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年龄特点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PPT课件

1
1
知识目标
了解新生儿心理产生的条件、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出现和心 理的发生; 了解婴儿的心理发展的特点; 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的特点。
2
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状况。
2
引例
文本 文本
娜娜2岁了,总是“你”“我”不分。她的妈妈很着急,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4岁的堂文堂本已经两次将幼儿园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带回家了。第一次,妈妈告诉 他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他送回去了。但是不久,妈妈又发现他把别人的玩具拿回 家了,还对妈妈说这是别人送给他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妈妈很着急,
54
3.学前儿童主要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重点题)
55
(一)小班儿童的心理特点 (3-4岁)
行为受情绪支配 (1)喜欢哪位老师就听那位
老师的话。 (2)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
说什么也不听。 (3)看见别人哭自己也哭。 (4)变化快,一哄就笑。
56
思考:怎样接待新入园的幼儿?
1、态度亲切,要爱孩子。 2、新鲜事物吸引。(玩具、步娃 娃、看动画)
6
(二)转折期与危机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 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在发展的某些特定年龄,儿童的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 和抗拒的行为。由于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 行为,或者出现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所以,也有人把转 折期称为危机期。
孩子想自己吃饭,可以给他安 排好椅子,让他坐好,旁边放一把 小勺,一双筷子,供孩子自己选择, 无论孩子吃饭时搞得如何,饭洒一 桌子,菜夹掉地下,都不要指责, 而在鼓励:吃得很好,真能干,如 果饭不洒在桌子上就更好了。
1
知识目标
了解新生儿心理产生的条件、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出现和心 理的发生; 了解婴儿的心理发展的特点; 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的特点。
2
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状况。
2
引例
文本 文本
娜娜2岁了,总是“你”“我”不分。她的妈妈很着急,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4岁的堂文堂本已经两次将幼儿园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带回家了。第一次,妈妈告诉 他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他送回去了。但是不久,妈妈又发现他把别人的玩具拿回 家了,还对妈妈说这是别人送给他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妈妈很着急,
54
3.学前儿童主要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重点题)
55
(一)小班儿童的心理特点 (3-4岁)
行为受情绪支配 (1)喜欢哪位老师就听那位
老师的话。 (2)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
说什么也不听。 (3)看见别人哭自己也哭。 (4)变化快,一哄就笑。
56
思考:怎样接待新入园的幼儿?
1、态度亲切,要爱孩子。 2、新鲜事物吸引。(玩具、步娃 娃、看动画)
6
(二)转折期与危机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 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在发展的某些特定年龄,儿童的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 和抗拒的行为。由于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 行为,或者出现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所以,也有人把转 折期称为危机期。
孩子想自己吃饭,可以给他安 排好椅子,让他坐好,旁边放一把 小勺,一双筷子,供孩子自己选择, 无论孩子吃饭时搞得如何,饭洒一 桌子,菜夹掉地下,都不要指责, 而在鼓励:吃得很好,真能干,如 果饭不洒在桌子上就更好了。
3-6岁幼儿心理发展PPT课件

(二)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据研究,2,3岁的儿童能辨别上下;4岁儿童开 始能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 间的左右方位。
由于幼儿只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 幼儿园教师面向幼儿做示范动作时,其动作要以幼 儿的左右为基准,即 “镜面示范”。
• 在“天”中,最先理解的是“今天”,然后是 “昨天”、“明天”;再后才是“前天”、“后 天”,“上周”、“下周”。
幼儿形状知觉的发展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几何形体的辨别。
幼儿对物体形状的辨别发展较快,通常情况下, 小班幼儿已能正确辨别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 方形; 中大班幼儿除此之外还能进一步掌握半圆形、梯形、 菱形、平行四边形等。 研究表明:4~5岁时已能辨别物体各种基本几何图 形。
什么是幼儿心理发展?
