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古代雕塑教案

合集下载

走进中国古代雕塑教案

走进中国古代雕塑教案

走进中国古代雕塑教案一、教材概述本教案的教材为中国古代雕塑。

本教材所涉及的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

教材的内容包含了石雕、陶俑、木雕、石窟艺术等方面,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雕塑,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二、教材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分辨不同材质雕塑作品的特征,如石雕、木雕、铜雕等;2.能够分辨不同时期雕塑作品的特征,如唐代、宋代、明代等;3.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历史背景,例如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

2.技能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中国古代雕塑,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2.能够模仿某些古代雕塑作品,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美感,让他们美化生活;2.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式、互动式、实践式和体验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讲授式教师将结合PPT、模型等教学工具展示和讲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历史发展、不同时期的特征以及不同材质的标志性雕塑作品等方面的知识。

2.互动式化零为整,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雕塑作品进行研究和分析,从多个角度分别分享自己的观察与建议。

通过研究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进一步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3.实践式在学习某些标志性雕塑作品时,老师将带领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并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调整难度。

4.体验式学生可以通过带家长到博物馆的方式体验现实中的雕塑艺术,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以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四、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阶段:1.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1.新石器时代到商代的艺术;2.周代的艺术;3.秦汉的艺术;4.魏晋南北朝的艺术;5.唐代的艺术;6.五代十国和北宋的艺术;7.南宋的艺术;8.元代的艺术;9.明清时期的艺术。

2.哪些材质被用于中国古代雕塑制作?1.石雕;2.陶俑;3.木雕;4.铜雕;5.石窟艺术。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案范文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案范文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雕塑的概述:雕塑的定义、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程。

2. 中国古代雕塑的分类:佛像雕塑、人物雕塑、动物雕塑、神器雕塑等。

3. 代表作品欣赏:兵马俑、石窟雕塑、佛像、石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古代雕塑的基本特点、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

难点:对中国古代雕塑的欣赏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基本特点、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

2. 展示法: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古代雕塑。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古代雕塑的欣赏和看法。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古代雕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古代雕塑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基本特点、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古代雕塑。

3. 展示: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代雕塑的魅力。

4. 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就展示的古代雕塑作品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5. 实践: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国古代雕塑的重要性和艺术价值。

7. 拓展:推荐学生参观博物馆、石窟等实地了解中国古代雕塑,拓宽视野。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古代雕塑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表达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动手制作简易雕塑作品的质量,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图片资料:收集中国古代雕塑的图片,包括兵马俑、石窟雕塑、佛像等。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案:探寻中国古代雕塑的社会价值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案:探寻中国古代雕塑的社会价值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案:探寻中国古代雕塑的社会价值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程及其社会价值;2. 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材料、技艺及其艺术表现形式;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雕塑的社会价值、材料、技艺、艺术表现形式;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此次教学采用讲解与欣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魅力。

四、教学过程1. 教学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中国古代雕塑作品的图片和介绍其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雕塑的特点。

2. 学习厘清(1)探究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价值通过讲解,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雕塑始于新石器时代,而在商周时期达到了蓬勃发展的顶峰,其在中国文化史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体现了古代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意识,也能反映出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特征。

(2)解析中国古代雕塑的材料、技艺和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图片展示和视频讲解,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雕塑主要采用的材料有玉石、青铜、陶瓷等,其中,玉石雕塑反映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度,青铜雕塑则强调了古代人们对神的崇拜和赞美。

同时,还介绍了古代雕塑的技艺和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浮雕、地雕、高浮雕、高地雕等。

3. 教学互动(1)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作品通过幻灯片或实物展示中国古代雕塑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品味和欣赏其精美的形态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欣赏中,提供多角度的看法和意见。

(2)学生分组发言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提供关于中国古代雕塑的问题,让学生发表意见、交流对雕塑的看法和感受,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延伸(1)实地考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到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地考察中国古代雕塑,直观感受艺术品的魅力和历史价值。

走进中国古代雕塑教案[001]

走进中国古代雕塑教案[001]

