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美育渗透论文
试论“美育”在英语课堂的渗透

试论“美育”在英语课堂的渗透美育在英语课堂的渗透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
传统的英语教学追求了语法和词汇的熟练掌握,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美育的渗透改变了这种状况。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材和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熟练掌握语言知识,还能欣赏英语国家的文化和艺术作品。
在英语课堂上学习英语歌曲、英语诗歌和英语小说等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
美育在英语课堂的渗透体现在教学方式上。
传统的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主,学生只起到接受和记忆的角色。
美育的渗透改变了这种教学方式。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
在美育的渗透下,英语课堂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语言学习的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美育在英语课堂的渗透还体现在学习环境的创设上。
传统的英语课堂注重规范和纪律,教室布置简单,缺乏艺术氛围。
美育的渗透改变了这种学习环境。
在美育的引领下,英语教室可以变得更加温馨和美丽,墙上贴满学生的艺术作品,桌子上摆满鲜花和绿植。
可以在教室中设置音乐角和艺术角,供学生欣赏音乐和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欲望。
美育在英语课堂的渗透还体现在评价标准和方法上。
传统的英语课程评价主要依靠考试和测试,重点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
美育的渗透改变了这种评价方式。
在美育的引领下,英语课堂的评价可以更加多样化,包括学生的艺术作品,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学生的合作能力等。
通过这种综合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美育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美育在英语课堂的渗透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美育的引领,英语课堂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化,学习环境更加美丽温馨,评价方式更加全面多样化。
这样的英语课堂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力和人文素养,最终达到教育的综合目标。
试论“美育”在英语课堂的渗透

试论“美育”在英语课堂的渗透美育,在教育领域中一直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美术课和音乐课上,还应该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得到更多的渗透。
英语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地方,也能通过美育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美育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实践方法和建议。
美育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来实现。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通过选取一些与艺术相关的英文文学作品或者音乐作品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时,可以邀请学生一起欣赏和解析不同版本的舞台表演,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学习英文歌曲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阅读歌词,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和情感,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美育的渗透也可以通过英语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来实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所学知识。
当教学一些关于自然风光的词汇或者句子时,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图片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表达。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者课外作业,让学生通过创作海报、演讲或者其他形式来展示他们对英语学习和文化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美育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还可以通过学校的艺术教育资源和活动来实现。
学校可以邀请一些艺术家或者文化名人来进行讲座或者表演,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真正的艺术和文化,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学校还可以建立一些艺术俱乐部或者社团,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绘画比赛、音乐会或者话剧演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育的魅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美育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是非常有意义的。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英语和西方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大对美育在英语课堂中的推广和实施力度,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艺术和感受美的机会。
以美育人——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研究

以美育人——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研究摘要: 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下,教育教学不仅重视学生学科内容教育,更注重学生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
“五育并举”下,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而美育作为其中一项教育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了解和感受“美”,培养学生个人情操。
学科教育是教师进行美育教育主要渠道,而美育在学科内容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美育思想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本文就对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的美育进行了探究分析,旨在更好地让美育走进课堂。
关键词:小学英语;美育;策略分析素质教育要求落实“五育并举”,避免“智育唯一”现象出现,将“美育”融入学科教育,以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
“美育”即“审美教育”,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美、创造美,更有助于学生对学科思想的进一步了解和感悟。
小学英语学科含有丰富的美育素材,能够很好地丰富学生美育思想,让学生感受到小学英语学科知识的美感,使得英语学科教育更加生动有趣。
“五育并举,美育为先”。
小学英语学科与美育融合应用,能够让学生在赏心悦目中感受英语课堂的魅力,从中提高英语知识并培养学科素养,更好的促进学生其他“四育”的有效发展进步。
