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狼_蒲松龄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3)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狼》对比阅读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狼》对比阅读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狼》对比阅读含答案解析(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乙)赵简子大猎于中山,虞人①道前,鹰犬罗后。

捷禽鸷兽应弦而倒者不可胜数。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简子垂手登车,援乌号之弓,挟肃慎②之矢,一发饮羽③,狼失声而逋④。

简子怒,驱车逐之。

惊尘蔽天,足音鸣雷,十步之外不辨人马。

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策蹇驴,囊图书,夙行失道,望尘惊悸。

狼奄至,引首顾曰:“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昔毛宝放龟而得渡,随侯救蛇而获珠,蛇龟固弗灵于狼也。

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异时倘得脱颖而出,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敢不努力以效龟蛇之诚!”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遂括囊口,肩举驴上,引避道左以待赵人之过。

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

良久,羽旄之影渐没,车马之音不闻。

狼度.简子之去远,而作声囊中曰:“先生可留意矣。

出我囊,解我缚,拔矢我臂,我将逝矣。

”先生举手出狼,狼咆哮谓先生曰:“适为虞人逐其来甚速,幸先生生我。

我馁甚,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

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毋宁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⑤。

先生既墨者,摩顶放踵⑥思一利天下,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逐鼓吻奋爪⑦,以向先生。

(节选自马中锡《中山狼传》,有改动)[注]①虞人:管狩猎的官。

②肃慎:古代东北方的种族名,曾铅朝贡箭。

比喻赵简子所用的是上等弓箭。

七上语文《狼》练习题含答案

七上语文《狼》练习题含答案

《狼》练习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世称____________,别号____________,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是_______(填朝代)著名的文学家。

二、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其一犬坐于前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三、重点字词解释。

1.缀.行甚远________________ 2.一狼仍从.________________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屠大窘.________________5.顾.野有麦场________________6.场主积薪.其中______________7.苫.蔽成丘 ________________8.弛.担持刀 ________________9.眈眈..相向 ________________10.一狼径去.________________11.目似瞑.,意暇..甚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12.屠暴.起 ________________ 13.又数刀毙.之________________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15.乃.悟前狼假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盖.以诱敌________________17.狼亦黠.矣________________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__________四、词类解释1.一词多义:①以:投以.骨 ________________ 以.刀劈狼首________________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________________②止:止.有剩骨________________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________________③前:后狼止而前.狼又至________________ 狼不敢前.________________④意:意.暇甚________________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________________⑤敌: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_______ 盖以诱敌.__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①弛.担持刀________________②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_______③一狼仍从.________________④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_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__________3.词类活用:①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_______②狼不敢前.________________③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④一狼洞.其中 ________________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_____五、重点句子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狼》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狼》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狼》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下列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缀行(zhuì)大窘(jiǒng)B. 眈眈(dān)狼亦黠矣(xiá)C. 目似瞑(mín)顷刻(qīng)D. 假寐(mèi)诱敌(yò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无精打彩异想天开即物起兴引经距典B. 扣人心弦津津有味气喘吁吁大惊小怪C. 力挽狂澜炉火纯青若无其是哄堂大笑D. 张驰不定呼朋唤侣悠游自在龙吟凤岁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就此事件,我新华社________发表声明。

(2)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________。

(3)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________一下。

A. 受权原型引见B. 授权原形引荐C. 授权原型引见D. 受权原形引荐4.下列句中下划线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 一狼洞其中B.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 其一犬坐于前D.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5.下列各句对“其”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场主积薪其中(麦场)B. 一狼洞其中(柴堆)C.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D. 屠自后断其股(狼)6.下列句中下划线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 与儿女讲论文义B.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C.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 恐前后受其敌7.下边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其一犬/坐于前B.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D.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8.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B.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C. 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D.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往前走,和屠户互相瞪着眼看)9.解释有误的是()A. 从:跟从,跟随。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狼》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狼》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狼》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占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①顾. 野有麦场 顾()②一狼洞. 其中 洞()③止. 露尻尾 止()④屠自后断其股. 股()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目似瞑,意暇甚。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狼很狡猾,但最终自取灭亡,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答案:1.回头看;打洞;只是;大腿2.①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②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3.启发:告诫人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试题2: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占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各句对“其”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场主积薪其.中(麦场)B.一狼洞其.中(柴堆)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D.屠自后断其.股(狼)2.本文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答案:1.C(其:代屠户)2.狼,试题3: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剩骨。

狼阅读理解及答案

狼阅读理解及答案

狼阅读理解及答案狼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一」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甲】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乙】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节选自蒲松龄《狼》)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骨已尽矣山穷水尽筋疲力尽弹尽粮绝B.顾野有麦场相顾无相识顾此失彼奋不顾身C.以刀劈狼首首当其冲首屈一指蓦然回首D.盖以诱敌以其境过清学以致用不以为然11.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理解:这只狼蹲坐在屠户的前面,意在迷惑屠户,为另一只狼的'偷袭作掩护。

【乙】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狼)打算由通道进入从背后攻击屠户。

理解:狼柴堆打洞想趁屠户不备从背后攻击的行为,体现了狼的凶狠残暴。

狼阅读答案:(三)(共7分)10.答案:A(2分)11.答案:[乙](2分)12.(1)答案:天地间的万物都有存在的道理,人不应杀害它们。

(2)答案:当人的生命受到虫兽威胁时,应当果断反击。

(3分。

前一小题2分,后一小题1分)狼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二」【20xx・西藏自治区】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阅读训练 (含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狼》阅读训练  (含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语文七(上)《狼》阅读训练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10分)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由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缀.行甚远( ) (2)顾.野有麦场(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一一御狼一一惧狼一一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18分)【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阅读试卷及答案

