产褥期的保健 服务。
方式:社区医生在与产妇及其家属电话沟通取得信
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和判断婴儿是否吃到足够乳汁 一、正确的喂养姿势 1、母亲的体位要舒适,全身放松。 2、母婴必须紧密相贴(胸贴胸、腹贴腹、婴儿下巴紧 贴母亲的乳房)。嘴与乳头在同一水平上。
二、正确的含接姿势和方法
哺育时母亲应将正个乳房托起,用乳头去触婴儿 面颊或口唇周围的皮肤,引起觅食反射。当婴儿张 口时,将整个乳头和几乎全部乳晕送入口中。每次 喂奶左右乳房轮流吸允,一侧大约10分钟,最多不 超过30分钟,每次都尽量排空乳汁。如果一侧乳房 有皲裂、乳腺炎等,应先让婴儿吸允正常一侧乳房 后再吸允另一侧乳房。
家庭访视

4、恶露情况 产后1周内每天检查恶露的量、颜色和气味情况。 血性恶露 含有大量血液、坏死蜕膜组织及宫颈黏液等自阴道排出,后 逐渐减少, 产后3-7天停止。 浆液性恶露 含少量白细胞、较多坏死组织蜕膜、宫颈黏液、阴道排液、 细菌,产后2周左右。 白色恶露 含大量白细胞、坏死组织蜕膜,表皮细胞及细菌等,产后3 周左右干净。 5、外阴护理 产后每天用1:5000高锰酸钾或1:2000新洁尔灭溶液冲洗外 阴。 注意会阴刀口有无红肿热痛,外阴水肿者可用50%硫酸镁湿 热敷、理疗。
王不留行研细末,取药 末10克,黄酒调匀,猪 蹄3-4只煮汤,冲入药 末食用。
产妇中医健康管理
产妇常见病症中医保健方法
产后缺乳
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
青皮、柴胡--舒肝解郁
四物、天花粉---养血滋液 穿山甲、王不留行、漏芦--活络下乳
桔梗、通草---宣络通乳
白芷---理气通窍 甘草---调和诸药
营养指导
、膳食多样、搭配合理,以满足母体自身和 哺乳期对营养素的需要。 2、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3、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每天的蛋白质保 证1/3以上来自于动物性食品。 4、重视蔬菜和水果摄入。 5、忌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产褥期心理特征
• 初为人母的喜悦 ——高兴、兴奋 ——忧虑、自责
• 我能照顾得好孩子吗?我有足够的母乳吗? • 以孩子为中心,自己受冷落了?
液 生活用品:一次性鞋套、一次性垫臀纸。 2.访视前先进行电话预约,简单说明产后访视的目的。 3、产后访视时的观察和检查 进入产妇家,在接触母婴之前先清洁双手。先查新生儿,后查产妇。
产后访视时新生儿的观察和检查
• 观察一般情况、面色、精神、呼吸、哭声、 和吸吮情况 • 测体温、称体重、听心肺、检查头颅部、 口、眼、鼻、耳,脐部及臀部有无感染。 • 边检查边询问有关病史,询问新生儿出生 孕周、出生体重、有无窒息、计划免疫、 出院后的喂养、睡眠、大小便,新生儿听 力、视力和代谢性疾病筛查结果等情况。
产后访视中新生儿保健内容及措施

f.眼部口腔要保持清洁,要预防感染等。 眼部口腔要保持清洁,要预防感染等。 眼部口腔要保持清洁
新生儿保健保健内容及措施
2.新生儿访视时间及内容
新生儿访视时间:自新生儿出生后 天内访视 天内访视3次 接卡后48小时 新生儿访视时间:自新生儿出生后28天内访视 次,接卡后 小时 内应进行一访,分别为出生后7天 内应进行一访,分别为出生后 天、14天、28天 天 天 各访视1次 若发现有异常情况, 各访视1次。若发现有异常情况,应视具体情况 增加访视次数。 增加访视次数。 访视内容:可归纳为“一看、二问、三检查、四宣传、五处理” 访视内容:可归纳为“一看、二问、三检查、四宣传、五处理”。 访视前准备好访视包
婴幼儿家庭护部护理 每次洗澡后,用干纱布团轻轻擦拭外耳 每次洗澡后, 道及外耳,不要用棉签清洁外耳道, 道及外耳,不要用棉签清洁外耳道,也不要 给小儿挖耳内耵聍。 给小儿挖耳内耵聍。
婴幼儿家庭护理
常见异常情况有:
①耵聍变硬,结块。 耵聍变硬,结块。 耳后及外耳道有红疹及淡黄色湿性分泌物。 ②耳后及外耳道有红疹及淡黄色湿性分泌物。 外耳道有脓性、浆液性或血样性液体流出。 ③外耳道有脓性、浆液性或血样性液体流出。 听力异常的表现: ④听力异常的表现: 0-3个月的婴儿,对关门声没有反应; 个月的婴儿, 个月的婴儿 对关门声没有反应; 4-7个月的婴儿,听到声音没有转头、盯着看、惊奇等反应; 个月的婴儿, 个月的婴儿 听到声音没有转头、盯着看、惊奇等反应; 8-12个月的婴儿,对自己的名字没有反应; 个月的婴儿, 个月的婴儿 对自己的名字没有反应; 2岁的孩子不能按成人要求完成简单任务。 岁的孩子不能按成人要求完成简单任务。 岁的孩子不能按成人要求完成简单任务 发现上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发现上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如果孩子耳内耵聍较多或结块应请医 生帮助清除。 生帮助清除。
