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项目申报材料.doc
申报养殖种植项目范文

申报养殖种植项目范文
尊敬的领导,
我代表我们村民,向贵单位申报开展某某养殖种植项目。
我村地处某某县,具有某某优势,非常适合开展此类项目。
开展此项目,不仅可以增加村民收入,改善生活,也可以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我村计划在村东南部荒地上,建设占地约20亩的某某养殖(或种植)基地。
我们将采用某某养殖(或种植)技术,选育某某优质品种。
如果获得资助,我们将配套建设必要的养殖设施、仓储设施、运输设施等,并选拔部分村民进行专业培训,专职负责养殖(或种植)工作。
初步估计,整个项目建设资金需人民币约某万元。
这不仅能直接创造就业岗位,增加村民收入,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饲料加工、产品包装、运输等。
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以新增收入某万元,有效增强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
我们村民对这个项目充满热情,愿意配合和参与各项工作。
如果获得资助支持,我们一定精心组织实施,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并长期运行,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致
敬礼
某村村民代表: (签名)
二〇二年月日。
农业科研项目申报书

农业科研项目申报书一、项目背景农业科研项目的申报旨在解决当前农业领域面临的问题,并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本项目旨在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研究和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手段,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2. 提高农产品产量:通过改良种植技术、优化农业管理措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种植效益,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4. 促进农村经济增长:通过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目标。
三、项目内容与方法1. 农产品品质改良:通过研究农产品的品质形成机制,优化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农产品的口感、色泽、香味等品质指标。
2. 农产品产量提升:通过研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优化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稳定性。
3. 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开展前沿的农业科研项目,探索农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
4. 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培训农民技术人员,普及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和经营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项目实施计划1. 项目启动阶段: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组建项目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工作计划。
2. 调研与分析阶段:开展农业领域的调研工作,了解当前农业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分析研究方向和重点。
3. 实验与数据收集阶段:开展实验研究工作,采集相关数据和样本,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4. 技术推广与应用阶段:通过培训和示范,推广项目研究成果,促进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5. 项目总结与评估阶段: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提供参考。
项目申报材料范文

项目申报材料范文项目名称:新农村建设工程一、项目背景近年来,农村发展日趋重要,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计划实施一项名为“新农村建设工程”的项目。
该项目将致力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升农民的福利待遇,进一步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
二、项目目标1.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交通便利性和生活质量。
2.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引导农民转变种植结构,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3. 提升农民福利待遇:加强农民培训,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4. 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鼓励创业创新,引进优秀企业,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城乡经济融合。
三、项目计划1. 前期准备工作:调研农村现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争取政府资金支持。
2. 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农村道路、改造供电网络、完善供水系统、提升通信网络覆盖范围。
3. 农业生产发展:开展农民培训,推广高效农业技术,引进现代农业装备,提供农业综合服务。
4. 农民福利待遇提升:组织农民就业培训,开展技能培训,推动农民创业创新。
5. 农村现代化推进:引进优秀企业,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建设农村文化和旅游设施。
四、项目预期效益1. 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
2.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 提升农民福利待遇,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4. 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城乡经济融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5.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进程。
五、项目实施进度及资金需求1. 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
2. 第一年:前期准备工作,资金需求500万元。
3. 第二年: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需求1000万元。
4. 第三年:农民福利待遇提升、农村现代化推进,资金需求800万元。
5. 总计资金需求2300万元。
六、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1. 政策风险:政策调整可能影响项目实施,应建立灵活机制及时调整项目计划。
