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给排水安装工艺及管线布置
高层建筑给排水

9-1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
1.2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
高层给水方式:重力给水方式和压力给水方式 一、重力给水方式 最高处设臵高位水箱,水经水泵站提升到 水箱,再靠重力流向给水管网进行配水 分为串联给水、并联给水、减压给水、室 外高低压给水管网间接供水
9-1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
1.2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
9-2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
2.3消防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和布置
一、给水方式:不分区和分 区两种 1、不分区消防给水系统: 为单栋建筑采用同一消防 给水系统供水,属于临时 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仅适用于几何高差小于80m 消防泵供水直达顶层高位 水箱的建筑
9-2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
2.3消防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和布置
9-3 高层建筑排水
3.3特殊的单立管排水系统
1、苏维脱系统(1961年研发的,我国七十年代末开始
试用)
气水混合接头配件 + 气水分离接头配件
气水混合器
气水分离器
9-3 高层建筑排水
3.3特殊的单立管排水系统
气水混合器
当立管上部下落的水流经过乙字弯时,流速减小,动能转 化为压能,既起了减速作用又改善立管内常处负压的状态;同 时水流在此处形成紊流状态,其结果使水团碎裂成无数小水滴 而加速与周围空气相混合,在下降过程中通过挡板上的孔隙抽 吸横支管和混合器内的空气,变成比重轻、密度小的气水混合 物(气水比为3:1~10:1), 犹如水沫,因此继续下降时流速减 慢,可避免造成过大的抽吸力。 由横支管进入立管的水流,由 于受到隔板的阻挡而呈竖直方向流入,因此不致在出流时隔断 立管气流而造成负压(有资料指出补给空气的流速约为10米/秒, 污水从横支管流出速度约为0.6~0.7米/秒),相反,流动较快 的气流能越过流动较慢的水流而在立管内畅通。 挡板的存在使横支管出流水仅可能在混合器内右半部形成 水塞,此水塞通过从挡板上部10~15毫米的孔隙自立管补气并 下降一个挡板高度(不小于200毫米)后, 被认为破坏而呈膜流 沿立管壁流下。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规范标准(毕设).docx

-*给水排水管道敷设规范及要求(整理的很全面)1给水管道的敷设及管材室内给水管道的敷设、布置应严格按照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 B-50015-2003 )的要求进行,建筑室内管道布置和敷设原则如下:(1)室内生活给水管道宜布置成枝状管网,单向供水。
(2)室内给水管道不应穿越变配电房、电梯机房、通信机房、大中型计算机房、计算机网络中心、音像库房等遇水会损坏设备和引发事故的房间,并应避免在生产设备上方通过。
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
(3)室内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
(4)埋地敷设的给水管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
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穿越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5)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电梯井内、排水沟内。
给水管道不宜穿越橱窗、壁柜、给水管道不得穿过大便槽和小便槽,且立管离大、小便槽端部不得小于 0.5m 。
(6)给水管道不宜穿越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
如必须穿越时,应设置补偿管道伸缩和剪切变形的装置。
(7)塑料给水管道在室内宜暗设。
明设时立管应布置在不易受撞击处,如不能避免时,应在管外加保护措施。
塑料给水管道不得与水加热器或热水炉直接连接,应有不小于0.4m 的金属管段过渡。
(8)室内给水管道上的各种阀门,宜装设在便于检修和便于操作的位置。
(9)建筑物内埋地敷设的生活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最小净距,平行埋设时不应小于 0.5m ;交叉埋设时不应小于 0.15m ,且给水管道应在排水管的上面。
(10)给水管的伸缩补偿装置,应按直线长度、管材的线膨胀系数、环境温度和管内水温的变化、管道节点的允许位移量等因素经计算确定。
应尽量利用管道自身的折角补偿温度变形。
(11)当给水管道结露会影响环境,引起装饰、物品等受损害时,给水管道应作防结露保冷层,防结露保冷层的计算和构造,按现行的《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执行。
排水管道安装工艺流程

排水管道安装工艺流程
《排水管道安装工艺流程》
排水管道安装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外排水系统的畅通和稳定性。
