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精神病学 (总论)
精神病学(人卫第六版)总复习终极版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一、精神病学考: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二、精神障碍考: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精神障碍的核心部分是失去现实检验能力、有明显幻觉妄想的精神病性障碍,外围是一些神经症性疾病。
第三节精神障碍的病因考一、精神障碍与其他躯体疾病一样,均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影响精神健康或精神疾病的主要生物学因素大致可分为遗传、神经发育、环境、感染、躯体疾病、创伤、营养不良、毒物等。
⑴遗传⑵心理社会因素:①应激性生活事件:可以成为直接原因。
②父母教养方式:个性和应对模式的形成。
③经济状况:差异性。
④文化背景⑤人际关系⑶人格特征: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个性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①精神障碍的易感人格②分裂样人格③癔症样人格④偏执型人格⑤强迫型人格第三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考第一节概述1、精神病理学考:研究精神症状(对症状进行描述、命名、归类)及其发生机制的学科称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
是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深入精神病人心灵的钥匙。
精神活动考是通过外显行为(言谈、书写、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的。
2、精神症状的判定考判断精神活动是否属于正常范围:首先不能脱离现实谈症状,离开现实无症状可言。
其次可从三个方面比较分析:①纵向比较: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如性格改变。
②横向比较:与大多精神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如偶尔的入睡前幻觉。
③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3、精神症状的特点考:⑴症状的出现不受意识控制(故意就不是精神症状)。
⑵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⑶症状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⑷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精神病学总论及症状学 答案

精神病学总论及症状学
1、法国医生()解放了对精神病人关押式的管理,认为精神疾病是一种疾病而不是罪犯
A、比奈尔
B、弗洛伊德
C、巴甫洛夫
D、道尔顿
2、只要一听见一种真实存在的声音,眼前马上就可以看到某种东西,是()的表现
C、内感性不适
D、视物变形症
3、现代认为健康有三大标准,其中不包括()
A、躯体健康
B、人际关系良好
C、心理健康
D、社会适应良好
4、以下哪种是心理因素导致躯体疾病的表现形式()
A、容易紧张、特别胆小的人,有时容易诱发哮喘、高血压
B、脑外伤后出现的幻觉
C、对癌症的恐惧和绝望感导致抑郁、焦虑、失眠
D、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幻听
5、以下哪项不是精神症状的共同特点()
C、大多数人为此感到痛苦
3、患者体验到不适的感觉,但不能确认这种不适的性质以及部位,属于()
A、思维鸣响
B、功能性幻觉
C、内感性不适
D、视物变形症
4、条件反馈学说由()提出
A、比奈尔
B、弗洛伊德
C、巴甫洛夫
D、道尔顿。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1)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6学分参考学时:总学时:96学时理论学时:96学时课内实践学时:0学时适用对象:2020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临床医学概要》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科必修课程,是一门从整体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临床医学综合性课程,本课程涵盖诊断学、内科学、神经精神病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临床学科,主要介绍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重点介绍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密切相关的临床疾病,通过本课程的教育,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结合本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全面了解临床医学各疾病的概述和诊疗常规中,去发现临床的需求,去思考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为其它学科与临床医学的交叉渗透提供结合本专业的各种信息及相关知识,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奠定基础,拓宽思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该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知识,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和整体性;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在思想方面尤其突出新时代育人导向,各教材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精神。
该课程是依据“护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基础医学知识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利用,理实一体、知识层面递进式培养,将课程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解透彻。
以多媒体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教具模型、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以问题为中心等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
项目设计以诊断学基础中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实验诊断、辅助检查、内外科常见疾病为线索来进行,以课堂上的案例分析来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
精神病学——总论