幼儿心理发展是指3~6、7岁的儿童在 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 心理机能转化、日趋完善和复杂化的过程。
图画测试
幼儿心理发展的四大领域
主要研究:幼儿大 脑内部结构的发展 和大脑皮质机能的 发展。
神经系统的发展
认知的发
大领域
感、自我意识、幼
【案例】
1、游戏活动中,小班的王老师对小朋友们说“举起右 手”,小朋友们都不知所措。然后王老师说“举起 拿勺子的那只手”,小朋友们都做到了。这种现象 说明什么?
2、“六、一”节快到了,教师正在中班给幼儿排节目, 可是有的孩子分不清左右,老师就不断地责怪孩子: “你怎么这么笨,连左右方向都分不清”。你怎么 看待幼儿的表现和教师的态度?
【案例四】一个幼儿画了一只小兔子,要求老师来看,老师 让他等一会儿,幼儿不高兴的说:“那小兔子会跑掉的。” 等到老师走过来时,小兔子果真不见了。幼儿说:“它跑 到树林里去了。”
幼儿学习心理的发展PPT课件

社会交往
幼儿开始对同伴产生兴趣,与同龄孩子和成人建 立关系,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和经验。
3
自我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 自我价值,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不再完全 依赖父母。
幼儿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阶段
无差别的友好阶段(0-2岁)
幼儿对大部分人都很友好,但尚未形成真正的同伴关系。
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幼儿语言的发展阶段
婴儿期
婴儿在出生后开始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如哭声、 笑声等,这是他们开始学习语言的信号。
学步期
随着婴儿的成长,他们开始能够发出一些简单的 词汇,如“妈妈”、“爸爸”等。
幼儿期
幼儿开始能够使用更复杂的句子,表达更完整的 思想和情感,词汇量也逐渐增加。
06 幼儿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
05 幼儿语言的发展
CHAPTER
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01
语言是由一系列声音、符号和意义组成的系统,用于表达思想、
情感和信息。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02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传达
信息、表达情感和意愿。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03
语言是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语言,人们可以思考、推理、理
以感觉为主导,通过触 觉、听觉、视觉等感官
来认识世界。
1-2岁
开始出现知觉,能够初 步理解事物的整体属性
和关系。
2-3岁
知觉发展迅速,能够逐 渐理解事物的空间关系
和时间特征。
3-4岁
感知觉逐渐完善,能够 更加全面地认识客观事
物。
03 幼儿记忆的发展
CHAPTER
记忆的定义
记忆
记忆是心理活动的一种,是个体 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回忆。
幼儿开始对同伴产生兴趣,与同龄孩子和成人建 立关系,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和经验。
3
自我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 自我价值,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不再完全 依赖父母。
幼儿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阶段
无差别的友好阶段(0-2岁)
幼儿对大部分人都很友好,但尚未形成真正的同伴关系。
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幼儿语言的发展阶段
婴儿期
婴儿在出生后开始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如哭声、 笑声等,这是他们开始学习语言的信号。
学步期
随着婴儿的成长,他们开始能够发出一些简单的 词汇,如“妈妈”、“爸爸”等。
幼儿期
幼儿开始能够使用更复杂的句子,表达更完整的 思想和情感,词汇量也逐渐增加。
06 幼儿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
05 幼儿语言的发展
CHAPTER
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01
语言是由一系列声音、符号和意义组成的系统,用于表达思想、
情感和信息。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02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传达
信息、表达情感和意愿。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03
语言是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语言,人们可以思考、推理、理
以感觉为主导,通过触 觉、听觉、视觉等感官
来认识世界。
1-2岁
开始出现知觉,能够初 步理解事物的整体属性
和关系。
2-3岁
知觉发展迅速,能够逐 渐理解事物的空间关系
和时间特征。
3-4岁
感知觉逐渐完善,能够 更加全面地认识客观事
物。
03 幼儿记忆的发展
CHAPTER
记忆的定义
记忆
记忆是心理活动的一种,是个体 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回忆。
幼儿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PPT课件

8
第一节 幼儿的生理发展 (二)幼儿皮质抑制功能的发展
内抑制 的发展
3岁以前儿童的内抑制发展很慢,约从4岁起,由于 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皮质 对皮下的控制和调节作用逐渐加强。 幼儿的兴奋过程也比以前增强,表现在儿童的睡眠
兴奋过程 的发展
时间逐渐减少,清醒时间相对延长。新生儿每日睡眠时
19
第二节 幼儿认知发展
3. 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天津幼儿师范学校心理组(1979)的研究发 现,幼儿的形状知觉随年龄发展提高很快。认识 图形正确率高,而对图形命名则正确率低。 丁祖荫(1985)研究发现,幼儿辨认开关时 配对最容易,指认次之,命名最难,幼儿掌握形 状的易难次序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 形、半圆形、梯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
28
第二节 幼儿认知发展
(2)元记忆的形成
