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

合集下载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例轴承座的三视图画法
(一)形体分析:
拿到物体后,先分析它的形状和结构特点,是由哪几个基本体组 成的,再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然后选择视图。 轴承座形体分析:组合形式,堆积形成。
(a) 立体 图5-4 轴承座
(b) 形体分析
(二)视图选择
在选择视图时,首先要选好主视图。确定主视图一般应符合以 下原则: ⑴ 符合自然安放位置。 ⑵ 反映形体特征,也就是在主视图上能清楚地表达组成该组合 体的各基本形体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⑶尽量减少其他视图中的虚线。
• 依次标注各简单形体和截割体的定形尺寸;
• 标注总体尺寸。
(一)尺寸种类
1.定形尺寸-----确定形体形状及大小的尺寸。图5-8中的直径、半径及形 体的长、宽、高等尺寸都是定形尺寸。
2.定位尺寸-----确定形体上部分结构相对位置的尺寸。如图5-8 中注*号的尺寸。 3.总体尺寸----表示组合体总长、总宽和总高的尺寸。在标注总体 尺寸时,一般不用圆弧切线作尺寸界线。
图5-13 切割体和相贯体的尺寸注法
(四)尺寸标注的注意点
⑸当形体的外轮廓为曲面时,总体尺寸应注到该曲面的中心线位置, 同时加注该曲面的半径,如图5-14所示。
图5-14 轮廓为曲面时的总体尺寸注法
2.标注定形尺寸:
图5-10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3.调整总体尺寸:
图5-10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标注全部尺寸:
图5-10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四)尺寸标注的注意点
⑴标注尺寸必须在形体分析的基础 上,按分解的个组成形体定形 和定位,切忌片面地按视图中 的线宽和线条来标注尺寸,如 图5-11所示。 ⑵尺寸应注在表示该形体特征最明 显的视图上,并尽量避免在虚 线上标注尺寸。同一形体的尺 寸应尽量集中标注。

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及尺寸标注no

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及尺寸标注no

俯视图的绘制
平面视图
俯视图表示组合体的顶面形状,应将 顶面形状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
投影关系
确保俯视图与主视图和左视图之间的 投影关系正确,以保持整体的一致性 。
左视图的绘制
侧面形状
左视图表示组合体的侧面形状,应将侧面形状完整、清晰地 表达出来。
投影关系
确保左视图与主视图和俯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正确,以保持 整体的一致性。
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及尺 寸标注
• 组合体的三视图基本概念 • 三视图的画法 • 尺寸标注 • 三视图的阅读与理解 • 三视图绘制实例分析
01
组合体的三视图基本概念
什么是组合体
01
组合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 本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复杂几何体 。
02
组合体可能是由单一类型的几何 体(如长方体、圆柱体等)组合 而成,也可能是由不同类型的几 何体组合而成。
从物体的左侧方观察,将物体的左右 方向轮廓投影到平面上得到的图形。
俯视图
从物体的上方观察,将物体的上下方 向轮廓投影到平面上得到的图形。
02
三视图的画法
主视图的选择
投影方向
选择能反映组合体主要形状特征 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位置关系
确保主视图与其他视图之间保持 正确的位置关系,以便通过视图 间的对应关系来绘制其他视图。
阅读三视图的方法
确定主视图
首先确定主视图,它是组合体在正立位置摆放时的投影面。
确定其他视图
根据主视图,依次确定左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等其他视图。
识别特征
通过观察各视图中的特征,如孔、槽、凸台等,判断组合体的结 构。
理解三视图中的尺寸关系
长度尺寸
01
在主视图和其他视图中,通过测量各边长或线段间距,获取长

04第四章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

04第四章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

第四章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4.1 概述1.叠加式2.切割式3.综合式(1)当两形体相邻平行表面不平齐时,结合处有线。

1.叠加 实线 无线不平齐 平齐二、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连接关系 (2)当两形体相邻平行表面平齐时,结合处无线。

(3)当两形体相邻表面相切时,相切处无线。

(4)当两形体相邻表面相交时,在相交处应画出线。

2.切割(穿孔)三、形体分析法4.2 组合体的画图方法1.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

