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寄生虫-鞭虫

寄生虫-鞭虫

2 生活史特点 (1) (2) (3) (4) (5) 成虫寄生于盲肠 感染期为含蚴卵 经口感染 产卵量3000~10000个/条•天 成虫寿命3~5年
三、致病
1 轻度感染(EPG<1000)或中度感染 (EPG为1000~9999):一般无明显症状,仅粪 检虫卵阳性。 2 重度感染(EPG>9999): (1)消化系统症状:腹痛、慢性腹泻。 (2)过敏症状:发热、荨麻疹、嗜酸细胞增高、 四肢浮肿等。 (3)重症症状:发热、过敏、贫血、浮肿、消 瘦、直肠脱垂、诱发或加重阿米巴病或阑尾炎等。
毛首鞭形线虫 Trichuris trichiura
一、形态
1 成虫:♀35~50cm;♂30~45cm 2 虫卵: 22 × 52μm
二、生活史
1 生活史过程 成虫寄生盲肠→雌雄交配,产卵随粪排出体外 →虫卵经3~5wk →发育为感染期卵(含蚴卵) →经口感染,小肠内逸出幼虫,侵入肠黏膜摄 食→10d后幼虫回到肠腔,移行至盲肠,以前端 钻入肠壁寄生→发育为 成虫
四、实验诊断
同蛔虫,易漏检,需反复检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流行情况
与蛔虫分布一致,感染率低于蛔虫,儿童>成人。
六、防治原则
同蛔虫,特效驱虫药为酚嘧啶(oxantel)。

鞭虫

鞭虫

概论 蛔虫肠内寄生
四、诊断

直接涂片法(检出率18.2%)

• •
沉淀法(53.5%)
饱和盐水浮聚法(82.8%) 加藤法(82.8%)
五、流行与防治
同蛔虫 ,但虫卵耐干燥不如蛔虫卵。 人群感染主要和卫生习惯有关。 治疗药物:甲苯咪唑、阿苯达唑、酚嘧 啶效果较好。
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Trichuris trichiura
(whipworm)
俗称“鞭虫”,成虫常寄生 于盲肠,生活史与蛔虫相似 但幼虫无游移。流行与防治 基本同蛔虫。
一、形态
1. 外形似马鞭,前细(3/5),后粗(2/5), 虫体长30-50mm,雌雄生殖系统均为单管型。 2. 虫卵
腰鼓形, 比蛔虫卵小, 有透明栓 。
二、生活史
小结
1. 寄生部位: 盲肠 2. 幼虫不经体内移行 3. 食物:血液、组织液 4. 产卵量少,1000~7000个/天。误食虫卵 到成虫成熟产卵需1个月左右。
三、致病
轻者无症状,严重感染导致消化道功 能紊乱。
儿童可导致慢性腹泻、消瘦、贫血、 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脱垂等症状。还可诱发或加重其 他疾病,如阑尾炎、阿米巴性痢疾。

蛔虫毛首鞭形线虫要点PPT课件

蛔虫毛首鞭形线虫要点PPT课件
1.土源性线虫: 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 人是唯一的宿主
虫卵在外界土壤中的发育
2. 生活史发育过程
虫体在人体的发育
虫体在人体的发育
经口食入 感染期虫卵
6~8小时 孵化液(脂酶、 壳质酶、蛋白酶)
幼虫
人体内 移行经 肝、肺 肺泡内行第2次、 3次蜕皮(第10 天内)
幼虫
数周
幼虫:肠壁→小血管﹑淋巴管 →门静脉→肝→右心→肺→肺 第四次蜕皮 泡→支气管﹑气管→咽→食管 虫卵 成虫
食入过量的辛辣食物或不适当的驱虫治疗)
刺激虫体活动力增加
钻入开口于肠壁的各种管道
各种并发症
五.流行(Epidemiolopy)
④蛔虫病广泛流传原因
a.生活史简单 直接型 宿主 经口途径
无需中间
b.感染方式多
c.蛔虫产卵量大 /雌
24万/天
d.蛔虫卵对外界理,化等不良因素抵抗力强
• 在外界可存活3个月~1年 [7年,10年(10.4%),14年(0.04%)] • 耐醋,酱油,腌菜、泡菜的盐水 • 对一些化学药物(如10%的强酸)具有抵抗力 • 对一些有机溶剂或气体敏感(如氯仿,乙醚,乙 醇,苯,氰化氢,氨,溴甲烷和一氧化碳等)
受精蛔虫卵 大小 形状 颜色 卵壳 60 45 m 宽椭圆形 棕黄色 厚(受精膜、壳质 层和蛔甙层),外 披蛋白膜,凹凸不 平 未受精蛔虫卵 90 40 m 长椭圆形 棕黄色 薄(受精膜和壳质层) 和蛋白膜均薄
内含物 含一个圆形卵细胞, 含大小不一的折光性 壳间有新月形空隙 卵黄颗粒
二、生活史(life cycle )
e.人们不良的生产和生活行 为
2. 虫卵