农业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农业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一、项目概述二、项目背景目前,我国农业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生产方式粗放、科技含量低、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
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有必要开展农业项目,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三、项目目标1.提高农产品产量: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加农产品产量。
2.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引进现代化农业设施和管理手段,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模式,改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不足。
3.优化农产品质量:通过科学的种植和养殖管理,提高农产品的口感、品质和食品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4.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项目实施,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增长。
四、项目内容和方法1.引进先进技术:通过引进先进种植、养殖、农机等技术,改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产量和质量。
2.建设农业示范基地:选择一些农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建设农业示范基地,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和管理理念。
4.加强产品销售渠道建设:与相关上下游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保障项目产出的农产品能够顺利销售出去。
五、项目预期效益1.经济效益:预计该项目能够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带动农村农民增收,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增长。
2.社会效益:改善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3.环境效益: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六、项目推进计划1.立项审批和准备阶段:完成项目申报和审批,制定项目推进计划和工作安排。
2.技术引进和示范基地建设阶段:完成技术引进和示范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培训农民相关技能。
3.生产和管理阶段: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4.销售和推广阶段: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推广农业项目经验和技术,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蚕桑生态种养示范项目项目申报材料

蚕桑生态种养示范项目项目申报材料尊敬的领导:我代表XX公司向贵单位申报蚕桑生态种养示范项目。
本项目旨在推动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一、项目背景与意义蚕桑是我国传统的优势农业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庞大的市场需求。
然而,传统的蚕桑种养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易感染病虫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态环境污染等。
为了提高蚕桑产业的竞争力,保护生态环境,我们提出了蚕桑生态种养示范项目。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引入先进的种养技术和管理模式,建设一批蚕桑生态种养示范基地。
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全面推广和应用科学种养技术,提高蚕桑的产量和产品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降低农药使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三、项目内容1.建设示范基地:选择合适的土地,修建标准化的蚕桑养殖场和基础设施,配备先进的种养设备。
2.推广科学种养技术:引进先进的蚕桑种植和养殖技术,包括优质蚕种选育、生态养殖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3.培训农民:组织相关的培训班,向当地农民传授科学种养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其种养技能和管理水平。
4.建立示范农户带动模式:选取一些养殖技术较高、管理经验丰富的农户作为示范农户,向其他农户传播先进的种养技术和管理经验。
四、项目预期效益1.经济效益:通过科学种养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推广,提高蚕桑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产品质量的提高将有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蚕桑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2.环境效益: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推广生态种养模式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
3.社会效益:提高农民的种养技能和管理水平,增强农民群众的创业意识和合作意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福利。
五、项目保障措施1.资金保障:申请相关资金支持,用于示范基地的建设、种养技术的引进和培训农民等费用。
2.技术支持: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种养技术,并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
农业生态园项目申报材料

农业生态园项目申报材料第一章总论1.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绵阳“乡约田园”农业观光生态园1.2 项目建设单位___1.3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新区,距离三公里地带,与连霍高速路口和省道237交汇处相邻,紧邻伊水、洛水等黄河支流1.4 项目建设内容该项目以综合利用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和发展高科技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为主导,集高效农业、旅游、休闲、环保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园区。
1.5 项目实施进度1.6 总投资额及资金来源1.7 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工程咨询资格等级。
证书编号。
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建设环境市位于四川省中部、中岳嵩山北麓,下辖5个街道、15个镇,连续18年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河南省首位,拥有9家上市公司,是中西部地区拥有上市公司最多的县级市,是我国经济实力的百强县市,也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地理位置重要,北临旅游大市焦作,西接古都洛阳,东靠省会郑州,位于焦作、洛阳和郑州中心地带。
