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模板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一、导入本节课我们将进修“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时期对于摩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二、探究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主要起源于英国、德国和美国等国家。
这一时期的背景是工业化的加速推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举世化的趋势加剧。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 电力技术的发展:发明了电灯、发电机等电气设备,电力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 石油化工业的兴起:石油被广泛应用于燃料、化工原料等领域,推动了化工产业的发展。
- 钢铁工业的进步:钢铁生产技术得到了革新,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机械工业的发展: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明,以及农业机械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工业化经过加快: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取代了传统手工业,推动了工业化的经过。
- 城市化加剧:工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就业,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 社会结构变革:新兴的产业和职业涌现,社会阶层分化加剧。
- 科技文化的传播:科技的发展增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推动了举世化经过。
三、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摩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我们理解当今世界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同砚们能够深入了解这一历史时期,为我们未来的进修和生活提供更多的启迪。
四、拓展1. 请同砚们选择一个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或发现,进行深入钻研并撰写一份报告。
2. 请同砚们就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展开讨论,形成一个小组并进行展示。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2.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3. 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摩登社会的启迪。
二、导学内容: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a. 工业革命的起源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和地点;c.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2.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a. 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b.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c. 社会结构的变化。
3.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摩登社会的启迪a.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b. 工业化对社会的影响;c.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视频、图片或实例引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进修: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经过和演变。
3.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梳理出关键点和主要观点。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摩登社会的启迪,思考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干系。
5. 拓展:安置相关阅读任务或课外作业,深化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理解和认识。
四、导学评判:1. 教室表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2. 作业评判:学生是否能够完成相关阅读任务或课外作业,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
3. 进修效果:通过考试或测验等形式,检测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理解和掌握水平,评估导学效果。
五、导学反思:1.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和主动性,是否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2. 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切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进修表现和成绩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导学效果和进修质量。
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导学案.doc

8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重要概念: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垄断组织2、学习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内燃机、化工方面的发明成就3、学习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内燃机、通讯和化工部门的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学习过程:一、预习教材34—37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相对于工业革命由需要产生发明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则是在科研的基础上把其成果应用于生产而出现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开始密切结合起来了。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有哪些重大发明成就?电力方面:内燃机应用方面:化工:2、根据第二目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有哪些?3、结合教材第37页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二、课堂练习(一)知识掌握1.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科学研究成果在生产领域的应用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D.生产技术知识的不断积累2.电话的发明者是()A.法拉第B.爱迪生C.赫兹D.贝尔3.世界上第一台汽车发明于()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A.电的发明和应用B.化学工业的兴起C.石油工业的兴起D.钢铁工业的发展(二)能力提高1.下列重要发明的先后顺序是()①汽油内燃机②汽车③飞机④柴油机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是()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美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垄断组织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B.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C.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D.资本家对企业的兼并和联合4.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 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局部调整D.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木矛盾发生了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果:1.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3.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启示和启发。
【导学环节】一、导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原因导致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呢?二、学习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工业技术为核心的一次技术革命。
在这一时期,电力、化学、钢铁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经济影响: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各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生产力大幅提高,商品市场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蓬勃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动力。
(2)社会影响:劳动力需求大幅增加,城市化进程加速,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劳资矛盾日益尖锐,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福利、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进步。
(3)文化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繁荣,启发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三、讨论1. 请同学们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当时世界的重大影响和意义。
2. 你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和启发?如何看待当前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呢?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和影响,同时也思考了其对我们的启示和启发。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探索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新方向,为构建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课后作业1. 回答以下问题: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的影响有哪些?你认为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2.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并写一篇短文分享给同学们。
第二课时主题: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目标:1.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和重要发明;3. 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影响以及相关的重要发明。
一、导入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 什么是工业革命?2.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哪个时期?3.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二、进修内容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时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地点:主要发生在欧洲和美国- 原因: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力、钢铁、化学等行业的兴起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新技术的应用:电力、内燃机、化学工业等技术的广泛应用- 大规模生产:工厂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交通运输的革新:铁路、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出现,加速了商品流通和信息传播3.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经济:国民经济迅速增长,工业化水平提升- 社会:城市化加剧,劳动条件恶劣,社会阶层分化加剧- 文化:科技进步带来了新的文化形式,如电影、广播等4.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电灯: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内燃机:奔跑、福特等汽车制造商发明了内燃机,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电话:贝尔发明了电话,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三、进修任务1. 阅读课实情关章节,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具体内容2. 小组讨论,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3. 搜集相关资料,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及其意义四、拓展延伸1. 与同砚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料2. 观看相关纪录片或电影,进一步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五、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进修,你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觉得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当代社会有哪些启迪和影响?本节课的导学案到此结束,希望同砚们在进修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对历史的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
