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职称考试试题
教师职称考试试卷小学数学

1. 下列哪个数是奇数?A. 12B. 15C. 18D. 212. 下列哪个图形是正方形?A. 正三角形B. 正方形C. 长方形D. 梯形3. 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A. 8B. 10C. 12D. 154. 小华用5分钟跑完1000米,小丽用7分钟跑完1000米,谁跑得快?A. 小华B. 小丽C. 他们一样快D. 无法判断5.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16B. 24D. 406.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10B. 11C. 12D. 137.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15B. 17C. 18D. 198. 下列哪个图形是圆?A. 正方形B. 矩形C. 三角形D. 圆9. 小刚有3个苹果,小强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A. 8B. 10C. 12D. 1510.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B. 84C. 96D. 108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3 + 5 = ______12. 7 - 2 = ______13. 8 × 4 = ______14. 15 ÷ 3 = ______15. 2 × 5 = ______16. 6 ÷ 2 = ______17. 9 + 4 = ______18. 8 - 3 = ______19. 3 × 6 = ______20. 20 ÷ 4 = ______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 小明有10个橘子,小红有15个橘子,他们一共有多少个橘子?2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求它的面积。
23. 小华和小丽一起跑步,小华用5分钟跑完1000米,小丽用7分钟跑完1000米,谁跑得快?请说明理由。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24.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小学数学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

小学数学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质数?A. 0B. 1C. 2D. 3答案:C2.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其本身,这个数是:A. 0B. 1C. -1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1.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厘米、4厘米、3厘米,其体积是 _ 立方厘米。
答案:602. 如果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 _ 。
答案:1三、计算题1.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1) 56 × 17(2) 38 ÷ 19答案:(1) 56 × 17 = 952(2) 38 ÷ 19 = 2四、解答题1. 一个班级有48名学生,如果每4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那么可以组成多少个小组?答案:48名学生每4名组成一个小组,可以组成48 ÷ 4 = 12 个小组。
2. 一个数的3倍加上12等于这个数的5倍,求这个数。
答案: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3x + 12 = 5x,解得 x = 12。
五、应用题1. 小明有36张邮票,小华有24张邮票。
如果小明给小华一些邮票,使得小华的邮票数量是小明的两倍,小明应该给小华多少张邮票?答案:设小明给小华x张邮票,根据题意,2(36 - x) = 24 + x,解得 x = 4。
2. 一个工厂每天生产零件1000个,如果工作效率提高20%,那么每天能生产多少个零件?答案:工作效率提高20%,即每天生产1000 × (1 + 20%) = 1200个零件。
六、证明题1. 证明: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的两倍,那么这个数只能是0或2。
答案: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x² = 2x。
移项得x² - 2x = 0,因式分解得x(x - 2) = 0,解得x = 0 或 x = 2。
七、综合题1.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宽的2倍,宽是高的3倍,已知长方体的体积是216立方厘米,求长方体的长、宽、高。
小学数学中级职称考试试题

小学数学中级职称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正整数?A. 0B. 1C. 2D. -12. 两个数的和是50,其中一个加数是25,另一个加数是多少?A. 15B. 20C. 25D. 30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40B. 32C. 24D. 204. 下列哪个分数是最接近1的?A. 1/2B. 3/4C. 4/5D. 5/65. 一个数除以3的商是8,余数是1,这个数是多少?A. 25C. 27D. 286. 下列哪个数是3的倍数?A. 12B. 14C. 16D. 187.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2/5是男生,女生有多少人?A. 16B. 20C. 24D. 328. 一个数的3/4加上12等于这个数本身,这个数是多少?A. 16B. 24C. 32D. 489. 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800米,他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走路,需要多少分钟?A. 10B. 8C. 6D. 410.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15C. 35D. 49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一个数的1/5加上它的1/2等于这个数的_________。
12. 一本书的价格是35元,打8折后的价格是_________元。
13. 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_________。
14. 一个数的1/3与它的2/3的和是_________。
15. 时钟2点敲响了2下,用了2秒,那么6点敲响6下,需要_________秒。
16. 一个班级有45名学生,其中3/5是女生,男生有_________人。
17. 一个数的2倍减去8等于这个数的3倍,这个数是_________。
18. 一个数除以6的商是7,余数是5,这个数是_________。
19.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它的边长是_________厘米。
20. 一本书的原价是50元,现在打7.5折出售,现价是_________元。
职称小学数学试题及答案

