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纹样

植物纹样
植物纹样

一、忍冬纹

忍冬是蔓生植物,忍冬纹即类似忍冬花植物的花纹。东汉末期开始出现,南北朝时最流行,因它越冬而不死,所以被大量运用在佛教上,比作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以后又广泛用于绘画和雕刻等艺术品的装饰上。

二、卷草纹

中国传统图案之一。多取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草,经处理后作“S”形波状曲线排列,构成二方连续图案,花草造型多曲卷圆润,通称卷草纹。因盛行于唐代故名唐草纹。

汉代图案中已有卷草纹。南北朝时期,卷草纹大量运用于碑刻边饰,风格简练朴实,节奏感强,在波状组织中以单片花叶、双片花叶或三片花叶对称排列在主干两侧,形成连续流畅的带状花纹。敦煌莫高窟的北朝壁画中多绘有卷草纹,其素材多取忍冬。唐代卷草纹广泛流行,多取牡丹的枝叶,采用曲卷多变的线条,花朵繁复华丽,层次丰富;叶片曲卷,富有弹性;叶脉旋转翻滚,富有动感。总体结构舒展而流畅,饱满而华丽,生机勃勃,反映了唐代工艺美术富丽华美的风格,并成为后世卷草纹的范模(见图[唐代壁画中的唐草纹图案])。唐代以后,唐草纹传承不断,素材除忍冬、牡丹以外,又有石榴、荷花、菊花、兰花等。明代中期重视以荷花为主体的唐草纹,后由荷花图案演变为串枝花图案,并广泛运用在织锦上。明清两代的唐草纹风格趋向繁缛、纤弱,失去了唐代的生气,但仍然是重要的传统图案。现在,唐草纹多见于建筑装饰及染织、家具、陶瓷等装饰。

三、缠枝纹

缠枝纹与莲瓣纹、卷云纹、如意纹、回字纹等一样,都是中国古代艺术品的重要装饰纹样,广泛用于雕刻、陶瓷、家具、漆器、编织、刺绣、玉器、年画、剪纸、碑刻等,甚至连糕饼木范都离不开缠枝纹。

缠枝纹,又名“万寿藤”、“转枝纹”、“连枝纹”。它是一种以藤蔓、卷草为基础提炼而成的传统吉祥纹饰。缠枝纹所表现的“缠枝”,常常以常青藤、扶芳藤、紫藤、金银花、爬山虎、凌霄、葡萄等藤蔓植物为原型。这些植物本系吉祥花草,多为世人所赞咏,例如金银花,又称“忍冬”,李时珍《本草纲目》

载:“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再例如凌霄,宋代杨绘《凌霄花》诗云:“直绕枝干凌霄去。”对于该花的勇于攀登,凌云直上的品质,清人李笠翁评说道:“滕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缠枝纹就是这些藤蔓的形象再现,它委婉多姿,生动优美,富有动感,故寓意生生不息,万代绵长的美好愿望,从而跻身于中国吉祥物。缠枝纹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原始构思可见于战国时期,当时在漆器的表现装饰纹样中,有二方连续纹样与四方连续纹样,它虽然表现的是“云气”,但它反复、交替与穿插的艺术手法,事实上已具备了缠枝纹的基本特征。到了汉代,缠枝纹样成熟,被用于漆器、丝织工艺,如“万事如意绵”与“鸟兽葡萄纹绮”等。到了唐宋时,缠枝纹被广泛用于工艺美术制品中,如唐李德裕《鸳鸯篇》诗云:“夜夜学织连枝锦,织作鸳鸯人共怜”,又如唐镜中的“海兽葡萄纹”,就是一种著名的缠枝纹。再例如在唐代出土的金银器直接出现了缠枝花纹饰。

缠枝纹是我国传统青花瓷中最主要与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之一,它最早出现于元青花中,到了明清两代,不论是官窑还是民器,比比皆是,从而成了青花工艺的最重要装饰语言。除瓷器外,缠枝纹还广泛用于各类艺术品中,如传统的插屏,其雕刻牙板几乎都用缠枝纹,而由插屏造型衍的“南京钟”更是离不开缠枝纹,因为对于一种计时器来讲,生生不息,万代绵延是最贴切不过的了。缠枝纹之所以具有强盛的生命力,还在于它的变化多端,婉转多姿,它与不同的花卉组成不同的纹饰,常见的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缠枝葡萄”、“缠枝石榴”、“缠枝百合”、“缠枝宝相花”,以及“人物鸟兽缠枝纹”等。

传统图案和传统纹样

传统图案和传统纹样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国传统图案及寓意 中国传统图案及寓意 图案:梅花、竹、绶带鸟 解题:齐眉,《后汉书·梁鸿传》:「〔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案」,有脚的托盘。「眉」与「梅」同音。世称夫妇相敬谓「举案齐眉」。「齐眉祝寿」,比喻夫妻互敬互爱,健康长寿。

图案:鸳鸯、莲花、莲实。 解题:鸳鸯,水鸟名,羽毛颜色美丽,形状象凫,但比凫小。雄的翼上有扇状饰羽。雌雄常在一起。旧时文艺作品中常用来比喻夫妻恩爱。《禽经》载:鸳鸯,朝倚而暮偶,爱其类。据说鸳鸯成对游弋,夜晚雌雄翼掩合颈相交,若其偶失,永不再配。莲实,莲子,喻连生贵子。「鸳鸯贵子」寓意夫妻恩爱,同偕到老。

图案:两条龙、龙珠等。 解题:龙,《说文》十一:「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钜,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珠,指夜明珠、珍珠。《述异记》卷上:「凡珠有龙珠,龙所吐者……。」传说龙能降雨。民间遇旱年常拜祭龙王祈雨。后演成「耍龙灯」的民俗活动,「二龙戏珠」即由「耍龙灯」演变来的,有庆丰年,祈吉祥之意

图案:凤凰、太阳。 解题:凤凰,亦作「凤皇」传说中的神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其形据《尔雅·释鸟》郭璞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伦,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古来有关凤凰的传说故事很多,传统年画,以凤凰为题材的图案运用也较普遍