元记忆就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记忆的元认 知知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 ②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③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 。 弗拉韦尔等人(Flavell,Friedrick,&Hoyt,1 970)的 实验中,当呈现给被试一套印有10张图画的卡片后,问被试是 否能够全部记住这套卡片。大多数5岁儿童认为能够记住,只 有较少的8岁儿童也这样认为。如果不限定时间,让被试识记 这套卡片,5岁儿童很快就宣布他已识记好了,即使他只记住 很少几张。而8岁儿童却知道花较多的时间去识记,对自己记 忆能力的评价比幼儿要客观得多。
13
第一节 幼儿的生理发展
2.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精细动作是指协调胳膊、手和手指等 的更小的肌肉的能力。如大肌肉动作的发 展,精细动作技能在儿童早期也有了飞跃 性的发展。 4岁儿童能够很容易地拿着蜡笔或钢笔 在墙上涂写。他们能够运用小剪刀、堆摆 积木、用刷子画画、能够折纸等。5岁儿童 能够系口子、拉拉链,在吃饭的时候能够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ppt课件

学龄初期 6、7~11、12岁 学龄中期 11、12~14、15岁 学龄晚期 14、15~17、18岁
7
四、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几个概念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1.转折期: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 会出现心理发曩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儿 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概念〗 2.〖概念〗危机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 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 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3.转折期与危机期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并非一定出现“危机”,转折期和危机期有所区别, 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却非必然出现,在 掌握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儿童心理的发展,。危 机“会化解;危机期一般出现在转折期。
24
根据我国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 划分,先学前期的年龄范围是指( ) A.0~6月 B.6~12月 C.1~3岁 D.3~6 岁
C
25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儿童心 理发展在短期内容易出现突然急剧变化的 情况,这个特殊的时期被称为儿童心理发 展的 A.转折期 B.最近发展期 C.高原期 D.最佳期
3
【论述】为什么要强调年龄特征? 答:谈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一方 面,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为基础,年龄 越小,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相 对越大,而生理成熟受年龄影响;另一方面, 儿童心理发展和他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识经 验的积累需要时间,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 要条件,年龄对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性的制约 作用。年龄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而不能决定儿 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
17
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五指分工动作和手 眼协调动作同时发展,这是人类拿东西的典 型。五指分工,指大拇指和其他四指的动作 逐渐分开,活动时采取对立方向,坐爬动作 利于它的发展。〖概念〗 除五指分工之外,手的动作发展还表现在: (1)双手配合;(2)摆弄物体;(3)重复连锁动 作。 3.言语开始萌芽。这时发出的音节较清楚, 能重复、连续。这时期的婴儿已能听懂一些 词。
7
四、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几个概念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1.转折期: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 会出现心理发曩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儿 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概念〗 2.〖概念〗危机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 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 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3.转折期与危机期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并非一定出现“危机”,转折期和危机期有所区别, 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却非必然出现,在 掌握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儿童心理的发展,。危 机“会化解;危机期一般出现在转折期。
24
根据我国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 划分,先学前期的年龄范围是指( ) A.0~6月 B.6~12月 C.1~3岁 D.3~6 岁
C
25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儿童心 理发展在短期内容易出现突然急剧变化的 情况,这个特殊的时期被称为儿童心理发 展的 A.转折期 B.最近发展期 C.高原期 D.最佳期
3