这三个地方都是河南旅游和经济的重要地区。
陇海铁路、国道310、省道314和连霍高速公路横穿东西,省道237、焦(作)巩(义)黄河大桥纵贯南北,有6条铁路专线与国铁相连。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因地扼古都洛阳,故史有“东都锁钥”之称。
内有___、仰韶和龙山文化遗址70多处,拥有北魏石窟、北宋皇陵、康百万庄园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
河洛汇流、浮戏山雪花洞、北宋皇陵、嵩阴风景区、青龙山慈云寺、杜甫故里、常香玉故乡、康百万庄园等六个景区已成为河南省三点(郑、汴、洛)一线(大黄河旅游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4.承办单位概况5.可行性研究依据5.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5.3 国家环保产业“十一”规划5.4 国家及省市其他有关政策、法规、规定等5.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996)5.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5.7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2)国环字第002号]5.8 **市总体规划及河洛镇总体规划5.9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和调查资料6.可行性研究范围6.1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6.2 项目建设地址及条件6.3 项目建设方案6.4 环境保护与节能措施6.5 项目组织管理和劳动定员6.6 项目实施进度6.7 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6.8 效益分析6.9 结论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提出背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用于对付害虫的农药达到了多种。
2024年农业农村项目申报

2024年农业农村项目申报尊敬的评审专家: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们的项目申报材料。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我们特向您申报2024年农业农村项目。
现将项目具体情况向您汇报如下:一、项目名称:2024年农业现代化示范项目二、申报单位:XX省农业科学院三、项目背景与目标1. 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农业现代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我们必须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
2. 项目目标:通过实施本项目,力争实现以下目标:(1)农作物产量提高10%以上;(2)农业用水节约15%以上;(3)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率提高20%以上;(4)农民收入增长15%以上。
四、项目实施方案1. 技术研发与创新:依托我院科研优势,开展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农业节水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研究,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2. 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在项目实施地区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推广高效栽培技术、农业节水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农业产业链打造:通过订单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方式,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4. 农民培训与增收: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养,促进农民增收。
5. 项目监管与评估:建立项目监管体系,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确保项目目标顺利实现。
五、项目预算与资金需求1. 项目总预算:人民币XX万元。
2. 资金需求说明:主要用于技术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农民培训、项目监管等方面的投入。
六、项目效益分析1. 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预计可实现农作物产量提高10%以上,农业用水节约15%以上,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率提高20%以上,农民收入增长15%以上。
2. 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申请农业项目立项的书面文件

申请农业项目立项的书面文件1. 项目背景本申请书旨在申请农业项目立项,该项目旨在推动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包括:- 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技术创新;- 促进农产品加工和价值链延伸;- 改善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
3. 项目内容本项目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3.1. 农业技术支持通过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3.2. 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包括灌溉系统、农田排水系统和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3. 农产品加工和价值链延伸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产品向深加工和高端市场延伸。
3.4. 农民生活改善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机会。
4. 项目预算本项目的预算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资金合理利用和项目顺利实施。
5. 项目计划本项目将按照以下计划实施:- 第一年: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年:支持农产品加工和价值链延伸;- 第三年: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农村经济发展。
6. 项目效益本项目的预期效益包括:- 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技术创新,提升农业竞争力;- 促进农产品加工和价值链延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7. 项目风险与对策本项目存在以下风险:- 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市场需求波动导致农产品价格下跌;- 农民对新技术接受度较低。
针对以上风险,我们将采取相应的对策,如建立灾害应对机制、加强市场调研和推广新技术的宣传等。
8. 项目可行性分析通过对项目的分析和评估,我们认为该农业项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潜在收益,值得投资和支持。