2.选择主视图。

3.选比例、定图幅。

4.布图视图位置、画基准线。

5.画出视图、检查、描深。

例1.画组合体三视图。

1.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圆筒支撑板肋板底板主视图较多的反映出组合体的形状特征和各部分间的位置关系。

2.选择主视图安放位置: 投影方向: 其他视图中虚线少。

方便画图、放置平稳。

AB C D3.选比例、定图幅4.布图视图位置、画定位线5.逐个画出各形体的三视图6.检查、描深例2.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

例3.画导向块的三视图。

复习思考题1.组合体有那几种组合形式?2.组合体上相邻表面的连接关系有那些?3.画组合体的视图时,怎样选择主视图?作业内容P151、2、3、4、5、6、7。

P17 1、2。

一、看图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把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进行分析4.3 组合体的看图方法2.要弄清视图中图线和线框的含义圆柱体的投影曲面轮廓素线面投影交线投影面投影3.注意抓特征视图形状特征视图位置特征视图4.善于构思物体善于对照二、看图的方法和步骤形体分析法1.看图的方法线面分析法2.看图的步骤(1)看视图抓特征(2)分线框对投影(3)按投影定形体(4)合起来想整体(5)线面分析攻难点例4.由三视图想象组合体的形状。

例5.由三视图想象组合体的形状。

例5.由三视图想象组合体的形状。

例6.由两个视图想象组合体的形状。

例7.由主、俯视图,画左视图。

例8.由主、左视图,画俯视图。

注意视图中反映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过渡关系的图线例9.由主、左视图,画全俯视图。

第四章 组合体的视图与尺寸标注

第四章 组合体的视图与尺寸标注

⒉ 两形体表面相切时,相切处无线。
无线
无线
无线

⒊ 两形体相交时,在相交处应画出交线。
有线
有线
三、组合体三视图的画图方法
形体分析法:
根据组合体的形状,将其分解成若干部分,弄 清各部分的形状和它们的相对位置及组合方式,分 别画出各部分的投影。
4.2
组合体的画图
•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解 —— 分块 •弄清各部分的形状及相对位置关系。
画图步骤
1、形体分析 2、选择主视图 选择主视图时必须考虑组合体的安放位置和工 作位置。
安放位置:从稳定性和工作位置 角度考虑
正面投影方向:一般是选择最能 反映组合体各部分的形状特性和相 互位置关系的方向,同时还要考虑 其他投影图虚线较少和图幅的合理 应用。
3. 确定比例和图幅
4.布图,画基准线
m=[(420-30)-总长-总宽]/4
注意图中虚实线变化,区分不同形体。
虽然三个视图基本相同,但由于主视图 中虚实线各异,而得出两种不同的形体。
三、已知两视图,求第三视图
⒈ 由已知视图看懂物体的形状 ⒉ 画第三视图 例1:求作俯视图
利用局部孔和 槽分解形体
例1:求作俯视图
例1:求作俯视图
例2:求作左视图
例3:求作左视图
P
P
注意:不能在相贯线上直接注尺寸!
16
20
三、 一些常见形体的定位尺寸
⑴ ⑵ 基准
基准 基准 基准 ⑶
基准
基准
基准
⑴ 一组孔的定位尺寸 ⑵ 圆柱体的定位尺寸 ⑶ 立方体的定位尺寸
基准
例:标注轴承座的尺寸
基准 基准
基准
步骤:
2 ×

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注法

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注法
67
例2 线面分析法读三视图
68
一个正垂面切割
69
两个铅垂面切割
70
切割长圆孔
71
例3 由主、左视图,画俯视图。分析72来自骤173步骤2
74
步骤3
75
完成
76
例4 补画视图中的漏线
77
例5
78
例6 由俯、左视图,画主视图。
79
例6 由俯、左视图,画主视图。
80
立板 肋板
分解形体
叠加方式 • 底板和立板右面平齐叠加 • 肋板与底板和立板对称叠加
底板
14
• 分块画图 ①底板 ②立板 ③肋板
看得见的线画实线 看不见的线画虚线
表面平齐, 应无线。
15
已知两视图,求作第三视图。
⒈ 分析投影,想象出物体的形状。 ⒉ 根据投影规律及“三等”关系,画出第三视图
㈠ 投影分析
长度方向的基准
宽度方向的基准
50
4.4 读组合体视图
运用正投影法,根据视图想象出空间物体的形状,这 个过程就是读图。
51
4.4.1 弄清视图中图线和线框的含义
曲面转向轮廓线
轴线
交线投影
面的投影
52
锥面
内外柱面
平曲组合
柱、球面
锥、平面
锥面 圆、平面
平面
线框的含义
圆柱孔
53
前、中、后面 左、右面
先标注定形尺寸,然后标注定位尺寸,最后标注总体尺寸
41
标注定形尺寸
42
标注定位尺寸 43
标注总体尺寸
44
整理、完成尺寸标注
45
尺寸配置的要求
46
尺寸排列整齐