一、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意义(一)培养学生情感素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教育教学要重视美育教育,并要将其作为“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丰富学生个人情感。
落实素质教育,就要在学科教育中有效融入“五育”思想,将学生培养成拥有高素质、高品质的高尚人格的学生。
小学英语学科教育中,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讲解中挖掘英语学科的“美”,丰富学生审美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培养个人情感素养。
尤其是随着英语学科教材内容以及外观的更新和改进,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多彩的页面样式使得学生心理得到满足,让学生产生了丰厚的个人情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尤其是内容方面,英语学科可以提供学生各种“美觉感受”,比如书中的“生活美、自然美、风俗美”等,让学生在丰厚的审美感受过程中体验各种情感思想,启发学生个人情感,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

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摘要: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要让美育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美育渗透牛津英语课堂教学“美育是开发人的潜能、完善人格手段最有效的手段。
”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中占的位置越来越大。
让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体验中,轻松愉快的习得英语,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审美教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要使美育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英语教师应从美学角度去挖掘英语教材中美的素材、创设美的教学情境或氛围,并结合自己的审美理论,艺术地将英语语言的表现美、内涵美、韵律美、诙谐美等呈现和传递给学生,学生就能在审美过程中把英语学得生动、活泼、有效,增进智慧,开发思维并逐渐培养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 挖掘教材潜在美,让学生感悟美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么是不可思议的。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教育学科,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也应结合英语语言的优美,深厚的文化底蕴,内容丰富的教材,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受到优良的思想品质、高尚文化情操的陶冶。
同时,《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作为外在附加任务,应该注重陶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让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体验中,轻松愉快的习得英语,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因此,笔者在教学时,融美育于英语教学之中,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创设近乎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来制造气氛,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了解到深受欧美人喜爱的favourite sports game,知道什么是“Halloween”“Thanksgiving Day”迟到了会礼貌地说“May I come in?”打扰别人时道声“Excuse me.”别人有困难时,主动询问“Can I help you?”在得到帮助时不忘说声“Thank you!”这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灵,不正是教材中的语言美,不正是人际交往中人格魅力的必需吗?2 利用英语语言的表现美,让学生鉴赏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表明,想象力的培养是靠美育而不是靠智育来完成的。
试论“美育”在英语课堂的渗透

试论“美育”在英语课堂的渗透“美育”是一种教育手段,旨在通过美的艺术形式,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英语课堂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渗透“美育”,这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感悟,使他们在多个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
首先,英语教师可以运用美的艺术形式来提高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例如,在讲解英语文学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和美感。
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使他们更加敏锐地感知语言和文学的美。
其次,英语课堂中可以加入相关的美术、音乐或者戏剧元素,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英语写作课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润色文章的同时,利用相应的图片或者音乐来布局文章,体现文化和艺术的内涵。
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英语语言,使其在写作的同时可以感受到艺术与文化的魅力。
再者,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演讲、朗诵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讲解英文演讲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并借助相应的诗歌或者音乐作为题材,来创作自己的演讲或课堂演讲稿。
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文学艺术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后,英语教师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丰富课外赛课活动,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可以开展英文歌曲创作比赛、英文戏剧比赛、英文朗诵比赛等等。
这些比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学习成绩,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艺术感悟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多元文化意识,使其从多个方面受益。
综上所述,把美育元素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艺术体验和审美能力。
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多加利用美育手段,创设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语言学习和文化艺术方面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浅析美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让“教”“学”之美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闪耀——浅析美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摘要】: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自己的,审美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的心理需要。
美育是要求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英语教学必须包含美育的因素。