第二部分 专业素养考查(100分)五、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40分)根据提供的教材《平行四边形》(四年级下册),按照新授课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 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简要说明理由。
(10分)2. 指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作简要分析。
(10分)3.下面两题只要做一题,申报中级职称的做甲题,申报高级职称的做乙题。
甲:请为本节课设计完整的教学流程,并说明设计思想。
(20分)乙:请为本节课设计学生活动过程,并说明设计思想。
(20分)…………………………………密………………………………封………………………………线…………………………………得 分评卷人复核人……………六、解题(40分)(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9分)1.小明在一周内跑步4次,最长的一次跑了小时,最短的一次跑了小时,他这一周跑2313步的总时间大约在( )之间。
A .1.5小时—2小时 B. 2小时—3小时C. 2小时—2.5小时D. 1.5小时—2.5小时2. 在玛格内行星上,人们使用migs 、mags 及mogs 为钱币。
已知1mags=8migs ,1mogs=6mags 。
请问10mogs + 6mags=( )migs 。
A. 108B.240C.480D.5283. 五个同样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如右图),这个大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 )A .6 :5B .4 :3C .5 :3D .5 :4(二)填空(每小题3分,共9分)4.一幢办公楼原有5台空调,现在又安装了1台,如果这6台空调全部打开就会烧断保险丝,因此最多只能同时使用5台空调。
这样,在24小时内平均每台空调可使用( )小时。
5. 月历上小明生日那天的上、下、左、右四个日期数的和是60,那么小明的生日是这个月的( )日。
6. 皮鞋尺码有“厘米”和“码”两种表示方法。
请根据表中数据之间的关系填空。
(三)操作(每小题2分,共4分)7. 过A 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8. 作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江苏小学数学中、高级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标准(专业素养部分3套)

第二部分 专业素养考查(100分)1五、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40分)根据提供的教材《找规律》(四年级上册),按照新授课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 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简要说明理由。
(10分)2. 指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作简要分析。
(10分) 3.下面两题只要做一题,申报中级职称的做甲题,申报高级职称的做乙题。
甲:请为本节课设计完整的教学流程,并说明设计思想。
(20分) 乙:请为本节课设计学生活动过程,并说明设计思想。
(20分)…………………………………密………………………………封………………………………线…………………………………………………………………密………………………………封………………………………线………………………………六、解题(4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6分)1.月历上小明生日那天的上、下、左、右四个日期数的和是60,那么小明的生日是这个月的( )日。
2.有一大捆粗细均匀的钢筋,现要确定其长度。
先称出这捆钢筋的总质量为m 千克,再从中截取5米长的钢筋,称出它的质量为n 千克,那么这捆钢筋的总长度为( )米。
3.小王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输入 12345…… 输出 1132 73 134 215 ……那么,当输入的数据是8时,输出的数据是(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共6分)4.二进制是计算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
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
( )5.在一个三角形里,当∠1大于∠2与∠3的度数之和时,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6.希望小学有一个长方形花圃,在修建时,花圃的长和宽分别增加了3米,这样面积就增加了60平方米。
原来花圃的周长是34米。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每小题2分,共6分)7.墙上有一面镜子,镜子对面的墙上有一个数字式电子钟。
如果在镜子里看到该电子钟的时间显示如图所示,那么它的实际时间是( )。
小学数学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

小学数学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质数?A. 2B. 3C. 4D. 5答案:A2.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8厘米、6厘米、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 240B. 180C. 120D. 360答案:A3. 一个数的3倍减去2等于10,这个数是多少?A. 3B. 4C. 5D. 6答案:B4. 下列哪个分数的分母最小?A. 1/4B. 3/8C. 5/12D. 7/15答案:A5. 一个数除以4的商是5,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20B. 15C. 10D. 5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一个数的平方是36,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6或-62. 一个数的5倍是25,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53. 两个数相加等于10,其中一个数是4,另一个数是______。
答案:64. 一个数的1/3是5,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155. 一个数的倒数是1/4,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4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 (10 + 5) × 2 = 30厘米面积= 10 × 5 = 50平方厘米2. 一个数的2倍加上3等于15,求这个数。
答案:设这个数为x,则2x + 3 = 152x = 12x = 63. 一个数的1/4与它的1/3相加等于2,求这个数。
答案:设这个数为x,则1/4x + 1/3x = 2(3/12)x + (4/12)x = 2(7/12)x = 2x = 2 × (12/7) = 24/74. 一个数除以2余1,除以3余2,除以4余3,求这个数。
答案:设这个数为n,则n满足以下条件:n ≡ 1 (mod 2)n ≡ 2 (mod 3)n ≡ 3 (mod 4)通过中国剩余定理,可以找到满足上述条件的最小正整数是13。
小学数学一级职称考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2. 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以及()与推理能力。
3.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和()。
4.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在第一学段(一到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数感?2. 请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三、案例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1. 分析以下案例,谈谈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的错误。
案例:在小学数学课上,老师提问:“同学们,谁能告诉我,5乘以6等于多少?”小明举手回答:“5乘以6等于36。
”老师微笑着说:“很好,小明同学,你回答得非常正确。
那么,谁能告诉我,5乘以7等于多少?”小华举手回答:“5乘以7等于38。
”老师疑惑地问:“小华,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小华回答:“我数了5个7,一共有35,再加上一个7,就是42了。
”老师笑着说:“小华,你这样数数可不太方便哦。
我们来想想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
”2. 分析以下案例,谈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案例:在小学数学课上,老师布置了一个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以下问题:如何用最少的纸张折叠出最大的正方形?”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有的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折叠,有的小组尝试用尺子测量纸张的长度,还有的小组尝试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折叠过程。
小学数学教师职称考试试题(五套)