图案:龙凤呈祥。 解题:龙凤都是传说想象中的生物。不仅形象生动、优美,而且赋予许多神奇的色彩。龙能降雨祈丰收,又象征皇权。凤凰风姿绰约高贵,牵涉许多传说,在人们心目中成为吉祥幸福的化身。龙凤又用来形容有才能的人。《南史·王僧虔传》:「于时王家门中,优者龙凤,劣者虎豹。」「龙凤呈祥」图案象征高贵、华丽、祥瑞、喜庆。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寓意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寓意 吉祥图案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美术形式,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它源于商周,始于秦汉。发育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它那丰富的内涵,善美的理想正是中华民间文化的象征。 吉祥图案出于吉祥观念,乃民俗民风。而吉祥观念的产生一直可上溯至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图腾是指一个民族的标志,一般是宗教的祖先和守护神,以祖灵崇拜为主,兼及生殖崇拜。此类吉祥图案有:龙纹(如二龙戏珠)、凤纹(如鸣凤朝阳)、龙凤呈样、句芒(农神)鞭春(春牛图)、虎纹、犬纹、龟纹、蛇纹、鱼纹及葫芦、莲花(两者皆喻生命本源)、石榴、葡萄、桃等,沿用至今。 中国历代的吉祥纹样,代代相承又代代相异。商周的威仪神秘,秦汉的质朴写实。魏晋的矫健刚劲,隋唐的丰满富丽,宋朝的典雅秀丽。.明清的纤细巧密,都令人赞叹。 吉祥图案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出现在陶瓷、漆器、建筑画、雕刻、织锦、刺绣;地毯、年画、剪纸、首饰、服装等工艺美术日用品上,在装饰性和实用性方面为其他美术形式所不能比拟。 吉祥图案着重于寓意吉祥的内涵,因而有别于一般的装饰图案。而吉祥的内涵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辞海》云:“吉祥,亦作吉羊。”《庄子·人世间》日:“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台湾《中文大辞典》:“吉祥止止:谓喜庆好事不断出现。”)成玄英疏曰:“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 此种解释仍是以抽象概念解释抽象概念,而吉祥图案是将抽象的概念物化。睿智的中国人以丰富的想象力与联想力,先将抽象的概念与一具体的实物相联系,再将这种实物美化,并与其他吉祥物组合在一起,最后的效果,就是让人们在画面中读出那一抽象的概念。其主要表现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谐音法:即以同音或相近的音借喻某一吉祥事物,在民间创造出了不少谐音的装饰图案。 吉祥如意:戟代表吉,祥云图案代表祥,这样就可用戟、祥云与如意组成图案。或用小孩手中拿着橘子和如意骑在大象背上来表示吉(橘)祥(象)如意。 吉庆有余:吉、庆、余三字换成戟、磬、鱼,这样即便不识字也能从图案中读出吉庆有余来。荷花与盒子在一起为“和合”,意为和谐好合。 原形为搔痒杖的如意,加上柿子,一同构成新的图形便能读出“事事如意”。若加百合或柏树则读做“百事如意”。若换成万年青,自然该读“万事如意”了。 四季花卉或月季花安放于花瓶之中即是“四季平安”。 其他类似的如佛手(福)、鹿(禄)、芙蓉桂花(夫荣妻贵)、十钱(全)十梅(美)、獾(欢)天喜(喜鹊)地、枫树或蜜蜂(封)猴(侯)挂印等等。 这种形式与内容巧妙结合的手法,既悦目又悦耳,为中国装饰艺术中——个趣味盎然的特色。 二、借喻法:借助可视的有寓意或象征性的事物来比喻吉祥。 富贵白头:选择象征富贵的牡丹与白头翁组成画面,以一种花和一种鸟来比喻人与人长时间的和谐相处。 佛教的八吉祥图案:寓意消灾灭祸。法螺——妙音吉祥。法轮——圆转不息。宝伞——张弛自如,保护众生。华盖——解脱众生病苦之象征。莲花——圣洁、出污泥而不染,生命之本.灵魂安息处。宝瓶——福智圆满不漏。双鱼——避邪、解脱坏劫。盘长(吉祥结)——

生活中的纹样教案

《生活中的纹样》 贵州贵定第五中学 授课教师:李龙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本课选自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四单元。本课至少分为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学习认知课堂;第二课时:学习实践课堂。本课在教学资源安排上通过日常生活切入,列举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纹样,如家居、服装、瓷器、工艺品等的纹样,引导学生对周围物品的关注,思考纹样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领会纹样的结构形式。在教学设计上,采用欣赏提问的方式导入,从身边熟悉的东西上出现的纹样来导入,使学生认知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及作用,同时在学习的过程制作的纹样。整个教学设计思路都充分贯彻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联系生活学习本课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图片欣赏和分析,使学生了解与掌握单独纹样与连续纹样的特点与设计要素,并能运用设计要素设计一个单独纹样或者连续纹样作品。过程与方法:在赏析中领会,在活动中体验,在合作中创意,在评价中认知,使学生充分理解感受纹样作品的设计特点,并选择富有创意的设计构思进行作品创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与发现的审美习惯,了解纹样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与多彩贵州中多彩的民族纹样;体验创意设计带来的乐趣,从中享受创意的喜悦与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懂得欣赏鉴别生活中的纹样形式:题材上与形式上。 第二课时:学会创意制作纹样的构思方法与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纹样的分类(单独纹样与连续纹样的联系) 第二课时:纹样的创意制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从生活中色彩朴素的蝴蝶与经过构思设计出来的蝴蝶纹样对比,使学生明白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与作用,引导学生对纹样的探究兴趣,从而转入课题——《什么是纹样》。 教授新课:欣赏图片,分析技法 一、纹样的概念 (一)、提问:回忆一下在生活中,你在哪些物体上看到过纹样?(二)、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利用纹样设计的物品,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纹样与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从当今社会与古代社会,人们生活中的纹样对比,引导学生明白纹样无论在任何社会中,都会随着人们的审美不断地改变,而且始终是生活中重要的一种装饰手段。 (四)、总结纹样的概念:也称花纹或纹饰,是生活中的一种装饰手段。 二、纹样的分类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大全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大全 群芳祝寿:桃、月季花、灵芝和竹。芳,即花卉,亦比喻美名或美德。多种花卉组在一起曰「群芳」。「群芳祝寿」比喻许多具有美好品德的人为健康长寿者祝寿。此外,以灵芝、水仙、竹和桃或寿石组成图案叫「芝仙祝寿」。

群仙祝寿:寿石、数株水仙及竹。以数株水仙喻「群仙」。寿石取「寿」字、竹与「祝」谐音。《埤雅》:「海上有蟠桃,三千霜乃熟;一千年开花,一千年结子。」相传三月三曰西王母寿辰,设蟠桃会,上、中八洞神仙齐来祝寿,其间白猿献桃,麻姑献酒,欢宴歌舞,共庆王母寿诞。