第六章 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

第六章 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

第六章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由基本立体组合而成的立体称为组合体。

本章将学习组合体三视图的投影特性,组合体画图和读图和基本方法以及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第一节组合体的三视图一、三视图的形成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第二节组合体的构形一、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大多数机器零件均可看作是由一些基本形体组合而成的组合体,这些基本体可以是完整的几何形体,如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圆球等,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几何体或它们简单的组合体,见图6-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可分为堆叠和挖切两种形式,而常见为两种形式之综合,见图6-2。

(1)堆叠构成组合体各基本体相互堆积。

(2)挖切从基本形体中切去较小的基本形体。

(3)综合既有堆叠又有挖切。

二、各形体邻接表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1)平齐与不平齐,见图6-3。

①两基本体表面不平齐,连接处应有线隔开。

②两基本体表面间平齐,连接处不应有线隔开。

(2)相交当两基本体表面相交时,其相交处交线一定要画出来,如图6-4所示,(3)相切当两基本体表面相切时,其相切处是圆滑过渡,应不画线,如图6-5所示,图中底板前端平面与圆弧面相切其平面上的棱线末端应画至切点为止。

切点位置由投影关系确定,相切处无线。

第三节组合体视图的画法一、形体分析画组合体视图之前,应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了解组合体的各基本体的形状、组合形式、相对位置以及在某个方向上是否对称,以便对组合体的整体形状有个概念,为画图做准备。

(a) 轴承座(b) 形体分析图6-6 画组合体视图从图6-6中可以看出,该组合体由四棱柱底板、空心圆柱体、等腰梯形柱的支承板、直角梯形柱和四棱柱叠合的肋板组成。

支承板与空心圆柱体外表面相切,叠放在底板上,它与底板后面平齐。

肋板叠放在底板上,其上与圆筒外面相结合,后面与支承板紧靠,两侧面与圆柱面相交。

整个组合体左右对称。

注意:画图时不要把组合体看成是由各零散的基本体“拼接”而成。

工程制图-组合体视图标注

工程制图-组合体视图标注


垂直尺寸的字头朝“左”!
注:平行尺寸标注!
(2)倾斜尺寸

300范围内的倾斜尺寸标注方法
(3)角度尺寸
数字字头朝上
(4)圆、圆弧尺寸标注
圆的尺寸标注
错误
圆弧的尺寸标注
(5)大尺寸的标注 p12 图1-18 (6)小尺寸的标注 p12 图1-19 (7)球面的尺寸标注 p12 图1-20 (8)弦长和弧长的尺寸标注 p12 图1-21 (9)对称图形的尺寸标注 p12 图1-26
2、尺寸标注应尽量集中,并尽量安排在两视图 之间的位置;
3、尽可能避免在虚线上标注尺寸; 4、尺寸不能标注在物体的截交线或相贯线上; 5、尺寸排列要整齐,大尺寸排在外边,小尺寸
排在里边。
课堂练习
尺寸标注
5-4 5-5
组合体综合练习
简单结构一
?

?
?

?
?
?
?
?
?
?
?
?
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三、掌握正确的画图和读图步骤 四、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注法,要注意
形体分析法和尺寸注法要求
作业
1. 完成图纸大作业的尺寸标注 2. 5-9、5-10 、5-16、5-17
?
?
?
【例1】切割式组合体的画图
【例2】已知物体的两个视图,求作第三视图。
A
运 用