愿大家在进修中不息进步,探索未知的领域!。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基本特点。
2. 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举世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3. 精通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进步趋势和特点。
4.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影响。
二、预习内容1.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定义和起源。
2. 精通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三、导学内容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定义和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生在欧美国家的一场工业革命。
它是继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又一次技术革新和生产方式的革命,以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标志着机械化大生产取得了质变。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电力和石油化工业的进步:电力的广泛应用和石油的大规模开采,推动了工业生产的高速进步。
(2)钢铁产业的进步:钢铁制造技术不息改进,使得钢铁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工业基础材料。
(3)交通运输的革命:轮船、铁路和汽车的创造和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沟通方式。
(4)化学工业的兴起:合成材料和化学工业的快速进步,带动了农业和工业生产的革命。
3.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意义(1)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新技术的应用增进了生产的摩登化和大规模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2)拉动了举世经济增长: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举世经济的快速增长,增进了贸易和城市化经过。
(3)改变了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工业化经过带来了城市化和摩登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干系。
(4)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文化进步:第二次工业革命增进了科技创新和文化进步,为当代社会奠定了基础。
四、教室谈论1. 请谈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影响。
2. 你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技术和创造是什么?为什么?3. 你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文化和社会变革有何看法?五、课后作业1. 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意义,撰写一篇500字以上的小论文。
2. 阅读《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资料,做一份教室报告。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九年级政史组编写:周严智第二次工业革命【学习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学习目标】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成就、特点及影响。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迅速改变着世界面貌。
2、教学难点:理解垄断组织出现的必然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主学习】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电灯发明和使用:(1)1866年,德国人________研制发电机成功。
(2)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与此同时,_________也制造出来。
(3)电灯、电车、_______、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__________”。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_________相继问世。
不久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
(2)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________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_______和飞机。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进入“__________”。
2、生产结构:______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形成。
(形成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分别是什么?)4、国际关系:资本主义__________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四、对比巩固:两次工业革命特点比较五、跟踪练习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请判断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A.新航路开辟时期B.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2、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能源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大致经历了煤炭替代传统生物质能(木材)、石油替代煤炭以及目前的化石能源为主、多种新能源互补三个阶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带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名:一、【学习目标】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背景2、知道电力的应用、内燃机、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展等基本史实3、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二、【重难点】重点:电力的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展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和影响的理解三、【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18-21,用笔划出关键词)1、找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3、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以下问题)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对比的史实,谈谈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五、【当堂训练】1. “电工技术革命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而电的利用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
”人类由此进入()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网络时代2. 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期,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B.蒸汽时代的到来C.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D.电气时代的到来3.“19世纪70年代,新能源开始进入生产领域,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工业领域的生产面貌。
”材料中的“新能源”是指()A.水力B.风力C.电力D.煤炭4.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
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信息时代的到来B.汽车时代的到来C.蒸汽时代的到来D.电气时代的到来5.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下列欧洲国家电力技术发展走在最前面的是( )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德国6.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人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的发明是( )A B C D7.1931年10月18日凌晨,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人生旅程。
下葬时,为纪念他的突出贡献,美国各地( )A.熄灭电灯一分钟B.轮船鸣笛三分钟C.教堂敲钟84下D.齐奏《国际歌》8.某中学九年级(2)班同学办了一期“汽车百年”的黑板报,请指出以下几则材料中有误的一项( )A.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汽车B.汽车这一交通工具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C.内燃机的出现为后来汽车的研发提供了可能D.法拉第为汽车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9.像鸟一样在天空翱翔,是人类长期的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八上)班级小组姓名乐学()善学()勤学()
学习目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学习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影响。
学习难点:利用材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一、基础部分:
1、★19世纪年代,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被称为“”。
2、★1831年,英国科学家终于完成了的实验。
德国工程师于1866年发明了、比利时人于1870年设计出更高效率的,电力开始被用来带动机器。
世纪年代,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并广泛应用于生活领域,标志着人类从跨入了。
3、★1879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他一生的发明达1300多种,被誉为。
1876年,发明了电话;19世纪中期,美国人首次试拍有线电报成功;19世纪90年代,意大利人发明了无线电报。
、、等一系列与电有关的发明涌现出来。
4、★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等人设计出,1885年,他以内燃机为动力,试制成功。
以后经不断改进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1903年12月,美国的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使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变成现实。
二、要点部分:
5、★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与蒸汽机相比有什么优点?产生什么影响?
6、★★阅读作业本p48页第10题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材料一中有哪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成果?(至少写出3项)
⑵材料二中展示了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它将人类社会带入什么时代?
⑶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引发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⑷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7、★★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本课小结:
四、当堂检测
2、完成作业本p47—48页第1—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