新韶如意:花瓶、山茶花、松枝、梅枝、灵芝、柿子、百合。韶,寓意美好、梁简文帝《答湘东王书》:「暮春美景,风云韶丽」。韶光、韶哗,美好的时光也,常指春光。韩维《太后阁》诗:「迎得韶哗入中jìn,和风次第遍神州。」范成大《初夏》诗:「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新韶喻新春或新年。「新韶如意」,新的一年开始,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五福捧寿:五只蝙蝠围绕篆书寿字或桃。《书·洪范》云:「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纹命。」攸好德,意思是所好者德;考纹命即指善终不横夭。「五福捧寿」寓意多福多寿。还有以●字和蝙蝠组成图案叫「福寿万代」。

喜得连科:喜鹊、莲、芦。「连科」见「一路连科」题解。「喜得连科」祝贺连连取得应试好成绩。 三阳开泰:三只羊。羊,古同祥字,寓吉祥。三羊喻「三阳」。三阳,卦爻之初九、九二、九三,阳气盛极而阴衰微也。开泰,泰卦名;乾上坤下,天地交而万?物通。开泰即启开的意思,预示要交好运。「三阳开泰」图案,寓意祛尽xié佞,吉祥好运接踵而来。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图案及寓意(图文)整理版

中华传统精华图案及寓意大全 中国的传统图案大都以神话传说、民间典故等为题材,通过比拟、借喻、象征、谐音、寓意等手法表达人们对于平安、和谐、幸福生活的向往! 【天中辟邪】 图案:钟馗、蝙蝠。 解题:钟馗,传说故事人物。相传唐明皇于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大鬼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武举未中,死后决心消灭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象(见沈括《梦溪笔谈》)。旧俗端午节多悬钟馗之钟,谓能打鬼和驱除邪祟。天中,即天中节。《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端午,也作端五。阴历五月初五日,民间节日。辟邪,祛除邪祟,又指古代传说的神兽,似狮而带翼。古代织物、军旗、带钩、印纽等常绘之。南朝陵墓用作镇墓兽石。皆驱灾去邪之意!!

【一琴一鹤】 图案:七弦琴,弦琴」。 见於周、成於汉。鹤,亦称「仙鹤」。羽毛雪白,颈背和翼部分呈黑色,头顶有红色肉冠。体态潇洒优雅。《宋史·赵●传》载神宗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冀其为政简易,如其行装也。后人用「一琴一鹤」称颂为官刑清政简、廉正不阿。也用以称颂品德高尚者 【鹤鹿同春】 图案:桐、鹤、鹿。

解题:桐,梧桐树,落叶乔木。树干平滑挺直。桐木是制乐器的好材料。桐与「同」同音。「同春」,象春天一样美好。「鹤」、「鹿」都是瑞兽。隐喻「禄」、「寿」。「鹤鹿同春」祝颂长寿之词。 【马上平安】 图案:信使骑马奔驰送家书。 解题:「马上」,匆促之意也。唐诗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据《名臣言行录》记载:「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 「马上平安」图案,也叫「马报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此图表达时人对亲人或亲朋之良好祝愿 【麒麟送子】 图案:童子手持莲花、如意,骑在麒麟上。

植物纹样

一、忍冬纹 忍冬是蔓生植物,忍冬纹即类似忍冬花植物的花纹。东汉末期开始出现,南北朝时最流行,因它越冬而不死,所以被大量运用在佛教上,比作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以后又广泛用于绘画和雕刻等艺术品的装饰上。 二、卷草纹 中国传统图案之一。多取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草,经处理后作“S”形波状曲线排列,构成二方连续图案,花草造型多曲卷圆润,通称卷草纹。因盛行于唐代故名唐草纹。 汉代图案中已有卷草纹。南北朝时期,卷草纹大量运用于碑刻边饰,风格简练朴实,节奏感强,在波状组织中以单片花叶、双片花叶或三片花叶对称排列在主干两侧,形成连续流畅的带状花纹。敦煌莫高窟的北朝壁画中多绘有卷草纹,其素材多取忍冬。唐代卷草纹广泛流行,多取牡丹的枝叶,采用曲卷多变的线条,花朵繁复华丽,层次丰富;叶片曲卷,富有弹性;叶脉旋转翻滚,富有动感。总体结构舒展而流畅,饱满而华丽,生机勃勃,反映了唐代工艺美术富丽华美的风格,并成为后世卷草纹的范模(见图[唐代壁画中的唐草纹图案])。唐代以后,唐草纹传承不断,素材除忍冬、牡丹以外,又有石榴、荷花、菊花、兰花等。明代中期重视以荷花为主体的唐草纹,后由荷花图案演变为串枝花图案,并广泛运用在织锦上。明清两代的唐草纹风格趋向繁缛、纤弱,失去了唐代的生气,但仍然是重要的传统图案。现在,唐草纹多见于建筑装饰及染织、家具、陶瓷等装饰。 三、缠枝纹 缠枝纹与莲瓣纹、卷云纹、如意纹、回字纹等一样,都是中国古代艺术品的重要装饰纹样,广泛用于雕刻、陶瓷、家具、漆器、编织、刺绣、玉器、年画、剪纸、碑刻等,甚至连糕饼木范都离不开缠枝纹。 缠枝纹,又名“万寿藤”、“转枝纹”、“连枝纹”。它是一种以藤蔓、卷草为基础提炼而成的传统吉祥纹饰。缠枝纹所表现的“缠枝”,常常以常青藤、扶芳藤、紫藤、金银花、爬山虎、凌霄、葡萄等藤蔓植物为原型。这些植物本系吉祥花草,多为世人所赞咏,例如金银花,又称“忍冬”,李时珍《本草纲目》

《图案基础》教案: 第九课 植物图案

《图案基础》教案:第九课植物图案[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植物写生的方法;在写生的基础上掌握植物图案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 植物图案的变化 [教学难点] 植物写生 [教具] 图案挂图、课件 [授课内容]

植物图案又称花卉图案。植物图案本身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由自然形象变为装饰形象的过程为图案的变化。自然形象虽然很美,但它还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人们的生活需要用更加理想更加超然的艺术形象进行美化。 植物图案写生即是要深自然中去,熟悉、研究、表现对象,寻求自然的形式美,记录形象的各种特征,为创作搜集素材、为图案的变化作准备。植物写生是植物图案变化的基础,是植物图案造型的重要依据。植物图案变化就是生活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植物写生变化是图案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植物图案变化的写生,其目的一是为艺术创作收集

