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操作纲要

合集下载

鄂教版科学实验报告单

鄂教版科学实验报告单
我的猜测:小个子能翘起大个子。
步骤:
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2、改变橡皮泥、牙膏皮的体积,放入水中。
3、在塑料泡沫上用大头针固定橡皮泥,放入水中。
4、把鸡蛋放入水中,向水中不断加入盐。
观察到的现象:1、橡皮泥、鸡蛋、牙膏皮沉入水中,塑料泡沫浮在水上。2、橡皮泥牙膏皮浮上水面、3、塑料泡沫沉入水中4、鸡蛋浮出水面
结论:我认为改变浮沉的规律:改变物体的形状、给物体附着浮或沉的物体,改变液体的比重或改换不同比重的液体。
学校
麻城小学
年(班)级
Hale Waihona Puke 五年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硬纸条、砝码、瓦楞纸等
我的猜测:拱形桥面承受力大。
步骤:
1、学生准备两个文具盒,中间放一张硬纸条,看看能承受得起几个砝码?
2、把这张硬纸条弯折成“V”、“L”、“U”、“T”或“工”字形后,再看看能承受得起几个砝码?
观察到的现象:
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后可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麻城小学
年(班)级
五年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蘑菇用显微镜观察细菌
实验器材:显微镜、细菌玻片等
我的猜测:
步骤:
1、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五年级学过,进一步熟悉);
2、把细菌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3、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供学习使用。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4课《煤》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4课《煤》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4课《煤》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煤的性质、来源和用途;2.了解煤的燃烧过程;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煤的性质、来源和用途;2.煤的燃烧过程。

难点:1.煤的燃烧过程。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煤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实验器材:点火器、镊子、煤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1.师生互动:教师出示一张煤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如“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煤可以用来做什么?”之类的问题;2.导入:根据学生的回答和讨论,引入本课的主题,即《煤》。

步骤二:了解煤(15分钟)1.煤的性质:通过展示煤的图片、煤的产地和种类等信息,让学生了解煤的性质;2.煤的来源:介绍煤的形成过程和地质条件,并与学生分享一些有趣的煤的来源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煤的用途: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煤的用途的猜测,并通过展示煤在能源、化工、冶金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煤的广泛用途。

步骤三:实践探究(30分钟)1.实验介绍:引入实验环节,简单介绍实验目的和步骤;2.实验操作:将煤放在点火器上,点燃煤,并观察煤的燃烧过程;3.实验观察: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煤在燃烧前后的变化,比较煤与其他物质的燃烧情况,记录实验结果;4.实验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煤的燃烧特点,并与课堂内容进行联系,深化对煤的燃烧过程的理解;5.实验总结:学生填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加深对煤燃烧过程的认识。

步骤四:课堂小结(5分钟)1.讲解: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2.提问: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出一道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进行思考,并鼓励积极回答。

五、课后作业1.复习:学生回去后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思考一些关于煤的问题,以便下节课进一步讨论;2.拓展:要求学生到家附近的煤矿或者能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现实中煤的使用情况。

六、教学反思通过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全面了解煤的性质、来源和用途,并深入探究煤的燃烧过程。

【小学科学】2020最新鄂教版小学科学五下《21一次性的生活用品》word教案

【小学科学】2020最新鄂教版小学科学五下《21一次性的生活用品》word教案

【小学科学】2020最新鄂教版小学科学五下《21一次性的生活用品》word教案21.一次性的生活用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人们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2. 知道塑料制品因为“极难降解”和“燃烧时释放毒烟”等原因会造成环境污染。

3. 知道正确使用和处理一次性生活用品的方法,意识到人类正确使用物质的重要性。

4. 意识到物质的使用对人类的生活即存在有利的一面,又存在有害的一面。

教学准备1. 纸杯、方便筷、保鲜袋、餐巾纸、易拉罐、商场或超市的塑料袋等。

2. 反映一次性用品用过之后去处的图片:废品回收站、垃圾堆、铁路附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放在同学们桌上的这些物品都认识吗?它们有什么用途?2.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一次性的生活用品。

(板书课题:一次性的生活用品)也就是说它们原本的功能只能被使用一次。

二、讨论1. 你们还知道哪些一次性的生活用品?2. 这些一次性的生活用品分别使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小组讨论,并把你们的讨论结果写在62页的表格中。

