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共47页文档

合集下载

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田雪原自从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以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引起理论界关注。

具有较多共识的是:以人为本是总的思想纲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和当前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阶段,剩下来最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我以为,可持续发展侧重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和谐社会侧重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公平问题,不仅是分配上的公平,更重要的是资源占有上的公平;制度是关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和健全对资源占有和分配的公平制度;重点是向弱势群体倾钭,保证各阶层群体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发展的条件;前提是经济发展,只有经济的不断发展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保障。

从这样的认识出发,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不打好这个基础,和谐社会就建立不起来或者建立起来也不能巩固。

因此,可持续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一脉相承、相辅相成,坚持并切实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总体框架结构迄今为止,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五个领域。

这五者在可持续发展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立足于环境,主张“生态核心论”者有之;强调人口因素的作用,主张“人口中心论”者有之;认为经济是包括可持续发展在内的一切发展的基础,主张“经济决定论”者有之,等等。

我们以为,这五个方面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基本关系,可如下图1所示:图1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和关系上图1中,实线“——”表示要素之间直接作用关系,虚线“……”表示要素之间间接作用关系。

宏观上可概括为: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人口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终点和目标,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则是宏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调节器。

浅谈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论)

浅谈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论)

浅谈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论)第一篇:浅谈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论)浅谈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摘要:人口发展速度之快,简直使人惊叹不已。

世界人口的增长,用“人口爆炸”四个字来形容,并不为过,人类如不加以自我约束,其未来将更加令人担忧。

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就会产生一系列经济、社会及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即所谓“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地区,当地居民为了满足住房、事物、烧柴等需要,出现无节制的对森林滥伐,对草原滥垦以扩大耕地。

这种行为的结果,造成了地面大片森林被毁,大面积草原遭破坏,导致地面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扩大的严重后果。

据史料分析,我们炎黄子孙的发源地黄土高原由原来树木繁茂的绿州变成现在的树木少见的黄土高原,也是由于我们的祖先滥砍滥伐所造成的。

地球是一个有限体,地球上的各种物质以其有限的数量,参与各种循环和反应。

而矿物的循环需要亿万年时间。

人口的增多,使得各种循环产生了不平衡性。

中国人口的发展似乎已经达到了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人们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有超过环境的供给极限的趋势,世界也开始关注中国的环境问题。

然而,在一定的时期内人口基数是基本不变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来看人口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发现,人口素质的高低对环境的影响是最根本的。

经济市场化改革以来的二十多年里,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同时仍然不断地追求着更高质量的生活,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对环境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此处我们所讲的“环境”是指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本文也将从人口数量,人口素质、生态环境影响、人文环境的角度谈一谈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人口数量人口素质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正文:过去国土常被理解为一个国家管辖的地域空间,国土的开发利用被理解为资源的利用。

而我们今天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国土同时又是环境,只有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土资源与环境,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即可持续发展。

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第十章 人口发展与 资源环境的关系
一、人口与资源 二、人口与环境 三、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a
1
第一节 人口与资源
一、人口与资源的一般关系
资源,是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资源状况是制约人口和经济发展 的重要因素。资源,只有与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相结 合,才具有经济意义。人口素质越高,科学技术越进步,资源的内容就 越广泛、利用价值也就越大。有关资源的静态观点是错误的,但是资源 并不是无限的。在既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条件下,资源对人 口和经济活动的容纳量总有一个“可持续性限制”,最终成为制约生产 力发展、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生活水平和人口数量、 资源存量以及科学技术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关系式表示:
人口数量与资源比率 高的技术落后地区
埃及型
巴西型
人口数量与资源比率
低的技术落后地区
a
4
二、人口增长与粮食供给
食物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需求,也是人口规模扩大 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从二战前世界粮食生产量与人口增长量
之间的关系看,粮食增长率是高于人口增长率的,例如,据
联合国提供的资料,1850~1950年的100年间,世界粮食产量 至少增长了2.5倍,同期人口数量仅增长了1.1倍。但是,在 1950~2010年的60年间,世界粮食产量由6.89亿吨增加到22.8 亿吨,增长了2.31倍,同期人口数量由25.19亿人增加到 68.18亿人,增长了1.71倍,虽然粮食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 但是人口与粮食的关系非常紧张。再加上世界人口增长和粮
a
7
中国科学院胡鞍钢经过测算认为,2020年中国粮 食供给量将增加到7亿吨~7.3亿吨,粮食净进口1000 万吨~3000万吨。中国农业科学院李应中根据中国 人口、能量和动物蛋白的需求、耕地、复种指数、 粮食播种面积的动态变化,预测的2030年粮食总产 量为6.96亿吨,而同期需求为5.20亿吨~6.88亿吨, 人均粮食产量为400公斤~450公斤,粮食供求基本 平衡,略有剩余。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也是高中地理必修二的一个核心内容。

理解这一关系对于我们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环境保护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人口增长的特点和趋势。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全球人口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阶段。

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粮食产量的增加以及科技的进步,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而出生率在一段时间内仍保持较高水平,这导致了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

然而,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开始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

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压力等因素,使得生育率逐渐下降。

而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仍然较快,但增长速度也在逐渐减缓。

人口的快速增长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

随着人口的增加,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以土地资源为例,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居住和粮食生产需求,大量的森林和草地被开垦为农田和建设用地。

这不仅导致了生态平衡的破坏,还使得土地的质量下降,如土壤肥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等。

水资源的问题同样严峻。

人口增长使得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的需求量大幅增加。

在一些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出现了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同时,水资源的污染也使得可用的清洁水资源日益减少。

