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C赛车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优化设计_葛召浩
航空器用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优化设计

航空器用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优化设计航空器的发动机是航空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发动机中,涡轮增压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涡轮增压器的设计对于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在航空器用发动机的设计过程中,涡轮增压器的优化设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涡轮增压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增加进气道的气流进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在设计涡轮增压器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增压器的效率、增压器的尺寸和重量以及增压器的可靠性。
首先,涡轮增压器的效率是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增压器的效率决定了系统所能达到的最大增压程度和有效的功率输出。
为了提高效率,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手段,例如改进涡轮和压气机的叶片设计,减小涡轮和压气机之间的间隙,优化涡轮增压器的入口和出口设计等。
此外,合理选择涡轮增压器的转速和压比,也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因素。
其次,涡轮增压器的尺寸和重量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航空器中,空间和重量都是要求严格的限制因素。
因此,在设计涡轮增压器时,需要尽量减小尺寸和重量的同时,保证增压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可以通过使用轻量材料、优化叶轮和轴的设计等方法,来降低涡轮增压器的重量。
此外,还可以使用涡轮增压器的多级设计,来实现更高的增压程度,从而减小整个系统的尺寸。
最后,涡轮增压器的可靠性也是需要重视的。
在航空器的发动机中,可靠性是最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为了保证涡轮增压器的可靠性,可以采取一些设计措施。
例如,在设计涡轮增压器时,可以考虑采用双涡轮并联设计,以增加系统的冗余度。
此外,还可以加强润滑系统的设计,提高涡轮增压器的润滑和冷却效果,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总的来说,航空器用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的优化设计在航空器的性能和效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增压器的效率、尺寸和重量以及可靠性等因素。
通过优化涡轮增压器的叶片设计、提高涡轮增压器的效率和轴的转速等方式,可以实现发动机性能的提升。
此外,还需关注涡轮增压器的可靠性和冗余度,以确保发动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FSC赛车发动机排气管道设计与分析

FSC赛车发动机排气管道设计与分析倪彰;王卉【摘要】基于FSC大赛规则,对赛车用CBR600发动机排气管道进行设计分析.确定了排气管道的总体布置方案,并利用流体力学相关知识,分析发动机排气道中的气流波动效应及能量损失情况,运用FLUENT软件进行流场特性分析,通过对比模拟出来的的压力云图和流速矢量图,提出排气管道改进措施.【期刊名称】《中国设备工程》【年(卷),期】2017(000)020【总页数】4页(P124-127)【关键词】排气系统;布置方案;Fluent;流场分析【作者】倪彰;王卉【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常州 213000;江苏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常州 2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4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C)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协会针对汽车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举办的自主设计与制造汽车的比赛,竞赛分为两大类,分别为静态陈述和动态测试。
发动机是赛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动机的换气效率对赛车动力性有很的大影响。
排气系统作为发动机的一部分,其基本功用是将发动机做功所产生的废气排出体外,其布置形式的选择以及结构参数的选定对发动机的排气通畅性有着重要意义,影响赛车的动力性能。
本文选用符合大赛规定的CBR600发动机,对其排气系统中的排气管道进行分析。
排气管道由排气歧管和排气总管组成,针对赛车情况,对比分析排气管道的布置形式,利用FLUENT软件对发动机的排气管道进行流场特性分析,得出排气管道的压力云图以及流速矢量图,分析管道内的流体压力及流体流速的分布情况,从而得出有效改进发动机排气管道的方法。
此次选用CBR600的四缸发动机。
由于发动机内产生的废气在流经排气歧管后要聚拢在一起排出,因此排气系统有三种布置方式,分别为4通道至2通道式布置、4通道至2通道至1根排气管式布置和4通道至1根排气管式布置。
(1)方案1:选用4至2式布置。
四通道至二通道式布置方式,如图1,此种布置方式设计简单,管道弯曲少利于废气的排出,但缺点是此种布置废气的扩散空间小,因此管道内不能产生足够的负压,且需要在赛车的左右两端各安装一个消声器,成本太大,故不予考虑。
FSAE赛车发动机进排气系统优化设计

·2019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优秀论文(选登)·
FSAE 赛车发动机进排气系统优化设计*
芮宏斌 张帅帅 史洋鹏 蔡斌 郑文哲
(西安理工大学 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西安 710048)
【引用】芮宏斌,张帅帅,史洋鹏,等. FSAE 赛车发动机进排气系统优化设计[J].汽车文摘,2019(10):34-39. 【Citation】Rui H., Zhang S., Shi Y., et al. Optimization of Engine Intake and Exhaust System in A FSAE Racing Car[J]. Automotive Di⁃ gest (Chinese), 2019(10):34-39.