小学数学教师职称考试试题(五套)第一套试题1. 20 ÷ 5 = ?A. 4B. 5C. 10D. 152. 将 3/4 写成小数。
A. 0.25B. 0.3C. 0.75D. 0.53. 已知 a + b = 15,a - b = 5,求 a 的值。
A. 10B. 20C. 5D. 154.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6 cm,求它的面积。
A. 18 cm²B. 12 cm²C. 36 cm²D. 24 cm²5. 一个分数的分子是 3,分母是 5,该分数是几分之几?A. 2/5B. 3/4C. 4/5D. 3/5第二套试题1. 35 ÷ 7 = ?A. 4B. 7C. 5D. 102. 0.36 写成分数为多少?A. 9/25B. 9/10C. 9/100D. 36/1003. 已知 a + b = 12,a - b = 4,求 b 的值。
A. 6B. 10C. 8D. 24.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 8 cm,高是 6 cm,求它的面积。
A. 14 cm²B. 48 cm²C. 12 cm²D. 24 cm²5. 25 的一半是多少?A. 15B. 5C. 25D. 12.5第三套试题1. 48 ÷ 6 = ?A. 12B. 8C. 9D. 62. 1/5 写成小数是多少?A. 0.15B. 0.5C. 0.2D. 0.053. 已知 a + b = 20,a - b = 10,求 a 和 b 的值。
A. a = 15, b = 5B. a = 10, b = 20C. a = 12, b = 8D. a = 18, b = 24.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 5 cm,下底是 8 cm,高是 4 cm,求它的面积。
A. 16 cm²B. 20 cm²C. 24 cm²D. 28 cm²5. 一个分数的分子是 2,分母是 9,该分数是几分之几?A. 3/4B. 9/2C. 4/9D. 2/9第四套试题1. 64 ÷ 8 = ?A. 16B. 8C. 4D. 62. 0.2 写成百分数为多少?A. 0.02%B. 2%C. 0.2%D. 20%3. 已知 a + b = 16,a - b = 6,求 a 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 专业素养考查(100分)
五、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40分)
根据提供的教材《平行四边形》(四年级下册),按照新授课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 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简要说明理由。
(10分)
1、①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它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它的高。
(知识目标)
②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能力目标)
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
(情感目标)
评分:①4分、②3分、③3分。
2. 指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作简要分析。
(10分)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及底和高。
教学中应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具体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通过让学生量出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边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评分:对教学重点的表述准确、全面(5分),分析清楚、合理(5分) 3.下面两题只要做一题,申报中级职称的做甲题,申报高级职称的做乙题。
甲:请为本节课设计完整的教学流程,并说明设计思想。
(20分) 乙:请为本节课设计学生活动过程,并说明设计思想。
(20分) 甲:①教学流程设计科学合理,语言表述正确、精炼(10分)。
②设计思想体现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等新课程理念(10分)。
乙:①学生活动过程易于操作,符合学情,语言表述正确、精炼(10分)。
②设计思想能体现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学生认知规律,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10分)。
六、解题(40分)
(一) 选择(每小题3分,共9分)
1.小明在一周内跑步4次,最长的一次跑了23 小时,最短的一次跑了1
3 小时,他这一周跑
步的总时间大约在( D )之间。
A .1.5小时—2小时 B. 2小时—3小时 C. 2小时—2.5小时 D. 1.5小时—2.5小时
2. 在玛格内行星上,人们使用migs 、mags 及mogs 为钱币。
已知1mags=8migs , 1mogs=6mags 。
请问10mogs + 6mags=( D )migs 。
A. 108 B.240 C.480 D.528
3. 五个同样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如右图),这个大 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 A )
A .6 :5
B .4 :3
C .5 :3
D .5 :4
(二)填空(每小题3分,共9分)
4.一幢办公楼原有5台空调,现在又安装了1台,如果这6台空调全部打开就会烧断保险丝,因此最多只能同时使用5台空调。
这样,在24小时内平均每台空调可使用( 20 )小时。
5. 月历上小明生日那天的上、下、左、右四个日期数的和是60,那么小明的生日是这个月的( 15 )日。
6. 皮鞋尺码有“厘米”和“码”两种表示方法。
请根据表中数据之间的关系填空。
…………………………………密………………………………封