精神病学——总论精神病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和诊断各种精神障碍。
它关注人类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的起因、发展和治疗。
通过研究精神疾病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精神病学为人们提供了预防和治疗心理健康问题的专业指导。
精神病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当时的观念和实践与现代精神病学有着极大的不同。
古希腊医生将精神病视为来自于超自然力量的惩罚,大量的治疗方法也取决于祈祷和神圣的仪式。
直到18世纪末,西方的精神病学开始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Psyche的研究不仅把神秘的元素逐渐纳入科学范畴,还发展出了一系列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方法。
在现代精神病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包括情绪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等等。
这些疾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都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功能造成明显的影响。
当我们谈论精神病学时,我们必须去了解疾病的根本原因。
精神疾病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等等。
遗传因素在某些精神障碍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
环境因素也是精神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包括早期的创伤经历、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等等。
生物因素涉及神经递质的功能异常和脑结构的改变,这些都对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精神病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通过病史采集、面谈和观察,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在确定诊断后,医生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交支持等等。
药物治疗通常用于控制精神疾病的症状,而心理治疗旨在帮助患者了解和应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精神病学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科学,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争议。
首先,对于许多精神障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生物学标记物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其次,在世界各地,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和对待方式存在差异。
许多社会中对精神病人存在歧视和偏见,而很多国家对心理健康的资源投入不足。
精神医学总论-症状

Feature Most Suggestive of Motor Tremor Withdrawal from ethanol or sedative drugs,thyrotoxicosis, sympathomimetic intoxication Asterixis Metabolic encephalopathy Hemiparesis Cerebral infarction, Head trauma,hypoglycemia, hyperglycemia Other Seizure Withdrawal from ethanol or sedative drugs, Head trauma, hypoglycemia, hyperglycemia Ataxia Intoxication withdrawal from ethanol or sedative drugs, Wermickes encephalopathy
对昏迷病人的诊断与处理,首先应采取紧急措施稳定病情,排除低血糖引起的意识障碍, 对威胁生命的疾病状态进行救治,随后尽可能确定病因学诊断
过深昏迷 无自主呼吸,须用呼吸机维持呼吸; 脑干反射(光反射、角膜反射、玩偶头试验、前庭和咽反射)消失,持续12h以上; 脑电图呈直线,对任何刺激无反应(超过30ˊ),SEP引不出波形; 腱反射、腹壁反射及颈以下痛反应可消失; 除外中毒、低温和内分泌代谢障碍; 有去大脑或去皮层强直发作说明脑干仍有功能,不能诊断为脑死亡。
Feature Most Suggestive of Headache Head trauma,meningitis,SAH Vital signs Fever Infectious meningitis,anticholinergic intoxication, withdrawal from ethanol or sedative drugs Hypothermia Intoxication with ethanol or sedative drugs, hypoglycemia,hepatic encephalopathy,hypothyroidism Hypertension Anticholinergic intoxication,withdrawal from ethanol or sedative drugs,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 SAH, sympathomimetic intoxication Tachycardia Anticholinergic intoxication, withdrawal from ethanol or sedative drugs,thyrotoxicosis Bradycardia Hypothyroidism
〖医学〗临床精神病学 (总论)

疾病的流行状况和严重程度的传统研究
死亡率:高估致死性疾病 忽略非致死性疾病
发病率:高估高发病率疾病 低估慢性疾病
未考虑到劳动力/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等问题 在严重程度上 在持续时间上
DALY的概念
❖ 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
感染/产褥期/
24.2
及营养性疾病
18.1
4.1
非感染性疾病 外伤
58.2 17.6
64.3 17.6
79.3 16.6
-------------------------------------------------------------------------
1990年全球疾病负担排序
1、下呼吸道感染 2、产期疾病 3、腹泻 4、AIDS 5、抑郁症
治疗比例(%) -10 10 30 1 ? 10 50 ? ?
中国精神疾病的需求和治疗现状-2
--精神疾病的识别率低. --抑郁症,强迫症,双相疾病,酒依赖,惊恐的估
计数,均远高于国内估计数.
中国精神卫生资源的管理与配备
每1万人口所拥有的床位数:
1.2
6.4 13.2
1
16.3 29.1
0
20
40
现今医学分为传统医学、基于“生 物-医学 模式” 近代发 展起来 的西医 ,20世 纪西医 又发展 到“社 会-心 理-生物 医学” 或综合 医学模 式,后 基因组 时代系 统生物 学的兴 起,形 成了系 统医学 在全球 的迅速 发展, 成为继 传统医 学、西 医学之 后中、 西医学 汇通的 未来医 学。当 代中国 医学类 专业比 较优秀 的学校 有北京 大学、 华中科 技大学 、郑州 大学等 学校。
神经病学专业(临床医学学位)