下面就介绍一下排水管道的安装工艺流程。
1. 管道布置:首先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要求,在设计图纸上确定排水管道的布置方案,包括管道的走向、斜度和连接方式等。
2. 开挖沟槽: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楼板下方或者地面上开挖沟槽,为管道敷设做准备。
3. 管道敷设:将排水管道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敷设在沟槽中,并确保管道的连接牢固、无渗漏。
4. 接头安装:在必要的位置安装排水管道的接头,并注意接头的密封性和稳固性。
5. 设备安装:根据需要,安装排水管道所需的设备,比如排水泵、检查井等。
6. 管道固定:对管道进行固定,包括设置支架、吊架等,确保管道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晃动或者变形。
7. 排水测试:完成排水管道的安装后,进行排水测试,检查排
水管道的畅通情况和密封性能。
8. 护面施工:对排水管道周围进行护面施工,比如设置防潮层、护管等,确保排水管道的安全和整洁。
以上就是排水管道安装的工艺流程,每个步骤都需要认真对待,确保排水管道能够正常使用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关于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管道支架设置

关于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管道支架设置摘要:在现代超高层给排水管道安装工程中,支架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地下车库、设备间、管井等部位的管道往往较集中,管道的材质、规格及连接方式等繁多,前期策划阶段若未根据施工图纸编制详细的方案及策划,加之受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安装空间等限制,很多工程的地下车库、设备间、以及管井等管道的位置排列都非常混乱。
整体给排水管道安装工程管道排布零乱、安装标高不一致、各个管道之间互相影响,成为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工程的重点、难点之一。
基于此,本文以某一具体工程项目为例,对支架的优化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从支架的选取结构、支架的材料以及摆放需求、管线标识等角度探讨了支架应用技术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运用,为排布排水管道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支架;给排水管道安装工程;BIM技术近年来,随着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工程的工厂化预制、集成化、模块化及BIM技术、智能建造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广“科技示范”“节能环保”“绿色建造”“BIM+智慧建造”的作用下,有力推动了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工程支架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建筑安装施工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1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工程支架的作用和优势1.1支架的作用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工程支架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整体给排水管道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建筑系统中管线的布置,利用CAD及BIM技术合理优化管线支架的具体安装位置,不仅能有效利用空间,还节约了项目成本[2]。
因此,给排水管道专业安装管理人员应合理优化地下车库、设备间、设备井等管线布置图和设计图,防止安装过程中出现管线碰撞打架等现象,从而提高给排水管道安装综合管线排布的工程质量。
1.2支架的优势第一,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工程的支架施工整齐、美观、大方,各专业可共用支架,可以有效充分利用空间,使各专业的管线整体排布施工更加有序。
同时,支架安装速度快,有效的缩短了施工工期,且各专业工种可交叉作业,提高工效。
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要点及注意问题分析

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要点及注意问题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及建设规模不断增长,其中给排水施工质量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主要阐述了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特点,从而针对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要点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并提出了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管道施工一、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特点(1)高层建筑因其建筑层数多、高度高、用水需求量大、排水量大而且集中等特点,如果采用传统低层建筑的给水方式,就会造成管道系统中静压力大,严重影响管道的使用,并且容易破坏管道配件。