新生儿家庭访视中常见问题及护理指导的效果研究

742019 年第 6 卷第 67 期2019 Vol.6 No.67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新生儿家庭访视中常见问题及护理指导的效果研究陈海英(昌江黎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海南 昌江 572700)【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家庭访视中常见问题及护理指导的效果。
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选自我县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开展家庭访问的新生儿170例,总结家庭方式中常见的问题,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指导,分析、对比家庭访视以及护理干预前新生儿家长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结果 对新生儿家庭进行访视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后,新生儿家长在母乳喂养、皮肤护理、脐部护理、眼耳口等各方面的护理中均优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对新生儿家庭进行及时的访视,总结访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正确的护理指导,能够使新生儿家长掌握正确的护理方式,提升新生儿保健意识,纠正新生儿家长的错误行为,为新生儿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保障,值得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家庭访视;常见问题;护理指导;效果研究【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67.74.02新生儿主要是指出生未到一个月的婴儿,由于该阶段的婴儿从依赖母体生活转向独立生存,从而导致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使新生儿呈现出适应能力薄弱的现象,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新生儿家长经验缺乏,且无护理意识,导致新生儿无法接受科学的护理,就会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基于这种情况,对新生儿家庭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并个与相应的护理指导具有积极意义[1]。
本次旨在进一步探究新生儿家庭访视中常见问题及护理指导的效果,现将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选自我县2016年1月~2018年1月开展家庭访问的新生儿170例。
宝宝满月体检的常见问题

宝宝满月体检的常见问题一、常见问题解答1、宝宝黄疸未消退,还有湿疹,暂时不来做满月体检?答:要按时来体检,黄疸、湿疹是有原因的,医生分析病因,宝宝早期康复。
2、快满月了,还在新生儿科住院,什么时候来做首次体检?答:宝宝出院后,健康状况良好,出院后一周及时到儿童保健科做体检。
3、宝宝出生后听力筛查未通过,什么时候复查?答:宝宝42天和三月龄时要复查。
4、宝宝左臂上有个小脓包,能涂药吗?答:宝宝出生后在左上臂接种了卡介苗,有的宝宝左臂上会出现小脓包,不涂药保持干燥即可。
5、宝宝出生后要补维生素AD吗?答:宝宝出生15天就可以补充维生素AD了。
6、宝宝未满月能晒太阳吗?答:宝宝可以晒太阳的,记得不要隔着玻璃晒。
7、快满月的宝宝能看多远?答:满月婴儿能看到20~30厘米的物体,可以用视觉刺激卡片给宝宝进行视觉刺激。
8、什么是高危儿?答: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危害,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的新生儿。
绝大多数高危儿能完全健康地生长发育,部分高危儿视疾病危重程度以后可能有运动障碍、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多动、学习困难、自闭、行为异常等后遗症发生。