【论述】为什么要强调年龄特征? 答:谈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一方 面,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为基础,年龄 越小,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相 对越大,而生理成熟受年龄影响;另一方面, 儿童心理发展和他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识经 验的积累需要时间,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 要条件,年龄对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性的制约 作用。年龄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而不能决定儿 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
17
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五指分工动作和手 眼协调动作同时发展,这是人类拿东西的典 型。五指分工,指大拇指和其他四指的动作 逐渐分开,活动时采取对立方向,坐爬动作 利于它的发展。〖概念〗 除五指分工之外,手的动作发展还表现在: (1)双手配合;(2)摆弄物体;(3)重复连锁动 作。 3.言语开始萌芽。这时发出的音节较清楚, 能重复、连续。这时期的婴儿已能听懂一些 词。
《幼儿期心理发展》课件

苦或不幸产生同情。
道德感
幼儿开始形成初步的道 德观念,知道哪些行为 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
好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亲社会行为
幼儿表现出更多的亲社 会行为,如分享、帮助
和安慰他人。
羞愧感与内疚感
幼儿开始能够体验到羞 愧感和内疚感,并意识 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影
响到他人。
社会性发展
同伴关系
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互动逐渐增加,开 始形成友谊关系,并在游戏中表现出 更多的合作行为。
03
在游戏中融入知识,引导孩子在玩乐中学习新知识,提高学习
效果。
家园共育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教师和家长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以便及时交流孩子的学习 和发展情况。
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教师和家长共同制定教育计划,明确教育目标和方法,促进孩子更 好地发展。
鼓励家长参与教育活动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增进亲子关系,提高教育效果 。
2023
PART 06
幼儿心理发展案例分析
REPORTING
案例一:幼儿的记忆发展
总结词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幼儿记忆发展呈现出快速、不稳定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 容量和稳定性逐渐提高。
影响因素
幼儿记忆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刺激、教育训练等,其 中教育训练对幼儿记忆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
特点
幼儿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连续 性、不均衡性和个体差异性。
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促进认知能力发展
奠定心理健康基础
幼儿心理发展对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具 有关键作用,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思维 、想象和学习能力。
良好的幼儿心理发展有助于预防心理 问题和促进心理健康,为未来的生活 和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道德感
幼儿开始形成初步的道 德观念,知道哪些行为 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
好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亲社会行为
幼儿表现出更多的亲社 会行为,如分享、帮助
和安慰他人。
羞愧感与内疚感
幼儿开始能够体验到羞 愧感和内疚感,并意识 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影
响到他人。
社会性发展
同伴关系
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互动逐渐增加,开 始形成友谊关系,并在游戏中表现出 更多的合作行为。
03
在游戏中融入知识,引导孩子在玩乐中学习新知识,提高学习
效果。
家园共育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教师和家长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以便及时交流孩子的学习 和发展情况。
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教师和家长共同制定教育计划,明确教育目标和方法,促进孩子更 好地发展。
鼓励家长参与教育活动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增进亲子关系,提高教育效果 。
2023
PART 06
幼儿心理发展案例分析
REPORTING
案例一:幼儿的记忆发展
总结词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幼儿记忆发展呈现出快速、不稳定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 容量和稳定性逐渐提高。
影响因素
幼儿记忆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刺激、教育训练等,其 中教育训练对幼儿记忆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
特点
幼儿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连续 性、不均衡性和个体差异性。
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促进认知能力发展
奠定心理健康基础
幼儿心理发展对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具 有关键作用,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思维 、想象和学习能力。
良好的幼儿心理发展有助于预防心理 问题和促进心理健康,为未来的生活 和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发展心理学幼儿的心理发展ppt课件

学习问题