所以,必须在给水管网中要竖向划分多个区域布置,使下层管道静水压力降低。
(2)高层建筑引发火灾的因素多,火势蔓延速度快,而且扑救困难。
因此,高层建筑消防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比低层建筑高。
由于目前消防设备能力有限,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难度较大,所以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应立足于自救。
(3)高层建筑的排水量大,管道长,管道中压力波动大。
为了提高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稳定管道的压力,保护水封不被破坏,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应设置通气管或采用新型单立管系统。
高层建筑的排水管道应采用机械强度较高的管道材料,并采用柔性接口。
(4)高层建筑的建筑标准高,给水排水设备使用人数多,水量大,一旦发生停水或排水管道堵塞事故,影响范围大须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供水安全可靠,排水通畅。
(5)高层建筑中,由于土建施工时往往不够重视给排水预埋处理,因此,易使得管道的预埋、空洞的预留位置不准确甚至会导致漏留和漏埋现象。
(6)高层建筑中由于地下室的特殊性,在进行机电等设备设计时大部分设备都设计在地下室,使得管线多,线路交叉冲突,降低空间利用率,影响地下室的使用功能。
二、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要点2.1 给水系统施工2.1.1 工艺流程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管道试压→管道保温→管道清洗。
2.1.2 施工技术要点(1)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按设计指定的固定位置及方式固定,以保证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能。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及其注意要点论述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及其注意要点论述一、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特点在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过程中,在满足国家现行规范的基础上,要根据各高层建筑的要求和特点,综合分析,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给水系统分析高层建筑若采用同一给水系统给水,则垂直方向管线过程,下层管道中的静水压力很大,必然带来很多弊病,使用中会产生噪音,损坏启闭龙头和管道配件,由于压力过大,水流速度加快,出流量增大,造成开启龙头水流喷溅,既浪费水量又影响使用。
为克服给水系统中压力过大的弊病,保证建筑供水的安全可靠性,高层建筑应采取竖向分区供水,即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按层分段,各段为一区,分别组成各自的给水系统。
确定分区范围是应充分利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以节省能力,并要结合设备工程的情况综合考虑,尽量将给水分区的设备层与其他相关工作所需设备层共同布置,使各区最低卫生器具或用水设备配水装置处的静水压力小于其工作压力,以免配水装置的零件损坏,同时也节省造价。
2、排水系统分析高层建筑物内部的污废水排水系统应迅速畅通地将污废水排到室外。
同时排水管道内的气压稳定,有毒有害气体不进入室内,保持室内良好的环境卫生。
排水管线布置须合理,简短顺直。
为满足上述要求,建筑内部污废水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的受水器、排水管道、清通设备和通气管道,有些建筑物内根据需要还没有提升设备和局部处理构筑物。
污废水中含有固体杂物,容易在管内沉积粘附,降低通水能力甚至堵塞管道,为疏通管道保障排水通畅,需设清通设备。
在高层地下室污废水不能自流排至室外检查井,需设污水提升设备。
建筑内部排水管道内是水气两相流。
为使排水管道内空气流通,压力稳定,避免因管道内压力波动使有害气体进入室内,需要设备与大气相同的通气管道系统。
二、关于高层建筑给水设计要点1、给水系统竖向分区的确定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根据建筑物用途、层数、使用要求、材料设备性能、维护管理、降低供水能耗等因素综合确定。
实例分析高层住宅楼给排水施工

实例分析高层住宅楼给排水施工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高层住宅楼,一共有12层,总建筑面积15420m2,设裙楼2层,地下室1层,采用框架结构,属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其给排水系统施工具有管道类型多,布设空间小,施工难度大的特点,因此,如何控制好给排水管道安装的质量成为了本工程施工的重点。