素材;二是通过写生训练观察能力和良好的形象塑造能力,为以后自如地处理画面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在写生中,对自然物象的特征、组织结构、生长规律等进一步加深理解,从中寻找装饰美的要素,为创作积累经验。 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应到自然中去通过写生而得到大量的植物花卉造型素材,为往后的图案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写生时,首先应仔细观察、了解、熟悉植物花卉的基本生长特点,如花头、叶瓣、根茎的生长特征,每种花卉都有不同的特点,所以要注意区分。然后用铅笔或钢笔、毛笔等工具,选择最佳角度把花形勾画下来,描画时最好能把整枝花形(即有花头、叶瓣、根茎的折枝花)画下来后,再画些不同角度的单个花头、

单片叶瓣的特写,以求更加了解其生长特征。如有可能,可着些淡彩。以求写生稿更为生动,加深记忆。写生的方法可用铅笔素描法、钢笔勾线法、钢笔素描法或钢笔淡彩法等来描绘,写生稿的画面一定要生动、准确、干净整洁,切不可过于随意、马虎。 当我们置身于大自然中,面对各种繁、杂、乱的植物,不可能像照相机一样,把眼前的一切全部记录下来,而必须把庞杂的客观形象进行筛选、提纯、净化,做到这些就离不开“观察”。观察是进行写生的前提。图案写生与绘画写生要求不同,它受到装饰功能和工艺制作、材料属性等条件的制约,在形式上追求影像美、单纯美、秩序美,不必过多表现透视变化和立体空问的真实

中国传统图案和传统纹样

中国传统图案及寓意 中国传统图案及寓意 图案:梅花、竹、绶带鸟 解题:齐眉,《后汉书·梁鸿传》:「〔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案」,有脚的托盘。「眉」与「梅」同音。世称夫妇相敬谓「举案齐眉」。「齐眉祝寿」,比喻夫妻互敬互爱,健康长寿。

图案:鸳鸯、莲花、莲实。 解题:鸳鸯,水鸟名,羽毛颜色美丽,形状象凫,但比凫小。雄的翼上有扇状饰羽。雌雄常在一起。旧时文艺作品中常用来比喻夫妻恩爱。《禽经》载:鸳鸯,朝倚而暮偶,爱其类。据说鸳鸯成对游弋,夜晚雌雄翼掩合颈相交,若其偶失,永不再配。莲实,莲子,喻连生贵子。「鸳鸯贵子」寓意夫妻恩爱,同偕到老。

图案:两条龙、龙珠等。 解题:龙,《说文》十一:「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钜,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珠,指夜明珠、珍珠。《述异记》卷上:「凡珠有龙珠,龙所吐者……。」传说龙能降雨。民间遇旱年常拜祭龙王祈雨。后演成「耍龙灯」的民俗活动,「二龙戏珠」即由「耍龙灯」演变来的,有庆丰年,祈吉祥之意

图案:凤凰、太阳。 解题:凤凰,亦作「凤皇」传说中的神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其形据《尔雅·释鸟》郭璞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伦,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古来有关凤凰的传说故事很多,传统年画,以凤凰为题材的图案运用也较普遍

图案:龙凤呈祥。 解题:龙凤都是传说想象中的生物。不仅形象生动、优美,而且赋予许多神奇的色彩。龙能降雨祈丰收,又象征皇权。凤凰风姿绰约高贵,牵涉许多传说,在人们心目中成为吉祥幸福的化身。龙凤又用来形容有才能的人。《南史·王僧虔传》:「于时王家门中,优者龙凤,劣者虎豹。」「龙凤呈祥」图案象征高贵、华丽、祥瑞、喜庆。

简述植物图案纹样在服装上的运用上课讲义

简述植物图案纹样在服装上的运用

浅析植物图案纹样在服装中的运用 【摘要】植物图案作为图案分类中的一种,在服装中的运用极其普遍,服装的款式变化极其丰富,植物图案的运用能力为服装的款式增添更多的美感。通过面状构成的方式,将植物的动态和静态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协调,与人体的起伏和服装的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服饰上构成贴切的装饰形象,进一步强化了服装的幅度感和张力感,赋予服装以截然不同的特点和感觉。 【关键词】植物图案服装 我国的服装图案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历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代设计师笔下的服装图案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有的洒脱、有的严谨;有的古朴、有的华丽;有的细腻、有的简洁;有的夸张、有的内敛,色彩斑斓的装饰之美给人们留下极其美好的印象。特别是植物图案纹样反映意识形态的倾向性越来越强化,往往被人们通过象征、寓意、表号、谐意等方法,赋有一定的思想和寓意,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寄托。现代服饰设计更是大量运用山、水、植物等作为主题,以其五彩缤纷的自然色彩,优美、挺拔、秀丽的形象,运用夸张、变异、内涵、延伸的设计理念来设计时装的款式、色彩、面料和饰物;服饰中所使用的面料、印染及刺绣、图案、花边纹样等,绝大部分表现主题是植物或动物或自然界生物之造型或其造型的变异,这亦是近年来又开始流行的反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风靡设计界的又一时尚潮流。 一、植物图案被广泛运用于服装中的优势、特点 服饰图案的形象千变万化,包罗万象。服饰图案从取材内容上可分为人物图案、动物图案、植物图案、风景图案、几何抽象图案五类。当这些图案的设计与服装款式相协调,为服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设计主题的时候是其价值真正的体现。但这五类图案中无疑植物图案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并被服装设计师们广泛运用。其主要优势如下: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寓意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寓意 玉佛:佛是和阗玉摆件、把件、挂件常用的传统题材,选取大肚弥勒佛的造型,其实是从一个叫契比的和尚形象塑造出来的。佛,意译觉者、知者,觉悟真理之意。亦具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成就正觉之大圣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弥勒佛在佛教中被称为未来世佛,有着最慈悲的胸怀,最无边的法力,帮助世人渡过苦难。弥勒佛以大肚、大笑为形象,有“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之说,代表了人们向往宽容、和善、幸福的愿望! 钟馗: 钟馗为捉鬼第一大神。据说,钟馗生得丑恶怕人,但才华出众,秉性耿直忠诚。进京应试,被点为状元。唐德宗以貌取人,偏听谗言,将钟馗赶出龙廷,钟馗当场自刎而死,德宗悔恨,追封钟馗为“驱魔大神”,遍行天下,以斩妖降魔。和阗玉传统作品常以他的画像作为辟邪驱妖的题材。