9、肌张力异常怎么办?答:家长在护理婴儿时如出现手脚打挺、有力屈曲或伸直,好像很有力或全身松软现象,需要通过专业的医生评估后进行早期干预。
10、宝宝新冠感染“阳康”后多久可以来体检和接种疫苗?答:宝宝“阳康”后一周就可以进行体检和接种疫苗。
二、满月首次体检的重要性1、儿童定期体检很重要,其中以首次满月体检尤为重要。
因为这是孩子出院回家后第一次去儿童保健门诊建档、体检、接种疫苗,也是对孩子进行健康保健的开始。
2、根据《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正常足月新生儿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包括首次访视和满月访视(42天体检)。
旨在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
降低新生儿患病率,促进宝宝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新生儿感知觉发育
1、视感知发育 新生儿已有视感觉功能,只有在15—20厘米处最清 晰 1个月时可凝视光源,开始有头眼协调,头可跟随 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90度。 新生儿喜欢看妈妈的脸,而且具备辨别颜色的能 力,对红色和兰色有不同的反应。
2、听感知觉发育
• 出生 3-7 天表现良好的听觉,偏好柔和、缓 慢、纯厚的声音,对尖锐的声音反应烦躁 。 •.新生儿访视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访视时应 携带新生儿访视包,出示相关工作证件。 2.新生儿访视包: 3.注意医疗安全,预防交叉感染。 4.加强宣教和健康指导。 5.发现新生儿危重征象,应向家长说明情况,立即 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治疗。 6.保证工作质量,按要求询问相关信息,认真完成 测量和体检。完整、准确填写新生儿家庭访视记 录表,并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二)访视内容 1.问诊 (1)孕期及出生情况:母亲妊娠期患病及药物使用情况, 孕周、分娩方式,是否双(多)胎,有无窒息、产伤和畸 形,出生体重、身长,是否已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新生 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等。 (2)一般情况:睡眠、有无呕吐、惊厥,大小便次数、性 状及预防接种情况。 (3)喂养情况:喂养方式、吃奶次数、奶量及其它存在问 题。 2.测量 (1)体重 (2)体温 3.体格检查:一般状况、皮肤黏膜、头颈部、眼、耳、 鼻、口腔、胸部、腹部、外生殖器及肛门、脊柱四肢、神经 系统。
小颗粒隆起,系上皮细胞堆积肥,称上皮珠;
• 马牙:在牙龈边缘可见黄白色米粒大小颗粒或斑块,俗
称马牙,系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所致。一般 没有症状不影响生长发育。 有时上皮珠较大,小儿可产生爱摇头、烦躁、咬奶头 ,甚至拒食等症状。这是由于局部发痒、发胀引起的。 均属正常,于生后数周或数月可自然消失,不宜挑刮 ,以免感染。
乳腺肿大:男、女足月新生儿均可发生,生后3-5
天出现,如蚕豆到鸽蛋大小,是因为母亲的孕酮 和雌激素经胎盘至胎儿,刺激新生儿的乳腺所致 。多于2-3周后消退,不需处理,如强烈挤压,可 致感染。
假月经:部分女婴在生后5-7天可见阴道流出少量
血液,持续1-3天自止,此系母亲雌激素在孕期进 入胎儿体内,生后突然中断所致,一般不必处理 。如同时有其它部位出血、阴道出血量多时,则 按新生儿出血症处理。
4.指导 (1)居住环境: (2)母乳喂养: (3)护理: (4)疾病预防: (5)伤害预防:注意喂养姿势、喂养后的体位,预 防乳汁吸入和窒息。保暖时避免烫伤,预防意外 伤害的发生。 (6)促进母婴交流:母亲及家人多与新生儿说话、 微笑和皮肤接触,促进新生儿感知觉发展。
5.转诊 (1)立即转诊: (2)建议转诊: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及常见问 题的处理
主要内容