Key words: FSAE, Engine intake and exhaust system, Simulation, Optimization
0 引言
发动机的进排气系统设计对车辆动力性、燃油经 济性评价指标—功率和油耗的影响较大[1]。中国大学 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AE)按赛事规则[2]要求,发动机 进气系统用限流阀的安装直径为 20 mm,这种进气系 统布置结构对发动机的动力性有较大影响,会导致赛 车在动态项目中发动机低速时扭矩和高速时功率的
【摘要】为提高 FSAE(Formula SAE)赛车的性能,对其发动机进排气系统进行数值仿真,获得优化设计方案。利用 FLU⁃ ENT 对限流阀流场进行计算,得到流量损失最小的入口和出口锥角。运用 GT-Power 软件建立发动机仿真分析模型,通过 实测外特性曲线比对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以发动机进排气系统结构尺寸作为单一变量,分析发动机进排气歧管几何参数对 发动机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所得参数提出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优化后发动机的功率、最大扭矩均有较 大的提升,同时峰值扭矩的输出转速区域加宽,输出更加平稳,最大扭矩增加 11.6%。另外,峰值功率对应的转速点向高转 速移动,弥补了安装进气限流阀对发动机动力性能下降的影响,达到了设计要求。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发动机可变进气技术研究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发动机可变进气技术研究作者:文/ 王瑄毅李家洪孙宇轩郝尚瑞覃朗来源:《时代汽车》 2020年第18期王瑄毅1 李家洪1 孙宇轩1 郝尚瑞2覃朗21.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吉林省长春市 1300222.吉林大学交通学院吉林省长春市130022摘要:可变进气歧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乘用车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技术,与传统的进气系统相比,其全转速范围的充气效率较高,利于动力性和经济性,它利用了气体的波动效应和发动机的进气谐振,却较少应用在FSAE赛车中。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两段式的可变进气系统,其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连续式的可变进气系统,并在GT-power中进行了发动机模型的搭建,确定了歧管的稳压箱体积和歧管参数。
本文对两种形式的可变进气歧管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段可变进气系统相较于固定式,在中高转速的扭矩和功率输出都有提升,连续式可变进气系统相较于两段式,在保持低转速扭矩的同时,提升了高转速的扭矩。
关键词:汽车工程赛车大学生方程式发动机可变进气歧管Research on Variable Air Intake Technology of Engine in Formula Undergraduate RacingWang Xuanyi Li Jiahong Sun Yuxuan Hao Shangrui Qin LangAbstract:Variable intake manifold is a technology widely used in naturally aspirated engines of passenger car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intake systems, its charging efficiency in the full speed range is higher, which is conducive to power and economy. It takes advantage of the gas wave effect and the engine's intake resonance, but it is rarely used in FSAE racing cars. This article first proposed a two-stage variable intake system, and then proposed a new type of continuousvariable intake system, and built the engine model in GT-power, determined the manifold, the volume of the surge tank and the parameters of the manifold. This article compares and analyses the two types of variable intake manifolds and finds that the two-stage variable intake system has improved torque and power output at medium and high speeds compared to the fixed one. Compared with the two-stage type, the high-speed torque is improved, while maintaining the low-speed torque.Key words:automotive engineering, racing, Formula Student, engine, variable intake manifold1 引言FSAE(Formula SAE)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大赛是由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开办的,要求参赛大学生设计团队设计一辆小型的和标准方程式赛车类似的赛车,并且要求设计的赛车在加速、制动和操控性方面表现优异并且稳定耐久。
FSC赛车小型发动机涡轮增压匹配优化与性能预测

ZHOU Ti a n —p e n g h,L I U Ra n ,F AN Z he n—y a n g YANG J i a n — g u o
,
( 1 - a . S c h o o l o f A u t o m o t i v e E n g i n e e i r n g ; b . L i b r a r y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We i h a i ) , We i h a i 2 6 4 2 0 9 , C h i n a ; 2 . C a t a r c A u t o m o t i v e Q u a l i t y
车用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补充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