如意: 如意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器物,头呈灵芝或云形,柄微曲,供赏玩。表示做什么事情或要什么东西都能够如愿以偿。童子或仕女手持如意,表示“吉祥如意”。一根如意插在瓶子上,表示“平安如意”。 蟾蜍: 蟾蜍寿命很长,可以活到三千年。得金蟾者,无不大富。古代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而这只蟾蜍是嫦娥所变。原来,嫦娥的丈夫+后羿是一个射日英雄,他从西王母请回不死药,准备夫妇同吃,嫦娥却偷偷地把药吃掉,奔月而去,谁知她一到月宫就变成了蟾蜍,所以,直到现在还有人称月为蟾、蟾宫等。 佛手: 佛手原是一种形状奇特的柑橘果实,果实有裂纹如拳,或张开如手指,通称为“佛手”。“佛”与“福”谐音,佛手就是福手。一般,佛手与桃子、石榴一起被称为“福寿子三多”,即多福多寿多子。 葫芦: 葫芦是天地的微缩,里面有一

传统图案的分类

传统图案的分类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传统图案的分类 传统图案可定义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图案艺术。传统图案代表着一个时期的文化和审美,具有经典的涵义。 有缠枝花图案、卷草图案、团画图案、中国吉祥图案、佩兹利图案、日本友禅图案、印度纱丽图案、夏威夷图案、东南亚蜡防图案、非洲蜡防图案、土着树皮图案、东非康茄图案、法国朱伊图案、英国莫里斯图案等。 1 缠枝花图案 Motif of Entangled Floral Branch 植物花草以柔和的半波状线与切圆,并在其间缀以多种花朵,枝茎上填以叶子。 因其连绵不断的结构,故有“生生不息:的美好吉祥寓意。缠枝花可谓是世界范畴的纹样,无法追究其起源。 2 卷草图案 Motif of Rolled Grass 盛行于中国的唐代。而有“唐草”之名。《中国丝绸艺术史》有记载“忍冬的骨架启发了唐草的思路,葡萄和石榴的形象又为唐草增添了无穷的变化”。 阿拉伯藤蔓纹样受到古埃及、古希腊和波斯文化的影响,伊斯兰教艺术赋予的绚丽视觉特性,涡卷的曲线韵律形成阿拉伯风格的卷草图案。

卷草图案以其动感流畅、柔中带刚的艺术特性流行于全世界。 3 团画图案 Motif of Grouped Floral 中国传统纹样,以精美细致、饱满华丽的艺术样式着称,多以刺绣工艺为主。外形圆润成团状,似圆形适合纹样。 4 中国吉祥图案 Motif of Chinese Fortune Design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国的审美文化心理形成了“吉祥”的图案特色。如龙凤、云纹;莲花、鲤鱼(连年有余);喜鹊、梅花(喜上眉梢);更有“双凤朝阳”、“梅兰竹菊”等。 还影响了18世纪的欧洲洛可可艺术图案纹样,给世界艺术品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云锦 吉祥纹样 5 佩兹利图案 Motif of Paisley 起源于南亚次大陆北部克什米尔地区 佩兹利纹样在中国称其为“火腿纹样”;伊朗以及克什米尔地区称为“巴旦姆纹样”或“克什米尔纹样”;日本称为“曲玉纹样”;在非洲称为“腰果纹样”;西方国家称为“佩兹利纹样”。

图案基础教学说课植物图案

《图案基础》教案:第九课植物图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植物写生的方法;在写生的基础上掌握植物图案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 植物图案的变化 [教学难点] 植物写生 [教具] 图案挂图、课件 [授课内容] 植物图案又称花卉图案。植物图案本身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由自然形象变为装饰形象的过程为图案的变

化。自然形象虽然很美,但它还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人们的生活需要用更加理想更加超然的艺术形象进行美化。 植物图案写生即是要深自然中去,熟悉、研究、表现对象,寻求自然的形式美,记录形象的各种特征,为创作搜集素材、为图案的变化作准备。 植物写生是植物图案变化的基础,是植物图案造型的重要依据。植物图案变化就是生活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植物写生变化是图案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植物图案变化的写生,其目的一是为艺术创作收集素材;二是通过写生训练观察能力和良好的形象塑造能力,为以后自如地处理画面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在写生中,对自然物象的特征、组织结构、生长规律等进一步加深理解,从中寻找装饰美的要素,为创作积累经验。 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应到自然中去通过写生而得到大量的植物花卉造型素材,为往后的图案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写生时,首先应仔细观察、了解、熟悉植物花卉的基本生长特点,如花头、叶瓣、根茎的生长特征,每种花卉都有不同的特点,所以要

注意区分。然后用铅笔或钢笔、毛笔等工具,选择最佳角度把花形勾画下来,描画时最好能把整枝花形 (即有花头、叶瓣、根茎的折枝花)画下来后,再画些不同角度的单个花头、单片叶瓣的特写,以求更加了解其生长特征。如有可能,可着些淡彩。以求写生稿更为生动,加深记忆。写生的方法可用铅笔素描法、钢笔勾线法、钢笔素描法或钢笔淡彩法等来描绘,写生稿的画面一定要生动、准确、干净整洁,切不可过于随意、马虎。 当我们置身于大自然中,面对各种繁、杂、舌L的植物, 不可能像照相机一样,把眼前的一切全部记录下来,而必须把庞杂的客观形象进行筛选、提纯、净化,做到这些就离不开观察”。观察是进行写生的前提。图案写生与绘画写生要求不同,它受到装饰功能和工艺制作、材料属性等条件的制约,在形式上追求影像美、单纯美、秩序美,不必过多表现透视变化和立体空问的真实再现。因此,图案写生在观察时应注意: (1)要抓住对象最具代表性的特征,选择最美的造型姿态,以