9. 申请材料本申请包括以下材料:- 项目申请书;- 项目预算;- 相关支持文件和证明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项目申报材料【篇一:农业项目申报书范本】农业项目申报书范本(2011-04-12 18:09:23)转载标签:肥药马店专业合作社有机蔬菜进行营养元素杂谈项目申报书一、项目概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06 年6 月成立,以蔬菜肥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拟推广为主,实施有机蔬菜的生产和优良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
合作社经过 3 年的农田实验研究,取得了有机蔬菜生产先进技术种植和肥药减量技术上的重大突破,2006 年月至2009 年月,通过在县镇对亩大葱、亩菠菜、亩大头菜等作物上实施肥药减量技术,实现年产蔬菜万吨,总产值万元,蔬菜种植过程中共减少肥药量的10% ,亩均节约成本30 元。
肥药减量技术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很强的农业科学技术,其技术核心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培肥地力,减少化肥使用量,调整优化用肥结构,提高化肥利用率;通过创新害虫防治的科学手段,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生物农药、生物防治技术,降低农产品的农药含量,提高农产品“绿色率”,以此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并不断减少农田和环境的污染。
以蔬菜肥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拟推广为主,实施有机蔬菜的生产和优良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应用对于促进蔬菜增产、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别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国家“三农”工作的重要工程,对于治理农业土地资源污染,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项目承担单位的工作基础及技术推广优势1、合作社简介。
***合作社于2006 年8 月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专门从事蔬菜肥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有机农业生产项目,项目现有人员7 名,其中高级职称 1 人,中级职称 1 人,助理农技师 2名,日常管理人员 3 名。
合作社共有会员50 名,涉及三个村庄60余户家庭,由种植户、销售户和示范户组成,蔬菜总种植面积为亩。
2、机构健全。
***合作社2006 年成立之初,就制定了规范的专业合作社章程,建立健全了完善的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制度,成立了监督机构,保障了合作社成员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实行独立的会计核算,严格落实财务会计制度,会计账簿、财务管理和盈余分配等规范科学完善,很好的保障了成员的经济利益。
3、人力资源保障。
该合作社技术人员从事年农业专业技术研究,对农业生产有浓厚的兴趣,并取得突出成绩,同志曾获奖,在方面作有深入研究,实现的成果。
特别是在蔬菜肥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有机农业生产项目上,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4、技术支撑。
通过研究和实验,已经全面掌握农田土地结构的检测分析技术,制定了一套具体可行的土地检测办法及化肥、农药比例的配置、使用原则办未能。
有较为规范的技术标准和科学的操作流程。
5、机械设备配套齐全。
年月至年月,先后购置了、农业机械设备套,实现了合作社生产的机械化和专业化。
6、成效显著。
***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了统一的生产操作规程,2006 年月至2009 年月,通过在镇、、等三个村亩地实施项目技术,实现年产蔬菜万吨,总产值万元,农户人均增收元,实现了蔬菜肥药减量增效技术在农业生产运用的预期目标,并打造了区域内的生产示范基地,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信誉度。
此项目的推广,一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条例国家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需求;二是合作社经营作为一种新型生产组织形式,既可形成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率,还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三是通过吸引新的农户加入,扩大合作社经营规模;三是要以实现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加强与福生集团、鲁青集团等农副产品龙头企业的合作,推动合作社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三、项目推广的主要技术内容及实施的主要地点、推广规模(一)、肥药减量增效技术内容。
1、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内容。
概括讲就是平衡施肥,关键是要掌握测土配方施肥原则,即根据测土了解土壤养分含量和各种化肥的性能,确定使用化肥的品种、数量和配比。
一是基肥的配比,将化肥和农家肥混合使用,通过农家肥吸附化肥营养元素的能力来提高化肥的效用。
二是根据不同蔬菜的类型和品种,确定施用不同种类的化肥。
如叶菜类需氮较多,可多施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氨水等。
果菜类需磷钾较多,可多施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氯化钾等。
根茎类需磷钾肥较多,可多施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多元复合肥等。
三是同时要多施有机肥,就是腐熟的人粪尿,通过充分发酵,营养丰富,肥效持久,也利于农作物吸收,可供蔬菜整个生长发育周期使用,也可做用来追肥。
这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
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生产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实现增收节支的目的。
2、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内容。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制订科学的防治策略,采取农业、生物、物理、化学防治相融合、相协调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是通过抓住病虫防治的最佳时期,及时掌握作物病虫生长规律及病虫情报,对作物的病虫早监测、早预报,提高防治效果。
二是大力推广非农药防治技术或者生物技术进行防虫害。
例如运用水的功能(如灌水杀蛹、以水压草、适时搁田等)等杀死害虫;三是重大病虫的防治上实行统筹兼顾,能兼治的不专治,能挑治不普治,治前期控后期,减少防治的次数,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同时尽量选用低含量成份的适用农药和高效低剂量的农药进行防治,控制高含量农药和高剂量使用。
(二)、肥药减量增效技术内容的实施的主要地点目前,在马店专业合作社取得肥药减量增效技术较为成功的基础上,拟选定市镇作为推广实施的主要地点,这个区域地理位置较为优越,而且水文土壤比较适宜蔬菜种植,具备推广以蔬菜肥药减量增效技术,实施有机蔬菜的生产和优良品种的发展的新型技术的各项基础条件。