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可以通过认知训 练、学习策略指导等方式进行干预,同时家长和 教师也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 的学习习惯来帮助孩子。
THANKS
谢谢
03
独立性
04
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幼儿逐渐 表现出独立性,尝试自己穿衣服 、吃饭、上厕所等,不愿意完全 依赖父母。
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幼儿开始对周围环境产生浓厚的 兴趣,提问更多,喜欢尝试新事 物和探索空间。
个性发展阶段
无差别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对人和事物 没有明显的喜好和偏爱,没有
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
2-7岁,儿童开始用符号思考,能够进行基 本的想象和游戏,开始学习基本的生活技 能和社会规范。
具体操作阶段
形式操作阶段
7-11岁,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抽象思维,理 解概念和理论,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认知 活动。
11岁以后,个体进入青少年期,开始能够 进行高级的抽象思维和推理活动,具有更 强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
感知觉发展阶段
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
幼儿在出生后的几年内是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这一阶段的发展对于其未来的认 知和行为发展至关重要。
感知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幼儿的感知觉发展可以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发展重点。 例如,在视觉发展的阶段,幼儿开始能够区分颜色和形状;在听觉发展的阶段, 幼儿开始能够分辨不同的声音和语音。
初级情绪阶段
幼儿开始能够理解和表达 更复杂的情绪,如生气、 悲伤等。
次级情绪阶段
幼儿逐渐能够理解和表达 更抽象、更复杂的情绪, 如内疚、自豪等。
社会性发展定义
01
社会性发展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 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 的社会属性、社会认知、社会情 感、社会技能等方面的过程。
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可以通过认知训 练、学习策略指导等方式进行干预,同时家长和 教师也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 的学习习惯来帮助孩子。
THANKS
谢谢
03
独立性
04
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幼儿逐渐 表现出独立性,尝试自己穿衣服 、吃饭、上厕所等,不愿意完全 依赖父母。
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幼儿开始对周围环境产生浓厚的 兴趣,提问更多,喜欢尝试新事 物和探索空间。
个性发展阶段
无差别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对人和事物 没有明显的喜好和偏爱,没有
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
2-7岁,儿童开始用符号思考,能够进行基 本的想象和游戏,开始学习基本的生活技 能和社会规范。
具体操作阶段
形式操作阶段
7-11岁,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抽象思维,理 解概念和理论,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认知 活动。
11岁以后,个体进入青少年期,开始能够 进行高级的抽象思维和推理活动,具有更 强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
感知觉发展阶段
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
幼儿在出生后的几年内是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这一阶段的发展对于其未来的认 知和行为发展至关重要。
感知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幼儿的感知觉发展可以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发展重点。 例如,在视觉发展的阶段,幼儿开始能够区分颜色和形状;在听觉发展的阶段, 幼儿开始能够分辨不同的声音和语音。
初级情绪阶段
幼儿开始能够理解和表达 更复杂的情绪,如生气、 悲伤等。
次级情绪阶段
幼儿逐渐能够理解和表达 更抽象、更复杂的情绪, 如内疚、自豪等。
社会性发展定义
01
社会性发展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 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 的社会属性、社会认知、社会情 感、社会技能等方面的过程。
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ppt课件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三)条件反射出现和心理发生
1.条件反射对儿童最初生活的意义 条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案例分析二
童童3岁1个月了,每天晚上睡觉前例 行洗脚突然成了一件困难的事。童童每次都 说:“妈妈,我不想洗脚。”如果妈妈强行 让他洗,他就会哭哭啼啼,发脾气,使性子, 不是说水热就是说水凉。孩子大哭大闹,妈 妈心里也很不愉快。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
)的大小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潜能的主要标志,也是学前儿童可以接受
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5、保育员应在婴幼儿唱歌前,对唱歌场所(
A.湿性扫除 B.干性扫除 C.掸掉尘土 .后湿扫除
)。 D.先干
• 6、( )浅表淋巴结分布于腹股沟.腋下和颈部。
• 7、淋巴管.淋巴结.脾.扁桃体组成( )。 A.排泄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淋巴系统 D.呼吸系统
• 8、头面部感染会引起( )淋巴结肿大。
• 20、婴幼儿在读书写字时,光线应该来自身体的( ) A.左侧 B.右侧 C.左上方 D.右上方
• 21、婴幼儿的外耳道狭窄,容易( ) A.破损 B.长耵聍 C.出现耳道异物 D.出现疖肿
.