50~54×22~23µm,较蛔 虫卵小 纺锤形, 黄褐色 卵壳较厚,两端各有一透 明的盖塞(opercular blug) 内含一卵细胞

毛首鞭形线虫

毛首鞭形线虫

三、致病
11
重度鞭虫感染致直肠脱垂
阑尾病理切片中的鞭虫
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 trichiura)
三、致病
12
寄生于盲肠的鞭虫
请观看“活鞭虫”视频
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 trichiura)
四、实验诊断
1. 粪便检查 查虫卵,方法有直接涂片法、改良加藤法和饱和 盐水浮聚法等。 2. 虫卵小,容易漏检,一般应连续粪检3次以上。
三、致病
2
临床表现
轻度感染:多无症状,但粪检可发现鞭虫卵。 重度感染:可有头晕、腹痛、慢性腹泻、消瘦及贫血等症状。 儿童重度感染时,如有营养不良或并发肠道其他感染,可导致直肠脱垂。 少数患者可出现发热、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四肢浮肿等全身反应。
10
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 trichiura)
13
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 trichiura)
五、流行与防治
1. 分布 多见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农村地区。主要分
布在我国南方;据2002—2004年第二次全国人体寄生虫病调查,我国鞭虫 感染率为4.63%; 2. 常与蛔虫感染并存,儿童感染多于成人; 3. 人是唯一传染源,感染方式、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与蛔虫相同。
诊断虫期:虫卵 成虫寿命:3~5年
8
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 trichiura)
三、致病
1
致病机制
机械性损伤 + 分泌物刺激 + 虫体以组织液和血液为食,可造成: 肠壁黏膜充血、水肿或出血等慢性炎症反应; 少数可有肠壁增厚、形成肉芽肿等病变; 重度感染可有慢性失血。
9
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 trichiura)

本7线虫概论、蛔虫、鞭虫45页PPT

本7线虫概论、蛔虫、鞭虫45页PPT
本7线虫概论、蛔虫、鞭虫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谢谢!
⑺ 生活史基本发育过程为 卵-幼虫- 成虫, 最显著的特点: 幼虫需蜕4次皮。
似蚓蛔线虫(蛔虫)
(Ascaris lumbricoides)p172
一. 形态(morphology) ●1. adult 似蚯蚓, 4条纵索 ★2. egg
二.生活史(life cycle) 1. 基本发育过程
土壤中卵内蜕皮1次
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Trichurris trichiura)
p175
★1. adult
★2. egg
●3. 生活史特点 (1)感染期 —
感染途径—
(2)寄生部位 (3)幼虫直接在肠道中发育为成虫
4. 致病:鞭虫病 5. 诊断:粪检查虫卵 6. 防治:甲苯咪唑、噻嘧啶、
阿苯哒唑连服3天
口囊及钩齿
粪 受精卵
3周
感染期卵
成虫
小肠 蜕皮1次
60-75天
咽喉 肺 心 蜕皮2次
幼虫
肝 小肠
★2. 特点
⑴感染期—
感染途径—
⑵幼虫需经肝、肺移行,在肺中蜕2 次皮
⑶雌虫 产卵量大,24万个/天/雌虫
⑷钻孔习性
★三.致病(pathology)
1. 幼虫致病 ⑴蛔虫性肺炎、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⑵异位寄生