英语中无处不存在着美。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贯穿美育,可以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致和乐趣,从而促使外来的动机向内在的动机转移,使内在的动机成为学习活动的持久动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渗透审美教育发掘教材教学艺术【正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创新教育必须要有美育的加入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其次,小学英语教学必须包含英语美育的因素,这是因为美育课程设置要遵守美育渗透性原则和多元化原则。
美育渗透性原则主要是指把审美的内容加入到的其他课程之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进行了审美教育。
英语教学不仅应该成为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应该成为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利用英语学科特点,充分挖掘美育因素,加强教学的艺术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一、现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的现状课堂教学是农村小学英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学生技能的主要活动形式;小学是孩子们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小学生活泼好动,爱表演,乐于接受新奇有趣的事物,课堂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学生接受知识、掌握技能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成效。
但在目前,许多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讨厌英语学习,其主要原因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渗透尚未得到应有重视和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缺少引导和培养,造成了课堂教学效率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美育教育的多样性与实践性,提高教学效率乃是当务之急。
现阶段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把语言人为地分解、归纳、总结为“语言要点”进行讲解,让学生反复操练、记忆,这违反了语言教学规律以及儿童生理心理特点,把语言学习混同于数理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是把英语学习当成了语言研究,而不是语言运用。
试论美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受 ;潇洒得 体的身姿手势 ,无 时不在感 染着学生 ,可 以使学 生
加 深 对 知 识 点 的理 解 、记 忆 及 巩 固 。
现行课本知 识接近 生活、体现生活 ,情景性强 ,是 一个多姿 多彩 的百花 园,犹如一个 大舞 台,老师与学生在舞 台上尽情表演着来 自 生活 的角 色 英语教 师们必须集言语 、表 演、造型等艺术手段 于一堂,全方
i l i a t t e r .W o r k h a r d e r f r o m n o w o n . ’ ’
苏霍 姆林 斯基 说过 : “ 教 师 的教学语 言修 养在 极大程 度
上决定着 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 动的效率 。”英语教师 的语 言艺 术水平直接 关系到课堂教学 的质量 。教师纯正流利 的语音 、 自 然流 畅的语调、抑扬顿挫 的节 奏能使学生置身于 良好 的语言学 习环境 中,保 证教学信息在传授 的过程 中发挥最佳 的效能和作 用 ,在潜移 默化的熏陶 中培养 学生 良好 的听力技 巧和 英语语音 语调 。教师 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 言,要在简 明、准确 、形 象、 生动 、幽默 、风趣 和韵律 、节奏等 方面下功夫 。英语 教师 必须 坚 持用英语教 学,既让学生在英语语 言环境 中享受美育教 育,
情活泼 ,衣着 美观得体 ,既可让学生感受到美 的愉 悦 ,又为教 学活动创造 了一个美 的氛 围。教态美包括仪容 、风度 、神情、 目光 、一言一 行等等 。 “ 亲其师 ,信其道 ”,教师把对 学生的 爱化 为一个温柔 的眼神 、一个会 意的微笑、一句暖心 的话 语、
一
育教育 ,在教学 过程 中应渗透美育树立正确 的审美观 ,具备浓厚的美育
又 让 学 生 学 到 了英 语 。 同 时 ,相 应 的 “ 体 态 语 ”要 尽 可 能符 合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
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儿童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儿童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一、挖掘教材潜在美,让学生感悟美走进英语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但这美丽,远远抵挡不住教材灵魂的魅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本身就具有语言美。
在字里行间,英语语言本身音调的升降,读法的暴破、连读,犹如一首和谐婉转的诗歌,散发着无尽的美。
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自己用标准、优美的语音朗读课文,用亲切、温柔的语调和学生交流,充分利用语言美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知道了深受欧美人喜爱的hot dog, hamburger, salad,学会了去McDonald's吃快餐可以礼貌地说“May I have…?”在得到帮助时不忘说声“Thank you!”给人造成麻烦时道声“Excuse me.”别人有困难时,主动询问“Can I help you?”别人诚心道歉时也不忘道声:“That's OK.”这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灵,不正是教材的翻版吗?二、展示教学环节形象美,让学生体验美现代课堂教学中,难道仍以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嘴巴来完成一次又一次单调乏味的英语教学吗?我们能否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代替我们的辛劳,用多种美育形式打开儿童的心扉呢?多媒体教学就能帮上忙。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颇具吸收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图像、声音、文学、动画于一体,能起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闻其声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
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儿童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儿童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1.挖掘教材潜在美,让学生感悟美
走进英语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但这美丽,远远抵挡不住教材灵魂的魅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本身就具有语言美。
在字里行间,英语语言本身音调的升降,读法的暴破、连读,犹如一首和谐婉转的诗歌,散发着无尽的美。
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自己用标准、优美的语音朗读课文,用亲切、温柔的语调和学生交流,充分利用语言美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知道了深受欧美人喜爱的hot dog, hamburger, salad,学会了去mcdonald’s吃快餐可以礼貌地说“may i have…?”在得到帮助时不忘说声“thank you!”给人造成麻烦时道声“excuse me.”别人有困难时,
主动询问“can i help you?”别人诚心道歉时也不忘道声:“that’s ok.”这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灵,不正是教材的翻版吗?