•
第六章
• 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什么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总的说来,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 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 的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 本质的心理特征。
.
情绪对活动的影响大,自我控制能力差 幼儿的心理活动易受情绪的影响。在情绪 愉快的状态下,一般能够接受任务,坚持 活动的时间也比较长,任务完成情况比较 好。反之,如果幼儿情绪很低、不愉快或 出于恐惧、痛苦状态,活动效果就比较差。
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幼儿中期开始,已能初步按 成人的要求做事,5~6岁时,能 初步控制自己的行为,有目的地 进行活动,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 性发展。
.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只代表这一年龄 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特点,而不是该年 龄段中每个儿童都具有这些特点;儿童心理 发展的特征代表该年龄儿童本质的心理特点, 而不代表各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2、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特性
稳定性 a.儿童脑的发育是有稳定顺序 和阶段的,神经联系的建立是有次序的; b.人类知识经验的掌握是有一定顺序的,儿 童也必须遵循;
a、幼儿心理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 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儿童年龄的增长有着密切的 关系。即使都在幼儿时期,年龄不同,心理活 动水平也不相同。
b、幼儿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 向抽象逻辑性发展。 幼儿认识活动表现为具体性 和形象性。主要表现 在如下几个方面。
.
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较多地依靠直接的感知,对 事物的认识常常停留于事物表面现象,而不能 认识事物的本质特点,幼儿记住的事物依赖于 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幼儿的思维活动也离不开 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表象活跃 表象虽然不是实际的事物,但它是直观的、生 动形象的,因而表象也有具体性的特点。幼儿 头脑中充满了具体形象。
.
认识过程以无意性为主 认识过程的无意性是指没有目的、 不需要作任何努力、自然而然地 进行。无意性是由外界事物的特 点引起的,而且很大程度上受情 绪支配。认识过程中的无意性在 幼儿的认识过程中表现非常突出,特别是 表现于幼儿的注意、记忆和想象等心理活 动之中。他们往往不能自觉地或专门地去 记住一些东西,而是在他们感兴趣的活动 中不知不觉地记住。
第四章练习题
• 1、婴幼儿腕骨未骨化,所以为他们提供的玩具应( )
A.柔软
B.轻
C.重
D.坚硬
• 2、婴幼儿常见的脱臼是( )。
A.肩关节半脱臼
B.肘关节半脱臼
Hale Waihona Puke C.肩关节脱臼 D.肘关节脱臼
• 3、为保证脊柱的正常姿态,婴幼儿应该( )
A.睡软床
B.背重物
C.保持良好的体态
D.注意站立的姿势
• 4、( )正确站立姿势是身子正,腿不弯,抬头挺胸。
.
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整个幼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 的、形象的,但是,5~6岁的幼儿已 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这个阶段,幼儿对事物因果关系的掌 握等有所发展,初步的抽象能力明显地发展 起来,他们回答问题时,不单从表现现象出 发,而能从较抽象的方面来推断事物的因果 关系。
c、幼儿的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 意性发展。
A.唾液腺发育不完善 B.口腔干燥
C.口腔湿润
D.唾液腺发育完善,唾液分泌旺盛
.
• 13、( )婴幼儿胃的消化力弱。 • 14、婴幼儿排便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 )为宜
A.30分钟 B.20分钟 C.5—10分钟 D.2—3分钟 • 15、( )有利于大便通畅。 A.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B.多吃肉 C.不运动 D.不喝水
.