![车用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补充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63bd63e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c.png)
(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710676.4(22)申请日 2015.10.28F02B 37/04(2006.01)F02B 37/12(2006.01)(71)申请人青岛大学地址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308号(72)发明人朱智富 张铁柱 马永志 赵红(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代理人郝丹丹(54)发明名称车用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补充系统及方法(57)摘要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用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补充系统及方法,包括空滤器、第一涡轮增压器和第二涡轮增压器,所述第一涡轮增压器的涡轮设置在发动机的排气通路中,新鲜空气经所述空滤器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顺次与所述第一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以及中冷器连接,另外一路连接所述第二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后与发动机的进气端连接,所述中冷器的输出端其中一路经第三电控阀与发动机的进气端连接,另外一路经所述第二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后与发动机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空滤器与所述第二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之间设置有第二电控阀。
本发明的进气补充系统,可在不提高发动机的进气压力条件下,有效增加发动机的新鲜空气吸入量。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105386859 A 2016.03.09C N 105386859A1.一种车用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补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滤器、第一涡轮增压器和第二涡轮增压器,所述第一涡轮增压器的涡轮设置在发动机的排气通路中,新鲜空气经所述空滤器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顺次与所述第一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以及中冷器连接,另外一路连接所述第二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后与发动机的进气端连接,所述中冷器的输出端其中一路经第三电控阀与发动机的进气端连接,另外一路经所述第二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后与发动机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空滤器与所述第二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之间设置有第二电控阀。
FSC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的设计与分析

FSC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的设计与分析
张璇;韩忠浩;曾飞云;李刚
【期刊名称】《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5(000)005
【摘要】针对开发中的FSC赛车车身,进行了空气动力学套件的设计与分析。
应用CATIA软件建立了赛车车身的基本造型并设计了一套包括前翼和尾翼的空气动
力学套件,通过FLUENT软件对整体进行外流场分析,并对安装空气动力学套件
赛车的性能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安装空气动力学套件后,改善了赛车的气动性能,提高了赛车的操纵稳定性。
【总页数】6页(P308-312,320)
【作者】张璇;韩忠浩;曾飞云;李刚
【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辽宁锦州 121001;辽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辽宁锦州 121001;辽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辽宁锦州 121001;辽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辽宁锦州 1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3.82
【相关文献】
1.FSC方程式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性能分析 [J], 吴超;邓召文;王迪
2.FSC赛车空气套件CFD优化设计 [J], 邓召文;王兵
3.FSC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的建模与流场分析 [J], 郑燕丽;张兴;顾迪;巴炳权;倪彰
4.FSC赛车的空气动力学套件的外流场分析 [J], 杨晨;沈颖杰;李垚
5.FSC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支架优化 [J], 王渊琳;刘宁宁;黄碧雄;王知博;蔡昊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涡轮增压柴油机匹配性能的改进方法(英文)

涡轮增压柴油机匹配性能的改进方法(英文)
张虹;马朝臣
【期刊名称】《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英文版》
【年(卷),期】2002(11)2
【摘要】研究了改善涡轮增压柴油机匹配性能的两种方法 ,即废气放气阀方案和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方案 .这两种方案是目前改善柴油机的低速匹配特性 ,降低排放的主要措施 .特别是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能覆盖柴油机的整个工作范围 ,在全负荷和部分负荷下 ,既能增加低速转矩 ,又能保证高速功率不受到损失 ,还对降低油耗和排气温度有好处 ,经过原型机与这两种方案的理论研究及试验对比分析 ,证明了它是目前解决柴油机匹配特性的一种理想方法 .