3. 小组汇报4. 将学生汇报的情况记录在以下表格中材料一次性生活用品名称木材方便筷. 牙签. 纸杯…………5. 讨论:(1)这些一次性的生活用品中,哪些是你经常使用的?用过之后,你一般怎么处理它们?(2)被丢弃的一次性生活用品最后到哪里去了?(3)这些用不同材料制成的一次性生活品除了丢弃之外,还可以怎么处理?三、塑料制品的处理方式1. 刚才同学们谈到了用塑料制成的一次性生活用品的处理。

正好书上63页也提到了这类一次性生活用品的处理。

一起来看看,书上说的和你们说的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

2. 看过以后你有什么感想?3. 当前塑料制品的回收率很低,大多数塑料制品被随意丢弃和填埋在地下。

虽然塑料制成的一次性生活用品大多数是无毒的,但是由于塑料制品的一些特殊性质。

它们还是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4. 布置实验任务。

分组实验:将一个塑料袋.一根牙签和一张餐巾纸埋在同一个花盆中,定期给花盆中的泥土浇水,保持盆内泥土的湿润。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人的感知与反应》教案(2023春)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人的感知与反应》教案(2023春)

8.人的感知与反应【教学目标】1.知道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能帮助人体感知外界的变化。

2.能观察并描述人体在不同环境刺激下,利用哪些感觉器官感知,并作出哪些反应。

3.能列举保护眼、耳、鼻、舌、皮肤5种感觉器官的方法。

4.对探究人体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感兴趣,并乐于体验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教学重点】1.能观察并描述人体在不同环境刺激下,利用哪些感觉器官感知,并作出哪些反应。

2.能列举保护眼、耳、鼻、舌、皮肤5种感觉器官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交流和体会认识人体对环境刺激的各种反应,知道感觉器官有什么作用,保护感觉器官的措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每个人都想拥有健康的生活。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我们拥有健康生活的”法宝”之一。

篮球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

玩篮球时,需要做出哪些快速反应?预测:总之,打球时,我们需要密切注意球和其他人的运动,随时准备作出适当的反应。

像打篮球一样,人的身体,当觉察到环境改变了或接收到某些信号的时候,就会发生相应的行为或变化。

这里,环境改变了或接收到某些信号就是刺激;发生相应的行为或变化就是反应。

2、雷雨天,电闪雷鸣时我们会有什么反应?播放声频。

电闪——刺眼,迅速闭眼或捂住眼睛雷声——刺耳,迅速捂住耳朵,惊叫3、哪些器官能帮助我们感知天气的变化?眼睛——看到闪电、雨水耳朵——听到雷声、雨声皮肤——感受到雨水鼻子——闻到潮湿空气的味道4、思考:在不同的环境下,人体是怎样感知环境刺激并作出反应的呢?二、讲授新课一、科学实践:认识人体对环境刺激的各种反应(一)谈经验1、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说说下图中在不同的环境刺激下,人体会作出哪些反应?2、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根据图中人体作出的反应,说说受到了怎样不同环境的刺激?3、得出结论当我们处于不同的环境中时,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会感受外界的刺激,人体便会作出相应的反应。

(二)亲体验◆体验1:感受强光刺激反应1、当我们在暗室里,突然打开遮光窗帘,我们会有什么反应?预测:●从暗处到亮处,眼睛睁不开,难受。

人教卾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四季的形成》教学设计

人教卾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四季的形成》教学设计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四季的形成》教学设计课题四季的形成 单元1学科科学年级5学习 目标科学知识: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由于地轴倾斜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四季现象,能将地球公转与一年当中气温变化、太阳照射角度变化等自然现象建立联系,解释四季的成因。

科学探究:能利用地球仪和电灯或手电筒等模拟地球公转过程。

科学态度:通过模拟实验开展四季形成原因的探究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维能力。

重点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由于地轴倾斜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四季现象,解释四季的成因。

难点 能利用地球仪和电灯或手电筒等模拟地球公转过程,能将地球公转与一年当中气温变化太阳照射角度变化等自然现象建立联系。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1、猜一猜:三人同日去观花 百友原来是一家, 禾火二人相对坐 夕阳底下一对瓜。

(打四个字)明确:春、夏、秋、冬。

2、春花秋实、夏雨冬雪……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 明显的四季变化,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猜谜语回答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讲授新课一、科学实践:探究四季形成的原因1、四季气温变化与太阳的照射和影子长短的关系 (1)观察每幅图片是什么季节?人们的着装为什观察图片回答归纳四季气温 变化规律,分 析原因了解四季气温变 化与太阳的照射 和影子长短的关 系。