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所特有的不同于成人的 特征。包括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心 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儿童生理年龄特征: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 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 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 本质的心理特征。
.
谈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 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 为基础,年龄越小,生理年龄特征对 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相对越大,而生 理成熟受年龄影响;另一方面,儿童 心理发展和他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 识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时间是儿童 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年龄对儿童心 理发展有规律性的制约作用。年龄只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而不能决定儿童心 理发展的特征。
.
c.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 能发生变化,要经过一个大致相同 的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可变性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条 件的不断变化构成儿童心理发展年 龄特征的可变性。
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 又有可变性,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的。
.
3、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有哪些???
• 16、正确擦屁股的方法是( ) A.从前向后 B.从后向前 C.只擦前部 D. 只擦后部
.
17、婴幼儿皮肤容易长痱子,是因为( ) A.保护机能差 B.调节体温能力差 C.排泄作用差 D. 代谢作用差
• 18、( )婴幼儿的皮肤容易受凉是因为其皮肤的保护机 能差。
• 19、婴幼儿好动不好静,容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是 因为( ) A.大脑皮层不易兴奋和抑制 B.大脑皮层易抑制 C.大脑皮层易兴奋 D.大脑皮层既容易兴奋又容易抑制
A.腹股沟
B.颈部.颌下
C.腋下
D.外阴
.
• 9、乳牙的作用是( A.练习刷牙 C.促进颌骨发育
) B.美观 D.说明生长发育的情况
• 10、( )的幼儿可以学习刷牙
A.2岁 B.3岁 C.5岁
D.6岁
• 11、防止幼儿牙列不齐的方法是(
)。
A.咬上唇 B.双排牙
C.舌头舔新牙 D.双侧咀嚼
• 12、婴幼儿生理性流涎的原因是( )
• 5、保育员应在婴幼儿唱歌前,对唱歌场所(
A.湿性扫除 B.干性扫除 C.掸掉尘土 .后湿扫除
)。 D.先干
• 6、( )浅表淋巴结分布于腹股沟.腋下和颈部。
• 7、淋巴管.淋巴结.脾.扁桃体组成( )。 A.排泄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淋巴系统 D.呼吸系统
• 8、头面部感染会引起( )淋巴结肿大。
• 20、婴幼儿在读书写字时,光线应该来自身体的( ) A.左侧 B.右侧 C.左上方 D.右上方
• 21、婴幼儿的外耳道狭窄,容易( ) A.破损 B.长耵聍 C.出现耳道异物 D.出现疖肿
.
•
第六章
• 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什么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总的说来,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 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 的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 本质的心理特征。
.
情绪对活动的影响大,自我控制能力差 幼儿的心理活动易受情绪的影响。在情绪 愉快的状态下,一般能够接受任务,坚持 活动的时间也比较长,任务完成情况比较 好。反之,如果幼儿情绪很低、不愉快或 出于恐惧、痛苦状态,活动效果就比较差。
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幼儿中期开始,已能初步按 成人的要求做事,5~6岁时,能 初步控制自己的行为,有目的地 进行活动,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 性发展。
.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只代表这一年龄 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特点,而不是该年 龄段中每个儿童都具有这些特点;儿童心理 发展的特征代表该年龄儿童本质的心理特点, 而不代表各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2、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特性
稳定性 a.儿童脑的发育是有稳定顺序 和阶段的,神经联系的建立是有次序的; b.人类知识经验的掌握是有一定顺序的,儿 童也必须遵循;
a、幼儿心理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 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儿童年龄的增长有着密切的 关系。即使都在幼儿时期,年龄不同,心理活 动水平也不相同。
b、幼儿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 向抽象逻辑性发展。 幼儿认识活动表现为具体性 和形象性。主要表现 在如下几个方面。
.