(三)、技术推广规模。
总计吸收个行政村农户加入马店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会员总计达到名,田地总计达到亩,入户总数达到户。
可实现与公司、公司等农产品专业公司的产业对接,实现有机蔬菜生产销售的一条龙。
四、项目组织形式及责任分工组织形式:肥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推广项目的组织形式为合作社加农户加公司。
由马店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和公司组成,合作社的主体是马店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户自愿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形成“自负盈亏、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责任分工:合作社负责社内一切经营管理工作,具体包括经营决策、技术指导、财务管理、农田运作、蔬菜营销等。
农户负责按照肥药减量增效技术标准化工作流程实施田间作业。
合作的公司、公司负责农作物产品的销售五、项目推广任务、进度安排及预期目标(一)、项目推广任务通过马店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广,涵盖合作社的 5 个村庄,还要辐射到专业合作社周边个村庄,带动广大农村群众推广农业科技新技术,形成以马店专业合作社切入点,打造镇乡以有机蔬菜为特色的农产品基地。
(二)、进度安排1、2009 年四季度,完成资金筹集工作,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财务支出预算。
成立合作社的组织机构,完善合作社章程以及其它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合作社的规模配备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其它人员等。
购置各项基础设施设备、办公用品等。
开始进行政策宣传,完成市镇行政村个农户的入社协议签订工作,并对农户进行前期的技术理论培训和讲解,达到人人皆知。
完成与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如蔬菜加工企业***公司、蔬菜销售企业*** 超市等业务的洽谈合作,签订产销合同,提前做好产品销售工作。
2、2010 年一季度,组织技术人员对推广的土地实施肥量检测,出据详细的土地营养元素含量检测报告,并制定针对性的农田的肥量施放配方,对农田管理人员和农户进行具体的培训以及机械化操作。
完成种子购置及所有土地的蔬菜春播工作。
3、2010 年二季度,加强作物的生长管理,特别是病虫害的管理,严格按照农药减量增效技术进行防治。
4、2010 年三季度,根据作物生长周期收获相关蔬菜,交由合作企业销售加工。
5、2010 年四季度,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召开社员大会,对合作社生产工作进行总结,特别是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认真分析,并对下一年度工作作详细安排,年终按照合用社的经济效益分配方式进行分配分红。
(三)预期目标通过实施推广计划,达到市镇农户计亩农田的肥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推广,并实现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实现经济效益增长,通过实行合作社形式的生产经营,可实现年生产万吨蔬菜,年产值万元,农户年收入可增长元。
二是地区的土地不再发生结块等现象,土壤质量、营养元素的结构得到了有效的改良;三是有较为可观的社会效益,马店合作社成为肥药减量增效技术的专业合作社,管理经营等各方面运作规范高效,技术水平先进,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较高,向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民主管理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潜力巨大。
六、项目管理、保障机制及保障措施1、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取得经济效益,从组织、分工、协作、监督、考核建立一整套科学适宜的制度办法。
一是在原先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专业合作社的章程,成立合作社的各项组织机构,如会员代表大会制度,如理事会、监事会及理事长、理事、经理和财务会计人员等。
加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及财务监督等各项工作,为合作社的经营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分工明确,任何经营决策大的事项须由会员代表大会通过方可执行,理事会是做好社内经常性事物的处理,监事会做好财务管理的监督检查,督促其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落实工作,监督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各项决策工作的执行。
其余如技术部门、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等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做好具体的工作。
四是制定各个工种和岗位的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和岗位职责,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开展工作监督检查,对工作成绩突出、为合作社发展出力流汗的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奖励,对违章违纪行为或违反合作社生产管理规定的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处罚,实行月考核,季汇总,年兑现,激励约束工作人员、会员、农户遵守社内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2、整合推广资源,保证推广效果采用的推广模式和激励措施一是业合作取得成功的口口相传以及播、村委、村民大会等行推广。
二。
大的推 广是一薄、底子门开对性讲解,达到识掌握。
【篇范文本】象业合作社 别:畜牧养殖 项:105 目 2011州省铜仁仁市业合书 项目名称仁仁市0.1万山羊种羊养殖目位(盖章仁业合作社项目法人代 项地点仁市滑石乡:二 ○一 ○年十月更:中国科技化网/retype/zoom/7f21ee71a417866fb84a8e14?pn=3x=0y=0raww=69 0rawh=60o=jpg_6_0_______type=picaimh=41.73913043478261 md5sum=581ee7408c5980d995435599c984eb73sign=e43ed60d 4dzoom=png=1538-1850jpg=0-333 target=_blank 点此查看目 录第一章总论⋯ ⋯ ⋯ ⋯ ⋯ ⋯ ⋯ ⋯ ⋯ ⋯ ⋯ ⋯ ⋯ ⋯ ⋯ ⋯ ⋯ ⋯ ⋯ ⋯ ⋯ 1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11.1.1 合作社概况 ⋯ ⋯ ⋯ ⋯ ⋯ ⋯ ⋯ ⋯ ⋯ ⋯ ⋯ ⋯ ⋯ ⋯ ⋯ ⋯ ⋯ ⋯ ⋯ 11.1.2 运营状况 ⋯ ⋯ ⋯ ⋯ ⋯ ⋯ ⋯ ⋯ ⋯ ⋯ ⋯ ⋯ ⋯ ⋯ ⋯ ⋯ ⋯ ⋯ ⋯ ⋯ 2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 ⋯ ⋯ ⋯ ⋯ ⋯ ⋯ ⋯ ⋯ ⋯ ⋯ ⋯ ⋯ ⋯ ⋯ ⋯ ⋯⋯ 3 第二章项目立项背景 ⋯ ⋯ ⋯ ⋯ ⋯ ⋯ ⋯ ⋯ ⋯ ⋯ ⋯ ⋯ ⋯ ⋯ ⋯ ⋯ ⋯ ⋯ 42.1项目建设背景 ⋯ ⋯ ⋯ ⋯ ⋯ ⋯ ⋯ ⋯ ⋯ ⋯ ⋯ ⋯ ⋯ ⋯ ⋯ ⋯ ⋯ ⋯ 42.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 ⋯ ⋯ ⋯ ⋯ ⋯ ⋯ ⋯ ⋯ ⋯ ⋯ ⋯ ⋯ ⋯ ⋯ ⋯ 42.3项目建设优势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