神经病学专业(临床医学学位)一、培养目标:同总则二、第一阶段:时间三年(一)学位课程1.公共必修课:同培养方案总则。
2.专业课:3学分,以自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加研究生院组织的专业课考试。
(1)参考书目:《神经病学》、(高等医学院校教材,1996年第三版),医学影像诊断学CT、MRI等。
专业外文参考书:Rowland L.P.Merritt’s Text Book of Neurology Ninth Edition Williams & Wilkins,Baltimore,1995.(2)参加进修医师业务学习。
(3)专题讲座:参加本学科组织的专题讲座,题目附后。
3.专业基础课:至少2门,必须修满3-5学分。
从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生理学、心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专业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二)临床能力训练1.第一年:神经病房11个月。
头3个月由一名高年住院医师指导作实习医师工作,要求写10份大病历(不合格者可延长期限)。
然后作住院医师工作,至少管6张床位。
执行12小时或24小时负责制。
掌握系统规范化的神经系统检查方法,书写合格的病历,熟练掌握静脉穿刺,输液、腰椎穿刺的操作法。
掌握定位诊断及定性诊断。
分析病历的思路,流利地向主治医师及科主任报告病历及诊断意见。
基本掌握神经科住院病人觉病的诊断和治疗。
需掌握的病种:各型急性脑血管病,不同类型的脊髓病,颅内占位病变,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格林一巴利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周围神经病,帕金森氏病,住院总医师应满足其病种的要求。
年终由主治医师及总住院医师考核。
2.第二年:神经内科门诊2个月,急诊1个月;要求掌握神经科门诊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及门急诊病历的书写。
病种要求:癫痫、头痛、颈肩臂病、腰腿痛、脊髓病、神经衰弱等。
轮转有关科室:心血管内科2个月,呼吸内科1个月;掌握心电图、心衰抢救、呼吸机应用。
精神病学总复习(人卫第六版)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一、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二、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精神障碍的核心部分是失去现实检验能力、有明显幻觉妄想的精神病性障碍,外围是一些神经症性疾病。
第三节精神障碍的病因学一、精神障碍与其他躯体疾病一样,均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影响精神健康或精神疾病的主要生物学因素大致可分为遗传、神经发育、环境、感染、躯体疾病、创伤、营养不良、毒物等。
第三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常见精神症状一、感知觉障碍:1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
2知觉障碍:错觉、幻觉、感知觉综合障碍。
二、思维障碍(一)思维形式障碍:①思维奔逸:观念飘忽,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
音联和意联。
见于躁狂症。
②思维迟缓: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的减少和困难。
言语缓慢。
见于抑郁症。
③思维贫乏: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
沉默少语。
④思维散漫: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障碍。
联想松弛、缺乏主题、东拉西扯。
见于精神分裂症。
⑤思维破裂: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词语杂拌。
见于精神分裂症。
⑥病理性赘述:思维活动停滞不前或迂回曲折。
见于癫间。
⑦思维中断:无意识障碍,思维过程突然中段,说话时突然停顿。
见于精神分裂症。
⑧思维插入和强制性思维:某种思想不属于自己,或强制性地涌现大量无意义的联想。
见于精神分裂症。
⑨思维化声:自己的思想变成了言语声,别人也能听到。
见于精神分裂症。
⑩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自己的思想一出现,即人尽皆知,毫无隐私。
见于精神分裂症。
⑾象征性思维:以无关的具体东西代替某一抽象概念。
见于精神分裂症。
⑿词语新作:自创新的符号、文字等。
见于精神分裂青春型。
⒀逻辑性思维倒错:因果倒置,推理离奇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