简述植物图案纹样在服装上的运用

浅析植物图案纹样在服装中的运用 【摘要】植物图案作为图案分类中的一种,在服装中的运用极其普遍,服装的款式变化极其丰富,植物图案的运用能力为服装的款式增添更多的美感。通过面状构成的方式,将植物的动态和静态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协调,与人体的起伏和服装的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服饰上构成贴切的装饰形象,进一步强化了服装的幅度感和张力感,赋予服装以截然不同的特点和感觉。 【关键词】植物图案服装 我国的服装图案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历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代设计师笔下的服装图案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有的洒脱、有的严谨;有的古朴、有的华丽;有的细腻、有的简洁;有的夸张、有的内敛,色彩斑斓的装饰之美给人们留下极其美好的印象。特别是植物图案纹样反映意识形态的倾向性越来越强化,往往被人们通过象征、寓意、表号、谐意等方法,赋有一定的思想和寓意,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寄托。现代服饰设计更是大量运用山、水、植物等作为主题,以其五彩缤纷的自然色彩,优美、挺拔、秀丽的形象,运用夸张、变异、内涵、延伸的设计理念来设计时装的款式、色彩、面料和饰物;服饰中所使用的面料、印染及刺绣、图案、花边纹样等,绝大部分表现主题是植物或动物或自然界生物之造型或其造型的变异,这亦是近年来又开始流行的反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风靡设计界的又一时尚潮流。 一、植物图案被广泛运用于服装中的优势、特点 服饰图案的形象千变万化,包罗万象。服饰图案从取材内容上可分为人物图案、动物图案、植物图案、风景图案、几何抽象图案五类。当这些图案的设计与服装款式相协调,为服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设计主题的时候是其价值真正的体现。但这五类图案中无疑植物图案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并被服装设计师们广泛运用。其主要优势如下: 1、植物图案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优势 植物图案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极强,对其删减添加或重新组合,都不会有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寓意简介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寓意简介 玉佛:佛是和阗玉摆件、把件、挂件常用的传统题材,选取大肚弥勒佛的造型,其实是从一个叫契比的和尚形象塑造出来的。佛,意译觉者、知者,觉悟真理之意。亦具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成就正觉之大圣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弥勒佛在佛教中被称为未来世佛,有着最慈悲的胸怀,最无边的法力,帮助世人渡过苦难。弥勒佛以大肚、大笑为形象,有“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之说,代表了人们向往宽容、和善、幸福的愿望! 钟馗:钟馗为捉鬼第一大神。据说,钟馗生得丑恶怕人,但才华出众,秉性耿直忠诚。进京应试,被点为状元。唐德宗以貌取人,偏听谗言,将钟馗赶出龙廷,钟馗当场自刎而死,德宗悔恨,追封钟馗为“驱魔大神”,遍行天下,以斩妖降魔。和阗玉传统作品常以他的画像作为辟邪驱妖的题材。 如意:如意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器物,头呈灵芝或云形,柄微曲,供赏玩。表示做什么事情或要什么东西都能够如愿以偿。童子或仕女手持如意,表示“吉祥如意”。一根如意插在瓶子上,表示“平安如意”。 蟾蜍:蟾蜍寿命很长,可以活到三千年。得金蟾者,无不大富。古代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而这只蟾蜍是嫦娥所变。原来,嫦娥的丈夫+后羿是一个射日英雄,他从西王母请回不死药,准备夫妇同吃,嫦娥却偷偷地把药吃掉,奔月而去,谁知她一到月宫就变成了蟾蜍,所以,直到现在还有人称月为蟾、蟾宫等。 佛手:佛手原是一种形状奇特的柑橘果实,果实有裂纹如拳,或张开如手指,通称为“佛手”。“佛”与“福”谐音,佛手就是福手。一般,佛手与桃子、石榴一起被称为“福寿子三多”,即多福多寿多子。 葫芦:葫芦是天地的微缩,里面有一种灵气,可以用来擒妖捉怪。庙宇中描绘好神与恶

图案基础学习知识9-植物图案

《图案基础》教案:第九课植物图案 2009-09-25 14:13:42| 分类:设计图案|字号订阅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植物写生的方法;在写生的基础上掌握植物图案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 植物图案的变化 [教学难点] 植物写生 [教具] 图案挂图、课件 [授课内容] 植物图案又称花卉图案。植物图案本身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由自然形象变为装饰形象的过程为图案的变化。自然形象虽然很美,但它还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人们的生活需要用更加理想更加超然的艺术形象进行美化。 植物图案写生即是要深自然中去,熟悉、研究、表现对象,寻求自然的形式美,记录形象的各种特征,为创作搜集素材、为图案的变化作准备。 植物写生是植物图案变化的基础,是植物图案造型的重要依据。植物图案变化就是生活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植物写生变化是图案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植物图案变化的写生,其目的一是为艺术创作收集素材;二是通过写生训练观察能力和良好的形象塑造能力,为以后自如地处理画面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在写生中,对自然物象的特征、组织结构、生长规律等进一步加深理解,从中寻找装饰美的要素,为创作积累经验。 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应到自然中去通过写生而得到大量的植物花卉造型素材,为往后的图案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写生时,首先应仔细观察、了解、熟悉植物花卉的基本生长特点,如花头、叶瓣、根茎的生长特征,每种花卉都有不同的特点,所以要注意区分。然后用铅笔或钢笔、毛笔等工具,选择最佳角度把花形勾画下来,描画时最好能把整枝花形(即有花头、叶瓣、根茎的折枝花)画下来后,再画些不同角度的单个花头、单片叶瓣的特写,以求更加了解其生长特征。如有可能,可着些淡彩。以求写生稿更为生动,加深记忆。写生的方法可用铅笔素描法、钢笔勾线法、钢笔素描法或钢笔淡彩法等来描绘,写生稿的画面一定要生动、准确、干净整洁,切不可过于随意、马虎。 当我们置身于大自然中,面对各种繁、杂、乱的植物,不可能像照相机一样,把眼前的一切全部记录下来,而必须把庞杂的客观形象进行筛选、提纯、净化,做到这些就离不开“观察”。观察是进行写生的前提。图案写生与绘画写生要求不同,它受到装饰功能和工艺制作、材料属性等条件的制约,在形式上追求影像美、单纯美、秩序美,不必过多表现透视变化和立体空问的真实再现。因此,图案写生在观察时应注意: (l)要抓住对象最具代表性的特征,选择最美的造型姿态,以最适合的角度去描绘。例如:莲蓬、葵花的形象从正面(俯视)观察会一目了然,而蘑菇从底部看更具有装饰味,松塔、菠萝从侧面(平视)看特点更清楚。