么不同?明确:春秋——凉爽夏——炎热 东——寒冷(2)一年四季的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可能是由 什么引起的?(3)这是我们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时做过的一个实明确:原因猜想四季气温变化规律 在我国大部分四季分明的地 区,春季和秋季较为凉爽,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由于地球的公 转,使地球所 接受太阳传递 的光和热总量 不同,造成一 年四季的气温 变化。

t验。

在相同条件下,哪一个热水器温度最高?为什 么?明确:中间的热水器温度最高,因为受到太阳直射。

(4)实验结果表明物体的温度与太阳的照射角度有关。

怎样知道一年四季太阳的照射角度不同?明确:夏季影子短,冬季影子长。

5电铃的能量转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科学五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

5电铃的能量转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科学五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

电铃的能量转换第一课时探究电磁铁的基本性质科学观念1.了解电铃的结构,知道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

2. 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可以改变的,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有关3.知道改变电流或线圈缠绕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科学探究1. 能够制作铁钉电磁铁。

2. 完整、深入地经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3. 能够利用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借助指南针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

科学态度1.体验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2.在实验中感悟认真细致、合作探究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通过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影响因素,学习归纳与整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电磁铁,探究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难点:探究发现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漆包线、大铁钉、砂纸、电池及电池盒、开关、导线、指南针、大头针等。

教师准备:实验记录表、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一、提出并聚焦问题1.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上课电铃声)这是校园电铃发出的声音。

2.观察电铃,看看它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电铃通常由铃碗、小锤、电磁铁、弹簧片等组成。

3.电磁铁是电铃的主要元件,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

4.关于电磁铁你想知道什么?电磁铁是否具有磁性?是否有南北极?二、探索与研讨(一)制作电磁铁1.活动材料电池盒、电池、铁钉、砂纸、导线、漆包线、开关等。

2.教师演示制作步骤①用砂纸磨掉漆包线两端的漆②将漆包线沿着同一方向缠绕在铁钉上③连接电池和开关④一个电磁铁就做好了。

3.检验电磁铁是否有磁性:铁钉能吸附起大头针吗?电磁铁在通电的情况下才有磁性,不通电磁性会消失。

注意:我们制作的铁钉电磁铁所用的导线较短,连接在电池上有点像短路连接,耗电大,电池容易发热,所以不能把它长时间连接在电池上。

(二)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1.我们继续来玩电磁铁,比一比谁制作的电磁铁吸附的大头针最多。

注意:①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重复实验操作三次!②实验过程中注意重复实验需用铁钉同一部位吸附大头针。

【核心素养目标】4.11《杠杆》教案-小学科学鄂教版五年级下册

【核心素养目标】4.11《杠杆》教案-小学科学鄂教版五年级下册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4.11《杠杆》教学设计课题杠杆单元 4 学科科学年级 5教材分析本课首先通过使用哪种工具能帮我们轻松地撬开涂料桶盖引出杠杆概念,展开对杠杆特点、作用及应用的探究。

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是探究“探究杠杆的秘密”,分为四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说出并演示撬开桶盖的方法,感知撬棒的作用,进而提出杠杆的科学概念。

第二个环节利用杠杆尺进行研究杠杆特点,寻找杠杆平衡规律。

第三个环节是利用身边的材料探究怎样使用杠杆省力。

第四个环节是讨论人们常用撬棒撬开涂料桶的盖子的原因,以及怎样撬更省力。

这个环节其实是探究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

拓展与应用部分是引导学生了解杠杆工具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习目标科学观念(1)知道能围绕一个固定支点转动的硬杆叫作杠杆,杠杆能省力。

(2)知道动力、阻力和支点是组成杠杆要素。

科学思维发展学生比较、分析、归纳与概括的思维。

科学探索(1)利用杠杆尺进行研究,了解杠杆特点。

(2)利用身边材料设计实验,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3)联系生活分析杠杆类工具的特点。

责任态度在合作中愿意分享、交流,听取他人意见。

重点(1)知道能围绕一个固定支点转动的硬杆叫作杠杆,杠杆能省力。

(2)知道动力、阻力和支点是组成杠杆要素。

(3)联系生活分析杠杆类工具的特点。

难点(1)利用杠杆尺进行研究,了解杠杆特点。

(2)利用身边材料设计实验,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学校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时,常会用到许多工具。