B








线




已 知 两 个 视 图 , 求 作 第 三 视 图
【例3】已知组合体的两投影,求作第三面投影。

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

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

当组合体以回转面为某方向 轮廓时, 轮廓时,一般不注该方向的总 体尺寸, 体尺寸,而只注回转中心的定 位尺寸和外端的圆弧尺寸。 位尺寸和外端的圆弧尺寸。 错误
φ R
正确
φ
R
R
φ
R
φ
尺寸标注要清晰
为满足清晰性,便于读图,应注意以下几点: 为满足清晰性,便于读图,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尺寸尽量标注在形体特征明显、位置特征清楚 )尺寸尽量标注在形体特征明显、 的视图上。 的视图上。 (2)同一形体的尺寸尽量集中标注。 )同一形体的尺寸尽量集中标注。 (3)直径尺寸注在投影为非圆的视图上,半径尺寸 )直径尺寸注在投影为非圆的视图上, 圆弧的视图上。 注在投影为 圆弧的视图上。 (4)尺寸尽量注在视图的外部,以保证视图清新。 )尺寸尽量注在视图的外部,以保证视图清新。 (5)尺寸尽量不注在虚线上,尺寸线与尺寸界线避 )尺寸尽量不注在虚线上, 免相交。 免相交。 在具体标注尺寸时,若以上条件不能兼顾, 在具体标注尺寸时,若以上条件不能兼顾,应根 据具体情况,统筹安排,合理布置。 据具体情况,统筹安排,合理布置。
尺寸种类1定形尺寸确定各形体形状及大小的尺寸如图中的直径半径r和长宽高等尺寸2定位尺寸确定各形体间相对位置的尺寸如图中带号的尺寸3总体尺寸表示组合体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如图中带的尺寸3标注步骤1标注定形尺寸运用形体分析法标注定形尺寸对于共用的尺寸只标注一次
复习
1.斜二测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 斜二测的轴间角是: 斜二测的轴间角是: ∠X1O1Z1 = 90° ° ∠X1 O1Y1 = ∠Y1O1Z1 = 135 ° 斜二测的轴向伸缩系数: 斜二测的轴向伸缩系数: p=r=1,q=0.5 , 2.斜二测的画法 首先在形体上选定坐标轴及原点。通常从最前面的面开始, 沿Y1轴方向分层定位,在X1O1Z1轴测面上定形,作各层之 间的可见连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
不好!
45
46
3、相互平行的尺寸,应按大小顺序排列, 小尺寸在内,大尺寸在外。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R 4×
R
好!
不好!

47
48
4、内形尺寸与外形尺寸最好分别注在视 图的两侧。




好!
不好!

49
A-A

B-B

基准
R
基准
B
A A
A

A
B
基准 ★ 注底板尺寸 ★ 注圆筒尺寸 ★ 注侧板尺寸 ★ 注总体尺寸 检查、调整
42
六、尺寸的清晰布置
1、应尽量标注在视图外面,以免尺寸线、尺 寸数字与视图的轮廓线相交。


R
好!
不好!
43
44
2、同心圆柱的直径尺寸,最好注在非圆的 视图上。
第六章 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注法
1
6.1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一、三视图的形成
俯视 z V
x
左视
0
y
y 主视
2
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高 宽


1、三视图之间的度量对应关系
三等关系
主视俯视长相等且对正 主视左视高相等且平齐 俯视左视宽相等且对应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3
2、三视图之间的方位对应关系
29
二、组合体的画图方法
例1 :求作轴承座的三视图
● ● ●
凸台
圆筒 支撑板


底 板
肋板
30
例 2:求作导向块的三视图
31
6.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一、基本方法 形体分析法 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基本体和简单 体,在形体分析的基础上标注三类尺寸。 ⑴ 定形尺寸 确定各基本体形状和大小的尺寸。 ⑵ 定位尺寸 确定各基本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要标注定位尺寸,必须先选定尺寸基准。 零件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每个 方向至少要有一个基准。
57
58
59
4、要分析、认清表面间的相对位置
60
61
前后面
上下面
平面与圆 柱面相交
倾斜方向 不同的面
相邻线框的表面位置关系
62
二、看图的方法和步骤
形体分析法 看图的方法 面形分析法
看图的步骤: 1.看视图抓特征
看视图 —— 以主视图为主,配合其它 视图,进行初步的投影分析和空间分析。 抓特征 —— 找出反映物体特征较多的 视图,在较短的时间里,对物体有个大 概的了解。
⒈ 两形体叠加时的表面过渡关系
无线 虚线
实线
(a) 平齐
(b) 前面平齐 后面不平齐
(c) 不平齐
11
共面不画线
不共面要画线
共面
不共面
12
⒉ 两形体表面相切时,相切处无线。
无线
无线
无线