【总页数】4页(P146-149)
【关键词】柴油机;涡轮增压器;匹配性能;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试验分析
【作者】张虹;马朝臣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421.8
【相关文献】
1.船用柴油机与涡轮增压系统匹配及性能研究 [J], 黄加亮;乔英志;王丹;杨国豪
2.带排气放气阀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匹配时影响低速性能的因素分析 [J], 刘蕴星
3.高强化两级涡轮增压柴油机匹配性能仿真研究 [J], 田永维;杨武林;代国勇;冯永
明
4.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匹配性能的调整 [J], 李宁
5.预测涡轮增压柴油机增压匹配的一种方法 [J], 苏浩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流阀
增压器
进气管路
节气门 中冷器
发动机
排气管路
图 1 增压发动机布置方案 Fig.1 Supercharged engine layout
为了适应新的发动机系统结构, 进排气管道 必须要重新进行合理的设计。 一方面使歧管进气 均匀提高进气流量, 另一方面使排气顺畅减小排 气背压,从而提高发动机充气与排气效率,满足增 压条件下的进排气需求, 提高增压发动机动力性 能。 本文中选取进气系统的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 作为重点研究内容。
图 3 进气管壁压力云图 Fig.3 Stress contour of intake pipe wall
图 4 进气管内部速度流线图 Fig.4 Velocity contour of intake pipe
在压力云图中, 可见稳压腔壁面压强分布不 均匀,正对来流方向的壁面处所受压强较大。 在速 度流线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气流分布的情况,在 进气总管向稳压腔延伸的扇形区存在较为严重的 回流, 而 1、4 歧管与 2、3 歧管的进气量存在较大 差异。
Optimal Design of Intake System of FSC Racing Car Based on Turbocharging Technology
Ge Zhaohao, Jia Lina, Cheng Fengyu, He Tao, Huang Yo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31, China)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s to transform Honda CBR600RR small-displacement and naturally aspirated engine into exhaustturbo charged engin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was made to choose the suitable turbocharger for the engine, then the engine’s pressurization programme was set up. To match the new assembly, new intake system was designed and 3D model was made using CATIA software. Finally, fluid dynamic analysis of intake system was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FLUENT software, so that specific optimization can be applied to intake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ir flow of optimized inlet system is smooth without reflux, and the manifold air flow distribution is uniform. [Key words] FSC; exhaust-turbocharger; intake system of engine; FLUENT flow dynamic
62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6 年
功率和扭矩。 因此,单纯地对进排气系统进行改装 设计很难满足 FSC 赛车对高性能的需求, 而在现 有的技术条件下, 可以使用涡轮增压器使发动机 在工作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输出功率。
2 目标发动机增压方案的设计
综合参考大赛规则以及宁远车队赛车上实际 空间的限制,确定对目标发动机的增压方案,如图 1。 相比原目标发动机的总体结构,主要的改变发 生在进气管和排气管间增加了涡轮增压器和中冷 器。 涡轮增压器位于限流阀之后,主要利用废气的 动能推动压气机压缩空气进入发动机, 从而增加 进气量, 它的性能以及与发动机的匹配性直接影 响了增压发动机的性能。 中冷器位于节气门下游, 主要使增压后的高温气体冷却降温, 从而降低发 动机的热负荷,提高发动机的进气效率。 由于中冷 器结构较为简单,只需满足空间布置要求即可,本 文中不做更多探讨。
3 涡轮增压器的选择
发动机与增压器的匹配是否良好,对发动机的 运行状况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涡轮增压器进行 选型,需要考虑发动机的设计功率和涡轮增压器压 气机的流通特性。 本文根据目标发动机的功率、扭 矩等参数计算出目标发动机在匹配工况点下的空 气质量流量与增压比,从而确定增压器的类型。 增 压发动机的匹配工况点对应的转速区间一般为最
利用软件计算进气质量流量, 以图表的形式 输出,如表 2 所示。 由此表可以直观地看出,进气 系统总流量相较自然进气提高许多, 然而 4 个歧 管的进气均匀度较差,不均匀度达到 63%,这对发 动机的稳定运行极为不利。