这些工具有什么用途?它们的设计有什么科学道理?点拨:这些装置构造简单,既能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被称为简单机械。

锤子钉钉子,扳子拧螺丝……知道是什么是简单机械,导入单元学习讲授新课一、什么是杠杆1、学校的墙壁要经常粉刷。

哪种工具能帮我们轻松地撬开涂料桶盖?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演示。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12课《滑轮》教案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12课《滑轮》教案
d.视频资料:推荐学生观看与滑轮相关的科普视频,如《滑轮的工作原理》、《古建筑中的滑轮应用》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拓展建议:
a.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选择一个与滑轮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如滑轮的优缺点、滑轮在特定领域的应用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
b.家庭实践:布置学生在家中寻找带有滑轮的物品,观察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尝试解释其工作原理。
在教学内容上,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不多。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我打算在课堂上引入更多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滑轮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针对以上反思,我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滑轮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2.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实验过程中的细节。
答案:在搬家时,如果想用滑轮系统提升一个重箱子,应该选择动滑轮。因为动滑轮可以减小所需的提升力,使得提升重物更加轻松。
4.分析题:分析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答案:滑轮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窗帘的升降系统中,使用滑轮可以轻松地拉动窗帘,改变其位置。在吊车作业中,滑轮系统可以帮助工人提升重物,节省人力。
-滑轮的概念和分类:定滑轮、动滑轮
-滑轮的工作原理:力的方向和大小
-滑轮的优缺点及其应用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②重点详细阐述:
-滑轮的概念:简单机械,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滑轮的分类:定滑轮、动滑轮
-滑轮的工作原理:力的方向和大小
-滑轮的优缺点:节省力量、改变力的方向,但可能存在摩擦损失
-滑轮的应用:建筑、运输、家庭用品等
c.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苗圃 二 里的蒲公 英
观察蒲公英种子 的特点
分组 观察
能借助放大镜等工具对蒲公 英果实进行细致观察,发现 结构上的特点,能对蒲公英 果实飞行能力进行定量分析
必备:培养皿、卷尺、放 大镜 自备: (师)蒲公英、果实
着的蒲公英果实;②每个小组选一位同学用力吹蒲公英; ③全班同学观察在空中飘荡和落在地面上的果实, 并测出 各组吹出的最远距离和最近距离;④学生记载实验数据; 2、借助放大镜观察蒲公英果实的结构; 3、综合分析蒲公英繁殖的特点,形成对蒲公英繁殖的完 整认识:果实形状似降落伞,可随风飘散。
记录本、笔、电脑室、资 料室
2、制定分类标准; 3、制作统计表格(P6) ; 4、将不同动物的名称分类填入统计表格中。
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操作纲要
单元 课题 实验名称 实验 类型 实验目标 实验材料 操作建议 1、让猫脚上沾红墨水,在教室里自由走动; 2、学生观察后,根据观察事实进行交流、讨论、梳理意 见,看课件《猫的运动》 ; 3、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文字、图画、照片等)表述 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特点; 2、可以在蜗牛身上涂上墨水,让蜗牛的运动留下清晰的 痕迹;
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操作纲要
单元 课题 实验名称 实验 类型 实验目标 实验材料 必备:石油及其提炼物标 本盒(包括汽油、煤油、 柴油、润滑油、凡士林、 石蜡、沥青等)放大镜 自备: (师) 石油形成课件 (生)观察记录表 操作建议

15、石油
观察石油及其提 炼物
分组 观察
通过观察石油及其提炼物, 了解石油的特点及广泛应用

自由研究
观察蚂蚁的运动
分组 观察
自备: (师)联系苗圃,绘 二 7、植物的 繁殖 调查植物有哪些 繁殖方式 分组 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植物繁殖方 法的多样性 制班级分工表。 (生) :铅笔、尺、记录用 纸
必备:培养槽 自备: (师) 扦插操作分解 二 8、茎繁殖 扦插月季花 分组 实验 学习简单的茎繁殖方法—— 扦插,培养学生的技能
4、分析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小水轮转得快慢与水的流量, 水位高低,水冲击小水轮的位置有关。水位越高,水流量 越大, 水冲击小水轮的落水点离轴远, 小水轮转得快一些。 自备: (生) 做小风车的不 13、风力 的利用 怎样让小风车转 得快 分组 实验 通过制作小风车和让小风车 在不同情况下转动,了解怎 样使小风车转动得更快 同材料(如卡纸、铝合金 1、让学生用带来的不同材料制作出不同的小风车或买一 个小风车带来;
1、发放石油及其提炼物的标本; 2、学生观察记录石油提炼物各有什么特点; 3、了解它们的广泛用途。