2 施工的重点和难点(1)在土建施工阶段需要做好给排水预埋工作,以避免造成管线预埋、预留不准确或漏留、漏埋。
(2)高层建筑大部分设备设计安装在地下室,设备管线多,容易出现矛盾冲突,同时易造成空间降低,严重影响使用功能。
因此需要严格审核设计施工图纸并及时与设计师沟通,以合理地解决问题,做到事前控制。
(3)标准层。
转换层及标准首层建筑结构较为复杂,梁、柱密集,管道的敷设较难解决;标准二层以上给排水套管、洞口管线留设基本一致,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物使用及美观等方面有很大影响。
3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3.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预留埋设→地下室支架→地下室管道安装→管井支架→管井立管安装→管道试压→产品保护→交工验收。
3.2 施工难点的优化为了解决住宅楼给排水施工难点,本工程提出了加强预留预埋、分区施工、样板层等解决方法。
(1)预留预埋。
预留预埋是建筑给排水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预留预埋的套管、孔洞及管井的准确性将影响到给排水施工质量,以及厨、卫管道安装及净高,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减少对构筑物结构的破坏以及事后出现凿孔和预埋套管的偏移。
技术人员需要吃透施工图纸,并熟悉设备、洁具等的安装尺寸及安装工艺,并对重点部位(如标准首层)做出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对比结构尺寸绘制给排水预埋图和提前形成各楼层预留、预埋统计表,每一处预留预埋完毕后对照统计表检查位置及数量。
在确保管道、设备安装位置准确的情况下,应对预留孔及预留套管周边加强振捣,保证振捣密实,避免套管周围出现孔洞造成绕渗并应在浇铸混凝土时及时纠正预留孔和套管的偏移。
(2)分区施工。
高层住宅给水排水设计及施工技术探讨

高层住宅给水排水设计及施工技术探讨摘要:结合多年的施工监理经验,对高层住宅建筑中给水排水的设计及施工工艺做了一些探讨,对给水方式和管材的选择着重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给排水,管材,施工工艺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给排水工程趋向大系统、高参数迅猛发展,因此,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想使管网达到优质、高效、低能耗运行的目的,除要有合理的设计方案外,给排水系统安装质量的优劣也将会对日后的使用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给水系统给水方式的选择选择给水方式是给水系统设计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生活给水系统的使用和工程造价。
对于高层建筑,城市自来水管网的水压一般不能满足高区部分生活用水的要求,绝大多数采用分区给水方式,即低区部分直接由城市管网供水,高区部分由水泵加压供水。
高区部分可以采用的分区给水方式有:高位水箱给水方式;变频调速水泵给水方式或气压罐给水方式。
由于高位水箱的设置存在水质二次污染和维护不便的问题,所以笔者建议110米以下的高层住宅建筑采用变频恒压水泵供水方式,配备气压罐,以应付夜间小流量用水。
二、水泵房的设置在设计标准中特别强调了声环境的设计,通常水泵房设在地下室,但由于建筑物隔振性能不好,楼内噪声还是很高,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因此小区可以设计集中泵房,设在独立的地下车库或会所等公共建筑内。
三、管材的选择1、镀锌钢管优点:镀锌钢管性价比高,承压能力高,使用寿命长。
缺点:钢管内壁腐蚀,铁锈溶于水中会造成臭味。
形成锈垢层,是细菌孳生的场所,这些微生物对消毒剂会产生抵抗力,不易被杀灭。
2、铸铁管优点:与钢管相比有不易腐蚀、造价低、耐久性好等,适合于埋地敷设。
缺点:质脆、重量大、长度不等。
连接方式一般采用承插连接。
3、复合管复合管大多是由工作层、支承层、保护层组成。
特点是重量轻、内壁光滑、阻力小、耐腐性能好。
它兼有金属管材强度大,刚性好和非金属管材耐腐蚀的优点。
复合管的连接宜采用冷加工方式,热加工方式容易造成内衬塑料的伸缩、变形乃至熔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给排水系统的管线布置与安装工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以供参考。
关键词:给排水系统;管线布置;施工工艺1 工程概况某高层建筑工程,地上26层,建筑面积44306m 2。
工程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下室两层分别为车库及设备层,东、西裙楼各三层,并利用结构转换层,将其作为管道的装换层。
本工厂的安装给排水系统的主要特点为:安装技术较为复杂、管道类型较多、但工艺水平要求较高。
2 给排水系统的管线布置与安装工艺2.1 室内管线的布置原则因安装较为复杂,管道较多,管道的排列正确是管道安装的重要保障,尤其针对室内管道,因设备众多,加之生活热水管道、中央空调管道等,导致问题非常突出。
⑴在上排列通风管路,在下排列液体管路;⑵在上排列热水管路,在上排列冷水管路;⑶在上排列保温管路,在上排列非保温管路;⑷在右排列热水管路,在左排列冷水管路;⑸在主干管路分设支管路;⑹大口径管路无须避让小口径管路;⑺无压力管路无须避让有压力管路;⑻常温管路避让低温、高温管路。