………………………………线………………………………… 得 分 评卷人
复核人
得 分
评卷人
复核人
13.5厘米 19厘米 20厘米 22.5厘米 17码
28码
30码
( 35 )
码
…………………………………密………………………………封………………………………线…………………………………
(三)操作(每小题2分,共4分)
7. 过A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8. 作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四)应用(每小题6分,共18分)
9. “13亿粒米大约有多重?”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六(1)班同学在数学活动课中进行了
分组实验。
①第一小组数出200粒米,称出重量为4克,计算后得到13亿粒米大约重多少吨。
请你算出他们的实验结果。
②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得到13亿粒米的重量分别为28吨和
33.5吨(由于取样的大小、操作的误差等多种原因,实验中出现不同结果是正常
的,这时一般采用取多次实验结果平均数的方法来减少误差)。
根据这三个小组的实验结果,请你算出13亿粒米大约重多少吨。
(得数保留整数)
③通过以上计算,简述你所想到的。
①4÷200×1300000000 =0.02×1300000000=26000000(克)
26000000克=26吨(2分)
②(26+28+33.5)÷3 =87.5÷3≈29(吨) (2分)
③参考要点:实验操作的科学、合理,或节约粮食的好习惯等。
(2分)
10. 下面两题只要做一题,申报中级职称的做甲题,申报高级职称的做乙题。
甲:根据下面的存单,求这笔存款到期时,李明得到的本金和税后利息共多少元?(税率为20%)
乙:金工车间加工一批零件。
上午加工了这批零件的60%,装了25盒,剩下3只;下午把这批零件全部加工完。
已知下午加工的零件装了17盒,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只?甲:5000+5000×2.7%×3×(1-20%) =5000+135×3×0.8 =5000+324=5324(元) (解题思路3分,计算及答案3分)
乙:3÷[60%—(1—60%)÷17×25] =255(只)
(解题思路3分,计算及答案3分)
11.下面两题只要做一题,申报中级职称的做甲题,申报高级职称的做乙题。
甲:(1)看一看。
8和14的最大公约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56。
8×14=112,2×56=112。
(2)试一试。
自己任意想两个数,看是否也具有这样的规律?(举两个例子) 例1:
例2: (3)我发现: (4)做一做。
已知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168,其中一个数是24,
另一个数是( )。
乙:我们知道,“+、-、×、÷”是四种基本的运算符号,如:A +B 是求A 、B 两个数的
和,A ÷B 是求A 除以B 的商…… 如果我们规定:A ※B=A ×B +A ÷B 则 6※4=6×4+6÷4=24+1.5=25.5 根据这一规定,我们可以算出: 8※4=( )。
如果A ※4=51,则A =( )。
甲:⑵ 例:4和14的最大公约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28,4×14=56,2×28=56 8和12的最大公约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4,8×12=96,4×24=96
⑶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⑷ 56
⑵、⑶、⑷题每题2分。
乙: 34 12 (每空3分 七、命题(20分)
1. 依据第五大题所提供的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一道6-8分的作业题,不要与教材提供的题目雷同。
要写出命题意图、做出参考答案并附评分标准,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尽可能明确、具体、全面。
(8分)
2.请对下面的试题进行分析,指出命题者的考查意图以及试题在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呈现的特点。
(先答题,再分析。
12分)
小明在用计算器计算“49×6”时,发现计算器的键“4”坏了,聪明的小明灵机一动,很快还用这个计算器把正确结果算了出来。
你知道他是怎样算的吗?请用算式表示(算法是多样的,请列举三种不同算法)。
他可以这样算: ;
也可以这样算: ;
还可以这样算: 。
1. 题型符合要求,语言表述准确、简洁,鼓励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题型(4分)。
参考答案准确,有条理性(2分)。
评分标准分值分配合理(2分)。
2.答题:思路一:50×6-6(多加了1个6,要减去1个6)
51×6-12(多加了2个6,要减去2个6)……
思路二:(39+10)×6=39×6+10×6 (把49分成39和10)
(29+20)×6=29×6+20×6 (把49分成29和20) ……
思路三:7×7×6(把49拆成7×7)
思路四:98×3(49扩大了2倍,6缩小了2倍)
(算式中如出现数字“4”不给分。
每种算法2分,共6分)
分析:意图:主要考查学生算法多样化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特点:本题以用计算器计算这一新知识为载体,寓问题于具体情境中,
激发学生分析、思考的兴趣,考查学生的计算、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形式新颖、活泼,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其它分析,只要合理,均给分。
(6分)
…………………………………密……………………………
…封………………………………线…………………………………
…………………………………密………………………………封………………………………线…………………………………
…………………………………密………………………………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