中国传统植物纹样分析

中国传统植物纹样分析 视传三班刘雅静 在远古时期,我们以捕猎为主,接触的对象主要是各种动物,因此那个时期,动物是在传统装饰纹样中占有主要地位的,但日后,随着我们人类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生活得到满足,我们便把整个自然界特别是花草植物纳入了我们视线作为审美的对象。 用现代的眼光去看中国的传统纹样,他们之间有个共通点,即“以人为本”。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有机生成论和时空一体化动态模 式的宇宙观,对于古代的设计文化和传统造物观有着深刻的影响。如茱 萸纹(见左图),它形式优美,线条流畅呈椭圆心形的叉 刺状,其在汉代织物中出现较多,常见和云纹组合一起, 构成四方连续纹样。在当时寓有辟除不祥,祝颂长寿的 涵意。这体现了当时人们祈求吉祥健康的强烈愿。还有, 如具有宗教意味的植物纹样如莲花纹和卷草纹,卷草纹 也被称之为蔓草纹,及其与之相近的忍冬纹,(如右图) 它们都传达出人们渴望吉祥安泰的心里愿望,是出自人本身的最真实的想 法。就我而言,我更加喜欢富有韵律的卷草纹(右图),卷草文的线条十分 的流畅,具有很强烈的视觉吸引力,不光只是在古代的传 统美术上有很广泛的运用,现代的设计中卷草纹也有恨广 泛的运用,如室内装饰上的墙纸,指甲上的雕花,灯饰上 的造型等。 中国传统的植物纹样远不止这几种,比较常见的还有牡丹,寓意着儒雅等 意;还有菊花,予以着延年益寿,举家欢乐等意;兰花,寓意人得性格或 者品格高尚;还有竹子,象征着美好的祝愿。中国传统的植物纹样的运用 有一个恨大的特点,即喜欢运用谐音字,如菊对“举”,竹对“祝”,藕对“偶”,寓意夫妻幸福,这样一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至今,许多的广告都是利用中国的谐音字来打“噱头”。 现代的设计其实和传统的设计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都是以人为出发点,希望人类自身可以更加好,中国传统的植物纹样,不仅仅是在古代得到广泛运用,现在的现代化设计之中也不乏有许多借鉴古代传统纹样的,只是在不断地变化统一之中,逐渐具有了现代的设计感。但“万变不离其宗”,现代的设计也是同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中国古代吉祥图案部分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大全 人物篇一 平步青云:青云,指高空,司马相如《子虚赋》:“交错纠纷,上干青云。”也比喻高官显位。《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青云得路”亦叫“直上青云”比喻仕途得意,步步高升。

春风得意: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年青时不愿为官,只爱写诗。四十岁后应试,连续两次未取,第三次才考中进士。一时兴奋,乃作此《登科后》诗。后来人们用“春风得意”称进士及第,也泛指功成利就,踌躇满志。 和合二圣:民间年画常绘二圣,一持荷花,一捧圆盒,盒内盛满珠宝,并飞出一串蝙蝠,寓意财富无穷尽。荷、盒与“和合”同音,多比喻夫妻和谐,鱼水相得。“和合二圣”,寓意夫妻和睦、则福禄无穷,所谓“家和万事兴”者也。 三星高照:三星,即指福、禄、寿三星。鹿,偶蹄类鹿科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在吉祥图案中多指梅花鹿。“鹿”与“禄”同音。禄,古代称官吏的薪给为俸禄,寓财富。蟠桃,泛指西王母所居处之仙桃。“三星高照”寓意幸福、富裕、长寿。

翘盼福音:童子仰望飞来的蝙蝠。翘盼,急切盼望。“翘盼福音”又叫“福从天降”,表示盼望获得好消息。 纳福迎祥:纳福、享福、受福。是旧时见面或通信常用的问好语。“纳福迎祥”,吉利词,寓洪福吉祥相继而来。

竹报平安:爆竹,据南北朝梁宗檩《荆楚岁时记》载,古时在节日或喜庆日,用火烧竹,爆裂发声,称为“爆竹”,以为能驱除山鬼。后人用多层纸密裹火药,接以药线,点燃即爆。唐时称“爆竹”。“爆竹”多指新年到来,“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竹报平安”寓意驱除邪恶,祈祷安康。 吉祥如意:象,见“万象更新”题解,骑象与“吉祥”谐音。“吉祥如意”,喜庆吉利之词。如同古时人们互道“万福”一样,互致“吉祥如意”,祈祷合家安康,福禄长久。“吉祥”、“万象”、“吉庆”、“如意”等词为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祝颂之词。 人物篇二

中国传统纹样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中国经典图案设计 我找了一本中国经典图案设计的书,这本书精选了大量中国经典图案,按照植物、动物、人物、传统文字、几何纹样等内容,分类设置检索目录,实例表现形式包括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样式,图形元素经典实用,配色设计典雅精巧。书中的图案应用部分详细讲解中国传统图案在彩陶纹饰、青铜纹样、传统绣品、玉器、传统年画中的应用,并分析创意思路与设计要素。为方便读者使用,这本书随书配套的光盘内容为书中图案素材文件,同时还提供多种配色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帮助设计师在工作中开拓思路、激发灵感。这本书既是平面设计、装饰设计、工艺美术设计从业者必备的图案设计与配色的参考书,也是各大专院校专业学生的图形设计工具书。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宝库中,人们创造了绚丽丰富、璀璨夺目的传统图案纹样,这笔巨大的财富是历史的积淀,也是时代的进步。青铜器、陶瓷、玉器、传统绣品、传统年画等工艺品,装饰着变化无穷、淳朴缤纷的图案纹样,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许多图案堪称经典绝伦,至今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 图案的意义: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些有意思的图案纹样。例如,桥梁的护栏、街道旁的长椅、古建筑中的彩绘……这些精美、古朴的图案,很多来自传统的图案文化,使人们认识世界和美化生活的思想体现,同时寄托着表达人的思想和感情,富含深刻的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即基础图案部分和图案应用部分。基础图案部分主要学习中国传统图案知识,内容包括植物、动物、人物、传统文字、几何纹样,共5个类别,每一个类别均精选大量精美图案纹样,并提供各具特色的配色方案,方便读者灵活应用。图案应用部分详解中国经典图案,并从设计的角度,讲解设计

中国古代传统吉祥图案及寓意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寓意(动物类)01.富贵耄耋 图案:牡丹、猫、蝴蝶。 寓意:耄耋,长寿老人。“耄耋”与“猫、蝶”谐音、同音。“富贵耄耋”寓意长寿、健康、富有。 02.功名富贵

图案:牡丹、雄鸡。 解题:雄鸡即公鸡。形体高大英武,雄赳赳颇有气概。李贺名句:“雄鸡一唱天下白。”鸡鸣将旦,光明到来。“公”与“功”,“鸣”与“名”同音喻功名。牡丹,雄鸡组成图案叫“功名富贵”,寓意仕途康庄,富贵逼人而来。 03.白头富贵

图案:牡丹、白头翁。 解题:白头翁、鸟名。头部的毛黑白相间,老鸟头部的毛变成白色。民间常用来比喻夫妻和睦,“白头偕老”。“白头富贵”指夫妻和谐,生活美满,两相厮守到老。 04.代代寿仙

图案:绶带鸟、代代花、寿石或桃及水仙。 解题:绶带鸟即练鹊。雄的有羽冠,尾部有两根长羽毛。头部黑色发蓝光,背部深褐色,腹部白色,非常入画。“绶”与“寿”同音。代代花,常绿灌木,小枝细长,有短刺。叶椭圆形。花白色,有香气,可熏茶得制香精。代代花取“代”字。寿石、桃皆喻长寿,加水仙喻仙寿,比长寿更甚矣。“代代寿仙”,形容世代家族都能长寿。 05.天中集瑞