狼阅读试卷及答案

狼阅读试卷及答案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狼》阅读测试卷及答案蒲松龄【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基础知识题】一、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缀.行( )大窘.( )狡黠.( )苫.蔽( )眈.眈( )积薪.( )弛.担( )目似瞑.( )意暇.甚( )尻.尾( )假寐.( )变诈.( )二、填空。

l .本文作者 是 朝着名的文学家。

课文选自他的 集《 》。

“聊斋”是作者 名,“志异”是 的意思。

2.《狼》一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 惧狼 → ( )→ ( )4. .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1.顾.野有麦场( ) 2.止.有剩骨( )3.屠自后断其股.( )4.意暇.甚( )5.盖.以诱敌( ) 6.其一犬.坐于前( )7.一狼洞.其中( ) 8.意.将隧入( )【阅读理解】1.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2、面对狼的“缀行甚远”,屠户的心理状态怎样他用什么办法对付狼的3、狼得骨头后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4. 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5.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6.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7.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8、本文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9.全文表现了狼的那些特点?参考答案:【基础知识题】一. zhuìjiǒng xiáshàn dān xīn chímíng xiákāo mèi zhà二. 1.蒲松龄清小说《聊斋志异》书房记述奇异的事2.最后一节3. 遇狼御狼杀狼4. .狼子野心引狼入室狼吞虎咽狼狈为奸三. l.看见2.只3.大腿4.神情,态度5.原来6.像狗一样7.打洞8.打算【理解阅读】1.文中表现狼的狡猾的语句:“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陵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狼》精选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狼》精选题含答案

《狼》精选题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6分)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缀.行甚远缀:_____________ (2)苫蔽..成丘苫蔽:_____________ (3)一狼洞.其中洞:_____________(4)狼亦黠.矣黠:_____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句2分,共4分)(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用“屠户遇狼”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后面三段的内容依次应为____________、屠户御狼和____________。

(2分)4、“一屠晚归”的“晚”字用得十分精妙,试简要分析其作用。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阴险?(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有关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文章主要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的性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3)一只狼在其中打洞。

洞:打洞。

19.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

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犬:像狗一样;于:在。

(2)狼也很狡猾,但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添笑料罢了。

黠:狡猾;顷刻:一会儿;几何:能有多少。

20.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解答此题时,要先读懂文章。

文中在刻画前狼时写到:另一只狼装作驯良的家狗形态蹲着,然后闭着眼睛打盹,样子十分悠闲。

所以“其一犬坐于前”是对前狼姿势的描写;“目似瞑,意暇甚”是对前狼神情的描写,写出了狼闭着眼睛打盹,十分悠闲的样子。

文章最后,也对前狼这种悠闲假象的原因做出了解释,“盖以诱敌”,是为了诱骗屠夫啊。

21.本题考查对狼形象的刻画及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

回答本题要结合语句具体分析狼的形象。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浪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写出了狼的贪婪、凶狠。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写出了狼的狡诈阴险。

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

解答第二问,可以从狼的下场这个角度来分析(强调狼的自食恶果);可以从屠户最终取得胜利的角度进行分析(强调做人要敢于斗争)。

【点睛】译文: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屠户在路上遇到了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他。

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

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的处境很危急,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

屠户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里面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

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

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

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阅读《狼》,完成下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2.解释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意暇.甚(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4.文中的狼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25.结尾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何作用?【答案】22.(1)从容,悠闲(2)从通道23.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4.贪婪。

如“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写出了狼的穷追不舍、贪婪凶残。

狡猾。

如“眈眈相向”“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等处,都写出了狼的狡猾。

(意思相近即可)25.议论;结尾指出狼的狡黠,嘲笑其“顷刻两毙”的结局,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引人深思,同时升华主旨,点明故事的主题等。

【解析】【分析】2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意暇甚”的意思是“神情很悠闲”,“暇”的意思是“从容,悠闲”;“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的意思是“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隧”的意思是“从通道”。

23.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

“并(一起)”“如故(跟原来一样)”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2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形象的把握,需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来分析。

如:“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的意思是“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表现了狼的贪得无厌;“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的意思是“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写出了狼的狡猾,“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也表现了这一点。

25.此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

结尾段是作者诙谐风趣的议论,作者先指出狼的特点是狡黠,然后嘲笑其悲惨结局,这样间接地赞扬了屠户的镇定、勇敢、机智,凸显了主旨,令人回味无穷。

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年代:清参考译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26.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2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弛.担持刀弛:(2)顾.野有麦场顾:(3)居自后断其股.股:(4)盖.以诱敌盖:2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9.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与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0.联系全文,用文中的原句分析狼的形象。

【答案】26.B27.(1)解除,卸下。

(2) 看,视(3)大腿。

(4)表示推测,大概,28.(只见)另一只狼在积薪中打洞,打算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29.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居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30.①贪婪凶狠:“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动作描写;②狡猾:“目似瞑,意暇甚”的神态描写和“洞其中”的动作描写。

【解析】【分析】26.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

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翻译为: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故可断句为:其一/犬坐于前。

故选B。

27.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弛”,解除,卸下;“顾”,看,视;“股”,大腿;“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8.此题考查的翻译能力。

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重点字词:“洞”,打洞;“隧”,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29.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

结合“屠惧,投以骨”分析,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结合“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分析,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结合“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分析,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30.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

根据“途中两狼,缀行甚远”“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分析得出:贪婪凶狠;根据“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