2.2 确定管材⑴选择热镀锌内衬聚乙烯钢管制作人防给水管、生活热水管、生活冷水管;⑵选择热镀锌内外壁钢管制作自动喷淋管和消防管,连接时,尽量采用卡箍;⑶选择柔性卡箍式铸铁排水管制作雨水管、生活排水管;⑷选择焊接钢管制作人防排水管;⑸小于DN100的中央空调管道,选择焊接钢管;大于DN100的中央空调管道,选择无缝钢管。
2.3 管道安装步骤技术交底资料和图纸的熟悉、确定配件和管材、放线测量、开挖沟槽、铁件预埋、孔洞预留、加工制作管件、制作和安装支架、安装管道、连接设备与管道、安装管道和自动仪表、清洗试压、保温、防腐、试运转、调试、竣工验收。
2.4 给水及地温中央空调管道的安装2.4.1 给水支管暗设的方式⑴砖墙里暗设。
在进行施工时,开挖砖墙面管槽,控制好管槽宽度,一般为de+20mm 的管子外径,深度为de管子外径,直接将管道嵌入管槽,利用管卡将其在管槽内固定。
⑵若20mm ≥de,的给水支管,则在楼面找平层暗设。
在施工时,在楼面上进行管槽开挖,de+10mm的槽宽,de/2的槽深度,将管道半嵌入到管槽内,利用管卡将其在管槽内固定。
2.4.2 具体安装要求⑴安装管道之前,确认好具体的安装位置,吊架、支架是否与管道安装的坡向、坡度、标高符合,吊架、支架间距是否与图纸相符。
⑵在剪刀墙敷设引入管时,需埋设好柔性防水管,孔洞预留。
孔洞预留直径大于100~200mm 的引入管直径。
⑶当大于DN100mm 的内衬聚乙烯管径时,选择卡箍进行连接,其余则选择丝扣。
当大于DN50mm的热镀锌内外壁管径时,选择卡箍进行连接,其余则选择丝扣。
选择法兰或焊接连接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卡箍与法兰的连接件需检修方便,且不与管架、楼板、墙壁紧贴。
在管外壁与大于100mm的墙面,距柱、梁要大于50mm。
⑷管道埋设,应及时做好验收记录、回填工作,安装管道的过程中,或完成之后,需将施工技术资料及时填写好,并上交给监理,待签证之后记录存档。
⑸在安装管道过程中如间断,应及时封闭管口,防止杂物碎屑落入管内,导致管道堵塞。
⑹若管道穿过屋面、墙壁、楼板,应埋设钢套管、预留孔洞,在套管内禁止存在管道焊缝和接口。
⑺焊接管子时,控制好连续直管段焊缝的间距,一般应大于100mm。
2.5 安装给水设备⑴对承包劳务单位进行招标审查,必须对投标单位资质进行严格核对。
⑵安装设备之前,先核检相关文件合格证、资料,接着检验设备是否存在锈蚀、损坏、缺件的情况,设定的转动部分,应无异常声音、无卡住现象、无阻滞。
⑶安装阀门之前,先实验耐压,不得少于10%的抽压数量。
⑷严格根据图纸确定的机组台数、位置和水泵机组型号,合理在泵房中进行安装,且成纵横排列,尽量做到弯头最少、管线最短,管路的连接,需留置一定的空间和走道,以方便维修、操作和管理。
2.6 安装排水管道因柔性卡箍式铸铁排水,其接口属于柔性连接。
应避免管道下凹部位进行吊架设置。
另因卡箍式接口,其抗拔出性能较差,两端是否固定或不固定,严重影响了管道系的整体耐压能力,支架固定应选择适当位置,防止管道发生水平位移,在四通、三通、弯头等配件处,加用支墩、支架进行固定,防止管道发生拔脱。
楼板处的滴管,应选择摩擦夹紧式、专用承重短短进行支架固定,以使管道重量平衡均分,以防接口处发生滑脱。
2.7 安装管道的其他注意方面⑴控制排水管道坡度,应大于规范、设计的排水坡度。
⑵在每隔一层立管上,进行检查口设置,在最高层、最底层都应设置检查口,控制好中心高度与操作地面的距离,一般为1m,可允许±20mm的偏差,检查口应朝方便检查方向,且安装好检查门。
⑶排水水平干管、主干管,应实验通球,控制通球球径,一般大于三分之二的排水管径,通球率须为100%。
⑷禁止排水通气管与烟道、风道连接。
2.8 安装管道托、吊、支架⑴安装管道托、吊、支架的位置、标高,须满足图纸规范、设计的要求。
公称直/mm 20 25 32 40 50 75 100 125 150 插入深/mm161922263144616980浅析高层建筑给排水安装工艺及管线布置王宏昌 漳州安然燃气有限公司表1下转209页们认为现代规划给人一种大杂烩,随意拼凑,是一组毫无意义的杂乱无章的随意组合。
这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天人合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思想有着严重的区别和分歧,不可同日而语。
他们忽略了设计本身的内涵而片面强调形式的照搬,这种无为的“相似”只是一种表面的生搬硬套。
2.2.2 二者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现代建筑产生于上个世纪中期的西方国家,而中国古典建筑有着几千年的封建历史。
两者的社会背景有着太大的差异,中国古典建筑讲究“以人为本”中华文化即“道”,是教化的工夫。
“仁者爱人”,在宗法社会的基础上成为中华文化的第一基石。
中国古典建筑中注重讲“情”,园林设计上注重“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相比之下,西方的一切学说都始于哲学。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阿基米德的几何,都是重智的产物。
因此,西方的园林设计相对的比较注重理性,尽管西方设计师在当时也借鉴了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特点,但从整体上来说他们突出的是人工美与几何美的结合,与中国古典建筑所表现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相去甚远。
2.2.3 设计的表现方式我国古典园林对封建文化生活的挖掘已经到了很深的程度,政治史艺术的体现,皇家园林的建设代表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而中国的私家园林建设在表现方式上却独树一帜,通过利用对园林景观的隐、漏、敞、对、分、借等表现手法来表现人类的性格、追求、交往、自我修养等、甚至连人性的灰暗都通过园林景物表现得极其到位。