图案:蜘蛛、枇杷、蒜、樱桃及菖蒲。 解题:蜘蛛,从天垂落谓喜从天降。枇杷,蔷薇科。常绿小乔木,果实圆形、黄色、味甜。蒜,即大蒜,亦叫胡。樱桃,蔷薇科。落叶灌木。果实小,球形,鲜红色,稍甜而带酸,初夏成熟,果柄长。菖蒲,天南星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有香气。叶狭长,花黄色。民间在端午节常编菖蒲叶以为玩具。“天中集瑞”,又叫“天中瑞结黄金果”。把几种端午节的应节物品集中起来,以寓吉祥之意。? 06.正午牡丹

中国传统图案装饰

中国传统图案装饰 图案设计对于设计专业人士并不陌生,我国早在20 世纪初就把图案设计课程引入高等学府。近百年的教学史,使我国图案设计出现过辉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出口的纺织品和瓷制品,以及各类工艺美术品,就足以说明我国独具东方特色的图案设计越来越受外国人的青睐。今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在经济和文化极速发展的进程中,东西方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图案创作与图案课程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也就是说,我们的设计正向世界靠拢,与世界同步发展,同时图案教程也在不断接受世界设计领域的新观念、新思想的影响和制约,图案教学内容也在期待着改革和完善。以前的图案设计课程内容自然显得陈旧、落伍,甚至有被淘汰和被肢解的可能。因此,我们身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不能视之不理,必须正视图案设计的新界定和新含义。 那么“图案”的定义是什么呢?简单的理解就是图纹方案和手段。《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指对某种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及纹饰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设计的施工方案,制成图样,通称图案。狭义上指器物上装饰纹样和色彩的设计;广义上则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设计的方案和图样(也包括立体图案)。如庞薰先生所说的“图案工作就是设计一切器物和一切器物的装饰,与英文Design有直接联系,其要素是形制纹样和色彩”。“图案”一词原本是20世纪20年代由日本人根据欧洲“Design”的设计思想对译成为汉文—“图案”并移植于中国。“Design”对译成“图案”后,使国人一直公认“图案”皆为“事先设计、方案”的释义,然而设计与图案能等同吗?“设计”与“图案”的等同,在现代社会已经时过境迁,难以成立。在庞大的“设计”领域里,特别是近年来各类设计学科专业正在不断被细分,如平面类设计分视觉传达、图形创意;图案色彩设计训练有色彩构成、色彩归纳、色彩创意等;图案的形象造型设计有结构素描、白描、速写等;立体设计学科中还涉及光学、力学、材料学等诸多内容。而图案如果作为众多现代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课程,其最直接涉及的内容就是对复杂的自然形态进行归纳、提炼、再创作,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作 者认为图案设计应该把重点放在纹饰结构规律的研究上,一方面作为基础美学入门,另一方面可视其为学生第一次进行专业设计的模拟训练;应该把图案课程理解为既是设计类的基础课程,又是一门独立存在的强调约束与突破、理性与感性结合的综合性课题。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运用各种载体和表现手法,逐渐掌握创意、采集、归纳、变形等手段准确传达课程主题和内容。 第一讲 中国传统图案简析 图案起源于人类本能,也是自然界动、植物装饰本能的体现。远古时期,人类在身体上涂抹颜色和用图案纹身、头颈戴花、腰身围藤、配挂贝壳项链等,皆属于吸引同类或者引发自身快感和异性注意的行为,大多数根源于求偶和繁殖的需要,是人类自然而本能的流露。动物亦如此。据介绍,一些动物身上的皮毛颜色,很多起到伪装自己、迷惑敌方或者恐吓对方的作用。爬行类动物的马龙蛇、蜥蜴,鱼类、贝壳类,飞禽走兽也是如此,它们身上的颜色均与其环境的颜色相类似甚至相类同。植物中绚丽的花色也能引来蝴蝶和蜂群传送花粉。人类栖息洞穴内涂刻的各种猛兽鬼神形象,是人类有意识的初始图纹。其目的—是为了驱灾避邪、消除恐惧心理;二是对收获的记录,用画渔猎耕种来表明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安居生活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全集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全集[阅读:3023] 我国的封建社会,无论是民间或是朝廷,都追求“吉祥”,大凡飞禽走兽、奇花异木,只要形、音、义中的任何一项能显示某种喜乐、安康、祥和、吉庆事物的,都能拿来为我所用,因此“吉祥物”也就成为了特有的文化现象。 “吉祥图案”的吉祥意蕴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初探 “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有一支奇丽的花朵,它那丰富的内涵、善美的理想,正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象征......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人物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花果草木 吉祥图案拙中藏巧,朴中显美,以它特有的装饰风格和民族语言,几千年来在民间装饰美术中流行,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吉祥图案在民间深受喜爱,应用也极广,无论是雕刻、织绣、绘画、印染等都有它那特殊的地位。它吸引着广大工艺美术工作者为它全身心地探求、考证和应用,并创造出无价的艺术财富。 文案类吉祥图案 雕刻、摆设类吉祥图案吉利类吉祥图案 “福”吉祥图案“禄”吉祥图案“寿”吉祥图案 建筑类吉祥图案 人们祝愿吉祥如意,不仅用语言,又常以物相来表现,所表达的内容极为丰富。用花卉组成的迹象语图案不下百余种,其中又以牡丹、菊花最多...... 清代的牡丹吉祥图案 人们祝愿吉祥如意,不仅用语言,又常以物相来表现,所表达的内容极为丰富。用花卉组成的迹象语图案不下百余种,其中又以牡丹花最多,因为人们喜爱牡丹。 最早提到牡丹的是北齐的杨子华。民国年间成书的《骨董琐记全编》中有“世但知牡丹盛于唐,而不知北齐杨子华`画牡丹处极分明`之句”。原来,前人有公认杨子华为牡丹的第一知己。其实,比杨子华稍早的东晋人谢灵运说:“永嘉水际间多牡丹”,这才是牡丹的最早记载了,可见南北朝时牡丹已为名花。牡丹花约在隋朝时进入宫苑。唐高宗曾在后苑赏过双头牡丹,牡丹花银河随之珍贵了。唐开元时,赏牡丹之风盛极一时,乃至身价百倍。 上古时代并无牡丹其名,早先将木本牡丹与草木芍药统称为芍药,唐以后始普遍称木芍药牡丹。宋.陆佃《碑雅》云:芍药“华有至千叶者,俗呼小牡丹”。又云:“今群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