16、金属
研究金属的共同 特征
分组 实验

17、矿产
观察常见的矿石, 分 组 制作矿石标本 制作
必备:钢丝、铁丝、铝丝、 砂纸、导线、电池、小灯 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共同 座、电池夹、小灯泡、烧 特征有:具有光泽而不透明, 杯、热水瓶、小锤子 富有延展性、导热性、导电 自备: (师) 有关金属制品 性 的实物及图片 (生)收集铜、铁、铝制 品 必备:常见矿石标本(内 通过对常见几种矿石的研 有铝土矿、赤铁矿、黄铜 究,经历对铝土矿、赤铁矿、 矿等)盐酸、小刀、滴管、 黄铜矿的观察过程;学会制 放大镜; 作矿石标本 自备: (生)铜钥匙、小方 盒、玻璃瓶、白卡纸 学会通过讨论得出公认的意 见 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的有关 资料
分组 观察
在正常生活状态下的动物 三种以上

1、形形色 色的动物
查阅资料: 了解动 物之最
分组 查阅
学习用查阅资料的方法,学 习有关动物的知识。
记录本、笔、电脑室、资 料室
2、查最高的动物? 3、查夜间活动的动物: 4、查在寒冷地方生活的动物: 5、查 1、确认 6 种需要调查的动物名称;

2、动物吃 什么

自由研究
研究甘薯的根繁 殖
分组 实验
通过实验,学生知道根也能 繁殖植物,并初步了解甘薯 根繁殖的方法和过程
1、广泛收集关于根繁殖的资料; 自备: (生)甘薯、水壶、 2、将甘薯埋于肥沃的土壤中,让其根块发育; 铲刀 3、移栽后观察其生长变化。
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操作纲要
单元 课题 实验名称 实验 类型 实验目标 实验材料 操作建议 1、验证小水轮转动的快慢与水位高低有关。 变量: 一个饮料瓶在铁架台上挂的高, 一个饮料瓶挂的低。 不变量:水流大小一样,冲击小水轮位置一样。 2、验证水轮转动的快慢与水流量大小有关。ຫໍສະໝຸດ 一3、动物怎 样运动
观察猫怎样运动
集中 观察
通过观察猫的运动情况,了 解猫的运动特点,感受到动 物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自备: (师)一只宠物猫、 关于猫运动的课件。
必备:放大镜 一 3、动物怎 样运动 观察蜗牛的运动 分组 观察 通过观察,认识蜗牛这种特 殊动物的运动方式
自备: (师)盘子、墨水、 3、可以将蜗牛放在条形透明玻璃片上,从背面观察蜗牛 条形透明玻璃片 的运动; (生)蜗牛、放大镜 4、讨论交流,了解蜗牛靠腹足运动,爬过的地方有粘液, 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必备:计时秒表 自备: (师)红、黄、草绿 三色的条形塑料片各 10 片,青蛙、蜗牛、椿象等 小动物。 (生)笔、记录纸 必备:放大镜、解剖盘 1、带学生到花坛边的草丛里; 2、把红、黄、草绿三色的条形塑料片各 10 片,随意撒在 草丛里; 3、每次让一个同学用 10 秒钟的时间去捡; 4、把每个同学捡回的片数记录下来; 5、分析每次什么颜色捡回最多,什么颜色捡回最少,从 而联想到动物“保护色”的意义; 6、观察青蛙、蜗牛、椿象等动物的“保护色” 。
1、将铜、铁、铝丝分别接入电路、看其是否容易导电; 2、将铜、铁、铝丝的一端分别置于热水中,看它们是否 容易传热; 3、用砂纸打磨它们,看是否有金属光泽; 4、用小锤敲砸它们,看是否有延展性; 5、分析它们与塑料袋、玻璃等物品的区别,归纳概括出 金属的共同特点。 1、学生观察矿石标本盒中的几种矿石(铝土矿、赤铁矿、 黄铜矿) ,看它们在颜色、形状、颗粒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讲解检验岩石硬度的基本方法; 3、学生分别用小刀、铜钥匙等工具检验岩石的硬度; 4、师讲解制作矿石标本的方法; 5、生制作矿石标本。 1、讨论形成共同意见; 2、拟写草稿; 3、修改后拟写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意见(至少 5 条) 1、家长和老师带着学生来到一个空旷、安全的地方(不 能在有高压线的地方) ; 2、比赛放风筝; 3、总结经验得失,明确风筝飞得高低可能与风筝大小、 倾斜角度、放风筝的技巧、质地、提线安装有关。