走进中国古代雕塑教案[001]一、简介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本教案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史、主要特点以及相关艺术技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史;2.掌握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特点;3.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相关艺术技法;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史–原始时期的雕塑艺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雕塑–秦汉时期的陶俑雕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造像–唐宋时期的佛教造像–明清时期的雕塑艺术2.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特点–高度工艺美术性的表现–艺术形象的单纯性和抽象性–形象的优雅和庄重–神秘主义的审美倾向–强调线条、造型和比例的协调性3.中国古代雕塑的相关艺术技法–凿琢技法–刻线技法–深浮雕技法–透雕技法–镂空技法四、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史、主要特点以及相关艺术技法。

2.观摩法:组织学生参观中国古代雕塑作品,通过观摩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3.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雕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中国古代雕塑作品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介绍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史、主要特点以及相关艺术技法。

3.观摩:组织学生观摩一些中国古代雕塑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4.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所观摩的作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雕塑创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雕塑的艺术魅力。

6.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雕塑作品后,组织展示并进行相互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7.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收获。

8.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雕塑的文章,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案: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历史文化背景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案: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历史文化背景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案: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历史文化背景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概念、种类和发展历程;2. 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材质、技法和表现手段;3. 掌握欣赏中国古代雕塑的方法和技巧;4. 了解中国古代雕塑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雕塑的概念和种类(1)中国古代雕塑的概念中国古代雕塑是指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时期内,中国民族创造的的雕刻艺术作品的总称。

(2)中国古代雕塑的种类中国古代雕塑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石雕、木雕、铜雕、陶雕等。

其中,石雕是最常见的一种雕塑形式,代表作品有秦始皇陵兵马俑、大雁塔、洛阳白马寺石窟等;木雕是中国古代更为古老的一种雕塑形式,代表作品有渡口阮、龙舟装饰等;铜雕曾经被誉为中国雕塑史上的巅峰,代表作品有商代青铜器、汉代铜马等;陶雕则是中国古代一种比较特殊的雕塑形式,以陶瓷器和陶俑为代表。

2. 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

(1)原始阶段中国古代雕塑的原始阶段始于远古时代,大约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这个阶段,主要是以石雕为主,代表作品有大观文化石女像、陕北文化石象等。

(2)文明阶段文明阶段则始于夏代,大约距今四千多年前,在这个阶段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雕塑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

代表作品有商代的青铜器、殷墟玉器、周代宗庙石像、汉代陶俑等。

3. 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材质、技法和表现手段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材质包括石头、玉石、木材、铜和陶瓷等。

不同的材料赋予雕塑不同的表现效果,并且决定着不同的创作技法和手法。

中国古代雕塑的技法主要有“全像式”和“半像式”两种。

全像式是指将整个人物或事物雕刻出来,包括前面、后面和两旁;半像式则是指把人物或事物的主要部位雕刻出来,不在意物体的背后和两旁。

中国古代雕塑的表现手段主要有体态、面部表情、服饰和饰物等,这些表现手段相互融合,呈现出色彩斑斓的艺术效果。

走近中国古代雕塑教学设计

走近中国古代雕塑教学设计

走近中国古代雕塑教学设计第一篇:走近中国古代雕塑教学设计《走近中国古代雕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节选自江西版八年级上册美术鉴赏第一课《走近中国古代雕塑》,感受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

本课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中国古代宗教雕塑。

1.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嬴政,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始皇帝,建立了丰功伟绩不容置否,为了自己的基业永世传承,便广修陵墓相信生死轮回,其建造的兵马佣以“大、多、精、美”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2.霍去病墓雕塑群:霍去病墓雕塑群是采用天然的大理石修建的形如祁连山脉的大型墓冢,其墓雕群采用写意的手法,从侧面来歌颂霍去病的丰功伟绩,本课主要从《石刻立马》《伏虎》两个主要的雕塑来加以说明。

3.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故事、人物、传说为题材的雕塑。

中国古代宗教雕塑以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高。

【学生状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欣赏和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并有了一些自己的小小观点。

本课以《走近中国古代雕塑》为切入,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但课本中设计到的历史性知识比较多,因此教师组织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本课中学生将以交流、探究的方式,深入去感受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其艺术特征,从而掌握分析和鉴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作品的艺术风貌和特点。

2.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两大类雕塑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有关陵墓和宗教雕塑的艺术特点和文化时代背景的关系。

【教具准备】相关资料【德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神话》这一电影来导入课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剧中的相关内容。

不管秦始皇最终有没有找到长生不死药,也不管在秦始皇陵之中又没有发生过如此凄美的爱情故事,但今天我还是要带领大家走近中国古代雕塑,亲身的感受一下它们的魅力所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走近中国古代雕塑》(板书课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案三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案三篇