• • • • •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足月新生儿的特点 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 新生儿几个保健要点 新生儿几个常见问题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一)访视次数 1.正常足月新生儿 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 (1)首次访视:在出院后7日之内进行。如发现问 题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 (2)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进行。新生儿满 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 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新生儿红斑和粟粒疹:生后1-2天,在头部、躯
干及四肢常出现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斑丘疹,称为 新生儿红斑,1-2天后自然消失。也可因皮脂腺堆 积在鼻尖、鼻翼、颜面部形成小米粒大小黄白色 皮疹,称为新生儿粟粒疹,脱皮后自然消失。
生理性黄疸:50%~60%的足月儿和大于80%的早产儿
于出生后2~3日(最早2天,最晚5天)出现黄疸(皮肤和 眼几摸眼结膜逐渐变黄,尿稍黄,不染尿布),4~5日达 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2周内消退,早产儿3~4周 消退。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没有其它症状,情况良好。 由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不仅有个体差异,也有因种 族、地区、遗传、家族和喂养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 生理性与病理性的不同 减轻母乳性黄疸的方法
3、味觉、嗅觉的发育
• 出生时味、嗅觉发育已很完善,闻到妈妈 的奶就会寻找奶头,喜甜味,不喜苦、酸味 。 • 妈妈的饮食口味会影响到宝宝的口味
4、皮肤感觉的发育
触觉: 眼、口周、手掌、足底很灵敏,前臂 、 大腿、躯干较迟钝。 痛觉:较迟钝。
温度觉:很敏感。尤其是对冷的反应。
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
• 上皮珠:在新生儿上腭中线部位有散在黄白色、米粒大
2.高危新生儿 酌情增加访视次数,首次访视应在得到高 危新生儿出院(或家庭分娩)报告后3日内进行。 符合下列高危因素之一的新生儿为高危新生儿。 (1)早产儿(胎龄 < 37周)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2500克)。 (2)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 血者。 (3)高胆红素血症。 (4)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5)新生儿患有各种影响生活能力的出生缺陷(如唇裂、 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6)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高龄分娩(≥35岁)、患 有残疾(视、听、智力、肢体、精神)并影响养育能力者 等。
生理性腹泻
• 大便次数增多,每天拉几次,甚至十几次。每次大便量不 一定很多,其中含有少量水分,一般没有特殊腥臭味。精 神正常、无病容、发育好。这种腹泻叫作“生理性腹泻” 。
• “生理性腹泻”纯属母乳中某种营养过多造成的,如果改 喂牛奶后,一般都可治好。但生理性腹泻不影响孩子的生 长发育,从粪便中排出一部分营养还比其它儿童吸收的营 养多。因此,有“生理性腹泻”的儿童不必因此舍弃母乳 而改成牛乳或其它代乳品。
考核指标 1.新生儿访视覆盖率=(该年接受1次及1次以上访 视的新生儿人数/同期活产数)×100% 2.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同期纯母乳喂养新生儿 数/满月访视有喂养记录的新生儿数)×100%[1]
足月新生儿特点
一、新生儿体格生长
1、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等: 头长约占身长的1/4 头围:平均34厘米 前囟:约1.5—2厘米 身长:平均50厘米 体重:平均3公斤 2、生后体格生长规律: 第一个月增长2-4.8厘米 第一个月增长0.7-1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