寄生虫_鞭虫 PPT课件

寄生虫_鞭虫 PPT课件

2.取不同试剂时,必须及时更换吸管头。用过吸管头,放入清洗烧杯中。
仪器检测
1.取一支比色皿,倒入 对照液。
2.放入检测仪的第一 通道。
3.另取一支比色皿, 倒入样品液。
4.放入检测仪第2— 12任意通道。
5.合上样品仓盖
6.按“对照/校零”键 进行测量,测量时间3 分钟。
称取2g蔬菜样品 放入样品提取瓶
(6号同学)
盖塞混匀 (全体)
将离心管中液 体倒入比色皿
(全体)
将比色皿放入 检测仪
(全体)
按“对照/校零” 键测量
(7号同学)
按“打印 键”打印
结果
(8号同学)
打印结果
3分钟后,检测结果出现在屏幕 上对应的通道。按打印键直接打印出 检测结果。
测试结果的判断:样品的抑制率 在40—50%之间为可疑农残超标样品, 抑制率大于50%为农残超标样品。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健康生活已成为 人们关注的焦点。遗憾的是,现代农业已经离不开农 药了,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知经过了多少次的农药杀 虫,使农药越来越多地残留在蔬菜上,在餐桌上几乎 找不到没喷洒过农药的蔬菜。
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食用着含有残留农药的食物, 农药残留的危害不仅是造成急性中毒,更令人担忧的 是慢性中毒。残留农药中不能排出体外的,就会滞留 在体内,造成内脏硬化、坏死、免疫功能下降、发育 不良、癌症等;还会通过怀孕和哺乳传给下一代,殃 及子孙后代的健康。因为这些危害进程缓慢,往往容 易被忽视,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
到量取得数值。
放入清洗盒中。
温馨提示:
移取不同试剂时,要及时更换吸管头。换下的吸管头要放入清洗盒中。
比色皿的使用方法
1.拿出比色皿盒 2.取出比色皿。 3.倒入待测液体。 4.放入检测仪

鞭虫-广州管圆-旋毛虫ppt课件

鞭虫-广州管圆-旋毛虫ppt课件
1、流行病学史: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有吞食 或接触含本虫的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史
2、病原学检查:病原检出率很低,仅为2.5%左右 3、免疫学检查及辅助检查:
脑脊液压力升高,外观浑浊或乳白色,白细胞 总数明显增多,其中嗜酸性粒细胞超过10%。
六、流行与防治
流行:
管圆线虫病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主要在台 湾、香港、广东、浙江、福建、海南、天津、黑龙江、 辽宁、湖南等地,呈散在分布。出现爆发流行的仅见 于温州市区,1997年在一次聚餐中105人因半生食福 寿螺而导致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其中55人发病;同一 地点,1998年从一名2岁女孩脑积液中检出43条广州 管圆线虫第四期幼虫和1条发育期成虫。据调查,我国 大陆褐云玛瑙螺对管圆线虫幼虫的自然感染率为 29.7%和24.76%, 福寿螺为65.5%。
七、防治:
1、把住“口”关:不食生的或半生的肉 类 2、肉类检查 3、治疗药物:阿苯达唑,甲苯咪唑
第三节 毛首鞭形线虫(鞭 虫)
一、形态
成虫:马鞭状,咽管细长,外有呈 串珠状排列的杆细胞包绕; 雌雄虫生殖系统均为单管型
成虫
虫卵:
纺锤形, 二端均有卵塞
虫卵
二 、 生 活 史
生活史小结:
1、寄生部位:盲肠(以组织液和 血液为食,导致鞭虫病)
生活史特点
1、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内(既是 终宿主,又是中间宿主),但必须更换 宿主才能完成生活史过程。
2、感染时期:成熟幼虫囊包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3、人因食入含活幼虫囊包的肉类而感染。
四、致病:
主要致病阶段是幼虫,致病作用与食入幼虫囊包 的数量,活力和侵犯部位及免疫力有关。
致病过程分: A、侵入期(肠型期),胃肠道症状。 B续。

鞭虫钩虫蛲虫ppt演示课件

鞭虫钩虫蛲虫ppt演示课件

3. 幼虫 Morphology of larvae
.
23
1.成虫
• 体长1cm左右,半透明,肉红色 • 头端向背面仰曲,具有头腺1对, 咽腺3个, 顶端有发达的角质口 囊,内腹侧缘有钩齿2对或板齿1 对 • 雌虫尾端尖,雄虫尾端膨大为交 合伞
.
24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F
M
成虫 体态
M
F
• 大小:1cm × 0.5mm
生活史 流程图
5~7周
蜕皮2次
成虫
粪便
丝状蚴
2~5天 蜕皮
虫卵
24h 土壤
2期杆状蚴
2~3天 蜕皮
1期杆状蚴
丝状蚴移行途径:皮下→ →血管→ →肺→ →气管、咽 . → →小肠
40
三、致病
Pathogenesis
.
41
1 幼虫致病
1.1 钩蚴性皮炎
2 钩蚴性肺炎
.
42
钩蚴性皮炎
(Dermatitis)
Website: 4
2、虫卵 Egg
透明栓 卵壳 卵细胞

纺锤形,腰鼓状 52×22µm 黄褐色 卵壳较厚,透明栓 含卵细胞
. 5
二、生活史 life cycle
.
6
.
7
小结
•土源性线虫
寄生部位:盲肠,感染严重时也可寄生于结肠、 直肠甚至回肠下端 感染阶段:感染期虫卵
• 一个弯曲,“C”形
.
• 略小 • 头向背面仰曲, “S”形
25
口囊(Buccal capsule)
2对钩齿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口囊
.
26
1对板齿
口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