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较多地依靠直接的感知,对 事物的认识常常停留于事物表面现象,而不能 认识事物的本质特点,幼儿记住的事物依赖于 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幼儿的思维活动也离不开 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表象活跃 表象虽然不是实际的事物,但它是直观的、生 动形象的,因而表象也有具体性的特点。幼儿 头脑中充满了具体形象。
.
认识过程以无意性为主 认识过程的无意性是指没有目的、 不需要作任何努力、自然而然地 进行。无意性是由外界事物的特 点引起的,而且很大程度上受情 绪支配。认识过程中的无意性在 幼儿的认识过程中表现非常突出,特别是 表现于幼儿的注意、记忆和想象等心理活 动之中。他们往往不能自觉地或专门地去 记住一些东西,而是在他们感兴趣的活动 中不知不觉地记住。
第四章练习题
• 1、婴幼儿腕骨未骨化,所以为他们提供的玩具应( )
A.柔软
B.轻
C.重
D.坚硬
• 2、婴幼儿常见的脱臼是( )。
A.肩关节半脱臼
B.肘关节半脱臼
Hale Waihona Puke C.肩关节脱臼 D.肘关节脱臼
• 3、为保证脊柱的正常姿态,婴幼儿应该( )
A.睡软床
B.背重物
C.保持良好的体态
D.注意站立的姿势
• 4、( )正确站立姿势是身子正,腿不弯,抬头挺胸。
.
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整个幼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 的、形象的,但是,5~6岁的幼儿已 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这个阶段,幼儿对事物因果关系的掌 握等有所发展,初步的抽象能力明显地发展 起来,他们回答问题时,不单从表现现象出 发,而能从较抽象的方面来推断事物的因果 关系。
c、幼儿的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 意性发展。
A.唾液腺发育不完善 B.口腔干燥
C.口腔湿润
D.唾液腺发育完善,唾液分泌旺盛
.
• 13、( )婴幼儿胃的消化力弱。 • 14、婴幼儿排便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 )为宜
A.30分钟 B.20分钟 C.5—10分钟 D.2—3分钟 • 15、( )有利于大便通畅。 A.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B.多吃肉 C.不运动 D.不喝水
.
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所特有的不同于成人的 特征。包括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心 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儿童生理年龄特征: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 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 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 本质的心理特征。
.
谈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 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 为基础,年龄越小,生理年龄特征对 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相对越大,而生 理成熟受年龄影响;另一方面,儿童 心理发展和他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 识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时间是儿童 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年龄对儿童心 理发展有规律性的制约作用。年龄只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而不能决定儿童心 理发展的特征。
.
c.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 能发生变化,要经过一个大致相同 的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可变性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条 件的不断变化构成儿童心理发展年 龄特征的可变性。
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 又有可变性,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的。
.
3、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有哪些???
• 16、正确擦屁股的方法是( ) A.从前向后 B.从后向前 C.只擦前部 D. 只擦后部
.
17、婴幼儿皮肤容易长痱子,是因为( ) A.保护机能差 B.调节体温能力差 C.排泄作用差 D. 代谢作用差
• 18、( )婴幼儿的皮肤容易受凉是因为其皮肤的保护机 能差。
• 19、婴幼儿好动不好静,容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是 因为( ) A.大脑皮层不易兴奋和抑制 B.大脑皮层易抑制 C.大脑皮层易兴奋 D.大脑皮层既容易兴奋又容易抑制
A.腹股沟
B.颈部.颌下
C.腋下
D.外阴
.
• 9、乳牙的作用是( A.练习刷牙 C.促进颌骨发育
) B.美观 D.说明生长发育的情况
• 10、( )的幼儿可以学习刷牙
A.2岁 B.3岁 C.5岁
D.6岁
• 11、防止幼儿牙列不齐的方法是(
)。
A.咬上唇 B.双排牙
C.舌头舔新牙 D.双侧咀嚼
• 12、婴幼儿生理性流涎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