矿产资源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和消耗速度不断加快。

许多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过度开采会导致资源枯竭,影响未来的经济发展。

森林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调节气候、提供木材等具有重要作用。

但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大量森林被砍伐,这不仅导致了森林面积的减少,还使得许多野生动植物失去了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除了对资源的压力,人口增长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与管理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与管理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与管理一、人口与资源的关系1.资源的定义: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够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

2.人口与资源的相互依赖:人类依赖资源生存发展,而资源的开发利用又受到人口数量、结构和素质的影响。

3.人口与资源的相互作用:人口的增长、分布和消费模式对资源的需求和压力产生影响,而资源状况又反过来影响人口的发展。

4.人口与资源的矛盾: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

二、人口与资源的管理1.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合理开发、节约使用、保护环境、持续利用。

2.人口管理的基本政策:控制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的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4.人口与资源管理的措施:a.完善资源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

b.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实施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

d.加强人口素质教育,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e.强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人口与资源问题。

三、人口与资源的关系及管理在我国的实践1.我国人口与资源的现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

2.我国人口与资源管理的主要政策: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

3.我国人口与资源管理的成效: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状况逐步改善。

4.我国人口与资源管理的挑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资源供需矛盾仍然严重,环境污染治理任重道远。

综上所述,人口与资源的关系密切,人口增长对资源的需求和压力不断增大。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人口与资源的管理,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简述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首先,要理解资源的定义,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够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

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

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

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1.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资源和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在经济大系统中,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

资源不仅为人类生存所必需,而且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投入要素,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转化成能为人类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环境是人类周围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要素的总和,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的供给.经济的发展也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影响。

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减轻了空气污染、水污染等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使我们更加合理、更加充分的利用了各类自然资源。

2.人口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发展又是为了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即人口发展。

同时,人口又处于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是经济发展中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的能动要素。

一方面,人口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资源。

人口资源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对经济发展也起到阻碍作用。

3.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关系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又与环境、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

人口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使资源利用合理和环境优化;也可以阻碍经济发展,造成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恶化.可见,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这就要求人口本身也应当是可持续发展的,但又不能孤立地发展.这是因为,离开了资源、环境,就不可能有人类;离开了经济、社会,就不可能有人口发展。

人类生存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不顾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人口增长是不能长久的.上述诸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说明,只有各方面都能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别的方面创造条件,人类生存和发展才能步人良性循环轨道。

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小学六年级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小学六年级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小学六年级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人口的增长,我们对于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资源的有限性使得我们需要更加合理地利用和分配资源,以便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

在小学六年级阶段,我们应该认识到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适当的教育与行动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

一、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的影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于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首先,人口的增长会导致对食物和水资源的需求增加。

每个人都需要食物和水来维持生存和发展,而人口的增加使得这些资源的需求量增大。

此外,人口的增长还会引发对能源、土地和建筑材料等资源的需求增加。

这些资源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能源用于发电、土地用于农业和建筑等。

因此,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二、资源的有限性与合理利用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

所有资源都是有限的,这意味着它们是有限供应的。

我们不能无限制地利用资源,否则将会造成资源的枯竭和浪费。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倡导节约型的生活方式。

节约型的生活方式意味着减少浪费,合理使用资源。

例如,我们应该养成节水、节电和减少食物浪费的好习惯,以减少对水和能源资源的需求。

其次,我们应该推广循环经济的理念。

循环经济是一种通过回收、再利用和再生资源的方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通过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和发展再生能源等可持续发展措施,我们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消耗。

另外,我们应该加强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这包括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控制过度开发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同时,我们还应该制定合理的资源管理政策,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三、人口与资源的平衡人口与资源的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如果人口过多,资源供应不足,将会导致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控制人口增长来维持人口与资源的平衡。

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提高人们的生育意识和计划生育观念。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1)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1)

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口过剩、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代世界三大社会问题,也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三大障碍。

“人口增长-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使中国人口未来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主要是指:人口继续增长,人口素质低下,就业负担重,年龄结构迅速老化;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日趋紧缺,有些资源已接近资源承载极限;环境污染迅速蔓延,自然生态日趋恶化。

•中国人口的未来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

具体来说有这么几点:•第一,人口继续增长,人口素质低下,就业负担沉重,年龄结构迅速老化。

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工业化时起,就处于有史以来基数最大、增长最快的人口倍增的局面。

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人口数量还将持续增长,新的人口生育高峰已经来临,降低人口出生率的难度较大。

•人口众多,且人力投资微薄,致使中国人口素质低下。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1/5,但文盲半文盲却占世界人口1/4,平均文化程度不足5年。

随着中国人口的继续膨胀,文盲半文盲等低素质人口群还在大量增长,仍处于“高生育率-低人口文化素质-低劳动生产率-高生育率”的人口低质量循环模式,这种状况不仅难以发挥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优势,而且已成为中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沉重包袱。

•中国人口的迅速增长使中国的就业压力也十分沉重,且长期存在。

单位:万人总人口(年末)按性别分按城乡分年份男女城镇乡村人口数比重(%)人口数比重(%)人口数比重(%)人口数比重(%)20031292276655651.5031688426267148.4968311585237640.5302297517685159.46977024920041299886697651.5247561316301248.4752438695428341.7600086167570558.23999138420051307566737551.5272721716338148.4727278295621242.9899966357454457.01000336520061314486772851.526372048.485828844.3428666677316055.65713333320071321296804851.56408148.56063345.8897149654.11120081328026835751.476444548.536240346.9891333337039953.010866667200913345068646.6851.4464803.3248.566451248.3426893851.658201013409168748.455751.2765342.544348.736697849.956711350.0520111347356906851.266566748.746907951.276565648.73•第二,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日趋紧缺,有些资源已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你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