中国古典园林中对植物、自然景观的应用到达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如“竹径通幽”、“满陇桂雨”等等。
现代建筑的设计者虽然也注重象征和隐喻,更多的是应用新的折衷主义和手法主义,是表面的东西。
设计虽然也讲究与环境融合,但刻意安排的感觉较为明显。
植物与自然的运用在建筑中逐渐减少,有的也是为形而用。
如前面说过的玛莎·苏瓦兹的面包圈花园,不用观者去感知就有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虽然也有隐喻,但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托物言志”、追末溯源、讲究事物的深层涵义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2.2.4 在建筑设计材料上有着严重的区别中国古典建筑设计是以木作为基本材料,木结构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再加上中国的人本思想,所以木结构体系一脉相承,而中国的园林设计更是将这些运用的淋漓尽致,小桥,窗框等等打大量运用,使得园林建筑幽静典雅,而现代建筑大多以现在材料为建筑基本,砖瓦,混凝土给人以压力,窒息的感觉,将自然和人严重的区别开来,在结构上也与木质结构的园林景观有着较大的不同之处。
3 结束语无论是中国古典建筑,还是现代建筑都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统一,注重建筑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应用,同时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都突出其较强的设计的个性和民族特性,他们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建筑艺术的创作必须与实际需要相结合,同时更注重发扬其民族传统,不在于其外在规模,而在于其对人生,对生活的内在精神在建筑作品中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既易于表述又易于理解,等等,从而使景观作品带上地方文化的印迹,具有表述性且易于理解。
这些都是现代建筑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传承和借鉴,是两者共有的特性。
但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由于其产生的地域、历史时期、国情等背景环境不相同,因此他们又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无论是古典建筑设计还是现代建筑设计都要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善古融新、与时俱进。
因此在设计形式上我们要用辩证的手法,取长补短。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求我们在设计出既有强大理论支持,又有丰富内涵的建筑作品来,这样才能保持现代化建筑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1]胡桂林.屋顶绿化造景探讨[J].江苏建筑,2011年2月[2]赵志国.屋顶花园在城市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4年12月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LCA)下生态绿屋面形式的比较研究”(Q20102606)作者简介李恒威,男,1979年3月生,湖北文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建筑环境设计、生态建筑方向研究。
⑵托、吊、支架,必须牢固平整,确保管道中心距墙,必须满足图纸规范、设计的要求。
⑶应紧密管道同支架的接触。
⑷支架活动必须灵活,滑槽、滑托预留间隙3~5mm,满足设计所要求的纵向移动量。
⑸在建筑物上固定的吊架、支架,不能影响结构安全。
⑹选择的管道支架,若未金属制作,应在支架与管道间,加衬套管或非金属垫。
2.9 管道接口应符合的要求⑴管道采用粘结口,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应符合表1规定;⑵连接、熔接管道,其熔接圈应均匀,禁止出现熔接凹凸、局部熔瘤等不均匀现象。
⑶选择的管道,若为橡胶圈接口,可沿折线进行敷设,控制各接口偏转角,最大不得大于2度。
⑷在连接法兰时,禁止将衬垫凸入管里,外缘与螺栓孔接近为宜,禁止偏垫、双垫安放。
⑸法兰连接螺栓,应满足标准直径,螺母在拧紧后,其长度应大于1/2的螺杆直径。
⑹安装连接螺纹管道后,在管螺纹根部,应有外露螺纹2~3扣,清理干净对于麻丝,作为防腐处理。
⑺连接卡箍式管两口端时,沟槽应均匀、无缝隙且平整,螺栓卡紧后,管道必须平直,且与卡箍方向保持一致。
2.10 管道系统交付使用前的水压试验承压设备、管道系统,在结束安装后,均需试验水压。
非承压设备、管道系统,则试验闭水、灌水。
试验给水室内管道水压,应满足设计标准,若设计未明确标注,各材料压力实验都为1.5倍的工作压力,但必须大于0.7MPa。
本工程中,给水系统为1.3MPa的试验压力,消防栓系统为1. 7MPa的试验压力,自动喷淋系统为1.5MPa的实验压力,中央空调系统为1.3MPa的试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