13
相切
不画线
不相切
要画线
14
转向轮廓线
回转体 水平投影怎样画?
切线与转向轮廓 线不重合不画线
切线与转向轮廓 线重合要画线
32
通常以零件的底面、端面、对称面和轴 线作为基准。
⑶ 总体尺寸 零件长、宽、高三个方向的最大尺寸。 总体尺寸、定位尺寸、定形尺寸可能重合, 这时需作调整,以免出现多余尺寸。
33
二、一些常见形体的定形尺寸
30
30
(28.5) 25
20 10
20 14 30 30 10
S25
25
25
14
34
63
2.分解形体对投影
分解形体 —— 参照特征视图,分解形 体。 对投影 —— 利用“三等”关系,找出 每一部分的三个投影,想象出它们的形 状。
15
⒊ 两形体相交时,在相交处应画出交线。
有线
有线
16
17
三、组合体的画图和读图方法
形体分析法: 根据组合体的形状,将其分解成若 干部分,弄清各部分的形状和它们的相 对位置及组合方式,分别画出各部分的 投影。 面形分析法: 视图上的一个封闭线框,一般情况 下代表一个面的投影,不同线框之间的 关系,反映了物体表面的变化。
形状特征视图
54
位置特征视图 ——最能反映物体位置特征的那个视图。
位置特征视图
55
3、分析图线、线框的投影含义
图框为平面 的投影
图线为 交线的 投影
图线为平面 的投影
视图中线框、图线的含义
56
未封闭 的图框 为圆柱 面的投 影
图线为圆柱 面轮廓素线 的投影
未封闭的图框为 平面的投影
视图中线框、图线的含义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6.3 组合体的画图方法和步骤
一、画图步骤及要领 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解 —— 分块 弄清各部分的形状及相对位置关系。 按照各块的主次和相对位置关系,逐个画 出它们的投影,确定主视图。 分析及正确表示各部分形体之间的表面过 渡关系 检查、加深。

左 右 后


下 后 左

下 右
主视图反映:上、下 、左、右 俯视图反映:前、后 、左、右 左视图反映:上、下 、前、后
4
6.2 组合体的组成方式
任何空间形体,不论形状是简单,还是复杂, 都可以把它们看成是由若干基本体在给定的空间位 置上按一定操作规则组合形成的。这种认识空间形 体的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而将除基本体以外的空 间形体统称为组合体。
三、一些常见形体的定位尺寸
⑴ ⑵ 基准
基准 基准 基准 ⑶
基准
基准
基准
⑴ 一组孔的定位尺寸 ⑵ 圆柱体的定位尺寸 ⑶ 立方体的定位尺寸
35
基准
常见几种平板的尺寸标注
36
37
四、组合体表面具有相贯线和截交线时的尺寸 标注
20 50 20 50
52 56
×
20
20
52
×
18
56
18
38
39
组合体构形的基本方法
A∪B
A∩B
A-B
B-A
M =(A∪B)∪U
N =((M - D) - E)- F6
组合体 —— 由平面体和曲面体组成的物体 一、组合体的组成方式 ⒈ 叠加 叠加的形式包括:
表面不平齐叠加 表面平齐叠加
7
同轴叠加
非对称叠加
对称叠加
8
⒉ 相交
⒊ 截切
9
10
二、形体之间的表面过渡关系
40
30
×
16 40
30
25
16
20
40
五、标注示例:100 75 例1 :
基准 30 40 190 105 75 85
30 4×12 16 90
180 基准
50
45°
68
基准
形体分析。 逐个标注每一基本形 体的定形、定位尺寸。 标注总体尺寸。

41
90
55
110
例2 :

5、尺寸应尽可能标注在反映基本形体形状特征 较明显、位置特征较清楚的视图上
50
51
6.5 组合体的看图方法
一、看图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要把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例:52来自要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
有一个视图相同的不同集合体
有两个视图相同的不同集合体
53
2.注意抓特征视图 形状特征视图 ——最能反映物体形状特征的那个视图。 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