综上所述,此进气管设计中存在回流严重、进
图 5 优化后进气管模型 Fig.5 The optimized intake pipe model
FSC 赛车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优化设计
葛召浩,贾丽娜,程奉雨,何涛,黄勇
(210031 江苏省 南京市 南京农业大学 工学院)
[摘要] 以本田 CBR600RR 自然吸气发动机为平台,将其改造为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 确定增压发动机的整体
布置方案, 进行了涡轮增压器的匹配选型。 设计与之配套的进气系统, 并用 CATIA 软件建立三维模型; 利用
大转速的 50%~60%[2],故 针对本项目 中选用的发
动机而言,选择发动机转速 6 000 r/min 作为匹配
工况点,此时有效功率为 50 kW,压气机的空气质
量 流 量 及 增 压 比 的 计 算 公 式 如 下 [3]。
空气质量流量
qm=
pe×be×Ia 3 600
×L0
(1)
增压后的气体密度
FLUENT 软件对进气系统进行流体动力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进气系统模型做了针对性的优化。 研究结果表
明,优化后的进气系统气流顺畅无回流,各歧管空气质量流量分布均匀。
[关键词] FSC;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FLUENT 流体分析
[中图分类号] U464.1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3142(2016)10-006×n×Vs×Is
(2)
增压比
pb = pb×Tb
(3)
p0 ρ0×T0
根据公式计算可得, 匹配工况点的空气质量
流量为 6.481 b/min,增压比为 1.65。根据理论计算
结果, 我们初步确定涡轮增压器型号为盖瑞特
GT1241,该款增压器的设计匹配排量为 0.4~1.2 L,
将优化后的模型导入到 FLUENT 软件, 以相 同的参数进行流体分析,得到优化后的分析结果。 图 6 为优化后进气管壁压力云图, 图 7 为优化后 进气管内部速度流线图。
图 6 优化后进气管壁压力云图 Fig.6 Stress contour of the optimized intake pipe wall
设计匹配功率为 35~95 kW。 通过查阅增压器性能
曲线,发现匹配工况点下的工作效率为 76%,说明
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匹配良好, 满足目标发动机
的 工 作 需 要 [4]。
4 进气系统的设计
在进行进气管道设计时, 本文对宁远车队近 几年所采用的进气系统进行了分析对比。 在满足 增压发动机的布置形式的基础上,最终采用了图 2 的进气管形式。 进气总管需与节气门、中冷器管道 配合,直径取为 40 mm。 为缩减进气系统长度以提 高进气响应速度, 将进气总管长度取为 200 mm; 为降低进气歧管的进气不均匀度, 将歧管 1、4 设 计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状, 歧管 2、3 设计为圆柱 形状。 当稳压腔体积为发动机排量 5~6 倍时动力 性能最佳,因此将稳压腔部分容积定为 3.5 L。
随着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展与成熟, 小排量涡 轮增压发动机因为其在动力性和节能性的优异表 现, 越来越广泛地被 FSC 赛事接受与推广。 本文
资助项目:南京农业大学 SRT 计划项目(1530B12) 收稿日期:2016-04-27 修回日期:2016-05-09
针对一款 FSC 赛事中所使用的小排量发动机进行 研究,对其进行增压化改造,并设计一套与之匹配 的进气系统。
1 目标发动机介绍
本项目选用了符合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规 则的本田 CBR600RR 发动机,它的部分参数如表 1 所示。
表 1 本田 CBR600RR 发动机部分参数 Tab.1 Parameters of CBR600RR engine
气缸数 4缸
排量 599cc
气门机构 DOHC
压缩比 最高转速 12.2:1 11 000 r/min
气不均匀等问题, 影响了涡轮增压发动机性能的 进一步提高,有待进行优化设计。
表 2 进气歧管质量流量分布 Tab.2 Mass flow rate of intake manifold
歧管 进气歧管 1 进气歧管 2 进气歧管 3 进气歧管 4
质 量 流 量 / (g·s-1) 25.517 884 43.243 277 44.430 401 22.969 276
目标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可达 90 kW, 然而在 实际比赛中仅能发挥 50%~60%的功率。 本设计将 比赛中所使用的此款本田发动机连同进排气管道 模型导入 GT-POEWR 软件,建立一维仿真模型进 行性能分析, 发现 4 根进气歧管的进气量最高值 小于 12.5 g/s,不足以满足高转速工况下发动机的 进气需求。 这是由于限流阀的存在限制了发动机 吸入气缸内的空气量, 进而限制了发动机的输出
0 引言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简称 “中国 FSC”) 是一项由高等院校汽车工程或汽车相关专 业在校学生组队参加的汽车设计与制造比赛。 各 参赛车队按照赛事规则和赛车制造标准, 在一年 的时间内自行设计和制造出一辆在加速、制动、操 控性等方面具有优异表现的小型单人座休闲赛 车, 能够成功完成全部或部分赛事环节的比赛[1]。 大赛规则要求驱动赛车的发动机必须为四冲程、 排量 610cc 以下的活塞式发动机, 且所有进气气 流必须流经同一个内部截面直径不超过 20 mm 的 进气限流阀。 同时,规则允许使用涡轮增压技术对 发动机进行改造, 其进气系统零部件唯一允许的 连接顺序为:限流阀、增压设备、节气门、发动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