【导语】雕塑是⽤可雕性可塑性物质材料为媒介,通过雕塑等个种⼿段,塑造出⼀种反映社会⽣活具有审美价值、具有三维实体的⼀种造型艺术。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的确⽴: 1、背景:增⼤学⽣的阅历,沉淀专业修养,提⾼审美能⼒。

2、要点:①知道中国古代雕塑⼀般的表现形式。

②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历程。

③对其代表作品欣赏,了解其艺术特点。

3、教学重难点:古代雕塑呈现形式和重要作品的欣赏。

⼆、教学过程: 导⼊:提问:你在什么地⽅看到过雕塑?它们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它们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答:雕塑的材料可以是⽯头、⾦属、泥⼟、⽊头等。

雕塑和绘画相⽐在外在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雕塑是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我们⽤⼿就可以摸得着。

(直接⼊题)平时所说的“雕塑”,指的是什么? 1、涵义 雕塑——雕塑是雕和塑的合称。

以⼀定的物质材料和⼿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内占据⼀定的空间位置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的⼀个艺术门类。

作为雕塑作品⽽⾔,三维空间的体积是其艺术语⾔最根本的东西,所以作品本⾝的凹进、凸现、间隔、断裂、穿透、⼤⼩是雕塑作品的⽬的之⼀。

尽管雕塑也可以实现由三维到⼆维空间的转换,但是⽴体空间才是其⽣命根本之所在。

2、种类 下⾯两件雕塑作品在表现⼿法上有什么不同?从表现形式可分为圆雕、浮雕(这⾥将浮雕和圆雕以概念结合实例的形式让学⽣理解) 3、想⼀想: 怎样欣赏雕塑作品? 了解作品产⽣的时代背景通过感受、体会作品的艺术魅⼒,进⼀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形象美、材质美、艺术性) 师⾔:了解了雕塑的表现形式,那让我们看看中国古代雕塑。

⑴教师板书:概术陵墓雕刻佛教⽯窟造像 ⑵络环境下学⽣⾃主学习探究 (教学活动) [⼀]、陵墓雕刻 陵墓雕刻产⽣的背景:在封建社会⾥,帝王、贵族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声势,⽽盛⾏厚葬。

在他们的陵墓区⾥,耗费巨⼤的⼈⼒、物⼒,制作了⼤量陵墓雕刻作品。

中国古代雕塑教案

中国古代雕塑教案

中国古代雕塑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掌握中国古代雕塑的基本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古代雕塑作品,激发学生对古代雕塑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提出对古代雕塑的疑问和想法。

知识讲解:1. 介绍中国古代雕塑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包括商、周、秦、汉、唐等时期。

2. 解释中国古代雕塑的基本特点,如注重形象的神似性、追求造型的精细和细腻等。

3. 分析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佛教造像、陶俑、石刻等。

案例分析:1. 选择几个代表性的中国古代雕塑作品,如秦始皇兵马俑、大禹治水石刻等,进行详细解读。

2.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形态、造型、材质等方面,并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中国古代雕塑作品进行深入研究。

2. 每个小组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创作实践:1. 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雕塑实践活动,可以使用黏土或其他可塑性材料进行模型创作。

2. 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雕塑的艺术魅力,并体会古代雕塑艺术的技巧和难度。

评价与总结:1. 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并相互欣赏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度、创作水平和对古代雕塑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3.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古代雕塑作品。

2. 相关的教科书或参考资料。

3. 黏土或其他可塑性材料供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艺术展览,深入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实物作品。

2.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或书籍,了解更多中国古代雕塑的细节和背后的文化意义。

注: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步骤可以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中国古代雕塑教案
教学基本信息
题目走进中国古代雕塑
学科美术年级八年级
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八年级上册第1 课第2 页的内容
1.教材分析
《走进中国古代雕塑》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赣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1 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

本课主要是从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和民俗雕塑三个方面来欣赏中国古代雕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丰富学生的雕塑知识,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学生的知识面较广,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与美术技能,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个性普遍突出。

因此,在课堂上,针对这样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审美能力。

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图像资料。

一方面能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感受,另一方面可大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创造的欲望,以调动学生主动学好雕塑的积极性。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在几个代表性发展时期的艺术特点和成就。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雕塑的特有艺术语言,对雕塑作品进行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