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摘要: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产了深远的影响,它推动了中国的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灵魂。在20世纪20年代杜威教育思想影响了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国的教育带来了教学方法上的革新,引发并推动了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运动。但由于国家体制的不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没能长久地坚持下去,但它对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发展。

关键词:杜威;教育体制改革;教育; 知识

杜威是西方著名的教育思想大师,是一位激励人们广泛地去思考教育目的、教育原理和教育方法的教育家。中国人关注和研究杜威已有近90年的历史,这种文化现象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上极为罕见。在中国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他亲自到中国讲学,其停留时间之长,所到地域之广,宣扬自己学说之系统,产生影响之广泛,是其他任何一位外国思想家、学者都望其项背的。

一、杜威教育思想与平民教育

20世纪20年代,中国曾经出现过一场声势浩大、举世瞩目的平民教育运动,而杜威的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直接导致和推动了这场运动的展开,这场运动是民主思潮的产物,是资产阶级自由平等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杜威所倡导的平民主义教育,突出强调了在自由平等的民主社会中,不容许少数人垄断受教育的机会,而是要通过教育使一般民众接受现代知识的武装,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培养独立人格和坚强个性。杜威宣扬,中国要想建设一个民主政治的国家,就必须发动一场平民运动,把教育普及到每一位平民身上,同时也应该把教育与生活相结合。

平民运动在我国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功不可没,它大大提高了下层老百姓读文识字的能力,也开创了工农教育的先河,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民主建设并推动社会进步。

二、杜威教育思想与新学制的建立

民国初年,教育部颁发了《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为当时教育的发展政治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废除小学读经;初等教育中男女可以同校;取消了专

为贵族子弟开办的学堂;允许非高等师范类学校私人办学;缩短修业年限等。但是因为它还存在很多缺陷,比如这个学制大部分是照搬日本学制,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的现状;对儿童个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只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忽略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重需要等。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学制改革日益高涨。1915年4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湖南省教育会首先向大会提交了学制改革系统案。1922年11月1日,北洋政府正式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所谓的“新学制”或“壬戌学制”。这次改革经历了较长的过程,杜威思想是这次学制改革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一,对新学制内容的影响。从新学制的内容来看,它制规定:小学分初、高两级共六年,义务教育以四年为准;中学分初、高两级共六年;大学修业年限为四至六年;普通教育设职业准备教育或职业科;从中学开始实行选科制,并设师范教育;注重天才教育和特种教育。这些规定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给予不同程度的教育,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培养,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加强职业教育的办学力度,这些都体现了杜威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第二,对新学制标准的影响。新学制依据的标准是:1.适应社会进化需要。2.发挥平民教育精神。3.某个性之发展。4.注意国民经济力。5.注重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于普及。7.多留地方伸缩余地。这些规定强调:教育是社会的,是为社会服务的;社会进步需要教育,教育离不开社会生活。这体现了杜威倡导平民教育的精神、注重儿童个性发展、教育及生活等。总的来说,新学制依据的标准深深打上了杜威教育思想的烙印。

第三,对新学制的间接影响。所谓的间接影响,是指杜威教育思想通过其追随者的传播,从而对中国新学制产生的影响。在“五四”前后教育界兴起的学制改革浪潮中,包括杜威弟子在内的一批杜氏追随者发挥了积极作用。胡适、陶行知、廖世承、蔡元培等人都纷纷著书立作,对社会和教育界产成了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并主动参与到新学制的制定中。

新学制的颁布改变了旧学制的“三不管”弊端,标志着我国现代学校教育体制的基本确立,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三、杜威教育思想与新教学法

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教学方法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杜威的学生——美国教育家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和进步教育家柏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华虚朋的“文纳特卡制”等,在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中出现的各种新教学法被相继引进到中国。同时,该思想对当时中国中小学教育实践的影响,又是以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为最重点。

设计教学法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独立性,强调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重视生活与教学的紧密联系,突出在做中学;主张废除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形式,打破各门学科之间的限制。但是这种教学法在推行的过程中,其弊端也逐渐凸显,主要表现在该教学法降低了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影响了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过程,使学生放任自流,影响了学生的智力发育。因此,该思想于20世纪30年代起就渐渐退出中国教育的舞台。

道尔顿制是对中国教育影响比较大的另一种新教学法,它的三条原则是:自由、合作和时间预算。道尔顿制改革了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但在中国,面对师资、设备、经费相对匮乏的状况,道尔顿制暴露出了它的不足,比如它要求比班级制更多的教师资源,更多的教学设施,以及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同时也导致学生偷懒,学习知识不系统,考试困难等问题。

虽然新教学法由于各种原因没有长期坚持下去,但对中国教育的全面现代化都起到积极作用。

四、教育与学生

杜威认为,学校教育必须简化和整理所要儿童发展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儿童任其自然可能的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环境,促进儿童发展。为了促进发展,他强调:(1)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把重心转移,“儿童变成了太阳”,一切教育组织策施,都围绕他们运行。(2)教育过程要能唤起儿童的思维。他认为思维就是有机体适应环境,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学校应该提供可以引起儿童思维的经验的情境。

陶行知在教育与学生问题的论述上,根据中国国情有了创新。陶行知也认为教育要促进学生发展,但这发展必须处理好三层关系:①群体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关系。陶行知认为教育不仅要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而且教育应是“民有”、“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