2.展示教学环节形象美,让学生体验美
现代课堂教学中,难道仍以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嘴巴来完成一次又一次单调乏味的英语教学吗?我们能否采用先进的教
学手段来代替我们的辛劳,用多种美育形式打开儿童的心扉呢?多媒体教学就能帮上忙。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颇具吸收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图像、声音、文学、动画于一体,能起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闻其声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what can you see?what can you hear?句型时,我用形象的动画、悦耳的音响,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中,获得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陶冶了美的情操。
英语教学中还常常借助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的魅力实施教学。
如在学习“the seasons”时,让孩子们画画四季的美景:大自然的山川湖泊,鸟语花香,都走进了孩子们的画幅中,接着再进入let’s talk about the season you like best.版块,在画画、说说中,孩子们身心获得的巨大快乐是无可比拟的。
音乐、舞蹈本身具有美的感染力。
把英语句子融于歌曲之中,学生在手舞足蹈中,可以把枯燥、机械的反复操练变得有声有色。
课前的热身,课堂的调节,课后的巩固都可以由此来完成。
如当响起“are you happy ?do you know? clap your hands……”的歌曲时,孩子们一边唱一边跳,优美的旋律、优雅的舞姿,让孩子们沉浸在艺术的海洋里,其乐融
融。
这些“美”的教学手段,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美的鉴赏能力。
3.注重教学语言艺术美,让学生鉴赏美
教学语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物质外壳,是教师传情达意的符号系统。
它的好坏直接制约着教学活动。
枯燥无味的语言缺乏生机,使人产生厌倦的心理情绪,抑扬顿挫的语言充满活力,能吸引学生,激活思维,使课堂生机盎然,优质高效。
因此,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音律性,幽默感。
小孩子喜欢朗诵诗歌,充分说明了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对人的作用。
抑扬顿挫、韵律和谐、节奏明快的语言,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如教学2b unit 8中的get up. have breakfast.等句子时,就教孩子们边唱边学:one two three, get up, please. four five six, wash your face. seven eight, have breakfast. nine ten,say it again. 明快的节奏,琅琅上口,孩子们在赏析中记下了所学内容。
教学语言的幽默感也是课堂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巧妙地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使教师的授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可使教学顿时生辉。
有一次在讲到西方文化礼仪时,我便成功地运用了一则幽默:一位外国友人去中国朋友家做客,进门时看见朋友的妻子很漂亮,就夸了一句:“your wife is very
beautiful.”中国朋友听了,谦虚地说:“哪里,哪里。
”翻译直译:“where,where!”外国友人一听,回答说:“from the head to the foot ,the all is very beautiful.”孩子们一听,都乐开了花。
同时也懂得了在西方国家,有人夸你时,应落落大方地回答“thank you.”在学习句型“how old are you?”时,我还通过笑话告诉学生,国外女士不喜欢别人问她的年龄,所以这句话也不能随便问。
通过老师的介绍,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各国风俗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他们认识美、辨别美的能力。
美是创新意识不竭的源泉,美无处不在。
我们英语教师只要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具备了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得心应手,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语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阳光,变成雨露,深深地渗透到学生心里。
让孩子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
同时,也让美激发孩子们的热情和创造力,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有效地促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