4、动物的 防御
研究保护色的作 用
分组 实验
通过实验,认识保护色对动 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5、动物的 繁殖
观察常见动物的 卵
分组 观察
通过观察常见卵生动物的 卵,感受不同生物生命过程 的复杂性
自备: (师) 常见卵生动物 的卵(鱼、青蛙、鸡、蚕 等)并营造这些卵成活的 环境, 便于学生观察。 (生) 收集常见卵生动物的卵、 放大镜。

等)和工具、小钉子、小 2、拿着风车跑,对着吹电扇,看怎样使风车转动得快; 木棍、铁丝、剪刀 3、分析使风车转动快的方法:减少摩擦力、增加与风的 (师) 电扇、 风力风向计、 接触面、风车与风的方向垂直等; 风力发电的课件 必备:三角架、酒精灯、 石棉网、尖嘴玻璃管、橡 胶塞、圆底烧瓶 自备: (生) 一架铝片制的 小风车 (师)热水、火柴 4、启发学生设计出按风向的变化自动调整方向的风车。
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操作纲要
单元
课题
实验名称
实验 类型
实验目标 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生活环 境,知道每种动物都有自己 的特定生活环境
实验材料
操作建议 1、一种动物一种动物的观察; 2、记录每种动物的生活环境; 3、注意事项:注意安全 1、查最大的动物?

1、形形色 色的动物
观察不同动物的 生活环境
单元 课题 实验名称 实验 类型 实验目标 实验材料 操作建议

8、茎繁殖
用靠接法繁殖植 物
分组 实验
了解植物繁殖的另外一种方 法嫁接法,并会操作一种嫁 接繁殖的方法——靠接
1、将盆栽的毛桃树,靠近良种桃树; 2、选粗细相近的茎,用锋利的小刀削去茎直径的三分之 自备: (师) 塑料膜、 枝剪、 一,削出一个椭圆形切口; 毛桃树、良种桃树、锋利 3、把两根茎上的切口对接,使切口的树皮部分紧密接触, 的小刀 用塑料薄膜袋绑扎; 4、切口愈合后,剪去切口上端毛桃的茎,剪断切口下端 良种桃的茎。 1、在花盆里盖好漏水瓦片,填上一部分土; 2、把扦插成活的月季苗带土挖出; 3、将月季苗放入花盆中,舒展根系,填土;
1、取出常见卵生动物的卵; 2、观察这些动物的卵是什么样子的; 3、 讨论它们的产卵数量、 环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4、有条件尽量观察这些卵的孵化过程。
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操作纲要
单元 课题 实验名称 实验 类型 实验目标 实验材料 操作建议 1、关于蚂蚁的运动,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运动 时六条腿移动的特点,学生 能想办法研究蚂蚁的运动特 点 自备: (生)蚂蚁、白纸、 2、用放大镜看清楚蚂蚁的足; 墨水、纸巾、棉签、细沙、 3、想办法让蚂蚁运动时留下清晰的足迹:如让蚂蚁在细 水、放大镜 沙上爬;把蚂蚁足上沾上墨水后在纸上爬; (师)关于蚂蚁运动的课 件。 4、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5、用观察到的事实,说明蚂蚁运动的足的移动方式:左 前、左后、右中→右前、右后、左中。 1、确定调查目标:了解植物有哪些繁殖方式; 2、制定调查方法和计划,调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采访、 上网、查阅书籍) ; 3、人员分工; 4、调查记录; 5、分析总结调查结论:植物有很多种繁殖方式(如种子 繁殖、根繁殖、茎繁殖、叶繁殖等) 。 1、分别截取两段月季当年生的茎,将一段的下端剪成平 面, 一段茎的下端剪成斜面, 抹上草灰, 并给它们编号 (有 条件可在切口处涂上生根剂) ; 2、将截取的茎插入相同的沙土中,使空气湿度、沙土含 水量、照射阳光的强度等条件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